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动物科学教案反思doc.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196938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5.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动物科学教案反思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班动物科学教案反思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班动物科学教案反思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班动物科学教案反思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班动物科学教案反思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小班动物科学教案反思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小班动物科学教案反思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小班动物科学教案反思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小班动物科学教案反思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小班动物科学教案反思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小班动物科学教案反思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小班动物科学教案反思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小班动物科学教案反思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小班动物科学教案反思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班动物科学教案反思doc.docx

《小班动物科学教案反思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动物科学教案反思doc.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班动物科学教案反思doc.docx

小班动物科学教案反思doc

 

小班动物科学教案反思

篇一:

小班科学教案反思小班科学活动《落叶》案例反思

水务局幼儿园岳鹏坤2019.11.

资源优势,每到秋

季来临,各种花草树木的种子、果实、叶子随处可见,光园内就有石榴树、松树、柿子树等多种植物。

这些都是孩子们操作的好材料,结合课程组推荐的《培养儿童好奇心一89个科学活动》一书,我开展了《落叶》这一科学活动。

通过这次活动的实践,让我更深层次的理解了幼儿园科学教育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启蒙教育。

一、活动的内容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兴趣

从幼儿周围生活中取材,给幼儿提供符合生活实际的真实材料幼儿一定很投入。

所以我以落叶为材料,开展了一次有关落叶的科学活动。

因为园内植物很多,落叶随处可见,户外活动时间,孩子们总是被地上的落叶吸引,常常有孩子捡来颜色鲜艳的叶子送给我,班里的桌椅下,孩子们的口袋里也时常出

现落叶的身影,它们都是孩子们偷偷带回来的,孩子们对落叶有着浓厚的兴趣。

活动准备阶段我与家长链接,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在公园里、家周围、来园的路上,收集落叶,种类尽量多一些,然后把收集到的落叶带到幼儿园投放到科学角。

这样材料得到了丰富。

收集也是幼儿学习的一个过程,使幼儿对落叶有了初步的认知。

二、创设宽松的氛围,将幼儿摆在主体的位置,引发幼儿

主动探索

厚厚的落叶,他们

兴奋无比,有的跑上去踩一踩,有的摸一摸,有的踢一踢,更有的直接躺在了上面感受落叶的松软,他们用自己的方法观察、探索着大自然的丰富多姿。

也收集了大量落叶。

面对我们一起收集的落叶,大家开始了观察、讨论,以往我会把每一个环节

说什么话,提什么问题等等考虑的特别细致,可现在通过对《培养儿童好奇心一89个科学活动》一书的学习,我会思考出大致几个环节,几个问题,每一个环节具体要做什么,要看孩子们的反应,灵活应对,要让孩子动手做,动脑想,动嘴说,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减少一直是老师牵着孩子走的现象。

现在孩子们使用自己找来的材料进行探索,他们兴致盎然,争先恐后的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而此刻作为教师要做的是观察他们的行为,聆听他们的想法,跟随他们的思路,适时的抛出引导他们的问题。

效果是令人满意的,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孩子们没有压力,敢说,敢做,能将自己的认知毫无保留的表达出来,孩子们发现了落叶形状、大小、颜色的不同并能根据这些特征进行分类。

三、做幼儿的帮助者,根据实际随机调整教育方案

和孩子们一起到公园捡落叶,可当孩子们面对草地上那厚厚的,松软的落叶时,他们都跑到草地上跑啊,跳啊,踢啊,忘记了自己来的目的,他们此刻感兴趣的不是捡落叶。

我赶快变换教学形式,给他们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尽情的感受满地的落叶,把捡落叶推迟,结果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我们以往的教学观念中,总是以孩子学到了多少内容来定义他的学习到底好还是坏。

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在幼儿园的学习,我们并不是要让孩子学到多少,而是要积极的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试探他们能在各项活动中获得满足和享受到乐趣,进而使这种满足和乐趣成为孩子终身发展的需要。

所以,我们教师也无须特别钟情于我们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而是应该随时随地的观察幼儿的兴趣,以幼儿兴趣的需要随时调整我们的教育内容及方案。

四、容许“儿童的科学”中包含不科学的成分,保护幼儿绝妙的想法

在活动中,孩子们讨论到了“树叶为什么从树上落下来",有的孩子说,是被风爷爷吹下来的,有的孩子说,小树叶太顽皮了,它们想跑去别的地方玩。

很显然它们的理解是不科学的,他们不知道树叶落下来的真正原因。

我们应允许幼儿去想象,猜测落叶的秘密,这样也许会导致幼儿一些“错误”认识,但是它作为幼儿对未知世界的一种探索要有意义得多。

我们应容许“儿童的科学”中包含某些不那么科学的成分,即泛灵论,实在论,人为论等思想。

帮助幼儿产生绝妙的想法并对拥有这些想法充满信心,具有证据。

这不正是我们的科学教育所期待的吗?

在这次活动中,通过科学启智的理念,我比以往进步了很多,孩子们不单单在落叶的活动中认识了落叶的大小、颜色、形状,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认识到了大自然的多姿多彩,激发了幼儿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活动的过程中我总是担心“我不讲,他们会知道吗?

”,“再放纵下去会不会偏离了主题?

”等等。

对自己角色作用把握的还不是很好,还不是十分放的开。

在今后的活动中要将主权真正的交给孩子们,教师根据幼儿探索的需要灵活的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成为幼儿学习的帮助者。

最后,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本次课题,感谢课题组的培训,感谢我们园领导的大力支持,“科学启智”这条道路,我会坚持走下去!

走好!

篇二:

小班科学活动《按图形分类》教案及反思

小班科学活动:

《按图形分类》(数学)

东郊幼儿园翁雯雯活动目标:

1、能排除颜色大小的干扰将图形进行分类

2、能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分类结果

活动准备:

1)大圆形、大三角形、大正方形各一个

2)有图形标记的房子大图

3)颜色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的卡片若干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趣

1、出示大圆形、大三角形、大正方形,提问:

小朋友们,你们认识我吗?

(幼儿按老师出示的图形回答问题)

2、教师扮演图形妈妈自我介绍:

我是xx图形妈妈。

引导幼儿跟图形妈妈问好,加深印象。

二、送图形宝宝回家

1、教师继续扮演引趣:

我们的图形宝宝们还没有回家,

小朋友能帮帮我们吗?

要是看到图形宝宝请送它们回家

2、出示带有图形标记的房子大图。

提问:

小朋友说说哪座房子是谁的家,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引导幼儿认识图形标记

3、请图形妈妈回家等图形宝宝(教师用大图形示范,学

说句式:

我送XX回家)

4、在教室里找找图形宝宝。

引导语:

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找找调皮的图形宝宝藏在哪里?

5、引导幼儿将不同的图形宝宝送回相应的家,并试着一边送一边说:

我送图形(三角形、圆形等)宝宝回家。

6、请个别幼儿上台操作,要求一次只能送一个图形宝宝回家。

其他幼儿评价

三、指导幼儿操作材料《我送图形回家》

1、分发材料,让幼儿分组按照标记,把图形分类。

2、要求边送边说:

我送图形(三角形、圆形等)宝宝回家。

课后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是比较枯燥的,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这节按图形分类的活动,从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来说,本节课基本达到了课前的预想效果。

下面我自己对本节课的教与学进行了反思:

一、活动刚开始我设计的是图形妈妈来求助,我采用了拟人化的图形卡片,幼儿的注意力就全被我吸引了。

接下来的活动就容易开展了。

小班的孩子们能顺利地认识并说出图形的名称,这个环节较为顺利。

二、第二个环节中送图形宝宝找家。

原来我设计的是引导幼儿对房子进行观察,发现房屋上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标志,从而确定是哪个图形的家。

但因为是借班上课,可能

对小朋友们不是太了解,可能是我对问题阐述得不够清楚,幼儿的思维一直停留在发现房子里没有图形宝宝。

孩子们有模仿性,一个小朋友这样回答后,再提问了两个小朋友就还是一样的回答。

我有些乱了阵脚,但我还是顺着孩子们的话往下接:

“对,图形宝宝们都不在家,所以要请小朋友帮忙。

老师发现啊这座房子上有正方形的标志,我想这应该是正方形的家,你们同意吗?

”幼儿们终于发现了房子上的窗户和屋顶上的图形标志不一样,这个部分才得以顺利进行下来。

三、第三个环节通过孩子们自主操作送图形宝宝回家,不仅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增强了动手能力,还在实践中复习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让幼儿进一步掌握了图形。

这一部分开始后幼儿的情绪高涨,都争着要去送图形宝宝。

我适时提出要求,一次只能送一个图形宝宝;不能大声叫,会吓跑图形宝宝。

有课的前部分的铺垫,幼儿都能很准确地把图形送回家。

四、最后一个环节我投放一个图形分类表和材料,让每个幼儿都能自己动手送图形回家。

幼儿操作完成得很好,我自己对这个环节有个遗漏,忘了提醒幼儿要边送边说。

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乐于参与,积极发现。

活动材料的精心准备,又为幼儿提供了全面探索的机会。

但在课后,也从授课过程中折射出一些自己在平时没注意的一些习惯。

比如在课的中间对问题的表达可能不够清晰到位,导致幼儿不理解我的意图。

在以后的活动过程中,我要多多注意,不断改进,向其他老师们多多学习。

篇三:

小班科学教案与反思小班科学:

《旺旺糖果屋》

一、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感知5以内的数量,能按数取物。

2.初步培养幼儿的分类能力。

二、活动准备

透明的袋子若干个(贴有2-5的圆点);红、黄、蓝、绿4种颜色的糖果;小熊手偶1个;动物图片若干张;

三、活动重难点

1.重点:

感知5以内的数量,能按数取物

2.难点:

按货架上瞥筐的标记归类摆放糖果

四、活动过程:

1.导入

小熊的“旺旺食品店”要开业了,激发幼儿的兴趣。

“我是只快乐的小胖熊,下午我的“旺旺食品店”就要开业了,这就是我的招牌,上面有我的店名《旺旺糖果屋》,上面还有什么?

(气球、糖果、糖纸)有几个?

食品店里的糖漂亮吗?

是什么颜色的?

我一个人忙不过来,瞧,我的好朋友都来帮忙了。

”(兔子、小猫、小青蛙、小鸭子)

“有几只兔子?

几只小青蛙?

几只小猫?

几只小鸭子?

“两只小猫和招牌上的什么东西一样多?

三只小鸭子和谁一样多?

四只小兔和谁一样多?

五只小青蛙和谁一样多?

“小动物们说要帮助小熊包装糖,小朋友愿意一起来帮助小熊吗?

2.帮助小猪装糖:

(1)“包装时,小朋友要先看清楚袋子上有几个圆点?

是什么颜色的?

然后就装上和圆点一样多颜色相同的糖。

"

(2)教师示范

如:

上面有5个黄色的圆点,装5颗黄色的糖果(正确示范)

上面有4个蓝色的糖果,装3颗蓝色的1颗红色的(错误示范),请个别幼儿上来进行纠正,再次强调装糖要求,装与圆点颜色和数量一样的糖果。

(3)幼儿操作

请每位幼儿装一袋糖果,装好检查好后拿着糖果袋回到位置上。

3.帮助小熊将糖果按货架上第筐的标记归类摆放好。

(1)请幼儿看看货架上的算筐上有什么标记?

(画有糖的卡片标记、数字2、3、4、5)

(2)这些算筐有什么标记?

(颜色不同)

(3)提出糖果摆放要求:

红颜色两个糖就摆在和它一样颜色一样多的俊筐里

(4)幼儿分组按标记摆放。

4.结束

小朋友为小熊包好了这么多的糖果,小熊要感谢你们请你们吃糖果,你们先去洗手。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的开展,我觉得幼儿的兴趣非常浓厚,教学活动的导入部分幼儿很投入,比较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能根据教师设置的情节轻松地进行活动。

在活动的第二环节幼儿在装糖果操作的时候,应对能力弱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在此环节结束时对幼儿的操作进行评价,能针对幼儿的错误进行纠正,得到再一次的巩固。

最后一个环节时间太长,不用每个第筐都检查,代表性的检查一下即可。

篇二:

小班科学《它是谁的宝宝》课后反思

小班科学《它是谁的宝宝》活动反思

文殊镇中心幼儿园张莉

动物是幼儿生活中十分熟悉并且接触频繁的事物,它的种类十分丰富,易于搜集和观察,幼儿也比较感兴趣。

为了让幼儿对探究动物的兴趣更加浓厚,结合四月的主题活动,特意设计了本次科学探究活动。

在图片准备时,我从幼儿的生活实际出发,选取幼儿熟悉的小动物,调动起幼儿的兴趣。

在图片选取时,也注重循序渐进,由简到难。

从长得最相似的胎生动物逐步过渡到名称、外形都不相似的蝴蝶、青蛙,从而让幼儿发现动物生长过程的变化,发现动物宝宝与动物妈妈的异同。

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对出示的ppt图片特别感兴趣,图片出来时,也能积极地模仿小动物。

尽管在预设这一环节时,并没有设计到模仿,但我还是充分尊重幼儿,让幼儿在模仿中感受到快乐与轻松。

在整个活动组织时,本人用平和、儿童化的语言,调动幼儿的兴趣。

当然,此次活动也出现了好多不足,也是值得我反思的:

1.在活动中应多采用轻声教学。

2.活动内容涉及过多。

在选材、活动安排上对幼儿的年龄特点考虑不充分,知识容量较大。

3.活动环节设计不紧凑。

活动内容应该环环相扣。

4.活动中应变能力欠缺。

由于设计活动时,对幼儿的预设不够,造成生成性的内容较多,在整个活动开展时,也没有适时调整活动内容,拖延了活动时间。

5.教师在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幼儿自我施展空间太小。

在师幼互动时,教师一直在引导幼儿往自己预设的答案上靠近,而忽略了幼儿的兴趣与积极性。

6.活动设计缺乏游戏性。

幼儿园的活动应多以游戏进行,尤其小班的活动更加如此。

篇三:

小班科学活动《大的和小的》教学反思

小班科学活动《大的和小的》教学反思

《纲要》中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与探究欲望”。

小班幼儿在生活中开始不断接触大小不一的事物,但他们对于事物的大小关系尚未形成清晰的概念。

科学活动《大的和小的》从幼儿身边的事物出发,让幼儿在生活中感受事物的大小关系,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思维习惯,同时易于引发幼儿对身边事物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所以我认为此活动适合在小班开展。

为此,我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标:

1.能从三个同类物体中找出最大的和最小的。

2.学说“这是大的,这是小的”。

3.愿意用简单的句子表述自己的操作。

二、活动重点:

比较三个物体的大小。

活动难点:

愿意用语言来表述。

三、活动准备:

布口袋、幼儿画册(三)、形状相同大小不一的物品实物及图片

四、活动过程:

1.导入:

.出示“神奇的口袋",引发幼儿的兴趣。

师: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神奇的口袋,谁想来摸一摸里面装着什么?

(幼儿摸出形状相同大小不一的茶杯)

点评:

用“神奇的口袋”的形式导入,充满了神秘感,让幼儿感觉到好奇,激发了幼儿探索的欲望。

2.区别大小,学说“这是大的?

,这是小的?

”。

(1)引导幼儿观察,区别大小。

师出示大茶杯和小茶杯,提问:

看,它们是什么呀(茶杯)?

它们一样吗?

哪里不同?

师总结:

(指着茶杯)“这是大茶杯,这是小茶杯”。

(2)幼儿学说“这是茶杯,这是小茶杯”。

师:

谁能像老师这样说,要说完整哦。

请个别幼儿学说后,请幼儿一起说一说“这是茶杯,这是小茶杯”。

点评:

教具的运用恰当与否也关系到一个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

恰当的教具应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在本环节中,教具的选择很重要。

应控制好物品的变量,选择形状颜色等特性相同或相似,大小不一的物品,避免给幼儿造成误导。

(3)在教室里找大小。

(师事先要布置好一些大小不一的物品及图片)

师:

小朋友们,还有一些大、小不一样的东西藏在我们的教室里了,我们来看一看谁能把它们找出来?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教室环境,并请幼儿介绍找到的物品,注意要说出“这是大的?

,这是小的?

”o要求要说完整。

点评:

《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本环节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其所熟悉的教室环境,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大小关系的理解,贴近幼儿生活,使得幼儿既感兴趣又易于接受。

在观察时,幼儿观察得很仔细。

我们班幼儿找到了老师的大椅子和小朋友的小椅子;教室里大的日光灯和小的消毒灯以及老师墙饰中大的泡泡和小的泡泡等等。

但表述时,幼儿易表达不完整,需要老师提醒后才用完整的语句表达。

3.区别同类型中3个大小不同的物体的大小,学说“这是最大的,这是最小的”。

(1)再次出示“神奇的口袋”,引发幼儿的兴趣

师:

小朋友们从布口袋里摸出了什么呀?

(颜色形状相同,大小不一的气球图片)

(2)幼儿比较三个物体大小,并学习表述“这是最大的,这是最小的”

师:

这是什么?

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大小不同)

谁能告诉我,哪个是最大的,哪个是最小的?

请幼儿指出最大和最小的气球并用语言表述“这是最大的,这是最小的”。

点评:

本环节较之上一环节的难度有所增加,但幼儿操作起来依然比较简单。

4.幼儿练习,完成画册。

(1)分发《幼儿画册》,在老师指导下做相关练习。

(2)请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表述练习的内容。

课后反思:

由于课前各方面的准备比较充分,本节课进行得很顺利。

再加上本节课的各环节层层相扣,难度逐渐加深,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

在教学时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事物来拓展幼儿经验,使得幼儿的学习过程轻松而愉悦。

《纲要》中指出,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既符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由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初次接触小班的幼儿,对于其认知水平的发展不具备直观的感受,因而在目标制定时对于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的掌握有所欠缺。

再加上现在幼儿的视野相对开阔,在课堂教学中,我发现本次活动目标对于大部分幼儿来说偏向简单,挑战性较小。

因此,对于本次活动的目标我认为,在制定时可以再适当增加一些难度,以更好地适应幼儿的现有水平,促进幼儿的发展。

篇四: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我爱小动物

活动目标:

1.了解并学习照顾动物的方法

2.了解正确饲养动物的方法。

3.培养珍惜动物生命的观念。

活动准备:

呈现各种与小动物相处的情景。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前两个活动中出现的小动物:

1.教师让幼儿回两个活动的内容,并提问:

(1)角是怎样游泳的?

(2)鱼住在哪里?

(3)乌龟住在哪里?

(4)蜗牛吃什么?

(5)兔子

50px"width="450px"alt="小班动物科学教案反思”title="小班动物科学教案反思"/>

2.教师可以请幼儿模仿动物的动作。

3.让幼儿回想要如何照顾这些小动物,引出下一个活动。

(二)课堂活动一:

1.教师播放事物投影仪。

2.首先是第一对图卡一一看看小蚂蚁和抓小蚂蚁的两张图,然后问幼儿:

怎样做才是正确的?

(三)课堂活动二:

播放第二对图听一听小鸟唱歌和拍打鱼缸两张图,然后问幼儿:

怎样做才是正确的?

(四)课堂活动三:

1.播放第三对图卡一一帮忙打扫动物的家和丢垃圾到动

物的家两张图,然后问幼儿:

怎样做才是正确的?

2.如果幼儿不知道,或回答错误,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思考:

我们喜欢整洁的环境,那小动物们呢?

(五)课堂活动四:

1.教师拿出科学图书,重复上面的活动步骤,让幼儿讲述。

2.如果幼儿不知道答案,或回答错误,教师可以借助一些爸爸妈妈对幼儿的关怀、照顾的例子,让幼儿感受到照顾小动物就像爸爸妈妈照顾幼儿一样。

(六)总结语:

1.幼儿能完全了解爱护动物的方法后,让幼儿给自己拍拍手当做是一种鼓励。

2.最后,颁发给幼儿爱心贴纸。

篇五:

小班科学领域《回家》教学反思

小班科学领域活动《回家》教学反思

教师:

胡万美

游戏是幼儿园教学的灵魂,更是他们这个年龄的教育灵魂。

因此本次活动我抓住我班幼儿的这一特点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及动手操作中体验点数的乐趣,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数量物,为了使数学活动与生活紧密相连,我在教学具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

本次活动主要以一些材料将情境性教学、幼儿操作、游戏贯穿始终,促使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体验,达成教学目标。

从活动设计来看:

重点是:

能手口一致的点数5以内的数,并说出总数,匹配相应数量的数字。

难点是:

游戏送小动物《回家》及分发食物。

以游戏贯穿整个活动,充满了趣味性、游戏性。

步步深入,环环相扣,

从准备的教具来看:

选取了幼儿熟悉并且喜爱的小动物,选材符合幼儿认知水平的年龄特点。

从教学过程来看:

为了更有效地围绕目标进行教学,通过一些材料的运用,将情境性教学、幼儿操作、游戏贯穿始终,促使幼儿在活动中体验点数活动的乐趣。

本次活动主要通过三个环节来完成:

一是:

认识新朋友,看看教室里来了哪些小动物朋友。

激发幼儿兴趣,逐一揭晓“新朋友”,并手口一致点数。

说出总数,找到对应数字卡片。

二是:

通过设置游戏情境:

送小动物回家,再次手口一致点数5以内的数。

将点卡与数量一一对应。

三是:

小动物派送美食,小朋友们领

取。

四是实践操作。

四个环节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环环相扣,充满了趣味性、游戏性。

在活动中,也有个别幼儿产生了困难,我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仔细的观察每一位孩子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给予个别指导。

课程的教育理念中指出,要为幼儿提供适时、适宜、适度的教育环境,以促进幼儿的发展。

而手口一致的点数,只有在实践操作中,让幼儿们去反复练习、反复操作,才能更好地掌握活动内容。

现将对本次活动做出一个自我剖析:

优点:

1、材料准备充分,能够运用多种不同的材料进行游戏活动的运用。

2、重难点的把握有突出,有达到预设的活动目标。

3、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能够将游戏贯穿始终,促使幼儿在活动中体验点数活动的乐趣。

4、幼儿参与的积极性较高。

缺点:

1、材料:

教具准备上应再直观、大气点。

便于观察、探究。

2、在第三环节时候,应该让幼儿直接参与到活动中来,

而不是教师代而为之。

3、在提要求的时候应该更加简练一点。

4、教案设计中活动延伸环节,形式有些单一,没有最大限度地开发幼儿的认知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