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文言文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130279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升初文言文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小升初文言文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小升初文言文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小升初文言文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小升初文言文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小升初文言文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小升初文言文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小升初文言文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小升初文言文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小升初文言文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小升初文言文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小升初文言文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小升初文言文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小升初文言文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小升初文言文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小升初文言文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小升初文言文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小升初文言文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升初文言文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

《小升初文言文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升初文言文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升初文言文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

小升初文言文专项训练含答案

小升初文言文专项训练(含答案)

(一)曹彬仁爱

曹武惠王,国朝名将,勋业之盛,无与为比。

尝曰:

“吾为将,杀人多矣,然未尝以私喜怒辄戮一人。

”其所居堂屋敝,子弟请加修葺,公曰:

“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百虫所蛰,不可伤其生。

”其仁心爱物盖如此。

(张光祖《言行龟鉴》)

[注释]蛰:

动物在冬眠时潜伏在土中或洞穴中不食不动的状态。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其所居堂屋敝()

(2)吾为将()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

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百虫所蛰,不可伤其生。

3.文章开头介绍曹武惠王是“国朝名将”,其作用是什么?

4.文章通过、这两件事刻画了曹武惠王“”的德行。

(二)狄仁杰

 狄仁杰为并州法曹,有同府法曹郑崇质,母老且病,当使绝域。

仁杰曰:

“太夫人有疾而公远使,岂可贻亲万里之忧。

”乃诣长史蔺仁基,请代崇质行。

时仁基与司马李孝廉不协,因谓曰:

“吾等独无愧耶。

”相待如初。

(孔平仲《续世说》)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当使绝域()

(2)乃诣长史蔺仁基()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

因谓曰:

“吾等独无愧耶。

3.文章后半部分写仁基与司马李孝廉“相待如初”的作用是什么?

4.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体会?

(三)猿母中箭

僧悟空在江外,见一猿坐树梢,弋人①伺其便,射之,正中母腹。

母呼其雄至,付子已,哀鸣数声,乃拔箭堕地而死。

射者折矢弃弓,誓不复射。

(《墨客挥犀·三》)

[注释]①弋人:

射鸟的人。

即下文的“射者”。

1.解释加点的词语:

付子已()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射者折矢弃弓,誓不复射

3.用自己的话回答,射者为什么“誓不复射”?

4.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体会?

(四)银烛

明天顺间,丰庆为河南布政使,按部①行②县,县令某墨③吏也,闻庆至,恐,饰白银为烛以献。

庆初未之觉也。

既而执烛者以告,庆佯曰:

“试爇④之。

”曰:

“爇而不能燃也。

”庆笑曰:

“不能燃乌用烛为?

”贮以故筐,明日尽还之。

顾谓令曰:

“汝烛不燃,易可燃者。

自今慎勿复尔。

“令出,益大恐,辄解印绶而去。

庆亦终不以银烛事语人。

[注释]①部:

规定,程序。

②行:

巡视,考察。

③墨:

贪墨,贪财。

④爇[ruò]:

点燃,焚烧。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丰庆为河南布政使()

(2)顾谓令曰()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汝烛不燃,易可燃者

3.县令“饰白银为烛以献”的目的是

4、联系全文分析,丰庆是个怎样的人?

(五)赵人患鼠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

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

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

其子患之,告其父曰:

“盍①去诸?

”其父曰:

“是非若②所知也。

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

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③,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

不病于④无鸡乎?

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注释]①盍:

何不。

②若:

你。

③垣墉:

泛称墙。

④病于:

病,有害。

于,比。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猫善捕鼠及鸡()

(2)弗食鸡则已耳()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其子患之,告其父曰:

“盍去诸?

3.“猫善捕鼠及鸡”的特点表现在

4、这则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六)东坡逸事

东坡为钱塘守时,民有诉扇肆①负债二万者,逮至则曰:

“天久雨且寒,有扇莫售,非不肯偿也。

”公令以扇二十来,就判字笔②随意作行、草③及枯木、竹石以付之。

才出门,人竟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

遂悉偿所负。

[注释]①肆:

商店。

②判字笔:

判案所用的毛笔。

③行、草:

行书、草书。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东坡为钱塘守时()

(2)遂悉偿所负()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天久雨且寒,有扇莫售,非不肯偿也。

3.“就判字笔随意作行、草”中的“随意”一词有什么作用?

4.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启发?

(七)赵母训子

赵武孟初以驰骋田猎为事,尝获肥鲜以遗母,母泣曰:

汝不读书而田猎,如是吾无望矣!

竟不食其膳。

武孟感激勤学,遂博通经史,举进士,官至右台侍御史。

(《续世说》)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如是吾无望矣()

(2)竟不食其膳()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尝获肥鲜以遗母.

3.赵母的希望是什么?

4.这则故事,给你的启发是什么?

(八)善士于令仪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

一夕,盗入其家,诸子擒之,乃邻舍子也。

令仪曰:

“尔素寡过,何苦而盗耶?

”“迫于贫尔。

”问其所欲,曰:

“得十千足以资衣食。

”如其欲与之。

既去,复呼之,盗大惧,语之曰:

“汝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

”留之,至明使去。

盗大感愧,卒为良民。

乡里称君为善士。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尔素寡过()

(2)既去,复呼之()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汝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

3.从文中看,邻舍子“卒为良民”有两个原因:

(1)

(2)

4.文中从下面三个细节刻画于令仪的“善”:

(1)耐心了解情况,表现他的宽容;

(2)(3)

(九)凿壁借光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

“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主人怪问衡()

(2)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1)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2)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3.与句中“资给以书”中“以”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何以战D.必以分人

4.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凿壁借光,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  。

(十)原谷谏父

原谷①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②之。

谷年十有五,谏③父曰:

“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

是负义也。

”父不从,作舆④,捐祖于野。

谷随,收舆归。

父曰:

“汝何以收此凶⑤具?

”谷曰:

“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

”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注释]①原谷:

人名。

②捐:

抛弃。

③谏:

好言相劝。

④舆:

手推的小车。

⑤凶:

不吉利。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是负义也()

(2)无需更作此具()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父不从,作舆,捐祖于野。

3、原谷父亲后悔的原因是什么?

4、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十一)超投笔从戎阅读答案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

尝辍业投笔叹曰:

“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①间乎?

”左右皆笑之。

超曰:

“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其后行诣相者②,曰:

“祭酒③,布衣诸生耳,尔当封侯万里之外。

”超问其状。

相者指曰:

“生燕颔虎颈,飞而食肉,此万里侯相也。

”久之,显宗④问固:

“卿弟安在?

”固对:

“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

”帝乃除⑤超为兰台令史。

后坐事免官。

  【注释】①久事笔研:

以舞文弄墨为生。

研,同“砚”。

②相者:

算命的人。

③祭酒:

先辈的意思。

④显宗,东汉明帝的庙号。

⑤除,任命。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1)不耻劳辱 ( )            

(2)尝辍业投笔叹曰 ( )

  (3)久之,显宗问固(  )      (4)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

  

(一)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请结合选文中具体的语句,说说班超的性格特点。

(2分)

 

(十二)乐羊子妻(节选)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①以与妻。

妻曰:

“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②。

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

”羊子大惭,乃捐③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注释】①还:

回到家里。

②嗟来之食:

指侮辱性的施舍。

③捐:

丢弃。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得遗金一饼()

(2)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表现了羊子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这个故事告诉你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狐假虎威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

“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①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

①逆:

违抗    ②不信:

不诚实,不可靠。

1.解释加点词语 。

   

(1)天帝使我长百兽()

(2)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

(3)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4)兽见之皆走()

2、翻译句子。

        

①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则寓言可概括出的成语是____________,与这个故事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成语或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_,它们都是用来比喻_________________一类人。

4.你是如何评价文中的这只狐狸的?

请谈谈你的看法。

(十四)酒以成礼

钟毓(yù)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

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

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

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

“酒以成礼,不敢不拜。

”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

“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托:

假装。

②酒以成礼:

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

③寝:

睡觉。

④因:

趁机。

⑤时:

当时。

⑥何以:

为什么。

⑦觉:

醒。

⑧值:

当......时。

⑨且:

尚且,暂且。

【文言知识】

释“觉”上文“其父时觉”中的“觉”,不是指“发觉”,而是指“醒”,句意为当时他们的父亲醒过来了。

又,文言文中的“睡觉”,指睡后醒来。

又,“盗半夜入室,主人未觉”,意为小偷半夜入室,而主人为醒。

1.解释

①寝()②因()③时()④何以()

2.翻译:

①且托寐以观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既而问毓何以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钟毓和钟会兄弟俩哪个更有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次非杀蛟

荆有次非者①,得宝剑于干遂②。

还反涉江③,至于中流④,有两蛟夹绕其船⑤。

次非谓舟人曰⑥:

“子尝见两蛟绕船能活者乎⑦?

”船人曰:

“未之见也。

”次非攘臂祛衣⑧,拔宝剑曰:

“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

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⑨!

”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

舟中之人皆得活。

(选自《吕氏春秋·卷十二·知分》)

【注释】①荆(jīng):

古代楚国的别称。

②干遂:

地名,在今江苏省吴县西北。

③反:

同“返”,回,归。

④中流:

江中心。

⑤蛟:

传说蛟属于龙类,水中的一种凶猛动物。

⑥舟人:

驾船人,水手。

跟下面的“船人”同义。

⑦尝:

曾经。

⑧攘(rǎng)臂祛(qū)衣:

挽起袖子,伸出臂膀,撩起衣服。

⑨余奚爱焉:

我为什么要吝惜它呢。

1.解释:

①于()②反()③全()④复()

2.翻译:

①子尝见两蛟绕船能活者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次非能拯救全船人的生命依靠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六)大脖子病人

南岐在秦蜀①山谷中,其②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③,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

及见外人至,则群小妇人聚观而笑之,曰:

“异④哉人之颈也,焦⑤而不吾类。

”外方人曰:

“尔之累然⑥凸出于颈者,瘿病也,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

”笑者曰:

“吾乡人皆然,焉用去乎哉?

”终莫知其为丑。

(选自明·刘元卿《贤奕编》)

【注释】①秦蜀:

陕西、四川一带。

②其:

那里的。

③病瘿(yǐng):

得大脖子病。

瘿:

长在脖子上的一种囊状的瘤子。

④异:

奇怪。

⑤焦:

干枯,这里形容人的脖子细。

⑥累然:

形容臃肿的样子。

1.解释:

①其()②辄()③异()④然()

2.翻译:

①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七)对牛弹琴

公明仪为①牛弹清角之操②,伏③食如故④。

非牛不闻,不合其耳⑤也。

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⑥,即掉⑦尾奋⑧耳,蹀躞⑨而听。

(载于南朝·梁·僧佑《弘明集》)

【注释】①为:

给。

②清角之操:

高雅的曲子。

③伏:

趴着。

④故:

从前。

⑤耳:

耳朵听。

⑥鸣:

鸣叫声,作名词。

⑦掉:

摇摆。

⑧奋:

竖直。

⑨蹀躞(diéxiè):

小步走。

1.解释:

①为()②如故()③鸣()④奋()

2.翻译:

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是:

说话不看对象,或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都是不可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曹彬仁爱

1、

(1)居住

(2)担任

2、当时正是寒冷的冬天,墙壁瓦石的缝隙里,蛰伏着各种虫子,不能伤害它们的生命

3、为下面的故事作衬托,突出他“仁心爱物”

4、不以个人喜怒杀人冬日不修敝屋仁心爱物

(二)狄仁杰

1、

(1)派往

(2)到……去

2、(蔺仁基)因此对李孝廉说:

“我们难道不感到惭愧吗?

3、表现出狄仁杰的品行影响了他人,侧面衬托出狄仁杰品性的高尚

4、人与人之间要真诚相待,友好相处,尽力帮助他人

(三)猿母中箭

1、结束,完

2、射箭的人折断箭,丢弃弓,发誓不再射箭

3、射者为猿母中箭后把子女给托雄猿的情景所震撼

4、我们不要滥杀生灵,应与大自然和睦相处,要尊重、热爱生命。

(四)银烛

1、

(1)做,担任

(2)说,对……说

2、你的蜡烛不能够燃烧,换可以燃烧的

3、希望丰庆不要追查他的贪财行径,保住官位

4、他是个清廉正直的人,是个做事讲究方法策略的人(是个照顾别人面子的人)

(五)赵人患鼠

1、

(1)善于

(2)吃

2、他的儿子觉得猫成了祸患,告诉父亲说:

“何不把这只偷吃鸡的猫赶走呢?

3、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

4、有所失,才有所得,不可因小失大。

(或:

当事物必须加以取舍时,应该“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将损失降到最低,获益力求最大)

(六)东坡逸事

1、

(1)担任

(2)欠

2、长时间下雨并且天气一直寒冷,扇子卖不出,不是不肯偿还债务

3、表现了苏东坡书法水平高超,为人潇洒倜傥

4、尽可能发挥自己的特长,运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有困难的人

(七)赵母训子

1、

(1)指望、希望

(2)吃

2、他曾经捕获肥美的动物来给母亲

3、勤学苦读,获取功名

4、例:

家庭(母亲的)教育,会影响人的一生

(八)善士于令仪

1、

(1)犯过错

(2)离开

2、你很贫困,晚上带著十千钱回去,恐怕被人盘查

3、

(1)平时很少有过错,本来就是个好人

(2)於令仪对他的善举深深地感动了他

4、

(2)满足邻舍子的愿望,表现他的大方;(3)天亮才让邻舍子离开,表现他的周到

(九)凿壁借光

1.

(1)对……感到奇怪

(2)得到

2.

(1)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

(2)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

3.D

4.凿开墙壁,借邻居家的灯光勤学苦读

(十)原谷谏父

1、

(1)违背,背弃

(2)再

2、父亲不听他的劝告,制作了一辆小推车,(载着爷爷)到野外抛弃他。

3、生怕自己老了以后也被儿子抛弃到野外。

4、老人养育子女很不容易,子女不能因为老了而抛弃他们。

(或者:

父母是儿女的榜样,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十一)班超投笔从戎

1、(4分)①、对……感到羞耻  ②、曾经  ③、凑足音节,无义   ④、用来

2、(4分)①家中贫寒,他常常受官府所雇以抄书来谋生,日久,非常辛苦。

②班超为人有很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

然而在家中孝顺勤俭,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

3、(2分)从“常为官佣书以供养”可以看出他孝顺、不辞辛苦;从“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可以看出他胸怀大志。

(答出一点即可)

(十二)乐羊子妻

1、

(1)捡到;

(2)玷污

2、有志向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廉洁的人不接受侮辱性的施舍。

3、(拾金不昧,不贪财)保持自己崇高的品行;知错能改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能贪图小利,要做到拾金不昧。

(十三)狐假虎威译文

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

狐狸说:

“您不敢吃我!

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

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

”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

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

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14)酒以成礼译文及答案

【参考译文】

钟毓兄弟小时候,正赶上父亲午睡时,趁机一起偷喝药酒。

他们的父亲当时睡后醒来,姑且装睡看看他们要干什么。

钟毓行礼后喝酒,钟会喝酒不行礼。

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钟毓说:

“酒是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

”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

“偷本来就不是礼仪,所以不行礼。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寝:

睡觉。

②因:

趁机。

③时:

当时。

④何以:

为什么

2.翻译:

①且托寐以观之。

译文:

父亲姑且假装睡着来看他们(做什么)。

②既而问毓何以拜。

译文:

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

3.你认为钟毓和钟会兄弟俩哪个更有道理?

答:

钟会的说法应该更有道理,因为偷窃已不附礼仪,再拜那就是假的遵守礼仪了。

(十五)次非杀蛟译文及答案

【参考译文】

楚国有位叫次非的勇士。

他在干(hán)遂买到一把宝剑。

在回乡的途中,他乘坐一只木船过江。

木船刚到江心,江水中窜出两条恶蛟,从左右两边围住了木船。

次非问摇船人:

“你看见过两条蛟龙绕住船儿船上的人还活下来的吗?

”摇船人回答:

“没有看见过。

”次非撩起衣服,伸出臂膀,拔出宝剑,说:

“这只是江中的一堆腐肉朽骨罢了!

如果牺牲宝剑保全自己的生命,那我为什么要吝惜这把剑呢?

”于是便纵身跃入波涛,跟恶蛟拼死搏斗,杀了恶蛟然后又回到了船上。

船上的人都保住了性命。

【阅读理解】

1.解释:

①于:

在;②反:

同“返”,回,归;③全:

保全;④复:

又。

2.翻译:

①子尝见两蛟绕船能活者乎?

译文:

你曾经见过两条蛟缠住了木船,船上的人还能活命的吗?

②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

译文:

这是江中的一堆腐肉朽骨罢了!

3.次非能拯救全船人的生命依靠的是:

答:

敢于斗争的勇气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十六)大脖子病译文及答案

【参考译文】

南岐在陕西、四川一带的山谷中,那里的水很甜,但是水质不好,常年饮用这种水的人就会得大脖子病,所以南岐的居民没有不得大脖子病的。

有一天,山外来了一个人,小孩妇人就一起来围观,笑话那人说:

“看那个人的脖子真怪,那么细长,干巴巴的,和我们的不一样。

”外地人听了,笑着说:

“你们的脖子臃肿凸起,那叫大脖子病,你们不去求好药治你们病,反而认为我们的脖子细而有病呢?

”南岐人说:

“我们全村人都是这样的脖子,为什么要医治呢?

”始终不知道是自己丑。

【阅读理解】

1.解释:

①其:

代词,那里的;②辄:

就;③异:

奇怪;④然:

这样。

2.翻译:

①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

译文:

所以那里的百姓没有一个不得大脖病的。

②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

译文:

你们不去求好药治你们病,反而认为我们的脖子细而有病呢?

3.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

答:

闭关自守会使人孤陋寡闻,目光短浅,甚至发展到是非颠倒,黑白混淆的地步。

(十七)对牛弹琴译文及答案

【参考译文】

公明仪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依然像刚才一样埋头吃草。

牛并非没有听见,而是这种曲调不适合它听罢了。

公明仪于是用琴模仿蚊牛蝇的叫声,(以及)孤独的小牛犊的声音。

牛就摆动尾巴竖起耳朵,小步走并听着。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为:

给;②如故:

像先前一样;③鸣:

叫声;④奋:

竖起。

2.翻译:

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

译文:

不是牛不要听,是曲调不悦它的耳。

3.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是:

说话不看对象,或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都是不可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