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农业综合站XX度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01472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农业综合站XX度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乡镇农业综合站XX度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乡镇农业综合站XX度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乡镇农业综合站XX度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乡镇农业综合站XX度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乡镇农业综合站XX度工作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乡镇农业综合站XX度工作总结.docx

《乡镇农业综合站XX度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农业综合站XX度工作总结.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乡镇农业综合站XX度工作总结.docx

乡镇农业综合站XX度工作总结

乡镇农业综合站XX-度工作总结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结合我街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坚持“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工作方针,按照“产业化发展农业、城镇化建设农村、标准化组织生产、特色化致富农民”的农业农村工作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经作、粮食、水产三大产业为重点,以珠沿片区优质特色农产品开发为突破口,以培育和扶持龙头为载体,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创新机制、完善服务,着力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推进我街道农业产业化进程。

全年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粮食生产

  

(一)、粮食生产情况

  XX年我街道完成粮食生产总面积64900亩。

其中水稻面积20500亩,地膜玉米13000亩,杂粮1000亩,薯类2500亩,小春粮食26900亩。

实现粮食总产量2981万公斤,其中水稻1389万公斤,玉米819万公斤,杂粮19万公斤,薯类100万公斤,晚秋作物25万公斤,小春粮食629万公斤。

  

(二)、重大科技措施完成情况

  1、专用型及特色玉米良种推广13000亩;

  2、玉米地膜覆盖推广11000亩;

  3、测土配方施肥推广36000亩,其中核心样板3000亩;

  4、优质水稻推广20500亩;

  5、脱毒马铃薯加工型品种推广2500亩;

  6、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36000亩。

  (三)、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

  XX街道农业综合站围绕粮食生产目标,抓好水稻“百千万”高产创建示范点和丰产样板工程,搞好典型示范,做到良种良法,高产栽培、测土配方施肥、农业标准化生产、病虫害防治等集成配套,结合我乡实际,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召开会议,通过广播、板报等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发放相关资料,把粮食高产创建的重要性广泛在群众中宣传,调动和激发基层重农抓粮、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

在核心示范区设立示范牌,扩大影响,营造氛围。

同时把实施过程中的政策措施、成功经验、先进典型和实施成效进行总结、交流。

二是创建省部级水稻高产示范样板XX亩,举办区、乡、村、组四级样板。

做到区带乡、乡促村、村领组、组连户。

区级样板4500亩,蚕豆样板1000亩,大春马铃薯500亩,玉米样板1000亩,水稻样板XX亩。

乡级千亩高产创建示范点3个,示范面积3000亩。

其中水稻XX亩,小河湾1000亩,墩子1000亩;玉米1000亩,安排在青龙村委会。

村级样板500亩,村民小组100亩。

确保样板达到高产目标。

三是、因地制宜,科学选点。

我街道高产创建示范区选择在农田基础条件好,交通方便的公路沿线,良种补贴项目区,规模连片,我街道区级样板安排在小河湾,乡级样板安排在中所村委会。

四是、加强科技服务,注重长效。

农业科技服务部门邀请上一级专家,我街道农业科技人员配合上一级专家进村入户,广泛开展科学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做到万亩有技术专家、千亩片有技术骨干、百亩田有技术标兵,充分发挥高产创建示范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主力军作用,强化宣传,总结经验,探索农业科技推广的长效机制。

五是狠抓各项科技措施1、示范优良品种我乡重点示范优质、高产、抗病品种,主推楚梗系列、靖梗系列、沾梗系列。

2、集成高产技术。

本着“节本增效、高产优质”的原则,实现良田良制、良种良法。

我乡水稻重点推广精确定量栽培技术、配方施肥、双行条栽等技术。

3、加强病虫害防控,坚持“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的工作理念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强化高产创建示范区重大病害草鼠害防控工作,做及时监测病虫害发生动态,准确预报发生趋势,提前制定重大病虫害草鼠防控预案;根据病虫害发生趋势,科学制定综合防治方案,开展统防统治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切实减少粮食生产生物灾害损失。

4、开展测土配方施肥,以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为依托,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总体工作计划,以土壤养分构成和作物需肥规律为基础,以产量目标为指标,制定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方案,围绕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区的测土、配方、配肥、供肥和施肥等基本内容和示范区技术指导人员及农民确定施肥数量、选择肥料品种、施肥时期和改进施肥方法等提供技术服务,解决农民施肥用肥问题,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施肥效果,进一步增强示范辐射带动功能。

5、统一标牌管理,我街道在高产创建示范区树立固定标牌,标明项目名称、项目规模、实施地点、主要技术措施、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预期目标、品种名称、技术路线及相关技术配套措施等内容,便于周边群众观摩学习,扩大示范辐射带动效果。

6、举办培训28期,培训粮食从业人员7000人。

  二、经济作物生产

  

(一)、花椒产业:

XX年我街道花椒总面积20500亩,总产量达410万公斤,总产值3075万元。

全年培训椒农10次,受训人次达1000人。

  

(二)、蔬菜产业:

XX年我街道蔬菜完成播种面积10500亩,其中商品蔬菜5200亩,主要分布在10个坝区村委会;水生蔬菜XX亩,分布在西海、桂花、小河湾、庄家屯;鲜食豆类1000亩,分布在10个坝区村委会;甜玉米1000亩;魔芋300亩,分布在联合、中所;早洋芋1000亩,分布在10个坝区村委会。

全年实现总产量2180万公斤,总产值3010万元。

全年培训4次,受训人次达500人。

  (三)、水果产业:

XX年我街道水果总面积6152亩。

新植葡萄92亩。

实现总产量683万公斤,总产值2918万元。

高产示范样板完成1000亩,修剪整形、扩塘施肥、果实套袋、病虫害防治6152亩。

技术培训10次,受训人次达600人。

  (四)花卉产业:

XX年我街道花卉面积6亩,绿化苗木574亩。

分布在中所、涌泉、庄家屯。

全年完成总产值480万元。

  (五)重点项目完成情况

  XX年XX街道葡萄“双龙臂”整形完成亩,(其中中所亩、小河湾亩)。

绿化苗木新植面积完成415亩,(其中西海65亩、庄家屯350亩)。

  (六)XX年经济作物生产的主要做法和措施

  按照“1、2、3、4、5、6”工作运行机制,即“围绕一个目标”、“突出两个重点”、做好“三项服务”、建设“四大基地”、强化“五动措施”、做到“六早、六落实”、“六到户”,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加快全乡经济作物产业化进程。

  1、围绕“一个目标”。

即围绕“重椒、优果、兴菜、提花”的产业目标任务的落实,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突出“两个重点”。

一是突出抓好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首先必须转变观念,要破除保守思想,小农意识,使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不调整就没有出路,街道办事处组织党员干部到外县、乡考察、学习,班子成员深入基层反复调研,统一了领导干部的思想,全街道干部群众形成共识,农业要发展,调整是必由之路,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是突出树立风险意识,调整出效益,同样也有市场风险,要求党员干部要带头克服赚得起、赔不起的狭隘观念,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努力做到为“销”而种,

  3、做好“三项服务”。

即做好技术配套服务,市场信息服务,农业政策、法律、法规三项服务。

  4、建设“四大基地”。

一是山区20500亩花椒生产基地。

使之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后续支柱。

二是半山区6152亩时鲜水果基地。

三是中所村委会花卉基地。

四是坝区XX亩水生蔬菜基地。

选择庄家屯、西海、小河湾三个村作为发展重点,与水产养殖,福海、西海垂钓园形成集垂钓、休闲、观光的绿色旅游流线。

  5、强化“五动”措施。

一是政策启动。

街道办事处成立了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措施,从财政、信贷、税收和科技进步等多方面加大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力度,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大户从资金、物资税费征收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

二是行政推动。

抓组织领导,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推行“一个产业、一个目标、一套班子、一笔经费、一个考核奖惩方案”的方法,实行风险抵押,目标管理,让责任人有压力、有动力。

三是典型促动。

在推动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全乡树立了树立大批和养加供销方面的典型。

如建好大批千亩、万户示范基地,培育一批花椒、水果销售大户等,通过典型引路,进一步提高我乡的农业产业规模经营水平。

四是大户带动。

充分发挥种养大户的典型示范和宣传带动作用,实现大户带动小户,老户带动新户,多户连整村,连村成基地,做大做强主导产业。

积极扶强大户。

通过资金、技术、信息等多方面扶持和帮助,积极促使种养大户为不断扩大规模,完善管理,提高效益,大力增强种养大户的核心带动力,依托大户推进整个产业快速发展。

通过面对面的反复宣传和动员,让农户充分认识和了解调整产业结构带来的可观收入和良好的前景,大力激发他们调整产业结构的积极性,同时,想方设法为他们创造条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解除后顾之忧,使农户放心、放手、放胆调整结构,发展产业。

五是科技牵动。

我街道以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开发,产业项目的实施为重点,通过“一育、二引、三建”,提高科技含量,促进结构优化,“一育”即培训科技明白人,初春以来,全街道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80余场次,培训农民60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5000余份。

“二引”即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带动农产品提档升级。

“三建”即建设优质葡萄基地,引进美国红提等优质品种种植。

  6、做到“六早、六落实”、“六到户”。

“六早、六落实”:

一是早规划,结构调整面积落实;二是早组织,工作责任落实;三是早发动,行动步调落实,开好村党员干部会,户主群众会,上门入户发放户主通知书,统一了思想,上下形成统一步调;四是早筹措,补助资金落实;五早准备,生产物资落实;六是早培训,技术措施落实。

“六到户”即思想工作到户,宣传发动到户,规划面积到户,技术指导到户,优良品种到户,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到户。

  三、渔业生产

  1、渔业产量、产值:

养鱼面积2513亩,总产量2383吨,总产值3231万元。

其中专用池塘面积达1968亩,占总养殖面积的78%。

优质鱼产量达755吨,占全年产量的40%。

  2、标准化鱼塘建设200亩:

我街道以国家大宗淡水鱼类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在西海渔场已改造集中连片池塘270亩的前提下,今年在小河湾又投资105万元改造了200亩鱼塘。

池塘的改造切实改善了鱼类生产条件,提高水面资源利用率,降低了池塘发病率,提升了水产品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

  3、抓好苗种推广工作和技物配套服务工作:

今年共为养殖户提供各种苗种1000余万尾,有效降低了伪劣鱼种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保证了全街道渔业稳步发展。

  4、加强渔政管理,维护渔业生产秩序:

积极宣传、贯彻《渔业法》和其它渔业法律法规,加大对电鱼、炸鱼等破坏生态平衡的违法行为查处力度,把各种违法行为控制在萌芽状态,口头警告电捕鱼18余人,张贴宣传标语35条,没收电捕鱼器具3台,积极开展水产健康养殖记录。

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生产,配合区渔政人员对渔需物资市场检查3次,对农户生产安全投入品进行检查。

  5、抓好典型和示范户的培育,带动全街道渔业发展

  主要是发挥大丰水产养殖基地,XX度假村等典型引导一部份有实力,善经营,懂技术的养鱼户发展特色养殖经营,做大做强全乡水产品牌。

着力培育庄家屯XX、西海XX等和青龙、联合村等5户100余亩的藕鱼混养、鱼鸭混养,从而带动全乡发展生态养殖。

  6、今年共举办培训班4期,培训渔业从业人员400余人。

  四、取得的经验

  一是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把农民增收作为全街道的中心工作来抓。

二是狠抓落实、对推广工作实行分片包干。

三是农用物资早落实、早准备。

四是抓好试验、示范和样板工作。

  五、存在的问题

  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

  2、农业生产缺水、缺钱、缺人问题仍然存在。

  3、产业经营步伐慢,产业链短,缺乏深加工技术。

  4、病虫害防治需进一步加强。

  5、站上无办工经费,工作开展困难。

  六、下步打算

  1、将继续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农业发展方针政策,完成农技推广各项指标任务。

  2、做大做强葡萄产业,把我街道打造成闻名一世的葡萄之乡。

  3、结合农家乐,发展我街道经济作物、水产产业,形成垂钓、采摘观光、旅游为一体的近郊旅游乡。

  4、推广粮食、经济作物、水产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加强无公害基地认证。

  5、加强农药的市场管理和使用,确保农产品安全。

  6、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乡镇农业综合站XX年度工作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