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172525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2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年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年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年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年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学年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学年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学年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学年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学年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学年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学年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学年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学年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学年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学年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历史试题(解析版)

一、单选题(每个小题2分,共48分)

1.“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这句话指的是(  )

A.分封制B.郡县制C.井田制D.行省制

【答案】A

【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这句话指的是分封制,“分封建邦”自己的亲戚,以及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达到维护周王朝的统治的目的。

所以本题答案就是A选项。

B选项是秦朝实行的政治制度;C选项是经济制度,故排除;D选项是元朝实行的政治制度。

2.记好笔记是学好历史的前提,右图是一同学的笔记片断,请指出其试图探索的历史主题是(  )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

【答案】B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

3.秦始皇说: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

A.焚书坑儒B.推行郡县制C.攻打匈奴D.修筑长城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说明秦始皇认识到分封制带来的危害,为解决上述问题而采取的措施是推行郡县制。

故答案为B项。

其他三项不是针对分封制的危害而采取的措施,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

4.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

A.笼络皇亲国戚B.增加财政税收C.削弱王国势力D.推动民族交流

【答案】C

【解析】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管辖,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故答案为C项。

A项不是主要目的,BD项与此项制度无关,排除。

点睛:

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颁布“推恩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诸侯国越分越小,汉武帝再趁机削弱其势力。

推恩令下达后,诸侯王的支庶多得以受封为列侯,不少王国也先后分为若干侯国。

按照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

因此,王国析为侯国,就是王国的缩小和朝廷直辖土地的扩大。

这样,王国势力被不断削弱。

5.唐宋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其共同的策略之一是(  )

A.召开政事会议,完善三省六部B.众设宰相,分化事权

C.以六部分割相权D.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统率六部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众设宰相,分化事权是唐宋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的共同的策略,例如,唐朝的是三省六部制就是众设宰相,分化事权,所以本题答案就是B。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众设宰相,分化事权

6.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与“九品中正制”相一致的(  )

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B.唐制,取士之多,多因隋旧

C.立嫡以长不以贤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答案】A

【解析】九品中正制是魏晋时期的选官用官制度,选拔人才注重的是身份地位,因此A选项符合九品中正制的特点;B选项提到了唐朝,唐朝实行的是科举制;C选项描述的是嫡长子继承制;D选项指的是汉代的察举制。

7.钱穆曾说这是“一个极不合理的制度”。

在这一制度下地方政府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是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各个地方来管事,因此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

这一制度创立于(  )

A.秦朝B.唐朝C.东汉D.元朝

【答案】D

【解析】从材料来看,钱穆认为这一制度中地方政府是宰相府的派出所,可以看出在此制度下宰相权力很大,且中央权力很大。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元朝的行省制,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A选项秦朝的郡县制是皇帝直接管理;B选项唐朝地方权力比较大,最后造成藩镇割据的局面;C选项东汉时期沿袭了秦朝的政治模式。

8.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历经几度变迁。

秦汉主要有郡、县两级,唐代为道、州、县三级,宋代设置为路、州、县三级。

元朝时期,行省成为最高地方行政区划,下设路、府、州、县。

以上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

A.地方行政机构数量增长B.县是最稳定的行政机构

C.中央集权制度日益加强D.地方管理制度趋向成熟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变迁,体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越来越规范,中央集权制度日益加强,C项正确。

不能通过地方行政区划的变迁,推断地方行政机构数量增长,排除A。

B项是对题干的片面解读,与设问“实质”不符,排除。

不能通过地方行政区划的变迁,推断地方管理制度趋向成熟,排除D。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

9.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

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有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

真可以说是日理万机。

为解决这样一问题,明太祖(  )

A.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B.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C.设立内阁分理政务   D.设立宰相分理政务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废除丞相后,全国重大政务都由明太祖决断,深感力不从心,于是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与材料中“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

真可以说是日理万机”相符,故A项正确;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与材料中“真可以说是日理万机。

为解决这样一问题”不符,故B项错误;明成祖时“内阁”出现,与材料中“为解决这样一问题,明太祖”不符,故C项错误;明太祖废除丞相后,才出现“这样一问题”,故D项错误。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创立内阁

10.清朝一机构离皇帝寝宫仅50米距离,为严格保密,该机构中的听差皆拣选十五岁以下不识字的幼童充任,而且还有专派的御史往复稽查,不准任何人窥探。

该机构人员精干,只能“跪奏笔录”该机构的设置(  )

A.对皇权形成一定制约B.解决了君相之间的矛盾

C.完善了中枢权力体系D.适应了皇帝集权的需要

【答案】D

【解析】根据关键信息“清朝一机构”“跪奏笔录”可知,该机构为军机处,联系所学知识,军机处只是一个皇帝私人的秘书班子而已,军机处权力的加大,严格保密措施,都是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故D项正确,A项错误;明朝已经废除丞相,清朝不存在君相之间的矛盾,排除B项;根据“该机构中的听差皆拣选十五岁以下不识字的幼童充任”,不能说明“完善了中央制度体系”,只能表明为了加强君主专制而采取的极端措施,排除C项。

点睛:

首先,根据关键信息“清朝一机构”“跪奏笔录”得出这一结构是军机处,然后结合军机处相关知识得出正确的答案。

11.谏议制度是监察制度的一部分,“谏”字的独特含义是对皇帝的绝对权威提出异议。

唐代的门下省具有谏议和封驳职能……明清时期监察制度达到顶峰,但专设的谏议机构却没有了。

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谏议制度能够从根本上限制皇权至上

B.唐代谏议制度对皇权不起作用

C.明清谏议机构消失是服务于皇权需要

D.明清监察制度对君臣形同虚设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谏议制度是从属于皇权,不可能从根本上限制皇权,与材料中“专设的谏议机构却没有了”不符,故A项错误;与材料中“谏字的独特含义是对皇帝的绝对权威提出异议”不符,应该起一定作用,故B项错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与材料中“谏字的独特含义是对皇帝的绝对权威提出异议”“专设的谏议机构却没有”相符,故C项正确;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对“臣”监察绝非形同虚设,故D项错误。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12.有学者认为:

“这场战争意味着外国在华活动的加剧,这些活动打破了中国的孤立局面,并在中国开创了一个革命性变化的时代。

”“这场战争”指的是(  )

A.鸦片战争B.中法战争C.甲午战争D.抗日战争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题干中“这些活动打破了中国的孤立局面,并在中国开创了一个革命性变化的时代”反映了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而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外国在华设立租界、开办工厂,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思想方面从儒家思想向西方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转变,故A项正确;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与题意无关,故B项排除;甲午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加深,与题意无关,故C项排除;抗日战争是中国一百多年来取得第一次伟大胜利,与题意无关,故D项排除。

考点: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影响

【名师点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

(1)根本原因:

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不能抵抗新生的资本主义制度。

(2)具体原因:

①请政府统治腐败,综合国力衰落,经济落后,军事力量和装备落后;

②掌握清朝战争大权的清政府战和不定,军事指挥失当。

2、影响:

(1)社会性质的变化:

①政治上,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

战后,中国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司法主权、关税主权和贸易主权等开始遭严重破坏。

这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②经济上,鸦片战争前,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在中国占统治地位。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社会矛盾的变化:

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3)革命任务的变化:

中国人民由反本国封建统治变为肩负反侵略、反封建的任务。

中国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

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开始萌发,开始了西学东渐的趋势。

(5)阶级关系的变化:

①外资入侵计划了国内早已尖锐的阶级矛盾,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②产生了新的阶级:

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买办。

13.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

“一国所提,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

”列强获得这一权益是在(  )

A.《南京条约》附件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答案】A

【解析】从材料所述可知,这是指片面最惠国待遇,列强获得这一权益是在《南京条约》附件中,A正确。

其他选项与材料无关。

14.对于《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道光皇帝和耆英等人所看重的是把条款中“割让”换成“赏借”二字。

这说明清统治者(  )

A.统治黑暗腐败投降卖国B.缺乏近代民族国家意识

C.认为丢失香港意义不大D.用“礼”维护国家主权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清政府看重把“割”香港岛给英国换成“赏借”香港岛给英国,反映了清政府对国家主权意识的淡薄,B项正确;材料无法清统治者黑暗腐败投降卖国的相关信息,排除A;材料中没有涉及关于丢失香港意义的信息,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用“礼”维护国家主权,排除D。

所以选B

15.“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

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

”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最根本的“失败理由”是(  )

A.清政府统治的腐朽和无能B.军事技术的落后

C.英国的坚船利炮D.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距

【答案】D

【解析】分析题干“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

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

”作者强调了失败后的改革和探索挽救民族危机重要性,故D项符合题意。

材料的主旨不是揭示清政府统治的腐朽和无能和中英军事力量对比,排除ABC。

16.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化。

其中,受到中英鸦片战争直接冲击而发生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国民大革命

【答案】A

【解析】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1851年,是鸦片战争的回声,故A项正确;义和团运动爆发于1898年,是中日甲午战争后,农民阶级开展的反洋教斗争,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爆发于1911年,是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清政府统治的斗争,故C项错误;国民大革命是1924—11927年国共合作反对北洋军阀统治所做的努力,故D项错误;B、C、D都不符合“中英鸦片战争直接冲击而发生”,排除。

17.太平天国前期在《天朝田亩制度》中主张绝对平均分配土地、产品,多余财物要收归国库。

而后期颁布的《资政新篇》中却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

这种改变(  )

A.适应了农民战争的需要B.挽救了太平天国的危机

C.体现了时代发展的潮流D.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改良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由《天朝田亩制度》到《资政新篇》反映了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C项正确。

《天朝田亩制度》适应了农民战争的需要,《资政新篇》为挽救危局而制定的,排除A。

《资政新篇》没有挽救太平天国的危机,排除B。

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所以选C

18.近代某次战争中,光绪皇帝曾垂泪撰联: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该次战争最有可能是(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C

【解析】中日甲午战争期间,在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为掩护旗舰,指挥致远舰冲锋向前,并在弹药将尽之时,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猛冲敌舰,致远舰不幸被击沉,故C正确。

19.从1895至1913年,随着通商口岸的外国工业合法化,至少又有136家外资制造业和采矿企业在华建立,它们创办时的资本投资额都超过十万中国元,导致“通商口岸的外国工业合法化”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答案】C

【解析】:

《马关条约》规定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根据片面最惠国待遇,其他国家也能享有这项特权。

因此,在甲午战争后,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的情况日益增多。

所以本题选D项。

20.两江总督刘坤一在奏疏中说:

“窃查此次战事,由于匪徒籍口仇教(基督教),肆行烧杀,致酿大患,各国调舰增兵,合而谋我。

”这里所说的“匪徒”是(  )

A.太平军B.英法联军C.义和团D.八国联军

【答案】C

【解析】“基督教”说明是反对帝国主义列强的义和团运动,故C正确;A主要信仰是拜上帝教;B和D均属于列强。

与题意不符。

21.有人评论义和团:

“明显是由反动的满族朝廷、顽固的保守派官僚和士绅,以及无知和迷信民众的联合力量所推动的。

这种反抗外国帝国主义的感情和愤怒的爆发是愚蠢的、非理性的,但也不能忽视其中所固有的爱国主义成分。

”材料认为义和团运动(  )

A.行动具有爱国和盲目双重性B.革命任务始终是反侵略反封建

C.参与者具广泛性和全民族性D.失败是中外势力联合剿杀所致

【答案】A

【解析】由材料“由反动的满族朝廷、顽固的保守派派官僚和士绅,以及无知和迷信民众的联合力量所推动的”和“反抗外国帝国主义的感情和愤怒的爆发是愚蠢的、非理性的,但也不能忽视其中所固有的爱国主义成分。

”,可见材料认为义和团运动具有爱国和盲目双重性,故选A;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丧失对清王朝的警惕,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义和团运动的全民族性,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义和团运动的失败的信息,排除D。

故选A。

22.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以下各项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允许外国商人在中国内地经商B.允许外国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义和团运动后“惩办首祸诸臣”D.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答案】C

【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是指洋人掌握了实际控制权,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A、B两项主要是有利于列强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不符合题意,应排除;C项说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镇压中国革命的帮凶,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符合题意;D项主要有利于列强干涉中国的内政,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点睛: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1.中国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9.8亿两——加重人民的负担和清政府的财政危机。

2.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北京至山海关一线的广大地域被置于列强的武装控制之下。

3.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4.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记不叙用”——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5.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清政府的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23.“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来分作两次去做。

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政体立宪政体。

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是革命”。

孙中山这段话强调的是(  )

A.驱逐满人B.汉人掌权C.建立民国D.平均地权

【答案】C

点睛:

本题关键是理解题眼“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等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可知无论是“民族革命”“政治革命”,最终目的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4.“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这里的“它”指(  )

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辛亥革命D.国民大革命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和所学知识可知是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成立中国民国,颁布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点深入人心,C项正确。

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依然属于清王朝通知,排除A。

太平天国运动动摇清王朝统治,但建立的政权具有封建专制色彩,排除B。

国民大革命时期,帝制已经被推翻,排除D。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题干的关键信息“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等。

二、材料阅读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昔周公吊(感怀)二叔不咸(通“贤”),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左传》

分天下以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西汉初年地方行政区划图

材料三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

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朱子语类》

(1)材料一的内容反映的分别是什么制度?

这两个制度在当时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2)材料二地图反映了西汉初年地方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

为解决这一制度所产生的问题,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3)简述宋朝是如何“尽夺藩镇之权”的,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其影响。

【答案】

(1)制度:

分封制,郡县制。

作用:

通过分封制,扩大了周人的统治范围;郡县制加强了秦朝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2)制度:

郡国并行制。

措施:

实行“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

(3)措施:

全国精兵编入禁军,由中央控制;派文臣做知州,设通判监督;地方财赋大部分由中央掌握。

影响:

改变了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财政负担;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解析】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分封制和郡县制作用回答。

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图片不难判断出是郡国并行制;第二小问结合汉武帝管理地方措施回答。

第一小问结合所学宋代管理地方措施回答;第二小问从加强中央集权以及带来负面影响回答。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今以来,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8月29日)

材料二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4月17日)

材料三 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由诸国分应主办……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

……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即弹压惩办。

——《辛丑条约》(1901年9月7日)

(1)比较材料一、二所反映条约内容的异同。

(2)《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开始进入争夺侵华权益的新阶段,请根据材料三加以说明。

(3)综合上述材料,列强侵华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答案】

(1)同:

都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都有开放通商口岸的内容。

异:

体现的主要经济侵略方式不同,前者以商品输出为主,后者以资本输出为主。

(2)帝国主义争夺的焦点转到中国北方;主要通过控制清政府来侵华。

(3)趋势:

列强在华享有的特权逐步扩大;从以经济侵略为主逐步转向控制中国政府,实行“以华治华”。

【解析】

(1)由材料中“……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中国通商港口……只交所定进口税”可知,相同点上,可从开放口岸、经济侵略等方面来回答。

(2)根据材料中“……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侵掠重心转移、“以华制华”的角度来回答。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趋势上,可从特权扩大、由经济层面向政治层面转化等角度来回答。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洪仁玕之所以抛却在香港作为教会中人的平静生活,冒死投效与清军血战正酣的太平军的行列,除了身为洪秀全族弟和心系攘夷大业的因素外,更为其拳拳报国之心所驱使,即试图在太平天国实施他的近代化方案,使中国也走上富强之路。

——夏春涛《洪仁玕的思想特征及其历史地位》

材料二孙中山打一个生动的比喻,大意是中国推翻清王朝的专制统治以后应该走什么道路?

是走开明专制化道路呢,还是民主政治?

这就好比我们中国现在造铁路,造好了就要用火车头,到底是用人家发明的原始的“粗恶的火轮车”,还是用“最新的火轮车”?

——萧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

(1)材料一中的“近代化方案”集中体现在哪部著作里?

请结合所学,评价这部著作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2)指出材料二中“用‘最新的火轮车’”的含义。

列举孙中山为此作出的努力。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答案】

(1)著作:

《资政新篇》。

评价:

进步性:

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近切愿望。

局限性:

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处于战争环境未能真正推行。

(2)含义:

实行民主共和。

努力:

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对北洋军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