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1694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禹治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禹治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禹治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大禹治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大禹治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大禹治水》.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大禹治水》.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大禹治水》.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禹治水》.docx

《《大禹治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禹治水》.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禹治水》.docx

《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导学案

使用时间班级小组姓名评价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继续培养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2、自主阅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课文,使学生在语文情景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3、弄懂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

【重点难点】

在阅读中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和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

【教学准备】

1、播放洪水录象片段。

2、各地纪念禹的图片资料。

【使用说明与方法指导】

1、读通课文,圈出文中的生字,借助工具书掌握字音。

2、课文不长,要多读,熟读,争取达到背诵的程度。

3、查找有关大禹的资料。

【自主学习我最棒】

1、在加点的字上注拼音。

淹没冲毁堵塞处死倒塌牲畜结婚堤坝

2、下面词语你会读吗?

结合课文理解意思。

淹没倒塌冲毁牲畜四处逃荒

鲧息壤堵塞临死叮嘱

开凿挖通垒堤坝三过家门而不入欣欣向荣

敬仰爱戴英雄

3、积累有关描写洪水的词语和句子。

我积累的词语是

我积累的句子是

4、读了课文我的收获是

我还有一些问题

【合作探究我在行】

1、大禹为什么能把洪水治理好,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围绕目标,自学。

1、读:

默读3—4自然段。

2、画:

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

3、说:

抓住重点的词语和句子交流让你感动的理由。

4、想:

想象大禹在治水中还遇到了哪些困难?

 

 

备课人备课组长审批

2、读一读,体会关键词语表达的感情。

为了治水,大禹三十岁结婚,在家里住了四天,告别了妻子。

禹治水十年,曾经三次路过家门,顾不得进去看看。

为了治水,大禹三十岁才结婚,在家里仅仅住了四天,就告别了妻子。

禹治水十年,曾经三次路过家门,却顾不得进去看看.

齐读。

你发现少了哪些字?

师补充。

自由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引出成语:

三过家门而不入

这些不起眼的字词能省略吗?

3、课文题目为什么要叫他“大禹”呢?

再次齐读课题。

4、【知识链接】各地人们为了感谢禹、纪念禹修建的禹陵及禹庙的图片资料。

5、在我们的身边,具有奉献精神的的人很多,他们为了大多数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出了自己的精力、时间、甚至是生命,却无怨无悔。

他们也是我们敬佩的英雄,让我们记住他们吧。

他们是;他们是;他们是……

【拓展训练展才华】

1、比一比组词。

住()盯()性()

拄()叮()姓()

2、看拼音写词语。

hóngshuĭyīngxióngyĕwàitáohuāng

()()()()

jĭnjĭndǔsèxīnxīnxiàngróng

()()()

3、你觉得大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大禹治水》教案设计

一、导语过渡:

同学们见过发洪水吗?

(播放洪水录象片段)用上你课前积累的描写洪水的词语和句子,说说你看到的情景。

(对于学生在说的过程中积累的好词好句要及时给与肯定。

传说,在四千多年以前,黄河发了洪水,人们家破人亡,无家可归。

有一个人叫大禹,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治服了洪水,人们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引出课题:

大禹治水

二、学习课文:

   治理洪水容易吗?

请同学们读第二自然段。

大禹为什么能把洪水治理好?

请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独立完成合作探究部分的问题。

学生朗读3、4自然段,画出感动的句子说明理由。

学生交流汇报。

预设一:

第三自然段:

(1)禹带领人们开凿龙门,挖了九条河。

垒起堤坝,把洪水引导东边的大海里。

(引导比较方法不同,体会大禹的聪明)

学生边读边想,可以想问题,也可以想画面。

这么长的黄河,挖通九条河流,你们没有疑问吗?

这里的九代表什么?

你们知道当时凿山用的工具是什么吗?

再把体会带进句子里读。

师:

仅仅靠智慧就能治理好洪水吗?

还需要付出什么?

咱们继续用抓住重点词句的方法来找找让你感动的地方。

(2)晚上,他常常睡在……拄着棍子走。

(指导学生抓住“常常、又、长年、烂、拄着棍子”等重点词语体会禹为了治水,不辞辛苦,忍受巨大的痛苦。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大禹为了治水,还吃了哪些苦,遇到了哪些困难?

根据第三段的内容,还有同学们想象的,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写到黑板上。

(起早贪黑、早出晚归、翻山越岭,披星戴月、跋山涉水、坚持不懈、严寒酷暑、不怕艰难、不辞辛苦、聪明、不放弃、.....)

大禹遇到了这么多的困难,你想用哪一个成语来形容?

练习读句子。

师:

禹为了治水,历经千辛万苦,然而他所做的牺牲又何止这些呢?

预设二:

第四自然段:

为了治水,大禹三十岁结婚,在家里住了四天,告别了妻子。

禹治水十年,曾经三次路过家门,顾不得进去看看。

为了治水,大禹三十岁才结婚,在家里仅仅住了四天,就告别了妻子。

禹治水十年,曾经三次路过家门,却顾不得进去看看。

齐读。

你发现少了哪些字?

师补充。

自由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引出成语:

三过家门而不入

这些不起眼的字词能省略吗?

十来年,禹难道不想念自己的孩子和妻子吗?

他不顾自己的小家,是因为他心中装的是---大家。

历经十年辛苦,洪水发生了什么变化,请同学们想象,体会“欣欣向荣”。

  大禹的丰功伟绩我们不会忘记,各地人们为了纪念他,修建禹陵和禹庙。

课文题目为什么要叫他叫“大禹”?

 

  孔子说:

如果没有大禹,我们可能都变成鱼虾了。

  让我们心怀感激和敬佩之情,齐声朗诵最后一节。

   

三、拓展延伸。

在我们的身边,具有奉献精神的的人很多,他们为了大多数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出了自己的精力、时间、甚至是生命,却无怨无悔。

他们也是我们敬佩的英雄,让我们记住他们吧。

他们是;他们是;他们是……

(学生说出生活中的默默奉献的人,如:

清洁工、公交司机、老师等等。

 

板书设计:

大禹治水

聪明千辛万苦舍小家顾大家

不怕辛苦

不怕困难

坚持不懈无私奉献

......

(学生完成)

 

教学反思:

 

 

《大禹治水》说课

【说教材】

《大禹治水》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六册“奉献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主要讲述了上古时代大禹率领民众,历经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治理洪水,给人们带来幸福安康的故事。

文章简短易懂,语言简练,字里行间都渗透着对大禹的赞美。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阅读要求,制定以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说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继续培养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2、自主阅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课文,使学生在语文情景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3、弄懂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

【重点难点】

1、在阅读中加深对大禹奉献精神的理解和感受。

(重点)

2、体会词语的用法及表达的感情。

(难点)

【说教法】几个环节的设计目的:

1、课标对第二学段的阅读要求是:

‘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开始的导课利用一段洪水视频,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把课前积累的描写洪水的词语和句子和自己看到的视觉感受结合起来,主要是训练学生积累语言并主动运用语言的能力。

2、根据对教材的研究我发现课本中有几处想象的训练点,教学中我就抓住重要词语让学生动口、动脑、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大禹治水的顽强意志,如A:

挖通开凿垒,结合当时工具简陋的情况让学生感受治水的不易。

B、课文只简单的写了两种禹遭受的苦难:

风餐露宿和脚跟泡烂,课堂引导学生想象十年来他还吃了哪些苦?

遇到了哪些困难?

C、第五段写到“洪水退了,大地又恢复了欣欣向荣的景象”,一个“欣欣向荣”就有很多内容可以填充,适合学生想象,

3、在了解了大禹治水的过程后,学生对大禹的奉献精神已经有所感受,这时候就借助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修建禹陵、禹庙的图片资料,让学生再次感受课文最后一段所提到的“他成为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这句话,理解课文题目为什么叫他’大禹”.

4、禹是神话故事里的形象,历史上虽有此人,但关于他的传说中也包含着后人们美好的想象,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了,所以在拓展延伸部分,让学生的思路从上古时代回到我们现在生活中,在自己的身边发现美,发现具有大禹精神的人。

【说板书】

板书也是根据学生归纳的关键词语,归纳了禹治水成功的三方面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