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2207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41.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整体备课

本册教材共三个单元,十一个课题。

第一单元是“幸福家庭伴我成长”,有四个课题。

第一课是我的家庭,第二课是幸福的家庭,第三课是我成长的故事,第四课是我会做的事情。

第二单元是“可爱的学校”,有三个课题。

第一课是熟悉的学校,第二课是在学校工作的人们,第三课是学校周围探秘。

第三单元是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有四个课题。

第一课是在邮局工作的人,第二课时是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

第三课时是我能为大家做什么。

第四课时一次买报的体验。

本册教材的基本理念是:

让道德教育存在与儿童的全部生活中,让道德培养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促进学生在发展中生活;选取有意义的教育内容,引导儿童生活;追求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

本册教材体现《课程标准》的综合性、社会性、生活性、倡导自主的体验学习、探究性学习和问题解决式学习。

本册教材通过使验和经验并初步运用社会科学各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认识社儿童获得丰富的、连续的、不断深入和扩展的社会生活的体会生活,使学生获得有关社会生活的基础知识和继续深入探究社会生活的基本方法和技法。

第一单元:

幸福家庭伴我成长

本单元共有四个课题:

我的家庭、幸福的家庭、我成长的故事、我会做的事情。

本单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1、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挥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

2、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孝敬父母长辈。

能力是1、学习知识料理自己的生活,尽量少给父母添麻烦,关心家庭生活,愿意分担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2、体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家庭幸福和个人身体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知识:

1、知道家庭生活要讲道德、要有家庭责任感,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沟通,平等对待,会正确处理家庭成员间的矛盾。

2、懂得与邻里要和睦相处。

本单元主题授课11-12课时。

活动主题:

我的家庭

课时安排:

2课时

活动目的:

1.了解家庭的构成,知道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

2.了解父母的工作、兴趣爱好等,体会父母对社会和家庭的贡献。

3.知道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第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活动:

“幸福的家”

1.活动准备:

课前准备好全家福的照片,收集一些家庭趣事等。

2.活动安排:

教师布置活动安排:

(1)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2)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介绍西下。

(3)说一件家庭趣事或体现家庭温暖的事。

3.学生活动。

二、智力回答

1.刚才介绍的同学中,三口之家的都是谁的家庭?

(五口、六口……)

2.在刚才的介绍中,只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的有……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生活在一起的有……

3.你还知道一些特殊的家庭吗?

三、知识介绍

(一)、单亲家庭:

1.教师用一则关于单亲家庭中的孩子的小故事提出话题。

2.提出问题:

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吗?

(这个孩子很可怜,他缺少爸爸妈妈的爱……)

3.引导: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对待他呢?

(多和他一起玩;多帮助他,关心他……)

4.教师小结:

这样的家庭叫做“单亲家庭”,在这样的家庭中生活的孩子不象正常家庭中的孩子那样,可以得到爸爸妈妈的爱,所以他们心理很难过。

但是,只要我们把他们当成正常的小伙伴,不提另他们难过的事,在他们生活和学习上更多的关心、帮助他们,他们也象我们一样幸福。

(二)福利院:

1.教师可以利用教科书的资料介绍,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播放一段有关福利院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特殊家庭”的温暖及其与平常家庭的区别。

2.说一说,你想为这些“特殊家庭”中的孩子做些什么?

(看望他们:

捐款……)

四、思考辨析:

1.教师借助刚刚讲到的“福利院”提问,为声么要给孤儿、弃儿建立福利院?

2.学生思考,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3.教师总结:

每个人的家庭各不相同,但是每个认得成长都离不开家庭。

家是我们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是构成社会的细胞。

五、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仿照教科书的样子画出自己的“家庭树”。

六、布置下一节的任务:

调查爸爸妈妈的工作和月收入,并了解他们工作的体会。

七、课后拓展:

走访本地的福利院。

第二课时

一、资料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上节课后的调查结果。

2、讨论以下爸爸妈妈的工作时间、收入、他们的体会,看看能够得出什么结论。

二、全体展示:

1、简单介绍自己的父母的工作、收入。

2、通过调查和交流,说说自己的体会。

3、教师引导

小结:

爸爸妈妈为了家庭的幸福生活卜辞辛劳的工作,他们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爸爸妈妈正伟大。

三、说说:

1、通过调查与交流,你想对爸爸妈妈上说写什么。

2、简单的说说自己的想法。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自己的爸爸妈妈表达自己的想法。

(感谢卡、留言条、自制一份小礼物……)

课题:

幸福的家庭

课时安排:

3课时

活动目的:

1、知道家庭和睦的重要,体会家庭中的亲情。

2、知道家庭成员之间要讲究民主,能够正确处理家庭中的矛盾。

3、了解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互相帮助。

4、知道自己在家庭和邻里之间应当承担的责任和应因的义务。

第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活动:

“我的一家”

1、教师先作示范:

出示自己全家的照片,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讲一件家种有趣的事或难忘的事(教师将家庭照片贴在黑板上布置的大房子中)

2、(在黑板上贴“家”字)我们每个人都有家,家是我们休息的港湾。

你愿意把你的家庭介绍给我们大家吗?

3、请几个学生分别介绍他们各自的家庭并讲一件有趣的或高兴的或令人感动的事,把家庭照片贴在大房子的窗口中。

4、没有被倾倒的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把照片贴在房子中。

二、讨论交流

1、什么样的家庭是幸福的家庭?

2、学生讨论,在小组内商量一种形式体现出来(说说,表演一件体现家庭幸福的故事……)

3、学生展示。

三、情感提升

1、教师引导:

刚才,小朋友们分别介绍了各种各样的家庭,你感到你自己还有同学们在家里生活得怎么样(幸福、高兴、快乐……)

2、小结:

父母、长辈以及他们对我们无微不致的关爱来表达他们非常爱我们,非常爱我们的家,而我们也非常爱我们的爸爸妈妈和其他长辈,大家和睦相处、幸福快乐。

第二课时

一、活动:

“一次家庭会议”

1、教师提问:

你参加过你的“家庭会议”吗,长辈们尊重你的意见吗?

家中的事情最后是怎样决定的?

2、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发展言论。

3、讨论交流:

参加家庭会议时自己的体会。

4、引导性提问:

全家一起讨论决定事情有什么好处?

5、学生根据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活动:

“那些事情我帮忙”

1、教师设置情境:

(1)、家里要换新家具

(2)、爸爸的朋友向他借很多钱

(3)、爸爸妈妈吵架了

……

2、讨论:

从中选择自己应该参与的事情和不该干涉的事情,说明理由。

 

三、师生合作绘制平面图

导语:

看大家的讨论非常投人,也非常认真,相信完成的作品也肯定非常出色。

现在

就请各位设计师拿起笔一展风采吧!

1、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朋简单的图形网出本小组探索的学校周围区域简单的平面图

和路线图·并让学生在图上注明图例,填上不同的颜色,并在主要建筑物上写下名称。

2·教师适时点拨,给予指导,究成各自的平面图。

四、交流与展示

导语:

刚才同学们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发挥各自的智慧,通过分工协作完成了自

己的作品,那就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吧!

1、小组与小组之间交流各自绘制的平面图,广泛征求意见,看看哪些需要改进?

在吸

取别人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平面倒进行修改、补充、完善绘制出最佳平面图。

2、教师投影出示四个小组所绘制的平面图,指导各小组在自己绘制的单方面的平面

图的基础卜,相互组合,协作完成完整的学校周围平面图。

3、展示某一小组的作品,让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及作品的制作过程,并说一说小组内

成员是怎样献计献策、分工协作完成的。

五、总结与欣赏

1·教师总结评价。

2·欣赏集体智慧的结晶·一幅完整的学校周围平面图。

六、拓展

你已经学会丁绘制平面图,将你曾参观游览过的景点(公园、广场、游乐场)绘制成一

幅平面图·展示给同学、老师、家人或朋友。

第三课时

活动准备:

l·实物展示向

2、调查收集的资料·记录本。

活动过程:

一、激悄计人

浮语:

问学们·老师猜想,你们的课外探秘调查活动做得非常好,有了不少的收获和

新发现。

那么,今人就把你们用心观察,朋眼晴发现的成果,展示出来吧(迸人第五个活动

主题:

探秘调查报告会川

二、梳理资料:

同学们把收集的资料在小组内整理一下,在小组内说一说,再选出代

表作汇报。

三、交流与展示

「交流活动方法:

导语:

材料的取得来源于你们采用了正确的探索方法,而正确方法的选择表现了同

学们的创新能力,下面我们就把自己小组采用的调查方法做一下交流。

山你们小组在调查中采用了什么样的调查方法?

U这些方法在实际调查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你们是怎样克服的?

2·交流活动内容:

导语:

在这次探秘活动中,我们有挫折,也有收获。

下面就让我们把这次活动成果互

相做一下交流汇报。

山在这次探秘活动中,你们小组都去了周围的哪些地方?

调查了哪些问题?

指名各小

组代表把自己小组活动中收集的资料一一汇报,并把自己小组最有价值的资料在屏幕上

做一下展示。

教师做好归纳整理。

m从你们调查的问题中,你又有什么新发现?

指名汇报自己在实践中发现的与自己

想像中的有什么不同,鼓励学生说出在实践中自己新的发现。

(3)面对这些新发现,你们有什么新的想法和做法。

如对"小河污染"、"噪音污染。

、"废

气污染"等引导学生继续探究,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

树教师在指导学生交流中及时做好总结,整理记录。

小结:

从大家的发言中,老师深深地感觉到,环保意识已深入到你们幼小的心灵,你

们已经成了环境保护的宜传员,你们调查中的这些新发现,让每个人沉思,相信你们的感

触更深,那现在我们就把心中最深的感受和最大的收获谈出来吧!

3·交流活动体会和总结。

山在本次探秘调查活动中,哪些地方和问题对你感触最深?

你从中得到的最深的感

悟是什么?

m小组交流感受,共同关注环保问题。

(3)制定环保措施(发倡议书、制笛示牌、

组宣传队等)。

小结:

同学们的这些发自内心的感受,说明了你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体会到了分工合

作的快乐,同时也告诉老师,你们在活动中表现得很出色,下面我们对本次实践活动做一

下评价。

四、活动评价

1·自我评价:

在本次活动中,评价一下你面对阳难的态度,处理问题的方法,与人交流

的技巧,与人合作的能力如何。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在遇到困难时是如何克服的7在活动中与自己小组成员是怎样合

作完成任务的。

2·共同评价:

山根据代表的发言,小组活动的展示,大家评一评·哪一个小组的表现最优秀?

哪一

个小组的活动最富有创新精神?

W民主评议出最优秀的小组。

小结:

学校周围同学们不熟悉的地方还有很多,要探索的空间还非常大,同学们只要

努力,还会有新发现、新问题,走出学校继续调查。

五、活动拓展

课下举办一个"环保知识、爱我家园"的知识讲座

第三单元:

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第1课在邮局工作的人

活动目标:

1、了解邮局开展的主要业务及寄信的简单常识。

2、提高学生探究学习和体验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尊重邮政工作人员、尊重他们的劳动的情感。

课时安排:

建议3课时。

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

搜集相关图片资料;课前在父母的带领下去邮局调查访问;卡纸。

教师准备:

信件、报刊、包裹等邮寄物品。

第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寻找绿衣使者

1教师谈话:

有一种工作人员每天穿着绿衣服,用绿色的交通工具,为人们传递信件,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方便快捷,被人们称为绿衣使者!

你知道他们是谁吗?

2引导学生发现自己身边在邮局工作的人们:

(1)亲人、邻居中在邮局工作的人。

(2)说说为自己服务过的绿衣使者(通过自己切身的体会,初步了解邮政人员的工作)。

二、走近绿衣使者,了解他们的工作

1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在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后,进行归纳整理)。

(1)邮局里都有哪些设施?

(2)邮局都有哪些服务项目?

(3)如果没有邮政人员会怎样?

2帮助学生根据选择的内容分组,进行小组合作研究学习

(1)确定研究内容;

(2)把个人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3)选择本组队员甚欢的形式汇报。

3分组行动并填写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调查课题

调查的方式或途径

调查对象

调查的过程和收获

不明白的问题

自我评价

三、汇报研究成果

学生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向全班汇报、交流。

1对于邮局里的设施可以用图片的形式展示,并加以解说。

2服务项目可以用解说的形式介绍。

3第三个题目可以大胆地加以设想,感受绿衣使者工作的重要性。

4可以将填好的调查报告向大家展示。

四、活动延伸

l给远方的亲人或朋友写一封信,亲自投一次,了解有几种投递方式。

2调查访问一封信的旅程。

第二课时

一、故事导人:

1教师讲故事:

星期天的时候,丁丁跟爸爸一块去邮局给舅舅寄信。

爸爸到了邮局,把信投迸绿色的信箱,对丁丁说:

"好了,信很快就会送到舅舅手中的!

"丁丁听了爸爸的话,不解地问:

"爸爸,信是怎么到达舅舅手中的呢?

"小朋友们,你们能帮丁丁这个忙吗?

一封信到底是怎样到达收信人手中的呢?

2学生发问,提出自己的方法。

3教师:

上节课后同学们作了大量的调查访间,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帮好丁丁这个忙!

二、选择汇报形式,讲述一封信的经历

1小组讨论用怎样的形式进行汇报。

2确定汇报形式:

们可以用合作表演的形式展示一封信的经历;哟可以用"我是一封信"为开头,讲述自己的旅行经过(我是一封信,主人把我投入邮筒里,我就展开一次旅行。

首先,穿绿衣服的邮政人员把我从邮筒里取出来,带我到邮局,我和许多同伴身上的邮票,都被邮局的工作人员盖上邮戳,然后他们又按照我们身上所写的邮政编码或地名来分拣,放置在一格一格的柜子里。

不久,我和放在同一格子里的伙伴们,就一起被装入邮袋,等待出发。

我们分别被送到车站、码头或机场,搭乘车、船或飞机等不同的交通工具。

到达目的地后,我们很快被接回当地的邮局,按照投递区域,又经过一次分拣,再由邮局的工作人员带着我们按地址投递,到达了收件人的手中,完成了一次愉快的旅行)。

(3)可以用图示进行解说:

投递--邮政人员取信--盖邮--分区分拣--送各地--再分拣--送信--收件人。

3教师引导:

同学们讲得这么生动,丁丁一定会感谢大家的。

通过了解一封信的经历,你有什么体会?

4小结:

别小看一封信,它只有经过了许多人的分工合作,才能到达了收信人的手中。

三、开展"我是小小邮递员"比赛活动

l教师事先准备好活动用的报刊、包裹、信件等物品若干。

2教师讲清活动要求:

(1)按物品的类别进行分拣;

(2)以完成任务的时间先后顺序确定比赛优胜者。

2比赛开始。

3教师谈话:

通过分拣邮寄物品的活动比赛,你有什么感受?

(分拣邮件只是众多环节的一项,同学们都觉得辛苦。

可见,要完成整个邮递任务,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邮政人员工作是多么辛苦呀,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劳动)

四、制作爱心卡

1教师谈话:

邮政人员是传递友爱的使者,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我们每个人设计一张爱心卡送给他们好吗?

2学生制作爱心卡,写上自己最想说的话。

五、活动延伸

把自己制作的爱心卡送给身边的邮政人员,送上你的祝福。

第三课时

--、情景导入

教师谈话:

前天,小明写了一封信,寄给远在上海的姑姑。

可是今天却被退了回来,到底怎么回事呢?

二、找出问题,指导行动

l猜一猜信被退回的原因。

学生提出种种假设,如:

写错地址、邮资不足、没写邮政编码、不是标准信封等情况。

2教师:

只要出现上述各种情况的一种,信件就难以顺利到达收件人的手中。

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使信件顺利送达而不给邮政人员添麻烦呢?

3学生发言。

4教师小结:

不给工作人员添麻烦,按要求去做,是我们尊重邮局工作人员的最好表现。

三、活动体验,纸上投递游戏

I教师课件或挂图拙示一组信件的图片,让学生分析判断能否直接投递。

图--:

邮资不思,应为0?

80元,不是0?

60元,不能投寄。

图二:

挂号信,要在窗口办理,不能直接投递。

图三:

没写邮政编码,不能投递。

图四:

字迹潦草看不清,不可以投递。

图五:

信内夹带现金及物品,不可以投递。

2.教师引导:

从以上游戏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四、知识拓展

1.教师引导:

对于本主题的内容,除了课本上的知识,你还了解什么?

还想了些什么?

2、学生发言。

3、教师补充:

邮政特快专递业务。

邮寄现金等其他物品应注意的事项。

五、我的收获

1.学生谈自己的收获。

2.把自己的收获填在收获卡上,收藏在成长记录袋里。

《为我们的生活服务的人》教案

课题一、生活中不能没有他们(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许多不同职业的劳动者。

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

  2、通过对自己生活周围各种职业和劳动者的观察,懂得他们的劳动与自己的生活的关系。

  3、懂得感激从事各种职业的人。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激发学生活动兴趣。

  1、大家都很喜欢猜谜语,对吧?

请大家来猜猜看,这些人是干什么的?

(课件出示:

农民、纺织工人、医生、交警、厨师等不同职业的人的图片,学生猜。

  2、他们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哪些服务?

如果生活中没有他们,行吗?

  3、师小结:

对呀,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的生活确实离不开他们。

3、汇报结论。

4、教师总结:

家庭中会遇到许多意外或大事情,每当这时,我们一定要做个懂事的孩子,应该我们帮忙的我们就帮爸爸妈妈分担一些,不应该参与的我们就不要给父母添乱。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是我们的家庭更加和睦、幸福。

第三课时

一、情景分析

1、教师:

爸爸妈妈不在家,小明自己在家,有陌生人敲凯小明的门,邻旧居张爷爷马上出来,了解情况后把陌生人赶走了并且给小明送来好吃的午饭……二小红呢,平时邻旧不相往来,现在爸爸妈妈不在家,也没有人问他、管他、结果小红又闷又饿,难过的哭起来……、

2、讨论分析:

为什么小明和小红的情况会不同?

二、活动:

介绍我的好朋友

1、教师解释活动的内容:

除了学校中的好朋友,你还有哪些好朋友?

你们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2、学生介绍自己的邻居好友,说一说和他们交往的趣事。

3、教师总结:

“远亲不如近邻”好的邻里关系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和欢乐,避免不少的麻烦。

三、辨析交流:

1、教师出示几则有关邻里间的小矛盾的情境,让学生分析,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当怎么做。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得出结论。

说说:

学生说说自己家与邻居相处的一些小事情,体会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活动主题:

我成长的故事

课时安排:

2课时

活动目的:

1、通过了解自己的成长经历,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中的亲情。

2、体会凡事做计划的重要性和好处,养成做计划的习惯。

3、培养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发“请家长走进课堂”的邀请信若干份。

2、教师的背景上布置“爱心小屋”背景。

3、学生课前搜集婴儿时的小衣物、照片,做好有关资料的收集。

4、与父母翻看自己的相册。

询问自己成长中父母艰辛哺育的感人故事。

第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活动

(一)爱的收获

1、在教师制作的“爱心小屋”(可以画挂图或制作简单模型)中挂出:

小衣物、小帽子、小奶瓶……

2、通过这些物品,说说自己的变化?

(二)寻找成长的足迹

1、看一看、比一比:

(1)用毛衫与声上的毛衣比发现了什么?

用自己的话叙述以下。

(2)小帽子与现在的头比,得出结论:

头张大了……

2、问问、成称、两量

(1)出示“出生时躺在磅秤上的”照片,(学生分别介绍:

当时自己的体重、身高)

(2)称称、量量:

教室的一角放有一台秤,现场称出学生的体重,量出学生的身高。

3、幸福回忆:

(1)请学生上台演示一组自己成长的照片,边出示照片,边叙述这是什么时期?

当时有什么难忘的事。

(2)听妈妈真情诉说:

请学生的家长来补充孩子成长过程的趣事。

4、夸夸父母

在我们的成长中,父母为我们的冲长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谁能夸夸自己的父母。

学生敞开心扉自由地说,让学生与家长真心的交流。

三、活动:

亲情悄悄话

1、学生们互相交流,我想对爸爸妈妈说什么?

2、请学生走到自己父母身边,说说悄悄话。

3、播放音乐《世上的妈妈都是一样的》“请学生与家长一起在照片的背后写上悄悄话,并且把他张贴在“爱心小屋”。

第二课时

一、教师导入

欢迎大家回到我们的“爱心小屋”。

上一节课我们共同感受了爸爸妈妈无私的爱,体会到他们为了我们的冲长付出了艰辛。

小同学把一句句爱心寄语写在了“亲情悄悄话”

留在了“爱心小屋”里,使我们爱的小屋充满亲情,更加温暖。

二、过渡:

在妈妈爸爸的关心、呵护下我们健康成长起来,那蚂,作为儿女,我们该如果回报爸爸妈妈的养育之恩。

二、欣赏讨论

1、欣赏录象故事《小乌鸦爱妈妈》。

2、讨论:

这是一个动人的故事。

你听出来故事主要说的是谁吗?

3、这是一只怎样的小乌鸦?

4、你知道那些孝敬父母的故事,你能给大家说说?

5、你有没有像小乌鸦一样为妈妈爸爸做点什么?

三、活动:

竞赛

1、公布竞赛规则(小组参赛,集体记分)

2、竞赛

(1)在上节课中我们收集的成长资料中,哪个小组收集的最多?

(2)谁能说说这些资料都是从那里来得?

(3)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收集信息的求道最多。

3、公布比赛结果。

四、讨论:

应该怎样做好事情

1、教师提出要求:

根据自己在这次收集资料中的体会说说怎样做事情效率高。

2、小组讨论。

五、总结:

教师小结:

做事情前,如果先作一份计划,并对计划进行合理的修改,让计划更加可行,在做事的时候就可以计划一步步施行。

做事的效率也提高了。

 

我成长的故事

一、爱的收获

二、寻找成长的足迹

三、活动、竞赛

板书设计:

主题活动:

我会做的事情

活动目标:

1、关心家庭生活,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者做,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2、通过设计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尽量少给爸爸妈妈添负担。

活动时间:

4课时

第一课时

活动过程:

1、提出问题:

你是家庭的小主人吗?

2、小组汇报问题,得出“小主人”的标准,验证自己和别人是不是合格的“小主人”。

3、进行汇报准备:

列出自己能做的事情

列出正在学习或想做学习的事情。

小组设计情景,编排模拟为家庭做的事情。

4、各小组汇报交流。

汇报过程中,教师提示学生反思,你做到了那些?

这样做到自己和佳人带来那些好处?

遇到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5、总结反思成果:

写出一份倡议书:

“小主人,你想对你说”用于自勉和勉励他人。

第二课时

1、课堂自由论坛:

我一天的生活。

2、教师启发全班学生发表意见,对自己或别人的“一天”T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让家长一起来参与讨论。

3、小组合作,互相补充,制作一份合理的作息时间表。

4、展示、汇报:

将各自指定的作息时间表在全班汇报,相互学习、完善。

同学之间互评作息时间表。

5、按照制定的作息时间表安排每天生活,自我约束和请父母监督。

第三课时

1、活动准备:

大人们都给予了我们哪些爱与关心(可以拿来父母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