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复习硫及其化合物专项易错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126815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49.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复习硫及其化合物专项易错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复习硫及其化合物专项易错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复习硫及其化合物专项易错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复习硫及其化合物专项易错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复习硫及其化合物专项易错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复习硫及其化合物专项易错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复习硫及其化合物专项易错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复习硫及其化合物专项易错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复习硫及其化合物专项易错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复习硫及其化合物专项易错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复习硫及其化合物专项易错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复习硫及其化合物专项易错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复习硫及其化合物专项易错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复习硫及其化合物专项易错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复习硫及其化合物专项易错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复习硫及其化合物专项易错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复习硫及其化合物专项易错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复习硫及其化合物专项易错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复习硫及其化合物专项易错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复习硫及其化合物专项易错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复习硫及其化合物专项易错题及答案解析.docx

《高考化学复习硫及其化合物专项易错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复习硫及其化合物专项易错题及答案解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化学复习硫及其化合物专项易错题及答案解析.docx

高考化学复习硫及其化合物专项易错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复习硫及其化合物专项易错题及答案解析

一、高中化学硫及其化合物

1.

(1)古代锻造刀剑时,将炽热的刀剑快速投入水中“淬火”,反应为:

3Fe+4H2O(g)

Fe3O4+4H2。

该反应中H2O作___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2)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先加盐酸,再加______(填“BaCl2”或“NaCl;

(3)海水提镁的重要步骤之一是用沉淀剂将海水中的Mg2+沉淀。

该沉淀剂是__________(填“生石灰”或“盐酸”)。

(4)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2Na2O2+2______=2Na2CO3+O2↑;

(5)某同学炒菜时发现,汤汁溅到液化气的火焰上时,火焰呈黄色。

据此他判断汤汁中含有________(填“钠”或“钾”)元素;

【答案】氧化剂BaCl2生石灰CO2钠

【解析】

【详解】

(1)在3Fe+4H2O(g)

Fe3O4+4H2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降为0价,则H2O作氧化剂;

(2)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先加稀盐酸,可以排除银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等离子的干扰,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的沉淀是硫酸钡;

(3)海水中的Mg2+沉淀是生成Mg(OH)2,沉淀剂是利用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从而将Mg2+沉淀;

(4)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是利用Na2O2与CO2或水蒸气反应生成氧气,则2Na2O2+2CO2=2Na2CO3+O2↑;

(5)钠元素的焰色反应呈黄色,即可判断汤汁中含有钠元素。

2.a、b、c、d、e是含有一种相同元素的五种物质,可发生如下转化:

其中:

a是单质;b是气体;c、d是氧化物;e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1)如果a是一种淡黄色粉末固体,试推断这五种物质(用化学式表示):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

(2)如果a是一种常见气体,试推断这五种物质(用化学式表示):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

【答案】SH2SSO2SO3H2SO4N2NH3NONO2HNO3

【解析】

【分析】

【详解】

(1)如果a是一种淡黄色粉末固体,则a是硫,所以b是硫化氢,c是SO2,d是三氧化硫,e是硫酸,化学式分别为S、H2S、SO2、SO3、H2SO4。

(2)如果a是一种常见气体,则符合转化关系的是氮气,则b是氨气,C是NO,d是NO2,e是硝酸,化学式分别为N2、NH3、NO、NO2、HNO3。

3.某工厂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Al2(SO4)3、较多的Cu2+和少量的Na+。

从工业废水中回收金属铝和金属铜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试剂X、Y、Z均过量)。

(1)试剂X为_______,加入试剂X发生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试剂Z为___________。

(2)操作②为____________(填实验分离方法)。

(3)溶液2中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___(填化学式)。

(4)写出操作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

(5)金属铜能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反应,产生的气体为___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铝2Al+3Cu2+=2Al3++3Cu氨水过滤Al2(SO4)3、H2SO4Al2(SO4)3、H2SO4SO2

【解析】

【分析】

某工厂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Al2(SO4)3、较多的Cu2+和少量的Na+,由流程可知加入X为金属铝,用于置换出铜,溶液1含有Al2(SO4)3、Na2SO4,不溶性物质为过量的Al和Cu的混合物,向不溶性物质中加入试剂Y用于溶解Al,反应产生Al2(SO4)3,而Cu不能发生反应,则为稀H2SO4,溶液2含有Al2(SO4)3、过量H2SO4,由于Al(OH)3是两性物质,能够与过量的强碱NaOH溶液反应产生可溶性物质,因此向①②混合后加入氨水,可生成Al(OH)3沉淀,过滤、洗涤后加热分解生成Al2O3,电解熔融的Al2O3可生成Al,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操作①是过滤,不溶性物质为Cu、Al混合物,操作②是过滤,试剂Y是H2SO4,溶液1含有Al2(SO4)3、Na2SO4,溶液2含有Al2(SO4)3、过量H2SO4,试剂Z是氨水,操作③是过滤,操作④加热分解Al(OH)3,操作⑤是电解。

(1)由以上分析可知X为Al,可用于除去溶液中的Cu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Al+3Cu2+=2Al3++3Cu;试剂Z为氨水;

(2)操作①②③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为过滤操作;

(3)溶液2中含有的溶质有Al2(SO4)3、H2SO4;

(4)操作④是加热Al(OH)3,Al(OH)3不稳定,受热发生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Al(OH)3

2Al2O3+3H2O;

(5)金属Cu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CuSO4、SO2、H2O,反应方程式为:

Cu+2H2SO4(浓)

CuSO4+SO2↑+2H2O,所以反应产生的气体为SO2。

【点睛】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推断、混合物分离提纯的综合应用,把握分离流程中的反应及混合物分离方法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实验的设计意图,把握物质的性质,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与实验能力。

4.已知X、Y均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几种物质间有以下转化关系,部分产物未标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

X______、Y______、A______、B______、C______。

(2)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答案】Cl2SO2HClH2SO4FeCl32Fe3++SO2+2H2O=2Fe2++SO42-+4H+

【解析】

【分析】

A与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A中含Cl-;B与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B中含SO42-;又根据X、Y均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X能与

反应,则X为Cl2,Y为SO2,A为HCl,B为H2SO4,C为FeCl3。

【详解】

(1)分析可知,X为Cl2,Y为SO2,A为HCl,B为H2SO4,C为FeCl3。

(2)反应①为氯化铁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3++SO2+2H2O=2Fe2++SO42-+4H+。

5.黑色粉末A,黄色粉末B,它们都是单质,按下图进行实验:

(1)试根据上述反应现象推断以下物质的化学式:

ADEH

(2)写出C+盐酸

D+F的离子方程式:

(3)写出D

E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G

H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1)Fe、H2S、SO2、Fe(OH)3

(2)FeS+2H+→Fe2++H2S↑

(3)

(4)4Fe(OH)2+O2+2H2O→4Fe(OH)3

【解析】

【分析】

【详解】

(1)E能使品红褪色,E为SO2;H为红褐色固体,H为

;黑色粉末A、黄色粉末B,它们都是单质,所以分别是铁、硫;黑色固体C为FeS;D为H2S;F为

;G为

(2)FeS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S+2H+→Fe2++H2S↑;

(3)硫化氢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的方程式为

(4)氢氧化亚铁被氧化为氢氧化铁的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

6.A、B、C、D均为中学所学的常见物质且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及其他产物已略去):

(1)若A、D的水溶液均呈酸性,且D为强酸。

①A、D分别为A:

,D:

(填写化学式,下同)

②写出B→C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③简述检验B物质的方法。

④写出D的浓溶液和Cu在加热条件的化学方程式。

(2)若A的水溶液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D的稀溶液能使蓝色的湿润石蕊试纸变红。

①工业上合成A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

在实验室中则用加热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气体A,其化学方程式为。

②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③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

④1.92g铜投入一定的D浓溶液中,铜完全溶解,共收集到672mL气体(标准状况)。

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标准状况下一定体积的O2,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中,则通入O2的体积为mL。

【答案】

(1)①H2S;H2SO4;②2SO2+O2

2SO3(条件不写扣1分,

不写不得分);③将B通入到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恢复为红色;④2H2SO4(浓)+Cu

CuSO4+2H2O+SO2↑;

(2)①N2+3H2

2NH3;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③4NH3+5O2

4NO+6H2O;④336mL

【解析】

试题分析:

(1)①若A、D的水溶液均呈酸性,且D为强酸,S元素化合物符合转化关系,可推知,A为H2S、B为SO2、C为SO3、D为H2SO4,故答案为H2S;H2SO4;

②B→C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O2

2SO3,故答案为2SO2+O2

2SO3;

③简述检验SO2物质的方法:

将B通入到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恢复为红色,

故答案为将B通入到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恢复为红色;

④硫酸的浓溶液和Cu在加热条件的化学方程式:

2H2SO4(浓)+Cu

CuSO4+2H2O+SO2↑,

故答案为2H2SO4(浓)+Cu

CuSO4+2H2O+SO2↑;

(2)若A的水溶液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D的稀溶液能使蓝色的湿润石蕊试纸变红,则A为NH3,B为NO,C为NO2,D为HNO3。

①工业上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为N2+3H2

2NH3;在实验室中则用加热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气体氨气,其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故答案为N2+3H2

2NH3;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②C→D的化学方程式和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分析如下:

,故答案为

③A→B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4NH3+5O2

4NO+6H2O,故答案为4NH3+5O2

4NO+6H2O;

④D浓溶液为HNO3,1.92gCu的物质的量为:

n(Cu)=

=0.03mol,反应时失去电子为:

2×0.03mol=0.06mol,反应整个过程为HNO3

NO、NO2

HNO3,反应前后HNO3的物质的量不变,而化合价变化的只有铜和氧气,则Cu失去电子数目等于O2得到电子的数目,所以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n(O2)=

=0.015mol,标况下需要氧气的体积为:

V(O2)=0.015mol×22.4L/mol=0.336L=336mL,故答案为336。

【考点定位】考查无机推断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无机物推断,涉及Na、S等元素单质及化合物的转化。

旨在考查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熟练掌握,注意掌握中学常见的连续反应。

此类题的解答一般有以下步骤:

思维起点的选择:

思维起点是指开始时的思维指向、思维对象或思维角度,推断题中的思维起点应是最具特征的某个条件(包括文字叙述或某个变化过程);思维过程的展开:

解题者在确定思维起点的基础上,利用题目所给信息,结合已有的化学知识和解题经验,不断地缩小问题状态与目标状态的距离;思维过程的检验:

将上述思维过程的结果代入题中,检查一下是否符合题中条件。

7.“生活无处不化学”,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厨房中的调味品有:

①盐(主要成分氯化钠)、②碱面(主要成分碳酸钠)、③白醋(主要成分乙酸)。

将上述物质分别溶于水,其水溶液具有碱性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主要成分中属于盐类的是________,相互间能发生反应的是______。

(2)生活中遇到下列问题,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

①用四氯化碳可擦去圆珠笔油②自来水厂用液氯消毒③可用食醋洗掉水垢

(3)当前,环境治理已成为重要的民生工程。

①我国城市发布的“空气质量日报”中,下列物质不列入首要污染物的是_____(填字母代号)。

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二氧化氮D.可吸入颗粒物

②煤炭直接燃烧会引起多种环境问题。

燃煤产生的SO2是导致______(填名称)污染现象形成的原因;处理含CO、SO2烟道气污染的一种方法是将其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单质S,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浑浊的水中加入明矾KAl(SO4)2•12H2O后,水可得到净化。

写出明矾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___,往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直至Al3+恰好沉淀完全,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答案】②①②②③①B酸雨2CO+SO2

2CO2+SKAl(SO4)2=K++Al3++2SO42-或者KAl(SO4)2·12H2O=K++Al3++2SO42-+12H2O2Al3++3Ba2++6OH-+3SO42-=2Al(OH)3↓+3BaSO4↓

【解析】

【分析】

(1)水溶液具有碱性的物质是碱或水解显碱性的盐;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银离子过程的化合物为盐;碳酸钠和乙酸反应生成醋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2)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

(3)①空气质量日报”涉及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等;

②燃煤产生的SO2增加了硫酸性酸雨的形成;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硫在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单质硫和二氧化碳;

(4)明矾在水溶液中电离生成Al3+和SO42-,假设KAl(SO4)2为2mol,当Al3+恰好全部沉淀时,需要3molBa(OH)2,根据各离子的物质的量判断反应的程度,以此书写离子方程式。

【详解】

(1)厨房中的调味品,①盐(主要成分氯化钠),②碱面(主要成分碳酸钠)、③白醋(主要成分乙酸),将上述物质分别溶于水,其水溶液具有碱性的是②碱面(主要成分碳酸钠),碳酸根离子水解溶液显碱性,主要成分中属于盐类的是①盐(主要成分氯化钠),②碱面(主要成分碳酸钠),相互反应的物质是碳酸钠和乙酸反应生成醋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故答案为:

②;①②;②③;

(2)①用四氯化碳可擦去圆珠笔油,利用相似相溶原理,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

  ②自来水厂用液氯消毒,利用氯气与水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次氯酸,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不选;

  ③可用食醋洗掉水垢,醋酸与碳酸钙,氢氧化镁反应生成可溶性醋酸盐,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不选;

故选:

①;

(3)①空气质量日报”涉及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等,二氧化碳为空气组成成分,不属于污染物,

故选:

B;

②燃煤产生的SO2增加了硫酸性酸雨的形成;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硫在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单质硫和二氧化碳,方程式:

2CO+SO2

2CO2+S;

故答案为:

酸雨;2CO+SO2

2CO2+S;

(4)明矾在水溶液中电离生成Al3+和SO42-,电离方程式为KAl(SO4)2=K++Al3++2SO42-,假设KAl(SO4)2为2mol,溶液中含有2molAl3+,4molSO42-,当Al3+恰好全部沉淀时,需要3molBa(OH)2,即加入3molBa2+,6mol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3++3SO42-+3Ba2++6OH-=3BaSO4↓+2Al(OH)3↓,

故答案为:

KAl(SO4)2=K++Al3++2SO42-;2Al3++3SO42-+3Ba2++6OH-=3BaSO4↓+2Al(OH)3↓。

8.I

(1)在MgCl2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现象为______________,继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

(2)在AlCl3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继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现象为___________,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II将下列现象或用途中硫酸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填写在空白处。

(1)把锌粒放入稀硫酸中时,有气体放出,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浓硫酸能够用于干燥某些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玻璃棒蘸浓硫酸滴在纸上时,纸变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木炭放入热的浓硫酸中时,有气体放出,_____________________。

III漂白液、漂白粉和漂粉精既可作漂白棉、麻、纸张的漂白剂,又可用作游泳池及环境的消毒剂。

(1)在常温下,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制取漂白液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

(2)漂白粉或漂粉精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_,使用漂白粉或漂粉精时通常要加入少量的水并通入CO2,此操作方法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生成白色沉淀沉淀不消失生成白色沉淀Al3++3OH-=Al(OH)3↓沉淀消失Al(OH)3+OH-=AlO2-+2H2O酸性(H+的氧化性)吸水性脱水性氧化性Cl2+2NaOH=NaCl+NaClO+H2OCa(ClO)2使Ca(ClO)2转变为HClO,具有强氧化性,从而起到杀菌、消毒或漂白的作用

【解析】

【分析】

【详解】

I、

(1)在MgCl2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则现象为生成白色沉淀。

氢氧化镁是碱,继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现象为沉淀不消失。

(2)在AlCl3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

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继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现象为沉淀消失,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

II、

(1)把锌粒放入稀硫酸中时,有气体放出,表现稀硫酸的酸性和氢离子的影响。

(2)浓硫酸能够用于干燥某些气体,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3)用玻璃棒蘸浓硫酸滴在纸上时,纸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4)把木炭放入热的浓硫酸中时,有气体放出,说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III、

(1)在常温下,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制取漂白液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

(2)漂白粉或漂粉精的有效成分是Ca(ClO)2,使用漂白粉或漂粉精时通常要加入少量的水并通入CO2,由于碳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根据较强酸制备较弱酸可知此操作方法的目的是使Ca(ClO)2转变为HClO,具有强氧化性,从而起到杀菌、消毒或漂白的作用。

9.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基本视角。

(1)Y的分子式________。

(2)图中X的电子式为_________;其水溶液长期在空气中放置容易变浑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该变化体现出:

S非金属性比O__________(填“强”或“弱”)。

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

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从上到下,__________,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3)Z与图表中某物质反应生成S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SO3

2H2S+O2=2S↓+2H2O弱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H2SO4+Na2SO3=Na2SO4+SO2↑+H2O

【解析】

【分析】

(1)Y为S元素+6价的氧化物;

(2)X为H2S,S最外层6个电子,能够与2个H原子形成共价键;H2S在空气中变浑浊是因为被氧气氧化为S;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原子半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3)Z为S元素+4价的盐,可以与硫酸反应生成SO2。

【详解】

(1)Y为S元素+6价的氧化物SO3;

(2)X为H2S,S最外层6个电子,能够与2个H原子形成共价键,其电子式为:

;H2S在空气中变浑浊是因为被氧气氧化为S,反应为2H2S+O2=2S↓+2H2O,所以S非金属性比O弱,从结构上可知,氧和硫同主族,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从上到下,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3)Z为S元素+4价的盐,如Na2SO3,可以与硫酸反应生成SO2,化学方程式为H2SO4+Na2SO3=Na2SO4+SO2↑+H2O。

 

10.钼是一种过渡金属元素,其单质通常用作合金及不锈钢的添加剂,这种金属可增强合金的强度、硬度、可焊性及韧性,还可增强其耐高温及耐腐蚀性能。

下图是化工生产中制备金属钼的主要流程:

(1)用简单氧化物形式表示

的组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①的尾气可以再利用,写出两种利用该尾气制得的化学药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上制备还原性气体的反应原理有:

将含甲烷体积分数为80%的aL(标准状况下)天然气与足量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混合物在高温下反应,甲烷的转化率为90%,用产生的还原性气体(

)依据反应⑤冶炼钼,理论上生成钼的质量为___________(已知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6)

【答案】

(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

【详解】

(1)该物质化学式按改写类似硅酸盐的化学式改写,可表示为

(2)二硫化钼与氧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三氧化钼和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二氧化硫再收集利用,可制备盐类物质等,如

(4)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1mol甲烷完全反应生成4mol还原性气体,又因

,所以3mol还原性气体理论上生成1mol钼。

由于

,则

,故

11.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葡萄酒中常用的抗氧化剂。

一种以硫黄为原料制取Na2S2O5的生产工艺如下:

已知:

结晶脱水发生的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Na2S2O5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2)焚烧炉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葡萄酒酿造过程中添加Na2S2O5会放出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是一种食品添加剂。

实验室中检验该气体的常用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

(5)废水中的硫单质(S8)能与碱反应,化学反应:

,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答案】+4

品红溶液2:

1

【解析】

【分析】

硫磺在空气中燃烧生成

在洗涤塔中溶于水得到亚硫酸,经除杂后与

反应得到

,再经题目给出的反应式结晶脱水即可得到产物。

【详解】

(1)钠为+1价,氧为-2价,则硫只能是+4价;

(2)焚烧炉里实际就是硫在空气中燃烧:

(3)根据分析,反应器中实际上是亚硫酸和

的反应:

(4)这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就是

,实验室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