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单元过关检测三.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154923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2.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一单元过关检测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必修一单元过关检测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必修一单元过关检测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必修一单元过关检测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必修一单元过关检测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必修一单元过关检测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必修一单元过关检测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必修一单元过关检测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必修一单元过关检测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必修一单元过关检测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必修一单元过关检测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必修一单元过关检测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必修一单元过关检测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必修一单元过关检测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必修一单元过关检测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必修一单元过关检测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必修一单元过关检测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必修一单元过关检测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必修一单元过关检测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必修一单元过关检测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一单元过关检测三.docx

《必修一单元过关检测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单元过关检测三.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必修一单元过关检测三.docx

必修一单元过关检测三

单元检测(三)

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国古代传统文化典籍中,“天下”一语自先秦发轫,迄于明清,世代沿用,屡见不鲜。

作为一个具有久远生命力的词语,它既有其一以贯之的基本词义,又伴随历史的演进而被赋予新的内涵。

在中国古代,“天下”一词具有深邃的文化内涵,其间所反映的人文情怀尤其值得注意。

先秦时期,“民”的因素已经被引入到“天下”的意义中。

如《论语》中的“颜渊问仁”,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孟子》中论述“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

这里的“天下”是天下之人的意思,亦即天下的百姓。

更为典型的是《孟子·梁惠王下》的记载,齐宣公问孟子:

“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曰: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这里的“天下”无疑应当理解为“百姓”或“民众”,是我国古代“民本”思想所体现的以百姓为天下的观念。

这种思想发展至北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吟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一词的人文观念继续向前拓展。

《岳阳楼记》所用“天下”一语,读者于其后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呼之欲出的“百姓”二字。

身为北宋名臣,目睹日渐加深的内忧外患,国家命运、民生艰难每每牵动范仲淹的思绪,他还在《奏上时务疏》中不厌其烦地阐述:

“以德服人,天下欣载;以力服人,天下怨望。

”“勿为苛酷,示天下之慈也”“不兴土木,示天下之俭”“舍一心之私,从万人之望,示天下之公”。

可以看出,“天下”一语固有的地域概念,已经明确地向人文领域拓展,这里的“天下”更多抒发的是一种强烈的忧国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是一种自觉的主体意识。

风俗文明概念的引入,是“天下”一词向人文领域拓展的最重要表现,这是由顾炎武的《日知录》来宣告完成的。

《日知录》是顾炎武的代表作,该书卷十三以整整一卷的篇幅,对历代人心风俗演变进行总结,极具探讨价值。

其《正始》一条中有“亡国与亡天下奚辨”的史料,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篇。

文中说: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

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这篇文字中所用“天下”一语,其内涵已经远远逾越“易姓改号”的历代王朝更迭,而是同“仁义充塞”“率兽食人”“人将相食”紧密联系在一起。

何谓“仁义充塞”“率兽食人”“人将相食”?

在顾炎武的笔下,就是明清易代酿成的道德沦丧、文化断裂及文明破坏造成的杀戮横行、相互残害。

显然,《日知录·正始》中所用“天下”一语,已经不再为旧有的地域概念所能容纳,它讲的是数千年的古国文明,是中华民族深厚而久远的文化传承、价值追求。

因此,《日知录·正始》发出的呐喊,尤其是“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的大声疾呼,不唯在当时激起共鸣,到了晚清,又经学人的改造,成为掷地有声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个字。

(节选自杨艳秋《地域空间与文化情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典籍中,“天下”一词的内涵不断得以拓展,逐渐由一种地域概念而发展成了一种具有人文内涵的概念。

B.先秦时期,“民”的因素被引入到“天下”的意义中,在《论语》《孟子》中,有时“天下”就是“百姓”或“民众”的意思。

C.自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吟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我们就可强烈地感受到“天下”中那呼之欲出的“百姓”的内涵了。

D.在顾炎武笔下,“天下”一语,已经远远突破了地域概念的内涵,变成了数千年的古国文明,是中华民族深厚而久远的文化传承、价值追求。

解析:

选C。

“百姓”的内涵在先秦时就已具备。

原文“于其后”的意思是指在“天下”这个概念背后,而不是指在有了这篇文章之后。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将“天下”注入“百姓”或“民众”的内涵,表达的是以百姓为天下的观念,这是我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一种具体体现。

B.《岳阳楼记》所用“天下”一词,是对“天下”人文观念的进一步拓展,更多抒发的是一种强烈的忧国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是一种自觉的主体意识。

C.风俗文明概念,也是“天下”一词中的人文内涵,它是对其人文内涵的进一步拓展表现,这是由顾炎武的《日知录》来宣告完成的。

D.明清易代酿成的道德沦丧、文化断裂及文明破坏造成的杀戮横行、相互残害,在顾炎武看来,这就是改朝换代、国家灭亡的具体表现。

解析:

选D。

用顾炎武的观点来看,这是“亡天下”的表现,易姓改号,才谓之亡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记载:

“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这里的“天下”,就已经体现出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

B.在传统文化典籍中,所谓“王者”、“贤者”,都应当是以“天下之人”为“天下”,能够让百姓心服,乐民之所乐,忧民之所忧的人。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谓“匹夫”的“责”在于坚守我们民族深厚而久远的文化传承、价值追求,而并不包括为某家某姓去守护权力。

D.从先秦到明清,在我国传统文化典籍中,“天下”这一概念的内涵不断拓展,不仅仅是中华民族语文修辞的发展,更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不断升华。

解析:

选A。

这里的“让天下”,让的是政权,“天下”这一概念里不包含“民众”“百姓”等意义,所以不能体现民本思想。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在鲁迅先生故居

郑文燮

或许是一种机缘,或许冥冥中的感召,纯属偶然,我在暌隔三十余年之后,又回到了北京。

北京城市的变化之大,几乎使我难以辨识,先前熟悉的街衢大都不知所往,连僻野荒郊的阜成门外都鳞次栉比地起了高楼。

我要寻找的旧地是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的鲁迅故居。

拐了几个胡同,周遭都是用红颜料刷写的加了醒目圆圈的“拆”字,好在鲁迅故居的门匾还在,寻找起来还不甚费事,只是在阴晦的冬日显得突兀而孤独,冷清的小四合院落依然冷清!

鲁迅在北京生活了10余个年头,一共搬了三次家。

“家”,这个词对鲁迅先生来说,或许并不确切,他一生或许都没有过“家”,鲁迅是孤独者。

辛亥革命以后,中华民国建立。

鲁迅从故乡浙江绍兴到北京的教育部供职,在教育部作“佥事”,夜晚回到他寄居的绍兴会馆,在冷冰的屋子里百无聊赖,靠研读《佛经》和抄写古碑打发时日。

钱玄同来看望他,希望他给《新青年》写点文字。

鲁迅用疑惑的目光看着钱玄同,说:

“写文章有什么用处!

”这个在推翻满清封建专制王朝的辛亥革命中激进的青年对“革命”感到失望。

他说,以前我是奴隶,现在我是奴隶的奴隶,“革命”了,“维新”了,世事依然还是原先的老样子。

1926年3月18日,他任教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等,在向段祺瑞执政的国务院和平请愿时,惨遭枪杀。

鲁迅先生满腔激愤,写了《记念刘和珍君》的文章,说:

“三月十八日,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青年学生的热血,使鲁迅由《彷徨》到《呐喊》。

鲁迅是周家的长子,对家庭更多一份责任。

他到北京以后,把母亲、妻子朱安从故乡绍兴接到了北京,连同从日本留学回国的二弟周作人及他的日籍妻子羽太信子及子女,住进了他在西四八道湾购置的新居——一所宽敞、豁亮的“三进”大四合院。

不久,周氏兄弟反目,鲁迅不得不搬出八道湾,另觅居处。

他用一本书的四百元版税,在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买了一所小四合院,也就是现在鲁迅博物馆的所在地。

四合院实在太小!

院子里种植的两棵白丁香占了差不多三分之一的空间,似乎再也容纳不下几个人物的活动了。

周遭的几间小屋,一间作了书房,一间住着一个女佣人,另外一间北屋住着鲁迅的母亲和妻子朱安。

母亲和妻子的木床相对而立,床上挂着白夏布蚊帐,都是老家带来的旧物。

鲁迅在母亲和妻子的住室连通了一个长条形的小间,戏称“老虎尾巴”。

鲁迅在这“老虎尾巴”里写作和住宿,室内仅一床一桌一椅而已。

床是单人的板床,两条长凳上横架着一块木板,褥子是单薄的,被子是陈旧的有着小点蓝花的布衾,床上用竹竿挂着一顶发黄发灰的夏布蚊帐。

书桌旁的白墙上挂着一个镜框,里面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照片。

“阴冷”“悲悯”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孤寂的鲁迅先生相互注视,似有话要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经受过死神的洗礼,是从沙皇的绞刑架上走下来的,他在执行死刑的最后一刻被“赦免”,幸存下来。

那天天气阴霾、沉郁,像要下雪的样子。

我在鲁迅故居待了很久,大约是我太专注、太虔诚的目光吸引了讲解人员——一位和善的中年女性,她打开“游人免进”的门扉,“破了例”让我进入先前只能够隔着玻璃窗看到的内室。

这样我就真切地触摸到了“老虎尾巴”,“尾巴”墙上挂着的那帧陀思妥耶夫斯基阴冷的照片。

我在鲁迅先生曾经沉思默想的藤椅上坐了一会儿,望着窗外的景致,一座依然不大的荒芜的园子,园子角落里有一圈石头的井栏。

据说这井水实在苦涩,不能饮用,只能用来浇灌园中的几棵枣树,也就是鲁迅先生《秋夜》中劈头所说的“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在我还是中学生的时候,我就在课文中读到了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

我曾向授课的语文老师请教过这句话的意思,老师支支吾吾,也未说出个所以然来。

其后很久,我都未曾明白鲁迅先生写这句话的深意。

而现在,身临其境的我,感悟到了鲁迅先生孤独、寂寞和无奈的心境——这是否就是鲁迅先生说过的“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呢?

这是否就是鲁迅先生说过的“这正如地上的路。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呢?

……

走出鲁迅先生故居,天上纷纷扬扬下起了雪。

踏着落了雪的白茫茫的土地,我在近旁的一条胡同口,找了一家小店铺,喝了两碗羊杂碎汤,全身顿时燥热起来。

(选自《散文百家》,有删改)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篇写寻找鲁迅先生故居的过程以及故居周边的环境,隐隐有一种批评时人淡忘鲁迅先生和漠视文化传承之意。

B.文章中有大量的有关天气的环境描写,其作用是渲染阴冷、沉郁的氛围,抒发作者游览鲁迅故居时对鲁迅先生的痛悼和缅怀之情。

C.“以前我是奴隶,现在我是奴隶的奴隶”这句话表明了鲁迅先生对革命的漠视和鄙夷,认为革命改变不了社会现实。

D.文章结尾意味隽永,明写因喝羊杂碎汤而全身燥热,实际上隐隐表达了作者在游览过程中的不满、钦佩、振奋等复杂情感。

解析:

选C。

C项,鲁迅先生对革命并非漠视和鄙夷,只是清醒地认识到革命的局限性,感到失望。

5.在第二段中,作者称鲁迅先生为“孤独者”,先生的孤独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你结合原文加以概述。

(5分)

答: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归纳概括能力。

从文中看,鲁迅的孤独主要表现在生活和精神两个方面,作答时,要注意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答案:

(示例)①生活方面:

鲁迅先生居住在北京的十余年里多次搬家,寄居寓所,没有更多的爱好和友人,兄弟反目,百无聊赖,以学术研究打发时日;②精神方面:

鲁迅先生的精神孤独,他能清醒地认识到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因此对革命感到失望,对现实社会感到失望。

6.在游览鲁迅先生故居时,作者想起先生的文章中有“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的语句。

对这句话的深意理解,作者由“不曾明白”转而有所感悟。

请你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探究这句话的深意。

(6分)

答:

 

 

解析:

要通读全文,弄清作者游览鲁迅先生故居过程中的情感变化,探讨文章在叙述鲁迅孤独的同时对他高贵品质的赞颂。

答案:

(示例)这句话表明了院落环境和居住生活的单调、枯燥,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法言语的疲惫感、沉闷压抑和挣扎无力的绝望感。

作者身处先生故居中,感受先生的生活环境,回忆先生的为人处世,体会到了先生孤独、寂寞和无奈的心境,钦佩先生在社会黑暗,革命有着局限性,民族前途难卜的情况下,却顽强地战斗,绝不向黑暗势力低头的不朽精神。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秋瑾:

单纯中的高贵

吴先宁

1907年7月15日清晨,秋瑾走出仅关了她三天的山阴县署牢房,走向刑场轩亭口。

她的脚上了铁镣,两手反绑,身后是几个士兵端枪警戒,两旁还有山阴县都戎府、省派练军、山阴与会稽两县巡警弹压。

与官府戒备森严、高度紧张的状态相比,秋瑾则显得平静而从容——她身穿玄色生纱长衫,足蹬皮鞋,就像平时在街头漫步。

她没有喊激昂的口号、发临终的血誓,也没有绝望或伤感,有的只是平静和从容,以及在这种平静而从容之中透出的难以言表的尊严和高贵。

秋瑾的革命之路,与许多男性革命者不同。

最初的激发,来自对自己婚姻的不满。

1903年的北京之行是秋瑾人生的分水岭。

那一年,她的丈夫王廷钧用钱捐了个小京官,带着秋瑾去北京赴任。

他们的邻居是一位颇有文名且思想进步的女子吴芝瑛。

秋瑾与吴芝瑛一见如故,义结金兰。

通过吴芝瑛,秋瑾经常看到当时出版的一些新书报,接触到一些新思想。

《辛丑条约》签订以后,神州大地危象丛生,秋瑾读了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以后,深受感动,她称陈天华是为自己“启蒙开智”的人。

她赋诗言志: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以后,秋瑾就穿起男装,表示永不再穿清朝女服。

秋瑾的思想发生了飞跃,与整天热衷于官场应酬的丈夫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多。

“知己不逢归俗子,终身长恨咽深闺。

”这是秋瑾对自己婚姻的感叹。

1904年,秋瑾不顾王廷钧的反对,冲破封建束缚,自费东渡日本留学。

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成立同盟会。

秋瑾所在的学校恰好与同盟会举行筹备会议的地方在同一条街上,秋瑾就是这时结识了孙中山,她对孙中山的革命方略非常信服。

此后,秋瑾的思想受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影响颇多。

这年12月8日,陈天华投海自尽。

秋瑾受到很大震动,决定立即回国,直接参加反清斗争。

秋瑾与徐锡麟一起谋划“皖浙起义”。

徐锡麟在安庆率先起事而败露后,秋瑾本来是有充裕的时间和许多机会可以脱身的。

7月12日早晨,潜伏在杭州武备学堂的光复会员的密信就到了,告知浙江常备军两队官兵已经出发来绍。

此时,大通学堂的学生中有人提出即时起义;秋瑾的副手王金发则极力劝说秋瑾急速逃走,到嵊县山区躲避,以图改期举事。

但这些建议均为秋瑾所否决。

她以“谋为日后之应援”为由,命令大通学堂的党人学生全部撤离,又严词催促不愿离去的王金发赶快逃走。

7月12日晚上,秋瑾像往常一样回家。

这天是秋家祭祖的日子,全家人举行了祭祖仪式,又一起吃了晚饭,饭后,秋瑾还和家人聊了一会天。

然后,秋瑾将哥哥秋誉章叫到旁边的房间,告知他一切,并要他带家人逃走,接着烧毁了有关信札、文件、书籍。

13日下午四时左右,来抓她的士兵在大通学堂的前门胡乱鸣枪,而后门并无人包抄和把守。

在这个时候,还有不忍离去、坚决要陪伴秋瑾的学生劝她从后门乘船逃走。

但是,秋瑾平静而从容地坐在办公室里,纹丝不动。

秋瑾确实是要以她自己的方式独自承当这一切,不管是出于献身的庄严,还是要用鲜血唤醒昏睡的同胞。

秋瑾的决定绝非一时的冲动。

早在1906年10月,秋瑾、徐锡麟等光复会党人在杭州密商起义计划的时候,就已经作了必死的打算,相约埋骨西子湖畔。

1907年5月,秋瑾再赴石门向她的盟姐徐自华募集起义经费。

此前,两人同游西湖时已订下著名的“西泠埋骨之盟”。

这次临分手时,秋瑾告诉徐自华,自己“已作牺牲之准备,埋骨西泠之约千万不可失信”,徐自华慨然应允。

可见秋瑾为死后的埋骨之地也已作了托付。

早在7月10日,秋瑾得知徐锡麟起义失败身死的消息后,不禁失声痛哭。

她长时间把自己关在办公室,不见人、不吃饭、不说话,没有人知道她在做什么、想什么。

其实,在她当天写的《绝命词》中可以看出端倪:

“痛同胞之醉梦犹昏,悲祖国之陆沉谁挽?

日暮途穷,徒下新亭之泪;残山剩水,谁招志士之魂?

不须三尺孤坟,中国已无干净土;好持一杯鲁酒,他年共唱摆仑【注】歌。

虽死犹生,牺牲尽我责任;即此永别,风潮取彼头颅。

壮志犹虚,雄心未渝,中原回首肠堪断。

”这首词集中表达了秋瑾关于革命的理想图景。

(摘编自2015年11月24日《作家文摘》,有改动)

【注】 摆仑:

即英国杰出诗人拜伦。

拜伦曾投身于希腊的民族解放斗争,写下许多充满革命理想的诗篇。

【相关链接】

①秋瑾(1875~1907),浙江绍兴人,别号竞雄,自号鉴湖女侠。

自幼随兄在家塾读书,学习经史、诗词。

15岁时跟表兄学会骑马击剑,有豪侠之气,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等巾帼英雄自励。

(《秋瑾史料》)

②行至轩亭口,秋瑾不作一声,惟注视两旁诸人一周,即俯首就刑。

观者如堵。

(《秋瑾史料》)

③秋瑾被害之后,各地民间媒体开始连续不断地追踪报道,将秋瑾死事的每一细节公诸报端,全国各地掀起声讨凶手的浪潮。

更为重要的是,秋瑾的遇害激起了革命者更加高昂的反清斗志。

从这个意义上说,秋瑾以她孤独的革命先驱者的失败,成功地进行了革命的启蒙。

(张晨怡《秋瑾:

夜夜龙泉壁上鸣》)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秋瑾的革命之路,与许多男性革命者不同。

最初激发她走向革命之路的,是对自己婚姻的不满。

B.1905年,秋瑾认识了孙中山,孙中山的革命方略,震动了秋瑾,决定立即回国,参加反清斗争。

C.秋瑾就义时平静而从容,用她的牺牲成功地进行了革命启蒙,透着难以言表的尊严和高贵。

D.秋瑾本为巾帼之身,却有豪杰之气,在国家危亡之际挺身而出,勇于担当,她的死超凡脱俗。

解析:

选B。

B项,“震动了秋瑾,决定立即回国,参加反清斗争”的不是“孙中山的革命方略”而是“陈天华投海自尽”。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秋瑾就义时从容镇定,她没有呼喊口号,也没有留下遗言,只是默默地看了看两边围观的群众,然后慷慨赴死,这表明她的愿望已实现,心中没有遗憾。

B.官府抓捕秋瑾后就匆忙将她杀害,行刑时面对秋瑾这样一个手无寸铁的女性,官府高度紧张,戒备森严,这些均表现了当局者内心的虚弱和对革命的恐惧。

C.徐锡麟起事失败的消息传来,秋瑾痛哭失声,不语不食。

她命令王金发和党人学生全部撤离,而自己留下来“谋为日后之应援”。

D.秋瑾在被捕之前作了周密安排,她不动声色地与家人告别,并交待哥哥带家人逃走,还及时销毁了有关信札、文件、书籍。

E.秋瑾自幼跟随兄长在家塾读书,学习经史、诗词,材料中引用多篇诗作,除了用来说明秋瑾的革命思想外,还表现了她过人的文学才华。

解析:

选BD。

A项,“愿望已实现,心中没有遗憾”不正确,愿望并没有实现。

C项,“自己留下来‘谋为日后之应援’”错。

E项,“表现了她过人的文学才华”说法有些牵强。

9.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秋瑾革命思想的形成过程。

答:

 

 

解析:

文章第五段提到“秋瑾受到很大的震动,决定回国参加反清斗争”。

此句是结果,由此推出“革命理想的形成过程”应在此前几段。

梳理文章内容不难发现,答案要点集中在2~4段。

同时相关链接中也有人物的一些简介,应结合起来归纳,分条作答。

答案:

①早年的成长经历奠定了她反对封建礼法、追求男女平等的思想基础。

②时代风云的激荡和对婚姻的失望,催生了她个性中豪侠刚烈的一面。

③在吴芝瑛、陈天华等进步人士的影响下,不断接触、吸纳新思想。

④留学日本,结识孙中山,信服孙中山的革命方略和同盟会政治纲领,最后义无反顾地走上排满反清的革命之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沈璋字之达,奉圣州永兴人也。

学进士业。

迪古乃军至上谷,璋与李师夔谋,开门迎降。

明日,择可为守者,众皆推璋,璋固称李师夔,于是授师夔武定军节度使,以璋副之。

授太常少卿,迁鸿胪卿。

丁母忧,起复山西路都转运副使,加卫尉卿。

从伐宋。

汴京平,众争趋赀货,璋独无所取,惟载书数千卷而还。

太行贼陷潞州,杀守姚潘,官军讨平之,命璋权知州事。

璋至,招复逋逃,赈养困饿,收其横尸葬之。

未几,民颇安。

初,贼党据城,潞之军卒当缘坐者七百人,帅府牒璋尽诛之,璋不从。

帅府闻之,大怒,召璋呵责,且欲杀璋,左右震恐,璋颜色不动,从容对曰:

“招亡抚存璋之职也此辈初无叛心盖为贼所胁有不得已者故招之复来今欲杀之是杀降也苟利于众璋死何憾”少顷,怒解。

因召潞军曰:

“吾始命戮汝,今汝使君活尔矣。

”皆感泣而去。

朝廷闻而嘉之。

拜左谏议大夫,知潞州事。

百姓为之立祠。

移知忻州,改同知太原尹,加尚书礼部侍郎。

时介休人张觉聚党亡命山谷,钞掠邑县,招之不肯降,曰:

“前尝有降者,皆杀之。

今以好言诱我,是欲杀我耳。

独得侍郎沈公一言,我乃无疑。

”于是,命璋往招之,觉即日降。

转尚书吏部侍郎、西京副留守、同知平阳尹,迁利涉军节度使,为东京路都转运使,改镇西军节度使。

天德元年,以病致仕。

子宜中,天德三年,赐进士及第。

(节选自《金史·沈璋传》)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招亡抚存/璋之职也/此辈/初无叛心/盖/为贼所胁/有不得已者/故招之复来/今/欲杀之是杀降也/苟利于众/璋死何憾。

B.招亡/抚存/璋之职也/此辈/初无叛心盖为贼所胁/有不得已者/故招之/复来/今/欲杀之是杀降也/苟利于众/璋死何憾/

C.招亡抚存/璋之职也/此辈初无叛心/盖为贼所胁/有不得已者/故招之复来/今欲杀之/是杀降也/苟利于众/璋死何憾/

D.招亡/抚存/璋之/职也/此辈/初无叛心盖/为贼所胁/有不得已者/故招之/复来/今欲杀之是杀降也/苟利于众/璋死何憾/

解析:

选C。

抓住关键词“也”“盖”“故”等进行断句,然后根据语意进行断句。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魏明帝太和年间始置进士科目。

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

B.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

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C.缘坐,是以家族本位、罪人以族的观念为基点,正犯本人和相关亲属连带受罚的原则。

D.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休致等名称,来指官员辞职归家。

解析:

选A。

科举考试从隋朝开始,“魏明帝太和年间”错误,应为“隋炀帝大业年间”。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沈璋为人谦恭,不贪钱财。

迪古乃的军队到达上谷,选举守将,他坚持推举李师夔;后随征伐宋,攻下汴梁后,大家争相掠夺钱财,他却分文不取。

B.沈璋为政有方,敢于担当。

他主潞州事,召回逃亡的人,采取措施,安定了百姓;后因未服从帅府命令,帅府欲杀他,他却从容地说这是我的职责。

C.沈璋深得众望,得到朝廷认可。

他挽救了士兵,士兵感动,朝廷嘉奖他;担任左谏议大夫时,张觉不肯受降朝廷,他前往招降,张觉当天就投降了。

D.沈璋功业有成,以病致仕。

他后来转任尚书吏部侍郎、西京副留守、同知平阳尹,升任利涉军节度使等职;因病辞官,去世,儿子封赐进士。

解析:

选C。

招降张觉是“移知忻州,改同知太原尹,加尚书礼部侍郎”之后的事,而不是担任左谏议大夫时。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汴京平,众争趋赀货,璋独无所取,惟载书数千卷而还。

(5分)

译文:

 

 

(2)璋至,招复逋逃,赈养困饿,收其横尸葬之。

(5分)

译文: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1)句中“平”解释为“攻下”,“赀货”解释为“钱财”,“惟”解释为“只”。

(2)句中“至”解释为“到”,“招复”解释为“召回”“逋逃”解释为“逃亡”。

答案:

(1)攻下汴梁后,大家争相掠夺钱财,惟独沈璋没有参与夺取,只是运载数千卷书回去。

(2)沈璋到了那里,召回逃亡的人,赈济收养贫困饥饿的人,收葬野外横陈的死尸。

【参考译文】

沈璋字之达,奉圣州永兴人。

学习准备考进士。

迪古乃的军队到达上谷,沈璋与李师夔密谋开门迎降。

第二天,选举可以作守将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