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发展战略doc.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212568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65.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中国发展战略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当代中国发展战略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当代中国发展战略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当代中国发展战略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当代中国发展战略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当代中国发展战略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当代中国发展战略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当代中国发展战略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当代中国发展战略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当代中国发展战略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当代中国发展战略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当代中国发展战略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当代中国发展战略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当代中国发展战略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当代中国发展战略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当代中国发展战略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当代中国发展战略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当代中国发展战略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当代中国发展战略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当代中国发展战略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当代中国发展战略doc.docx

《当代中国发展战略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中国发展战略doc.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当代中国发展战略doc.docx

当代中国发展战略doc

第五章当代中国发展战略

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所谓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指一个国家根据对经济社会发展各种制约因素的分析,从全局出发制定的较长时间内经济社会发展所要达到的总目标及实现的根本途径。

它涉及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带有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的问题。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主要包括战略目标、战略部署、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等。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是我们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制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上分“三步走”。

第一步,从1980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实现。

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再增长一倍,即比1980年翻两番,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1000美元,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一目标也已基本实现。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即人均4000美元,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然后。

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这是一个宏伟的目标。

振兴中华,实现民富国强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仁人志士为了实现这一愿望,前赴后继,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独立,结束了百年屈辱的历史,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条件。

新中国建立的初期,中共中央提出了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任务,并在1956年列入党的八大所通过的党章。

1964年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把交通运输业现代化改为科学技术现代化,进一步具体确定了“在本世纪(20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奋斗目标。

1975年,邓小平主持起草的四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重申了在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

但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由于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及其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缺乏科学认识,以“阶级斗争为纲”,对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估计不足,经济建设急于求成。

因此,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现了许多挫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全党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的重大决策,从而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进入了真正的实施阶段。

同时,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涵和发展进程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1978年邓小平访问了日本、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国,对国外经济发展的最新动态的了解,使他更清醒地看到了中国与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差距,同时也更清楚地看到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艰难和希望。

1978年底,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必须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

邓小平根据我国实际情况,逐步调整对20世纪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认识。

邓小平认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发展,实现四个现代化就是中国最大的政治。

发展必须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确定一个发展的目标,以及达到这一目标的时间和步骤;第二,制定实现这一目标的对策和措施。

也就是要制定我国的发展战略。

邓小平从1979年到1987年经过8年的思考和探索,为我们制定和完善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这一伟大的战略构想的形成,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79年到1982年的党的十二大,主要确立到20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的战略目标和“分两步走”的战略部署。

第二阶段,从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在“分两步走”的基础上确定到建国100周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即到21世纪中叶,经济发展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修正和完善了以前提出的到20世纪末基本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

邓小平指出:

“所谓政治,就是四个现代化。

我们开了个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

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

”1979年底,邓小平对来访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

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

邓小平认为,所谓小康,从国民生产总值来说,就是年人均达到800到1000美元,说准确点是800美元或稍多一点,而在经济总量上可以居于世界前列,也可以说是不穷不富,日子比较好过的水平。

党的十二大根据这一构想明确提出了分两步走的战略,即第一步,从1980年到1990年,用10年的时间使国民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在中国的具体国情下,用20年时间使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这是一个宏伟的目标,是一种雄心壮志。

但是达到了小康水平,只能算是我们雄心壮志的第一个目标。

到20世纪末实现翻两番,中国在21世纪的发展就有了一个新起点。

从这个起点再往前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什么呢?

邓小平在1984年进一步指出一个大致的设想:

“我们第一步是实现翻两番,需要二十年,还有第二步,需要三十年到五十年,恐怕是要五十年,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1987年4月,邓小平正式明确指出了“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指出:

“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80年代翻一番。

以1980年为基础,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250美元。

翻一番,达到500美元。

第二步是在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

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

那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美元,虽然人均数还很低,但是国家的力量有很大增加。

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30年到50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4000美元。

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

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

目标不高,但做起来可不容易。

党的十三大肯定了这一战略构想,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经过80年代以来三个五年计划的努力,1995年提前完成了原定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

1996年3月,国务院颁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又提出了此后15年的重要奋斗目标:

“九五”时期,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到2000年,人口控制在13亿以内,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下世纪开始实施的第三步战略部署奠定更好的物质技术基础。

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口控制在14亿以内,人民的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再次确认了邓小平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他指出,“从现在起到下世纪的前十年,是我国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

”并提出了展望21世纪的具体目标。

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根据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到2010年、建党10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100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目标的实现

1、“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

所谓小康,在历史上是相对于大同而言的。

“小康”一词,在我国古代有三种解释。

一喻生活安定。

“小康”之词最早出自西周时的《诗经》。

《诗.大雅.民劳》中说: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在这里小康是生活安定之意。

二是指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

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礼记.礼运》一书,描述了作为一种社会模式的“小康”状态,称: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以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是为‘小康’。

”在这里,“小康”是与“大同”相似的一种社会状态或理想。

大同,是财产共有、政治民主、社会文明、保障健全、秩序稳定的理想社会状态。

而小康,则要低一个层次,是财产私有、生活宽裕、上下有序、家庭和睦、讲究礼仪的社会状态。

三是指家庭经济比较宽裕。

即“略有资产,足以自给之境”,“经济较宽裕,可以不愁温饱”。

有的干脆指“经济较为宽裕的人家”。

时代变迁,风雨沧桑。

当中华民族的历史车轮进入20世纪70年代末之后,"小康"这个概念由于邓小平的倡导而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

邓小平在明确指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就是“小康之家”的基础上,还多次对中国现代小康的时代特点作了阐述,“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

更重要的是,那时我们可以进入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万亿美元以上的国家的行列”。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和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从三个方面概括了小康的涵义:

第一,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

第二,生活质量的提高,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

第三,根据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全国实现小康是逐渐推进的,不可能规定一个统一的时刻表。

到20世纪末,已经实现小康的少数地区,将进一步提高生活水平,达到较高的发展阶段;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的多数地区,将普遍达到小康;尚未摆脱贫困的少数地区,将在温饱的基础上向小康过渡。

这是中国共产党对小康的理解,也是中国实现小康的重要指导思想。

小康社会是我国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从温饱发展到富裕的一个历史阶段,按照"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实现了"三步走"的前两步,就是进入了小康社会。

为了综合反映小康水平,党和政府曾用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1000美元的概念。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对小康社会的标准又具体提出了六个方面,即生活资料更加丰裕、消费结构更加合理、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健康水平继续提高、社会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关于具体的小康标准,有关部门曾经做过一些研究和设定。

如1992年国家统计局提出的指标体系,分为宏观经济条件、生活质量和生活效果三个领域,共12个指标。

具体量化指标又分全国标准、城市标准和农村标准三类。

比较通用的是国家计划委员会与国家统计局联合提出并征求12个部委意见,于1995年1月修改完成了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

该标准由经济水平、物质生活、人口素质、精神生活、生活环境等五个部分,16项分指标组成: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元(按1980年的价格和汇率计算相当于900美元);

(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3)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4)城镇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2平方米;(5)农村钢砖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5平方米;(6)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75克;(7)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8平方米;(8)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9)恩格尔系数50%;(10)成人识字率85%;(11)人均预期寿命70岁;(12)婴儿死亡率3.1%0;(13)教育娱乐支出比重11%;(14)电视机普及率100%;(15)森林覆盖率15%;(16)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100%。

由政府部门设定的这些标准,比较全面,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小康、小康之家、小康社会等等,都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概念。

但这种特色,只有在与国际的联系和比较中才能充分显示出来。

国际“小康水平”的参照标准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种是以人均GDP为参照标准。

这是我们习惯采用的衡量方式。

人均GDP达到400美元是温饱水平,达到800美元是进入小康水平,达到4000美元是富裕水平。

根据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725美元以下为低收入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725-2895美元为中下收入国家,2895-8956美元为中上收入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8956美元以上为高收入国家。

世界银行《1999/2000年世界发展报告》把低收入国家确定在人均GDP760美元以下。

参照这一划分,摆脱低收入阶段,进入中等收入行列,即进入小康。

200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800美元,2001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900美元,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

另一个是以消费结构为参照标准,即用以购买食物的支出在整个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经济学中称之为“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是19世纪中期德国统计学家恩斯特•恩格尔提出来的。

恩格尔认为,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其总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费用所占的比例越大。

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费用所占比例越大。

恩格尔系数是国际上通行的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状况的重要指标。

按照恩格尔系数的标准,居民的食物性支出占整个消费支出的比重在60%以上,就属于绝对贫困;在60-50%之间为温饱;50-40%之间为小康;40-30%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13年来,我国的恩格尔系数降幅明显加快,城镇由1990年的54.2%下降至2001年的37.9%,农村由1990年的58.4%下降至2000年的49.1%,2001年又下降到47.7%。

因此,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2、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三个五年计划的胜利实施,短短几年里就跨越了物资匮乏的年代;20世纪80年代人民生活从贫困走向温饱,90年代逐渐迈向小康,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目标,以完成"九五"计划为标志,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在第二步战略目标特别是在“九五”期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总揽全局,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在有效治理通货膨胀,成功实现经济"软着陆"后,针对经济形势的变化,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抑制了通货紧缩趋势,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带来的困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经济运行质量与效益提高,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主要工农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商品短缺状况基本结束。

粮食等主要农业产品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实现了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

工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信息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迅速成长,淘汰落后和压缩过剩工业生产能力取得成效。

服务业持续增长,就业岗位增加。

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瓶颈"制约得到缓解。

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消费结构改善,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

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有效实施,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为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基本上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步战略目标在经济方面的伟大成就可以通过以下方面反映出来:

第一,综合国力持续增强,国际地位明显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发展。

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的3624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959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率为9.4%,超出世界同期年均增长率6.1个百分点;1989年至2001年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中国经济仍保持快速发展,年平均增长速度仍达到9.3%,超出世界同期年均增长率6.1个百分点,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经济的快速增长缩小了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算,与1989年相比,2001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由世界第八位跃居世界第六位,超过了加拿大和意大利,与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等前五位国?

农产品产量保持快速增长,截至2001年,谷物、棉花、油菜籽、水果、猪牛羊肉等产品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茶叶居第二位,甘蔗居第三位,大豆居第四位。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奶类生产由1989年的世界第十八位提高到第八位,反映十几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消费结构的提高和变化。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截至2000年,彩色电视机、煤、水泥、化肥、钢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发电量、棉布、化学纤维居第二位,其中钢和发电量在1989年分别居世界第四位,这两种产品位次的变化客观上反映了我国经济实力的变化。

第三,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产业升级逐步进行。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9年以来,我国加快了结构调整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在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产业结构逐渐趋于合理。

三次产业结构呈现出农业比重趋于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步提高、第三产业比重逐渐提升的演进趋势。

2001年,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5.2%、51.2%和33.6%。

与1978年和1989年相比,增加值第一产业的比重分别下降了12.9个和9.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分别上升3.1个和8.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9.9个和1.6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的不断改善,一方面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市场状况,产品短缺的状况基本结束,一度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些瓶颈产业,如原材料、燃料动力、交通运输的紧张状况已成为历史,另一方面通过第三产业的稳步发展,弥补了传统产业由于缺乏市场需求而对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造成的影响,大量吸收了越来越多的过剩劳动力,产业结构逐步趋向合理。

第四,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9年以来,我国的对外开放逐步扩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对外贸易迅速发展。

进出口总额1978年仅206亿美元,1989年增加到1117亿美元,2001年进一步增加到5098亿美元,1979-2001年平均增速达15%。

在世界上的排位,1978年为第25位,1989年上升到第14位,2001年次于美国、德国、日本、法国和英国,列第6位。

其中,商品进口额1978年为109亿美元,列世界第21位,1989年增长到591亿美元,列世界第13位,到2001年又增加到2436亿美元,列世界第6位;出口贸易额1978年为98亿美元,列世界第27位,1989年增加到525亿美元,列世界第11位,到2001年又增长到2662亿美元,列世界第6位。

在出口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出口结构也不断改善。

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明显提高,价格相对较低的初级产品比重有所下降。

初级产品出口所占比重由1978年的50.3%下降到2001年的9.9%;工业制成品比重则由49.7%提高到90.1%。

第五,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质量日益提高。

2001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为497亿美元,1989-2001年累计达3814亿美元,是1979-1988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累计121亿美元的32倍;外商投资的平均项目规模由80年代初的120万美元,90年代初期的130多万美元,增加到90年代后期的300多万美元。

外商投资领域逐步拓宽,外商直接投资开始从农业、工业、交通、饮食娱乐业等领域向邮电通信、商品零售、金融保险等行业拓展。

境外大公司、大财团来华投资增多,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约400家在华投资。

第六,外汇储备达到一个较高水平。

1978年,我国外汇储备只有1.6亿美元,1989年增加到56亿美元,2001年迅速增加到2122亿美元,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二位。

第七,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从农村来看,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34元,1989年达到602元,1997年超过2000元,2001年达到2366元,1979-2001年平均每年实际增长7.3%。

农民收入水平实现温饱有余,部分地区已实现小康。

从城镇居民看,城镇居民收入加速增长,2001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60元,比1989年增加了5484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增长率达到7.1%,比1979-1989年5.6%的年均增长率高出3.5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已经整体上实现小康。

与此同时,贫困人口也大量减少,到2001年,农村贫困人口仅余2900多万,比1978年减少2.2亿多,比1989年减少7000多万。

第八,居民消费结构持续优化。

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持续提高。

从农村居民看,1978年恩格尔系数高达67.7%。

还处在贫困阶段,1989年降至58.4%,由贫困转向温饱,2001年则进一步降至47.7%,开始步入小康。

从城镇居民看,1978年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7.5%,仅能维持温饱,1989年略降到54.5%,仍在温饱上徘徊,进入90年代,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1994年首次跌破50%大关,开始进入小康,2001年降到37.9%,由小康转向富裕。

第二步战略目标的胜利实现,经济体制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实现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我们彻底摆脱或者说彻底结束了票证经济、短缺经济这种过去长期困扰我们的经济状态,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这一时期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是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时期;是我国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的时期。

我们党和我国人民作出的艰辛努力和取得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必将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史册。

3、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特点

我们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科学判断告诉我们,尽管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其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但是,这一主要矛盾在新的发展阶段又呈现出一些特点。

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所指出的,经过20多年的努力,人民生活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第一,我们现在的小康是低水平的。

我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水平比较低。

据世界银行测算,1998年我国人均GDP只有750美元,世界排位第149;2000年人均GDP只有800美元,2001年人均GDP900美元,2002年人均GDP接近1000美元,但还只相当于世界下中等收入国家的下限。

国内1/4左右的人口还达不到这个水平。

而发达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大致为2~3万美元。

从逻辑上说,在没达到"富裕"之前都属于小康阶段。

我国刚刚跨入小康的“门槛”,相对应的是一个很宽的数量区间。

第二,我们现在的小康是不全面的。

目前的小康主要在经济方面,侧重于物质文明。

对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关注相对不够;即使在经济方面,也主要是侧重于解决生存需要,在温饱的基础上,达到丰衣足食,但还来不及解决住和行的问题。

对享受需要、发展需要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

我国的生活环境状况尽管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有两项指标刚刚达到、或者还没有达到国家统计局、国家计委界定的小康生活标准。

我国的森林覆盖率1999年达16.55%,首次超过小康生活标准15%,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百分比1999年为83%,还未达到100%的小康生活标准。

第三,我们现在的小康是不平衡的。

所谓“总体上达到”,就是总体上平均计算达到了。

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城市与农村之间、东部与西部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发展水平不平衡。

就地区不平衡来说,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2001年,沿海地区广东、江苏、山东、上海和浙江这五个省市,其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48.5%,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总量的50%以上。

西部地区的土地面积占全国的71%,人口占全国的28.6%,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7.1%。

2001年,上海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