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散文阅读第5讲分析写作手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1476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5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散文阅读第5讲分析写作手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高三散文阅读第5讲分析写作手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高三散文阅读第5讲分析写作手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高三散文阅读第5讲分析写作手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高三散文阅读第5讲分析写作手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高三散文阅读第5讲分析写作手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高三散文阅读第5讲分析写作手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高三散文阅读第5讲分析写作手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高三散文阅读第5讲分析写作手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高三散文阅读第5讲分析写作手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高三散文阅读第5讲分析写作手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高三散文阅读第5讲分析写作手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高三散文阅读第5讲分析写作手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高三散文阅读第5讲分析写作手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高三散文阅读第5讲分析写作手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高三散文阅读第5讲分析写作手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高三散文阅读第5讲分析写作手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高三散文阅读第5讲分析写作手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高三散文阅读第5讲分析写作手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高三散文阅读第5讲分析写作手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散文阅读第5讲分析写作手法.docx

《高三散文阅读第5讲分析写作手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散文阅读第5讲分析写作手法.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散文阅读第5讲分析写作手法.docx

高三散文阅读第5讲分析写作手法

散文阅读

第5讲分析写作手法

【考点解读】

鉴赏文章的表达特色,是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必考考点之一。

表达技巧一般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结构方式等角度分析,考查题型多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分值在4-6分之间。

【知识梳理】

一、表达方式

1.记叙

考查角度

分类

作用

记叙角度

第一人称

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

呼告抒情,有对话效果,便于感情交流,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往往能造成拟人效果。

第三人称

多用于叙事散文中,它不受限制,灵活自如,可以全面地反映生活。

记叙详略

详写

往往突出细节,渲染气氛,多用铺陈手法,突出中心。

略写

从侧面烘托中心。

记叙方法

顺序

叙述有头有尾,条理清晰。

倒叙

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使文章引人入胜。

插叙

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

补叙

补叙实际上是在叙述时,故意“藏”去若干片段,到后面适当的地方再把这些片段“亮”出来,使读者恍然大悟。

通过这一“藏”一“亮”,造成叙事的波澜。

2.描写

景物描写

考查

角度

分类

作用

描写角度

感觉角度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形、声、色角度)

能多侧面、立体化地展现景物,使景物展现出不同的特征,呈现出千姿百态,最终又组合成多样统一的艺术整体,从而展现景物的全貌、基调和总体特征,进而蕴蓄情趣和理趣。

观察角度

定点观察、移步换景

写景角度

远近结合、高低结合、内外结合

描写手法

工笔与

白描

工笔又称细描,白描又称粗笔勾勒

工笔,能突出主要景物特征,浓墨重彩地描绘能感染读者,更利于表现主题。

白描,简练,生动传神。

二者结合,形成对比,相互映衬,更能全方位地表现景物的特征,为主题服务。

动静

描写

又可分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

使景物更生动,更鲜活,更富有感染力。

虚实

描写

又可分为虚实结合、以实写虚、以虚写实

或激发了读者的联想、想象,或突出了景物的特点,或拓展了表现空间,或扩大了意境,或深化了主题。

人物描写

正面描写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

人物陪衬、环境烘托

3.议论

记叙中的议论

画龙点睛,揭示记叙的目的和意义。

夹叙夹议

记叙、议论交叉运用,使文章在轻松活泼中阐发议论,读来饶有兴味。

4.抒情

直接

抒情

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不借助于任何别的手段,直接地表白和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

直抒胸臆的特点是:

不要任何“附着物”,使思想感情直截了当地宣泄;不讲究含蓄委婉,使思想感情毫无遮掩地袒露。

这种直陈肺腑的抒情方式,往往显得坦率真挚,朴质诚恳,很能打动人心。

间接

抒情

借景抒情

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通过景物来抒情。

它的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在文章中只写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写代替感情抒发,也就是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咏物言志

咏物言志,是指有感于外物而述志抒怀的方法。

咏物言志,既有物象,又有情志,情志因物象而显得具体,物象因情志而饶有韵味。

二者相融相汇,相映生辉。

它与咏物寓情的区别是:

咏物寓情只状物,不直接抒情;以状物代替抒情;咏物言志既状写事物,也直接抒怀,因物生情,有感而发。

融情于事

通过叙述事件来抒发感情,让感情从具体事件的叙述中自然地流露出来,感染读者。

这种渗透着感情的叙述,读者品味起来就更觉得真诚可亲。

二、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

表达效果

比喻

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比拟

色彩鲜明,描写形象,表意丰富,生动有趣。

借代

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点代面。

对比

突出事物特点和作者情感,使形象鲜明,深化文章主题。

夸张

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制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对偶

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排比

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反复

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设问

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

反问

用疑问句表确定意思,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激发感情,加深印象。

引用

引用神话故事,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体现浪漫主义色彩;

引用历史故事,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增加文章情趣,提高文章趣味性;

引用诗词名句,增添文句意蕴和表达效果,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说服力。

三、表现手法

手法

内涵

一般作用

象征

象征就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

它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可以把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赋予文章以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多运用在写景状物散文和抒情散文作品中。

联想

想象

联想,因一事物而想起与之有关事物的思想活动;由于某人或某种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由某一概念而引起其他相关的概念。

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这两种手法经常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强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衬托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手法叫衬托。

衬托可分为正衬与反衬。

正衬,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反衬,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

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托物

言志

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

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

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

抑扬

结合

抑扬通常是正说从反说开始,或反说从正说开始,侧重于其中的某一方面,以达到使人信服、突出要点的目的。

抑扬一般可分为先扬后抑、先抑后扬、未扬先抑、扬中有抑、抑中有扬、明扬实抑等几种。

在抑扬中形成反差,两相对照,突出中心;出乎读者意料,引起新奇的审美效果。

以小

见大

从平凡细微的事情中反映重大的主题。

可突出中心,有强烈的震撼力。

铺垫

铺垫是在一个人物出场前或者一个事件发生前,预先布置局势,安排一些情节场景作为征兆,制造气氛。

通过铺垫,可以渲染气氛,形成“山雨欲来”的情势,促使读者产生期待、盼望的急迫心情,这样就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吸引力。

线索

线索是关涉散文结构的一个关键内容。

事件、事物、一句话、一个动作或某种情感等都可以作为散文的线索。

线索可以连缀散漫的材料,可以展现情感的发展变化,可以借助某些形象阐发哲理。

根据散文类型明确线索,明确了线索之后,分析线索的作用就比较简单了,只要将文章的段落层次划分清楚,看各层中写了哪些与线索相关的内容就可以了。

【考点突破】

考点一:

【写作手法及作用】

例1:

(2013东城一模)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1题。

游了三个关

①童年时,我背诵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总是想象着西行的客人跨上骏马,跟征戍边疆的友人挥手告别。

在扬着灰土的城楼底下,乐师们弹起了琵琶,吹响了笛子,歌伎们在唱着清扬婉转的曲调。

然而阳关究竟在地图的哪一个角落,我却从来没有仔细地寻找过。

几十年以后,我终于来到了这个记忆中珍藏了很久的地方。

②当我踏着金黄色的沙土,攀上一个矮矮的小丘,眼前的阳关就像一间倾圮的土房,只剩下四垛厚厚的泥墙,孤单地兀立在蓝天底下。

它被沙漠里的风暴长久地剥蚀着,形容憔悴,看不出丝毫威武的气度。

这就是令我神往了许久的阳关?

难道它当时也是这样矮小和破败?

难道是冷酷的时间老人磨损了它原来庄严的容颜?

难道是诗人的篇章将它升华成一个海市蜃楼似的幻影?

在小丘底下,绵延的沙漠被暗红色的夕阳镀出了金灿灿的轮廓,微微耸起的沙丘旁边,围上了浓重的光痕。

而在倾斜的洼地里,光线却显得有点凡暗淡,一股潮湿的雾气正升腾而起,映着渐渐沉落的阳光,闪烁出紫红色的光影来。

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小的湖泊,像是从天上掉下的一面镜子,反射出夕阳的余辉,显得分外的晶莹和明亮。

听说这是古代出产天马的地方,当时给汉武帝进贡的那些雄赳赳的骏马,有不少就是从这儿送去的。

③我在小丘附近的沙漠上徘徊着,从远方走来了一个彪形大汉,赶着头高高大大的骆驼,慢慢地跋涉着。

在骆驼的背上,结结实实地驮了几捆树苗,骆驼颈脖底下挂着的铃铛,发出悠扬的响声。

这浓眉大眼的汉子,踏着沉甸甸的步伐,威武地走着。

这儿在凛冽的寒夜里再也听不到敲响刁斗的声音,再也不会有长驱直入攻破楼兰的丰功伟业了,但是汉唐将士的后裔把树苗运到沙漠里来,开辟出绿洲和良田,他们的功劳是绝不会比古代名将逊色的。

④玉门关也是因为王之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那首诗,深深地藏在我童年的记忆中了。

我在敦煌西北的戈壁滩上颠簸着,寻觅着。

热心的司机知道我来一趟很不容易,开着车认真地寻找起玉门关来。

我们终于瞧见了一个用泥土砌成的城堡,四面的围墙大约有两丈来高,像个硕大的木桶被孤零零地丢弃在戈壁滩。

我站在破败的城头上眺望,四周的戈壁滩真是广漠无垠,一片苍茫。

遍地灰黑的小砾石,几棵稀稀疏疏的暗绿色的芨芨草,显得那样的浑浊,一点儿也没有葱茏的感觉。

正是因为美的消失,才会感到一种永恒的惆怅。

不用说玉门关以西,就是玉门关以东,都丝毫没有春风送绿的影子。

原来当年王之涣是在凉州写的那首诗,凉州离敦煌还有一千多里的路程,那儿是个水草丛生的地方,这就足可能让诗人想象玉门关附近该有一片可爱的绿色了。

诗人给戈壁滩头带来的绿色的幻想,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岁月,依旧藏在许多人的心里。

为什么这首诗有如此令人惊讶的魅力呢?

大概是因为它抒发对于生命热爱的缘故罢。

在土地上只要有一大片碧绿色的树木,就会吸引人们前来,搭起美丽的房屋,留下欢乐的笑语。

⑤在戈壁滩上漫游以后,再去看一看建成于明初的嘉峪关,就觉得它的背景太狭窄了。

附近就是村舍和市集,缺乏那种将天空和土地连成一片的雄浑气势,尽管它前后毗连的三座高大的城楼是阳关和玉门关的土墙无法比拟的。

我沿着石级攀上宽阔平坦的城头,清楚地看到了三座城楼两侧被围墙圈出的两块很大的空地,它们过去大概是用来操练兵马的,然而现在却显得那样的空旷和静谧,丝毫也感受不到那种枞金伐鼓和旌旆逶迤的气氛了。

⑥巍峨的嘉峪关给我留下的印象,却还不如阳关和玉门关的土墙来得强烈,这是为什么呢?

我一时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一个人的印象有时候是很难解释得清楚的,不过这印象确实已经深深地嵌入了我的心里,使我的心变得开阔起来……

(取材于林非同名散文,有删改)

19.文章第②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写阳关及其带给自己的感受?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5分)

 

考点二:

【人称及作用】

例2:

(2017西城区高三期末)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4题。

庄重

①在绿树掩映的弘一法师骨塔前,时光的力量已经渗透到旁边巨大的山石上——每一个游客都可以看到深深勒入石上的“悲欣交集”四个字。

斜阳照在上边,又是一年深秋了,这四个字在萧瑟的松声里会诉说一些什么?

它的含意太飘渺了,一些场景被放置在过去时上,把玩之下只能听到远来的风声。

我想起来了,当时的情景也是在深秋,就要进入那个理想状态的世界了,法师挺着病体,已知未来。

墨色在干裂的秋风里粘稠了,不是十分滋润。

法师要来了纸笔,蘸满墨,闲闲澹澹地落下。

字型依旧是清癯修长,像法师此时的一道影子。

弟子们在旁屏息敛声,四周死一般岑寂。

法师清瘦的面容和深陷的双目,流露出欣慰和平静之光——所有的感受都简化了,浓缩在这四个大字里。

当笔轻轻搁下时,暮色已然卷进了高墙。

我通常把这种寂静肃穆下的场景归于庄重。

是的,怀揣庄严和深重,这种心情让人速长几岁。

②人生的一些场景如果不懂得庄重,心就总是悬浮无着。

③来到这个省会城市的初期,我租住在城市边缘的老房子里,开始了没有人管束的大学生活。

我忙着读书写字,不知道这个城市的走向,对这个城市的习俗浑然无觉。

一个清晨,从铜管乐的吹奏声中醒来,这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我伸着懒腰循声走去,婉转的《花儿与少年》在晨风里飘荡。

接下来我吓了一跳,原来是办丧事——这是我第一次从侧面见到这个城市对远走的人的送别方式。

后来,人陆续地到来,花圈慢慢地铺排展开,就有些人开始坐着喝茶抽烟、聊天说笑。

这样的人多起来,气氛就有些变。

庄重的场合一旦不庄重了,对其他人来说是一种隐痛,也使场景滑稽起来,模糊了主题。

④古人云:

“死生亦大矣。

”这是很有道理的。

人不像树,一棵树倒下的时候,内部昭示了它生前隐藏的秘密。

人的内部没有年轮,他的出生日就成了一种值得重视的记录——满月、周岁、每年的生日,仪式落满了俗世的尘埃,却郑重其事地举行着。

一个人辞别这个世界,仪式的庄重是不亚于出生的。

凄美的清明,春雨滋润,空气中布满潮湿,无数的祭奠仪式。

我想这就是一种转换,一个人到来了,一个人远去了,他们擦肩而过,都郑重其事。

⑤唯有心真正地投入,庄重的神情才会浮现。

对于庄重的感受,最初是一个人给予我的。

她就是我的二姨。

自幼残疾使她对生活倍加珍惜,在她有生的日子里,她的善良、宽容和博爱让邻里无不称赞。

每次用餐前,我见她闭目默祷,然后,徐徐用箸。

她感谢上天给予的一日三餐的美食,细嚼慢咽,庄重的神情下用心品尝。

其实,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城市居民生活的低谷,日子贫瘠粗砺。

粮店凭票证供给的陈年老米,淘米时一片浑浊,入口时一股酸气、霉味;配搭的玉米粉、洗去淀粉后如树皮的地瓜片,令人难以下咽。

她常年的胃痛加剧了,却仍然吃得那么香甜,如甘饴入口,点滴不曾遗漏。

吃饭时不要说话,二姨如是说。

这里的道理是什么呢?

后来,我悟出来了,它不纯是生理卫生意义上的,主要是心灵感应上的——安静,有益于用心地品味造物主的赐予,心怀感恩。

⑥在离开家乡之前,我一直被这种庄重的神情熏染着,远离家乡的日子里,它不断涌出来。

我最喜欢的还是独自用餐,慢条斯理,从容不迫。

像二姨那样,我品尝到了大地的芳香。

布莱克说:

“从一粒细砂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鲜花便是天堂……”这“看”里肯定有心的投入,不是任何人用眼一瞥就可以那么轻易地感受。

⑦庄重的高级形式乃是敬。

还是引朱熹的话来展开,“不要放肆,不要戏慢,整齐严肃,便是主一,便是敬”(《朱子语类》)。

敬天地、敬社稷、敬祖宗、敬人伦,都是有道理的。

人不是独立不倚的存在,连绵而下的遗传、血缘使人与这个世界的前前后后充满了联系。

庄重的举止,使自己的心得到妥帖的安顿。

不过,生活中这样的举止毕竟太少,无任何敬畏、禁忌,轻浮、放荡、粗野把更多时间与空间充塞了。

在这个越来越娱乐化的世界里,戏说正在迅速消解着庄重;失去了敬,怀旧、伤春、悲秋、闺怨、别离这些恒久的主题,也会渐渐变得轻浮起来,甚至沦为世俗。

⑧放下书本,夜幕降临的时刻走到城市高处,在闪烁着艳丽的灯影里,我看到一个城市在娱乐中漂浮无定。

这个城市早年生长过许多慷慨激昂的人物,我对他们是怀有崇敬之情的,把这些英灵看成城市的骨骼。

他们的历程伴随着苦难与雄心,每一个人要被考证或阐释,都可以带出与之相伴的那段沉重的时光。

可惜——没有噱头。

他们的故居此时大门紧闭,黯淡无光,本该让城市所铭记的人,在娱乐声色中,渐渐被遗忘了。

一个时代不庄重了,戏说搞笑如潮水浸湿了我们的生活,日子肯定浮华起来。

时光如果像一盘不变质的录影带就好了,它可以倒卷,让我们看到一些凝重严峻的细节,包括每一个眉眼里那些值得崇敬的东西。

⑨那么,自问:

你,在什么时候显得稍稍庄重一些呢?

⑩庄重,它所持有的庄严、深重的气息,令今日的生命感到难以承受之重。

太多的娱乐色彩,冲淡了我们生命中原有的厚实部分,阻止我们顺利追求一些本质的东西。

在初秋的树干上,我看到夏日遗留在上边的三五蝉壳,风吹过来,微微作响。

主人扔下它们远去,此时恍若三五空屋。

(取材于朱以撒的同名散文)

24.本文选择了“我”“你”“我们”三种不同的人称。

作者变换不同人称行文,有怎样的效果?

请任选其中两种人称作简要分析。

(6分)

 

考点三:

【细节描写、表现手法】

例3:

(2017海淀区期中考试)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4题。

从一个人身上辨认出契诃夫

①在人艺看话剧《万尼亚舅舅》,三小时的剧长,李六乙竟一处也没舍得删。

结束时已近晚十点,出剧院才发现下雪了,薄薄的细雪敷在车顶上,在夜灯反射下闪着碎银一般的光。

那一刻我感慨万千,似乎第一次看清,契诃夫已嵌入我的生活很多年了,不是通过书斋式的阅读,而是通过一道道四面八方折射过来的光。

②我得到的第一本与契诃夫有关的书是《惜别樱桃园》,由童道明先生签送给我。

那时我还不知,童先生早年留学苏联时,就已决定把自己的一生和契诃夫联系在一起。

全身心地阅读,毕生地翻译,进一步又创作剧本。

不是灵魂相应,怎可想象,一个著名的戏剧评论家,晚年要做剧作家。

当然,世间也因此多了两部与契诃夫有关的戏:

《我是海鸥》与《爱恋·契诃夫》。

③和童老师交往,最初是编辑和作者的关系,我约他写了很多次契诃夫,他写的都不重样,像一口源源不尽的井。

童先生一直不用电脑,文字都写在稿纸上,怕我认不清字,每次去他家取稿时,他总要先给我读一遍,还即兴发挥,讲点契诃夫的迷人轶事。

对我这个酷爱买影碟的人来说,这就等于得到了契诃夫正片之外的花絮。

我由此知道了契诃夫与托尔斯泰、高尔基之间的友谊,也知道他深爱的两个女人,一个成为《海鸥》中妮娜的原型,一个在舞台上演绎了这个角色。

我就这样一点一点潜移默化地认识了契诃夫。

④《万尼亚舅舅》上演前,我照旧想请童先生写篇文章。

因为李六乙导演的这个戏,剧本就是请他翻译的。

取稿的那天天寒地冻,这次他没有读给我听,而是说你来读吧。

看他坐在沙发上,已做好了聆听准备,我便也坐下来开始读。

稿子共四页,写在印刷品的反面,字儿小,里面涂改无数。

念起来打磕绊时,他就帮我辨认。

上面照例有契诃夫作品的引文,念着念着,我竟像舞台上的演员一样动情起来:

“我们要度过一连串漫长的黑夜,我们将会听到天使的歌唱,我们将看到镶满宝石的天空。

人间所有的痛苦,都会淹没在慈爱之中,我们的生活会变得安宁、温柔,变得像轻吻一样的甜蜜。

⑤这是《万尼亚舅舅》的结尾。

很快我就有机会,听演员将它念了一遍又一遍。

先是看了彩排,当然是借了童老师的光。

去之前我曾犹豫,这种不穿戏服的剧透式观看会不会影响我正式看戏的情绪,但看完我就不后悔了,因为只有彩排,你才能看到导演与全体演员在戏结束时眼中的泪光。

他们都入戏了,连我一向熟悉的濮存昕都变成了不折不扣的愁容骑士。

不短不长的头发,怎么看都乱糟糟的,以至于正式演出前,我从他手上接过票,就赶紧离开。

好像不忍面对这个被生活打败的“万尼亚舅舅”。

⑥这么多年在北京上演的契诃夫的戏,尤其是人艺舞台上演出的,我差不多都看过。

奇怪的是,一个演员接了契诃夫的角色,那角色就好像住进了他的身体,或者说,那角色一定会把他生命中的某些部分唤醒。

而像我这样的观众,便也常常能看到戏里与戏外的联系。

在我看来,扮演索尼亚的孔维,排练时的感觉比舞台上的好。

或许因为不穿戏服,不打灯光,我始终能感到她那种因为年轻,因为缺乏历练而有的怯生生的劲儿,是很合角色的。

真实的演员生活,并不像娱乐新闻渲染的那样光鲜,寂寞与等待属于大部分演员。

听孔维演的索尼亚劝舅舅“要忍受漫长黑夜,要耐心忍受命运给我们的考验”,我总觉得,那也是她说给自己听的。

契诃夫的台词,总是那样富有感染力,不经意间就能将人的心弦拨动。

⑦比起孤零零的剧本阅读,我更愿意在生活中与契诃夫不期而遇。

⑧我曾一连几天跑小西天电影资料馆,去看土耳其导演锡兰的电影,说不出的喜欢。

后来看到他的《五月碧云天》,是请自己的老爹做主角拍的戏中戏。

锡兰导演要拍戏,而他的老爹只惦记家中院子里的那些树,听老人诉说着自己与树的情感,我已经联想到了《万尼亚舅舅》。

在影片最后,果然看到一行字幕:

献给安东·契诃夫。

原来,锡兰导演是以《五月碧云天》向契诃夫致敬。

我心仪的另一位导演新藤兼人,晚年在拍《午后的遗言》的时候,让两位演过契诃夫作品的老演员重聚,并在一起念电影台词:

“我们的生命还没有完结,我们还要活下去。

”这又让我联想到童老师所说的“契诃夫式的乐观主义”。

⑨朋友曾送过我电影光盘,有一天打开看,发现它竟然是路易·马勒1994年拍的电影版的话剧《万尼亚舅舅》。

演员几乎都是坐下来表演,台词也译得很美国化,很口语、很生活,它让我再次感到契诃夫的神奇――所有的导演,都认为契诃夫写的是现代剧,无论用俄罗斯方式还是美国方式,抑或中国方式,都能走近它。

⑩而我,如此细碎地写出《万尼亚舅舅》演出前后的一切,是因为其中的每一个场景、每一个细节,都在构筑一个活生生的契诃夫。

契诃夫于我,从来不是词汇、术语堆叠出来的经典,而是如此这般地出没于生活之中。

你从一个人身上辨认出契诃夫,就是对自己的灵魂做一次确认,确认疼痛还不够,同时还要确认,生活里有种东西值得你继续为它付出。

这样好像也是为了,别人能够再从你身上,辨认出你的灵魂以及契诃夫的种种。

(取材于孙小宁的同名散文)

22.从全文看,第⑤段“我从他手上接过票,就赶紧离开”这一细节有什么作用?

(6分)

 

24.第④段的台词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富有感染力。

请任选一种表现手法加以赏析。

(4分)

 

【精华提炼】

常考题型:

1.文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请谈谈你的理解。

2.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

请结合有关具体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

3.文章对×××大多用第×人称,而在后文却又用了第×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

请赏析。

4.文章开头(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解题思路:

1.从修辞角度:

运用了什么独特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等),有什么表达效果。

2.从结构安排角度:

开头结尾各有特色;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

3.从表现手法角度:

是否运用了想象、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先抑后扬等手法,这些手法有什么作用。

4.从表达方式角度:

各种表达方式是否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叙述人称的选择,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好处;叙述顺序的安排,倒、插叙手法的运用及作用;描写的手法及其作用。

答题模式:

运用了什么技法,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怎样的效果。

即指出运用哪种技法,分析概括某种技法表现出来的特定内容,说出具体效果。

后两个环节要根据题干要求具体处理,切勿死板地模式化解答。

【跟踪训练】

一、【表现手法】(2016-2017西城外国语高三期中)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20-25题。

秋渐深

李娟

①秋天来了,秋分一过,晨起漫步江畔,白露满地。

树叶、草尖上都挑着颗颗晶亮的露珠。

节气和植物,犹如一对恋人,配合得默契贴心,情投意合。

他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温柔的姿势,她都已心领神会。

②桂花开了,细碎的金色花瓣,宛若星星,人从树下走过,落花细细香满衣。

起风的夜里,花香伴着虫鸣如流水般一潮潮地涌进窗来,花香袭人。

忽然想起《红楼梦》中宝玉的丫鬟也叫袭人。

贾政责问是谁取了这么一个鬼精的名字,宝玉说,她本姓花,有一句古诗“花气袭人知昼暖”,所以就给她取名袭人。

夕月一弯的秋夜,枕着阵阵花香入眠,无限花香染梦境。

③午后,走进寂静的山林,手里携一本德富芦花的《自然与人生》,他写道:

“走在山间小路上,芒草,萱草牵吾衣,着实可爱。

”我仿佛和他一同走进秋的深处。

树上的叶子渐渐凋零,每一棵树变得疏朗透明起来。

金黄的,褐色的叶子铺满树下,如同厚厚的花毯。

远远的看见一棵树,擎着深红的树冠,枝桠上挑着颗颗闪亮的红星星,走进了细看,原来是一树红灯笼似的柿子。

④榉树的叶子一日日红了,细细密密的红叶像一叶小舟,驶向秋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