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缺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157390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08.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缺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缺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缺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缺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缺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缺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缺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缺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缺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缺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缺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缺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缺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缺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缺答案.docx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缺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缺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缺答案.docx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缺答案

平罗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缺答案

高二历史

命题人:

戴惠荣审卷人:

杨双

1.学者冯天瑜说:

“西周的封邦建国实现了以姬姓为主的贵族阶层、被征服的臣仆、封地土著三种人的结合,突破了(以前)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

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分封制奠定了地缘政治基础B.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疆域领土

C.分封制保证了周统治的成功D.分封制强化了血缘宗法关系、

2.《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写道:

“中国古代社会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与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宗族组织相配合,是统治阶级维护政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这说明宗法制

()

A.有效维系了西周统治秩序的稳定B.按照宗族组织原则组建地方政权

C.体现了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的结合D.实现了国家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

3.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

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D.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4.历代帝王调整相权的目的是()

①防范宰相擅权②提高行政效率③弥补宰相才干不足④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5.据研究,唐代举荐制度与宰相累出世家现象水乳交融,难分因果。

而军功也是拜相的方式,出将入相是这一时代为官者的理想追求。

据此可以推断当时()

A.士族垄断仕途B.科举制度形同虚设C.选官方式多样D.科举制兼顾多个阶层

6.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认为“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

”材料表明郡县制的主要作用()

A.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B.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C.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D.是中央集权制形成的重要环节

7.2012年7月23日,胡锦涛主席在省部级领导干部专题研讨会上强调:

“‘郡县治,天下安’,县级政权的体制改革已刻不容缓。

”纵观历代地方行政机构变革,下列不属于其变革规律的是()。

A.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机构变迁的主因

B.沿袭为主、变革为辅是历代地方行政机构变迁的主线

C.县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层组织,具有相对稳定性

D.地方行政机构的权力不断增强,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

8.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时期商鞅的“废井田,开阡陌”,根本原因是()

A.分封制的瓦解B.生产力的发展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D.上层建筑的变化

9.右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可能填写的是()

精耕细作

B.铁犁牛耕

C.封建土地私有制

D.自然经济

10.

“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

”这段材料最主要反映了()

A.精耕细作的必要性B.井田制的瓦解

C.人口膨胀的压力D.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11.观察《中国古代丝织业中心分布变迁图》,依据图中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古代丝织业中心多数分布在丝绸之路的沿线

B.汉代丝织业中心由都城长安向全国各地辐射

C.唐宋时期的丝织业是发展最快的手工业部门

D.元至清朝苏州、南京等地也成为丝织业中心

12.

在浙江宁波等地发现了汉代瓷窑遗址,河南、河北、安徽、湖南等地的东汉墓葬中都曾发现瓷制品,而尤以江西、浙江发现的为多。

据此不能判断()

A.瓷器的发明最迟不会晚于东汉B.汉代我国南北方可能都已能烧制瓷器

C.汉代瓷器常作为冥器使用D.汉代南北方形成青白两个瓷系

13.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唐宋时期,政府不仅不排斥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经营活动,相反,把手工业者和商人纳入国家专卖制度中的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国家只在批发环节上控制商品经营;明清时期,国家对盐实行专卖,其他商品都可以自由经营。

材料反映出()

A.政府实行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政策B.政府对工商业经营管理方式的调整

C.民间贸易完全突破了官府的限制D.政府对商业活动实行严格管理

14.右图是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

但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

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明清工匠缺乏技术的积累

B.官府对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有严格限制

C.手工生产能确保产品质量

D.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

15.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了“想要富,男子耕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了“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这主要是由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B.专制制度的衰落C.西方文明的影响D.抑商政策的松动

16.面对波斯人的人侵,雅典使节向斯巴达人保证说,他们绝不会背叛希腊人,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血缘和语言、共同的祭坛……在城邦危机时代,“泛希腊主义”的思想观念日益强烈。

从表面上看,这种文化认同感的形成似有助于希腊世界的政治统一,但是希腊人的文化认同感植根于更深刻的层次。

在他们看来,他们与非希腊人的本质区别正在于他们是生活在城邦里的,而非希腊人不是;他们作为“城邦动物”的属性才构成希腊文化一致性的原初基点,其他的表征均衍生于此。

该材料()

A.论述了希腊没有形成统一国家的原因B.体现了希腊人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

C.说明了希腊城邦之间民族意识的形成D.解读了希腊民主政治的内涵

17.美国学者波默罗伊在《古希腊政治、社会和文化史》中写到:

“梭伦还必须面对雄心勃勃的新贵——那些人来自平民家族,对所谓‘好父亲’集团的世袭贵族垄断特权耿耿于怀。

”为缓释“新贵”的“耿耿于怀”,梭伦()

A.废除债务奴隶制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C.设立五百人会议D.限制第四等级权利

18.18世纪英国诗人雪莱曾写道:

“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都起源于希腊。

如果没有希腊,我们现在还可能蒙昧无知,与野人无异。

”雪莱认为希腊文明与近代西方文明之间的关系是()

A.希腊人创造出的法学体系沿用至今B.近代西方文明复原了古希腊文明

C.希腊文明完全涵盖了近代西方文明D.希腊文明是近代西方文明的源头

19.罗马法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下列摘自《十二铜表法》的条款不能反映这一内容的是()

A.第一表:

诉讼当事人一方过了午时仍不到庭的,长官应即判到庭的一方胜诉

B.第五表: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C.第七表:

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

D.第八表:

不法砍伐他人树木的,每棵处以25阿斯的罚金

20.《民法大全》中记载:

“拷问不得施加于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下列对此规定理解不准

确的是()

A.此规定注重保护奴隶制度B.此规定注意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

C.此规定注意规范审讯制度D.此规定包含的某些原则具有永恒价值

21.公元前357年,罗马把借贷的最高利息限定为1/12,10年以后又把原有利率减半。

公元前344年,通过延期债务偿付令,宣布禁止高利贷。

公元前326年,通过新的法案,“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是人身作为其借款的抵押品”。

这些变化说明了()

A.罗马人主要依靠习惯法来调整社会关系B.平民的不懈斗争推动公民法不断调整

C.自然法精神在法律实践中获得充分体现D.万民法适应了帝国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22.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认为“用法律保护个人权利,明确所有权归属,这些正是自由交易和市场形成的前提,也许正基于此,很多学者才把发明公司的荣耀归于罗马人……但真正公司时代的到来,还要在人被进一步解放之后”。

对此理解最确切的是()

A.罗马法维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罗马法影响公司组织的诞生

D.罗马法导致自由市场经济形成C.罗马法具有先进性和时代的局限性

23.希拉里对希腊总理笑称:

“希腊应对实行民主政治的国家收取版税”,希拉里这样说主要是雅典政治开创了()。

①“分权制衡”的原则 ②司法独立的原则 ③“主权在民”的原则 

④集体领导的原则 ⑤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⑥普遍选举的原则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①③④⑤

24.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

根据产生方式的不同,各种政府官员在权力上有着不同的限制。

通过选举产生的官员只有通过选举才能继续留任其职位,而由政府首长或部门指派的其他官员则根据指派人的意愿决定去留,而且随时可以被罢免。

这一规则也存在例外,这个例外指()。

A.副总统B.各州州长C.最高法院大法官D.国会议员

25.下图以函数图象示意了法国大革命前至1875年的政体变化,说明法国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定起点a为君主制,c、e为君主立宪制,那么f应为()。

A.君主专制B.君主立宪制C.共和制D.帝制

26.在2012年7月召开的“叙利亚之友”国际会议上,美国要求出兵叙利亚,法德等国政府对此作出附议。

假如类似的政府决策发生于一战前夕的时代,法德两国决策的程序是()。

A.德:

首相经议会同意执行;法:

总统直接决策执行

B.德:

议会直接通过;法:

议会直接通过执行

C.德:

皇帝直接决策;法:

总统提出,议会同意后执行

D.德:

皇帝提出,议会同意后执行;法:

总统直接决策执行

27.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和中国儿童游戏中的“锤子、剪刀、

布”同一原理,即一物降一物。

对此种说法你认为()

A.正确,讲出了三权分立的实质B.贴切,道出了三种权利之间的关系

C.不妥,三种权利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单向制约

D.不妥,三种权利的关系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28.“太平世界男女同权科举,天国春秋军民协力斩顽妖。

”此联是洪秀全为天京文阁殿新考时撰写的门联。

下列对其所含历史信息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A.描绘了太平天国定都后的斗争片段B.体现了太平天国倡导男女平等的政策

C.反映了太平天国时期的文化改革措施D.表达了要彻底击退外国侵略军的意志

29.甲午战争使日本以强兵走向富国,2014年又是甲午年,日本右翼期盼“甲午神奇”能出现。

1895年,日本人终于拿到了想要的《马关条约》,西方政界议论纷纷,下列西方政界的议论符合史实的有()。

①美国:

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②英国:

我们终于可以获得减免税率的权利了

③法国:

伙计,我们的机器也搬运到中国去 ④德国:

我们现在终于可以把使馆设在中国北京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0.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

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

新的着重点对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

下列各项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戊戌变法,主张通过改良的方式,实行君主立宪制

B.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C.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

D.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与科技,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

31.胡汉民在自传中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进行总结:

“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

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

”对这个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民主共和观念尚未为民众普遍接受B.创建民国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C.民众对“民国共和”理念理解上的偏差是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

D.民主共和不适合中国国情

32.日军战史承认,“作战始终是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中国军队“引诱日军一直深入到长沙,集中长沙城内外的30万大军将日军包围。

尔后,日军第一线部队几经苦战,……于(1942年)1月15日撤回到原驻防地。

这次作战,动摇了一部分官兵的必胜信念。

”中国军队的此次作战()

A.扭转了抗战的战略态势B.发生在相持阶段的敌后战场

C.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D.体现出正面战场坚持抗战的精神

33.右图是1946年丁聪创作的漫画《民“主”曰:

“逆我者亡”》,对漫画的正确解读是()。

A.揭露国民党统治下所谓的“民主”

B.表达了人们对言论自由的渴望

C.揭露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D.号召人们为民主自由而斗争

34.在今天,伴随着美国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的逐步加深,马克思在他的故乡西方,却以王者归来的姿态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

马克思重新受到重视,是因为他()。

A.创立了阶级斗争理论B.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及社会不公问题

C.可以拯救金融危机D.提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35.1990年11月21日,有34国参加的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通过了被誉为“新欧洲”宣言的《新欧洲巴黎宪章》,它在“东方”认同于“西方”价值观念的前提下,宣告“欧洲对抗和分裂的时代已经结束”,各国今后的关系将“建立在彼此合作和尊重的基础上”,这几乎成为所有欧洲国家的共识。

这表明()

A.冷战格局在欧洲的结束B."新欧洲"是东西方妥协的产物

C.欧洲开启了一体化进程D.冷战时代以西方的胜利宣告终结

36.哥伦布曾说过:

“黄金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东西!

谁有了它,谁就能支配他所想要的一切。

有了黄金,要灵魂送到天堂,也是可以做到的。

”欧洲人对黄金这种贪婪的追求,从本质上反映了()

A.掠夺黄金是为了满足欧洲人的生活需要B.掠夺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

C.资本主义生产对于掠夺财富和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迫切要求

D.黄金是哥伦布踏上美洲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37.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当时美洲印第安人后裔也用一种另类的态度表达了自己的感情,以下几条标语,你认为哪一条最能表现他们的感情?

()

A.“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B.“感谢哥伦布将光明带给我们”

C.“新大陆的伟大发现者”D.“哥仑布给我们带来贫困”

38.马克思曾经说过:

只要英国人“把机器应用于一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交通上,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也去制造这些机器了。

”这说明:

()

A.殖民活动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是建设性的B.殖民活动在客观上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

C.煤和铁是一个国家获得独立的根本条件D.工业革命加速了西方殖民体系的崩溃

39..电影《泰坦尼克号》描述的是1912年英国的一艘豪华巨轮与冰山相撞而沉没的一次重大海难。

当海难发生时,船上曾通过无线电发出求救信号。

下列说法最确切的的是()

A.它是18世纪以前工业革命的成果B.它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C.它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结合的成果

D.它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40.法国年鉴学派代表人物布罗代尔曾提出过“世界时间”的概念。

意即人类文明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球的每一个地方,每个时代都有少数两三个地区代表着那个时代人类文明的最高水平,每个民族都应该谨慎地寻找自己的方位,判断自己到底是与“世界时间”同行还是被远远抛弃在外面。

根据这个说法()

A.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一直处于"世界时间"之外

B.美国从工业革命开始跻身到了"世界时间"当中

C.罗马法是古罗马处于"世界时间"中的重要标志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中国回归"世界时间"

二、材料解析题(共40分,第41题15分,第42题15分,第43题10分。

41.(15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政治制度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时期统一中原的秦国,18世纪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

它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在治国方面却有惊人的相似。

材料二古代中华文明是一种以君主官僚国家政权体系为主轴,……文化上高度认同而予以强化的政治大一统文明。

材料三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它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

——《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秦国”和英国“在治国方面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都开创了新的政治制度。

请用史实加以说明。

(4分)

2.“秦国”建立的“君主官僚国家政权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分)

3.英国创立的“全新的政体”是如何不断发展完善的?

有什么重大影响?

(4分)

4.“秦国”和英国的治国方针代表了东西方不同时期的政治文明。

指出他们的根本不同点。

(4分)

42.(15分)“中国梦”,折射出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发展主线,描绘了近现代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的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百年坎坷寻梦”

材料一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普利民生,以达革命之宗旨,完国民之志愿。

个人不可太过自由,国家要得完全自由。

到了国家能够行动自由,中国便是强盛的国家,要把我们国家的自由恢复起来,就要集合自由成一个很坚固的团体,中国国家自由了,中国民族才真能自由。

我们实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的时候,须同时想法子改良社会经济组织。

——《孙中山文集》

材料二作为一个民族国家,中国是由于日本的大举入侵和举国抗战体制的形成,才在当时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统一,国人的民族意识也因此得以极大提升。

我们说,抗日战争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了,增强了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和对政府的监督程度,它自然也就促进了国民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心和参与,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杨奎松《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梦想》

现代——“梦想照进现实”

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在考虑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时认识到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方针制定发展战略。

1979年12月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来华访问,在一次谈话中邓小平正式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小康战略”。

小康战略是不断充实和发展的,1987年中共十三大确认“温饱到1990—小康到2000—基本现代化到2050”的三步走战略。

——何爱国《重探新中国现代化战略的演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主要思想观点。

(4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为什么“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3分)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小康战略”提出的时代背景。

(4分)

(4)关于“百年坎坷寻梦”到“梦想照进现实”的曲折历程,谈谈你的认识。

(4分)

43.(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67年8月5日,刘少奇在中南海受到残酷批斗。

他抗议说:

“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

谁罢免了我国家主席?

要审判,也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

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

我个人也是一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

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

——摘编自《历史上的今天》

材料三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

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

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讨论通过,并且加强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有关图片信息,说明建国初期中国在民主与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及其意义。

(3分)

(2)材料二中现象出现的主要背景是什么?

此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

(4分)

(3)用史实说明材料三所反映的中国在治国方略方面的重大变化,并简述其影响。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