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1915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项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专项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专项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专项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专项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专项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专项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项方案.docx

《专项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项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项方案.docx

专项方案

 

xxxxx石化物流有限公司

交通运输环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

目录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

1.1事故类型1

1.2危害程度2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2

3组织机构及职责2

4预防与预警2

5信息报告程序2

6应急处置2

1.6.1响应分级2

1.6.2响应程序3

1.6.3处置措施3

7应急物质与装备保障8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1事故类型

专项应急预案主要针对自然灾害、危险货物泄漏事件、环境污染事件、交通事故、突发性事件、公共卫生事件等。

自然灾害:

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危险货物泄漏事件:

是指由于违法、违规作业,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使危险货物发生泄漏,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或其他不良影响的事件。

环境污染事件:

是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使环境受到污染,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受到破坏,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与人民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

交通事故:

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突发性事件:

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

公共卫生事件:

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1.2危害程度

该类事故均具有发生突然,危险性较大的特点。

该类事故的危害程度均较大。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参照综合预案。

3组织机构及职责

组织机构及职责参照综合预案。

4预防与预警

预防与预警参照综合预案。

5信息报告程序

信息报告程序参照综合预案。

6应急处置

1.6.1响应分级

响应分级参照综合预案。

1.6.2响应程序

响应程序参照综合预案。

1.6.3处置措施

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置

1)发生自然灾害,车辆遇险时,同时应向公司主要负责人或安全管理小组报告。

2)公司接报后应查询受自然灾害地区情况,决定是否派遣人员前往救援,同时应给予受灾人员提示。

3)车辆在行驶途中遭遇洪水、大雾、雨雪等恶劣天气等自然灾害时,驾驶员应立即将车辆开至安全地段停靠,并向公司汇报,待危险过后再继续行驶。

4)当自然灾害严重,无法脱身时,驾驶员应尝试就近寻求帮助,同时报警求助。

5)当情况情急危及生命安全时,驾驶员和随车人员可当即弃车,并撤至安全地带。

但随时保持与应急领导小组的联系。

6)如无法行车或出现人员伤亡的,应视现场情况进行自救,并拨报警求助。

7)应急小组接赶赴现场后,组织抢救被困人员和物质。

情况危机时,应请求地方政府支援。

8)应急结束后,应急小组应配合政府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与保险部门协调相关事宜,并在调查结束后将事故发生经过、损失情况、处置过程和结果书面上报公司负责人及上级主管部门。

危险货物泄漏事件的应急处置

柴油泄漏的应急处置

1)消除所有点火源。

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应急处置人员戴防毒面具,穿不产生静电的服装进入事故现场,其他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2)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

3)小量泄漏时用砂土吸收。

使用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

4)大量泄漏时用砂土构筑围堤收容,再用干粉等覆盖,减少蒸发,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5)在泄漏现场上风向布置好灭火器材,准备好水带、水枪监护,以防泄漏化学品燃烧爆炸;

6)易燃液体产生泄漏时隔离距离至少为30m。

事故时应对应泄漏物的情况疏散泄漏源周边的人员。

同时设置隔离带,以防其他人员进入。

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

1)发生环境污染事件后应立即上报环保部门,并尽可能采取相关的处置措施;

2)污染源切断:

寻找产生污染的源头,并采取堵漏、转移、隔离等切断措施;

3)污染源控制:

使用药剂中和,物品吸收或吸附,隔断隔离等的方式以切断污染物的传播。

4)人员紧急撤离和疏散:

告知周边人员远离事故地点,并采取隔离和警戒措施。

5)人员防护措施;应急人员应配带安全防护用品。

6)现场洗消:

所有事故应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必须及时全面彻底清理和统一收集,并严格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分类处理。

交通事故的应急处置

1)发生交通,当事人应立即自救,并报警。

电话:

122(交警)、119(消防)、120(急救),

报警时应简明讲明事故地点、伤亡、损失等情况,以及事故对周围环境的损害程度,保护现场、抢救伤员。

同时应向公司主要负责人或安全管理小组报告。

2)当事人应立即将车辆熄火,使用消防器材,布置好安全警戒线。

应果断处置,不要惊慌出错,避免造成更大的事故。

同时报告消防部门。

3)对伤者的外伤应立即进行包扎止血处理。

如有伤员骨折者,如有救护人员在场,应就地取材进行骨折定位,并移至安全地带。

积极协助120救护人员的救援行动,避免事故扩大化,把伤害降至最低。

4)保护好自身的安全,积极配合交警、消防、交通、安监等部门进行应急救援,并做好各项善后工作。

5)发生人员死亡事故,应立即报告当地交通、安监部门。

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置

1)应急运输保障工作,在发生突发性事件,要服从政府或交通主管部门的统一调度、指挥。

2)遇有突发性事件发生时,应在最短时间内逐级向交通主管部门报告;在异地遇突发性事件时,应同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和交通主管部门报告。

3)参与突发事件应急的车辆年限不应超过5年,并经检测合格的在用车;车辆运行单程在300公里以上应配备两名驾驶员,每名驾驶员连续驾车不得超过3小时。

4)参加救援人员年龄在20岁至50岁之间,符合道路运输经营条件的驾驶员,且技术过硬、作风正派、身体健康。

5)接受应急运输任务后,应急人员、应急车辆需整合待命,在规定时间内到达指定地点集合。

6)执行应急任务时,参加应急救援的人员及车辆要遵守应急预案的有关规定,服从交通主管部门的统一调度、指挥,遇事主动请示、汇报,协调解决好各项工作事务。

7)完成应急运输任务后,必须向有关部门汇报完成任务情况,及时做好车辆维护、保修,总经经验,提高应急应变处理能力和处置能力。

8)根据运输保障工作的需要,做好相关应急物资的储备,完成交通主管部门交给的其它运输任务。

9)发生突发性群体上访事件发生时,应急领导小组成员要及时向当地政府及交通主管部门汇报,赶赴事发现场。

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按照行业政策和法规做好解释工作,化解矛盾,运用各种措施、方法、手段防止事态扩大及恶化,使社会负面影响降至最小程度。

重大突发性群体事件,要紧紧依靠当地政府及与相关部门配合,做好现场的协调解决工作。

10)如遇恐怖活动,应按以下程序处理

(1)已安装行车安全记录仪的运输车辆,驾驶员要及时启动报警按钮,同时尽量分散恐怖分子注意力,拖延时间。

(2)应急领导小组要指定专人负责加强对GPS监控,以便在第一时间内发现运输过程中的恐怖事件。

(3)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得知恐怖事件发生后,要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并配合公安等部门进行处理。

由领导带队立即奔赴事件发生地调查了解情况,协助做好相关工作。

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

1)应按有关规定向道路交通部门和卫生部门报告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处理和紧急物资运输的有关情况。

2)接到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后,应当在接到报告后立即向上级交通部门和卫生部门报告,根据卫部门的要求,立即采取有关预防和控制措施,并协助同级上级部门组织的有关人员对报告事项调查核实、确认,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3)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应当在初步调查结束后,立即向上级交通部门和卫生部门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关调查情况。

4)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应按照公司情况统一部署,迅速介入,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对疫情的处理和控制工作。

如发生公共卫生事故时也应向上级部门报告。

5)针对重大传染病疫情的报告内容应包含突发疾病的名称、发现事故、发现地点、传播渠道、当前死亡和感染人数、预计受影响人数、需隔离、疏散(转移)的人口数量、该疾病对道路交通运输的特殊处理要求。

7应急物质与装备保障

应急物质与装备保障参照综合预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