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 太阳 人教部编版 2.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00951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211.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 太阳 人教部编版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 太阳 人教部编版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 太阳 人教部编版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 太阳 人教部编版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 太阳 人教部编版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 太阳 人教部编版 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 太阳 人教部编版 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 太阳 人教部编版 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 太阳 人教部编版 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 太阳 人教部编版 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 太阳 人教部编版 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 太阳 人教部编版 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 太阳 人教部编版 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 太阳 人教部编版 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 太阳 人教部编版 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 太阳 人教部编版 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 太阳 人教部编版 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 太阳 人教部编版 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 太阳 人教部编版 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 太阳 人教部编版 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 太阳 人教部编版 2.docx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 太阳 人教部编版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 太阳 人教部编版 2.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 太阳 人教部编版 2.docx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太阳人教部编版2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太阳|人教(部编版)

第五单元

【教材分析】

1.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说明白了”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太阳》、《松鼠》两篇精读课文和《鲸》、《风向袋的制作》两篇习作例文组成。

《太阳》是一篇科普短文,文章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和太阳相关的一些知识,说明太阳和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课文内容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分别从“远”、“大”、“热”三个方面介绍了太阳的有关知识;第二部分讲人类和太阳的密切关系。

这两部分内容互相关联。

正因为太阳那么大,温度那么高,距离我们又那么远,才能给地球送来适合人类生存的光明和温暖,我们生活的世界才会这么美丽可爱。

《松鼠》这篇课文作者就是从外形、活动、吃食、搭窝这四个方面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特点,采用拟人手法把松鼠写得活灵活现。

科学小品文是说明文的一种,它与其他说明文不同之处,是采用某些文学的表现手法来说明事物。

《鲸》这篇精读课文介绍了有关鲸的一些知识。

课文首先讲鲸非常大。

再讲鲸是哺乳动物,不属于鱼类。

接着简要介绍了鲸的种类。

根据有无牙齿区分,鲸可分为须鲸和齿鲸两大类。

然后重点讲鲸的生活习性,具体讲了捕食、呼吸、睡觉几个方面的特点。

最后讲鲸的生长特点。

这一特点是从从鲸是胎生的、生长快、寿命很长这三个方面来讲的。

《风向袋的制作》一文主要讲了风向袋制作前的准备、制作步骤和观察方法。

2.单元重点:

(1)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这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编者把《太阳》放在说明文单元的第一课,其目的有二。

首先是再学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并认识到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其次,让学生明白说明事物应该抓住事物的特点,这样更有利于加深对此事物的认识。

《太阳》一课语言严谨、准确、平实;《松鼠》一课的语言风格明显不同于《太阳》,其语言活泼、生动、富有情趣。

从语言风格来说,《松鼠》属于文艺性说明文或者说是科学小品文。

选编《松鼠》一课的意图应该是拓展学生对“说明文”语言风格的认识,了解说明文语言的多元性。

《鲸》一课,从鲸的体型、种类、生活习性等方面进行说明,和《太阳》一文比较,作者对《鲸》进行了分类,然后分别对它们的捕食、呼吸、睡觉等方面进行相关介绍。

《风向袋的制作》一课和《太阳》、《松鼠》、《鲸》都不相同。

这三篇课文对一件事物的说明可以说是整体的介绍,呈“面”状结构,相关内容的说明可以不分先后,而《风向袋的制作》则重在说明其制作的过程,呈“线”性结构,环环相扣,按部就班,层次分明。

习作中种子的旅行,涮羊肉、怎样泡酸菜、溜溜球的玩法可以借鉴此文的写法。

(2)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

本单元安排了习作《介绍一种事物》。

怎样让学生把一种自己了解并感兴趣的事物介绍给别人,一方面需要激活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从表格中的提示和题目中受到启发,明确在习作中要向别人介绍什么;另一方面,则需要资料的相应补充。

鼓励学生,在习作前细致观察要写的事物,对事物原有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搜集来的资料进一步了解这个事物,想清楚从哪几个方面来进行介绍。

第三方面,引导学生运用一定的说明方法,把这种事物的主要特点凸显出来,可以分段介绍事物的各个方面。

还要注意,在引用资料时学生往往会丧失自己的语言风格,因为资料里面常常包含着一些说明方法,学生常常会不加分辨,直接套用到习作中去,把什么样的资料补充进来,怎样融入到自己的习作中去,教师对学生还是应该有所指导。

【学情分析】

对于说明文习作来说,五年级学生已经接触过说明文,对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有了初步认识,说明方法的运用不成问题,重要的是学生运用这些说明方法怎样把事物的特点介绍清楚。

在课堂实施环节中,常常会发现教师的预设和课堂的呈现有一定的距离。

一是对说明对象的特性把握不准确,主要是没有明确说明目的,没有对事物需要说明的那个方面进行认真的思考。

其具体表现是,对事物的某个方面进行说明的时候,文章没有紧紧围绕该方面的特性来写,致使这方面的特性不清晰、不突出。

其次,对事物的特性说明不清晰,主要是文章条理不分明,说明方法不恰当。

其具体表现是,在说明事物特性的时候,不讲究说明方法,或者把事物的几个方面放在一起说,或者事物的一个方面还没说清楚又去说另一个方面,结果使得哪一个方面也没有说清楚。

【教法建议】

1.要有拓展课程资源、加强学科整合的意识。

一方面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信息以扩展知识面;另一方面在科学老师的帮助下,努力提高孩子们的科学素养。

2.在教学内容上要统筹安排,把课文的学习与交流平台、初试身手和习作有机整合起来。

同时注意,不要把语文课上成科学常识课,对于课文中涉及的一些科学知识,在语文课上不宜深究,应该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说明文的表达方法上。

3.体现生活处处皆语文的大语文观,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观察是习作的基础,想把一种事物介绍清楚,一定要走近它,了解它,观察它,只有这样才能够抓住事物的特点。

4.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单元首页,通过对文字的阅读了解单元主题和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及习作要求。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相关图片,在看图交流中把学生引入说明文的学习。

同时使学生形成对本单元的整体认识。

【课时安排】

分类

内容

课时

课文

16.太阳

2

17.松鼠

2

交流平台初试身手

2

习作例文

鲸风向袋的制作

2

习作

介绍一种事物

2

合计

10

16太阳(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摄、殖”等4个生字,会写“摄、氏”等9个生字,会写“寸草不生、日夜不停、繁殖”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了解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太阳的,了解太阳对人类的作用。

3.学习阅读说明文,在读中理解课文是怎样把太阳写清楚的,同时了解到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并能将其写作方法运用到练笔中去了解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介绍太阳。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4.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培养阅读说明文的兴趣。

必备品格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了解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太阳的,了解太阳对人类的作用,了解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介绍了太阳。

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关键能力力格

【教学难点】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默读课文,了解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太阳的,了解太阳对人类的作用,了解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介绍了太阳。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摄、殖”等4个生字,会写“摄、氏”等9个生字,会写“寸草不生、日夜不停、繁殖”等词语。

(重点)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太阳的,了解太阳对人类的作用(重点)

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说明方法。

(难点)

【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内容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

谜语导入。

课件出示:

有位老公公,一副圆面孔。

有朝一日不见它,不是下雨就刮风。

(学生交流,教师评议,出示谜底:

太阳)

教师口述:

太阳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气体星球,太阳只是宇宙中一颗十分普通的恒星,但它却是太阳系的中心,阳光是地球能量的主要来源。

展示图片:

太阳,我们每天都能看到。

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把光明带给大地;傍晚,太阳从西边落下,黑夜便来临,我们对于太阳是熟悉的,你能说一说课前查找的有关太阳的资料吗?

教师提示:

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

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

广义上,太阳系的领域包括太阳,四颗像地球的内行星,由许多小岩石组成的小行星带,四颗充满气体的巨大外行星和充满冰冻小岩石被称为柯伊伯带的第二颗小天体区。

其中目前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太阳的课文,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将会对太阳有更多的了解。

(板书课题:

16.太阳)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学生展示了收集的资料后,对太阳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学习,学生兴趣盎然。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

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

要求:

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课件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摄氏度繁殖煤炭治疗

(重点指导生字“摄、殖”为翘舌音;“炭”为前鼻音。

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2)学习多音字:

传(chuánzhuàn)

读句子,找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句子中的多音字。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10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9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

chuán传授,递,如传递、传输、传戒、传统、言传身教;推广,散布,如宣传、流传、传名、传奇。

zhuàn解说经义的文字,如经传;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如小传、自传、纪传、传记、传略、树碑立传;以演述历史和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如《水浒传》。

读一读:

白蛇传(zhuàn)只是一个传(chuán)说。

(3)学习多音字:

差(chàchāchāicī)

读句子,找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句子中的多音字。

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chà错误,如话说差了;不相当,不相合,如差不多;缺欠,如还差十元钱;不好,不够标准,如差等、成绩差。

chā不同,不同之点,如差别、差距、差额、差价;错误,如差错、偏差、差池;数学上指减法运算中的得数,如差数,四减二的差是二。

chāi派遣去做事,如差遣;旧时称被派遣的人,如差人、解差;被派遣去做的事,如差事、公差、出差。

cī长短不齐,如参差不齐、参差错落。

读一读:

爸爸出差(chāi)给公司办事,因为把话说差(chà)了,出现了差(chā)错,被公司惩罚,这个月的工资和上个月的工资相差(chā)二百多元。

(3)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传说繁衍后代,保持物种的生存延续。

寸草不生是对民间长期流传的人和事的叙述。

其实形容土地贫瘠,连一点儿草都不长。

亦形容灾情严重。

抵得上承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摄氏度顶的上。

繁殖目前世界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温标

(4)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设计意图:

学生带着自学要求学习生字,并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为全体参与创造机会,从而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生字。

4.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

这篇课文和我们以前所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课文写了什么?

(《太阳》是一篇说明文,主要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和太阳与人类的关系。

(2)梳理课文思路

练填空:

课文先介绍了太阳的特点,把太阳(远)、(大)、(热)三个方面的知识说得很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然后讲(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

5.了解说明文。

(1)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

它通过对实体事物科学地解说,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等能有科学的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

说明文的中心鲜明突出,文章具有科学性,条理性,语言确切生动。

说明文有的是以时间为序,有的是以空间为序;有的由现象写到本质,有的由主写到次;有的按工艺流程顺序来说明,有的按事物的性质、功用、原理等顺序来说明。

为了说清楚事物的特征,须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配图表等。

阅读说明文,了解它采用的说明方法,一要看用怎样的说明方法,说明什么对象,有什么作用,二要看所用说明方法是通过怎样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的,这样分析才透彻、扎实。

加彩字需重点指导。

建议用荣德基课件的“笔顺演示”完成教学。

三、学习“会写字”

摄氏殖粮炭区杀菌疗

1.学生字

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①“炭、杀、菌”,上下结构,上下基本同宽。

②“摄、殖、粮”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③要特别注意一些生字的字形,如“氏”不要写成“氐”字;“疗”是病字头,不是广字头,里面不要写成“子”;“殖”的右半部“直”不要少一横;“菌”的下部不要写成“因”。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上下结构的字“炭、菌”和左右结构的字“摄、殖”,学生练写。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

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四、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一)默读课文,画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明确每一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如果没有中心句,自己概括拟写。

1.太阳离我们一亿五千万公里远。

  2.太阳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3.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4.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第一句是第二段的总括句,如画了这一句也不算错误。

5.有了太阳才有云、雨、雪。

  6.有了太阳才有风。

  7.太阳光有杀菌能力(或利用太阳光预防和治疗疾病)。

8.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或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

(二)引导学生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把课文划分为两部分。

1.第1~3自然段为第一部分:

太阳离我们很远,它很大,很热。

  2.第4~8自然段为第二部分:

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三)提醒学生:

第一部分写太阳的远、大、热,第二段写太阳和人类的关系。

第二段开头的一句话即第4自然段开头的一句话,既是两段之间的过渡,也是第二段的总括。

(四)指名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自然段之间和结构段之间要掌握适当的停顿。

【设计意图: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默读课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理解了词语含义,并掌握了识字、理解词语的方法。

另外,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了解了太阳的有关知识,真切地感受到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

六、当堂检测

(建议使用荣德基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

七、课后作业

(请课后完成《典中点》本课的“基础练习”板块的习题。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默读课文,知道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太阳的,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了解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介绍了太阳,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培养阅读说明文的兴趣,(难点)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内容

一、课前导入

1.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交流:

课文首先介绍了太阳的哪些方面?

然后介绍了什么?

指名分自然段合作读课文

二、品读释疑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学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课文引用了后羿射日的传说做开头,后羿射日的传说是真实可信的吗?

(不可信,后羿射日是一个神话传说。

3.既然不可信,课文为什么引用它做文章的开头呢?

(为了说明太阳离地球很远。

4.如果不用它做开头,用“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作为文章的开头可以吗?

(可以)

5.既然可以,课文用后羿射日的传说做开头,你觉得有什么作用?

(引起读者的注意,关注后面的内容。

6.这个自然段介绍了太阳的什么?

(远)自由读课文,标出课文写太阳离地球很远的词句。

(板书:

离地球远)

(1)学生自由圈画,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

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

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3)作者用什么写法说明太阳离地球很远呢?

(列数字。

(4)对比阅读: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

其实,太阳离我们有很远。

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很多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很多年。

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5)交流:

哪一种说法好?

为什么?

(用数字说明问题,是说明事物的一种写作方法。

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去理解。

但数字必须是精确的、有科学依据的。

这种说明方法给读者的印象是具体的、确切的,有较强的说服力。

(6)“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是什么意思?

(这么远,箭射不到。

方法指导:

采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例数字是说明文中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说明方法。

作者为了具体准确地说明事物的数量、重量、体积、面积、温度、速度等方面的特征,往往使用这种说明方法。

7.指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这个自然段说明了地球的什么?

(板书:

大得很)

(2)标注出能表现地球“大”这一特点的语句。

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3)互相交流,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说明地球的“大”?

(拿地球跟太阳作比较,突出地说明了太阳的体积之大。

用人们熟知的地球与遥远的看似“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的太阳相比较,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方法指导:

采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事物的特征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好处是突出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8.指名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这个自然段说明了太阳的什么?

(板书:

温度高)

(2)标注出能表现太阳“热”的语句。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五百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3)互相交流,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说明地球的“热”?

①打比方说明:

如,“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用“大火球”作比,形象地说明太阳的状态。

方法指导:

作者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打比方是借助大家熟知的事物,取其相似之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生动形象的说明。

课文为了说明太阳很热,把太阳比作大火球,形象生动地介绍了太阳。

②通过作比较说明:

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钢铁是坚硬的金属,碰到太阳表面六千度的温度,竟变成气。

这就把太阳很热,形象具体地告诉了我们。

9.教师小结:

作者在介绍太阳的时候,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把太阳“远、大、热”三个方面的知识说得很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们今后在说明事物时要注意学习运用这些方法。

老师还带来了一段使用说明方法介绍月亮的资料:

月亮距地球有三十八万四千四百公里,到月亮上去步行要800天,骑自行车要400天,坐飞机要200天,49个月亮等于1个地球。

你能从中看出月亮的什么?

(远、小)

10.齐读课文第一部分,完成课堂练习。

(1)用数字说明天气很冷或很热,高铁火车行驶很快,塔楼很高,树干很粗等等。

(2)有一位篮球运动员身材很高,用数字或比较的方法,具体说明很高。

(3)公园有一棵老槐树,树干很粗,用数字或比较的写法,说明它很粗。

11.谈话过渡:

“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但是它与我们的关系十分密切。

”这句话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连接上文,引起下文。

)从这句话你了解到什么?

(上文介绍了太阳离我们很远,下文介绍它与我们的关系十分密切。

)距离我们那样遥远的太阳,和我们人类有着怎样的密切关系呢?

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从第二部分中来进行了解。

方法指导:

过渡句

(1)概念:

过渡句是指作者在文章中联接上下文,由一个问题过渡到另一个问题的句子。

这样的句子往往出现在段落末尾或段落开头,有时也独立成一段。

内容上这个句子和上下两段都有联系。

所以判断时可以根据位置,也可以根据内容,最好还是根据内容判断。

(2)位置:

过渡句一般在段落的开头或结尾,有时也自成一段。

(3)运用:

本文介绍了太阳和太阳与人类的关系两方面的内容,作者在第二部分开头用一句话把这两部分内容连接起来“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指名分节朗读这一部分课文。

这一部分是写太阳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的,从哪些事实说明这种密切的关系呢?

(1)默读4-7自然段,独立思考。

(2)在学习小组内交流、讨论自读情况。

(3)选代表交流汇报。

(4)教师小结:

课文是从太阳同动植物、同人类生活的关系、太阳同气象的关系以及太阳同防治疾病的关系这几方面来讲太阳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的。

2.指名读课文第四自然段,互相交流读懂了什么?

(1)第四自然段讲太阳和动植物及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板书:

动植物人类生活)

(2)太阳与动植物的关系是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说明的,意思是一致的,都说明太阳和地球上的动、植物的关系非常密切。

①“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

”是从正面说的,是事实。

②“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

”是从反面说的,不是事实。

(3)“如果……就……”通常用在表示假设的句子里。

“如果”后面提出的事实“没有太阳”是假设的,“就”的后面是假设的事实所产生的结果:

地球上“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课堂练习:

根据假设的事实,补充可能产生的结果。

如果明天下雪,________________

星期六如果爸爸妈妈都休息,________________

村前这条小河如果架起一座桥梁,________________

(4)“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

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下变成的。

方法指导:

作者为什么用“好像”,把“好像”去掉行不行呢?

作者开始列举了太阳和动植物的关系密切,是因为动植物的生长都离不开太阳,大家都能理解。

可是煤炭埋在地下,从现在看不需要太阳,追究煤炭的形成是离不开太阳的,这里用“好像”准确的说明了煤炭的形成也和太阳有很大关系。

3.学生自由读第五自然段。

(1)互相交流,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因为有了太阳,才有云、雨和雪。

)(板书:

雨、雪的形成)

(2)根据下面的问题,画出段中的答案:

雨和雪是怎样形成的?

(3)课件出示:

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着的时候,吸收了热,变成了水蒸气。

空气上升时,温度下降,其中的水蒸气凝成了无数的小水滴,漂浮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