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本科论文3600字中西医结合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模板.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11024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医结合本科论文3600字中西医结合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西医结合本科论文3600字中西医结合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西医结合本科论文3600字中西医结合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西医结合本科论文3600字中西医结合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西医结合本科论文3600字中西医结合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中西医结合本科论文3600字中西医结合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模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中西医结合本科论文3600字中西医结合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模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中西医结合本科论文3600字中西医结合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模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中西医结合本科论文3600字中西医结合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模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本科论文3600字中西医结合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模板.docx

《中西医结合本科论文3600字中西医结合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医结合本科论文3600字中西医结合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模板.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西医结合本科论文3600字中西医结合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模板.docx

中西医结合本科论文3600字中西医结合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中西医结合本科论文3600字_中西医结合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中西医结合本科论文3600字

(一):

中西医结合本科教学中的问题探析论文

键词中西医结合;本科教育;课程设置;师资力量

中西医结合本科教育是当前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的主体。

经过50多年的艰难探索,中西医结合本科教育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模式,即“两个基础,一个临床”,并在此基础上为社会培养了一批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教学和管理的专业后备人才和生力军。

但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时代的到来,高等医学教育中的各种矛盾日渐凸显,培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同时也影响着用人单位的积极性,造成在很多毕业生招聘会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中医院和西医院均不想要的怪现象。

笔者对此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起来有以下3点,并提出相应对策。

1现状分析

1.1基础不扎实,学生多偏重西医中医和西医有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

中医讲究整体,西医讲究还原。

西医有一个量化、客观、具体的标准,可以指导学生的学习。

而中医是宏观整体的,更多地依靠医生主观的辨证。

中医的学习更注重学生自身的悟性,而多数学生在接触中医之前所学的是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其思维方式与西医类似。

如果学生的悟性不高,学习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以西医为主,忽略中医,因为西医的思维方式更容易接受和掌握。

这就直接造成了学生中医基础理论掌握不扎实。

而对于西医基础理论,由于学时有限,教师也会精简一些内容,导致西医学习不深入。

尽管专家们在如何学习中医、西医及学到何种程度方面争议颇多,但普遍认可学好中医、西医是中西医结合的基础。

在基础知识没有学透的情况下,中西医结合只能是一种奢望。

1.2对临床实践重视不够中西医结合之所以被大众认可和接受,主要是由于临床上运用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的疗效既高于中医治疗也高于西医治疗的效果。

从中西医结合学科发展的现状看,中西医结合临床体系相对较为成熟,已有一套主导临床的思维方法——病证结合,积累了大量各科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显示出中西医结合学科本身内在的特点和特色。

医学本科教育,主要目的是培养实用型临床医师,所以临床教学是中西医结合本科教育的切入点。

但目前的教育模式往往对临床实践重视不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2.1在课程安排上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

目前主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最后一年的临床实习,学生缺少教学见习和临床技能训练。

由于缺少这些内容,学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后明显感觉到理论和实际相脱节,接诊时问诊不系统、查体不全面、操作不规范,导致病史、体征等临床资料不全面、不准确,以致不能正确地辨病辨证。

同时在临床实习阶段由于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缺乏严格的临床技能实践考核,最终导致学生临床能力的不足,不能适应社会需要。

1.2.2学生主观上对临床实践不重视:

由于就业的压力较大,多数学生在最后一年临床实习阶段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找工作和考研上,要么频繁地参加各种招聘会,要么闭门苦读理论知识准备考研,极少有学生能安心实习,从而导致临床技能缺乏。

而临床技能和经验的缺乏进而又会引起用人单位积极性的下降,使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造成恶性循环。

1.3缺乏创新精神多年来,许多专家对“中西医结合”及“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定义做过有意义的探讨。

陈士奎对中西医结合医学下的定义为: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综合运用中、西医药学理论与方法,以及中、西医药学互相交叉渗透运用中产生的新理论、新方法,研究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自然与社会)关系等,探索并解决人类健康、疾病及生命问题的科学。

”[1]中西医结合本身就是新理论、新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在中西医结合教育中应富有创新精神,培养出的中西医结合人才要有创新意识。

但就现状来看,在我们的教育中尚未真正重视创新精神的培养。

多数教师的授课仍然是以讲授书本知识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这种填鸭式僵化的教学方法常常导致学生思路狭窄,各学科之间知识不能融会贯通,学生不了解当今医学研究领域的新进展、新发现,很难形成创新思维。

没有创新思维,则难以找到中医和西医的结合点,中西医结合则很难发展。

中西医结合本科教育在国内还属初级阶段,自身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完善。

2主要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工作。

2.1优化课程设置,强化临床实践能力调整课程结构,压缩理论课时,增加实验课时,增加学生临床实践的时间。

精简教学内容,删减重复,突出重点。

从课程群建设角度,将中西医基础理论课程的内容优化、整合,做到减少重复,相互衔接,有机联系,既让学生系统扎实地掌握中西医基础理论,又能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另外,中医课程应从传统文化教育着手,可以增开一些选修课,注重中医思维能力的训练。

多阅读一些古代经典医籍,体会其精髓,更好地搜寻前人具有指导或研究应用价值的理、法、方、药,把精髓继承下来,使之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寻求中西医间更多的融通结合点。

临床实践教学应强化以下3个环节。

2.1.1教学见习:

目的在于使学生全面认识并了解中西医诊疗的一般过程,用临床获得的感性知识验证课堂所学的知识,巩固并扩充理论知识,初步培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

2.1.2强化训练:

针对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临床基本技能较缺乏的现实,增设强化训练。

可以应用电子标准化病人创建“模拟医院”,学生通过对标准化病人的试诊,进一步学习各种操作技能,巩固和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并初步应用中西医两种知识和技能解决一些较为简单的诊疗问题。

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为后期临床学习打下牢固基础。

2.1.3毕业实习:

这一阶段,学生以实习医生身份直接参加医院临床工作。

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全部中西医专业理论知识,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各项医疗任务,熟悉并掌握医疗过程中的实际知识和技能。

因此,在临床实习中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诊疗能力,即能运用中医辨证、西医辨病的方法和中西医结合技术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在上级医生指导下,掌握运用中西医结合手段抢救危重病人的方法,以期成为合格的中西医结合医生。

2.2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开发其创造性潜能,促进其个性发展是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

大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已经不是教会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知识。

这就是为什么学生对只会一字不漏地读教材、读课件的老师特别反感的原因。

我们可以改革一些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探究式思维,从而提高其创新能力。

一些院校已经对此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如在中西医结合专业桥梁课中,应用问题教学模式(PBL)教改实验,或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讨论式教学等。

通过问题病案的选择和设计,分组学习、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总结评价反思等教育过程,实现了临床与各基础学科之间知识的融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发展了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3]

继承和创新是中西医结合学科发展不变的主题。

为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在本科教育过程中,除了完成教育大纲规定的讲授内容外,教师可将自已的科研思路和体会转化为教学内容,就自己的研究领域在课堂教学时适当向纵深拓展,让学生了解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领域的新进展、新发现,以及今后研究探索的方向。

另外,根据学生个性,选拔一些基本功扎实的高年级学生,让他们较早参与科研过程,在实践中掌握创新方法,培养创新思维。

2.3加强中西医结合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中西医结合教育事业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特别需要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

要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就要造就一支高素质和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这就对从事该专业教学的教师尤其是临床课程教学教师的理论素养和知识结构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和挑战。

从事临床课教学的教师,既要中西兼顾,又要掌握所讲授课程的最新科研进展及动态,将其纳入教学中。

这就要求临床教学教师除了要有较扎实的中、西医学知识之外,还要有创新意识,要勇于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

我们可以从3方面入手提高师资水平:

①鼓励和要求年轻教师提高学历层次,改善知识结构;②举办中学西、西学中两种形式的临床课程师资培训班,提高教师的中西医理论和临床水平;③定期开展前沿学科的学术报告,使教师了解一些最新的科研动态,开阔学术视野,有助于发现中西医更多的结合点。

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是中西医结合事业成功的重要保障。

中西医结合本科教育是当前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的主体。

加强学生对中西医结合基本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掌握,培养他们科研创新的能力是现阶段中西医结合本科教育的关键所在。

中西医结合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二):

中西医结合本科生专业满意度调查及相关研究论文

摘要:

目的通过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专业满意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为今后培养中西医结合临床应用型人才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方式,以大连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3所学校共650名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自制式问卷调查。

运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与管理,借助SPSS17.0软件,采用卡方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3所院校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总体满意度为31.1%,专业期望满意度为37.3%,课程设置满意度为27.4%。

调查结果显示该专业学生对专业发展的满意期望值较高。

结论中西医结合医学专业应根据国家发展需求和社会供给侧结构改革要求及时调整专业培养方向、优化课程设置,加强主干课程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关键词: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满意度;问卷调查;教学管理

中西医结合教育自建国以来一直受到人民政府和医学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自1993年湖南中医学院在湖南省教育厅的批准下首次正式开设五年制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以来,各大医学院校陆续开设中西医临床本科专业。

对于这个相对“年轻”的专业,各路专家、学者一直都在不同方面思考和研究。

以“中西医结合”“本科”为关键字在CNKI上检索近10年的文献发现,目前针对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层面上,不管是从理论层面上探讨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期望,还是针对相关领域专家进行的调查研究,都唯独忽略了教育对象-本科生,缺乏从学生角度调查分析。

本文以大连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专业本科生对专业满意度现状,为中西医临床专业本科生教育稳步发展提供数据铺垫,为培养中西医人才提供方向。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大连医科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3所高校的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在校本科生,共发放纸质问卷650份。

1.2调查方式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的方式,在调查人员说明调查目的和意义的情况下,以班级为单位现场发放调查问卷,由学生独立完成调查问卷填写工作,当场收卷。

1.3调查工具与问卷设计本研究的问卷以ACSI满意度模型为基础,以张长海[1]教授在关于档案学专业本科生专业满意度实证研究中所做的调查问卷为模版。

同时结合本专业的特点,辅以文献资料作为参考,结合大连医科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生建议而重新设计。

问卷包括一般信息、专业期望、教育教学条件、教师教学水平、课程设置、感知专业价值、未来专业方向、总体专业满意度共计8个维度,共设置51个问题。

其中还包括“本专业最满意的地方”与“最不满意的地方”2个开放型主观题。

封闭问题采用目前应用最广泛的5级Likert量表分级评分,调查者可从“非常不满意”“比较不满意”“一般”“比较满意”“非常满意”5个选项中选择。

问卷设计完毕后,邀请10名大连医科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生进行预调查,与他们进行一对一的深度探讨,去除被认为不重要的问题,增设了他们认为遗漏的且有必要的问题,并对几个容易发生歧义的问题进行了修正。

1.4统计学方法运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与管理,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х2检验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650份,实际回收516份,问卷回收率为79.38%。

得到有效问卷501份,问卷合格率为97.09%。

2.13所学校学生总体专业满意度分析在501份调查问卷中31.1%的被调查者对本专业满意。

通过三所学校之间的比较发现,山东中医药大学的专业满意度最高(38.9%),大连医科大学的专业满意度(29.4%),华中科技大学的专业满意度最低(14.7%)。

见表1。

2.23所学校学生课程设置满意度分析由于低年级学生尚未完成本科学习课程,无法对课程设置做出准确的满意度评价,故在问卷教课程设置相应题目中注明“一、二、三年级的不填写”。

课程设置指标中设计了课程设置、课时安排2个指标。

课程设置的总体满意度为27.4%,不同学校课程设置满意度有差异(х2=21.364,P=0.006):

山东中医药大学的满意度最高(35.7%),华中科技大学的满意度最低(14.0%)。

课时安排的总体满意度为30.7%,而不同学校课时安排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13.186,P=0.106)。

见表2。

表23所学校学生课程设置满意度分析[人数(%)]

pagenumber_ebook=143,pagenumber_book=139

注:

课程设置х2=21.364,P=0.006;课时安排:

х2=13.186,P=0.106

2.33所学校学生感知专业价值的满意度分析在感知专业价值指标下设计了自我就业竞争力、本专业就业前景、自我综合素质3个指标。

其中自我就业竞争力的总体满意度为31.2%,不同学校间自我就业竞争力满意度有差异(х2=33.853,P=0.000):

山东中医药大学的满意度最高(37.4%),华中科技大学的满意度最低(13.3%);就业前景的总体满意度为27.6%,不同学校间就业前景满意度有差异(х2=43.635,P=0.000):

山东中医药大学的满意度最高(32.2%),华中科技大学的满意度最低(9.3%);自我综合素质的总体满意度为25.7%,不同学校间自我综合素质满意度有差异(х2=24.294,P=0.002):

山东中医药大学的满意度最高(29.2%),华中科技大学的满意度最低(13.3%)。

通过这三项指标可发现,在感知专业价值上山东中医药大学的满意度最高,大连医科大学其次,华中科技大学最低。

见表3。

3讨论

作为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专业这件“产品”的“消费者”—学生,自然是最有话语权,学生对于本专业的专业满意度是研究、改进和完善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教育的最佳途径。

通过对本次调查结果分析,可以总结如下:

3.1总体专业满意度分析在这501份调查问卷中31.1%的被调查者对本专业满意,29.6%的被调查者对本专业不满意,以上明显低于医学类本科生60.5%的本专业满意数据[2],也明显低于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本科生71%的专业满意度[3]。

分析造成本专业较低满意度的原因:

⑴盲目的专业选择。

学科内人士尚不能说清楚中西医结合的内涵,对于一个年仅18岁的高中生及其家长而言,能够对中西医结合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是很难的。

加上高校对中西医结合专业过度褒奖性的宣传,造成学生的选择盲目性[4];⑵堪忧的就业前景。

作为一个临床专业中非主流专业,隶属于大临床中的一个分支,大临床学生可以就业后从事本专业,而本专业却无法逾越从事大临床工作。

对于学生就业范围明显缩小,就业存在难度,不利于今后发展;⑶堪忧的社会地位。

与其他相同的五年制本科阶段,学生需要掌握中医、西医2套医学体系,导致本专业学生中医不通、西医不精,无法被综合性医院或中医院所认可。

3.2课程设置满意度分析就中西医临床本科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而言,传统中医院校的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中多只增加了西医课程的内容和学时,多数仍以中医学课程为主[5]。

而西医院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则因其西医师资配备、教学设施齐全,课程设置主要以西医学课程为重,中医学专业课程相对设置不全[5]。

另一方面,无论是西医院校还是中医院校的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都或多或少存在整体优化模式欠完善、培养方式针对性不强、培养质量欠理想等状况,具体表现为:

(1)学科之间彼此孤立,只是机械的结合,缺乏人文、理学的衔接和引导,导致对中、西医学的内在联系缺乏深入的了解,后续课程(主要是临床课程)学习比较吃力;

(2)课程主体只是简单的由中医基础、中医临床、西医基础、西医临床四大块组成,课程之间缺乏横向联系和纵向沟通,导致学生无法将所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并加以合理应用;(3)强调必修课的重要性,却很少开设与中西医结合相关的特色选修课。

开设的选修课也无法做到跟必修课一样有统一的教材和充足的学时,无法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4)教材的编写上,以各自系统为逻辑,彼此独立、缺少联系,使学生难以理解和汲取两种理论体系的精华,取长补短;(5)于五年之内融汇中西有着巨大的难度,课程设置不够精简,临床试验课程太少,不能立竿见影。

3.3感知专业价值满意度分析数据结果显示山东中医药大学满意度最高,大连医科大学其次,华中科技大学最低,导致满意度差异的可能因素:

专业设置没有特色,新生刚入学时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毕业生缺乏就业指导,学校能提供的就业信息量偏少,本专业的就业方向和就业前景不明朗,就业前景满意度也就不高;再者,与五年学制临床专业比较,本专业需同时掌握中医、西医两套知识理论体系,中医知识不及传统中医专业毕业生,西医知识不及传统西医专业的毕业生,从而导致自我综合素质及就业竞争力的满意度不高。

当然,学生个体因素不容忽视。

多数学生期望值较高,不愿进入基层单位,希望进入市级以上及三甲医院工作,从而使就业竞争压力增加,造成“就业难、难就业”的假象,影响学生对感知专业价值的满意度。

综上,政策宣传和就业思想教育应当从学生入校时就入手,大学五年都要进行全程的有针对性、有规划的教育[6]。

同时,优化课程设置、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培养方向,努力提高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的专业满意度,为推进中西医结合的发展,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