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某中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144105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84 大小:658.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县某中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某县某中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某县某中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某县某中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某县某中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某县某中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4页
某县某中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4页
某县某中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4页
某县某中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4页
某县某中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4页
某县某中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4页
某县某中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4页
某县某中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4页
某县某中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4页
某县某中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4页
某县某中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4页
某县某中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4页
某县某中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4页
某县某中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4页
某县某中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4页
亲,该文档总共8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县某中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

《某县某中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县某中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8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某县某中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

某县某中桥施工组织设计

********河中桥、********

河中桥和********河中桥工程A合同段工程

 

 

********公司

 

施工组织设计建议书

 

第一章编制说明

第一节编制依据

1.********河中桥、********河中

桥和********河中桥工程招标文件难招标字【2009】第35号。

2.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公路施工技术规范和

规程。

3.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有关资料。

4.本单位长期从事公路建设施工所获得的丰富施工经验。

5.本单位拥有的科技工法成果、现有的企业管理水平及人员、机械设

备技术能力。

第二节编制范围

********河中桥1座、********河

中桥1座和********河中桥工程1座。

第三节编制原则

1.严格遵守招标文件要求的原则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将严格遵守********河中桥、

********河中桥和********河中桥工程招标文件的各项要求。

2.确保工期的原则

根据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工期,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优化资源配置,并

充分考虑气候、季节(特别是雨季、冬季、洪水和风雪天气)及交叉施工对工期的影响,精心组织,科学施工。

力争提前完成合同工期。

3.文明施工的原则

因地制宜,以人为本。

交通、电力、材料、施工场地规划,本着节约

用地、少占农田,防止水土流失的原则,减少污染。

精心布置施工现场,合理安排施工便道,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降低工程费用。

节约用地,少占耕地,保护河道及周围环境,做好水土保持,创建文明施工工地。

4.争创行业一流、建造优质工程的原则

确定本标段的质量目标,制定创优规划,执行GB/T19001-2000—

ISO9001:

2000标准,确保每道工序、每个分项工程质量均达到公路工程质量《验标》的优良标准以上,建造一流的精品工程。

5.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确立安全目标,完善规章制度,强化现场的各项制度、措施的落实,

确保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6.力求施工方案的适用性和先进性原则

结合工程特点,运用流水作业和网络技术,做好劳力、材料、机械设

备的综合调配。

在保证质量,技术安全下,积极采新工艺、新机具、新材料及新的测试检验方法。

力求方案的适用性、合理性、先进性和经济性。

组织均衡生产。

7.遵纪守法和尊重地方风俗的原则

施工中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兼顾地方和群众利益,尊重地方的风俗习惯,减少扰民。

第四节施工组织设计目标

工期目标:

总工期为142个日历天,确保与2009年6月10日开工,

与2009年10月30日竣工。

安全目标:

杜绝因工、非因工重大伤亡事故,职工轻伤控制在2人以

下(人身安全);无公路重大责任事故(交通安全);无重大机械设备事故(机械设备安全)。

质量目标:

确保全桥一次性验收合格,创**省省优质工程。

文明施工目标:

桥梁施工时施工时,确保既有公路运输的正常运营。

创**省省安全、质量、文明施工标准工地。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河中桥工程:

一、概述

该桥梁位于********河上。

该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改善当地群众的通行条件,提高当地居民生活质量,为新村的建设创造条件。

二、设计标准的采用情况

该项目为农村公路通村道路中的独立桥梁工程,桥梁及其引道均按农村公路技术标准进行设计。

1、设计标准

(1)设计行车速度:

15km/h;

(2)设计汽车荷载等级:

公路Ⅱ级;

(3)桥梁宽度:

净4.18m+2×0.3m安全带;

(4)设计洪水频率:

1/50;

(5)环境类别:

Ⅰ类;

(6)设计安全等级:

二级;

(7)结构重要性系数:

1.0

2、设计依据及采用规范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

(4)《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

(5)《公路桥涵地基及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

(6)《公路工程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

(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8)《公路工程水文勘察设计规范》(JTGC30—2002)

(9)《公路线路设计规范》(JTGD20—2006)

(10)《**省省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3、主要参考图集

(1)公路桥涵标准图《钢筋混凝土T梁桥》(JT/GQB011—73)

(2)《梁式桥上部公用构造》(JT/GQB014—73)

三、桥址处自然地理概况

项目所在地区位于********,实际海拔高程为2850米。

极端最高气温30.4极端最低气温-18.8℃,年平均降水量450-550毫米。

桥址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为0.15g,最大冻结线深度为1.6m。

四、桥位选择及结构形式的拟定

1、桥址地形地貌

桥址地形总体为滩地特征,主河道宽约40-45m,河道断面为宽滩型特征,河道顺直;水流通畅,桥址处建有护岸墙,护岸墙间距为80.3m,护岸墙高1.5m,两岸阶地明显,起终点均接村道,起点与河床高差为5.0m,终点岸阶梯与河床高差为3.8m,桥址地形较为平坦。

2、桥址地质及淤冰情况

根据河床表面及河岸分析,并根据05年建设恰龙公路阿乙亥河中桥地质,桥址地质为沙砾层,由于时间关系,桥址处未进行地质钻探工作。

本次设计按砂砾进行设计。

实际施工过程中若发现地质情况与实际不符,应提出申请变更。

根据调查每年12月初至次年2月中旬,河面封冻,最大淤冰宽度6m,最大结冰厚度0.3m,河床冲淤变化不大。

根据**县交通局要求,考虑桥梁的使用功能及原有村道布局,并通过现场与县交通局主管领导协商,最终确定该桥位,理由为:

(1)本项目为农村公路工程,具有投资小,等级低的特点,选择该桥位方便当地群众的出行,引道工程量相对较小;

(2)该桥位处河道顺直,水流通畅;

五、桥型选择与结构设计

设计按委托要求从方便施工角度出发,结合我省地方公路桥梁建设特点和桥址自采材料分布情况及桥址地质,上部采用3×16.0m钢筋砼“T”梁,桥墩采用独柱式明挖扩大基础,柱身直径1.2m,桥台为砼U台。

桥台墩自行设计,桥梁支座、泄水孔、安全带、栏杆扶手采用JT/GQB014—73《标准图》,该结构在省内农村公路施工中多次应用,结构尺寸安全可靠。

设计中按新规范的要求,调整了翼板分布钢筋和边缘厚度为10cm,桥面增加了整体铺装层及钢筋网等尺寸,桥墩台盖梁宽度按新版《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的规定,经计算采用1.6m。

六、水文要素

桥梁跨越阿乙亥河,该河发源于**县境内的**省南山东端,海拔3920m,水流由北向南径流,属黄河水系。

桥址上游主流径流长37公里,汇水总面积294平方公里。

该河流处无水文站,根据形态断面法,按多年平均洪水位进行计算,结果如下表:

要素名称

洪水频率

Qs

Vs

W

h

H

I

设计水位

单位

M3/s

m/s

M2

m

m

%

m

数量

1/50

145.29

1.64

88.43

0.8

0.73

0.6

3356.98

七、桥孔计算

根据JTGC30—2002《水文勘察设计规范》,该河属于滩槽可分的不稳定型河段。

Lj=kq(Qp/Qc)n3BC.

式中:

查表6.2.1得Kq=0.84n3=0.9BC=40.0

Lj=0.84×(145.29/110.31)0.9×40=43.05m。

上部拟采用3×16.0m“T”型桥梁,Lj=48-(2×1.2+2×0.9)=43.8m>43.05m。

根据现场情况,桥址处河道略有压缩,基本维持了原主河道状况。

根据调查2005年桥址下游约3.0km处恰公路跨越该河时建成3-16.0mT桥梁,河道状况与该桥相类同,目前使用状况良好;2008年桥址下游约2.0mkm处建有3-16.0mT桥梁,设计桥孔满足要求。

八、桥面标高的确定:

桥面最低标高=3356.98+0.3+0.2+0.5+1.24=3359.22m设计考虑桥梁与当地的协调、美观和结合引道纵坡,设计桥面标高采用3360.25m,提高了1.03m。

九、冲刷计算:

总冲刷深度=2.2+1.02=3.22m

实际冲深值=3.22-0.83=2.39m。

十、下部构造埋置深度的确定:

根据JTG30—2002《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桥墩台埋置深度安全值为2.0m。

十一、主要材料情况

(1)上部结构

T梁:

采用C40混凝土;

桥面铺装:

采用C40防水混凝土;

普通钢筋:

采用R235、HRB335钢筋;

栏杆及安全带梁:

采用C30混凝土,R235、HRB335钢筋;

支座:

尺寸采用150mm×200mm×21mm,固定支座采用板式三元乙丙橡胶支座(GJZ),活动支座采用聚四氟乙烯滑动支座(JZF4),T梁一端设固定支座,另一端设活动支座,边孔桥台处设固定支座,依次从两侧桥台向中孔排列。

伸缩缝:

采用橡胶伸缩缝;

(2)下部结构

桥墩盖梁、挡块:

采用C30混凝土,R235、HRB335钢筋;

桥墩墩身、基础:

采用C30混凝土,R235、HRB335钢筋;

桥台台帽、挡块:

采用C30混凝土,R235、HRB335钢筋;

桥台台身、基础:

采用C25混凝土;

(3)防护工程及锥坡:

M10浆砌片石。

十二、引道工程

设计桥头引道起终点与村道相连接。

长200m(不含桥长),平面为一条直线,最大纵坡0.677%共260m/1处。

路基宽为4.5m,路面为20cm厚砂砾面层,宽度为3.5m,路拱3%。

填方边坡1:

1.5,挖方边坡1:

0.5,土质边沟0.4×0.4m梯形断面。

施工中按路基路面施工规范要求进行,主要工程数量如下表: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土方

M3

5850.4

20cm厚天然砂砾路面

KM2

1.046

十三、筑路材料

工程用水从桥址处抽取,水质清澈,可食用或用于工程;中粗砂、砂砾从桥址下游约2.5km的河床开采,级配良好,中粗砂成品率约30%,需水洁净;片(碎)石从恰龙公路K32—300右侧龙才沟开炸,石质为花岗岩,强度符合要求,并可机砸碎石;外购材料均由**供应;材料平均运距如下:

序号

材料名称

平均运距(km)

1

0.1

2

中粗砂

2.5

3

砂砾

2.5

4

片、碎石

24

5

外购材料

154

6

主副食

11

十四、施工注意事项

施工前,应仔细复核图纸各部尺寸,确定正确后才可进行下一步工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有关桥梁的施工工艺及其质量检查标准,均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另外,对设计及施工要点提出以下注意事项:

(1)主梁主筋必须进行严格材料和整直等工作,对所有焊接点,尤其对接头焊缝,除抽样实验外,并要求清楚焊渣逐个检查,对不合格的焊缝,应采取补强措施。

(2)两片主梁骨架间建议用零头短钢筋做支撑,并焊接在一起,以减少骨架入模时的相互错位和保证应有的混凝土保护层。

(3)在浇筑主梁混凝土前,必须检查所有预埋件和预留孔是否齐全,如支座钢板,人行道锚栓,吊装孔和泄水孔等。

(4)主梁应用干硬性混凝土或半干硬性混凝土,要求每立方米混凝土内水泥用量控制在390公斤左右,水灰比不宜大于0.45,骨料粒径不大于主筋间距之一半,混凝土内不得掺用氯化钙,在浇筑时仔细震捣,浇筑后要及时养生。

(5)主梁的起吊时间,为尽量减少梁底部混凝土开裂,要求在混凝土强度达到强度的100%后进行。

主梁的吊装设施,除在端隔板内侧的翼板上预留吊装孔外,并在对应位置的主梁底模设置活动插板,以利穿束捆绑。

(6)主梁翼板连接,是将相邻翼板中的外伸钢筋弯成交叉形,并与铺装层内设置的钢筋网绑扎在一起,然后以铺装混凝土浇成整体。

外伸钢筋的施工,宜先紧贴侧模外形弯折,待脱模后再予搬离混凝土。

(7)主梁的预留拱度,可近似按跨径1/600取值。

(8)台后填土应采用透水性良好的砂砾土填筑,并严格按照分层夯实法施工,密实度达到95%。

(9)桥梁墩、台地基承载力不小于300Kpa。

(10)桥梁墩身、基础及防护工程等材料砼,要求每立方米混凝土内水泥用量控制在370kg左右,水灰比不大于0.5。

砼应震捣密实,浇筑后要及时养生。

(11)根据结构耐久性设计的基本要求,本次设计中环境类别按Ⅰ类考虑,其最大水灰比0.55,最小水泥用量275kg/m3,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C25,最大氯离子含量0.3%,最大碱含量3.0kg/m3。

(12)近几年农村公路桥梁施工中,采用现浇方法较普遍,建议尽量采用预制方法进行,有特殊情况者应注意改河道,应本着泄水通畅的原则恢复河床,以确保基础埋深的有效性。

(13)支座垫块与盖梁或台帽必须同步浇筑,禁止分期浇筑。

(14)引道土方压实和路面压实可采用载重车碾压。

第二节、********河中桥

一、概述

根据**省省交通厅2009年度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受**县交通局委托,我公司对**县*******河中桥进行了勘测设计。

并与2008年10月28日完成外业勘测,于2009年3月16日完成《一阶段施工设计文件》的编制工作。

该桥梁位于*******上。

该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改善当地群众的通行条件,提高当地居民生活质量,为新村的建设创造条件。

二、设计标准的采用情况

该项目为农村公路通村道路中的独立桥梁工程,桥梁及其引道均按农村公路技术标准进行设计。

1.设计标准

(1).设计行车速度:

15km/h;

(2).设计汽车荷载等级:

公路Ⅱ级;

(3).桥梁宽度:

净4.18m+2×0.3m的安全带;

(4).设计洪水频率:

1/50;

(5).环境类别:

Ⅰ类;

(6).设计安全等级:

二级;

(7).机构重要性系数:

1.0;

2.设计依据及采用规范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

(4)《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

(5)《公路桥涵地基及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

(6)《公路工程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

(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8)《公路工程水文勘察设计规范》(JTGC30—2002)

(9)《公路线路设计规范》(JTGD20—2006)

(10)《**省省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3.主要参考图集

(1)公路桥涵标准图《钢筋混凝土T桥梁》(JT/GQB011-73)、

(2)《梁式桥上部公用构造》(JT/GQB014-73)

三、桥址处自然地理概况

项目所在地区位于**县*******,实际海拔高程为2800米,极端最高气温为30.4℃,极端最低气温为-18.8℃,年平均降水量450-550毫米。

桥址处地震带峰动值加速度系数为0.15g,最大冻结线深度为1.6m。

二、桥位选择及结构形式的拟定

1.桥址地形地貌

桥址地形总体为山前工地特征,主河道宽约85m,河道断面为宽滩型特征,河道顺直,水流通畅,两岸接地明显,起点接恰龙公路,与河床高差3.7m,终点岸阶梯与河床高差为14.6m,形成土质崖坎,地势较陡峭。

实际地形对桥位和引道有一定的限制。

具体如下图:

2.桥址地址及淤冰情况

根据河床表面及其河床分析,并根据08年建设的上*******中桥地质,桥址地址为砂砾层,由于时间关系,桥址未进行地址钻探工作。

本次设计按砂砾进行设计。

实际施工过程中若发现地址情况与实际不符,应提出申请变更。

根据调查每年12月初至次年2月中旬,冰面封冻,最大淤冰宽度12m,最大结冰厚度0.3m,河床冲淤变化不大。

3.桥位选择

根据**县交通局的要求,考虑桥梁的使用功能及原有村道布局,并通过现场与县交通局主管领导协调,最终确定该桥位,理由如下:

1、本项目为农村公路工程,具有投资小、等级低的特点,选

择该桥位方便当地群众的出行,引道工程量相对较小;

2.该桥位处河道顺直,水流通畅;

五、桥型选择与结构设计

设计按委托要求从方便施工角度出发,结合我省地方公路桥梁建设特点和桥址自采材料分布情况及桥址地址,上部才有5×16.0m钢筋砼“T”梁,桥梁采用独柱式明挖扩大基础,柱身直径1.2m,桥台为砼U台。

桥面连续,桥台和3号桥墩处设伸缩缝,桥台参照JT/GQB032-84《标准图》,上部构造套用JT/GQB011-73《公路桥涵标准图》,桥台墩自行设计,桥梁支座、泄水孔、安全带、栏杆扶手采用JT/GQB014-73《标准图》,该结构在省内农村公路施工中多次应用,结构尺寸安全可靠。

设计中按新规范的要求,调整了翼板分布钢筋和边缘厚度为10cm,桥面增加了整体铺装层及钢筋网等尺寸,经计算采用1.6m。

施工中注意按设计要求进行。

三、水文要素计算

桥梁跨越恰不恰河,该河发源于**县境内的**省南山,海拔3980m,水流由西向东径流,属黄河水系。

桥址上游主流径流长78公里,次汗素设为一级支流,汇水总面积637平方公里。

沟后水库对洪水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该河流处无水文站,根据形态断面法,按多年平均水位进行计算,结果如下表:

要素名称

洪水频率

Qs

Vs

W

h

Hmax

I

设计水位

单位

M3/s

m/s

M2

m

m

%

m

数量

1/50

228.2

1.97

115.81

0.92

1.30

0.6

3347.61

经验公式复核:

Q2%=7.5F0.52=7.5×6370.52=215.4m3/s,采用228.2m3/s.

七、桥孔计算

根据JTGC30—2002《水文勘察设计规范》,该河属于滩槽可分的不稳定型河段。

Lj=kq(Qp/Qc)n3BC.

式中:

查表6.2.1得Kq=0.69n3=1.59BC=85.0

Lj=0.69×(228.18/203.3)1.59×85=70.4m。

上部拟采用3×16.0m“T”型桥梁,Lj=48-(2×1.2+2×0.9)=73.4m>70.4m。

根据现场情况,桥址处河道略有压缩,基本维持了原主河道状况。

根据调查2008年恰不恰河建成4-16:

0mT桥梁2座,该桥处阿乙亥河在桥址上游约1.5km处汇入恰不恰河,恰龙公路在跨越阿乙亥河时建有3-16:

0mT桥梁,设计桥孔满足要求。

八、桥面标高的确定

桥面最低标高=3347.61+0.3+0.2+0.5+1.24=3349.85m设计考虑桥桥梁与当地的协调、美观和结合引道纵坡,设计桥面标高采用3350.85m,提高了1.0m。

九、冲刷计算

总冲刷深度=2.65+1.13=3.78m。

实际冲深值=3.78-1.3=2.48m。

十、下部构造埋置深度的确定

根据JTG30-2002《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桥墩台埋置深度安全值为2.0m。

十一、主要材料情况

(1)上部结构

T梁:

采用C40混凝土;

桥面铺装:

采用C40防水混凝土;

普通钢筋:

采用R235,HRB335钢筋;栏杆及安全带梁:

采用C30混凝土,R235,HRB335钢筋;

支座:

尺寸采用150mm×200mm×21mm,固定支座采用板式三元乙丙橡胶支座(GJZ),活动支座采用聚四氟乙烯滑动支座(JZF4),T梁一端设固定支座,另一端设活动支座,边孔桥台处设固定支座,依次从两侧桥台向中孔排列。

伸缩缝:

采用橡胶伸缩缝;

(2)下部结构

桥墩盖梁、挡块:

采用C30混凝土,R235、HRB335钢筋;

桥墩墩身、基础:

采用C30混凝土,R235、HRB335钢筋;

桥台台帽、挡块:

采用C30混凝土,R235、HRB335钢筋;

桥台台身、基础:

采用C25混凝土;

(3)、防护工程及锥坡:

M10浆砌片石。

十二、引道工程

设计桥头引道起点与恰龙公路相连接。

终点与原有村道相连接。

长324m(不含桥长),平面为一条直线,最大纵坡5.0%共196m/1处。

路基宽4.5m。

路面为20cm厚砂砾面层,宽度为3.5m。

路拱3%。

填方边坡1:

1.5,挖方边坡1:

0.5,土质边沟0.4×0.4m梯形断面。

KO+240-KO+416两侧设0.5m×0.5m矩形浆砌片石边沟。

施工中按路基路面施工规范要求进行,主要工程数量如下表: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土方

M2

5850.4

20cm厚天然砂砾路面

KM2

1.046

M10浆砌片石边沟

M3/M

249.92/352

十三、筑路材料

工程用水从桥址处抽取,水质清澈,可食用或用于工程;中粗砂从桥址上游约5km的阿乙亥河河床开采;砂砾从桥址下游2.0km处河床开发,级配良好;片(碎)石从恰龙公路K32+300右侧龙才沟开炸,石质为花岗岩,强度复合要求,可开炸碎石。

外购材料均有**供应;材料平均运距如下:

序号

材料名称

平均运距(km)

1

0.1

2

中粗砂

5.0

3

砂砾

2.0

4

片、碎石

21

5

外购材料

154

6

主副食

12

十四、施工注意事项

施工前,应仔细复核图纸各部尺寸,确定正确后才可以进行下一步工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有关桥梁的施工工艺及其质量检查标准,均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另外,对设计及施工要点提出以下注意事项:

(1)主梁主筋必须进行严格选料和整直等工作,对所有焊接点,尤其对接头焊缝,除抽样实验外,并要求清楚焊接渣逐个检查,对不合格的焊缝,应采取补强措施。

(2)两片主梁骨架之间建议用零头短钢筋做支撑,并焊接在一起,以减少骨架入模时的相互错位和保证应有的混凝土保护层。

(3)在浇筑主梁混凝土前,必须检查所有预埋件和予留孔是否齐全,如支座钢板,人行道锚栓,吊装孔和泄水孔等。

(4)主梁应用干硬性混凝土或半干硬性混凝土,要求每立方米混凝土内水泥用量控制在390公斤左右,水灰比不宜大于0.45,骨料粒径不大于主筋间距之一半,混凝土内不得掺用氯化钙,在浇筑时仔细振捣,浇筑后要及时养生。

(5)主梁的起吊时间,为尽量减少梁底部混凝土开裂,要求在混凝土强度达到强度的100%后进行。

主梁的吊装设施,除在端隔板内侧的翼板上予留吊装孔外,并在对应位置的主梁底模设置活动插板,以利穿束捆绑。

(6)主梁翼板连接,是将相邻翼板中的外伸钢筋完成交叉形,并与铺装层内设置的钢筋网绑扎在一起,然后以铺装混凝土浇成整体。

外伸钢筋的施工,宜先紧贴侧外膜外形弯折,待脱模后再予以搬离混凝土。

(7)主梁的予留拱度,可近似按跨径1/600取值。

(8)后台填土应采用透水性良好的砂砾土填筑,并严格按照分层夯实法施工,密实度达到95%。

(9)桥梁墩、台地基承载力不小于300Kpa。

(10)桥梁墩身、基础及防护工程等材料砼,要求每立方米混凝土内水泥用量控制在370Kg左右,水灰比不大于0.5,砼应震捣密实,浇注后要及时养生。

(11)根据结构耐久性设计的基本要求,本次设计中环境类别按Ⅰ类考虑,其最大水灰比0.55,最小水泥用量275Kg/m3,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C25,最大氯离子含量0.3%,最大碱含量3.0kg/m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