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财经大学宏观经济学习题集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1702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09 大小:66.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财经大学宏观经济学习题集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南京财经大学宏观经济学习题集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南京财经大学宏观经济学习题集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南京财经大学宏观经济学习题集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南京财经大学宏观经济学习题集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南京财经大学宏观经济学习题集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9页
南京财经大学宏观经济学习题集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9页
南京财经大学宏观经济学习题集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9页
南京财经大学宏观经济学习题集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9页
南京财经大学宏观经济学习题集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9页
南京财经大学宏观经济学习题集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9页
南京财经大学宏观经济学习题集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9页
南京财经大学宏观经济学习题集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9页
南京财经大学宏观经济学习题集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9页
南京财经大学宏观经济学习题集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9页
南京财经大学宏观经济学习题集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9页
南京财经大学宏观经济学习题集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9页
南京财经大学宏观经济学习题集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9页
南京财经大学宏观经济学习题集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9页
南京财经大学宏观经济学习题集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9页
亲,该文档总共10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京财经大学宏观经济学习题集答案.docx

《南京财经大学宏观经济学习题集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财经大学宏观经济学习题集答案.docx(10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南京财经大学宏观经济学习题集答案.docx

南京财经大学宏观经济学习题集答案

南京财经大学宏观经济学习题集答案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一、名词解释

1.国民生产总值:

一国或地区国民运用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国内生产总值:

经济社会(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本国(地区)范围内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注意:

国内生产总值的6点含义:

市场价值;最终产品;一定时期生产;流量;地域范围;市场活动。

3.国民收入: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以市场价格计量的收入总和。

(国土原则)

一国国民在一定时期内,运用所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得到的以市场价格计量的收入总和。

(国民原则)

4.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收入: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有个人得到的收入总和。

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所得到的收入总和中,扣去个人纳税部分后的收入。

即个人可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收入。

5.总投资和净投资

投资指增加或更新资本资产。

总投资=净投资+折旧(重置投资)

6.名义GDP、实际GDP和GDP折算指数

名义GDP就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是用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折算指数:

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反映了一国总体物品平均价格的上涨程度,经济学上称为GDP平减指数(折算指数或价格指数)。

公式为:

   GDP平减指数=名义的GDP/实际的GDP=ΣPtQt/ΣP0Qt

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值反映一定时期内的价格上升的幅度。

注意:

GDP折算系数不是经济增长率,它是价格指数,类似于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生产者物价指数PPI。

二、选择题

1.已知某个国家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时为2000亿美元,它在本年度生产了5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扣是300亿美元。

这样,这个国家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A)。

1 500和200亿美元              B.2500和2200亿美元 

C. 500和300亿美元              D.1500和2200亿美元

2.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里,下面哪一项属于私人投资?

 (C)。

2 政府修建公路                 B.私人购买股票 

C. 厂商年终的存货大于年初       D.居民购买一套旧房产

3.如果要计算个人可支配收入,不应该从年国民生产净值(A)。

3 减去折旧                    B.加上政府转移支付 

C. 减去间接税                  D.企业转移支付

4.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里,政府支出是指(C)。

4 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  

5 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转移支付之和

C. 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不包括政府转移支付

D. 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转移支付以及公债利息等之和

5.在二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衡量,国内生产净值等于(A)。

 

6 C+I                        B.C+I+G    

C. C+I+G+X-M               D.C+I+G+X

6.在四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衡量,国内生产净值等于(B)。

7 C+I+G+X                  B. C+I+G+X-M  

C. C+I+G+M                  D. C+I+G+M-X

7.下面哪一部分收入不是居民挣得的但他们却拿到了?

 (A)。

A.转移支付                    B.利息

C.租金                        D.利润

8.假如某人不出租他的房子而是自己使用,这部分房租(B)。

A.不算入国内生产总值,因为出租房子不属于生产行为

B.算入国内生产总值,按出租可以得到的租金计算

C.不算入国内生产总值,因为房子由房主本人居住

D.不算入国内生产总值,因为没有经过市场活动

9.在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过程中,哪两项不能简单相加?

 (A)。

8 政府支出和工资与薪金    B.个人消费和个人储蓄

C.消费支出与净投资         D.企业投资与出口

10.货币国内生产总值随着下述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C)。

9 商品的数量                B.商品的价格  

C.商品的数量与价格           D.生产的时间

11.假设第一年即基期的当期美元产出为500,如果第八年价格平减指数翻了一倍,而实际产出增加了50%,则第八年的当期美元产出等于(B)。

A.2000                      B.1500亿   

C.1000亿                    D.750

12.如果钢铁、油漆、绝缘材料以及所有用来制造一个电烤炉的原料价值在计算GDP时都包括进去了,那么这种衡量方法(B)。

A.因各种原材料都进入市场交易,所以衡量是正确的

 B.因重复记帐导致过高衡量

 C.由于重复记帐导致过低衡量

 D.由于各种原材料起初都是生产者存货的一部分故没有影响

13.假定某国1990年和1995年的名义GNP分别为1200亿元和2000亿元,GNP的折算指数分别为1和1.5,我们可以推论1990和1995年之间的(C)。

A.名义GNP上升了33%             B.实际GNP不变

C.实际GNP上升了11%左右         D.实际GNP下降

14.就国民收入核算来说,实际经济活动当中没有售出的商品(C)

A.要在核算的GNP当中扣除       B.要在核算的GDP当中扣除

C.要在核算当中计为存货投资     D.要在核算当中计为政府投资

15.如果1970年的名义GDP为7500亿美元,按照1960年价格计算是多少?

(价格指数1960年=100,1970年=120) (D)

A.9000亿美元                   B.6000亿美元

C.7300亿美元                    D.6250亿美元

三、计算题

10 1.    已知某一经济社会的如下数据:

(单位:

亿元)

a)    工资100   利息10  租金30  消费支出90  利润30  投资支出60 

b)    政府购买支出30  政府转移支付5  所得税30  出口额60  进口额70

c)    试求:

(1)按收入法计算GDP   

(2)按支出法计算GDP

11 1.    (3)计算政府预算赤字   (4)计算储蓄额

12 2.    (5)计算净出口

(1)收入法=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y=100+10+30+30=170(亿元)

(2)支出法:

y=c+i+g+(x-m),y=90+60+30+(60-70)=170(亿元)

(3)政府预算赤字(bs)=税收(t)-政府购买支出与政府转移支付(g+tr)

      即bs=30-30-5=-5(亿元)

(4)s=yd-c=170+5-30-90=55(亿元)

 (5)净出口=出口-进口=60-70=-10(亿元),负数意味着存在贸易赤字

13 2.    假设国民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都是亿元),

试计算:

(1)储蓄      

(2)投资      (3)政府支出

(1)s=yd-c=4100-3800=300(亿元)

(2)根据投资储蓄恒等式,社会总投资等于社会总储蓄,因此i=sp+sg+sr,

其中,sp、sg、sr分别代表私人储蓄、政府储蓄以及对国外的储蓄,

sg=t-g=-200(亿元),sp=4100-3800=300(亿元),sr=100(亿元)(贸易赤字可以理解为本国对国外的储蓄),

故i=-200+300+100=200(亿元)

 (3)根据y=c+i+g+(x-m),可以求得g=1100(亿元)

14 3.    下列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请根据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

单位:

亿元。

       居民个人消费支出:

70906;   政府购买:

26012;   总投资:

79560;            出口:

68495;进口:

58272;  资本折旧:

28010;   政府转移支付:

716;间接税净额:

16658;    社会保险金:

6969;    公司未分配利润:

38624;公司所得税:

5344;  个人所得税:

838

国内生产总值GDP=c+i+g+x-m=70906+79560+26012+68495-58272=186701

国内生产净值NDP=GDP-折旧=186701-28010=158691

国民收入NI=NDP-间接税=158691-16658=142033

个人收入PI=NI-社会保险金-公司所得税-公司未分配利润+政府转移支付=142033-6969-5344-38624+716=91812

个人可支配收入=PI-个人所得税=91812-838=90974

15 4.    一个棉农一年生产1000元籽棉,他出售给扎棉厂加工成1400元棉花,扎棉厂又将这些棉花出售给纺纱厂加工成棉纱┄┄。

根据下表分别计算各生产过程的增加值以及计入国内生产总值的量。

服装的生产过程

生产者

产品

总产出

棉农

籽棉

1000

扎棉厂

棉花

1400

纺纱厂

棉纱

2000

织布厂

棉布

2800

印染厂

花布

3800

服装厂

服装

5000

 

各个生产环节的差额即为增加值,如此算出来的国内生产总值即为增值法;一件最终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增值,就等于该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因此两法计算结果应该相等即为5000元。

四、简答题

1.为什么总产出等于总收入,总收入等于总支出?

因为计算的是同一产品---当年新生产的GDP,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支出法”是从支出角度进行核算,“收入法”是从要素分配角度进行核算)对国内生产总值进行核算,所以结果必然是一致的。

即总产出等于总收入等于总支出。

2.下列项目是否计入GDP,为什么?

(1)一个消费者在饭店用餐向饭店支付的餐费

(2)一家公司购买一幢以往年度开发的新房屋

(3)一个消费者向销售商购买一台电脑

(4)一个供应商向汽车厂商出售橡胶轮胎

计入GDP的项目,严格按照GDP概念以及六项注意来判定是否计入。

(1)计入。

核算期新生产的最终产品

(2)不计入。

“以往年度”违背“一定时期”

(3)计入。

核算期新生产的最终产品

(4)中间产品,重复计算。

违背“最终产品”

3.在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为什么要把进口产品和服务剔除在外?

因为不是本国生产的。

国内生产总值按照支出法核算时:

进口表示收入流到国外,不是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支出,因此不应再把进口产品和服务包括在内。

(关键要说明核算的是本国领土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而支出法计算过程中,各项支出含购买国外产品的支出,所以要把国外产品的购买支出即进口扣除)

五、分析题

1.以财富和收入为例,说明经济中流量和存量联系和区别。

存量指某一时点的积累量,如积累的财富;流量则指某一时段中的变动量,如月收入、年收入等,收入的累积就形成某一时点的财富。

2.假设一个妇女嫁给了其男管家。

在他们结婚之后,她的丈夫继续像以前一样照顾她,而且她也继续像以前一样养活他(但是作为丈夫而不是作为雇员),结婚如何影响GDP?

结婚减少了GDP。

由男管家变成了丈夫,其劳动成果由原来计入GDP的市场交易行为变成了不计入GDP的家务劳动。

3.在参议员肯尼迪1968年竞选总统时的一篇演讲中,他就GDP讲了以下一段话:

GDP并没有考虑到我们孩子的健康、他们的教育质量或者他们游戏的快乐。

它没有包括诗歌的美好,也没有包括婚姻的稳固,没有包括我们关于公共问题争论的智慧,也没有包括公务员的正直。

它既没有衡量出我们的勇气与智慧,也没有衡量出我们对祖国的热爱。

简言之,它衡量一切,但不包括使我们生活有意义的东西,它可以告诉我们有关美国的一切,但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我们以作为美国人而骄傲。

 肯尼迪的话对吗?

如果对的话,我们为什么要关注GDP?

肯尼迪的话是正确的,他看到了GDP作为衡量经济增长指标的缺陷。

然而为什么还要关注GDP?

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一是GDP能够反映国民经济发展变化情况;

二是为国家以及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了重要工具和依据;

三是GDP为检验宏观经济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供了重要的检测工具;

四是GDP也是对外交往的重要指标,因为在世界上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地位指标,很多与GDP有关,每年,联合国都要根据各国的“人均GDP”进行排名,来提供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依据。

可以说GDP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承担的国际义务和权利,决定了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

五是GDP的统计比较容易,其具有统计数据准确、重复计算少等优点,作为总量指标,它和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这三个主要的宏观经济运行指标都有密切关系,是国家制定宏观调控政策的三大指标中最基础性的指标。

总之,GDP能够提供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完整图像,帮助国家领导人判断经济是在萎缩还是在膨胀,是需要刺激还是需要控制,是处于严重衰退还是处于过热之中。

甚至有人认为该指标像灯塔一样,能使政策制定者不会陷入杂乱无章的数字海洋而不知所措。

4.查找数据资料(可以在国家统计局网站查找),描述中国近五年的GDP的数据资料和及其构成状况(支出法和收入法)。

谈谈你的认识(从支出法角度分析GDP的增长主要通过哪些途径实现的?

从收入法角度分析国民收入分配,并对收入分配谈谈你的想法)。

提示:

可以从GDP总量、GDP的增加速度以及GDP增加的稳定性与持续性等角度进行考虑。

(构成从收入法和支出法角度谈,就支出法而言,即从C、I、G、NX等角度说,是否合理等等)

     2006-2010年GDP各组成部分(亿元,当年价)及构成比例(%)

 

C

I

G

NX

2006

82103.5

36.94

92954.1

41.83

30528.4

13.74

16654

7.49

2007

95609.8

35.97

110943.2

41.73

35900.4

13.50

23380.6

8.80

2008

110594.5

35.12

138325.3

43.93

41752.1

13.26

24229.4

7.69

2009

121129.9

34.98

164463.2

47.49

45690.2

13.19

15033.3

4.34

2010

133290.9

33.80

191690.8

48.61

53614.4

13.60

15711.5

3.98

2006-2010年GDP各组成部分(亿元,当年价)及构成比例(%)

93822.83

40.61

32726.66

14.16

33641.84

14.56

70862.02

30.67

109532.27

39.74

40827.52

14.81

39018.85

14.16

86245.97

31.29

170299.71

46.62

55531.11

15.20

49369.64

13.51

90103.24

24.67

196714.07

45.01

66608.73

15.24

56227.58

12.87

117456.61

26.88

 

劳动者报酬

生产税净额

固定资产折旧

营业盈余

2006

2007

2009

2010

注:

劳动者报酬  指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全部报酬。

包括劳动者获得的各种形式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既包括货币形式的,也包括实物形式的,还包括劳动者所享受的公费医疗和医药卫生费、上下班交通补贴、单位支付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

对于个体经济来说,其所有者所获得的劳动报酬和经营利润不易区分,这两部分统一作为劳动者报酬处理。

生产税净额  指生产税减生产补贴后的余额。

生产税指政府对生产单位从事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劳动力)所征收的各种税、附加费和规费。

生产补贴与生产税相反,指政府对生产单位的单方面转移支出,因此视为负生产税,包括政策亏损补贴、价格补贴等。

固定资产折旧  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或按国民经济核算统一规定的折旧率虚拟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

它反映了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

各类企业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实际计提的折旧费;不计提折旧的政府机关、非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和居民住房的固定资产折旧是按照统一规定的折旧率和固定资产原值计算的虚拟折旧。

原则上,固定资产折旧应按固定资产当期的重置价值计算,但是目前我国尚不具备对全社会固定资产进行重估价的基础,所以暂时只能采用上述办法。

营业盈余  指常住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

它相当于企业的营业利润加上生产补贴,但要扣除从利润中开支的工资和福利等。

 

消费的比例下降、净出口的比例下降,而投资的比重在增加。

原因:

一,国际背景:

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导致外需下降,净出口下降,同时,由贸易争端和人民币汇率升值引发的出口受挫。

使得净出口的比例下降。

二,消费比例下降的原因:

收入分配中初次分配中工资的份额太少;再次分配中保障性支出少;同时,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太大。

另外房地产市场过热,居民大量的资金(含贷款)都流入了房产市场,使居民消费资金偏紧。

结论:

经济增长方式应从外需驱动型向内需驱动型转变,由投资拉动型向消费拉动型转变。

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名词解释

1.均衡产出(收入)

与总有效需求相等的产出。

2.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

自发消费:

与收入无关的消费,即收入为0时举债或动用过去的储蓄也必须要有的基本生活消费。

引致消费:

由收入带来的消费。

3.边际消费倾向

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的比率。

即增加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的比率。

4.边际储蓄倾向

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

即增加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储蓄的比率。

5.平均消费倾向

消费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表示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

6.平均储蓄倾向

储蓄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表示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的比率。

7.投资乘数

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8.平衡预算乘数

政府收入与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

其值为1。

二、选择题

1.在坐标图上,表示收入和消费关系的45°线意味着(C )。

A.直线上所有的点表示消费等于储蓄  B.所有的点表示收入等于储蓄

C.所有的点表示消费等于收入   D.以上都不正确

2.消费曲线位于45°线上方表明,储蓄是(C )。

A.正数    B.零   C.负数   D. 是正数、负数或零不能确定  

3.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C )。

A.是大于1的正数   B.是小于1的正数   C.等于1   D.等于零

4.在边际储蓄倾向等于20%的时候,边际消费倾向等于(B )

A.20%     B.80%    C.30%    D.120%

5.居民的收支相抵点是消费曲线(C )。

A.与纵轴的交点      B.与横轴的交点   C.与45°线的交点    D.在坐标原点上

6.在同一个坐标平面上,总需求曲线位于消费曲线的(A)。

A.上方     B.下方     C.重合   D.位置关系无法确定

7.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储蓄曲线向下平行移动意味着总需求曲线(A )。

A.向上移动   B.向下移动   C.不会移动   D. 没有影响

8.国民收入均衡水平的提高往往被认为是下列何者的增加所引起的(B )。

A.进口      B.意愿的自主性支出       C.税率       D. 私人储蓄

9.如果消费函数为C=100+0.8(Y-T),并且税收和政府支出同时增加1美元,则均衡的收入将(C )。

A.保持不变   B.增加3美元   C.增加1美元   D. 下降4美元

10.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意味着当前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将使意愿的消费支出(A )。

A.增加,但幅度小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幅度

B.有所下降,这是由于收入的增加会增加储蓄

C.增加,幅度等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幅度

D.保持不变,这是由于边际储蓄倾向同样小于1

11.国民收入中的边际消费倾向的值越大,则(D )。

A.边际储蓄倾向的值越大           B.乘数的值就越小,

C.总支出曲线就越平坦             D.总支出曲线就越陡。

12.国民收入中的边际储蓄倾向越大,则(C )。

A.边际储蓄倾向也越大              B.乘数的值越大kt=-β/(1-β)

C.总支出曲线越平坦                D.总支出曲线就越陡峭

13.决定国民收入原来的均衡被投资的增加打破,在国民收入形成新的均衡的时候,国民收入(B )。

Δy=Δc+Δi

A.减少了    B.增加了    C.没变化 均衡条件是总供给=总需求,原来的均衡被投资的增加打破,并形成新的均衡,意味着总供给、总需求都有相等的增量,排除了总供给不变的可能   D.不能确定

14.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厂商增加投资将引起(B )。

A.国民收入的增加,但消费水平不变  

B.国民收入的增加,同时消费水平也提高了Δy=Δc+Δs

C.国民收入的增加,但消费水平下降了

D.国民收入的增加,但消费水平的变动无法确定

15.在哪一种情况下,消费和自发投资对国民收入有同样大的影响?

 (A )。

A.消费的变化不是国民收入的变化带来的,而是其他因素引起的应该是自发消费,消费乘数=投资乘数  

B.消费的变化是国民收入的变化带来的,而不是其他因素引起的   

C.既不是答案A也不是答案B

D.消费和自发投资相等时

16.在投资的增加导致国民收入增加的过程中(C )。

Δy=Δi×ki=Δc+Δs

A.储蓄数量没变   B.储蓄数量减少   C.储蓄数量增加  D.无法确定

17.在某封闭经济里,已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2000亿美元,消费支出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是1700亿美元,投资支出和政府支出的总和在任何国民收入水平上都等于200亿美元,边际消费倾向为3/4。

均衡国民收入(C )。

c=α+βyd=α+(3/4)*(2000-t)= α+(3/4)*2000=1700  α=200  y=(α+i+g-βt)/(1-β)=(200+200)/(1-3/4)=1600

A.等于2000亿美元        B.等于1900亿美元  

C.少于1900亿美元        D.等于1700亿美元

18.在某封闭经济里,已知充分就业的国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