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融资解读.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166665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0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融资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企业融资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企业融资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企业融资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企业融资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企业融资解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企业融资解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企业融资解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企业融资解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企业融资解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企业融资解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企业融资解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企业融资解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企业融资解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企业融资解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企业融资解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企业融资解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企业融资解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企业融资解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企业融资解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融资解读.docx

《企业融资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融资解读.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企业融资解读.docx

企业融资解读

民营企业国外投资风险及其防范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

“十二五”规划期间,我国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鼓励一些有技术、有能力的企业率先走出国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参与到国际竞争中。

而这些企业中,民营企业的比重在不断的增加,但其在国外投资中不仅面临大型国有企业所遭遇的风险,更由于其自身原因会碰到更多的投资风险。

本文从目前国内民营企业参与国外投资的现状入手分析,剖析了民营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投资风险,并从民营企业内外部分析了遇到这些投资风险的原因,结合从华为海外投资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得到的启示,提出了一些民营企业对国外投资风险能采取的防范对策,从而将风险降到最低,提高自身走出国门进行国外投资的成功率。

关键词:

民营企业;国外投资;投资风险

 

目录

一、我国民营企业概况及国外投资现状1

(一)我国民营企业概况1

(二)我国民营企业国外投资的现状2

二、我国民营企业国外投资面临的风险分析4

(一)我国民营企业国外投资面临的风险4

(二)我国民营企业国外投资风险产生的原因5

三、案例分析——以华为海外投资为例分析7

(一)华为公司的概况7

(二)华为的国际化征程8

(三)华为国际化对其他民营企业的启示10

四、民营企业国外投资风险防范策略11

(一)拓宽筹资渠道,化解融资风险11

(二)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进入11

(四)经营战略“本土化”,投资策略“多元化”12

(五)评估国外投资风险,利用投资保险转移分散风险12

(六)培育和选拔跨国经营人才,强化公司高层风险监管职责13

(七)加强技术交流和合作,提高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14

五、总结14

参考文献15

 

一、我国民营企业概况及国外投资现状

(一)我国民营企业概况

全国工商联主席王钦敏2013年2月1日在北京举行的2012—2013年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形势分析会上披露,据工商联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民营经济在国内GDP中的所占的比重已超过60%。

截至到2012年9月,登记在册的我国民营企业数量已突破1000万家,同比增长12.6%;户均注册资金同比增长7.8%,企业规模实力持续增强。

去年前10个月,民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累计增速为14.9%,较2011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落,但仍高于国有工业企业的6.4%和全国工业企业10%的平均水平。

民营企业以其相对灵活的机制、快速更新的技术、无处不在的优越区位等优势越来越多的活跃在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舞台之上。

据商务部统计资料显示,截止到2012年12月份,我国境内投资者直接投资了境外4425家企业,涵盖全球141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772.2亿美元,同比增长28.6%。

其中股本投资和其他投资628.2亿美元,占81.4%,利润再投资144亿美元,占18.6%。

到2011年年底,我国民营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已经超过当年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40%,甚至是在一些具体的投资领域投资的活跃程度比国有企业更强烈,民营企业正在积极成为我国对外投资的一股新兴的力量。

图12012年1月-2012年12月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统计

图22011年对外直接投资主体构成情况

资料来源:

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2011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二)我国民营企业国外投资的现状

我国企业对外投资额连续11年保持告诉的增长势头,累计达到4000多亿美元,尤其最近几年更是势头强劲,其中民营企业功不可没,不断刷新投资额的记录。

然而,在这一系列骄人的成绩背后,我们也看到了民营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国际新形势面前所显现的各种窘迫现状,展现出其在国际投资中存在的劣势和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企业对外投资战略不适应国际市场

《2011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非金融类跨国公司排名前100位的跨国指数平均值约为60%;非金融类跨国公司发展中国家排名前100位的跨国指数平均值达52.1%。

而其中,中国有9家公司有幸在内,但它们的平均跨国指数才到24.5%,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民营企业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和有效的资源利用能力,在全球资源、人才配置上缺乏明确清晰的规划。

2.企业内部公司治理结构混乱

随着国际市场的不断变化,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外的跨国公司股权结构逐渐发生改变,国际股份的比重不断增加。

在公司治理方面,由原来的国内董事会发展成国际董事会;在公司管理结构方面,有原来的中心辐射式结构向全球网络式结构转变。

然而,国内的民营企业在对外投资中遇到的这些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甚至有些家族企业依然一味的实行裙带式管理,严重制约着民营企业在海外投资的发展前景,不能有效的适应高度复杂、快速变化的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海外投资企业中实现盈利的公司占比为55%,其中非生产性企业占多数;收支平衡的占28%;亏损的占17%,而且以生产性企业居多。

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方面缺乏相关的管理经验,公司的内部结构和管理机制也尚不适应国际化经营管理的需要。

3.企业责任感不具备竞争力

很多国家非常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因此,对于一个跨国民营企业来说,具备很强的社会责任感更能帮助其快速的进入新兴的市场和国家。

然而,我国的民营企业依旧只是简单的履行着其作为一个企业应尽的本职工作:

追求公司利润最大化、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的目标。

忽视了一个企业对当地社会和环境应该承担的责任,从而影响到在新市场的市场开发。

例如,有的企业目光短浅,因为涉嫌通过贿赂相关人员获得一些订单而最终进入世界银行的“黑名单”,影响到海外融资;有的企业因为发生安全事故或者引发了环境问题而遭到当地居民的批评和抵制;有的企业在财务上做假账而被迫停牌或是退市;有的企业负责人恶意违反当地的政策法规而被追究刑事责任。

4.企业在高风险区域缺乏有效的风险管控能力

中国民营企业在国外投资的过程中不断的出现突发事件,然而,在面对和处理这些突发事件的过程中,民营企业所表现出的经验缺乏和管控能力薄弱以及危机处理意识不强等问题尤为突出。

我国民营企业的很多海外投资项目,往往过于依赖执政当局的支持,即只走“上层路线”,导致企业对当地其他利益相关者缺乏清晰的了解和认识,没能处理好相关的公共关系,使得很多企业在一些高风险的区域无法有效的规避此类风险。

二、我国民营企业国外投资面临的风险分析

(一)我国民营企业国外投资面临的风险

1.市场风险

影响市场供求的因素众多,我国民营企业在国外投资的过程中首先面临的就是汇率风险,国际汇率价格每日都在变动,跨国投资时刻面临着由于汇率变动而遭受损失的可能。

其次是利率风险,民营企业进行海外投资或多或少的都要进行融资,这其中就蕴藏着由利率变动可能引起的损失。

最后是商品价格风险,民营企业海外投资在非金融类的项目必然会受到当地和国际市场两方面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

如果是上市公司,还要面临股票价格变动的风险。

2.经营风险

我国民营企业在国外进行投资会面临和国外合作的公司存在信用问题从而引发信用风险或是违约风险。

企业决策者如果对市场了解不够,会出现决策失误,生产的产品不适合市场需求,出现资金链问题,诱发流动性风险。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部分企业缺乏核心技术,没能在技术上寻求突破,而是出现恶意竞争、压价竞销、相互排挤等妨碍市场正常发展的举动。

更有甚者,企图通过行贿等不正当手段竞争,最终触犯当地法律法规,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3.政策风险

世界各国的产业政策、汇率调整、宏观调控等经济、金融政策时常发生变动,对在国外投资的民营企业形成了不小的风险。

在国内,民营企业和其他各类企业所面临的政策规定都是一样的,而在国外,企业必须遵守东道国的政策。

尽管,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发展,各国关税总体呈不断下降,对于出口有利,但对于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确实不利因素。

很有可能由于公司经营不善,无法收回前期高额的投资资金。

4.财务风险

首先,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会计核算上容易出现差异,由于很多国家目前实行汇率浮动制度,在货币兑换的过程中,民营企业的国内公司和国外公司资产数额时常发生变动从而出现财务风险。

其次,公司的业绩也会导致公司的资金链出现问题,进而影响到公司的偿债能力和信用等级等。

5.法律风险

各国刚开始对外国商品的限制主要出现在关税上,但随着关税的不断降低,各种非关税壁垒逐渐成为限制外国商品的主力军,甚至东道国的经济文化政策、法律规定条文在对外投资中同样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些法律规定,某些上商品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才可以进口,企业进行投资也必须符合这些标准。

如我国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超过此范围的行业外商不能进入,企业在融资、货币兑换上也受到各种限制。

6.政治风险

如果民营企业所选择进行投资的区域是一个政局不稳的高危国家或地方,企业就将面临战乱、国有化、政府违约等政治风险。

商业风险囊括了前五种风险,这些风险发生的概率也很高,因此一般的投资者也仅仅在考虑了商业风险因素后就做出投资决策,而忽视了发生机率相对较小的非商业风险——政治风险,但是此类风险发生,投资者将面临更为严重的损失。

近期中东和北非动荡的局势让更多的人不得不开始关注政治风险。

典型的政治风险如发生在利比亚的武装冲突和内乱,部分中国投资者就在这次事件中损失惨重。

(二)我国民营企业国外投资风险产生的原因

民营企业参与海外投资产生风险的原因大致可以归为两类,一类为内部原因,与企业自身相关;另一类为外部原因,与东道国、母国和国际环境相关。

1.内部原因

首先,民营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同时又由于资金短缺造成创新不足;由于可控资源少、管理资源有限,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显得力不从心;由于国际投资的复杂性,民营企业较小的规模很难成功的将国内优势的竞争资源转移到东道国。

其次,民营企业规模小,国外投资比重占用资源大,为尽快回收资本,企业往往追求短期目标,忽视投资的中长期规划,以自我为中心的发展方式,忽略同东道国企业的合作。

最后,民营企业的员工素质整体不高,一方面由于一部分民营企业家自身素质的问题,缺乏对国际形势的把握和对投资行业的认识不足;另一方面民营企业缺乏善于从事风险投资管理的人才、缺乏国际投资的经验、文化冲突无法排解,导致在投资场所、投资产品、投资伙伴的选择上出现失误,不能有效利用东道国有利的法律法规。

2.外部原因

民营企业进行国外投资受到的不利因素影响不仅有来自东道国限制,还有来自母国的干预,更有来自国际局势动荡的冲击。

一是利率升降的影响。

世界各国的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和市场环境都是一个变数,一部分经济不发达国家为促进本国经济发展,采取一些鼓励性政策和措施吸引外商投资和引进技术,但同时又担心民族工业和国内有限的自然资源,制定相关政策限制外商投资。

二是购买力的变化。

由于东道国和母国通货膨胀的同时存在,造成购买力下降,导致民营企业实际投资收益的减少。

三是投资目标的影响。

投资方和被投资方来自不同的两个地域,相互合作的过程中文化冲突在所难免,无论是来自语言、风俗习惯、价值取向,还是思维方式和企业行为方式上都存在很大差异,如果不能有效化解势必造成投资损失。

加之民营企业的当地合作企业在投资项目上经营管理不善,业绩发生亏损,无法按时足额支付投资方红利和本息,势必又造成国内投资者的损失。

四是东道国的控制和干预。

少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降低本国同行业竞争力,维护本国民族工业企业的利益,制造和散播“中国威胁论”等谣言,通过税收、立法等手段从法律和行政上对我国民营企业实施歧视性干预,对民营企业的国外投资进行有目的性的指导。

五是东道国客观条件的制约。

处于非洲、拉丁美洲、亚洲等区域的国家经济不发达,基础配套设施不足,交通条件落后,通讯系统不畅,银行金融系统效率低下,法律安全体系缺乏保障。

六是政治风险。

民营企业对非商业风险的认识不足,一旦进入经济不发达的高危地区,很容易由于动荡的局势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同时民营企业自身规避风险的能力差,在面对强制国有化、强制出口、恐怖主义、武装暴力行为发生是束手无策,所做成的经济损失可想而知。

三、案例分析——以华为海外投资为例分析

(一)华为公司的概况

华为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简称,是我国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是继联想集团之后,第二家排名进入世界500强企业的中国民营科技企业,目前唯一一家没有上市的世界500强企业。

华为成立于1987年,注册地在中国深圳,现任总裁任正非。

公司产品主要包括应用与通讯网络中的交换、传输网络、有线和无线固定接入网络以及无线终端产品和数据通信网络产品,为全球140多个国家的网络运营商、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涵盖软硬件设备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范围覆盖了世界人口的1/3。

2012年华为以年销售营业额2202亿元人民币,继续保持全球第二大通讯设备制造和供应商的地位,位列爱立信之后。

据2012年第四季度数据显示,华为的手机制造销售业务排名世界第六,而其中智能手机制造销售业务为全球第三。

表1华为2008——2012年五年财务概要

人民币百万元

2012(USDMillion)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销售收入

35,353

220,198

203,929

182,584

146,607

123,080

营业利润

3,204

19,957

18,582

30,676

22,241

17,076

营业利润率

9.1%

9.1%

9.1%

16.8%

15.2%

13.9%

净利润

2,469

15,380

11,647

24,716

19,001

7,891

经营活动现金流

4,009

24,969

17,826

31,555

24,188

4,561

现金与短期投资

11,503

71,649

62,342

55,458

38,214

24,133

运营资本

10,155

63,251

56,728

60,899

43,286

25,921

总资产

33,717

210,006

193,849

178,984

148,968

119,286

总借款

3,332

20,754

20,327

12,959

16,115

17,148

所有者权益

12,045

75,024

66,228

69,400

52,741

37,886

资产负债率

64.3%

64.3%

65.8%

61.2%

64.6%

68.2%

*美元金额折算采用2012年12月31日汇率,即1美元兑6.2285元人民币

图3华为2008——2012年销售收入、营业利润、经营活动现金流柱形图

资料来源:

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2012年年度报告

以上图表为华为2008——2012年华为的销售收入情况,从图表中可以看出,自2008年以来,华为的销售收入不断增长,这无疑归功于华为海外市场业务的不断深入开拓。

截止到2012年年底,华为海外业务收入约占总体收入的66%。

华为为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产品和解决方案,其中包含全球前50强的电信运营商中的35个;在海外市场设立了20个地区部,100多个分支机构;华为实施全球异步研发战略,通过设立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美国达拉斯及硅谷、印度班加罗尔、俄罗斯莫斯科,以及中国的深圳、上海、北京、南京、西安、成都和武汉等地的研发机构整合跨文化团队合作。

(二)华为的国际化征程

2008年华为被《商业周刊》评为全球十大最有影响力的公司。

2008年,华为为TransTeleCom承建的40G传输网络连接了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无电中继跨距达到1140公里,大幅度降低了每比特的传输成本。

华为率先推出了10GEPON和10GGPON样机,将帮助运营商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超宽带业务体验。

华为被TeliaSonera选为全球首个在挪威首都奥斯陆架设LTE/SAE商用网络,用全新的网络宽带业务为奥斯陆的用户提供服务。

超过2500万部移动宽带产品的全球累计发货量帮助华为奠定了全球市场份额第一的地位。

首次大规模的在北美推出商用UMTS/HSPA网络,拿到加拿大运营商Telus和Bell的订单。

联合贝恩投资收购美国电子产品制造企业3Com,但遭到美国议员的反对,最终收购计划被迫流产。

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华为的专利申请数排名第一,全年共递交1737件PCT专利申请;LTE专利数占全球10%以上。

 

2009年无线接入市场份额跻身全球第二。

获得的LTE商用合同数居全球第一,并成功交付了世界上第一个LTE/EPC商用网络。

2009年被IEEE标准组织评选为年度杰出公司贡献奖;被美国FastCompany杂志选为全球前五名最具创新力的公司;获得英国《金融时报》颁发的“业务新锐奖”。

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主要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同比降低20%以上,建立了3000多个站点为新能源供电提供解决方案。

2011年华为正式成立运营商网络、企业和消费者三大业务集团。

2012年华为上半年销售收入超越爱立信,达到162亿美元,跃居全球销售额第一的电信设备制造商。

华为自1996年开始踏上了“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国际化征程。

如今,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了,华为不仅成长为我国通讯设备领域内的领军公司,更在海外设立了22个地区部,100多个分支机构,成功在国际市场中站稳了脚跟。

但华为的国际化旅程绝对不是一帆风顺的,从中我们可以借鉴到华为成功开拓欧洲市场的经验,也可以吸取到华为败走美国市场的惨痛教训。

华为国际化路程包括:

一是核心技术国际化。

华为讲究品牌出口,基础就是技术出口,特别是像电信设备、网络技术这样的高科技行业,没有核心技术的出口支撑,品牌出口就会变成空谈,失去生命力。

所以华为从一开始就非常注重自主的技术路线。

通过研发投入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长期坚持每年投入销售的10%用于研发,研发投入的10%用于预研,对新产品、新技术的持续研究和跟踪,公司员工的43%从事研发工作;通过研发缔造有全球竞争力的完整产品线;通过研发构建有国际优势的价格;通过研发确保技术输出地位。

二是财管和资产的国际化。

出售非核心资产。

2001年2月份,华为将其旗下的华为电气公司出售给了全球电气大王爱默生;2006年1月,以8.82亿美元将华为3Com的49%股份卖给3Com公司。

出口信贷是华为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手段之一。

解决财务技术难题。

为实现公司财务制度与账目、代码、流程和监管的统一,聘请普华永道和毕马威会计事务所设计了专业的财务监管体系。

资本国际化。

努力推行筹资形式多样化,继续稳健的推行负债经营,开辟资金来源,控制资金成本,加快资金周转,逐步形成支撑公司长期发展需求的筹资合作关系,确保公司战略规划的实现。

三是合作伙伴国际化。

2005年华为公司与英国最大的通信和IT设备供应商马可尼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但出于政治原因,最终马可尼公司75%的资产被爱立信收购了;2009年9月,华为提出了以4亿美元收购北电欲出售的地铁以太网业务的计划,同样遭到来自政治方面的压力而最终放弃。

从2002年6月开始华为就一直在与美国3Com公司进行关于成立合资公司方面的谈判;2003年华为3Com公司成立;2006年12月美国3Com公司以8.82亿美元收购旗下合资公司中华为所持有的全部股份。

2008年华为联手贝恩资本斥资22亿美元竞购美国路由公司3Com,同样是因为政治原因遭到拒绝。

但无论华为的国际化征程如何坎坷也始终改变不了中国民营企业正在不断努力的尝试着在国际市场分一杯羹的事实。

(三)华为国际化对其他民营企业的启示

1.准确的国际战略定位

华为在开拓国外新市场的过程中没有盲打莽撞,在分析自身优劣势后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先从网络建设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入手,积累经验和实力后逐步渗透到欧美等高端市场;在竞争战略上选择开始由“低成本战略+市场差异化战略”迅速占领市场份额,获取客户青睐。

再走上“创新差异化战略”,稳固市场占有率。

2.坚持技术创新

截止到2011年华为累计申请36,344件中国专利,10,650件国际PCT,10,978件外国专利。

共获得专利授权23,522件,其中90%以上为发明型专利。

在云计算相关技术上拥有中国专利685件、欧洲专利226件、美国专利107件,并在云计算的标准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工作,在DMTF的十四个董事席位中也占有一席之地,组织了IETF云计算/数据中心领域的ARDM工作组的成立工作并担任该工作组的主席职位,更在有关于云计算的组织中积极活动。

华为的专利申请数量连续6年蝉联第一,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连续3年居于首位。

3.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培养

华为在1998年3月制定《华为基本法》,在公司内部长期得到贯彻落实。

公司无处不在都透露出一个服从的管理文化,因此,华为人拥有极强的执行能力。

在处理问题时能够运用独特的方法,在处理公共关系时能不惜成本不计代价的完成公司的使命。

四、民营企业国外投资风险防范策略

(一)拓宽筹资渠道,化解融资风险

民营企业国外投资应充分利用各种融资渠道和金融工具,降低融资风险。

由于汇率的波动会影响到跨国融资,因此民营企业应尽可能的在资金的获取、使用、偿还的过程中避免跨国流动,从而规避汇率带来的融资风险。

跨国经营时要善于运用金融工具,例如通过期货交易、互换交易提高金融资产的流动性;通过国际项目融资和国际租赁融资来有效降低融资风险。

(二)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进入

对于选择何种投资方式进入进行科学的论证和研究,可以选择对外出口、契约和直接投资等多种途径,科学的决策、合理的安排投资进入方式。

跨国投资是进行海外并购或是直接投资,还是投资合资企业、合作经营企业或是独资企业等方式都要做合理的调研和规划。

其中,合资企业和合作经营企业明显优于独资企业。

对于刚刚进入国际市场的民营企业,比较适合选择合资、合作经营的方式进入新市场,能够有效的避免东道国的政府干预,缓解民族主义情绪。

(三)研究评估国际政治风险,选择合适项目

民营企业在国际投资中为了能够有效的识别、评估和监控投资风险,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投资风险管理系统,从而及时的发现、防范、规避、减少和转移政治风险。

图4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系统

民营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必须将企业战略与海外政治风险管理有机结合。

企业在布局海外时,必须综合考虑拟进入地区对企业战略的重要程度和政治风险进行决策。

如图5所示,很明显,企业A和企业B在政治风险高的地区都有项目,对于战略重要度高、政治风险水平低的地区,通常都是必进入的地区,但往往竞争也非常激烈,而在战略重要度高但政治风险水平也高的地方,可能竞争就不那么激烈。

这需要企业结合自身的战略加以考虑。

图5企业战略与政治风险

资料来源:

RobertMcKellar,AShortGuidetoPoliticalRisk,(AshgatePubCo.),2010,p.82.

(四)经营战略“本土化”,投资策略“多元化”

民营企业海外投资面临东道国的各种政策、法律限制,企业应该主动实施“本土化战略”,入乡随俗,降低东道国市场进入的门槛,增强企业在东道国环境适应能力,有利于树立企业良好形象,规避非贸易关税制裁,降低政治敏感度。

高效率合理的利用东道国在原材料、资本、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在东道国本土完成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工作并成功的将新技术转化为竞争力,在东道国境内实现新产品的销售,抢占当地市场,甚至是再出口到其他国家。

(五)评估国外投资风险,利用投资保险转移分散风险

海外投资保险由来已久,是母国为保障本国海外投资者在国外遭遇政治风险造成投资损失是的一种补偿性保险。

对于这种能极大提高民营企业抵御国外投资风险能力的积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