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初三常见标点符号的口诀复习法复习.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166979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7.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初三常见标点符号的口诀复习法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考语文初三常见标点符号的口诀复习法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考语文初三常见标点符号的口诀复习法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中考语文初三常见标点符号的口诀复习法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中考语文初三常见标点符号的口诀复习法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中考语文初三常见标点符号的口诀复习法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中考语文初三常见标点符号的口诀复习法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中考语文初三常见标点符号的口诀复习法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中考语文初三常见标点符号的口诀复习法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中考语文初三常见标点符号的口诀复习法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中考语文初三常见标点符号的口诀复习法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中考语文初三常见标点符号的口诀复习法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中考语文初三常见标点符号的口诀复习法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中考语文初三常见标点符号的口诀复习法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中考语文初三常见标点符号的口诀复习法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中考语文初三常见标点符号的口诀复习法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中考语文初三常见标点符号的口诀复习法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中考语文初三常见标点符号的口诀复习法复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中考语文初三常见标点符号的口诀复习法复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中考语文初三常见标点符号的口诀复习法复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初三常见标点符号的口诀复习法复习.docx

《中考语文初三常见标点符号的口诀复习法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初三常见标点符号的口诀复习法复习.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语文初三常见标点符号的口诀复习法复习.docx

中考语文初三常见标点符号的口诀复习法复习

常见标点符号的口诀复习法

一、口诀复习法

1、问号

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

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2、感叹号

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

3、顿号

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

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

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4、分号

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

5、冒号

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6、引号

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

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

7、括号

注释局部紧贴着,注释整体隔开着。

二、口诀解说与例句

1、问号

⑴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选择性的问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

例:

a.你打算到西安去呢,还是到广州去呢?

b.你打算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

c.你是临场害怕呢,还是身体不舒服?

⑵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倒装性的问句,问号也打在全句末。

例:

a.怎么了,你?

b.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⑶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

(特指性的问句,每个问句的末尾都要打上问号。

例:

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

你吗?

你能去吗?

我看你不能去吧?

⑷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有些句子的局部虽然带上疑问词,但整个句子的语气是陈述语气,这样的句子就不能打问号。

例:

a.我不知道他叫什么。

b.谁都不知道他叫什么。

c.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

d.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e.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2、感叹号

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

(倒装性的感叹句,感叹号要打在全句末尾。

例:

多美呀,祖国的春天!

3、顿号

⑴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有的句子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例:

a.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和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b.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⑵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

(并列性的谓语之间和并列性的补语之间打逗号,而不打顿号。

a.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b.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⑶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

(集合词语是紧密的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

如“师生员工”,其间就不能用顿号。

例:

a.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b.这个县有30多所中小学。

⑷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概数即约数,是不确切的数目,中间不能打顿号。

例:

a.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

4、分号

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

(并列分句内部有了逗号,这并列分句间才能用分号。

例:

a.我们过苦日子时,他来了;我们过好日子时,他却走了。

b.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5、冒号

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例:

a.下午他拣了好几件东西:

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烛台,一杆台秤。

b.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

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6、引号

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

(这主要是引号和其它标点符号的配合原则。

例:

a.写文章应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b、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c、.陆游诗云: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7、括号

注释局部紧贴着,注释整体隔开着。

(如果括号注释的是局部的词语或短语,括号就紧贴着被注释的部分;如果括号注释的是整体的句子或段落,括号就和被注释的部分隔开。

例:

a.如果想对中国古代史的史料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可以参阅《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一九五七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铅印本。

此目录包括经、史、子、集)。

b.皮之不存,毛将焉(哪里)附。

(《左传》)

c.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但丁)

 

几种常用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

1.“强词夺理”的叹号

叹号的一般用法是用在感叹句和祈使句的末尾,表示抒情和强烈的语气。

但它也可用在反问句末尾,语气强烈,显然有“强词夺理”之势。

例句:

①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2.“反其道行之”的冒号

冒号的一般用法是用在称呼、“说、想、是”等词语后面,用来提起下文。

但冒号还有一种特殊用法,这种用法往往被我们忽视,即用于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以总结上文。

例句:

②直到十几天之后,这才陆续的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了丈夫;他本来也以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

大家所知道的就只这一点。

很明显,这种特殊用法与其一般用法相比,是“反其道而行之”。

3.“说讽刺话”的引号

引号的一般用法是直接引用,表示直接引用的话,表示突出强调等。

它还表示讽刺和否定。

例句:

③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他们难得的佳肴。

4.“大嗓门”的破折号

破折号一般用法是解释说明、话题转变、列举分承等。

它的特殊用法是用于声音延长的拟声词后面。

例句:

④“呜——”火车开动了。

5.“说话结巴”的省略号

省略号的一般用法是引文、列举的省略。

它的特殊的用法是用于话语中间,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例句:

⑤“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精选练习:

请改正下列各句中错误的标点,并能说明理由。

1.教室里有五、六个人。

2.每逢三五日,她都要去赶集,在农贸市场上总能看到她采购时讨价还价的身影。

3.语文课本第三册四五单元是小说,同学们学习得很有兴趣。

4.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宛延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5.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6.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

7.他身体很高,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

8.如果我们党不知道在一定时期中同资产阶级联合,党就不能前进;革命就不能发展;如果我们党不知道在联合资产阶级时同资产阶级进行坚决的、严肃的“和平”斗争,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就会瓦解;革命就会失败;又如果我们党被迫着同资产阶级分裂时不同资产阶级进行坚决的、严肃的武装斗争,同样党也会瓦解;革命也就会失败。

9.夏普以独创的技术,开发了两面自动播放唱机;夏普为您——音乐爱好者,提供循环放音的两面自动播放。

10.今天是哪个组做值日。

11.你这样,不是明目张胆的欺人吗。

12.为什么语言要学,并且要用很大气力去学呢,因为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

13.我可以看这本书吗?

老师。

14.什么时候动身?

从哪儿上车?

我都打听好了。

15.他犹豫不决,自言自语道:

“是去好呢?

还是不去好呢?

16.“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

17.鲁迅先生曾说:

“联合战线是以有共同的目的为必要条件的”。

18.鲁迅先生说的“联合战线是以有共同的目的为必要条件的,”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

19.我们搞联合,要以鲁迅先生说的“联合战线是以有共同的目的为必要条件的”,这句话作为原则。

20.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

“‘联合战线是以有共同的目的为必要条件的’。

21.某某说:

“鲁迅先生确是一位伟人,是他提出的‘联合战线是以有共同的目的为必要条件的。

’”

22.某某说:

“我们要以鲁迅先生说的‘联合战线是以有共同的目的为必要条件的’,话为原则来进行联合。

23.鲁迅先生曾说:

“联合战线是以有共同的目的为必要条件的。

(《对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24.鲁迅先生说的“联合战线是以有共同的目的为必要条件的”,(《对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

25.我们搞联合,要以鲁迅说的“联合战线是以有共同的目的为必要条件的”这句话作为原则。

(《对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26.今天晚会上有如下节目——舞蹈、独唱、二重唱、相声和杂技。

27.这次职工代表大会有三项议程——审议奖惩条例,通过三年规划,选举职工代表会理事。

28.我国的四大发明:

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贡献。

29.胡适的学术活动的终极目的,就是在替中国人民的敌人:

帝国主义、封建军阀、买办资产阶级起帮凶作用。

30.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需要寻求适当的地点——矮树、篱笆、野草、灌木枝等脱掉身上的皮。

31.自高自大,个人英雄主义,风头主义……,在党内不少同志的思想意识中还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

32.他自已说:

“因为从旧垒中来,情形看得较为分明,反戈一击,易制强敌的死命”(《坟》:

《写在〈坟〉的后面》)。

33.以《清晨》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得少于800字。

34.我读了《〈呐喊〉自序》这篇文章,感想颇多,这些感想后来变成了那篇习作“梦”。

参考答案:

1.顿号去掉。

2.“三五”间加顿号。

3.“四五”间加顿号。

4.“三四”间顿号去掉。

5.“文字”前逗号改为分号。

6.分号改为逗号。

7.第一、三个逗号改为分号。

8.第一、三、五个分号改为逗号。

9.分号改为句号。

10.句号改为问号。

11.句号改为问号。

12.“呢”后逗号改为问号。

13.问号改为逗号,句号改为问号。

14.两个问号均改为逗号。

15.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

16.里面的双引号改为单引号。

17.句号放在引号内。

18.逗号放在引号外。

19.去掉逗号。

20.句号放在单引号内。

21.句号放在单引号外。

22.去掉逗号。

23.后引号放在括号前。

24.逗号放在括号后。

25.括号及其里面的文字调至“这句话”前面。

26.破折号改为冒号。

27.破折号改为冒号。

28.冒号改为破折号。

29.冒号改为破折号。

30.“灌木枝等”后加破折号。

31.省略号改为“等”字。

32.句号放在后引号内。

33.书句号改为双引号。

34.双引号改为书名号。

第一课时

一、教者明确标点符号的复习要点

二、教者引导学生归纳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并举例

标点符号包括两大类:

点号和标号。

常用的点号有七种,标号有九种,共十六种。

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语句的停顿、结构关系的语气。

按照使用的不同位置,点号可分为句末点号和句中点号两种。

一、句末点号:

句号、问号、感叹号三种,

1、句号(。

略)

2、问号(?

(注意事项):

A、除一般的疑问句用问号表示疑问语气外,反问句和设问句句末也用问号。

例:

世间还能有比这更居心险恶的事情吗?

例:

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

是我们劳动群众。

B、选择问句只在句末用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要用逗号;但有时为了强调各选项的独立性,也可以在各项之后都用问号。

例:

明天是你去监考呢,还是我去监考呢?

例:

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

不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

不是站在他们的对立面反对他们呢?

C、有些表示委婉语气的祈使句,句末也可用问号。

例:

请你们说话小声一点好不好?

D、有的句子虽含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样等),但并非真正发问,而是表达了一个陈述语气,因而应用句号。

例:

谁都不知道他是谁。

3、叹号(!

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末了的停顿。

A、表示感叹句末尾的停顿。

例:

歌唱吧,为迎接这辉煌的胜利!

B、语气很重,很强烈的祈使句、反问句也用叹号。

例:

小王,快来!

快来!

例:

怎么会讲得这么糟呢!

C、兼有两种语气的,例如兼有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的句子,通常应该根据句子的基本句式属于哪一种,根据这个句子用在哪个特定的地方所着重表示的语气,选用一个合适的点号。

例:

这件事太难了,我该怎么办呢?

例:

快去吧,这又有什么可犹豫的!

二、句中点号:

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1、逗号

逗号是句中点号的重点。

在单句中,逗号主要用于以下七种情况。

(一)、表示句子里边的一般停顿。

例: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二)单句的一般成分之间——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宾语、补语之间,定语、状语和中心语之间,一般不用点号。

在以下几种情况下,这些成分之间要用逗号。

甲、主语、谓语的情况特殊

第一、主语(复杂的短语作主语)和谓语比较长,主语和谓语中间通常要用逗号。

例:

这巨大的打击和难言的悲痛,几乎把吴吉昌击倒了。

第二、主语虽然短,但需要强调,主语后面要用逗号。

例:

她,就是这次比赛中唯一的女冠军。

第三、主语后面带有语气助词,语气助词后面要用逗号。

例:

你啊,还是这个老脾气。

第四、谓语是主谓短语,主语后有时要停顿,要用逗号。

例:

你的申请,厂长已经同意了。

乙、变式句中间要用逗号。

第一、谓语前置的句子。

例:

出来吧,你们!

第二、定语后置的句子。

例:

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第四、状语提到主语前头的句子。

例:

眨眼间,岗尖岗尖的四大堆柴禾已经准备好了。

例:

忽然,办公桌上的电话响起了十分急促的铃声。

丙、宾语较长,特别是当主谓短语或者动宾短语作宾语时,前边往往要用逗号。

例:

我知道,你是为中国战士的鲜血而痛惜……

例:

他每天早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打半个小时简化太极拳。

例:

司机答应,把这批大学生尽快送到火车站。

(三)、某些复指短语后头或组成成分之间要用逗号。

例:

张敏,我们的班长,昨天突然病了。

例:

这位是总务主任,我们的管家人。

(四)句子中除了一般成分外,还有独立成分。

这些独立成分和一般成分之间要用逗号。

例:

我们,包括领导同志,明天都要去植树。

(五)、较长的并列的词语之间,一般要用逗号。

例:

政治的黑暗,阶级的矛盾,人民的疾苦,在他的作品里都充分反映出来。

(六)、反复的词语之间要用逗号。

例:

水,水,我要喝水。

(七)、转折连词后可用逗号,以突出转折的意思。

例:

我的身体不太好,但是,和以前相比,已经好多了。

在复句中,逗号主要用于下边两种情况。

(一)分句和分句之间除了有时用分号外,都用逗号。

例:

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闰土了。

(二)少数关联词语后面必要可用。

例:

祖冲之虽然驳斥了戴法兴的谬论,但是,他所编制的《大明历》还是被搁置了。

使用逗号需要注意的是:

(一)逗号虽然用处广泛,但也要注意用得恰当。

除了上述几种情况外,不要碰到句内停顿就加上逗号。

用不用逗号既要看是否需要停顿,更要看结构上能否断开。

有的长句子读起来中间需要停顿,但结构上不能断开,也就不能加逗号。

下面这句话就是这样:

例: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二)由“把”“被”字组成的介宾短语和中心语,兼语和前面的动词联系都很紧密,因此,介宾短语后面,兼语前后都不能用逗号。

例:

我们一定要把党风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例:

主犯已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八年。

例:

我们必须帮助青年人努力提高自已的文化素养。

2、顿号

顿号也用于并列词语之间,不过这种词语比用逗号隔开的并列词语更简短。

它表示最小的停顿。

例:

他引用了传说、民谣、古诗。

使用顿号应注意下列八点。

(一)、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与”“及”“或”“或者”等,不必要再用顿号。

“和”类连词一般用在多项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之间。

例:

我国科学、文化、文艺、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二)、有的并列词语读起来并不停顿或者停顿很小,又不会产生歧义,中间就不必用顿号。

例:

这在母亲的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啊!

其它如“工农业”“中外记者”“甲乙丙丁“等都是这样。

(三)、不是并列词语之间不应用顿号。

例:

我家住北京朝阳区、和平里。

(此句顿号前后是领属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中间没有停顿,不应该用顿号。

(四)、只有两项并列词语的,一般不用顿号,而用“和”“及”等连词。

例:

老刘病了。

昨天小张给他送去点心和水果。

(五)并列词语作谓语、作补语,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例:

一群年轻人在唱歌,跳舞。

例:

这篇文章写得生动,感人。

(六)如果要把简短的并列词语加以强调,这些并列词语之间就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例:

这次采访,你必须带三样世西:

钢笔,录音机,照相机。

(七)邻近的两个数字(一、二、三……九)连用,表示概数时不用顿号。

如果是数字省略语,就要用顿号。

例:

三、四米十之七、八

例:

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二、三部分是主体部分。

(八)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例(略)

3:

分号

分号和逗号都可以用于复句内部的分句之间,不同之处在于分号常常用在并列分句之间。

它表示的停顿大于逗号。

例:

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

分号只用在复句中,不用在单句中。

复句中除了并列分句以外的其他分句,如果分句内部已经用了逗号,分句之间通常就得用分号。

分号的作用主要是使各分句间的结构层次清楚。

例:

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例: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注意:

1、单句排比,要求气势贯通,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

例:

对待同志要象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象夏天般一样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象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象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2、并列关系句,分句较短的用逗号不用分号。

例: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4、冒号

冒号的基本用处是提示下文和总括上文。

它表示较大的停顿。

提示下文:

(一)用在书信、发言稿开头的称呼语下边,有引起收信人、听众注意的意思。

(二)有在“某某说”后面,表示后面是引用的话。

(三)用在提示性的话的末尾,表示后边有话要说。

例:

历史已经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们:

当社会急遽变化的时候,新的事物不断涌现,旧的关系不断改变,语言受到冲击,随着发生变化。

例:

我已经说过: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四)用在总提的话后面,表示后面要分项说明。

或者表示冒号前面的话引起后面的话。

例:

我们一连穿过三座石坊:

一天门、孔子登临处和天阶。

(五)表示后面是补充说明或解释性的话。

例:

只是我总以为没有春和秋:

冬末和夏初衔接起来,夏才去冬又开始了。

(六)用在强调动词后面的宾语,提起读者注意。

冒号前的动词常用的有:

“想”“说”“问”“是”“记住”“认为”“证明”“宣布”“指出”等,宾语往往较长或复杂。

例:

我想: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例:

事实证明:

你的看法是完全正确的。

总括上文:

在分项或从几个方面说了以后,用冒号表示后面还有一句总括的话。

例:

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

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需要注意的是:

(一)冒号是句内点号。

没有提示的意思,没有较大的停顿(即使出现了上述“想”“说”等动词),就不要用冒号。

例:

华老师批评他:

不尊守课堂纪律。

(冒号没有提示作用,因此应删掉冒号。

例:

我认为这首诗很好。

(没有冒号,使用正确)

(二)冒号一般管到句末,如果需要延长,要管几句或一段话,一般要用序次语或引号标明。

例:

本词典主要作了如下修订:

一、增加了一千多个新词;二修改了释义下确切之处。

例:

姐姐来信说:

“最近上海天气很热。

妈妈已迁入新居。

(三)“某某说”之类放在引用的话前头,用冒号,放在引用话中间或者后边,不用冒号。

例:

李老师说:

“我走了还有王老师,王老师会照顾她的。

例:

“谢谢你,”李老师说,“车快来了吧?

例:

“李老师,现在是什么时候了?

”范福喜问。

(四)带有强烈感情和表示大声呼叫的称呼语后边不用冒号,用叹号;属于相互交谈的称呼语后边一般也不用冒号,用逗号。

例:

同志们!

你们辛苦了!

例:

小高,这是你的票。

(五)不要在一个句子里套用两个冒号。

例:

小刘来信说:

近来农村中出现了三多现象:

小企业多了,使用家用电器的多了,骑摩托车的多了。

这句话改为:

小刘来信说近来农村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归纳为三多:

小企业多了,使用家用电器的多了,骑摩托车的多了。

3、标号:

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

引号

引号用途主要有下边两种:

(一)表示话在引号里的话是实际那样说的(或者想说的),或者是引用来的。

例:

船工从酣睡中醒来:

“敲门干什么?

(二)表示放在引号里的话是有特殊意味的,如意义突出的,不照字面理解而别有含义的,作者不同意或者怀疑这种说法的,以及讽刺、反语等。

例:

母亲是个“平凡”的人。

(表示突出、强调)

例:

白日的亮光把犯罪者的“成绩”完全暴露出来了。

(反语)

此外需要指出的词语以及专名、术语、成语之类有时候也用引号。

例:

这就是“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的由来。

例:

好就好在它点出了南郭先生的要害,在于一个“充”字。

使用引号,有三点需要特别注意:

(一)用引号的话里还有需要引用的话,外边一层用双引号,里边一层用单引号。

(二)凡是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末尾的标点放在引号里边;凡是把引用的话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末尾不点标点。

但是,引用的话末了的标点如果是问号或叹号,那么,即使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一般也要予以保留。

例:

贾岛诗云: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例:

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例:

他把“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个回?

”两句反复吟诵了好几遍。

例:

那天晚上,我刚走到胡洞口,就听到“啊呀!

”一声。

(三)只说出别人的话的意思,不照原样引用,叫做转述。

转述的话不用引号。

例:

有的说,你们走了,就像我掉了一扇膀子;有说的,你们走了,就像是吃饭时缺少了盐;有的说,要是背得动,妈妈要把你们背着送过鸭绿江。

破折号用法:

破折号是标号中的重点。

它有多种用途,主要有下边两种。

(一)表示它后边是解释或补充说明的话。

例:

我在生活中的第一件艺术品——就是小屋。

例:

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行文中通常用一个破折号引出解释或补充说明的话,如上二例。

如果这类语句插在一个句子的当中,往往前后两处都用破折号。

例:

作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的喜悦……

(二)表示后面是跳跃或转折的话。

例:

“好香的菜,——听到了风声了吗?

”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七斤嫂子的对面说。

破折号还有其他一些用法:

(一)表示说话中断。

例:

“你——”老张看了看我,亲切地说,“未来属于你们,你们青年人一定要刻苦学习,力争成为本行的专家。

(二)表示声音的延长。

例:

我们对着大海喊:

周总理——

(三)副标题的前后,或只用在前面。

例:

为了周总理的嘱托……

——记农民科学家吴吉昌

(四)表示事项的列举。

这种用法多用于文件和科技文献。

(五)引文后面注明出处。

例: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

(六)注释后,说明注释者。

例:

……如格林(英国新康德学派和新里格尔的创始者——译者)给他的影响更大了。

此外,破折号有时也可用于总括前文。

例:

革命和革命战争是进攻的,但是也有防御和后退,——这种说法才是完全正确的。

使用破折号需要注意的是:

破折号前面的词句原来有标点,用了破折号以后,一般说不必再保留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