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八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2422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64.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八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湖北省八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湖北省八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湖北省八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湖北省八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湖北省八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湖北省八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湖北省八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湖北省八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湖北省八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湖北省八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湖北省八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湖北省八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湖北省八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湖北省八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八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

《湖北省八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八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北省八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

湖北省八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湖北省八校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理科综合试题

1.生物实验过程中经常会用到染色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红色

B.RNA与甲基绿的亲和力大,易被甲基绿染液染成绿色

C.健那绿染液是活体染色剂,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D.醋酸洋红染液是酸性染色剂,可以将细胞内的染色体染成深色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健那绿是将活细胞中线粒体染色的活性染料; 

2、染色体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详解】用苏丹Ⅲ染液可以将脂肪细胞中贮存的脂肪染成橘黄色,A错误;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B错误;健那绿染液是活性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C正确; 醋酸洋红染液是碱性染色剂,可以将细胞内的染色体染成深色,D错误。

故选C。

2.肌糖原和肌动蛋白是人体肌肉细胞的两种大分子物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肌糖原的单体是葡萄糖,肌动蛋白的单体是氨基酸

B.肌糖原和肌动蛋白的合成都需要ATP水解供能

C.肌糖原和肌动蛋白在肌肉细胞内合成场所不同

D.肌糖原和肌动蛋白的合成都需要以RNA为模板

【答案】D

【解析】

【分析】

肌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多糖,肌动蛋白是一种蛋白质。

吸能反应往往伴随着ATP的水解,放能反应往往伴随着ATP的合成。

【详解】肌糖原是多糖,多糖的单体是葡萄糖,肌动蛋白是蛋白质,组成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A正确;肌糖原和肌动蛋白的合成都是吸能反应,都需要ATP水解供能,B正确;肌动蛋白在肌细胞中的核糖体上合成,肌糖原在肌细胞的滑面内质网上合成,故二者在肌肉细胞内合成场所不同,C正确;肌糖原的合成不需要以RNA为模板,D错误。

故选D。

3.豌豆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H]与氧气最终在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下生成水,该过程伴随H+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如图所示),产生的能量促使ATP合成。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色素氧化酶分布在线粒体内膜上

B.产生的能量大部分转移到ATP中

C.H+的这种跨膜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

D.类囊体膜上可能发生类似H+跨膜运输过程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豌豆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H]与氧气最终在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下生成水”,说明该反应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场所在线粒体内膜上。

根据图示“H+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的过程需要载体蛋白”,可知该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

【详解】豌豆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水,场所在线粒体内膜上,故细胞色素氧化酶分布在线粒体内膜上,A正确;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故该过程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B错误;由题意可知,H+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故为协助扩散,C正确;光反应过程中水光解也能产生[H],同时也产生ATP,光反应的场所在类囊体薄膜,故类囊体膜上也可能发生类似H+跨膜运输过程,D正确。

故选B。

4.某二倍体植物的两个植株①②杂交,得到③,对③的处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③到④的过程为诱变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

B.植株⑤⑥能通过有性杂交得到三倍体植株⑧,因而⑤⑥属于同一物种

C.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D.③到⑦的过程为花粉离体培养,涉及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③→④是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③→⑤→⑩是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③→⑤、③→⑥、⑤×⑥→⑧是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③→⑦→⑨是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据此答题。

【详解】射线处理是进行物理诱变,故③到④的过程为诱变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A正确;植株⑤⑥通过有性杂交得到的三倍体植株⑧不能产生可育后代,说明⑤⑥之间存在生殖隔离,故⑤⑥不属于同一物种,B错误;秋水仙素能够抑制前期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不能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C正确;③到⑦的过程是将花粉培养成幼苗,为花药离体培养的过程,涉及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变异的应用,重点考查育种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育种方法的原理、方法、优点、缺点、实例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5.将全部核DNA分子双链经32P标记的1个果蝇精原细胞置于不含32P标记的培养基培养,先经过一次有丝分裂,再经过一次减数分裂,产生了8个精细胞。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中期和1个减I中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相同,标记的染色单体数不同

B.有丝分裂后期和1个减I后期细胞内染色体数不同,标记的染色体数也不同

C.1个减工后期和1个减Ⅱ后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相同,标记的染色体数不同

D.产生的8个精细胞,每个细胞内含有4条染色体,均有2条被标记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用32P标记的精原细胞在不含32P的原料中进行了一次有丝分裂,则DNA分子中都是一条链含32P,一条链不含32P。

产生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仍是在不含32P的原料进行复制,所以每条染色体上的两个DNA分子中只有1条链含有32P。

【详解】果蝇的精原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若进行有丝分裂,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每个DNA均有一条链带有标记,一条链不带标记,故进行有丝分裂时前期带有标记的染色体为8条、带有标记的染色单体为16条,有丝分裂后期带有标记的染色体数是16条,有丝分裂结束后,子细胞中每个DNA分子只有一条链有标记,细胞中含有标记的染色体数是8条;子细胞中DNA进行再次复制进行减数分裂,由于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每条染色体上只有一条染色单体有标记,故减数第一次分裂时细胞中含有8条有标记的染色体、8条有标记的染色单体,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故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有标记,有标记的染色单体数也为4条,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细胞中含有标记的染色体数仍为4条,由于姐妹染色体分向两个细胞是随机的,所以形成的精细胞中含有标记的染色体数不确定,综上分析,有丝分裂中期和1个减I中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相同,标记的染色单体数不同,A正确;有丝分裂后期和1个减I后期细胞内染色体数不同,标记的染色体数也不同,B正确;1个减工后期和1个减Ⅱ后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相同,但标记的染色体数不同,C正确;产生的8个精细胞,每个细胞内含有4条染色体,但有标记的染色体数可能为0~4条,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DNA分子的复制,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识记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6.模型方法是现代科学方法的核心内容之一。

下列有关模型的说法,错误的是

A.科学家用电镜拍摄的细胞膜结构显微照片是物理模型

B.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物理模型

C.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对生物进化的解释模型是概念模型

D.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和“S”型曲线是数学模型

【答案】A

【解析】

【分析】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模型构建是生物学教学、研究和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

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提出模型的形式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等。

(1)物理模型是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

 

(2)概念模型是通过分析大量的具体形象,分类并揭示其共同本质,将其本质凝结在概念中,把各类对象的关系用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来表述,用文字和符号突出表达对象的主要特征和联系。

例如:

用光合作用图解描述光合作用的主要反应过程,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等。

 

(3)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

对研究对象的生命本质和运动规律进行具体的分析、综合,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如数学方程式、关系式、曲线图和表格等来表达,从而依据现象作出判断和预测。

例如:

细菌繁殖N代以后的数量Nn=2n。

【详解】拍摄的细胞膜结构显微照片属于实物图,不属于物理模型,A错误;由分析内容可知,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物理模型,B正确;由分析内容可知,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运用了模型建构法中的概念模型,C正确;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和“S”型曲线都是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D正确。

故选A。

【点睛】理解物理模型中的“实物”并非要研究的对象本身是解题关键。

7.下图为人体吞噬细胞吞噬细菌后,吞噬细胞内处理过程的示意图(①为过程,②为结构)。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的方式是[①]____(填名称),吞噬过程说明细胞膜的结构具有____。

(2)溶酶体是由[②]____(填名称)形成的一种细胞器,其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为什么溶酶体膜不被分解?

请提出一种假说,解释这种现象:

____。

(3)溶酶体的结构损伤会引起某些疾病,例如肺部吸入硅尘(SiO2)后,SiO2会被吞噬细胞吞噬,但是由于细胞内缺乏________,而SiO2却能破坏溶酶体膜,使其中的水解酶释放出来,破坏细胞结构,使细胞死亡,最终导致肺功能受损。

(4)细胞自噬是真核生物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稳机制,它通过溶酶体对细胞内受损的蛋白质、细胞器等进行分解。

自噬溶酶体内的物质被分解后,其产物的去向是____和____。

由此推测,当环境中营养物质缺乏时,细胞的自噬作用会___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答案】

(1).胞吞(或内吞)

(2).(一定的)流动性(3).高尔基体(4).溶酶体的膜在结构上比较特殊,如经过修饰等,不会被水解酶分解(5).分解SiO2的酶(6).被回收利用(7).被排出细胞外(8).增强

【解析】

【分析】

吞噬细胞依靠细胞膜的流动性内吞细菌等大分子物质,硅尘进入机体后,由于吞噬细胞内的溶酶体内没有相应的水解酶,硅尘不能被分解,而且硅尘会破坏溶酶体膜,使溶酶体内的水解酶释放出来,进而破坏细胞结构。

【详解】

(1)由图可知,吞噬细胞通过胞吞的方式吞噬细菌,说明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由图可知,溶酶体是高尔基体脱落的小泡形成的,由于溶酶体的膜在结构上比较特殊,如经过特殊修饰等,不会被水解酶分解,所以溶酶体内部尽管含有多种水解酶,却不分解溶酶体膜。

(3)吞噬细胞的溶酶体中缺乏分解硅尘的酶,而硅尘却能破坏溶酶体膜,使其中的水解酶释放出来,破坏细胞结构,使细胞死亡,最终导致肺的功能受损。

(4)自噬溶酶体内的物质被分解后,如果是对细胞有用的物质,细胞可以再利用,而废物则被排出细胞,由此推测,当环境中营养物质缺乏时,细胞的自噬作用会增强,以满足自身细胞对营养物质的需求。

【点睛】本题结合吞噬细胞内溶酶体的产生和作用过程图解,考查细胞器的来源和功能,要求考生明确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形成的。

能理解细胞自噬对于细胞自稳的调节机制和意义。

8.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而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pH属于____变量,所以三支试管的pH应____,

(2)探究胃蛋白酶活性的观测指标是____。

(3)如将实验的材料换为新鲜肝脏研磨液和H2O2溶液,你认为是否科学?

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

(4)若某同学直接选用双缩脲试剂来检测实验结果,你认为是否合理?

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

【答案】

(1).无关

(2).适宜且相同(3).相同的时间内蛋白块体积的变化(4).否(5).H2O2在加热的条件下会分解(6).否(7).胃蛋白酶本身是蛋白质,也会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出现紫色现象

【解析】

【分析】

分析表格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0℃、37℃、70℃),因变量为蛋白块体积的变化,根据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即只有自变量不同,其他无关变量都应相同且适宜。

【详解】

(1)由分析内容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PH应为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在各组中应适宜且相同,故三支试管的pH应适宜且相同。

(2)由于蛋白酶的本质也是蛋白质,故本实验不能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可通过观察相同的时间内蛋白块体积的变化来表示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

(3)由于H2O2在加热的条件下会分解,不同温度下H2O2自身分解的速率不同,故不宜用H2O2和H2O2酶作为实验材料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4)由于胃蛋白酶本身也是蛋白质,也会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出现紫色现象,故不能用双缩脲试剂来检测实验结果。

【点睛】本题结合实验过程,考查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首先要求考生掌握影响酶活性的主要因素;其次要求考生掌握实验设计的原则(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根据表格信息判断该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再进一步分析实验过程。

9.把等量新鲜的不同植物叶片(叶面积相同)放在密闭透明的容器内(形状大小相同).并把它们暴露在不同颜色的光照下(光照强度相同)。

经过8小时后,对容器内的氧气进行测量,得到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

请回答下列问题:

注:

4个容器内植物叶片呼吸速率相同。

(l)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实验中的光合作用反应速率是植物叶片的____(填“净光合速率”或“总光合速率”)。

(2)容器1和2内O2增加量不同的原因是____。

(3)容器1和3内O2增加量不同,原因是植物种类的不同,则其影响因素可能是____。

(4)如果将实验的时间适当延长(其他条件不变).最终发现容器1和3内O2增加到一定数值后不再增加,原因是________(实验过程中叶片活性始终不变)。

【答案】

(1).植物种类和光的颜色

(2).净光合速率(3).叶片中的色素吸收的红光远大于绿光,导致容器1内的净光合速率远大于容器2内的(4).光合作用酶的活性(或含量)不同(5).容器内的CO2浓度降低,导致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或净光合作用速率为零),O2含量不再增加

【解析】

【分析】

分析表格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包括植物种类、光的颜色,因变量是O2增加量。

因此根据表格中氧气的增加量可以作出相应判断。

【详解】

(1)该实验中除了植物种类不同,各组中另一个不同的处理是光的颜色不同,故实验的自变量为植物种类和光的颜色,通过检测不同条件下氧气的释放量来表示植物的净光合速率。

(2)容器1和2内的自变量为光照颜色不同,由于叶片中的色素吸收的红光远大于绿光,导致容器1内的净光合速率远大于容器2内的净光合速率,所以容器1和2内O2增加量不同。

(3)容器1和3的自变量是植物的种类不同,两个容器内O2增加量不同,可能是不同植物体内光合作用酶的活性或含量不同。

(4)由于各组净光合速率大于0,所以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光合作用的不断进行导致容器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逐渐降低,进而限制了光合速率,当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容器1和3内O2不再增加。

【点睛】本题考查叶绿体结构及色素的分布和作用、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的相关知识点,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光合作用的场所、过程等知识点。

10.某雌雄同株异花多年生植物,其叶有宽叶(A)和窄叶(a),茎有紫茎(B)和绿茎(b),现用两纯合品种杂交,所得F1再进行自交,F2中宽叶紫茎:

宽叶绿茎:

窄叶紫茎:

窄叶绿茎=7:

1:

3:

1,已知该植物有一种基因组成的精子不具受精能力。

请回答下列问题:

(l)叶的宽窄和茎的颜色遗传遵循____定律,亲本基因型为____。

(2)不具受精能力的精子基因组成为____,参照孟德尔实验验证过程,若要验证这一结论,可以选择F1为父本与表现型为____的植株杂交,若结果为____(写出表现型和比例),则该结论成立。

(3)现有某宽叶紫茎植株M与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杂交,若正反交结果在表现型的比例上不同,则M的基因型为_________。

【答案】

(1).基因白由组合(或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2).AABB和aabb(3).Ab(4).窄叶绿茎(5).宽叶紫茎:

窄叶紫茎:

窄叶绿茎=1:

1:

1(6).AaBb

【解析】

【分析】

根据:

两纯合品种杂交,所得F1再进行自交,F2中宽叶紫茎:

宽叶绿茎:

窄叶紫茎:

窄叶绿茎=7:

1:

3:

1,其中7:

1:

3:

1是9:

3:

3:

1的变式,所以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由于F2中A-bb中减少了2份,结合题干信息“该植物有一种基因组成的精子不具受精能力”,若不具备受精能力的精子是ab,则F2代不会出现窄叶绿茎(aabb)的个体,故可推知Ab的精子不具备受精能力。

【详解】

(1)根据F2中宽叶紫茎:

宽叶绿茎:

窄叶紫茎:

窄叶绿茎=7:

1:

3:

1,其中7:

1:

3:

1是9:

3:

3:

1的变式,可以推出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根据分析内容可知,Ab的精子不具备受精能力,故群体中不含AAbb的个体,根据F2中宽叶紫茎:

宽叶绿茎:

窄叶紫茎:

窄叶绿茎=7:

1:

3:

1,其中7:

1:

3:

1是9:

3:

3:

1的变式,可知F1的基因型为AaBb,故两纯合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

(2)根据分析内容可知,不具受精能力的精子基因组成为Ab,若要验证这一结论,可以选择F1为父本与表现型为窄叶绿茎的植株杂交,理论上F1产生的雄配子种类和比例为AB:

Ab:

aB:

ab=1:

1:

1:

1,若Ab的精子不具有受精能力,则实际F1产生的雄配子种类和比例为AB:

aB:

ab=1:

1:

1,窄叶绿茎的植株产生的雌配子为ab,故F1为父本与表现型为窄叶绿茎的植株杂交的子代为宽叶紫茎:

窄叶紫茎:

窄叶绿茎=1:

1:

1,所以若结果为宽叶紫茎:

窄叶紫茎:

窄叶绿茎=1:

1:

1,则Ab的精子不具有受精能力的结论成立。

(3)某宽叶紫茎植株M(A-B-)与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杂交,由于Ab的精子不具有受精能力,所以若正反交结果在表现型的比例上不同,则说明M能产生Ab的配子,故M的基因型为AaBb。

【点睛】能根据所给特殊比例推理不具有受精能力的精子是解题的关键,可根据F2中数量减少的表现型用假设法推理出不具有受精能力的精子基因型。

11.苦橙源于地中海国家。

苦橙味道虽苦,但浑身是宝。

苦橙的果皮、花朵、枝叶以及未成熟的果实均可用来提取芳香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芳香油组成成分比较复杂,主要包括____________。

苦橙中提取出来的橙花油与其他芳香油一样,也具有较强的____性。

(2)水蒸气蒸馏法是植物芳香油提取的常用方法,根据蒸馏过程中原料放置的位置,可以将水蒸气蒸馏法划分为水中蒸馏、水上蒸馏和____。

(3)苦橙皮精油的提取方法通常为____,该法和水蒸气蒸馏法在制备精油过程中都用到的试剂是____,橙皮油制备过程中使用该物质的目的是____。

(4)蒸馏和萃取都用到了蒸馏装置,蒸馏的产物随水蒸气蒸馏形成____收集在容器中,而萃取产物利用蒸馏装置是要将____蒸去。

【答案】

(1).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2).挥发(3).水气蒸馏(4).压榨法(5).Na2SO4(6).使橙皮油易于与水分离(或油水易于分离)(7).油水混合物(8).有机溶剂(或萃取剂)

【解析】

【分析】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

蒸馏法、压榨法和萃取等。

(1)蒸馏法:

芳香油具有挥发性。

把含有芳香油的花、叶等放入水中加热,水蒸气能将挥发性较强的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油水混合物又会重新分成油层和水层,除去水层便得到芳香油,这种提取方法叫蒸馏法。

根据蒸馏过程中原料放置的位置,将水蒸气蒸馏法划分为水中蒸馏、水上蒸馏和水气蒸馏。

(2)萃取法:

这种方法需要将新鲜的花等植物材料浸泡在乙醚、石油醚等低沸点的有机溶剂中,使芳香油充分溶解,然后蒸去低沸点的溶剂,剩下的就是芳香油。

(3)压榨法:

在橘子、柠檬、甜橙等植物的果皮中,芳香油的含量较多,可以用机械压力直接榨出,这种提取方法叫压榨法。

【详解】

(1)植物芳香油的成分比较复杂,主要成分是萜类及其衍生物。

苦橙中提取出来的橙花油与其他芳香油一样,也具有较强的挥发性。

(2)根据分析内容可知,根据蒸馏过程中原料放置的位置,可以将水蒸气蒸馏法划分为水中蒸馏、水上蒸馏和水气蒸馏。

(3)由于橙皮精油的有效成分在用水蒸气蒸馏法时会发生部分水解,因此采用压榨法。

该方法与水蒸气蒸馏法中都用到Na2SO4,在压榨法中该试剂的作用是使橙皮精油与水更容易分离。

(4)蒸馏过程中,蒸馏的产物随水蒸气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而萃取产物利用蒸馏装置是要将有机溶剂蒸去,对萃取液进行浓缩,在浓缩之前,一般还要进行过滤,除去萃取液中的不溶物。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有效成分提取的三种方法的过程及原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理解应用能力。

12.我国科学家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融合Bt杀虫基因,并将其导入棉花,创造出Bt转基因抗虫棉。

请回答该技术中的有关问题:

(l)基因工程是在____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常用的DNA连接酶有____。

(2)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是____,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

PCR中需要的特殊酶为____。

(3)Bt毒蛋白基因必须插入棉花细胞的____,检测Bt毒蛋白基因是否导入棉花细胞的方法是________。

(4)要检测抗虫棉是否成功,除了进行分子检测外,还需进行____水平的鉴定,如做____实验。

【答案】

(1).分子

(2).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3).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4).Taq酶(热稳定DNA聚合酶)(5).染色体的DNA上(6).DNA分子杂交(7).个体(8).抗虫接种

【解析】

【分析】

基因工程操作的工具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基因工程操作的步骤为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

目的基因的检测有多种手段,如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分子杂交技术;③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详解】

(1)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故基因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常用的DNA连接酶有从大肠杆菌分离出来的E.coliDNA连接酶和从T4噬菌体中分离出来的T4DNA连接酶。

(2)在PCR技术中扩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

PCR中需使用的特殊酶是热稳定的DNA聚合酶(或Taq酶)。

(3)Bt毒蛋白基因必须插入棉花细胞的染色体的DNA上,使目的基因的遗传特性得以稳定维持和表达。

检测Bt毒蛋白基因是否导入棉花细胞的方法是DNA分子杂交的方法。

(4)要检测抗虫棉是否成功,除了进行分子检测外,还需进行个体水平的鉴定,在个体水平上检测Bt基因在受体植株内是否成功表达,可采用的方法是抗虫接种实验。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基因工程的工具和操作步骤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