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厦智能化系统技术方案建议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130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65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厦智能化系统技术方案建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大厦智能化系统技术方案建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大厦智能化系统技术方案建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大厦智能化系统技术方案建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大厦智能化系统技术方案建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大厦智能化系统技术方案建议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大厦智能化系统技术方案建议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大厦智能化系统技术方案建议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大厦智能化系统技术方案建议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大厦智能化系统技术方案建议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大厦智能化系统技术方案建议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大厦智能化系统技术方案建议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大厦智能化系统技术方案建议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大厦智能化系统技术方案建议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大厦智能化系统技术方案建议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大厦智能化系统技术方案建议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大厦智能化系统技术方案建议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大厦智能化系统技术方案建议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大厦智能化系统技术方案建议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大厦智能化系统技术方案建议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厦智能化系统技术方案建议书.docx

《大厦智能化系统技术方案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厦智能化系统技术方案建议书.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厦智能化系统技术方案建议书.docx

大厦智能化系统技术方案建议书

****大厦智能化系统

*********有限公司

2014年8月

目录

第一章设计概述4

1.1工程概况4

1.2设计依据4

1.3设计原则5

1.4设计思想5

1.5设计内容6

第二章综合布线系统8

2.1系统概述8

2.2需求分析9

2.3方案设计9

第三章数字监控系统13

3.1系统概述13

3.2系统结构图13

3.3方案设计13

3.4系统功能15

第四章电子巡更系统16

4.1系统概述16

4.2系统结构图16

4.3方案设计16

4.4系统功能16

第五章背景音乐巡更系统18

5.1系统概述18

5.2系统结构图18

5.3方案设计18

5.4系统功能19

第六章信息发布系统21

6.1系统概述21

6.2系统结构图21

6.3方案设计21

6.4系统功能23

第七章车辆管理系统24

7.1系统概述24

7.2系统结构图24

7.3方案设计24

第八章电梯五方通话系统26

8.1系统设计原则26

8.2需求分析26

第九章机房工程27

9.1系统概述27

9.2UPS系统27

9.3防雷系统28

9.4防雷系统29

第十章综合管路系统31

10.1系统概述31

10.2系统整体方案31

第一章设计概述

1.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

建设地点:

****市城东中心区B3-01地块。

建设规模:

本工程为商业、办公大楼,地上27层,地下2层,建筑总面积43293.68平方米。

地下车位208个,地上6个。

工程建设目标:

****智能化工程将按照现代智能大楼的标准建成一座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建筑群体。

以建筑为平台,兼备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公共广播系统、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等,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

1.2设计依据

1.按国家现行的最新设计、质量、施工、验收标准和规范验收,标准及规范要求有出入时以较严格者为准。

2.国家标准及规范,包括但不限于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l6-2008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电子设备雷击保护手册》GB7450-87

《民用闭路电视监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GB6510-8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464-2008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标准》DBJ13-32-2000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2-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工程设计与安装》09DX009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2001年版)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低压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4-95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303-2002

《通信数据中心静电防护通则》YD/TT54-95

《通用用电设备设计规范》GB50055-93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2007

《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建办(2005)89号文件

3.以甲方提供的图纸为依据。

1.3设计原则

✓通用性设计和个性化设计,突出个性化设计原则

✓人性化设计原则

✓可持续发展设计原则

✓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

1.4设计思想

✓先进性:

采用主流技术、成熟产品

系统设计力求做到有一定的先进性、有扩充能力、有发展空间,为今后长期保持技术上的先进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能够实现信息的网络化、管理的信息化,设备控制自动化。

✓可施性:

易施工、易管理、易操作、易维护

主要设备材料尽量选择简单接口的接插件设备,在施工中只需通过简单的接插就能完成安装工作,操作管理界面简洁清晰,操作人员能够较快的学会各种操作程序,同时维护工作能够简单完成。

✓实用性:

实用、够用、好用

方案设计充分考虑到****弱电工程的实际使用要求,是系统工程的功能尽可能的完善并充分加以利用;要体现建筑群智能化工程的集中管理、分散管理、资源共享的思想。

建筑群智能化工程系统要便于操作,系统地前端产品和系统软件均有容易操作的平台和界面,应使非专业人员容易管理,完成值班任务。

✓安全性:

安全、可靠

系统设计、设备选型、调试、安装等环节严格贯彻质量条例,完全符合国家、行业的有关标准要求,全部所采用设备及材料均必须有产品质量认定,并提供认定证书。

✓稳定牲:

稳定、抗干扰

系统设计、设备选型、安装、调试等环节都将严格贯彻质量条例,完全符合国家、行业的有关标准要求。

在产品选择上,要经过多方考察和论证,选择实用的、成熟的、符合****弱电工程需求的产品,确保建筑群智能化工程各个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

✓开放性:

设备通用性强,兼容同类设备

本系统工程,设计方案在系统设备选型及配置上应是开放的系统,以保证它的集成系统能顺利实现,整合成一个完成的管理系统;通过增加相应端口和模块,为今后实现建筑群智能化系统工程扩建与系统升级,打下良好基础。

✓高性价比

本系统设计方案在系统设备选型及配置上应是物美价廉。

1.5设计内容

本项目设计包括以下弱电系统:

A.综合布线系统

B.视频监控系统

C.电子巡更系统

D.背景音乐系统

E.信息发布系统

F.停车场管理系统

G.五方通话系统

H.机房工程

I.综合管路系统

第二章综合布线系统

2.1系统概述

电话和网络已然成为人们必不可少工具,不论是学习、生活、工作。

尤其对于企业来讲,它已经从一种辅助办公工具发展为支持企业运作的一项关键资源。

且现如今数字化是大趋势,各个系统都在向数字化靠拢。

结构化综合布线(PDS,PremisesDistributionSystem),是针对建筑物内部智能化系统(电脑及网络、语音设备、视频设备等)的信号传输线路,通过它可使话音设备、数据设备、交换设备及各种控制设备与信息管理系统连接起来,同时也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

因而在此基础上进行话音通信、数据图像处理、控制等,从而建成智能化的大厦。

目前,国内大厦的建设愈来愈朝着现代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而对于一座大厦,它是否能够成为一座智能化大厦,最终要取决于建筑物内是否有一套完整、高质量和符合国际标准的布线系统。

在过去,建筑物内各子系统均独立布线,并采用不同的传输媒介,但随着通信事业和电脑系统的高速发展,传统布线已不适应通信和电脑对传输线路的需求.采用国际标准的结构化布线系统,可以克服传统布线的不足,将所有语音、数据、视频与监控设备的配线结合在一套标准的布线系统上。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采用模块化和分层星型拓扑结构,它一般可分为六个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区子系统、管理区子系统、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

典型的综合布线系统采用星型的拓扑结构布线方式,具有多元化的功能,可以使任一子系统单独的布线,每一子系统均为独立的单元组,更改任一子系统时,均不会影响其它子系统。

综合布线采用积木式结构、模块化设计、实施统一的标准,满足自智能化建筑高效、可靠、灵活的要求。

在今天的大楼中,拥有一套先进的综合布线系统,不仅能提供对外电讯服务,而且能很好的融合话音、数据系统元件,从完全意义上它为整个大楼提供了一个迅速、通畅的信息传输通道。

对于一座大厦,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是实现智能化的先决条件和基础,同时也是大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2.2需求分析

****项目是集中了商业及办公的一个现代化的写字楼,为满足业主的通信需求,综合布线也是本项目必配的系统。

出于对建筑物的四个基本要素即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进行最优化的考虑,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率和具经济效益的工作环境,以及长远的系统灵活性及市场能力。

2.3方案设计

总体设计说明

在****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中,我们以甲方提供的平面图纸及相应标准规范为设计依据,并在充分考虑了甲方实际需求和工程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了设计,在设计中,我们站在用户的立场上,在保证系统的设计性能符合甲方的要求的基础上,使系统的配置达到最优化。

系统结构图

系统配置说明

设备间

设备间设置在地下室夹层消控中心,从设备间通信总机柜向每个楼层敷设1根通信光缆,移动、联通及电信运营商入户光缆敷设自设备间,今后各楼层各户可根据实际需求采用光纤跳线方式选择不同的运营商。

如图所示,设备间是一个安放用户共用的通信装置的场所,是通信设施和配线设备所在地,也是线路管理的集中点。

垂直子系统

垂直干线部分提供了大楼主配线架(MDF)与楼层配线架(DF)的连接路由。

在本项目中主干采用室内单模光纤连接设备间与管理间,可保证足够带宽且不易受到干扰。

单模光纤的优点为光耦合率高、衰减小、传输距离长。

能够支持大楼内的计算机网络和需要高带宽的高速网络传输应用,可以确保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网络系统的需求。

主干采用万兆单模光缆,保证建筑内主干满足高速大容量数据传输的要求,光纤在管理间子系统和设备间子系统端接到光纤配线架上。

在各个楼层子配线间采用12芯光纤作为连至主设备间的高速数据垂直主干。

采用光缆作为垂直主干,具有高带宽,抗电磁干扰,传输距离长等优点,使系统传输的可靠性得到有力的保障。

管理间

本项目每个弱电间为一个管理间,每个管理间设置一个12芯光纤分配箱。

分配箱内将12芯光纤成端,便于各楼层各户光纤接入。

工作区子系统

在本综合布线工程中,水平全部采用6类线,水平工作区结合装修另行设计。

办公区域二次装修另行设计

第三章数字监控系统

3.1系统概述

从模拟到网络、从标清到高清,随着安防监控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对监控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

模拟监控系统优点:

系统架构简单、系统成本较低。

缺点:

视频图像分辨率低、视频上墙显示复杂及系统管理性差等。

数字监控系统优点:

网络化、画质清晰且压缩比高、录像文件管路及存储容易。

缺点:

系统成本相对模拟系统高。

本次设计从大厦的使用性质及长远对监控系统的需求考虑,监控系统采用前端采集、后端存储、上墙显示及应用管理于一体的网络高清视频监控系统标准化解决方案。

3.2系统结构图

本次大厦安全防范系统方案设计结合实际应用需求,设计由视频监控系统和综合安防管理平台两个子系统组成,其系统结构图如下所示。

3.3方案设计

对整个尚鼎名座项目地块范围内实时监控,后端实时录像,设计录像存储时间为30天。

系统通过键盘操作,对电视墙所显示的前端画面进行监视、控制和切换。

本系统与周界防范系统做联动设计,确保当周界报警时,可在控制室内快速查看前端情况。

前端摄像机的设计

监控前端根据不同场所环境选用不同类型的摄像机。

在室外范围广阔的区域我们选用室外网络高速球形摄像机;在主要通道、出入口、电梯前室、地下车库以及室外路口、出入口选用网络枪式摄像机,电梯轿厢内我们选用电梯专用飞碟式摄像机,在电梯厅及办公楼办公层走廊内选择使用网络半球型摄像机。

固定式摄像机设计为不小于130万像素。

快球不小于130万像素,低照度传感器,360°无限制转动,不小于18倍变焦。

 

1-5层商业部分,电梯前室设置半球摄像机,其余商业部分另行设计

6-27层电梯厅设置半球摄像机

信号传输部分的设计

室内地上部分信号线缆均沿就近弱电井敷设至各设备间,由设备网络系统传输至消控中心;

所有摄像机由消控中心统一管理及控制。

供电部分的设计

所有摄像机电源由机房UPS供电。

室外摄像机立杆安装,杆上装电源接线箱。

3.4系统功能

✓消控中心可实时监视所有电梯厅、出入口、主要通道等重要场所。

✓能以手动或自动巡视的方式观察各监控点的实时情况,对快球摄像机可调节角度和方位,以及镜头的焦点和焦距,放大倍数以便更清晰的观察现场情况,另外还可对特殊区域进行屏蔽遮挡设置。

✓方便快速的切换图像到指定监视器上,方便值班人员的实时监测。

✓画面可叠加相关信息字符,如摄像机编号、监测地点、时间、日期等。

✓对快球所监测区域能快速对目标进行实时的捕捉和跟踪观察。

✓录像全部采用数字式录像,录像可保存一个月的时间。

✓随时查阅历史录像,对录像检索,快速搜索到所需时间段的录像内容,并可调节播放速度、抓拍录像的图片。

✓与周界防范报警系统设备进行联动,快速准确切换至报警区域,在消控中心也可及时准确的查看报警现场情况,迅速做出应对反应。

✓矩阵切换器可扩容,方便后续工程增加监控点位。

第四章电子巡更系统

4.1系统概述

电子巡查管理系统是利用先进的接触存取技术开发的管理系统,长期以来在很多行业中怎样对各种巡查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一直是管理工作中的难点。

如物业管理、保安巡更等的安全巡逻管理,医院护士医生定时巡查病房、油田的油井巡查、电力部门的铁塔巡查、通信部门的机站巡查、邮政部门的邮筒定时开箱等一切需要定时多次巡查的场合。

巡查人员是否按规定路线、在规定的时间内、巡查了规定数量的巡查点,管理人员很难对此进行严格有效的监督管理。

电子巡更系统是实现这种监督管理最有效最科学的工具。

4.2系统结构图

该系统主要由信息钮、巡查棒、通信座、系统管理软件四部份组成。

统结构框图如下:

其工作原理是在每个巡查点设一离线式信息钮,信息钮中贮存了巡查点的地理信息;巡查员手持巡查棒,到达巡查点时只须用巡查棒轻轻一碰嵌在墙上(树上或其它支撑物上)的信息钮扣,即把到达该巡查点的时间、地理位置等数据自动记录在巡查棒上。

巡查员完成巡查后,把巡查棒插入通信座,将巡查员的所有巡查记录传送到计算机,系统管理软件立即显示出该巡查员巡查的路线、到达每个巡查点的时间和名称及漏查的巡查点,并按照要求生成巡检报告。

4.3方案设计

本项目按楼层共设计80个巡钮。

安装位置根据物业要求另行安装,

4.4系统功能

(1)实现对保安巡逻工作的有序管理,合理分配人力。

(2)帮助管理人员全面掌握保安人员的巡查状况。

(3)安装使用简便性,便于系统的扩容及操作者的使用。

(4)WINDOWS操作系统便于管理者的使用。

通过软件实现以下功能:

✧巡更点登录:

根据巡更路线的规划原则,将巡更路线上的巡更点进行一一登记。

✧各类巡更点编辑:

对交接班点、工作人员、上巡更点、下巡更点进行增加、修改、删除操作。

✧班次时间设置:

用于早中晚时间设定。

✧违规提示:

对于巡更违规的记录,系统可通过红字进行提示。

✧查询数据:

对巡更人员的巡查情况进行查询和报表打印。

✧数据备份:

可对巡更数据进行自动/手动备份及备份恢复。

第五章背景音乐巡更系统

5.1系统概述

根据当前对公共广播系统功能的要求不断增加开发新的智能广播系统,整个系统本着先进性、稳定性、实用性、经济性、兼容性、灵活性的设计思想,可靠实用的背景音乐公共(紧急)广播系统,成了智能化弱电系统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之一。

智能广播系统仍以它的实用性、经济性、便捷性被各大厦所应用。

背景音乐,寻呼广播与消防紧急广播相兼容。

其中所有的背景音乐扬声器在火灾时均能强切至消防紧急播状态。

当进行正常背景音乐广播时,一旦发生火灾报警,自动触发语音系统,广播强切紧急广播状态,以最高优先权向小区实现分区紧急事故广播,并可进行人工广播来处理故,避免了慌忙中造成的误操作的可能性。

5.2系统结构图

5.3方案设计

根据整个项目的建筑平面特点和产品特性,本系统主要功能设计为:

1)室外背景音乐广播,2)与消防系统联动控制的消防紧急广播。

本系统包括:

音源及音频处理设备、功率放大器组、吸顶扬声器等,信号流程也按照此顺序逐级流向。

于室外设计草坪音箱,室内不考虑背景音乐喇叭

5.4系统功能

系统为背景音乐广播,提供3套音源设备,可进行分区广播,也可以全部广播。

⑴景音乐广播

本系统有3套音源(话筒,CD机,调谐器),可实现分区、全区放音乐以及寻呼;

⑵寻呼广播

系统可通过钟声提示功能话筒在机房设备对任意分区进行寻呼广播(如找人、通知等),系统会先发出“叮咚”的提示音。

广播完毕后,只需按下相应的按键即可,所有的操作都非常简单,即使非专业人员也能从容应付。

⑶监听功能

系统配备的监听器可监听各区的播放情况,不用出门,在机房就可以对外面各区的播放情况了如指掌。

⑷简便的操作

操作方便,显示直观,良好的人机对话界面,初学者无需专业培训亦可轻易掌握,易懂易学易操作。

⑸系统扩展

a.系统扩展是非常方便,只需将新区域线路接入预留接口即可,无需重新布线。

b.本系统是多元化系统,功能齐全,其最大的优点是节省了很多设备开支,控制方式可统一并自动化,大大简化操作,在非常状态下可一步到位。

第六章信息发布系统

6.1系统概述

数字视频显示技术的进步,使越来越多的液晶屏、等离子、甚至多屏幕拼接等大型显示设备被采用。

这些显示设备一般都放置在比较重要的位置,提供直观、生动的信息。

但是如何充分发挥这些设备的功能,既能提供快捷、丰富的实时公众信息(天气预报、新闻、证券、彩票等),同时也能显示公告信息(形象宣传、服务、商品广告等),创造最大的效益。

数字媒体发布系统真正提供了完美结合实时公众信息和公告信息的系统发布平台,并实现集中管理和自动播出的系统解决方案。

多媒体信息发布、查询系统是一套专用于电子公告信息显示控制与设备管理的系统,该系统能够将各种不同类型显示终端有效的集成起来实现远程集中控制、还能够对所集成的显示终端进行内部指令控制,从而实现顾客及住户及时了解当地天气预报、股市行情、当地的旅游景点、火车飞机时刻表等公共信息和服务信息等诸多内容。

在最大限度的吸引客户的同时,把产品信息或者公司文化理念传播给客户,同时使客户在投入最小资金的时候得到满意的视觉表现力和信息管理功能。

6.2系统结构图

6.3方案设计

本系统主要功能:

显示信息。

视频及音频等信号通过设备网进行传输

电梯厅预留信息发布点位,室外位置根据甲方要求另定

本次规划包括室外LED大屏、电梯厅,在这些场所预留信息点及供电条件,在需要时可随时进行安装。

本系统的组成由显示系统(显示部分暂不安装,只在前端做预留设计)、控制系统、编辑系统三部分组。

触摸引导及查询系统主要包括触摸一体机、控制主机和软件系统三部分。

可以利用本工程的网络系统把单机连成网络结构,以便方便修改,统一协调管理。

系统原理图:

控制部分

由一台控制电脑及其多媒体卡或DVI显卡、控制卡等构成,主要用于显示数据的编辑、处理与分配,并控制显示屏的显示。

编辑部分

由安装在控制电脑上的编辑软件来实现,完成显示屏显示内容的整理、编排和设计。

编辑完成后的显示内容,须由编辑系统送入控制系统才能进行有效的播放。

✓通过键盘、鼠标、扫描仪等不同的输入方式输入文字、图像等信息,对所输入的内容进行任意编辑,达到需要的效果。

✓软件可将各种文字、图像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在屏幕上显示,具有移动、翻滚、拉幕、错移、百叶窗、放大缩小等多种特技方式。

✓支持多窗口播放,即再显示区域内,可开多个窗口同时分显示不同内容。

✓可以对视频窗口的大小进行无级调节,图像不致于变形。

✓对NTSC、PAL、SECAM等制式的完全支持,并由软件对其自动识别,不需要人工调整,更不需要附加的译码器。

✓远程控制:

可通过网络控制,进行远程发布控制

✓影音同步:

在多媒体源通过显示屏播出时,系统应有发声设备做到影音能步功能。

6.4系统功能

可确保显示屏系统不间断稳定运行;显示屏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方便地进行安装和维护,支持热插拔;采用恒流源驱动芯片,减小片间误差,提高显示屏均匀性,并可在显示屏运行一段周期后,进行现场单点亮度调节,确保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可采用专用视频优化处理器,提升显示屏播放实时视频效果。

业内领先的专业软件进行信息发布和存储,真正做到无人值守和自动报警,便于客户进行使用和管理。

显示工作站可以通过编辑工作站、服务器、网络获取数据并处理、转换在显示屏显示。

可以显示文字、图案、动画及视频录像等信息,并可迭加组合显示。

能够实现播放计算机预存信号、现场转播、播放录像机、影碟机等视频节目;可以随时切换不同的视频源;视频播放过程中的字幕输入和显示。

实现播放不同格式的图形、图像文件等图像信息和多种文字的各种字体、字形和不同文字信息。

还能够实现缩小、放大、翻页、移动、旋转、滚屏、闪烁等显示功能。

能播放二维、三位动画。

第七章车辆管理系统

7.1系统概述

****位于****市繁华地块,为较高档的商业、办公大厦,对于车辆管理配套设施要求较高。

本方案的设计立足于“方便、科学、安全、可靠、有序”的原则,力求“业主方便、安全”、“物业管理更高效、更科学、更有序”。

符合当今人们生活理念:

“秩序改变生活”。

7.2系统结构图

7.3方案设计

地面出入口设置道闸,不设置安全岛

本项目地下车位工208个,鉴于地下车位少用户车辆多的情况,车辆管理系统建议采用不收费管理、采用远距离蓝牙读卡。

本项目车辆出入口为一进一出。

每个入口各配置:

剩余车位显示屏、入口控制机(内含读卡器、控制器、自动出卡机、中文显示屏、语音系统、机箱及等)、电动道闸1套、车辆检测器1套、摄像机及组件1套等;每个出口各配置:

出口控制机(内含读卡器、控制器、中文显示屏、语音系统、机箱及附件等)、电动道闸1套、车辆检测器1套、摄像机及组件1套等;

进出操作流程:

发卡授权:

物业公司将每辆业主车辆的信息(包括业主姓名、房间号、联系电话、车牌号等)输入电脑软件,并为每辆车发行一张蓝牙卡卡,按照收费标准(停车费,可按照月、季度、年等方式收取)收取停车费并设置于软件中,该车辆可在缴费期内,自由读卡进出地下室停车位。

车主进地下室时,将车开到地下车库入口处,蓝牙卡读出卡片信息,同时入口摄像机自动抓拍车牌和车的图像,并保存于电脑中,系统自动判断该卡是否为有效卡,如是,则电动道闸升起放行;

车主取车外出时,将车辆开到地下车库出口处,蓝牙卡读出卡片信息,同时摄像机自动抓拍车辆图片和车牌号,此时,入口的车辆图像和出口的车辆图像同时显示在电脑显示器上,保安可通过人工对比,判断进出两张图像是否为同一辆车,如是同一辆车,则给予放行;(如配置车牌自动对比功能,则是车牌自动对比软件自动对比后,自动放行)。

第八章电梯五方通话系统

8.1系统设计原则

随着城市里电梯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电梯安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电梯关人现象屡见不鲜,而电梯关人后由于缺乏相应的救援常识而导致事故的情况也随处可见。

由于人员被关电梯,调查中发现近72%的人被关电梯后手足无措,强行扒门,连手带脚踹,留下了很大的隐患。

在电梯里遇到停电或其他一些突发事件,人最先想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