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2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第2节醇和酚第1课时醇导学案鲁科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170030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80.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第2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第2节醇和酚第1课时醇导学案鲁科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第2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第2节醇和酚第1课时醇导学案鲁科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第2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第2节醇和酚第1课时醇导学案鲁科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第2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第2节醇和酚第1课时醇导学案鲁科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第2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第2节醇和酚第1课时醇导学案鲁科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第2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第2节醇和酚第1课时醇导学案鲁科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第2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第2节醇和酚第1课时醇导学案鲁科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第2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第2节醇和酚第1课时醇导学案鲁科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第2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第2节醇和酚第1课时醇导学案鲁科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第2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第2节醇和酚第1课时醇导学案鲁科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第2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第2节醇和酚第1课时醇导学案鲁科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第2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第2节醇和酚第1课时醇导学案鲁科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第2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第2节醇和酚第1课时醇导学案鲁科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第2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第2节醇和酚第1课时醇导学案鲁科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第2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第2节醇和酚第1课时醇导学案鲁科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第2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第2节醇和酚第1课时醇导学案鲁科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第2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第2节醇和酚第1课时醇导学案鲁科版.docx

《高中化学第2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第2节醇和酚第1课时醇导学案鲁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第2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第2节醇和酚第1课时醇导学案鲁科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化学第2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第2节醇和酚第1课时醇导学案鲁科版.docx

高中化学第2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第2节醇和酚第1课时醇导学案鲁科版

第2节 醇和酚

第1课时 醇

1.了解醇的物理性质。

2.掌握简单饱和一元醇的系统命名。

3.掌握醇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重点)

醇的概述

[基础·初探]

1.定义

烃分子中饱和碳原子上的一个或几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的产物。

羟基的结构简式为—OH。

2.分类

(1)根据羟基所连的烃基不同分为脂肪醇、脂环醇和芳香醇。

(2)根据羟基的数目不同分为一元醇、二元醇、多元醇等。

3.饱和一元醇

(1)通式:

CnH2n+1OH(n≥1)。

(2)物理性质

①沸点

a.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饱和一元醇的沸点逐渐升高。

b.饱和一元醇的沸点比与它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烷烃或烯烃的高。

②溶解性

a.碳原子数为1~3的饱和醇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b.碳原子数为4~11的饱和一元醇为油状液体,可部分溶于水。

c.碳原子数更多的高级醇为固体,不溶于水。

d.含羟基较多的醇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

4.三种重要的醇

名称

俗名

物理性质

毒性

水溶性

用途

甲醇

木醇

无色、具有挥发性的液体

有毒

互溶

燃料、化工原料

乙二醇

甘醇

无色、无臭、具有甜味的黏稠液体

无毒

互溶

防冻液、合成涤纶

丙三醇

甘油

无色、无臭、有甜味的黏稠液体

无毒

互溶

日用化妆品、硝化甘油

(1)羟基与烃基相连的化合物一定是醇。

(  )

(2)乙醇比丁烷、丁烯的沸点高。

(  )

(3)乙醇与乙醚互为同分异构体。

(  )

(4)甲醇、乙二醇、丙三醇不是同系物。

(  )

【提示】 

(1)× 

(2)√ (3)× (4)√

[核心·突破]

1.醇的系统命名

2.醇的同分异构体

(1)碳骨架异构和羟基的位置异构

如丁醇的醇类同分异构体有四种:

【特别提醒】 

碳骨架异构是同一类物质的同分异构体,其烃基的同分异构体数即为该类物质的同分异构体数。

如—C3H7有2种结构,C3H7—OH作为醇有2种同分异构体;—C4H9有4种结构,C4H9—OH作为醇有4种同分异构体;—C5H11有8种结构,C5H11—OH作为醇有8种同分异构体。

[题组·冲关]

题组1 醇的物理性质

1.已知某些饱和一元醇的沸点(℃)如下表所示:

甲醇

1丙醇

1戊醇

1庚醇

醇X

65℃

97.4℃

138℃

176℃

117℃

则醇X可能是(  )

A.乙醇     B.丁醇

C.己醇D.辛醇

【解析】 由表中数据知,随分子中碳原子数增多,饱和一元醇的沸点升高。

117℃介于97.4℃与138℃之间。

【答案】 B

2.用分液漏斗可以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

A.溴苯和水B.甘油和水

C.乙醇和乙二醇D.乙酸和乙醇

【解析】 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

B、C、D中的两种物质均互溶。

【答案】 A

3.酒后驾车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

交警对驾驶员进行呼气酒精检测的原理是:

橙色的K2Cr2O7酸性水溶液遇乙酸迅速生成蓝绿色的Cr3+。

下列对乙醇的描述与此测定原理有关的是(  )

①乙醇沸点低 ②乙醇密度比水小 ③乙醇有还原性 ④乙醇是烃的含氧化合物

A.②④B.②③

C.①③D.①④

【解析】 若驾驶员饮酒时,呼出的气体中含有酒精蒸气,说明酒精沸点低易挥发;酒精能使K2Cr2O7还原为Cr3+,说明酒精具有还原性。

【答案】 C

题组2 醇的命名

4.某醇CH3CH2CH(CH3)CH(CH3)OH的命名为(  )

A.1甲基2乙基1丙醇

B.3甲基2戊醇

C.1,2二甲基1丁醇

D.3,4二甲基4丁醇

【解析】 据醇的命名原则:

选带有羟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从离羟基最近一端编号,进行命名。

将该醇的结构简式展开为:

,可知其名称为3甲基2戊醇。

【答案】 B

5.下列有机物的命名错误的是(  )

【解析】 B项正确名称为3甲基1戊烯。

【答案】 B

6.写出分子式为C5H12O的醇的同分异构体并进行命名。

【答案】 CH3CH2CH2CH2CH2OH  1戊醇

题组3 醇的同分异构体

7.下列各组有机物中,互为同分异构体且都属于醇类的是(  )

【导学号:

04290031】

A.乙二醇和丙三醇

C.2丙醇和1丙醇

D.2丁醇和2丙醇

【解析】 A项,两种有机物的分子式不同,错误;B项,两种有机物属于同分异构体,但前者是酚,后者是醇,错误;C项,两种有机物属于官能团位置异构,正确;D项,两种有机物属于同系物,错误。

【答案】 C

8.乙醇(CH3CH2OH)和二甲醚(CH3—O—CH3)互为哪种同分异构体(  )

A.位置异构     B.官能团异构

C.顺反异构D.碳链异构

【解析】 CH3CH2OH与CH3—O—CH3官能团种类不同,互为官能团异构。

【答案】 B

9.分子式为C4H10O并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  )

A.3种B.4种

C.5种D.6种

【解析】 分子式为C4H10O的是醇或醚。

该有机物与金属Na发生反应放出氢气,则该物质是醇,C4H10O可以看作是C4H10分子中的一个H原子被羟基(—OH)所取代产生的,C4H10有CH3CH2CH2CH3、(CH3)2CHCH3两种不同的结构,前者有2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原子,后者也有2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原子,它们分别被羟基取代,得到一种醇,因此符合该条件的醇的种类是4种,故正确选项是B。

【答案】 B

醇的化学性质

[基础·初探]

为什么金属钠与乙醇反应不如钠与水反应剧烈?

【提示】 由于醇分子中的烷基具有推电子作用,使醇分子中的氢氧键不如水分子中的氢氧键容易断裂,即醇分子中羟基上的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所以乙醇与钠的反应不如钠与水反应剧烈。

[核心·突破]

1.醇的化学性质与断键方式

2.醇的消去反应规律

(1)醇分子中,连有—OH的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必需连有氢原子时,才能发生消去反应而形成不饱和键。

    

(2)若醇分子中与—OH相连的碳原子无相邻碳原子或其相邻碳原子上无氢原子,则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如CH3OH、(CH3)3CCH2OH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

3.醇的催化氧化规律

(1)形如RCH2OH的醇,被催化氧化生成醛。

     

    

[题组·冲关]

题组1 醇的化学性质

1.乙醇分子结构中各种化学键如图所示,关于乙醇在各种反应中断裂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和金属钠反应时键①断裂

B.和浓硫酸共热到170℃时断裂键②和⑤

C.和浓硫酸共热到140℃时断裂键②,其他键不断

D.在银催化下与O2反应时断键①和③

【解析】 A选项,乙醇与钠反应生成乙醇钠,是乙醇羟基中O—H键断裂;B选项是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和H2O,是②、⑤键断裂;C项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醚,应断①、②键;D选项是乙醇氧化为乙醛,断键为①和③。

【答案】 C

2.向甲醇、乙二醇、丙三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金属钠后收集到等体积的氢气(相同条件),则上述三种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2∶3∶6     B.3∶2∶1

C.4∶3∶1D.6∶3∶2

【答案】 D

3.用下图所示装置检验乙烯时不需要除杂的是(  )

【解析】 题目一共给出了两种制备乙烯的方法,利用溴乙烷和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制备乙烯时,乙烯中可能混有溴乙烷、乙醇、水蒸气等杂质。

利用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制备乙烯时,乙烯中可能混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杂质。

弄清楚了杂质,再考虑杂质对乙烯检验有无影响,若无影响便不需要除杂。

A.利用溴乙烷和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制备乙烯时,乙烯中可能混有溴乙烷、乙醇、水蒸气等杂质,乙醇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因此在检验乙烯时,应先将气体通入水中以除去乙醇,防止其对乙烯检验的干扰。

B.溴乙烷、乙醇、水蒸气都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因此对乙烯的检验没有影响,故可以不除杂质。

C.利用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制备乙烯时,乙烯中混有的二氧化硫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故检验乙烯前必须将二氧化硫除去。

D.二氧化硫也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故检验乙烯前必须将二氧化硫除去。

【答案】 B

4.二甘醇可用做溶剂、纺织助剂等,一旦进入人体会导致急性肾衰竭,危及生命。

二甘醇结构简式为

,有关它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B.能发生取代反应

C.能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D.符合通式CnH2nO3

【解析】 二甘醇分子中含有羟基(-OH),由醇的性质易推知二甘醇能发生取代反应;其分子中含有“

”结构,能发生消去反应;因二甘醇碳原子数较少(为4),而亲水基团(—OH)较多,可与乙二醇类比推知其应易溶于水,也易溶于乙醇;二甘醇的分子式为C4H10O3,其符合的通式应为CnH2n+2O3。

【答案】 B

5.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

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解析】 A项,依据碳原子结构分析可知,碳原子在有机化合物中形成四个共价键。

在键线式中剩余价键被氢原子饱和,由香叶醇的结构简式可得分子式为C10H18O。

B项,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从而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

C项,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紫红色褪去。

D项,分子结构中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醇羟基可发生取代反应。

【答案】 A

题组2 醇的催化氧化 消去反应规律

6.下列物质能发生消去反应,但不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的是(  )

【解析】 羟基相连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有氢原子可发生消去反应,羟基所连碳原子上无氢原子则不能被催化氧化。

【答案】 D

7.下列各物质中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并且催化氧化的产物为醛的是(  )

【导学号:

04290032】

【解析】 能发生消去反应,羟基碳的邻碳上必须有氢,催化氧化产物为醛的醇中须含有—CH2OH结构,符合此条件的为D选项。

【答案】 D

8.分子组成为C5H12O,能发生催化氧化,且生成物为同碳原子数醛的醇的种类为(  )

A.2种      B.3种

C.4种D.5种

【解析】 能被氧化为醛的—OH所在碳原子上有2个氢原子,则分子组成为C5H12O的醇应具有C4H9—CH2OH结构,因C4H9—有4种结构,C5H12O能被氧化为醛的醇的种类也为4种。

【答案】 C

9.分子式为C7H16O的饱和一元醇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在下列该醇的同分异构体中

(1)可以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两种单烯烃的是__________;

(2)可以发生催化氧化生成醛的是________________;

(3)不能发生催化氧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

(4)能被催化氧化为酮的有________________种;

(5)能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种。

【解析】 因该醇发生消去反应时,生成两种单烯烃,这表明连有—OH的α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应连有氢原子,且以—OH所连碳为中心的分子不对称。

连有—OH的碳上有2个氢原子时可被氧化为醛,有1个氢原子时可被氧化为酮,不含氢原子时不能发生催化氧化。

连有—OH的碳上有氢原子时,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羧酸或酮,它们都会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

【答案】 

(1)C 

(2)D (3)B (4)2 (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