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0322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发展专项规划.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2368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350322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发展专项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1350322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发展专项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1350322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发展专项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1350322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发展专项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1350322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发展专项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1350322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发展专项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1350322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发展专项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1350322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发展专项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1350322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发展专项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1350322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发展专项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1350322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发展专项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1350322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发展专项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1350322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发展专项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350322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发展专项规划.docx

《1350322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发展专项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50322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发展专项规划.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350322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发展专项规划.docx

1350322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发展专项规划

四川省乐至县高级职业中学

“十三五”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发展规划

一、引言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国发〔2017〕4号)、《关于印发<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试行)>和〈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川教函〔2016〕501号)、《乐至县高级职业中学“十三五”规划》的有关文件精神,特修订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发展规划。

二、发展基础

(一)基本情况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连续办学14年,在校生数500余人,学生目前在校生共12个班,平均每班45人,其中高一就业班5个,升学班1个。

高二就业班5个,升学班1个。

年级

就业班

升学班

总数(人)

备注

一年级

2

1

153

二年级

5

1

255

三年级

(一)师资队伍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现有专职教师共12人。

其中专业教师4人,占专职教师人数的1/3;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人;双师型教师12人。

(同时学校还聘请2名具有丰富汽车维修经验的一线技术人才作为兼职教师,所有兼职教师均具有技师以上职业资格。

现在本专业已经拥有一支专兼结合、结构较合理的双师教师队伍,为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具体分工如下:

序号

姓名

专业

任课学科

1

陈磊

大学科班毕业

汽车钣喷

2

罗小琼

大学科班毕业

汽车故障诊断

3

蒋明华

大学科班毕业

汽车电器

4

蒋利娟

大学科班毕业

汽车底盘

5

杨玉勇

语文转行

汽车维护保养

6

彭奕翔

机械专业转行

汽车发动机

7

林虹

计算机专业转行

汽车营销

8

梁春富

电子专业转行

汽车底盘

9

林忠诚

电子专业转行

汽车电器

10

李元水

机械专业转行

汽车维护保养

11

徐贵铭

机械专业转行

实训管理员

12

李兴中

电子专业转行

实训管理员

(二)实训条件

目前,已拥有汽车发动机实训区、底盘实训区、汽车电器实训区等6个重点实训区。

学校与乐至昕雅达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教学实习提供了保障。

(三)教学改革成果

专业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强化课程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已形成了较为科学的课程体系。

现已初步形成“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改革目标,确定了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的一体化课程方案,为专业的发展明确了方向。

(四)社会影响力

利用专业资源优势,多年来我校多次为社会提供汽车维修职业方面的相关培训业务,如汽车维修工职业资格考前培训,汽车维修厂在职员工再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上岗培训等。

在本地汽车维修行业享有很高的声誉。

并在参加教师技能比赛中多次取得一等奖项。

(二)现状分析

优势

领导重视专业发展,教师团队再学习能力强,凝聚力强。

有14年的专业建设经验。

学生招生情况较好。

弱势

1.师资力量较薄弱,教师人数少,双师教师比例较小,专业教师占专职教师比例小,教师专业水平有待提升。

2.实训室建设规范性不强,设备陈旧且使用率较低,对技能竞赛满足程度不够。

3.汽车涂装及钣金项目实训条件待完善,课程体系建设较薄弱

潜势

汽车涂装和钣金项目的课程建设还不够深入,还要加强深入学习。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紧紧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战略的需要,坚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定位,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坚持“经营专业、突出特色、服务社会、开拓创新”,以提高质量为重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企相互促进的共同发展,创新校企合作机制,重构专业建设的管理平台,以互助、互利、共赢为基础,调动合作企业参与专业建设的积极性,积聚社会的人力物力资源,促进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将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等要素融入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构建校企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适应地方经济发展,走具有地方产业特色之路。

三、发展目标

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建设成市级示范专业,修订课程标准,增加专业课教师数量,提升专任教师教学能力和信息化能力,完善资阳市公共实训基地设施设备,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加强学生实习管理,增加招生规模,增加对口就业率的比例,增加用工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

争取把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成办学方式活、社会服务能力强、人才培养质量高的专业。

四、主要任务

1.校企合作平台建设

在学校招就办的指导下,成立汽车类专业群校企合作领导小组,联合乐至县昕雅达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等汽车维修企业成立汽车产教联盟,组建校企合作领导小组,不断探索并形成共育人才、共管过程、共享成果、共担责任的紧密型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体制。

通过政府、乐至县昕雅达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与学校的共同努力,有力推动内部优质资源共享,使产业支持专业、专业服务产业,增强学校办学活力和办学综合实力。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实施“三级递进、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参照汽车修理工等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与汽车行业和乐至县昕雅达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紧密合作,不断拓展订单培养,共同开发实用的专业课程,将企业文化、汽车文化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体,在教学实施的全过程,持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高端技能型汽车维修技术人才。

大力推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实行“332多学段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模式。

3.课程建设与教学组织

构建汽车运用与维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引入汽车行业标准和乐至县昕雅达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技术标准开发课程,改革教学内容。

力争建成校级精品课程1门。

4.师资队伍建设

构建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为主体的教学团队,聘请企业兼职教师达2名以上。

建设1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培养1名校级教学名师;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和3名骨干教师;聘请1名技能名师;培养3名企业兼职骨干教师,形成以技能名师为核心的兼职骨干教师团队。

5.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按“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的思路,依据高水平、开放式、生产性、共享型的建设原则,把汽车实训基地、汽车实训车间建成“教学、培训、技能鉴定、技术研发”四位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紧密联系行业企业,按“厂中校”模式建设1个具有教学功能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新建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2个,使本专业学生生产性实训所占比例达到80%以上。

6.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深化教学改革,构建教学指挥运行系统、监控系统、评价系统组成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行校企共同评价。

建立适合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柔性化教学管理机制,强化顶岗实习组织实施的过程管理。

建立人才培养工作双证书获取率、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满意率、用人单位满意率“四率”考核评价制度,切实保障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7.学生素质拓展建设

充分利用学校搭建的学生素质拓展平台,联合乐至县昕雅达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等企业,通过第二课堂活动、专家讲座、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加强学生的职业养成教育,把汽车文化、企业文化、职业道德等教育融入教学活动中。

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团队意识等,全面拓展学生的素质能力。

8.教学共享资源库建设

建设一个优质的共享型教学资源库,能实现资源上传、网络教学、在线辅导、网上答疑、网上备课、网上考试、信息管理等功能。

该资源库应综合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新能源、汽车钣金与涂装、汽车售后服务等汽车行业相关内容,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

五、实施计划与经费预算

(一)成立汽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形成校企深度合作的长效机制

在学校招就办的指导下,聘请乐至县交通运管部门、汽车维修企业、全国汽车类专业职业教育各方面专家,成立汽车类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群的建设与发展。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以企业化的管理模式运营,以开放式办学为特征,以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为依托,以订单教育为着力点,以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为己任,以培养汽车市场所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校企紧密合作,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

(二)实施“三级递进、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专业教育教学改革

1.实施“三级递进、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落实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充分利用汽车维修企业人力和设备资源,在汽车维修企业3、4月的淡季充分利用企业兼职教师进行教学,在汽车维修企业7、8月旺季组织学生开展实习,使人才培养得到企业的全力配合,实现工学交替。

通过实际工作岗位的任务驱动学习和职业素质熏陶,通过学校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共同培养,通过三学段基本技能(一级)、三学段专业技能(二级)、两学段综合技能(三级)的递进式交替学习和工作,形成“三级递进、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2.实施订单培养

通过乐至县昕雅达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与学校的共同努力,成立汽车订单班,针对岗位要求,定向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将企业文化、汽车文化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体,将校企合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为学生的实习就业搭建起崭新的宽广平台,为企业培养满足汽车修理工岗位能力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有力推动内部优质资源共享,使产业支持专业、专业服务产业,增强专业办学活力和办学综合实力。

3.实施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将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贯穿于课程设计、教材开发、教学组织的全过程,做到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一致,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一致。

实现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

充分利用“校中厂”的工作环境,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开展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实际工作项目任务时,学到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将汽车文化、企业文化和职业养成要求渗透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方法手段,创新教学形态。

4.实行“332多学段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模式

将第一、二学年各分为三个学段,将第三学年分为两个学段,实行“332多学段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模式。

充分利用汽车维修企业人力和设备资源,在汽车维修企业3、4月制造和销售的淡季充分利用企业兼职教师进行教学,在汽车维修企业7、8月制造和销售的旺季组织学生开展实习,使人才培养得到企业的全力配合,实现工学交替。

通过实际工作岗位的任务驱动学习和职业素质熏陶,利用学校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共同培养,通过三学段基本技能、三学段专业技能、两学段综合技能的递进式交替学习和工作,实现“三级递进、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

(三)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加强专业课程建设

1.人才培养定位与职业岗位分析

(1)职业面向

主要就业单位:

汽车维修企业、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制造企业。

主要就业部门:

汽车修理厂、汽车4S店、汽车总装配车间、汽车零部件制造车间、汽车试制车间、汽车性能检测试验室等。

(2)可从事的工作岗位:

核心工作岗位:

汽车维修、汽车装调、汽车零部件加工。

相关工作岗位:

汽车试验工、质检员、车身匹配工、班组长、工段长。

2.合作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与汽车行业和有关企业合作,从汽车修理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出发,引入汽车维修行业和企业的技术标准,结合汽车行业汽车修理工职业资格证书要求,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开发基于汽车运用与维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面向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课程标准。

新建设完成1门校级精品课程。

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教材,加大课程建设力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打造“双师”教学团队,提升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素质与能力

1.教学团队建设

建设一支“双师”素质优良与“双师”结构合理的校级优秀教学团队。

建立10人以上的兼职教师资源库,常年聘请兼职教师2名以上,使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15%,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0%以上,培养1名校级教学名师;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和3名骨干教师;聘请1名技能名师;培养2名企业兼职骨干教师。

2.专业带头人培养

通过到国外进修,大型知名品牌汽车维修企业挂职锻炼和参加四川省汽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课题研究工作及学术交流等途径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将专业带头人培养成既能把握专业(群)建设与改革发展方向,又能把握行业和职业发展方向,具有较强的专业课程开发和教学能力,理论和实践水平较高,在四川省汽车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领军人物。

3.骨干教师培养

在现有的“双师”素质教师中选择4名教学经验相对丰富、动手能力相对较强的教师作为骨干教师进行重点培养,使其成为实施新课程体系的骨干力量。

三年建设期内安排4名骨干教师分别到企业顶岗实践,时间不少于半年。

4名骨干教师每年共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研讨会不少于8次。

4.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要求,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校企合作多渠道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参与专业教学,制订企业技术专家指导实习和授课的管理和薪酬制度,与企业技术专家签订聘任协议书,建立一个10名以上数量的兼职教师资源库,每年聘请企业兼职教师2名以上,建立由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双师”共同授课制度。

5.双师素质教师培养

(1)认真执行专业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践制度。

按照专业教师的发展方向,要求每位专业教师必须对口联系一家汽车维修企业,每年必须有至少一个月的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顶岗实践,切实锻炼教师的实际工作能力。

(2)认真落实专业教师实践技能达标制度。

根据国家汽车维修职业能力标准要求,开展专业教师的职业资格认证考核,逐步采取教学任务安排与职业资格挂钩,教师授课薪酬与认证等级挂钩等措施。

(3)培养专业教师社会服务能力,鼓励教师参与多种形式的对外技术服务、技术研发等社会服务工作,把教师的社会服务绩效纳入教师的工作绩效考核。

(4)认真落实青年教师培养以老带新制度。

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通过集体备课、公开课、示范课、说课等活动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6.师德师风建设

坚持“师德”首位,形成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师德师风建设有效机制。

成立专业带头人牵头的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专业的师德师风规范,使本专业教师的思想道德作风建设有章可循,目标明确;研究制订师德师风考核奖励办法,把教师的师德师风作为对教师考核聘用的重要内容,体现到日常的考核中去。

以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为宗旨,树立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观念。

7.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通过专家讲座、学期集训,开展中职教育理论学习,促进教育思想观念更新;通过集体备课、公开课、示范课、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方法研讨、一体化教学比赛、优质教学设计比赛等措施,提高教学水平;通过教学团队竞赛、教学成果交流等活动,培养团队意识、提高协作能力。

加强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培养,每学年组织教师对最新教科研和新技术应用进行交流。

(五)建设四位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提高基地育人功能

为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紧密联系行业企业,按照“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的思路,依据高水平、开放式、生产性、共享型的建设原则,把汽车实训基地、汽车技术培训部建设成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技术研发”四位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按“校中厂”模式建好“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按“厂中校”模式建好具有教学功能的实习基地,新建稳定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满足专业学生实训实习锻炼的需要。

1.在企业内部建设“厂中校”

在现有的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中实施校企深度融合,有效利用企业设备、人力和实际工作任务等资源,建成具有教学功能的校外实习基地。

在乐至县昕雅达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内部建设“厂中校”,为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期间的吃饭、住宿、集中培训和现场同步视频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2.积极开拓校外实习基地

为了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结合顶岗实习,在建好校内实训基地的同时,积极拓展校外实习基地。

新建2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使本专业学生生产性实训基地能够确保实践教学的需要。

3.加强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机制建设

(1)完善校内实训基地教学运行机制

制定完善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例如场地使用规定、实训人员管理规定、材料领用管理规定、设备使用维护管理规定、生产性实训管理规定、顶岗实习管理规定等。

规范校内生产性实训,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和职业氛围,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内汽车实训基地,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养成。

开发制订实习标准、实训教材、实训指导手册、技能试题库和实训考核标准等,开展实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形成适应汽车维修专业特点的实训教学长效运行机制。

(2)创新校外实习基地的长效运行机制

成立由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组成联合教研组,具体完成校外实习基地的教学及学生管理工作,对学生在企业的实习环节,实施员工式管理,探索学生实训与顶岗实习的新模式,负责专任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实践活动,以培养教师的“双师”素质,同时对企业员工培训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

不断探索校外实习基地的管理机制和体制,实现共管双赢。

(六)实施系统化教育教学管理,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1.建立“五员联动”监控机制

继续实施教务处教学检查员、教务员、学生信息员、企业人员等“五员联动”监控机制。

充分利用校园信息化网络资源进行教育教学管理,完善校内生产性实训组织管理规定和教学规章制度,建立质量保障的监控与评价体系;完善教学质量管理系统和实训质量管理系统,健全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完善教学质量督导机制。

2.实施人才培养质量年度评价制

在教育行政部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指导下,学校实行人才培养质量年度评价制,在评价中,实行主管部门、学校与企业联合评价;学校对教学校系实行教学质量年度目标考核制,促进各教学校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完善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通过对毕业生岗位适应情况的调查及对教学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等,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3.建立五率考核机制

通过双证率、就业率、半年以上顶岗实习率、校内生产性实训率、毕业生满意率对教学工作进行自我评估、自我督促、自我完善。

4.加强顶岗实习管理

企业和学校进行深度融合,共同制订校外顶岗实习教学标准,探索实习企业协议制、导师指导式、实习评价双轨制等管理办法。

建立顶岗实习工作规范章程及管理制度,依据企业实际管理制度和岗位要求设计训练任务方案,制订相应的顶岗实习教学计划,校企联合建立顶岗实习教学环节的考核和管理方案,加强过程管理与监控,落实学校与企业联合签发“工作经历证书”制度。

(七)建设素质拓展平台,提升专业学生素质

本专业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融老区文化、汽车文化、校园文化于一体,传承“万众一心、紧跟党走、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精神。

充分利用学校搭建的学生素质拓展平台,联合汽车维修企业,通过第二课堂活动、汽车文化讲座、汽车行业专家报告会、心理健康教育和汽车维修技能竞赛等活动,选聘汽车维修企业劳动模范和技术能手作为德育辅导员,培养学生诚信品质、工作态度、团队精神、敬业创新精神和责任意识。

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团队意识等,全面拓展学生的素质能力。

(八)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

建设一个优质的共享型教学资源库,能实现资源上传、网络教学、在线辅导、网上答疑、网上备课、网上考试、信息管理等功能。

突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和授课计划、课程考核、教学方法和手段等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更好地保障教学质量。

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建设汽车拆装、汽车检测和汽车调试等虚拟车间,构筑教学资源共享和师生交流学习的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学校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规划实施领导小组,部署规划的设计、实施和调整,保证规划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对规划实施的过程进行监控,及时总结反思;建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专项子规划小组,具体落实子规划的制定及实施,细化五年规划,并落实到日常工作之中;各教职工全员参与规划的实施,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二)责任保障

建立实施规划的各层级的责任机制,规划逐项落实到各分管校长、各处室负责人、各教研组和年级,明确责任目标、责任人;根据规划制定相应的年度、学期工作目标和计划,形成较详尽的计划方案体系,把规划落实到位;并建立相应的责任考核机制,保证规划的有效实施。

(三)政府保障

通过取得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为以下方面提供切实的保障。

一是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保证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二是多渠道增加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在学校基础建设、重点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上加大投入;落实职业教育经费,加强农村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

三是给予政策扶持,努力营造更加良好的职业教育大发展的社会环境。

根据本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就业需求和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将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四是加强舆论宣传,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

广泛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传优秀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贡献,改变轻视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四)经费保障

以国家省市县中职教育专项经费、学费减免为主要来源,按照2018、2019、2020年三个自然年财务预算,逐步实现学校十三五修订案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