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1959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docx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docx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公共心理学教程》

叶一舵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4学时)

第一节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心理学也许是现代生活与工作中人们最广泛涉及的主题,因为人的生活与工作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心理学,都需要心理学的知识和帮助。

一、心理学与日常生活

心理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可以说,一个正常的人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干什么事情,都离不开心理的研究和应用。

譬如:

我们每个人都在群体中生活,都需要跟别人交往。

在人与人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人们实际上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研究着人的心理活动。

例如,“你”、“我”两个谈话时,“你”总在分析“我”心中所“想”的,“我”也在研究“你”内心所“思”的,否则谈话就进行不下去。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家庭中,家庭生活也需要心理学。

比如,子女教育的成功、亲子关系的融洽,就需要父母研究和懂得儿童的心理,懂得青少年心理。

夫妻之间、婆媳之间要能和睦相处、建立比较理想的关系,也离不开有关的心理学知识。

我们也都有情感生活。

在人生的某一时期,我们还可能经历情绪问题、遭遇心理危机乃至发生严重的心理疾病。

无论我们的心理问题是什么性质,也无论这些问题是长期性的还是暂时性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都有助于疏导、调节乃至解决这些问题。

在今天,甚至没有任何心理问题的人也去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为的是使自己能在更高、更健康的水平上生活。

目前在我们国家蓬勃发展的“心理诊所”、“心理咨询中心”、“青春热线”、“心理健康热线”等,正说明心理学在这一领域的作用已日渐为人们所认识。

我们每个人都是消费者。

在我们所购买和使用的产品中,从汽车到飞机,很多都是工程心理学家参与设计的,为的是使它们的操纵更容易、更有新途径。

譬如,工程心理学家对现代电话的重新设计,将拨号改为按按钮,使打电话所需的时间和错误率都大大减少了。

再如,我们每天收听、收看、阅读的广告,它们的设计和制作及其对消费者所能产生的广告效应,都是与心理学的应用分不开的。

我们大多数人曾在某一时期生过病,或可能生病。

医学心理学家通过对疾病的心理因素与同疾病相联系的个性类型的研究,将更有效地促进我们的身心健康。

临床实践证明:

很多病,如果结合心理治疗进行药物治疗,效果会更好。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

环境心理学所关心的就是这方面的问题,它对城市、家庭住宅、普通工作场所以至医院、监狱、审讯室的设计与布置,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学生在学校里既要学习知识、发展能力,也要收获心灵的成长。

而掌握并运用一定的心理学手段有助于促进这一过程的实现。

心理学对学生生活的影响,从最直接的意义上说,一是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二是有助于学生的自我教育。

………

今天,我们瞭处在改革和巨变的社会之中,心理学已愈来愈多地被应用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各个领域:

经营管理好企业,离不开心理学;安全地交通运输,需要心理学……心理学普遍地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着广泛而经常的影响。

二、心理学与师范生未来的教育工作

心理学是各级师范院校的一门必修课,它对从事教育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今天的师范生就是明天的教师,而心理学将服务于师范生未来的教育实践。

首先,心理学有助于师范生了解未来的教育对象。

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合格的中小学教师。

中小学生不仅有区别于其他年龄阶段个体的心理特点,有区别于其他年龄阶段个体的认识问题和情感体验的方式,而且存在着年级差异。

这些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和进行因材实教的出发点,是教师提高工作效益的重要心理依据。

因此,了解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和年龄特点对师范生来说十分重要。

试想,如果一个教师不了解中小学生的认识过程,不了解他们的情绪、意志的发展,不了解他们的人格特点,他(她)怎么能够“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的规律”进行教育教学呢?

又怎么谈得上因材施教呢?

如果一个教师不了解中小学生的智力发展规律,他(她)又如何去实现“发展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这一重要的教育任务呢?

无数的教育实践证明,学不学心理学,学没学好心理学,对一个教师的工作成效是大有影响的。

其次,心理学直接有助于提高和加强师范生在未来的教书育人工作中的自觉性、针对性和技巧性。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

那么一个教师怎样才能教好书育好人呢?

特别是一个教师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呢?

这当然不是一二个因素决定的。

但学习心理学有助于更好地教书育人却是千真万确的。

其一,它有助于提高工作的自觉性,克服工作的盲目性。

教育教学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是会有的。

一般说来,凡是成功了的,都是符合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失败了的,都是违反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的。

因此,学习了心理学知识,一方面能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进行教书育人,从一开就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另一方面可以把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取得的丰富的感性经验,上升到心理学的理论高度加以认识和总结,从而提高以后工作的自觉性。

其二,它有助于加强教书育人工作的针对性。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

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在心理上存在明显的个别差异。

教师只有经常接近学生,了解情况,进行心理分析,并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教育,才能取得显著效果。

其三,它有助于提高教书育人工作的技艺性。

教学是一种艺术,育人也是一门艺术,它们都需要很高的技艺。

这种技艺除了有赖于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各方面的品质外,心理学的素养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譬如,学生问题行为的矫正、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等,都是与心理学知识和原理的应用分不开的。

心理学对教育工作的作用和价值,在校的师范生常不易认识到。

但经过教育实习的学生,在总结经验时往往不无遗憾地说:

“后悔当初没有好好学习教育学、心理学。

”因此,师范生应珍惜在校期间学习心理学的机会,系统地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为未来的教育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个人而言,心理学在应用上包括:

1、维护身心安全2、帮助自我了解3、戒除不良习惯4、提升工作效率

5、化解学习困难6、消除情绪紧张7、增进亲子关系8、调理婚姻关系

9、解除心理冲突10、学习正确判断

第二节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

日常生活中,有人把心理学当作“算命学”,以为学了心理学就能知识别人心里想什么;也有人把心理学视为“旁门左道”,予以排斥。

其实,这都是对心理学的误解。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它与其他科学一样,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不的对象就是指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

事实上,也就是要回答什么是心理学的问题。

(一)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人的心理现象可以分为个体心理现象和社会(团体)心理现象。

1.个体心理

人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的。

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

个体心理异常复杂,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两大方面。

其中,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心理特性包括能力和人格两个方面。

一个处在清醒状态下的人,每时每刻总在感知他的周围环境,有选择地记忆他所经验过的事情,必要时需开支脑筋思考问题,进行推理,以求得恰当的判断和结论。

这里的感知、记忆、思维、推理等,统称为人的认知过程。

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认知过程也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

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总持有一定的态度,是居心叵测还是悲哀,是满意还是不满意,是热爱还是憎恨,是敬慕还是蔑视,是兴奋还是烦闷等,这些都是人的情感的不同表现。

人不仅要认识世界,还要改造世界。

人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常常根据自己的意图,确立目标,制订行动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克服困难,以达到既定的目的。

人们的这类活动叫做意志行动。

而支配意志行动的许多内部因素或过程,就是人们经常表现出来的意志方面的心理活动。

意志这种心理活动是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

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都有其发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故称为心理过程。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各样的心理心理活动,基本上都可归纳为知、情、意三种不同的心理过程。

同时,注意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始终伴随着各种心理过程而存在。

心理活动的过程,是共性的,凡人皆如此。

但这还只是个体心理现象的一个方面。

众所周知,人与人之间不存在绝对相同的心理。

由于环境、文化、经历等各不相同,人们也就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互不相同的心理特性,并表现在各自的行为活动中。

例如,有人善于想象,有人善于思考,这是能力的差异。

有人活泼好动,有人沉默恬静;有人反应灵活,有人动作迟缓;有人喜怒形之于外,有人喜怒不动声色;有人谦虚谨慎,有人骄傲自满;有人坚强,有人怯懦等。

这是心理现象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心理与行为、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心理支配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

因此,行为与活动也是心理研究的重要内容。

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即通过对行为、活动的客观记录、分析和测量来揭示人的心理现象的规律性。

当然,我们在考查人的心理现象时应当认识到,心理现象是整体的、系统的。

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既没有不带心理特性的心理过程,也没有不表现在心理过程之中的心理特性。

在实际活动中,可能需要各种心理现象的不同交叉联合而发挥作用。

例如,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认知过程是影响学生的智力因素,而情感、意志及个性心理特征,却权且起构成影响学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各心理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有机组成的动态系统。

2.社会心理

人是社会的人。

作为社会的成员,总是生活在各种社会团体中并与他人结成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如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同事关系、民族关系等。

由于社会团体的客观存在,便产生了社会心理或团体心理。

团体与个体一样,也有其需要、价值观、意志等心理特征。

一个团体的特定心理特征能够使其在心理层面上区别对待于其他团体。

社会心理与个体心理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社会心理是特定团体内个体心理特征的典型表现,它离不开个体心理;但社会心理又直接影响个体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因此,社会心理及其与个体心理的关系,无疑也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心理的实质

“心理”是人人都熟悉的字眼,心理现象也是人人都熟悉的。

但是,人类对心理现象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远古时代,原始人把心理现象看作是独立于身体这外的灵魂活动的结果。

当人降生时,灵魂就寄居在人体内。

人一入睡,灵魂便出了窍,在外面“优哉游哉”。

但等到人们将醒来醒时,它又会悄悄地进入人体,人就做梦。

当人们病危时,灵魂也会逃之夭夭。

一旦灵魂永远离去,人也就“呜呼哀哉“了。

所以当时的禁忌之一是不得喊叫熟睡的人或移动其位置。

人们担心灵魂远游不及回返,或回来之后找不到躯体。

这种把心理现象看作是脱离物质的灵魂的产物的见解,无疑是唯心主义的。

同唯心主义相反的,是对心理的唯物主义理解。

在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子在《天论篇》中提出“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藏焉”,认识到精神必须依附于形体。

但是,对于精神由身体的哪一部分产生,限于当时的科学水平,出现了不正确的认识。

人们曾经把心脏看作是心理的器官(如亚里士多德就有这种看法),认为心理是心脏活动的产物。

这种误码解也反映在汉语中,人们常“心想”、“心爱”、“心疼”、“心烦”、“胸有成竹”、“满腹经纶”、“心中有数”、“计上心来”等;《说文解字》中,与精神现象有关的字280个,全部由“心”旁组成。

这说明人类早期对于心理现象的认识处于表现肤浅的初始阶段。

那么,空间应当怎样科学地认识心理现象呢?

如前所述,心理就是人在醒觉状态下的感知、情感起伏、所进行的思考、回忆和对一切外界刺激的反应与行为方式。

实质上,这一切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具体地说,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人脑是心理的器官,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前面提到,在中外历史上,人类有很长一个时期把心理和心脏联系在一起,虽是唯物,却不科学。

因为心脏的功能是进行血液循环,维持生命,它与人的心理活动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一个人在睡眠和酒醉时,心脏活动并没有什么异常,可精神状态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如果说心脏能产生智慧,那么猛虎牛马的心脏功能都在人之上,岂不是它们比人还聪明?

现代科学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大脑是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心理活动是大脑的功能。

有脑产生心理,可以从正反两方面得到证明。

前者如双头人的心理有所不同;后者如大脑受损伤者,其心理活动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可见,人脑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心灵宝座”,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在这里产生、进行和完成。

这正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已论断的:

“我们的意识和思维,不论它看起来是多么超感觉的,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

”“心理的东西、意识等等是物质(即物理的东西)的最高产物,是叫作人脑的这样一块特别复杂的物质的机能”。

脑是心理的器官,那么大脑是以怎样的活动产生心理现象的呢?

心理是脑的反射活动。

反射是指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所做的有规律的反应。

例如,蚊子叮咬,感觉痛痒,举手拍打;司机一见红灯就刹车,都是反射活动。

一个反射活动由刺激对感官的作用、大脑过程以及肌体的应答运动这三个环节构成。

这就是说,心理现象昌由内外部事物作用于感受器,由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经分析后由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作出一定的反应。

可见,心理既反应外部事物,又对效应器的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因此,人的心理的发生、进行和完成不能脱离这三个互有联系的环节:

客观刺激→内部过程→外部行为。

2.客观现实是心理的内容,人的心理上客观现实的反映

有脑是心理的器官,但它并不能自行产生心理,只有在客观现实作用下,人脑接受外来刺激,产生应答性反应,才是心理活动的开始。

因此,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如果没有如日月山川之类天然存在的自然,没有像工农业产品之类的人造自然,没有社会现象及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社会关系等,一切心理现象不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都不可能产生。

譬如,没有光波、声波的作用,我们就不会产生明暗和颜色的视觉及声音的听觉;没有这个班集体的存在,你就不可能有对这个班集体的感情及其人际关系的体验。

即使梦、幻想、预见等,无论其内容多么荒诞离奇,也都可以从客观现实中找到其原型。

孙悟空、猪八戒的形象只不是经过加工改造使其人化而已;各国人民所创造的祖父大都符合本国人的形象;梦之荒唐不过是对现实印象不合逻辑的组合。

因此,外界事物是反映的对象,又是引起反映的本源,没有客观现实这个被反映者,人脑就失去反映的对象,心理的反映也就不存在了。

心理反映客观现实,这种反映总是由具体的人进行的。

由于每个人的经验、心理状态和个性不尽相同,所以每个人大脑的加工作用也不会一模一样。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常有不同的反映,“情人眼里出西施”便是个很好的例证。

同一个人对同一事物在不同条件下的反映也可能不同。

例如:

同一首乐曲,当心情愉快或休闲时,觉得悦耳动听;而在心境烦躁或工作繁忙时,则感到吵闹厌烦。

所以说,心理昌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

当然,心理反映的这种主观性是建立在客观性基础上的,也就是说外界事物是什么样子,头脑中反映的也就是什么样子,两者是近似的。

人不会主观到把鹿反映成马,或把马反映成鹿。

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客观和主观的统一。

总之,心理现象的产生以脑为基础,离开了大脑,心理就无所依托,变成无本之木;同时,心理现象的产生以客观现实为前提,没有客观现实,大脑的反映就没有对象,心理就变为无源之水。

心、脑、物三者的关系,我们可以借用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一首咏琴诗来加以说明。

其诗云: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在这里,若把琴比作脑,把手指比作物,把琴声比作心理,对于我们理解外物影响大脑而产生心理,不是很有启发吗?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同时,人的心理还具有如下两个重要的特性:

第一,心理的能动性。

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像镜子反映物象那样的。

人是在实践生活中积极能动地反映客观东西,把客观的东西反映到主观上来,人又通过实践活动使主观见之于客观,变主观的东西为客观的东西。

同时,人的心理活动还受到实践活动的检验,以此调整心理的反映使之符合于客观现实。

当然,人的心理也支配、调节着人的实践活动。

心理的主观能动性是人所特有的。

动物虽然也有心理,但动物没有意识,而只有有了意识才能表现出能动性。

心理的主观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之一。

第二,心理的社会性。

人是社会动物,对人的心理影响最大的是社会因素。

一个人纵然大脑健全,但如果脱离社会生活,也不会具备人的心理。

“狼孩”便是最有力的证明。

在阶级社会中,人的心理又无时不受其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

正像鲁迅所说:

“自然,‘喜怒哀乐,人之情也’,然而穷决无开交易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京拣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人的老太爷一样,贾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

至此,我们可以给心理作这样的界定:

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人类心理的产生和发展,有赖于人结构和机能都十分完善的脑,更有赖于社会生活的作用。

高度发展的心理(意识)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标志。

这就是人的心理的实质,也是辩证唯物主义对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认识。

二、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是在人的心理活动的直接参与下进行的,也都是在人的心理的调节指导下完成的。

心理的目的,就是要查明各种影响心理的因素的变化与心理活动的确切关系。

为此,心理学有如下五个方面的基本任务:

描述:

报告什么真正发生了,即得到事实和占有材料,主要解决人的心理现象是“什么”的问题。

心理学家通过观察、实验等手段并借助于语言、文字、图画等客观地描述人类的心理活动,有时还使用一定的测量工具,以寻找人类心理活动的规律性。

解释:

找出出现某种心理现象的原因,主要解决人的心理和行为“为什么”发生的问题。

例如,有的小学生在上课期间,注意力经常不易集中。

究其原因,其实并不是心理异常,而是符合心理学的规律的:

小学的有意注意的稳定性,最长一般不超过20分钟,否则就会开小差。

因此,作为教师在一节课内应该有准备地对待学生的这种心理状态。

预测:

对心理与行为的趋向做出判断。

例如,知道一个学生的一般潜力,就能够较准确地预测这个学生的作业成绩;根据一个工人的机械能力测验的分数,就能够预测他在机器装配上的成就。

控制:

即通过一定的手段去影响人的心理与行为。

例如,当教师获得有关青春期学生性心理与性行为的描述、解释和预测后,他能够也必须提供一系列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情的具体教育方法,从而达到对青春期性心理及性行为的控制或引导的目的。

青春期的学生通过接受青春期教育,也能学习控制自己的冲动,并明了这种自我控制有益于自己和他人。

当然,人类行为的控制不同于机械运动的控制,而且也不要指望通过“控制”完全拒绝异端思想和行为。

这里所说的控制,是指通过检查行为的原因来提供一个线索,使我们预想并设置能改善行为的环境或环境的变化。

运用:

即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去提高生活的质量。

如运用心理学知识提高工作与学习的效率,解除痛苦,改正不良习惯,充分发挥人的潜能等。

归纳说来,心理学的任务在于对心理活动的描述、解释、预测、控制和运用。

这样看来,心理学是一门致力于提高人类福利的极具应用价值的科学,值得为之付出我们的努力。

第三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讨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际上是要回答心理研究如何进行的问题。

不同领域的心理学工作者研究心理的不同方面,因而所用的方法,也就不尽相同。

就教育工作者来说,主要应掌握如下几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系统观察法

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观察别人,也被别人所观察。

自然观察法是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活动进行的直接观察、记录,必要时还进行分析。

它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和沟通所必需的。

心理学家也使用这种方法。

但通常他们在预先设置的情境中对可能影响被观测行为的一些变量作适当控制而进行的较为系统的客观观察。

我们把这种观察法称作“系统观察法”或“控制观察法”。

系统观察法的优点在于观察情境的真实化、生活化,因而通过这种方法所得的材料比较符合被观察者的心理实际。

但是,这种观察有一定的被动性、偶然性,也难以作数量化的分析,还难以避免观察者的主观和偏见。

因此,要使观察取得良好成效,应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观察前订出详细计划。

①对所观察的行为特征事先加以明确界定。

如“侵犯行为”包括哪些具体表现,以便观察时记录。

②确定观察的时间取样。

为避免偶然性,对同一类行为需作多次重复观察,如每周观察三次,每次半小时;如果观察对象不只一人,还要订出对每个对象观察的具体时间。

观察时善于捕捉并做好记录。

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利用录音、录像等电化手段,以便获得更客观的资料。

观察后对观察材料统计分析。

可先让两位受过训练的人员对记录的资料分别进行数量统计,然后评价他们的一致性,以确定行为观察的客观性。

观察法一般只能说明“是什么”的问题,而不能达到解释“为什么”的目的。

但由于它是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必要方法和发现问题的有效手段,自然也就成了心理研究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二、实验法

实验法是严格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来引起某种心理现象以进行研究的方法。

在本质上,做实验就如同说:

“试试它,看会有什么结果。

”但实验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它必须在良好控制及系统化的条件下进行。

所谓心理实验,就是确定有机体的反应与引起反应的刺激之间的关系或规律的一种技术。

在实验中,研究者叫做主试,被研究的人们叫做被试。

心理学实验中有三种变量:

①自变量(刺激变量),即实验者安排的刺激情境或实验情境,研究者可通过强度、顺序、时间、数量等的变化对其进行操作,以引起被的反应。

②因变量(反应变量),即被试对实验所施刺激的反应。

它是研究者的真正研究对象,需要观察、测量和记录。

③控制变量(无关变量),即前两种变量之外的不是实验所要研究的但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对它必须设法进行控制。

实验法中所谓严格控制条件,一是指控制自变量的实施,二是指控制无关变量的干扰。

例如,心理学家若要研究“不同的情绪状态对大学生思维活动的影响”,则首先要按照随机取样的方法选择被试,按照对等的条件把选择出来的大学生分成两组,实验时对其中的一组诱发愉快的情绪,对另一组诱发不愉快的情绪,然后给他们相同的数学运算作业。

在这里,“愉快”或“不愉快”的情绪状态是实验的自变量,“数学运算”(速度、正确率等)是因变量。

如果在只有自变量发生作用的情况下被试的行为出现不同的变化(如他们算得又快又正确或相反),那么我们就可以充分肯定,情绪状态的不同变化影响了被试的数学运算结果。

这种改变不可能由其他变量引起,因为在实验期间控制了据有其他变量的作用(如被试的水平、噪音干扰、暗示等)。

心理学的实验法有两类:

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前者是在实验室内(有时还借助专门提实验仪器)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进行的,后者是在比较自然的情境下创设或改变一些条件以研究被试的心理活动。

自然实验法的实验控制不如实验室实验法严密,结果可能也不甚精确,但它更接近垂涎情境,有利于揭示被试心理的真实表现。

实验法不只回答了“是什么”的问题,而且探求“为什么”的问题,以揭露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实验法能使研究者介入研究情境去操作或改变自变量,以积极地观察被试的变化,并能获得精确的数量化结果。

因此,实验法是心理学研究中应用很广且成效最大的一种方法。

但实验法也有局限:

它不能应用于某些心理与行为(如恐慌、暴乱、危险、伤害、哄骗等)的研究。

例如,心理学家不可能在剧院集中各种不同的人,以观察他们在剧院着火时的反应。

出于道德上的考虑,没有人能进行这样的研究。

实验法还带有不同程度的人为性质,这对实验结果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有很大影响。

另外,如果人们知道自己是在参加实验,便可能以不寻常的方式表现自己的行为。

三、测验法

所谓测验法,就是运用测量工具来衡量心理、行为特性的方法。

测验的种类繁多。

迄今为止,从测验内容看,有智力测验、成就测验、人格测验等;从测验形式看,有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从测验对象看,有个别测验与团体测验。

用于心理测验的测量工具通常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