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鑫煤矿2404工作面综采设备撤除.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05291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2.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铜鑫煤矿2404工作面综采设备撤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铜鑫煤矿2404工作面综采设备撤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铜鑫煤矿2404工作面综采设备撤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铜鑫煤矿2404工作面综采设备撤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铜鑫煤矿2404工作面综采设备撤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铜鑫煤矿2404工作面综采设备撤除.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铜鑫煤矿2404工作面综采设备撤除.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铜鑫煤矿2404工作面综采设备撤除.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铜鑫煤矿2404工作面综采设备撤除.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铜鑫煤矿2404工作面综采设备撤除.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铜鑫煤矿2404工作面综采设备撤除.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铜鑫煤矿2404工作面综采设备撤除.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铜鑫煤矿2404工作面综采设备撤除.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铜鑫煤矿2404工作面综采设备撤除.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铜鑫煤矿2404工作面综采设备撤除.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铜鑫煤矿2404工作面综采设备撤除.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铜鑫煤矿2404工作面综采设备撤除.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铜鑫煤矿2404工作面综采设备撤除.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铜鑫煤矿2404工作面综采设备撤除.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铜鑫煤矿2404工作面综采设备撤除.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铜鑫煤矿2404工作面综采设备撤除.docx

《铜鑫煤矿2404工作面综采设备撤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铜鑫煤矿2404工作面综采设备撤除.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铜鑫煤矿2404工作面综采设备撤除.docx

铜鑫煤矿2404工作面综采设备撤除

 

`

铜 鑫煤矿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工程名称:

2404工作面综采设备撤除

 

施工单位:

采煤工区

 

   编制日期:

2014年4月28日

 

审查签字表

 

编制人:

年月日

 

施工负责人:

年月日

 

通防科:

年月日

 

技术科:

年月日

 

机运部:

年月日

 

安全矿长:

年月日

 

生产矿长:

年月日

 

总工程师:

年月日

 

审批意见

审查部门意见:

 

第一章  安全风险预评价

一、2404综采面撤除施工可能出现风险及评价内容

(一)技术风险评价

1、风险因素:

施工前工器具未进行检查完好;

风  险:

施工中工器具损坏,伤害施工人员;

防范措施:

施工前安排专人检查工器具完好,并确认无误。

2、风险因素:

复辙时,施工人员站位不安全;

风  险:

挤伤施工人员;

防范措施:

施工现场两端安全地点安有专人站岗,复辙时,严禁操作人员站在车辆有可能歪倒滑动的区域内。

3、风险因素:

起吊过程中,选用不合格的工具与锚索起吊、设备正下方站人;

风  险:

葫芦断链,设备下落砸伤人;

防范措施:

起吊前,仔细检查起吊工具;起吊过程中,施工人员要躲开吊装件下滑、倾斜、坠落有可能伤及人员的区域

4、风险因素:

不检查绞车的稳固及完好情况就开车、钢丝绳断丝磨损超限、不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开车”制度;

风  险:

损坏设备、跑车、钢丝绳被拉断、伤人;

防范措施:

开车前,仔细检查绞车的稳固情况、钢丝绳磨损情况,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开车“制度。

5、风险因素:

不使用挡车器、保险绳、超挂车、使用不正规的连接装置、超挂车;

风  险:

跑车伤人;

防范措施:

制定把信号把钩工操作措施。

6、风险因素:

带电作业;带电搬迁设备;停电时,未进行停电、验电、放电;停电时,不核对停电牌;停电后不悬挂停电牌;

风  险:

电伤人员;停错电源,影响生产。

防范措施:

严禁带电搬迁电气设备;严格执行“高低压停送电”制度,停电时必须做到停电、验电、放电、挂接地线、挂停电牌,并有专人看护;停送电时,必须严格核对停电牌并挂好“停电”牌。

7、风险因素:

工作面使用导向轮。

风  险:

出现绷绳、甩轮伤人

措施:

工作面抽架、调架严禁使用导向轮。

8、风险因素:

切眼内绞车牵拉支架时,钢丝绳断绳;

风  险:

伤人;

防范措施:

牵拉支架时,绳道内严禁有人,绞车司机前方安设挡护装置。

9、风险因素:

拆接高压管路时,未关闭上一级截止阀;

风  险:

伤人;

防范措施:

拆接高压管路时,必须先关闭上一级截止阀,卸压后进行供液时,应缓慢开启截止阀,防止管路敞口端伤人。

(二)管理风险评价

1、风险因素:

无施工负责人统一进行指挥;

风  险:

施工混乱,导致不安全隐患、影响施工进度;

防范措施:

安排专人负责整个施工,严禁多人同时指挥。

2、风险因素:

无安全监护人进行现场安全监护;

风  险:

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人员违章不能及时制止,造成违章;

防范措施:

安排专人监护整个施工安全,发现违章及时制止并纠正。

3、风险因素:

施工人员不足;

风  险:

影响施工进度,因人员紧张造成疲劳作战,影响安全;

防范措施:

配足充足的专业施工人员。

4、风险因素:

无施工措施或施工措施未进行审批;

风  险:

施工人员无法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类不安全问题进行有效预防,在施工过程中造成事故发生;

防范措施:

由技术人员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并由各责任部门、人员进行审批,提出审批建议。

5、风险因素:

施工措施未进行传达学习;

风  险:

施工人员无法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类不安全问题进行有效预防,在施工过程中造成事故发生;

防范措施:

由施工负责人进行传达学习,施工人员学习后进行签字确认。

(三)人员风险评价

1、风险因素:

施工人员未进行安全技术措施学习;

风  险:

施工人员无法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类不安全问题进行有效预防,在施工过程中造成事故发生;

防范措施:

进行统一学习并签字确认。

2、风险因素:

施工人员不听从指挥、精神不振;

风  险:

施工过程中无法进行有效施工、人员精力不集中造成不安全事故;

防范措施:

严禁参与本次施工。

3、风险因素:

人员装卸车、抬运设备时精力不集中、号令不统一;

风  险:

设备滑落砸伤人员;

防范措施:

两人以上作业时,必须互叫互应,精力集中,行动一致。

二、结论

经过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预评价,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由公司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施工人员严格执行,可以实现安全施工。

未尽事宜,严格按照«2404工作面作业规程»及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  工作面概况

一、概况

铜鑫煤矿2404工作面长129m,工作面坡度10-15°。

二、撤除前工作面支护

工作面采至距停采线20m时,停止放顶煤,距停采线15米时,开始铺网,铺网时平行工作面铺设顶网,网规格为(3×1)m2的菱型金属网。

工作面末采时,顶板采用锚带网配锚索联合支护。

工作面撤除前支架前梁梁头距煤壁的净宽为2.7m,撤除空间净高在2.2m以上。

第三章  撤除主要设备

一、工作面基本支架

1、型号:

ZF4200/16/26 型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

2、支架数量:

81

3、部分技术参数:

架中心距1.5米支架高度1.6—2.6米,

二、工作面过渡支架

1、型号:

ZFG4400/16/26

2、支架数量:

4

3、部分技术参数:

架中心距1.5米支架高度1.6—2.6米,

支架重量13000KG支架宽度1.43米(最窄)

三、运输设备:

1、工作面前溜:

SGZ-630/220W型运输机1部及相应的配套设施:

运输长度129.6米。

2、工作面后溜:

SGZ-630/220W型运输机1部及相应的配套设施:

运输长度128.1米。

3、转载机:

运输巷SZZ-630/110型转载机一部38米及相应的配套设施。

4、破碎机:

运输巷PLM-500型破碎机一台及相应的配套设施。

四、采煤机:

MG160/380型电牵引双滚筒采煤机一部及相应的配套设施。

五、胶带输送机:

运输巷SPJ-800型胶带输送机一部及相应的配套设施。

六、辅助工作量:

1、工作面撤除用各部绞车的安装及撤除(含供电)。

2、运输撤除所用的物料设备。

3、矿方委托的其它工作。

第四章  劳动组织

 为合理组织好劳动力,以较快的速度安全、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施工任务,此项工程分早班、中班、夜班三班施工,管理人员分班盯岗,负责施工中的安全、施工程序及施工进度等。

第五章 施工方案

一、整体工程施工方案

1、撤除工作面信号系统、照明系统、闲杂物料。

2、将运输巷超前支护改至巷道两帮,撤除运输巷内转载机、皮带机及相应的配套设施;

3、撤除工作面煤机、前后运输机及相应配套设施。

4、工作面自运输巷敷设一路高压管至工作面支架。

5、撤除工作面支架,调整出掩护架,工作面85#支架撤除后,打设木垛维护顶板,回撤上三角支柱至煤帮。

撤除工作面支架。

6、撤除运输巷、回风巷内超前支护、再撤除泵站及相应的配套设施。

二、工作面撤除施工方案

1、因回风巷外部三岔门压力大,顶板下沉,维护困难。

根据现场条件,决定运输机、煤机采取“自下而上”的撤除方法。

工作面综采支架采取“自上而下”的撤除方法。

2、撤除顺序:

转载机、皮带机→前部运输机→煤机→后部运输机→工作面支架。

第六章  撤除前的准备工作

1、全体施工人员必须掌握综采支架及各设备的工作原理及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施工方法及步骤;熟悉施工现场的作业环境,以及设备的撤除路线,认真检查施工区域的巷道支护,对不合格的巷道支护及时汇报盯班人员及有关单位处理,合格后方可使用。

2、装设备用的平板车满足装载要求,根据支架重心割好封车眼,并准备好M27×90封车螺栓。

捆绑材料工具使用不小于φ15.5mm摽子绳及摽棍(或使用不小于3T手拉葫芦,每车不少于2道)。

3、安装固定各部回柱绞车,上齐声光信号,接好移动按钮,各部绞车要有独立的通信信号(严禁串联使用)并配齐红绿灯,插接好滑头及保险绳。

4、运送设备的巷道净高满足物料装车运输要求,轨道质量符合矿井轨道质量要求。

5、运送设备的巷道沿途安全设施及声光信号必须齐全完好,灵敏可靠。

6、联车、起吊、牵引及固定液压支架的螺杆螺母、联接环、销子、链条等都必须合格。

7、轨道提升用的各部绞车安装完毕,经相关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8、工作面停产前,回风巷与工作面形成的三岔门处需进行适当抹角。

9、装车点巷道帮距轨道安全间隙不小于0.7m。

10、工作面推至停采位置后,将上端头运输机及支架推移杆连接处断开,使用单体支柱将上端头运输机前移1米,空提机至溜尾;煤机停放位置处除进行正常的锚杆、锚索支护外,另外打设专用的起吊锚杆4-6根,锚杆规格为:

Ф20×2000的金属全螺纹锚杆。

11、工作面内的浮煤、浮矸全部清理干净,多余支护用品及闲置物料全部撤走,工作面内运输路线畅通。

12、其它:

(1)工作面支架撤除前,工作面要配备足够数量的单体柱用于维护顶板及支架调向。

(2)准备齐全各类施工工具:

拖运支架所用的链条、锯齿活环及注液枪、高压管路、卸荷手把、回头轮、锨、撬棍、扳手、卡带及其它专用工具等。

第七章  运输装车及通防要求

一、提升运输

(一)运输方式:

工作面停采前,掘进施工运回联络巷贯通2404运输巷及2403回风巷。

联络巷与工作面回撤通道冲齐,作为撤除用。

工作面撤除的设备采用地拖方式经联络巷至2403回风巷装车平台装车。

(二)绞车布置

1、撤除支架时:

工作面各部绞车的安装固定及使用情况如下:

(1)1﹟JH-14T回柱绞车:

安装在工作面支架侧,采用“四压两戗”固定;其钢丝绳采用不低于6×19-Φ24.5mm型钢丝绳,该绞车用于工作面内调离支架、地拖牵拉支架等。

(2)2﹟JH-14T回柱绞车:

安装在工作面支架侧,采用“四压两戗”固定;其钢丝绳采用不低于6×19-Φ24.5mm型钢丝绳,该绞车用于工作面内地拖或预留支架等。

(3)3﹟JH-20T回柱绞车:

安装在正对运回联巷2403回风巷下帮绞车硐室内,采用“地锚”固定,其钢丝绳采用不低于6×19-Φ24.5mm型钢丝绳,该绞车用于接力地拖牵运支架等。

(4)4﹟JH-14T回柱绞车:

安装在运回联巷以北2403回风巷下帮。

采用“地锚+四压两戗”固定,其钢丝绳采用不低于6×19-Φ24.5mm型钢丝绳,该绞车用于地拖物件装车等。

2、撤除转载机时:

工作面各部绞车的安装固定及使用情况如下:

(1)1﹟JH-14T回柱绞车:

安装在工作面下三角靠切顶排侧,采用“四压两戗”固定;其钢丝绳采用不低于6×19-Φ24.5mm型钢丝绳,该绞车用于地拖牵拉转载机解体部件等。

(2)2﹟JH-20T回柱绞车:

安装在正对运回联巷2403回风巷下帮绞车硐室内,采用“地锚+四压两戗”固定,其钢丝绳采用不低于6×19-Φ24.5mm型钢丝绳,该绞车用于接力地拖牵运物件等。

3、撤除后部运输机时:

工作面各部绞车的安装固定及使用情况如下:

(1)1﹟JH-14T回柱绞车:

安装在运输巷工作面煤壁以外,采用“四压两戗”固定;其钢丝绳采用不低于6×19-Φ24.5mm型钢丝绳,该绞车配合使用导向轮用于地拖牵拉后部运输机解体部件等。

(2)2﹟JH-20T回柱绞车:

安装在正对运回联巷2403回风巷下帮绞车硐室内,采用“地锚+四压两戗”固定,其钢丝绳采用不低于6×19-Φ24.5mm型钢丝绳,该绞车用于接力地拖牵运物件等。

(三)各部绞车的固定具体要求:

1、采用“木柱四压两戗”固定时,木柱直径不小于180mm,压柱不少于4根,上头用木楔打实打牢,戗柱不少于2根,倾角不大于75度,上头必须有深度不小于200mm柱窝。

2、用地锚固定时:

地锚锚杆必须打在底板硬岩中,锚杆长度采用不小于2m的螺纹钢锚杆,锚深不小于1.6米,直径不小于Φ20mm,锚固长度不小于0.7m,药卷采用中速树脂药卷固定,数量不得少于2块,要求其锚固力不小于130KN/根,使用标准压板(12×200×100mm)压紧并使用备帽,紧固有效,丝杆外露1~5丝。

每台绞车使用锚杆数量不少于8根。

3、绞车安装在临时车房内,绞车(或设施)与巷壁的有效间距不少于0.3米,巷道的有效高度不低于2.0米并满足绞车安装、电器设备摆放、方便维修和便于操作的要求,巷道支护和通风要良好。

绞车安装在轨道中心线位置时,提升中心线与轨道中心线误差不得大于50毫米。

其过卷距离不小于3米;小绞车在轨道一侧安装时,其外缘距轨道外侧距离不得小于0.7米。

钢丝绳长度要适合绞车最大容绳量,滚筒边缘的高度要高出最外层钢丝绳20mm。

滚筒上的母子绳不少于3圈半,绳头固定牢固。

4、绞车提升、拖运大件时必须使用保险绳,保险绳采用直径不小于Φ18mm的优质钢丝绳。

5、安全设施或其它要求

(1)绞车司机必须在顶板支护完好、有隔离柱或防护网的后方一侧、无甩钩、断绳抽人等危险的安全地点操作,严禁死拉硬拖。

运输支架及其它设备时,发信号人员及其他施工人员必须躲在有可靠掩护的安全地点。

发现问题后,及时传递信号停止运行,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运行中绞车司机精力要集中,钢丝绳牵引区内严禁有人。

(2)各部绞车必须具备独立的控制开关及声光对讲信号,严禁信号串联使用,其中一端信号必须安装在绞车司机便于操作的安全地点,另一端必须安装在便于操纵观察的安全地点;

(3)各部绞车控制按钮必须确保灵敏可靠,信号清晰响亮,安装在工作面的信号控制按钮必须能够随时挪动,自由挪动的线长不小于5米;

(4)各部绞车的滑头情况:

滑头:

各部绞车滑头选择插接方式,插接长度三个半捻距,使用绳皮。

或采用4道绳卡固定,使用绳皮。

保险绳:

绞车采用直径不小于Φ18mm的新钢丝绳。

保险绳两端插接长度不少于两个半捻距,其长度与提升设备长度相适应。

二、设备分解

用专用工具按设备的结构将其螺栓、销轴、连接件等拆除,使设备分解成部件并满足装车、提升、运输、升井的要求。

对不能正常拆除的螺丝要用剁斧人工剁开。

对有歪倒、旋转、掉落、移动的部件或部分在解体前要用吨位相适应的手拉葫芦控制住其重量并稳定后,再拆除其螺栓、销轴等连接部件,公共场所要保证清洁、无杂物、后路畅通。

回收设备时,要对各电气设备经停电、验电、放电确保安全后拆线甩火,解体成单独件或件车、电缆、附件等。

电缆、附件、单独设备要分别集中装车、集中运输。

三、设备装车:

(一)装车平台及起吊

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2403回风巷工作面运回联巷以北10-15米巷道内设一装车平台及起吊硐室。

煤机大件、溜头溜尾大件、工作面部分支架等大型设备采用“平台式装车法”进行装车,溜槽、链子等小型设备采用“机械起吊法”进行装车。

装车点紧邻平台车辆停放位置处顶板上打起吊锚杆作为“起吊硐室”,用于起吊装车。

2、具体要求:

装车平台使用标准装车平台,严禁下坡装车,并且在平台的平板车出车方向的车嘴两侧打2根Φ20mm,长度不低于2米的金属全螺纹钢等强锚杆,每根锚杆使用中速树脂药卷不少于2根,外露长度0.2~0.3米,用于拴平板车嘴(或使用40T链条将车辆在轨道上至少固定2处)。

3、起吊硐室规格:

在装车平台车辆停放处顶板打4根起吊锚杆用于起吊装车,锚杆选用不低于Ф20,长度不低于2000mm的金属全螺纹等强锚杆,每根锚杆使用中快速树脂药卷4块,锚杆间排距0.5米,外露长度0.2米,锚杆锚固力不小于130KN/根,起吊锚杆经相关单位锚固拉力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二)装车点装车

1、当车辆至装车位置后,使用40T链条将平板车出车侧车嘴拴牢在两侧地锚上。

2、装车点装车需起高时,可以通过导向轮进行,导向轮悬挂在固定于起吊锚杆的链条上,牵拉钢丝绳绕过导向轮与大件相连。

运输中途需起高时,也可采用该种方法。

3、绞车牵拉装车过程中,必须清净附近闲杂人员,绳道内和由钢丝绳导向轮构成的三角区域内严禁有人。

4、装车时,当支架与平板车上的固定孔对位不正时,可以利用单体支柱进行调节对位,操作时两人一组,一人抱柱,一人注液,单体支柱与支架的接触处垫木枇防止打滑,当单体受力后停止供液,抱柱人员闪开,操作注液枪人员要站在避开因支柱滑脱而可能造成伤害的地方,以防崩柱。

5、支架装车前,必须对支架底座固定孔及平板车限位孔进行测量核实,做好标志,避免出现装车眼孔不对位返工再装。

四、设备装卸要求:

1、支架装车:

支架在井下使用支架专用平板车装车。

支架重心与平板车重心保持一致,支架底座前后端四角用M27螺栓、垫板与平板车固定牢固。

装车后,支架立柱、伸缩梁、护帮板、顶梁、侧护板均收到最小位置,支架后溜推拉千斤顶固定牢靠。

2、其它设备装车:

装车高度不超过运输限高。

设备装平板车、元宝车或架子车时,使用完好钢丝绳进行捆绑且不少于2道,然后用钢管绞紧,保证设备不得活动;设备零部件要放入专用箱内运送,小件要装袋运送。

五、绞车的运输、安装、更换、撤除措施

1、绞车的安装:

工作面撤除使用的各部回柱绞车利用先稳好的绞车提升装载车辆至安装地点,使用手拉葫芦起吊卸车并牵移到位超吊安装。

安装过程中,必须先观察现场顶板,无问题后,方可通过手拉葫芦将回柱绞车调整到位并进行固定。

2、严格按固定要求对绞车进行固定。

3、绞车司机必须持证上岗,绞车运行过程中,绞车司机必须密切注视前方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停车处理。

4、牵移回柱绞车施工前,首先将沿途碍事的闲置物料及其它障碍物运走。

施工需改柱时,必须严格执行“先支后回改”的原则。

5、当绞车损坏或工作面撤除结束,需更换或撤除绞车时,施工前,首先对周围支护状况进行检查,发现顶板破碎,局部掉顶,及时支设临时柱进行支护。

将绞车牵运至装车点进行装车。

6、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严禁带电搬迁、拖运设备。

绞车的解火、接火必须由专职机电工进行,将开关停电并安专人看守。

严格执行“停电、验电、放电、挂停电牌”制度。

7、绞车用平盘装车时,须用直径不小于15.5mm的钢丝绳打紧镖子,镖子绳不得少于2处,打紧打牢,绞车与平盘之间加垫木料或皮子。

经安监员或信号把钩工验收合格后方可发信号提升外运。

六、通防安全措施

1、撤除前,工作面上下平巷必须撒水灭尘。

2、工作面撤除期间,专职测风员现场盯班,每班至少测风一次,确保工作面回撤风量不低于160m3/min(按瓦斯绝对涌出量计算),撤出的支架及时运走。

3、支架回撤前准备好两台功率不低于5.5Kw风机和安设风机地点通到工作面的足够的φ500mm风筒,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及时开启风机进行供风:

①回撤地点风量小于160m3/min;②瓦斯浓度达到0.8%;③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

CO浓度达到24PPM时。

4、工作面撤除时,使用中的风机必须安设风电闭锁装置,并按专人管理风机及风筒,严禁随意停开风机、断开风筒。

5、回撤期间,必须对回撤地点5米范围内洒水灭尘,回撤点设置瓦斯检查点,专职瓦斯检查员每班2次检查瓦斯,回撤地点以上5米悬挂瓦斯报警仪并处于常开状态,瓦斯浓度达到0.8%或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时,应立即停止回撤、切断电源、撤除人员、汇报调度室及通防工区,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只有回撤地点瓦斯浓度低于0.8%且二氧化碳浓度低于1.5%,CO浓度不起规定时方可继续回撤。

6、撤除综采支架前,必须在回撤地点安设瓦斯探头,悬挂在风筒的对侧且距回撤地点不超过5米,并随回撤随向外挪,由现场施工班长负责管理。

瓦斯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顶梁)不得大于300mm,距侧壁不得小于200mm。

断电范围:

回撤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用电设备。

7、工作面撤除期间,安监员、负责撤除的区队管理人员必须现场盯班。

8、回撤完毕后,及时由通知通防工区进行密闭。

第八章  设备撤除具体措施和施工步骤

一、撤除前部SGZ-630/220型刮板输送机:

1、待工作面内的浮煤、浮矸全部清走,多余闲置物料撤走以后,方可进行运输机的解体撤除工作。

2、运输机撤除方法:

运输机电缆槽、夹板、齿轨等小件可提前人工拆除并运至装车点装车,也可随面溜槽整体拖运至装车点后再拆卸装车。

溜槽采用机械牵引法“自下而上”顺序撤除,即先用联络巷以下绞车硐室内20T回柱绞车将溜槽、挡煤板及溜头溜尾各大件等下牵至联络巷口,再用2403回风巷装车点14T回柱绞车拖至装车地点进行装车。

3、撤除溜槽前,首先使用掐链器将运输机链条在溜头处断开。

掐溜子链子时,人员在溜子两侧操作,司机集中精力。

严禁正对着溜头操作。

使用绞车牵拉上链,点开运输机同上点动绞车将链条拉至面溜头以下巷道。

将吐出的链子从连接环处断开并及时运走,溜子停止后必须断电,并派人看守开关。

当全部吐完链子后,对输送机断电解火,必须由专职机电工进行。

解火时,必须由专职维修工进行,严格执行“停电、验电、放电”制度。

将运输机分路开关停电闭锁,并将上级开关停电闭锁,然后由专职机电维修工解除运输机电源电缆。

4、运输机解火后,首先人工撤除运输机电缆,再进行溜头、溜尾的解体,解体须由业务熟练的人员担任。

待溜头解体完毕,将溜头大件使用回柱绞车外牵至装车点装车。

绞车滑头与运输机链条、大件之间连接通过采用40T优质链条、“U”型环及Φ20的螺丝等连接牢固。

5、工作面内溜槽的牵引,以4-6节为一组,每组溜槽之间保留原压铃连接,到达装车位置后,断开连接装置,将溜槽逐节进行装车。

6、牵引溜槽时,绞车滑头与溜槽之间的连结,通过40T优质链条、“U”型环及Φ20的螺丝等器具拴在溜槽两侧压铃销固定销孔或齿轨销孔内,必须确保连接牢固,且螺丝必须上满丝,“U”型环不得有老伤,损坏现象。

7、后部运输机机尾上牵拐至前部运输机处,下拖运撤除。

牵引溜头、溜尾及溜槽过程中,沿途有碍事支柱时,须严格执行“先支后改”的原则。

8、装车方法:

电机减速箱、溜头溜尾架子等大件可借助装车平台起高拖拉进行装车;溜槽根据现场情况,借助导向轮直接起吊装车。

起吊装车时,先将优质40T链条两端链环套在起吊锚杆上,锚杆外露端用螺帽紧固并满帽。

之后将导向轮悬挂在链条上。

起吊时,将1#绞车的钢丝绳穿过导向轮后再与溜槽连接。

绞车滑头与溜槽之间的连接,通过使用40T优质链条、“U”型环及Φ20的螺丝等器具拴在溜槽两侧哑铃销固定销孔或齿轨销孔内,亦可用其它方法联结,但必须确保连接牢固。

周围人员撤离后,起吊到一定高度下放装车。

溜槽使用平盘装车,一车一次装入4~6节。

9、固定与提升:

当用平盘车装车时,须用直径不小于15.5mm的钢丝绳打紧镖子,镖子绳不得少于2处,打紧打牢,经信号把钩工验收合格后方可发信号提升外运(或使用不小于3T手拉葫芦打紧打牢,固定不少于2道)。

同理撤除工作面后部运输机,撤除时,使用绞车牵拉大件至机头、溜槽至下三角,再使用外部回柱绞车接力牵拉大件装车。

二、撤除煤机大件措施

1、根据现场情况,煤机在上端头进行解体。

解体前,首先解除煤机电源,将煤机隔离开关打至断电位置,摘掉离合器,将分路开关停电闭锁,并将上级馈电停电闭锁、挂牌设专人看管,并由专职机电维修工解除电源。

解除煤机电源施工时严格按照“停电、验电、放电、挂停电牌”制度执行。

2、拆卸煤机大件前,首先维护好施工地点,周围闲置柱梁鞋及其它闲置设备等全部运走。

3、准备维护工作做好后,由业务熟练的人员及专职维修工进行操作拆卸。

现场必须有一名业务熟练的专职机电维修工或盯班人员具体指挥,首先撤除煤机电缆及各类水管。

按撤除顺序分别把下滚筒、下截割部、电机、牵引部、上截割部、上滚筒依次逐件拆开拉入机道内。

4、拆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