《岳阳楼记》范仲淹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习和积累文言.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1254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8.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阳楼记》范仲淹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习和积累文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岳阳楼记》范仲淹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习和积累文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岳阳楼记》范仲淹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习和积累文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岳阳楼记》范仲淹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习和积累文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岳阳楼记》范仲淹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习和积累文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岳阳楼记》范仲淹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习和积累文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岳阳楼记》范仲淹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习和积累文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岳阳楼记》范仲淹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习和积累文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岳阳楼记》范仲淹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习和积累文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岳阳楼记》范仲淹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习和积累文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岳阳楼记》范仲淹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习和积累文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岳阳楼记》范仲淹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习和积累文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岳阳楼记》范仲淹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习和积累文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岳阳楼记》范仲淹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习和积累文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岳阳楼记》范仲淹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习和积累文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岳阳楼记》范仲淹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习和积累文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岳阳楼记》范仲淹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习和积累文言.docx

《《岳阳楼记》范仲淹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习和积累文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阳楼记》范仲淹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习和积累文言.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岳阳楼记》范仲淹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习和积累文言.docx

《岳阳楼记》范仲淹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习和积累文言

《岳阳楼记》

范仲淹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2、朗读、背诵全文。

3、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1、从文章的思路上引导学生读懂全文。

2、组织学生通过讨论理解课文主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忧乐观。

2、学习我国古代进步知识分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思想。

二、重点、难点

(一)重点

1、朗读和背诵全文。

2、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二)难点 

1、学习文章把伤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三、学习时数:

三课时

四、学习方法:

朗读法、讨论点拨法、品读法

五、导学步骤

(一)导入

我国古代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

(相关积累)

1、唐代名人笔下的岳阳楼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题岳阳楼

白居易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

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

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

2、最长的对联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心,滕子京百废具兴,吕纯阳三过必醉。

诗耶?

儒耶?

吏耶?

仙耶?

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请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杨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

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言,问谁领会得来?

3、写岳阳楼的对联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二)相关知识

1、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出身贫寒,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

曾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

后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

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恩荫”为官,选用干练人员等项。

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

庆历六年,年五十八岁,作《岳阳楼记》,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平时经常“自诵之言”(欧阳修语)。

《岳阳楼记》文题中的“记”,是一种比较自由的文体。

它可以叙事,可以写景、状物,也可以议论。

《岳阳楼记》先叙事,再写景,最后议论。

本文的重点在议论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全文的闪光点,足以“垂世而立教”。

范仲淹另有一篇《桐庐严先生祠堂记》,也是“记”中之名篇。

作者以“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这两句话成了千古警句,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要有宽阔的胸怀。

下面我们一起来朗读课文,看看作者如何通过叙事写景,进行抒情议论的。

2、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宋仁宗庆历

六年(1046)九月十五日,当时作者贬居邓州(今河南邓县),这年六月,与范仲淹同为大中祥符进士,,因遭诬陷而被降职岳州的的滕子京重修的岳阳楼行将落成,函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请名家所绘的《洞庭晚秋图》,连同亲拟《求记书》一并寄给好友范仲淹,范仲淹欣然受命,与九月写成了这

篇流传千古的《岳阳楼记》。

(三)重点字词句

1.解释下列句中词语的

意思:

(1)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

(2)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写文章

(3)予观夫巴陵

胜状美好的景色(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这就是;雄伟壮丽的景象

(5)前人之述备矣详尽(6)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既然这样,那么……;直到

(7)若夫霪雨霏霏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描述的助词,相当于“像那”

(8)薄暮冥冥迫近(9)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指示代词,此,这;离开国都

(10)至若春和景明用于又一段话开头,引起另一层描述的词,相当于“至于像”;日光

(11)而或长烟一空有时(12)宠辱偕忘一起(13)或异二者之为或许

(14)是进亦忧,退亦忧这

2.翻译下列语句: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迁客骚人)观赏景物时所触发的感情,能不因景物的不同而不同吗?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3)微斯人,吾谁与归?

没有这种人,我能与谁一道呢?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再快乐。

3、段落分析:

(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A、段落大意:

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写记的缘由。

作者对滕子京积极处理政事并且取得成绩表示赞赏。

B、谪:

政治失意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政绩斐然

C、如何重修?

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为后文设伏笔

(2)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

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A、段落大意:

概括描绘洞庭湖的美景。

总起句:

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具体描写:

衔远山,……气象万千。

B、“此”的指代作用?

前面的具体描写。

C、“前人之述备矣”在文中的作用:

呼应前文“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D、“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写的是什么内容?

起什么作用?

写了地理位置;是“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的原因,引出下文。

(3)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A、段落大意:

迁客骚人风雨天登楼观景时的普遍心理状态——悲。

为后文议论“不以己悲”写下伏笔。

(4)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A、段落大意:

迁客骚人天气晴好时登楼观景时的普遍心理状态——喜。

为后文议论“不以物喜”写下伏笔。

B、总结:

迁客骚人(第三段):

阴——悲

览物之情(第四段):

晴——喜

(5)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A、段落大意:

作者的宽广的胸怀和政治抱负。

以“古仁人”和“迁客骚人”对比。

也是对自己高远志向的揭示。

(四)全文翻译及概括: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增它旧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一湖。

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宽广无边;早晴晚阴,气象万千。

这是岳阳楼盛大壮观的景象,前人的描述(已经)很详尽了。

然而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湘,被贬的政客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

,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不同吧?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阴冷的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辰都隐藏起了光辉,山岳也潜伏起形体;商人旅客不能前行,桅杆倒下,船桨断折;傍晚的天色暗下来了,虎在咆哮猿在悲啼。

(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产生被贬离京、怀念家乡、担心诽谤、害怕讥讽的情怀,(会觉得)满眼萧条景象,感慨到极点而悲伤了啊。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万里碧绿;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五彩的鱼儿(在水中)畅游;岸上的芷草和洲上的兰花,茂盛并且青绿。

偶尔或许大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照在湖面上闪着金色,月影映入水底,像沉潜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这样的乐趣(真是)无穷无尽!

(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爽快,光荣和屈辱都被遗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是喜洋洋的欢乐啊。

唉!

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这两种表现的,为什么呢?

(是由于)不因为外界环境的好坏或喜或忧,也不因为自己心情的好坏或乐或悲。

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在朝),则为平民百姓忧虑;处在荒远的江湖中(在野),则替君主担忧。

这样(他们)进朝为官也忧虑,退居江湖为民也忧虑。

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他一定会说“比天下人忧虑在前,比天下人享乐在后”吧。

啊!

(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志同道合呢?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1)第1自然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写作缘由。

其中有意识地突出滕子京的政绩──“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第2-4自然段写迁客骚人览物而生的两种感情.围绕“记”重点描写岳阳楼及其周围的景色,引出迁客骚人各不相同的“览物之情”。

作者先点出作记的主体“我”,从“我”的视角,描写亲身所见的“岳阳楼之大观”,渲染出洞庭湖浩瀚的气势。

接着用“然则”轻轻一转,引出“迁客骚人”可能有的不同的情怀。

下边作者分两段,既写景又抒情,从阴晴两种不同的天气引出人们的感受,表现出迁客骚人因物而悲或喜的心情。

第5自然段抒写宽广胸怀和政治抱负.

从迁客骚人引出进一步的议论,正面阐述作者的观点,写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怀,抒发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

这是全文的中心,前边的叙事、写景、抒情都是为抒发这一理想服务的。

(2)图示

 

 

三、引深和思考

1、作者认为古仁人之心和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在哪里?

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往往因个人遭遇或外物的触发而发生变化;古仁人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古仁人的悲喜感情跟什么有关系呢?

他们的悲喜感情跟民生疾苦有关。

3、古仁人有没有快乐的时候?

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会快乐。

4、立意高远

他借古仁人表达“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宽广的胸襟,借古仁人之言抒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政治抱负。

以此与滕子京共勉,为后人争相传诵和效仿。

5.课文分析

本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用相当多的篇幅记岳阳楼的景色,但写景本身并不是目的,作者真正的意图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

为了达到这样一个目的,作者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先由叙事入手说到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自然引出议论,说明作记意图。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后,不到一年工夫,就做到“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这里已暗含“不以己悲”的意思,说明他不同于一般的“迁客”。

这对下文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乃至最后写“古仁人之心”,都具有引发作用,决非闲笔。

接着承上文“重修岳阳楼”写“岳阳楼之大观”,虽字字皆景语,却又显出作者的开阔胸襟和宏伟气度,跟结尾“不以物喜……”一段议论互为表里。

至“然则北通巫峡”,陡然一转,呈低回之势,用设问带出两个富于特征的画面,每一个画面又都是先写景,后写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极力渲染“迁客骚人”们的悲和喜。

悲则“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喜则“心旷神怡,宠辱偕忘”──二者虽形态有别,而实质却相同,都是“以物”“以己”而生。

由此再转入议论,将文势推向高潮,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是完全顺理成章的。

6

.语言优美

骈句和散句穿插运用,对偶和比喻等修辞突出了文采。

训练:

1.《岳阳楼记》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

为人应心胸豁达,切勿患得患失,就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写的那样:

“_______________”,惟有如此,方可成就一番事业。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心旷神怡,宠辱偕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表现作者远大抱负的名句是: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名句是: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3.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4.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心态。

(用《岳阳楼记》中原句答)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文中“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与“退”分别指:

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附:

唐人写岳阳楼的著名诗篇

①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②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③杜甫《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岳阳楼名联

一楼何奇?

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心,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

诗耶?

儒耶?

吏耶?

仙耶?

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

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阳城东道岩疆。

渚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清代窦撰

去老范一千年,后乐先忧,几辈能担天下事?

揽太湖八百里,南来北往,孤帆曾作画中人。

──近代易实甫撰

风物正凄然,望渺渺潇湘,万水千山皆赴我;

江湖常独立,念悠悠天地,先忧后乐是何人?

──现代杨度撰

 

六、随堂测试题

一、据注音填写汉字并解释:

①滕子京zhé()守巴陵郡②百废jǖ()兴_______③zhǚ()予作文以记之________④bó()暮冥冥____⑤心kuàng()神yí()__________⑥宠辱xié()忘___

二、解释加点的词:

越明年()增其旧制()予观夫巴陵胜状()朝晖夕阴()前人之述备矣()至若春和景明()沙鸥翔集()而或长烟一空()去国怀乡()()迁客骚人()连月不开()把酒临风()波澜不惊()

三、“/”给下列句子划节奏:

1、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2、是进亦忧,退亦忧。

3、前人之述备矣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属予作文以记之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四、翻译下列句子: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4、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6、微斯人,吾谁与归?

7、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五、据课文内容填写、默写:

1、文中表明滕子京被贬后仍积极治理政事并取得成绩的句子是___________。

2、文中具体写从岳阳楼眺望洞庭湖远景的句子是、、、、、。

3、登斯楼也,,,,感极而悲者也。

登斯楼也,,,,其喜洋洋者也。

4、而或,浮光跃金,,,此乐何极!

5、《岳阳楼记》,作者,字,(朝代)文学家。

是他的谥号。

六、阅读课文第5节:

1、解词:

异二者之为不以物喜微斯人吾与谁归古仁人之心、居庙堂之高、是进亦忧

2、“二者”指哪两种心情?

(用文中句子回答)

3、“进”指的是。

“退”指的是。

4、“以物喜”照应前文,“以己悲”照应前文

5、“是进亦忧”中的“是”指代的是。

6、这段文中,表达作者阔大情怀的句子是。

7、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用文中句回答)。

8在文中用“//”给本段分层,并简述每层大意:

①②,

③。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居庙堂之高”意思是居住在高高的庙堂里。

B、“处江湖之远”意思是在遥远的江湖间漂泊流浪。

C、这段文字中的三个问句都是设问句。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明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

七、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1、“去”在古汉语中有多种意思,请你为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去”选择正确的义项,  去:

A.距离B.离开C.除掉,去掉

  ①去国怀乡()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③委而去之()④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2.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语句的意思。

(2分)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文章第二段

所描的景色、气势相近,都突出了洞庭湖的特点。

(2分)

  4.选文第三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第四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

  ;如果请你朗读第二、三两段文字,应注意分别读出和的语气语调。

(4分)

  5.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这三段文字是为了借题发挥引出议论,阐明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与他同时代的欧阳修则在《醉翁亭记》中以“乐”字贯穿全篇,抒写情怀。

请将下面两个句子补充完整,要求补写后的句子能分别体现这两篇文章的中心。

(每句填7个字)(2分)

  ①范仲淹。

  ②欧阳修。

6、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我们自然想到《岳阳楼记》中的名句。

参考答案:

一、谪,降职或被贬;具,同:

“俱”,都;属,同“嘱”,嘱咐;薄,迫近;旷,开阔,怡,愉快;偕,一起。

二、到;规模;美好;日光;详尽;日光;停栖;有时;离开,国都;诗人;放晴;拿,持;起。

三、略。

四、略。

五、1、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2、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略。

4、略。

5、范仲淹,希文,宋,文正。

六、1、或许,思想感情;因为;没有;归依;品德高尚的人,思想感情;处,朝廷;这样。

2、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感极而悲。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其喜洋洋。

3、在朝廷做官,不再朝廷做官。

4、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其喜洋洋。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感极而悲。

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

(1)概括古仁人之心的内涵

(2)揭

示中心论点(3)对友人的劝勉。

9、D.

七、

1、B、B、C、B、A.

2、略。

3、洞庭湖,广阔、浩淼。

4、阴暗,晴明。

悲凉,喜悦。

5、先忧后乐,与民同乐。

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七、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