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语文19 棉花姑娘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231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下语文19 棉花姑娘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一下语文19 棉花姑娘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一下语文19 棉花姑娘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一下语文19 棉花姑娘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一下语文19 棉花姑娘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一下语文19 棉花姑娘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一下语文19 棉花姑娘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一下语文19 棉花姑娘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一下语文19 棉花姑娘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一下语文19 棉花姑娘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一下语文19 棉花姑娘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一下语文19 棉花姑娘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一下语文19 棉花姑娘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下语文19 棉花姑娘教案.docx

《一下语文19 棉花姑娘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下语文19 棉花姑娘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下语文19 棉花姑娘教案.docx

一下语文19棉花姑娘教案

第八单元问号

单元导语

大千世界,精彩纷呈:

春天群鸟枝头叫,夏天萤火虫草里藏,秋天枫叶红胜火,冬天大雪压青松……。

大自然中,动物和植物身上藏着无数的“谜团”,今天我们先解开一些吧!

陪棉花姑娘去看病,了解动物医生们各自的本领;和冷静的野牛一起,弄清“咕咚”的“真实身份”;安慰可怜的断尾小壁虎,其他动物不借尾巴给他有“苦衷”……

在本单元,我们既能学到科学知识,又能了解生活常识。

学习的要点是进一步学习和运用借助图画阅读课文的方法,发展独立识字和阅读的能力;读好祈使句和多个角色之间的对话,读出不同的语气,表达出角色不同的特点。

我们还应注意到,随着故事的发展,主人公们说话的心情和语气也是随之变化的,不能一成不变。

本单元要继续训练根据信息做简单推断的阅读能力。

教学形式上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看图读文,找出相关信息进行交流、补充。

教材分析

分类

具体内容

内容简说

教学要点

课时安排

课文

棉花姑娘

本课通过棉花姑娘请求小动物给自己治病的故事,介绍了几种动物分别吃不同种类害虫的科学常识。

认识13个生字和1个偏旁,会写7个字;读好祈使句,读好对话,积累偏正结构的短语。

2课时

咕咚

本课讲述的是许多动物都盲目地跟着听到“咕咚”声音的小兔逃跑,只有野牛提出质疑,大家去看了才弄清声音来源的故事。

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能借助图画、形声字特点,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猜字、识字;借助连环画,读懂故事内容。

2课时

小壁虎借尾巴

本课讲述了小壁虎被蛇咬断尾巴后,到处借尾巴,最后发现自己长出了新尾巴的故事。

认识12个生字和2个偏旁,会写7个字;运用多种方法猜字音、字义;借助连环画的特点读懂故事内容。

2课时

语文园地八

识字加油站

本部分围绕“卫生间”这一特定的生活场所编排了10个常用词语,认识8个生字。

在生活情景中积累11个词语,认识8个生字;发现反犬旁、鸟字边、虫字旁所代表的含义,复习巩固形声字偏旁表义的规律;结合生活情境,体会四种不同心情,并进行说话写话的训练;朗读、背诵古诗《画鸡》;和大人一起读《小熊住山洞》,懂得爱护环境会收获美好的道理。

2课时

我的发现

本部分安排的是带有“犭”“鸟”“虫”这些偏旁的字,了解偏旁表义的作用。

字词句运用

本部分采用图文对照的形式呈现一组表示心情的词语,引导学生进行说话写话练习。

日积月累

本部分编排的是古诗《画鸡》,图文并茂,形象生动,便于朗读、积累。

和大人一起读

本部分内容是《小熊住山洞》的故事,通过阅读了解故事内容,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19棉花姑娘

文本分析

本课是一篇童话,寓生物知识于形象的故事之中,通过棉花姑娘请求小动物给自己治病的故事,介绍了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不同种类害虫的科学常识。

全文共6个自然段,配有5幅插图,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第1自然段交代了故事的起因,第2~5自然段是故事的经过,介绍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青蛙给自己治病,最后,七星瓢虫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第6自然段是故事的结果。

课文角色丰富,叙事完整,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

采用对话的形式推进故事的发展是本课的表达特色。

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读好对话,读出祈使句请求的语气,体会棉花姑娘的急切心情;另外,要指导读好文中含有“……只会……还是……”的长句子,感受燕子、啄木鸟、青蛙的“无能为力”。

此外,课文第6自然段出现了“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这种形式的短语,教学中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累、拓展。

教学目标

1.认识“棉、娘”等13个生字和大字头1个偏旁;会写“病、医”等7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祈使句请求的语气,读好文中角色的对话。

3.通过比较,初步体会“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这类短语的表达效果,并进行拓展说话。

积累一些偏正结构的短语。

4.了解不同的动物能消灭不同害虫的科学常识。

教学重点

读出课文中祈使句请求的语气,读好对话;积累一些偏正结构的短语;了解课文中提到的科学常识。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棉、娘”等13个生字和大字头1个偏旁;会写“病、医”等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猜谜语。

叫花不是花,开得白花花,用手摘下来,朵朵能纺纱。

——打一植物(谜底:

棉花)

2.(课件出示棉花图)学生观察图片,说一说棉花的样子。

3.教师揭题,板书课题(板书:

棉花姑娘),简介棉花。

棉花是世界上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产量大,生产成本低。

棉花既是重要的纤维作物,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

棉纤维能制成各种规格的织物,如被子、围巾、棉线等;棉籽可以用来榨食用油。

4.随题识字。

(1)正音。

“棉”是前鼻音,“娘”是后鼻音。

(2)识记字形。

棉棉花是植物,所以偏旁是木字旁,可联系生活,组词“棉布、棉被、棉衣”等。

娘形声字,“女”表意,“良”表音,与“姑”组成“姑娘”一词时读轻声。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过渡:

这篇课文讲了棉花姑娘的什么故事呢?

让我们一起去读一读课文吧。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课件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1)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词语,多读几遍。

同桌互读互纠。

(3)课文中都有谁?

用“——”画出来,再和小组内同学交流、补充。

3.分小组学习,交流识字方法,交流课文内容。

4.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1)(课件出示生词)学生自主拼读,同桌互读。

mián棉花姑niánɡ娘治bìnɡ病yàn燕子bié别人树ɡàn干忽rán然惊qí奇七kē颗piáo瓢虫bì碧绿tǔ吐出笑lɑ啦

①指名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

“治、然”是翘舌音;“树干”的“干”读“ɡàn”,“吐出”的“吐”读“tǔ”;“娘”的声母是“n”,“啦”的声母是“l”。

②交流识记方法。

◆加一加识记。

氵+台=治大+可=奇王+白+石=碧口+土=吐口+拉=啦

认识新偏旁——大字头():

含大字头的字有“夸、奋、牵”等。

◆熟字换偏旁:

颗——棵;瓢——飘。

◆猜字谜。

●白王坐石上——碧●白巾树旁挂——棉●火车票旁一个瓜——瓢

◆借助图片识记“燕”字。

(课件出示燕子图)教师简介燕子:

燕子是人类的益鸟,主要以蚊、蝇等昆虫为食,一个季度就能吃掉25万只害虫。

燕子在冬天来临之前,总要进行一年一度的长途旅行——成群结队地由北方飞向遥远的南方,等到春暖花开的时节再由南方返回本乡本土。

◆创设语境识记:

碧空如洗,白云飘动,多美好啊!

忽然,一只瓢虫飞到了我的胳膊上。

(2)学生自读课文,同桌对读,比一比谁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并给每个生字口头组两个词语。

2.(课件出示生字的动漫笔顺)引导学生观察每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分析笔画。

半包围结构。

“疒”横短撇长,点、提紧挨撇;“丙”横折钩较舒展,折后向左倾斜。

半包围结构。

笔顺是先横后“矢”再竖折。

第一笔横略短,“矢”的捺变为点,最后一笔竖折的折段较长。

左宽右窄。

末笔竖钩起笔高于“口”,收笔低于左边。

独体字。

第一笔横短,第二笔横紧贴横中线,第三笔竖在竖中线上。

上收下放,上短下长。

“大”的最后一笔捺变点;“可”首横长,居横中线上方,最后一笔竖钩稍长,钩尖抵竖中线。

独体字。

第一笔为横,较斜,从横中线下方起笔,往右上方行笔;竖弯钩起笔靠近竖中线,出钩对准横的收笔。

上收下放。

整个字横画较多,长短不一,间距均匀,末横是主笔,要舒展。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然后描红、临摹。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评价鼓励。

4.投影展示学生的优秀书写作品,师生共评,学生再练写。

四、整体感知,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认真倾听,注意生字的读音,及时纠正。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通顺。

2.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课件出示句子)学生想一想,说一说。

棉花姑娘生病了,她先请_____给她治病,接着请_____给她治病,然后请_____给她治病,最后_____飞来治好了她的病。

3.学生交流课堂收获,教师小结。

4.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祈使句请求的语气,读好角色对话。

2.了解不同的动物能消灭不同害虫的科学常识。

3.通过比较,初步体会“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的表达效果,并进行拓展说话。

教学重点

读好对话,读好祈使句的语气;了解课文提到的科学常识。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做“摘棉花”游戏。

(课件出示有13朵棉花的图)教师点击图片,每朵棉花上会显示一个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指名读或抢读,再接力读。

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读,并用熟字组成常用词语,写下词语,同桌互评互纠。

生病病人医生医书个别别人树干干活七天七个星星火星不足为奇

3.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课文第一幅和最后一幅图)教师引说:

请看一看,这两幅图都是棉花姑娘,有什么不同呢?

(第一幅图中的棉花姑娘耷拉着脑袋,愁眉苦脸的;第二幅图中的棉花姑娘抬起了头,露出了笑脸。

)是什么事让她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呢?

让我们再去读读课文吧。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学习第1自然段。

导学:

(课件出示第一幅图)看,棉花姑娘生病了。

她耷拉着脑袋,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难受得很。

她得的究竟是什么病呢?

(1)学生自读,找出病因:

叶子上长了许多可恶的蚜虫。

①介绍蚜虫:

蚜虫是一种植食性昆虫,专吸植物的汁液,是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

②教师引说:

蚜虫专吸棉花姑娘的汁液,难怪她那么瘦弱,那么无精打采。

如果你就是可怜的棉花姑娘,你会觉得蚜虫怎么样?

(讨厌、可恶。

)谁来读读第1句话?

(指名读)读得真好!

你在读的时候,强调了“可恶”这个词,读出了对蚜虫的厌恶。

(2)这时的棉花姑娘最想干什么呢?

齐读第2句话。

(课件出示)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

①这句话中,哪个词能表达棉花姑娘希望有医生来治好自己的病?

(盼望。

②“盼望”这个词表达了棉花姑娘想治好病的心情。

文中还有个词很重要,凸显了棉花姑娘盼望的强烈程度,是哪个词?

(多么。

③棉花姑娘迫切希望有医生给她治病,你们能体会棉花姑娘的迫切心情吗?

谁能把她的这种心情表达出来?

(指几名学生读)

④在不改变句意的情况下,你能把“盼望”换成另一个词语吗?

(希望、渴望。

(3)学生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要读得有感情,再同桌互读。

2.学习第2~4自然段。

过渡:

可恶的蚜虫时时刻刻在吸棉花姑娘的汁液,棉花姑娘多么盼望

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

这不,她还真请来了几位动物界的名医。

它们是谁呢?

(1)学生自由读第2~4自然段,找出这几位医生的名字,用“——”画出来。

(燕子、啄木鸟、青蛙。

(2)看到医生来了,棉花姑娘是怎样请求医生给自己治病的呢?

(课件出示)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①去掉“请”字可以吗?

去掉“吧”字可以吗?

大家读着试试看。

(都不可以。

去掉“请”字显得没礼貌,去掉“吧”字就不是请求的语气了,而是命令的语气。

②棉花姑娘请了燕子、请了啄木鸟、请了青蛙,她多么希望有医生给她治病啊!

她说话的语气和心情会一次比一次变得怎样?

(一次比一次急切。

③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生病的棉花姑娘,想象蚜虫把身上的叶子咬了一个个大窟窿的画面,从而体会棉花姑娘的急切心情,读出祈使句的请求语气。

④你能用越来越急切的语气把“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连读三遍吗?

(指多名学生读)

(3)燕子、啄木鸟、青蛙能帮助棉花姑娘治病吗?

谁来读一读燕子、啄木鸟、青蛙的话?

(指名读)

①大家觉得他们读得好吗?

从他们的朗读中你听出了什么?

生:

读得好,我听出了燕子、啄木鸟、青蛙虽然都很想帮忙,但却无能为力,只好很有礼貌、很耐心地向棉花姑娘解释了原因。

②语言训练: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燕子、啄木鸟、青蛙不能给棉花姑娘治病的原因。

生1:

因为燕子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所以他不能帮棉花姑娘捉害虫。

生2:

因为啄木鸟只会捉树干里的害虫,所以他不能帮棉花姑娘捉害虫。

生3:

因为青蛙只会捉田里的害虫,所以他不能帮棉花姑娘捉害虫。

(4)分角色朗读:

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棉花姑娘和燕子、啄木鸟、青蛙的对话。

3.学习第5、6自然段。

(1)学生读第5自然段,边读边想,棉花姑娘的病到底治好了没有?

是谁帮忙治好的?

(2)了解七星瓢虫。

(课件出示七星瓢虫图)

①七星瓢虫是什么样子的?

(身子圆圆的,身上有七个斑点,就像七颗星星。

②谁还知道七星瓢虫有什么习性?

(爱吃蚜虫。

③教师简介七星瓢虫:

七星瓢虫是瓢虫的一种,背部像葫芦瓢,上面有七个黑斑,所以叫七星瓢虫。

七星瓢虫是害虫的天敌,一只七星瓢虫一天可以吃掉一百三十多只蚜虫。

农业专家常常用它来治虫。

(3)理解“惊奇”:

谁能说说“惊奇”的意思?

谁能做一做“惊奇”的表情?

(4)分角色朗读棉花姑娘和七星瓢虫的话。

(棉花姑娘的话读出惊奇的语气,七星瓢虫帮忙治好了病,他们的话要用自豪的语气来读。

(5)棉花姑娘的病好了,身体也发生了变化。

看,棉花姑娘笑啦!

学生齐读第6自然段。

①比较两组短语。

碧绿的叶子——碧绿碧绿的叶子雪白的棉花——雪白雪白的棉花

A.比较朗读后说一说,把课文中的词语换掉,好吗?

(不好,“碧绿碧绿”让我们觉得叶子更绿了,“雪白雪白”让我们觉得棉花更白了。

B.把两个短语放语境中,指导学生读好第6自然段,感受叠词的表达效果。

②还有哪些东西是“碧绿碧绿”或“雪白雪白”的?

(碧绿碧绿的西瓜、麦苗,雪白雪白的云朵、羊毛。

③拓展:

说几个“碧绿碧绿的叶子”式词语。

火红火红的太阳_____的朝霞_____的稻田

_____的落叶_____的__________的_____

④棉花姑娘的病终于治好了,她多么开心啊!

我们再一起美美地、开心地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吧!

三、借助资料,创编对话

1.(课件出示资料及图片)师生共同阅读。

喜鹊:

我叫喜鹊,每天清晨和伙伴们一起飞到田野里、草地上追逐害虫。

蝗虫、松毛虫等害虫都逃不过我的眼睛,所以人们称我为“田野卫士”。

蜻蜓:

我叫蜻蜓,我是昆虫中出色的“飞行家”,可以连续飞行一小时不着陆。

我最爱吃蛾子、苍蝇、蚊子等害虫,是人类的好朋友。

2.根据以上材料,仿照课文第2~4自然段对话的形式,编两组对话。

(1)(课件出示句式)_____飞来了。

棉花姑娘说:

“_____!

”_____说:

“_____,我只会_____,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

(2)分小组合作创编对话,各小组派代表朗读创编的对话,师生评议。

四、合作表演,作业设计

1.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表演课文,教师深入各小组巡视交流。

2.(课件乱序出示本课插图)学生正确排序,再结合图片复述课文。

小结:

读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燕子会捉空中飞的害虫,啄木鸟会捉树干里的害虫,青蛙会捉田里的害虫,七星瓢虫爱吃蚜虫。

它们都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们。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教学反思

1.抓住重点词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如教学第1自然段时,我通过设置情境,抓住“可恶、多么、盼望”等词来理解棉花姑娘的内心感受,为下文的朗读理解做了情感铺垫。

2.抓重点段落,反复朗读,领悟课文。

如教学第2~4自然段时,我先引导学生读好棉花姑娘的三次请求,让学生通过越来越急切的朗读体会棉花姑娘着急的心情;接着引导学生朗读燕子、青蛙、啄木鸟的话,感受它们的礼貌与无奈;最后分角色朗读,进一步感受人物心理。

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自然理解了课文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