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复习.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148678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66.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学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财政学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财政学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财政学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财政学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财政学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财政学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财政学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财政学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财政学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财政学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财政学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财政学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财政学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财政学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财政学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财政学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财政学复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财政学复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财政学复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政学复习.docx

《财政学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复习.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财政学复习.docx

财政学复习

1、市场缺陷

1.垄断

(1)定义:

垄断(或者称卖者垄断),一般指在一个或多个市场中只有唯一的卖者。

买者垄断一般指在一个或多个市场中只有唯一的买者。

(2)危害:

低效、低质、成本难以估计、滋生腐败

2.公共产品

(1)定义:

公众共同受益,消费中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的产品。

(2)特征:

非竞争性:

在消费过程中一些人对某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这一产品的消费,受益者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

换言之,在某种产品的数量给定的条件下,增加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

非排斥性:

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利益,不为某个人或某些人所专有,要将一些人排斥在消费过程之外是不可能的,或者成本过高。

排他性

竞争性

【1】私人产品

【3】公共资源

【2】俱乐部产品

【4】纯公共产品

除第一类外,其它三类都是公共产品。

其中第四类是纯公共产品,第二、三类是准公共产品,又称混合产品。

3.外部性

(1)含义:

某个主体的行为给其他主体带来了未在交易价格中反映的成本或收益。

(2)成因:

观点1:

源于市场机制

厂商和消费者都不会站在社会边际成本或社会边际收益的角度作出决策。

观点2:

源于产权不清

若一种资源的产权没有排他功能,那么就会导致过度使用,最终使其他成员的利益受损,从而产生外部性。

4.信息不对称

(1)定义:

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指生产者由于专门从事某一种或某一类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因此他具有较多的有关这一产品的专业知识。

而消费者与生产者相比,他们对产品的有关信息缺乏必要的了解。

(2)逆向选择:

成因:

签约之前发生的信息不对称,事前信息不对称。

结果:

劣质品驱逐优质品

(3)道德风险:

成因:

签约之后发生的非对称信息,为事后非对称信息。

结果:

损人利己

5.收入分配不公平

(1)公平种类:

A.规则公平:

经济公平,规则面前人人平等

B.起点公平:

既经济公平,又消除天然禀赋差异

C.结果公平:

社会公平,强调各社会成员之间所拥有收入份额的相对关系

D.收入分配不公平:

结果不公平

(2)收入分配不公平(0.4基尼系数为警戒线)

成因:

普通劳动者收入偏低;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垄断行业收入畸高;同工不同酬现象十分严重;灰色收入、黑色收入

2、政府缺陷:

(低效、腐败)

1.政府官员垄断公共产品供给,缺乏竞争,造成浪费。

2.政府官员不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是以追求规模最大化为目标,借以增加自己的升迁机会和扩大自己的权力范围。

结果必然出现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现象,造成政府效率低下。

3.政府官员缺乏监督。

4.产生寻租行为。

三、财政的职能(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稳定经济)

1.资源配置职能

(1)资源配置含义:

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以及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达到优化资源结构的目标。

(2)资源市场配置的优点:

没有成本、优胜劣汰

(3)政府参与资源配置的理由:

公共产品的存在;外部效应;市场竞争的不完全性;非竞争产业耗资大、周转慢,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4)资源配置的财政机制:

A.根据政府职能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合理比例

B.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C.政府通过投资、税收、财政补贴等手段,调节社会投资方向,提高投资效率

D.提高财政配置本身的效率

2.收入分配职能

(1)政府参与资源配置的理由:

A.生产要素占有的不公平,导致生产成果分配不公

B.竞争机会不均等,社会分工不合理

C.企业行业之间,由于受客观条件影响,收入高低悬殊

D.地区条件差异

(5)收入分配的财政机制:

A.划清市场分配和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

B.加强税收调节

C.规范工资制度

D.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E.适当加大转移支付支出

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财政机制:

(1)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2)加快产业结构转换

(3)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四、财政支出

1.定义:

政府为了履行其职能,对集中的财政资金进行有计划分配活动的总称。

2.意义:

(1)为维系国家机器正常运转提供了必要的财力保证

(2)为提高社会成员的整体文化素质提供了物质保证

(3)作为有力的经济杠杆,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

(4)对社会扩大再生产和国民经济发展规模、增长速度具有重要影响

(5)财政支出结构对国民经济结构的适时合理化调整具有重要作用

3.分类

(1)按财政支出功能分类:

公共服务、外交、国防、公共安全等

(2)按政府职能分类:

经济建设支出、社会科学文化教育费支出、国防费支出、行政管理费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指出

(3)按财政支出的最终用途分类:

积累性支出、消费性支出、补偿性支出

(4)按财政支出经济分类:

购买支出、转移支出

4.原则

(1)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相结合

(2)统筹兼顾、全面安排

A.积累性支出与消费性支出的关系

B.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的关系

C.正确处理政府公共预算支出和投资性建设支出的比例关系

D.正确处理经常性支出和经济建设支出内部的比例关系

(3)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5.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

(1)财政支出规模的含义:

一定时期内(预算年度),政府通过财政渠道安排和使用财政资金的绝对额及相对比率。

(2)影响因素:

A.经济因素:

(根本因素)经济实力、经济发展、经济体制

B.政治因素:

国家职能、政局是否稳定、整体结构的行政效率

C.社会因素:

人口问题、国际环境

五、购买性支出

1.定义:

政府作为一般市场主体,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在市场上购买物品或劳务的支出。

2.特点:

有偿性、等价性、资产性、消耗性

资产性:

政府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在很大程度上要转化为国有资产,然后再用于满足政府活动的消耗。

消费性支出形成政府履行其政治和社会职能的行政事业性资产;购买生产资料的投资性支出则形成经营性国有资产。

3.分类:

(1)社会消费性支出:

政府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方面的支出,是国家履行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的保证。

(2)投资性支出:

以政府为主体,将其从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中筹集起来的财政资金用于国民经济特定部门的一种集中性、政策性投资活动。

4.社会消费性支出

(1)行政管理支出(维持政府运转)

A.定义:

国家财政用于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和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需要的费用支出,一般有国防、外交、公共安全。

B.压缩或减少行政性支出是提高行政管理支出效率的根本。

(2)科教文卫体等方面的支出

5.投资性支出

A.特点:

投资目的的非营利性:

政府作为宏观调控主体,从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角度来评价和安排自己的投资活动,政府投资项目的建成可以极大的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

投资领域的社会性:

政府投资更多涉及存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即社会效益较好、经济效益一般甚至很差的项目。

资金来源的公共性:

政府投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纳税人的税收所形成的公共资金,以及以政府信誉为后盾筹集的资金。

B.本质:

满足国家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经济建设职能和宏观调控的需要,根据分工协作,优势互补,有效利用资源,发回国有企业的制度优势,弥补市场缺陷,实现社会效率最大化的目标。

C.意义:

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调节经济结构,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改善投资环境,引导资金流向。

六、转移性支出

1.定义:

财政资金对企业和个人的单方面、无偿的支付。

2.社会保障支出

(1)定义:

国家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形成社会保障基金,并对由多种原因而使生存发生困难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上的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系列有组织的措施、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2)内容:

类型

含义

特征

内容

社会救助

社会成员因受自然灾害及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导致他们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由国家或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而给予的物质帮助。

1.国家财政资金单方面转移

2.社会救助是有选择性的

3.社会救助是低层次的,它以维持最基本的物质生活为原则

1.经常性的社会救助工作

2.紧急救助制度

3.临时性的救助

社会保险

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建立社会保险基金,对劳动者在丧失劳动能力或失业时给予必要帮助的制度,是现代社会保障计划的核心。

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等。

1.普遍性

2.强制性

3.互济性

4.补偿性

5.储蓄性

1.通过立法强制推行

2.参加者定期缴纳保险费,建立社会保险基金,实行风险分担、互助共济

3.社会保险给予参加者的物质帮助仅限于收入损失的补偿

4.社会保险的保险费用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按一定比例共同承担

社会福利

国家、集体和社会在法律和政策范围内兴办的各种公共福利设施、社会服务和福利性物质帮助,以增进

群众福利,改善公民物质文化生活的社会性制度

社会津贴、职工福利、社会福利设施、社会服务A等项目

社会优抚

国家和社会按照规定,对法定的优抚对象提供确保一定生活水平的资金和服务,带有褒扬和优待抚恤安置性质的特殊社会保障制度

(3)社会保险的特征

A.强制性:

社会保险由国家通过立法强制推行,要求符合条件的劳动者必须参加。

B.普遍性:

社会保险的范围涵盖全社会工资劳动者,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

C.互济性:

社会保险的目的是将个人的劳动风险分散给全社会,保险费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按一定比例共同承担,在劳动者遇到风险时予以经济上的帮助,体现了社会成员之间的一种互相合作的关系。

D.补偿性:

社会保险给予参加者的物质帮助仅限于收入损失的赔偿。

E.福利性:

社会保险只涉及基本生存方面的风险,它直接带来的不是享受,而仅仅满足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和健康保障的需要,在性质上属于社会公益事业。

F.付费与收益相适应:

社会保险是一种缴费制的社会保障,交保人和其就业单位必须按照国家制度规定定期缴纳保险费,以约定的可确认的事件,开始获得保险金,不需要申请和调查。

3.财政补贴

(1)定义:

国家为了执行某项政策以达到调控经济运行或稳定社会等目的而给予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特定的无偿补助。

(2)分类:

按补贴的环节分类,可分为生产环节补贴、流通环节补贴和消费环节补贴。

按受益者取得补贴的形式分类,可分为明补和暗补。

按政策目标分类,可分为价格补贴、企业亏损补贴、房租补贴、税收补贴。

(3)作为经济调节手段的财政补贴

财政补贴可以改变需求结构、财政补贴还可以改变供给结构

4.税收支出

(1)定义:

又称税式支出,是指在现行税制结构不变的条件下,对某些纳税个人、企业或其特定经济行为,实行激励性区别对待,给予不同税收减免的优惠待遇(不直接给予现金补助)。

所以称之为税收支出是因为:

第一,像政府的直接补助那样增加了受惠者的收入;第二,它能够对受惠者的支出模式产生影响;第三,减少政府收入,从而像增加政府支出一样,会增加财政赤字或减少财政盈余。

(2)分类:

A.照顾性税收支出:

主要是针对纳税人由于客观原因在生产经营上发生临时困难而无力纳税所采取的照顾性措施。

B.激励性税收支出(刺激性税收支出):

主要是指用来改善资源环境、提高经济效益的特殊减免规定,主要目的在于正确引导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进出口结构以及市场供求,促进纳税人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以及积极安排劳动就业等。

刺激性税收支出又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针对特定纳税人的税收支出;二是针对特定课税对象的税收支出。

七、财政收入

1.定义:

亦称预算收入,是各级政府为了履行其职能,满足财政支出的需要,采取税收等形式集中、占有的所有货币资金的总和。

2.分类:

(1)经常性收入、临时性收入:

经常性收入是政府每个财政年度都能够连续地、稳定地、经常地取得的财政收入,它是财政收入的主体部分。

主要包括税收收入、公共收费收入、国有资产收益等。

临时性收入是政府非连续地、不规则地取得的财政收入,它是财政收入的辅助部分。

主要包括公债收入、捐赠收入、临时税收。

(2)公共财政收入、国有资产经营收入

公共财政收入是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凭借政治权利参与社会产品价值分配所取得的收入。

国有资产经营收入是政府依据国有资产所有权参与国有资产收益分配所取得的财政收入。

(3)中央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

3.形式:

(1)税收:

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利,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2)非税收入:

A.公共收费收入:

公共部门提供有偿服务所收取的工本费和手续费,或者是公共部门支配、管理特定社会资源而获得的收入,主要由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收取的各种规费和公共产品使用费构成。

B.国有资产收益: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以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的身份,以上缴利润、租金、股息、红利和权益转让等形式所取得的收益。

C.其他收入:

罚没收入、对政府的捐赠、通货膨胀税

(3)公债:

政府举借的债,是政府利用信用方式从社会上吸收资金用以弥补财政赤字或满足其他财政需要的一种特殊收入形式。

4.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产品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则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必然也多,该国的财政收入不仅总额大,而且占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比重也较高。

(2)生产技术水平

生产技术水平是指生产中采用先进技术的程度,又称为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可从两个方面分析:

一方面,技术进步会使生产速度加快,生产质量提高,从而大大增加了社会产品和国内生产总值,因而财政收入的增长就有了充分的财源基础;另一方面,技术进步必然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物资消耗,可以扩大剩余产品价值所占的比例。

(3)政府职能范围

政府职能范围越大,需要的财政收入规模无论是绝对额还是相对额就越大。

是决定财政收入规模的直接因素。

(4)财政分配政策

在经济发展水平一定的条件下,财政收入规模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是国民收入分配政策,他决定剩余产品价值占整个社会产品价值的比例,进而决定财政分配对象的大小;二是财政分配政策,他决定剩余产品价值中财政所占的比例,从而决定财政收入规模的大小。

(5)价格因素

价格再分配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以下两方面:

一是引发价格总水平上升的原因。

如果通货膨胀由财政赤字引起,由此引起的过量的货币发行称为财政发行,财政会从中得到好处;如果财政赤字是由于信用膨胀引起的,那么财政就会有得有失,通常实际财政收入规模下降。

二是现行的财政收入制度。

如果实行以累进的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当出现通货膨胀时,纳税人适用的税率会随名义收入的增加而产生“档次爬升”效应,从而产生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的再分配;如果实行以采用比例税率的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则税收收入的增长与物价上涨率是同步的,因而财政收入在通货膨胀下只有名义增长而不会有实际增长;如果采用定额税率,当通货膨胀时,税收收入的增长必然低于物价上涨率,因而税收收入即使有名义增长,实际收入也必然是下降的。

八、税收原理

1.税收

(1)含义:

税收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政府征税的依据是国家的政治权力;

政府征税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其职能的需要;

政府征税需借助法律形式。

(2)特征:

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A.强制性:

税收分配关系的建立具有强制性;税收征收过程具有强制性

B.无偿性:

政府征税后,税收即为政府所有,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

C.固定性:

政府征税必须通过法律形式预先规定征税对象以及统一的征收比例及数额,并只能按预定的标准征税。

2.专业术语

(1)纳税人:

税法中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2)负税人:

实际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在税负不能转移的条件下,二者是一致的;不能转移时是分离的)

(3)课税对象:

税法中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在我国,课税对象包括商品、所得、财产、资源、行为五类。

(4)价内税和价外税:

凡税金构成价格组成部分的称为价内税,凡税金作为价格之外附加的称为价外税。

3.税收原则:

(1)公平原则:

关于税收负担公平地分配于各纳税人的原则,即政府征税要使每个纳税人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当,并使各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平衡。

A.收益原则:

纳税人应根据其从公共产品或劳务中获得的利益纳税,每个社会成员所承担的税负应与他从政府活动中获得的利益相等。

B.能力原则:

根据个人纳税能力的大小来确定其应承担的税收。

(2)效率原则:

税收征收的所得和所费的关系。

A.经济效率原则:

一方面,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体,其运行不应受政府税收政策的影响,税收对社会资源的配置和经济运行机制不应当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要保持税收的“中性”;另一方面,由于市场本身的局限性,需要一定的调节行为加以弥补,政府要对市场进行纠偏,因此,税收又要具有校正性。

B.行政效率原则:

政府在充分筹集收入的同时,尽可能减少税务费用。

税务费用包括课税的征管成本和缴纳成本。

税收的征管成本是指政府部门在实施各种税收计划、征收管理过程中所支出的费用。

税收的缴纳成本是指纳税人在按照税法规定纳税过程中所支出的费用。

4.税收负担:

(1)含义:

一定时期内由于政府征税而给纳税人造成的经济利益的损失,简称税负。

(2)宏观税率:

也称总体税负度量指标。

它可从全社会的角度考核税收负担的高低,综合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税收负担的总体状况。

主要有国内生产总值负担率和国民收入负担率两个指标。

(3)最佳税率:

理想的、适度的税收负担水平,是适应和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拉弗曲线”理论提供了一个适当的税收负担水平,其原理是:

减税才有可能增税。

因为税率越高,越会抑制投资,从而缩小了税基。

而降低税率,尤其是最高税率将鼓励投资和生产,从而扩大税基,增加税收总量。

这个学派的政策建议就是:

压缩政府财政支出,降低税率,鼓励企

业竞争。

5.税负转移

(1)含义:

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商品销售价格或压低商品购进价格等办法把税负转移给他人负担的一种经济现象。

(2)特点:

是纳税人的一种主动行为、是各经济主体间经济利益的再分配、转移的结果导致纳税人与负税人不一致

(3)税负归宿:

处于税负转移中的税负的最终落脚点。

(4)二者关系:

税负的转移与归宿是税收负担转移的过程与结果,它包括了纳税人将税负转移给他人,使之负担税收义务的全部过程。

可见,税负转移是税收归宿的前提,税收归宿是税负转移的结果。

6.税收效应:

(1)定义:

由于政府课税而减少了纳税人的经济利益,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应。

(2)收入效应:

由于政府课税而使纳税人收入水平下降从而减少了商品的生产数量。

(3)替代效应:

政府课征差别性的商品税而对纳税人生产的产品产量结构方面的影响。

九、税收制度

1.增值税

(1)定义:

以商品或劳务的增值额为课税对象的一种税。

(2)特点:

(道道征税但又不重复征税)

A.调节的中性:

由于实行增值税的国家从简化扣除的角度出发,大都选择单一的税率结构,使纳税人在产品的生产取向上,只需考虑商品供求因素而无需考虑税负因素,因而其调节作用是普遍和中性的。

B.税负的公平性:

由于税率统一且征收普遍,使得各种商品的实际税负基本相近。

C.收入的有效性:

由于增值税的适用范围广、税基广泛,有充分而可靠的税源保证,保证了财政收入;同时,增值税可以随着经济的涨落而自然增减,具有伸缩的弹性。

D.征管的严密性:

由于增值税采取道道征税的课征方式,并以各企业新创造的价值为计税依据,可以使各关联企业在纳税上相互监督,大大减少了偷税的可能性,提高了征收管理的严密程度。

(3)分类:

A.生产型增值税:

不允许扣除固定资产的价值。

(课税对象=生产资料+消费资料)

B.收入型增值税:

在征收增值税时只允许扣除固定资产的折旧部分。

(=国民生产总值-折旧)

C.消费性增值税:

允许将购置的固定资产已纳税款一次性全部扣除。

(=消费资料)

2.营改增:

(1)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方案。

从2012年11月11日起,在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

(2)上海营改增“1+6”模式:

“1”即交通运输业,包括陆路运输服务、水路运输服务、航空运输服务、管道运输服务;“6”即现代服务业的六个行业:

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鉴证咨询服务。

(3)自2012年88月11日起至年底,国务院将扩大营改增试点至10省市。

截止2013年88月11日,“营改增”范围已推广到全国试行。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月4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4年11月11日起,将铁路运输和邮政服务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至此交通运输业已全部纳入营改增范围。

自2014年6月1日起,将电信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

2016年5月1日起,“营改增”要扩围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和生活性服务业。

(4)计税方法:

类型

税率

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进口货物(除列举外)

17%

交通运输业务、基础电信服务

11%

现代服务业服务、增值电信服务

6%

出口货物

0

农产品、食用植物油、食用盐;自来水、暖气、热水、冷气、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沼气、居民用煤炭制品;图书、报纸、杂志;饲料、化肥、农药、农膜、农机;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二甲醚。

13%

A.一般纳税人计征制度:

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销售额*适用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0%)+消费税额

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或征收率)

进项额是纳税人在购进货物和劳务时,随价支付的增值税额。

B.小规模纳税人计征制度:

应纳税额=不含税销售额*征收率

3.所得税:

(1)定义:

以自然人和法人的法定所得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制体系。

(2)特征:

公平、有弹性、一般不存在重复征税问题

(3)作用:

A.所得课税是政府筹集财政资金的重要手段。

B.所得课税是政府收入公平分配的重要工具。

C.所得税是政府稳定经济的重要手段。

(4)企业所得税:

A.概念:

企业所得税是对企业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B.特点:

课税对象是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通常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程序,与成本费用关系密切;征税以量能负担为原则。

C.计税依据:

应纳所得税额=(收入总额-规定扣除项目)*适用税率(25%)

(5)个人所得税:

A.概念:

以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对象征收的一种税。

B.类型:

一是综合所得税制。

其征税所得为个人全年各项所得的总额,减除法定减免额和扣除之后的净所得,依据统一的超额累进税率征收。

二是分类所得税制。

其特点是对不同来源、不同性质的个人所得项目,规定不同的税率,采用源泉控制征收办法,通常对投资所得征重税,对勤劳所得征轻税。

三是混合所得税制。

它融合了综合所得税制和分类所得税制的优点,一方面,列举特定的个人所得项目,制定专门的税率和征税办法,以便于源泉扣缴和对不同性质的收入实行区别对待政策;另一方面,对个人取得的不同来源的所得则要综合计税,体现量能负担原则。

C.特点:

实行分类征收;累进税率与比例税率并用;费用扣除额较宽;计算简便;釆取课源制和申报制两种征纳方法。

D.计税依据:

纳税人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

即个人取得的每项收入减去税法规定的扣除项目或扣除金额后的余额。

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3500元后的余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