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图文转换学案+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02142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749.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学案+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学案+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学案+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学案+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学案+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学案+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学案+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学案+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学案+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学案+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学案+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学案+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学案+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学案+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学案+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学案+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学案+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学案+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学案+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学案+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学案+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学案+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图文转换学案+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学案+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学案+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明确高考漫画题型的考察形式

2掌握以图写文漫画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

二.知识链接

1.漫画的定义:

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画。

画家从政治事件和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表现为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启迪人们领悟深奥的道理(寓意)。

2.漫画的构成:

①标题(可以没有):

即题目,往往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

②注释(可以没有):

是对画面情景的提示与注解。

③主体:

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情况。

3.漫画题的类型:

①画面描述②揭示寓意③拟写标题④拟公益广告

三.方法突破

1描述画面的原则:

描述画面,具体说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面内容。

描述时要贯彻以下原则:

注意对象、留意方位、按照顺序、采取恰当的表达方式。

2概括主题的方法

概括画面的主题,先要认真细致地观察分析画面的内容,找粗其讽刺或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

通常要采取联想的方法,由物及人,彰显意义。

3拟标题的技巧

标题是漫画的眉目,它有暗示漫画寓意或揭示讽刺对象作用。

拟写标题先要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漫画的主题,然后围绕讽刺的主体和主题拟加标题,拟题可直接以讽刺或颂扬的主体命名,也可扣住漫画的主题命名。

4拟公益广告

内容上:

指向明确;用语温馨。

表现形式上:

多用修辞;力求简洁;句式多样;讲究押韵。

课前自主学习

一、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这并不是胜利》,完成下面的两道小题。

1用不超过60字的文字,简要介绍漫画内容。

漫画的主体部分,画了一棵手掌形的树。

(1分)手指被砍去了三根,只剩下光秃秃的“食指”和“中指”形成“V”字形。

(1分)画面的右边有“这并不是胜利”的字样。

(1分)

2结合漫画的标题,用一句话谈谈你读漫画后的感受或启示。

这不是表示胜利,而是对人类的控诉。

这不是胜利,而是人类的毁灭。

(能说出漫画的含义,且能结合标题去说,意思相近即可。

二、仔细观察下图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这幅漫画并揭示寓意。

(6分)

描述内容:

画面是一个身体被分割为两截的人:

他的上半身身体肥壮、西装笔挺,趾高气扬打着手机,远远地走在前面,衣服上写着“生活水平”四个字;在后面,是正在大步艰难地追赶的下半身,破破烂烂的裤子上写着“道德标准”四个字。

(3分)

寓意:

漫画揭示了在当今社会,有的人生活水平提高了,但自身的道德修养不能同步的现象(或收入高了,生活富了,但其道德标准还停留在比较低的水平上)。

(2分)

三、仔细观察下边这幅漫画,按要求作答。

1.简要说明你对漫画内涵的理解。

大树以自己的高大荫庇小树,反而妨碍了小树的生长。

作者借此抨击当今社会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生存资源的掠夺。

(这幅漫画由两部分构成。

中间的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浓荫密匝。

下面的小树一棵细小瘦弱,一棵歪斜倾倒。

由于这幅漫画运用了象征手法,所以答题难度较大。

考生要通过大树与小树之间的关系,联系到当代家庭与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教育方式等问题。

2.为漫画拟写一个标题。

小树需要更广阔的天空;

溺爱是害;爱?

害!

“树”下长不成“树”;还“我”生存空间;有时,爱也是害;爱与碍;沉重的爱/扭曲的爱

四、观察这幅漫画,请描述画面内容,语言要生动,并给这幅漫画拟一个标题。

(注:

讲课的是鸡,听课的是鸭) 

1.描述内容:

内容:

画面上,鸡正在给鸭讲有关游泳的知识。

鸡道貌岸然地讲着课,盲目而愚蠢的鸭严肃认真地做着笔记。

黑板上有英语,而“浅”字却写错了。

2.标题:

①外行领导内行 误人子弟;

②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③纸上谈“泳”终觉浅;

④教鸭游泳鸡为师;

⑤老师是个门外汉不懂装懂;

⑥“专家”授课。

五、请根据漫画内容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语。

要求:

体现画意,通俗易懂,有一定文采。

(不超过16个字)

1吸毒是活埋生命的墓穴。

小心别踏进了死亡陷阱——吸毒

2莫以好奇轻试毒,试毒是条不归路

3吸足成千古恨

劝君莫染吸毒瘾,独留白骨向黄昏

莫让毒品遮慧眼,要让健康驻人间。

4不吸不知道,一吸就完了——请勿试毒

远离毒品不尝试,你好我好大家好

六仔细观察并全面理解漫画内容,根据漫画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语。

要求:

体现画面内涵,主题鲜明突出,有一定的文采。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漫画题方法总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验高考

一(年山东卷)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不超过55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高考天津卷)欣赏漫画《玩大了》,按要求作答。

1任选一条鱼,替它写一段简短的内心独白。

_鱼缸内的鱼在想:

天哪,这可咋办,我没有控制好力度,把小伙伴弹出去了,这会要了它的命啊!

天哪,吓死我了,后悔死我了,快来人啊!

2用一句话说明这幅漫画的寓意。

不讲究方式方法就会乐极生悲。

凡事要谨慎,一不小心就会酿成大祸

三(•重庆卷)阅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答题。

1给漫画拟出标题。

要求:

切合漫画含意,不得用“无题”作标题。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一句话说明漫画给你的启示。

要求:

与标题有内在的联系,不超过15个字。

(2分)

示例一

(1)眼见为虚

(2)眼见不一定是实,要有理性思考。

示例二

(1)真相·假象

(2)不要被假象迷惑,真理常躲在背后。

 

2.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的解题思路及步骤

01【考点解读】

图文转换包括图、表转换,看似只是两种表达形式的相互转换,其实涉及准确、生动、简明、连贯、得体、修辞等诸多考点,综合考查考生描述、压缩、概括等各方面的能力,更涉及考生观察社会、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综合表达的能力。

近几年来,课标全国卷对图文转换题的考查包括流程图、徽标、漫画、图片和图表,选材非常生活化,内容涉及社会实践活动、奥运、节约水资源、网络语言等生活中的热点和焦点。

由此可见,该题型走向生活化,体现实用性、人文性、情趣性的趋势较为明显。

一、流程图及解题技巧

流程图用结构式图表,将事物或某些概念连接起来,要求答题者根据这种结构关系,特别是箭头方向所表达的意思,用语言将所示内容表述出来。

02【典例引路】

为提高学生社团活动开展能力,某中学学生会计划举办一次G20峰会模拟会议活动,活动安排如下图,请用一段话介绍G20峰会模拟会议活动安排的流程,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6分)

答案:

G20峰会模拟会议活动由筹备、活动和总结三个阶段构成。

筹备阶段包括成立各国代表团和选举大会秘书长两项内容;活动阶段安排了经济交流论坛和文化交流论坛;总结阶段则进行最佳代表团评选活动。

【解析】表述准确1分,语言连贯1分。

模拟活动及每个阶段的内容如有缺漏,则扣1分。

03【基本方法】

1.解读时先确定叙述顺序。

2.方框里的词语不能被遗漏。

3.注意箭头走向,不能违背这一顺序。

4.若横线上出现词语,属于概念间(环节间)发生关系的方式,不能遗漏。

5.适当增补字词以便衔接连贯。

二、方位图及解题技巧

方位图答题注意:

1.先说出它所处的位置

2.看清楚参照物

3.用准方位词(左西、右东、上北、下南)

4.条理清楚(最好按东西南北的顺序介绍)

积累一些表方位的词语:

傍、依、靠、倚、近、望、接、邻

【典例引路】

请根据下边的示意图,对广州新体育馆的所在位置作一个介绍。

(6分)

三、表文转换

01【考点解读】

表文转换是指把图表内容转化成文字表述。

表格的种类很多,有传统的列举表、统计表、流程表,还有由一般表格变形出来的柱形图、曲线图、扇面图以及圆面图等。

这种题型一般提供一个或多个图表,然后设计一至两个题目。

02【考查题型】

1.文字转换题:

即描述图表内容

2.信息推断题:

即针对图表数据写结论、提建议、写宣传标语或启示文字转换题

①标志性词语有:

“上图显示”“用文字表述出来”“确切表述图表的内容”等。

在表述时要有具体的数据比较、分析,要直接客观地反映图表包含的信息。

②答案与源信息要求同一。

即图表包含的陈述对象、比较的各个项目角度、事物发展的趋势,在转换中一定要全面准确,不遗漏。

若题目要求把图表内容表述出来,还要引用图表中的具体数据来加以说明。

例1.阅读下面的图表,按要求回答问题。

春晖中学在学校读书节期间对1000多名在校生进行了一次调查。

其结果如下:

中学生阅读方法调查结果

方法

随便翻翻,了解大意

只挑选有趣的地方读

摘抄好词佳句

能有选择的精读、品读

结果

57%

23%

15%

18%

用简明的语言介绍调查表所包含的信息。

答案:

春晖中学学生平时阅读时随便翻翻,了解大意的占57%,只挑选有趣的地方读的占23%,摘抄好词佳句的占15%,能有选择性地精读的占18%。

信息推断题

1.标志性词语有:

“该图表表明(说明、证明)了”“用一句话概括为”“所揭示的问题是”“从中可以看出(得出)”等。

2.答案与源信息要求一致。

即在归结中,答案要点要与图表反映的整体趋向、观点态度一致。

同时还要注意与题干中字数和句式的要求一致。

 

例2.记者随机抽取了500名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他们的通讯方式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如下表,请阅读此表,归纳出两点结论。

(不超过80字)

答案:

(1)不管哪个年龄段的学生,使用固定电话的百分比都非常高(使用书信的百分比则相对较低)。

(2)随着学历的增高,使用移动电话和Email的百分比也随之升高,而使用书信交往的百分比呈下降趋势。

03【方法总结】

解答图表分析题要把握好四个方面:

1.注重整体阅读(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

2.重视数据变化(横向角度、纵向角度)

3.注意图表细节(如图表下的“注”或图表题目等)

4.把握考题要求(文字转换题还是信息推断题;字数要求)

(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在反映事物变化或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

如“增长(加)了”“增加到”“增长了××倍”“与同期相比,增长……”“减少到”“减少了(百分数、分数)”“近一半(50%左右)”“大部分(比例在55%~70%)”“绝大多数(比例占70%以上)”“所有”“约几成”等词语的选用。

解读图表的流程:

源信息(图表)→观察认读→分析理解→归纳概括→文字表达。

图文转换题的解题方法

一、图文转换题解题思路与步骤

整体的解题思路,即读—思—写

1.读:

画面组成要素。

2.思:

画面内容,抓住画面主体,弄懂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表面构成—深层含义)。

3.写:

选用恰当的表达方式,选择关键词;注意答题格式和字数要求。

图表类题解答提示:

1.看清题目要求。

2.注意整体把握,切忌以偏概全,把握规律性内容。

3.注意图表细节和数据变化,这些往往是解题的关键。

4.答题步骤:

第一步,进行客观描述;

第二步,得出观点和结论。

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

特别是反映事物变化和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

 

徽标类题答题技巧:

1.认真审题,整体看图。

2.注意细节,图中数字、字母、文字的变形之处往往是作者想要着力表现的内容,也是答题要点所在。

3.描述徽标构成要素,概括画面内容要全面。

4.揭示深层寓意,比如变形之处想要强调的内容,徽标体现的地域性特色等。

漫画类题得分要点:

1.细察漫画,抓住矛盾

看标题,看画面,看画中文字,看夸张之处

2.分析细节,揣摩夸张之处的寓意。

3.注意提示,抓住关键。

4.联系现实,展开想象,揣摩画外音

看画面指向,对应相关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多个角度思考创作动机,选择最佳的答题切入点。

5.答题格式

第一步,概括说明画面:

画面上有……(抓住空间关系如左右、上下、背景与主体等)

第二步,揭示寓意:

漫画讽刺了(揭露了……警示了……,歌颂(赞扬)了……)

二、高考语文:

图文转换高分技巧!

图文转换看似只是表达形式的相互转换,其实涉及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及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等诸多考点,综合考查考生描述、概括等多方面的能力,也考查了考生观察社会、分析问题的能力。

为使考生在复习备考中有更强的针对性,笔者针对图文转换三大类型(漫画类、图表类、徽标类)的题目,从考生在图文转换中的易错点出发进行分析,讲解解题技法,以期帮助考生有更大的突破。

漫画类

1.漫画的构成元素

注释(可以没有):

是对画面情景的提示与注解。

图画:

是主体各“因素”构成的情景;

标题(可以没有):

即题目,往往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

2.漫画题答题要点

a.细察画面,抓住矛盾。

(人、物、景不遗漏;细致分析)

b.分析细节,揣摩寓意。

(分析图中每个元素的密切关系;夸张处有弦外音;细节处表达真正意图)

c.注意提示,抓住关键。

(标题,漫画中的文字,标题中的提示)

3.一般命题形式

a.画面描述;b.揭示寓意;c.拟写标题;d.编拟公益广告。

4.解题指导

(1)描述画面

描述画面,具体说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

描述原则:

整体意识,注意细节,注意对象,留意方位,按照顺序,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

(要仔细观察,合理想象,适当补充,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并揭示画面的寓意,以拓展答案的深度)

典型例题

阅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

(1)给漫画拟出标题。

要求:

切合漫画含意,不得用“无题”做标题。

(2)用一句话说明漫画给你的启示,不超过30字。

易误分析:

解答此类试题容易出现的问题是:

1.描述画面时观察不准,从而不能准确地概括漫画有关内容等。

如本题中,未注意从屏幕中探出头来的人、“e”形的鱼钩以及写有“优惠”字眼的诱饵等,从而不能从“e”(网购)、“优惠”等角度切入给漫画拟出标题。

2.概括寓意、说明启示时就事论事,不能上升到道德、哲理、人性等层面阐述事理。

如本题中,其寓意是网购中的“优惠”多有欺诈性等。

参考答案:

(1)钓或欺骗何时休或警惕网购中的“优惠”欺诈

(2)网购要谨慎,细心防范在各种“优惠”条件下店家的欺诈行为。

技法点拨:

1.读画面,把握画面要素。

漫画常用简单而又夸张的手法,勾画出幽默、诙谐的画面,用以说明某种观点。

因此应当先对漫画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主题或方向。

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并提取关键信息,如主要人、物的特征,画中人物的言行等。

2.巧联想,探究画面寓意。

在审读、想象的基础上,将画面信息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深入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

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挖掘漫画隐含的信息,比如讽刺对象是什么等,再结合漫画整体,进一步提炼画面的寓意。

3.抓关键,客观描述画面。

描述画面,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

描述时一定要仔细观察画面上的人或物,抓住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

一般有以下几种顺序:

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主后次等。

流程图

1.读图——全面领会题目与图示内容、要求。

(认真审题,不可答非所问)

2.分清总分关系——总是什么?

分是什么?

(如明确什么活动?

具体是什么?

3.表述——分层次表述;各个点都要说到。

(包含了框架中的所有内容)

4.字数——不超字,标点要占一格。

5.注意流程——表述顺序是否符合这个活动的?

6.语言——是否准确、流畅、连贯?

【例】

【年新课标Ⅰ】

17.下面是某校“中华文化体验”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6分)

【答案】

本次“中华文化体验”计划分为活动和讲座两部分,活动是在体育课上练习太极拳,在手工课上练习中国结制作和剪纸,并在年终进行表演和展示;讲座包括旗袍类、围棋类和国画类。

图表类

1.整体认读图表内容。

关注图标题目、表头,把握图表大主题或方向。

图表式的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坐标曲线图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柱状、饼式图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生产流程图要抓住事理的时空、先后逻辑顺序等。

2.归纳认读结果,注意:

①重视数据变化。

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这可能正是图标的关键处,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

  

②注意图表细节。

图表下“注”等细节起提示作用。

  

③把握考题要求。

根据考题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考题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

比较题目要求和图标信息,就可准确回答问题。

 

④简要归纳概括。

解答前,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按题目要求(句式、字数)归纳概括,就符合简答要求了。

【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

特别是在反映事物变化或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

如表明增长趋势的,可用的词语有“增长(加)了”“增加到”“增长了××倍”,“与同期相比,增长……”等;表明下降趋势可用的词语有“减少了”“减少到”“减少了(百分数、分数)”,但其后不能用倍数。

又如表示程度范围的概念:

“近一半(约50%左右)”“大部分(比例约在55%—70%)”“绝大多数(比例占70%以上)”“所有”“约几成”等。

典型例题

(年新课标全国卷Ⅰ)下面是某中学暑期瑶族村考察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易误分析:

解答此类试题容易出现的问题是:

1.没有审清试题要求。

如本题要求根据到瑶族村考察的初步构思框架写一段话,有的答非所问,有的不符合题干中的字数要求等。

2.观察不细致,构图要点回答不全面,遗漏信息。

如本题中不能充分地将图表中所给的要点体现在所写语段中。

3.表述内容没有顺序。

不能将题目提供的信息有条理地连贯起来,不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表述。

参考答案:

本次瑶族村三日行考察要求参加人员事先查阅资料,了解瑶族概况,备好所需行装;考察期间的主要活动有参观、访谈以及与村民联谊,每人需写日记记录考察情况。

技法点拨:

1.仔细读图,准确捕捉信息。

对试题中的图表要认真观察,先对图表资料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其主题。

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

对于表格,要找出其中所含的信息,如比较对象、比较角度及项目、各种数据及变化特点等;对于流程图,要抓住其中的时空、逻辑顺序等。

2.查找变化,找到比较角度。

查找变化,是审察图表中比较对象在不同的阶段里的变化,例如数字的增减等。

找到比较角度,是比较的开始,也是关键的一步,就是找到两个或多个说明对象的比较点,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再按题目要求归纳概括。

3.把握要求,简要归纳概括。

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同时,题目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

因此,分析题目要求和图表信息,就可准确回答问题。

要正确分析图表中的内容,重点分析说明对象之间的相互联系,要注意其相同点、不同点、变化及其趋向等,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事物的特点及发展的规律等。

【练习题】

从下表中筛选有关信息,在后面的空格内填写三个结构相近的短语。

某市小学五年级学生学习、生活情况调查表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该市小学五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着                的问题。

【答案】①课业负担过重,②睡眠时间不足,③体育锻炼不够。

【解析】该表格具有一定的迷惑性,提供了四种情况,却只能填三个短语,解题时要注意抓住答案前的“普遍存在着”,排除并非普遍存在的“吃早餐情况”,就可得到正确答案。

考生在解答图表题时,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顾此失彼,只看到图表的部分,因而未能将题目回答完整。

图表的特点之一就是有横向和纵向两方面,就像数学上所讲的X轴和Y轴一样。

考生要从这两方面去考虑,以免答题不完整。

徽标类

1.读题干——提炼重要信息,了解答题要求?

(如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分开作答)

2.读图——分析构成要素,初步分析寓意。

是否按照一定的顺序?

3.表述——先总说;后分说;再总说。

4.总说——整体要求+核心要素词语。

(写出了所有的构图要素)

5.分说——具体内容(要素词语)+寓意(主题)。

(构图要素要全;))是否结合着该图标的名称或者主题?

(国家节水标志,中国环境标志这些名称就能给你一定的启发)有没有?

6.寓意——结合题干、图标等整体推断主题;多答几条含义。

(如主旨、内涵、启示)

7.字数——不超字数,标点占一格。

典型例题:

下面是年巴西世界杯会徽,请仔细观察,理解会徽的含义,然后写出说明性的介绍文字。

易误分析:

解答此类试题容易出现的问题是:

1.随意猜想,不能理解徽标的创意。

如本题中,徽标上面的三只手,既表明球场上双方运动员和裁判会共同演绎一场和谐、美好、精彩的球赛,也象征着世界各国人民相互交流,加深着感情,有的考生不能正确理解或认识浅显。

2.观察不细致,遗漏徽标上面的要点,如有的考生遗漏了画面下半部分的“FIFAWORLDCUP”和“Brasil”,有的考生遗漏了徽标中的颜色的象征意义等。

参考答案:

①三只大手相握既表明球场上双方运动员和裁判会共同演绎一场和谐、美好、精彩的球赛,又象征着世界各国人民相互交流,加深着感情。

②“”表明巴西世界杯的举办时间。

③画面上半部分整体上像一个大力神杯,代表着足球和世界杯。

④“FIFAWORLDCUP”是国际足联世界杯的英文拼写。

⑤“Brasil”是巴西的英文拼写,说明年世界杯的举办地是巴西。

⑥图片颜色以绿色和黄色为主,象征着巴西,巴西国旗的主色是绿色和黄色,同时绿色和黄色也代表着激情、希望、环保。

⑦画面下半部分的大手造型像个“V”,象征着胜利,也暗含着主办国巴西赢得比赛,把大力神杯留在本国的美好愿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