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河池卷语文带解析.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166802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河池卷语文带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河池卷语文带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河池卷语文带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河池卷语文带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河池卷语文带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河池卷语文带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河池卷语文带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河池卷语文带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河池卷语文带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河池卷语文带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河池卷语文带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河池卷语文带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河池卷语文带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河池卷语文带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河池卷语文带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河池卷语文带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河池卷语文带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河池卷语文带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河池卷语文带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河池卷语文带解析.docx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河池卷语文带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河池卷语文带解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河池卷语文带解析.docx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河池卷语文带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河池卷)语文(带解析)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86分钟;命题人:

xxx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我们学过的《孙权劝学》和《祖逖北伐》均选自该书。

B.杜甫,字子美,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有“诗圣”之称。

C.论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类。

D.按作品题材反映的时代不同,戏剧可分为:

悲剧、喜剧和正剧。

2、下列各项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好吧。

”他说,“我相信你能行!

B.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能等……

C.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D.在挫折和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用词不当,“增强”换为“增加”)

B.高州中学的学生讨论并听取校长关于培养良好习惯的意见。

 (语序不当,“讨论”和“听取”调换)

C.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

(前后矛盾,去掉“能否”)

D.经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使我校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成份残缺:

缺少主语。

去掉“经过”或“使”)

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学校定期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广大师生获益匪浅。

B.谈论河池旅游及其影响力,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要盲目乐观。

C.同学们都在争分夺秒地复习,他却苦心孤诣地沉迷于游戏,他的父母为此心急如焚。

D.如果学生对影视明星顶礼膜拜,就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浩翰 虔诚 心有余悸 融融泄泄

B.典范 妖娆 风尘仆仆 一泻千里

C.堕落 犒劳 死心踏地 轻举妄动

D.眷顾 勾勒 循规蹈矩 为富不人

6、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热忱(chén) 哽咽(yè)    憧憬(chōnɡ) 弄巧成拙(zhuō)

B.浣妆(huàn) 发窘(jiǒnɡ) 沉淀(diàn)  分道扬镳(biāo)

C.贿赂(lù)   濒临(bīn)   憩息(qì)    言简意赅(ɡāi)

D.纶巾(ɡuān) 岑寂(cén)   恫吓(dònɡ)  乳臭未干(xiǜ)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作文(题型注释)

7、请从下面两道文题中任选其一,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

(1)歌手蔡琴说:

“我是一个善于捕捉幸福的人。

比如,阳光落到桌子上,温暖安静,那一刻好幸福。

我喜欢养花,花开放了,我也感到幸福”。

是啊,只要用心去捕捉,你会发现,幸福一直都在。

请以“捕捉幸福”为题,写一篇作文。

(2)我们总是在羡慕别人,而对自己所拥有的却常常视而不见:

坚强、快乐、自信、勇敢、爱心,澄澈的蓝天、温暖的眼神……只要用心去感受,你会恍然发现,原来,我拥有的也很多!

请以“原来,我也有    ”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

(1)半命题作文,请把文题补充完整后再作文;

(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3)不得抄袭试题中出现的材料,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评卷人

得分

三、现代文阅读(题型注释)

(河池中考改编)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我在第三棵树下等你

①记得中考那年,学校要求上晚自习,爸爸每天9点就到学校门口来接我。

我到家他会给我加餐,有次他问我吃什么,我说要吃手擀面,我去洗漱的时候,他已经把一碗面条摆在我面前。

我接过汤碗时,没想到那么热,手一抖,碗落地上了,他有点生气。

我手正疼得难过,气恼地喊:

“我又不是故意的!

”然后一下把筷子拍在桌上,气呼呼地回了房间。

②第二天我放学,看见他在校门口等着我,我趁着夜色,混在同学中走过去。

虽然走进胡同时,黑暗和恐惧使我的心怦怦乱跳,可我还是想让他着急,让他知道我多么重要。

果然,我到家没多久,他急匆匆跑回来,我隔着房门听见他上气不接下气地问妈妈:

“女儿回来没?

”妈妈说:

“回来一会儿了,你怎么还没接着?

”他如释重负地说:

“人太多了,没看清。

③后来,顺着门缝飘进一张字条:

“爸爸今晚在第三棵树下等你。

”连个道歉也没有,倒像是约会,我把字条扔在桌子上。

放学了,我缩在人群中,看见爸爸果然站在校门口的第三棵小杨树旁边,正死死地盯着校门口看,我一低头,又走了过去。

快到路口的时候,我回头望望,他还在那儿身躯前探,我想他一定是在努力辨认自己的女儿。

④人流在减少,他依然一动不动地往前看。

终于学生都走完了,只剩几个老师稀稀拉拉地走出来。

爸爸赶上前去,跟他们说着什么,然后又迅速地往这边跑来,他在昏暗的路灯下追上了我,喘着粗气,隔着夜色我也能感觉到他眼中冒出火焰。

他跟在我身后,一边走一边说:

“你一个女孩子,自己走夜路,出了事儿可怎么办?

”我自顾自地走,心里却不以为然。

⑤再大一点,我的所谓懂事就是学会小心翼翼地与爸爸保持和谐的距离,看人家父女拉着手走在路上,其乐融融,无话不谈,我与他却从没有过。

直到上高中,我和爸爸都拧着,我要学文科,他要我学理科。

我们就这样同在一个屋檐下小心翼翼又疙疙瘩瘩。

⑥毕业了,果然如爸爸所言,我的专业遇冷。

妈妈打电话让我回家,说爸爸给我联系好了工作。

他为了我的工作甚至坐了两夜火车!

⑦爸爸的爱伤害了我的自尊,可我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因为他挑落我内心的遮羞布,让我那么自卑地蜷在角落里忧伤地感受他高大的父爱。

⑧好在他有妈妈陪伴,我可以堂而皇之继续躲藏。

有一天妈妈给我打电话,说爸爸一天没回来。

我急忙到他常去的地方找,给亲戚打电话,从我哆嗦的语音、颤抖的双腿,我终于明白我多么害怕失去他。

⑨一夜未睡,第二天要报警时,他回来了,我问他去了哪里。

他却有些懵懂,想了想说迷路了,在公共汽车站待了一晚。

带他去医院检查,医生悄悄告诉我们这是帕金森综合症的早期反应。

⑩他变得时而明白时而糊涂。

面对他的病,我觉得自己的倔强和自尊一文不值。

其实我和爸爸之间既没有隔着一堵墙,也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只是一缕风,在彼此的爱中无足轻重的风。

我难过但也感到幸运,相对那些失去后痛哭流涕的人,毕竟我还有机会挽回。

就像一幅画,从那第三棵树开始涂回去,涂上更缤纷的颜色。

(文/陈柏清 有删改)

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9、第④段中画线语句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有何作用?

10、阅读全文,品析下面的语句。

(1)分析句子“他如释重负地说……”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从“其实我和爸爸之间既没有隔着一堵墙,也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只是一缕风,在彼此的爱中无足轻重的风”一句中,你读懂了什么?

11、揣摩最后一句,结合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其在全文中的作用。

12、阅读本文之后,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

在你成长的历程里,你是否也有类似的经历,请联系实际,谈谈你所理解的父母(亲人)的爱。

说明文阅读

长寿村的长寿秘密

①2016年6月1日,河池市以地级市身份申报“世界长寿市”,这是全国第一个提出申报的地级市,河池要做中国的“长寿脸谱”。

河池有6个县(市)获得“中国长寿之乡”称号,其中巴马县更是被认定为“世界长寿之乡”。

巴马县每10万人口中有健在的百岁老人33.4人,是国际上关于“世界长寿之乡”标准的4.8倍。

其中,甲篆乡平安村巴盘屯是著名的长寿村。

全屯515人,百岁老人多达7人,是标准的近200倍,也是世界五大长寿之乡中百岁老人比例最高的地区。

②巴马长寿村的长寿秘诀是什么呢?

③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与人的寿命长短有关的四大因素:

一是遗传;二是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三是医疗卫生水平;四是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

巴马人长寿的原因,既有基因遗传因素,更重要的是盘阳河的水以及独特的食谱和“天然氧吧”。

④简而言之,巴马在空气、饮水和食物三方面具有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优势。

由于森林覆盖率高、海拔高及磁场强等原因,使得这里的空气十分清新宜人,富含负氧离子。

负氧离子对人的健康非常有益,它不仅能使空气清新,还可以灭菌、除尘、治病。

当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很高时,能抑制多种病菌的繁殖,降低血压,消除疲劳,促进肌体的新陈代谢,调节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

人们称负氧离子为“空气长寿素”。

巴马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在2000个至5000个之间,被称为“天然氧吧”,长寿村空气中负氧离子高达每立方厘米30000个;然而在一般城市,这一数目是1000个至2000个左右。

据测定,北京北海公园每立方厘米的空气中含有负氧离子800多个,而在拥挤的王府井大街仅200个左右。

饮水方面,巴马的河水和泉水,属于天然弱碱性水。

国际自然医学会通过7年的研究表明,巴马水为珍稀的天然小分子团水,能够进入细胞核和DNA.活化细胞酶组织,激发生命活力。

长期饮用巴马水,具有显著的增强体质、延缓衰老的作用。

食物方面,在巴马的百岁寿星中,患心血管疾病的只占3%左右,而肠癌则从来没有检出过,专家们分析,这与他们食用火麻油有很大的关系。

火麻油味道清香,油而不腻,含有油酸、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等多种营养成分,可以润燥滑肠、滋养补虚、降低血压和胆固醇,防动脉硬化和冠心病。

所以火麻油被誉为“长寿油”。

⑤此外,尊老、敬老、爱老也是长寿的重要因素。

长寿村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家庭和睦。

寿星们大多与后辈子孙共同生活,“四代同堂”非常普遍,儿孙们十分孝敬老人,在生活起居等方面给予悉心照料,长寿老人的身体普遍健康。

(周晓榕《巴马长寿村揭秘》=有删改)

13、下列对第④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举例子 引用

B.列数字 引用

C.举例子 下定义

D.列数字 作比较

1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一项是(   )

A.全屯515人,百岁老人多达7人,是标准的近200倍,也是世界五大长寿之乡中百岁老人比例最高的地区。

B.当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很高时,能抑制多种病菌的繁殖,降低血压,消

除疲劳。

C.巴马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在2000个至5000个之间,被称为“天然氧吧”。

D.寿星们大多与后辈子孙共同生活,“四代同堂”非常普遍。

15、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不一致的一项是(   )

A.河池市以地级市身份申报“世界长寿市”,要做中国的“长寿脸谱”。

B.巴马水为珍稀的天然小分子团水,长期饮用巴马水,具有显著的增强体质、延缓衰老的作用。

C.火麻油可以润燥滑肠、滋养补虚、降低血压和胆固醇,防止心血管疾病,医治肠癌。

D.长寿村老人的生活起居等方面大都得到儿孙们悉心的照料,长寿老人的身体普遍健康。

 

评卷人

得分

四、文言文阅读(题型注释)

文言文阅读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16、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念无与为乐者(想念,思念) 

B.相与步于中庭(一同,共同)

C.与余舟一芥(小草)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大酒杯)

17、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用法或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相与步于中庭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

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

D.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其门人甚众(《劳山道士》)

18、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B.甲文第二、三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

C.乙文“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

D.甲乙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后所写的借景抒情的文章,乙文写金陵人饮酒的场面,是为了突出雪景的迷人。

19、把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古游记大多较简。

通常开篇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环境,中间写景,篇末感怀。

甲乙两文也是如此,甲文强调“闲”,乙文着重“痴”,你是如何理解这“闲”与“痴”的?

 

评卷人

得分

五、诗歌鉴赏(题型注释)

21、诗歌赏析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全诗抒发了诗人              的情怀?

(2)请简要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

 

评卷人

得分

六、名著导读(题型注释)

22、名著阅读

他短小臃肿,外表结实,生就运动家般的骨骼,一张土红色的宽大的脸,到晚年皮肤才变得病态,耳聋,额角隆起,宽广无比。

乌黑的头发,异乎寻常的浓密,好似梳子从未在上面光临过,到处逆立,赛似“梅杜萨头的乱蛇”。

(1)此语段是《巨人三传》中对          (人物)的描写,作者是          

(2)文段选自的作品突出表现了“他”           的精神。

 

评卷人

得分

七、综合性学习(题型注释)

2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问题。

材料一:

今年秋季,全国各地将有四百多万中小学生使用语文版新修订的一年级和七年级语文教材。

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介绍,全套教材课文数量比修订前减少15%,40%的课文被更换,增加了古诗文及中华传统文化比重。

原因和原则可以概括为:

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生活,文质兼美。

材料二:

《南京大屠杀》一文去哪儿了?

网上谣传《南京大屠杀》《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等作品被删除,引发了网络热议,对语文出版社选文提出了质疑。

语文出版社发表了声明:

《南京大屠杀》被换不是被撤,《南京大屠杀》被换成了同题材的《死里逃生》,因为《死里逃生》更能反映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2)据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将被换为《智取生辰纲》,你觉得这样更换好不好?

为什么?

(3)根据你这三年来学习语文版教材的情况,给修订者提出两点修改建议。

 

评卷人

得分

八、其他(题型注释)

24、用课文原句填空。

(1)将所要求默写的内容工整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

山光悦鸟性,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斯是陋室,              。

(刘禹锡《陋室铭》)

(3)我挥一挥衣袖,           。

(徐志摩《再别康桥》)

(4)             ,天山共色。

(吴均《与朱元思书》)

(5)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6)陆游在《诉衷情》中“          ,          ”两句再现了词人往日跃马扬鞭、驰骋疆场的勃勃英姿。

(7)赵师秀在《约客》中“          ,           ”两句用梅雨、蛙声烘托出单调、寂寞的氛围。

 

参考答案

1、D

2、B

3、A

4、C

5、B

6、D

7、参考例文

捕捉幸福

捕捉起身边的幸福,品尝一种甜蜜的味道,感受一种温暖的爱意。

让幸福一直萦绕在心头,飘荡在我们身边。

--题记

记得童年时,妈妈先往澡盆里“哗啦啦”地倒进半盆温热的清水,然后把光溜溜的我往里面一搁,往我身上撩水。

浸泡一会儿之后,妈妈开始给我搓背。

我每次都咧着小嘴,欲哭不能,想把肉嘟嘟的小手从妈妈那里挣脱出来,可全是徒劳。

后来,妈妈一边把搓下来的白腻腻的“小泥条”放在掌心让我看,一边用手指刮着我的小鼻子,笑着说:

“真脏!

”这时,我就会安静下来,也用小手在自己鼓起的腮上点几下,奶声奶气地说上一声“真脏”!

然后老老实实地让妈妈搓洗。

“疼吗?

”妈妈问。

我摇摇头,然后拍着水,嘻嘻地笑着。

渐渐地,我长大了,可以跟妈妈一块去澡堂里洗澡了。

直到此时,我才知道搓背可不是一件轻松的差事,每次帮妈妈搓完,我都会全身出汗。

不过,我从不感到疲乏。

每当看见澡巾所到之处搓出来的“小泥条”时,我就一半玩笑一半认真地说:

“老妈,你瞧瞧,真脏!

”妈妈扭头看一眼,然后笑着点点头,有些难为情:

“哦,是挺脏的。

”接下来,妈妈会给我搓背,只是“小泥条”似乎少了许多。

或许是我长大了也变得爱干净了吧,也许是妈妈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吧。

我问:

“疼吗?

”妈妈摇摇头。

不知怎么的,我感到鼻子里酸酸的。

转眼间,我成为了一名初中生,经常陪妈妈去洗澡。

每次走进澡堂,我都扶着妈妈坐稳后,帮她洗头,打肥皂,搓背。

妈妈的皮肤只是无力地皱着,似乎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弹性。

我小心翼翼地在妈妈背上搓着…每次,我都会附在妈妈耳旁,轻轻地问上一句:

“疼吗?

”妈妈摇摇头,我便安心地继续搓。

于是,人们经常会看到一对母女拎着布包去澡堂。

在别人羡慕的目光里,母女俩都尝到了捕捉幸福的味道。

原来,我也拥有这么多

当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便会给你打开一扇窗,这是给那些处在困境的人们激励的话语。

但是我依然相信,生活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前两天我刚在网上看到一则故事,故事大概的内容是这样,三个骑车人在路上相遇,一个骑2000块电动车的人羡慕开10万大众的人,开大众的羡慕开百万奔驰的人,开奔驰的羡慕骑电动车的,骑电动车的人存款6万,生活安逸迷茫,开大众的人房贷30万。

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开奔驰的人银行贷款1000万,他生活在生与死的边缘。

三人羡慕者彼此,缺不知道知足,自己拥有的已经很多了。

人们总是这样的不知足,所以才会生活的迷茫,生活的不快乐,才会不知道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东西。

你拥有的已经很多,请珍惜身边的一切。

我的家乡在一个小山村,小时候总是会羡慕那些住在城里的孩子,羡慕他们可以拥有很多我们所没有的东西,却不知可能他们的父母每天都在忙着上班,他们多么渴望那一份关怀,他们也会羡慕乡村的孩子可以在天地里欢快的奔跑,因为街上都是车子,所以他们走路都要很小心,他们会羡慕乡村的空气有多么的清新,因为他们每天都在吸着汽车的尾气。

他们不会听见早上的公鸡报晓,却也听不见晚上的虫鸣。

原来我所拥有的那么多,曾不知他们也羡慕过,我却一直不知道满足。

家里淳朴的民风,家人的关怀,朋友的关心,健康的身体,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我们为什么还要不知足了?

原来我拥有这么多,请想一想你所拥有的,你便不会抱怨生活,抱怨社会。

请珍惜在你身边的一切。

8、本文通过叙述“我”成长阶段中的几件事,表现了“我”在父爱的感召下,终于理解了父亲,彻底告别隔膜的过程。

9、动作描写。

“赶”“跑”“追”“喘”等动词,准确生动地写出了父亲为找到女儿的急切不安和对女儿故意躲避的愤怒,突显出父爱的真挚。

10、

(1)“如释重负”意思:

像放下重担子一样,形容父亲由接不到女儿的心情紧张,到知道女儿回到家后的放心和轻松。

体现了父亲没接到女儿的愧疚、自责心理。

(2)示例:

每个人与父母之间不应该有感情的隔膜,我们要学会理解父母对我们的爱,要学会主动地去关心父母,去爱父母。

11、内容上:

运用比喻,形象地表现了“我”对父爱有了正确的认识,个人情感发生了质的变化。

结构上:

点明中心,照应题目。

12、开放性题目,无惟一答案。

(说明:

说出获得的感悟;根据自己的经历说出自己所理解的父(母)爱,语言通顺。

13、D

14、C

15、C

16、A

17、C

18、D

19、

(1)庭院地面如积水一般清澈透明,(那)水中藻、荇交织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2)寒气弥漫,白茫茫一片,只见天和云、和山、和水,上下全是白色。

20、苏轼的一个“闲”字,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乐观豁达的感情,都包含其中,意味深长;而张岱的“痴”表现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充分彰显了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

21、

(1)设问   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2)示例: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入”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理趣。

(分析合理即可)

22、

(1)贝多芬 罗曼·罗兰

(2)“扼住命运的咽喉”,以反抗苦难作为其生存方式的贝多芬精神。

23、

(1)语文版新修订教材今秋启用。

(2)示例:

不好。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文学价值很大,换掉可惜。

我认为课文中描述三拳,分别从视觉、味觉、听觉角度来设喻,生动形象。

让我们学习这样的写作手法,很有价值。

(3)示例:

①综合性学习要更贴近我们初中学生的生活;②建议删减如《干将莫邪》之类繁难的文言文。

24、

(1)潭影空人心

(2)惟吾德馨

(3)不带走一片云彩

(4)风烟俱净

(5)落红不是无情物 

(6)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7)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解析】

1、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

对于课本上的课文涉及到的名著,尤其是所收录的名作家的文章、作品,不仅要知道文章的作者、出处、作者的相关常识,还要对文章(名著)的内容、主题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戏剧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

古装剧和现代剧,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悲剧、喜剧和正剧。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试题分析:

B:

错误;“等”与“……”不能同时出现,只能留其一。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常见的语病类型的分析,常见的语病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

A.成分残缺,“增强”缺少宾语中心语,在句末加上“意识”;B.语序不当,“讨论并听取”语序不当,改为“听取并讨论”;C.两面对一面,删去“能否”;D.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删去“经过”或“使”。

故选:

A

【考点定位】辨析或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成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

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

A.使用正确,获益匪浅:

形容受到很大的益处和启迪。

B.使用正确,妄自菲薄:

妄:

胡乱的;菲薄:

小看,轻视.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C.使用有误,苦心孤诣:

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