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16年级必背112首古诗大全附注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0421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89 大小:65.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16年级必背112首古诗大全附注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部编版语文16年级必背112首古诗大全附注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部编版语文16年级必背112首古诗大全附注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部编版语文16年级必背112首古诗大全附注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部编版语文16年级必背112首古诗大全附注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部编版语文16年级必背112首古诗大全附注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9页
部编版语文16年级必背112首古诗大全附注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9页
部编版语文16年级必背112首古诗大全附注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9页
部编版语文16年级必背112首古诗大全附注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9页
部编版语文16年级必背112首古诗大全附注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9页
部编版语文16年级必背112首古诗大全附注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9页
部编版语文16年级必背112首古诗大全附注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9页
部编版语文16年级必背112首古诗大全附注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9页
部编版语文16年级必背112首古诗大全附注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9页
部编版语文16年级必背112首古诗大全附注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9页
部编版语文16年级必背112首古诗大全附注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9页
部编版语文16年级必背112首古诗大全附注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9页
部编版语文16年级必背112首古诗大全附注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9页
部编版语文16年级必背112首古诗大全附注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9页
部编版语文16年级必背112首古诗大全附注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9页
亲,该文档总共8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16年级必背112首古诗大全附注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部编版语文16年级必背112首古诗大全附注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16年级必背112首古诗大全附注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8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语文16年级必背112首古诗大全附注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4)疑:

怀疑。

5)瑶台:

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小时候我不认识月亮,将它呼作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人的明镜,飞到了天上。

这首诗写孩提时代对月亮稚气的认识,描绘月亮的美妙与神奇,宛若仙境般的景象。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解:

知道,懂得。

2)三秋:

秋季,一说指晚秋,农历九月。

3)二月:

早春,农历二月,一说指春季。

4)过:

经过。

5)斜(xié

):

倾斜,歪斜。

可以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可以催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刮过江面能掀起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竹倾斜。

这是一首咏物诗,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敬畏之情。

部编版一年级(下)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不觉晓:

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2)晓:

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

3)闻:

听见。

4)啼鸟:

鸟啼,鸟的啼叫声。

5)知多少:

不知有多少。

6)知:

不知,表示推想。

春天睡醒不觉天已大亮,到处是鸟儿清脆的叫声。

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吹落了多少芳香的春花。

这首诗描绘春天早晨的绚丽风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汪伦:

李白的朋友。

2)踏歌:

唐代民间流行的一种手拉手、两足踏地为节拍的歌舞形式,可以边走边唱。

3)桃花潭:

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

《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

深千尺:

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4)不及:

不如。

李白乘舟将要离别远行,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桃花潭水即使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这是一首千古传颂的送别诗,表达了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静夜思:

安静的夜晚产生的思绪。

2)床:

此诗中的“床”字,是争论和异议的焦点。

今传五种说法。

①指井台。

②指井栏。

③“窗”的通假字。

④取本义,即坐卧的器具。

⑤胡床(即马扎,一种坐具)。

3)疑:

好像。

4)举头:

抬头。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这是一首思乡诗,诗中勾勒了一幅月夜思乡图,抒发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寻:

寻访。

2)隐者:

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

3)不遇:

没有遇到,没有见到。

4)童子:

没有成年的人,小孩。

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

言:

回答,说。

5)云深:

指山上的云雾。

6)处:

行踪,所在。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

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他行踪。

这首诗主要写了诗人和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高洁的性格和诗人对他的仰慕之情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小娃:

男孩儿或女孩儿。

2)艇:

船。

3)白莲:

白色的莲花。

4)踪迹:

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5)浮萍:

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这首诗写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小主人公富有童真童趣的喜爱之情。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泉眼:

泉水的出口。

2)惜:

吝惜。

3)照水:

映在水里。

4)晴柔:

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5)尖尖角:

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6)上头:

上面,顶端。

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这首诗小巧、精致,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生机盎然,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画鸡

【明】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1)裁:

裁剪,这里是制作的意思。

2)将:

助词,用在动词和来、去等表示趋向的补语之间。

3)平生:

平素,平常。

4)轻:

随便,轻易。

5)言语:

这里指啼鸣,喻指说话,发表意见。

6)一:

一旦。

7)千门万户:

指众多的人家。

2.翻译

头上的红色冠子不用特别剪裁,雄鸡身披雪白的羽毛雄纠纠地走来。

它平生不敢轻易鸣叫,它叫的时候,千家万户的门都打开。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公鸡的威武,写出了它的高洁,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情怀。

二年级

部编版二年级(上)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凌寒:

冒着严寒。

2)遥:

远远地。

知:

知道。

3)为(wè

i):

因为。

4)暗香:

指梅花的幽香。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

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写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质,抒发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赞美之情。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蓬头:

形容小孩可爱。

2)稚子:

年龄小的、懵懂的孩子。

3)垂纶(lú

n):

钓鱼。

纶,钓鱼用的丝线。

4)莓(mé

一种野草。

5)苔:

苔藓植物。

6)映:

遮映。

7)借问:

向人打听问路。

8)应(yì

ng):

回应,答应,理睬。

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子正在学垂钓,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

遇到有人问路,他老远就招着小手,因为不敢大声应答,唯恐鱼儿被吓跑。

这是一首描写儿童生活情趣的诗,描绘了一个小孩专注认真钓鱼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儿童垂钓的喜爱之情。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鹳雀楼:

古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永济市境内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

2)白日:

太阳。

3)依:

依傍。

4)尽:

消失。

5)欲:

想要。

6)穷:

尽,使达到极点。

7)千里目:

眼界宽阔。

8)更:

再。

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

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这首诗描写了登高望远的情景,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香炉:

指香炉峰。

2)紫烟:

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

3)遥看:

从远处看。

4)挂:

悬挂。

5)川:

河流,这里指瀑布。

6)直:

笔直。

7)三千尺:

形容山高。

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8)疑:

9)银河:

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10)九天:

极言天高。

太阳照耀香炉峰生出袅袅紫烟,远远望去瀑布像长河悬挂山前。

仿佛三千尺水流飞奔直冲而下,莫非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间。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描写了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色,抒发了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绝:

无,没有。

2)万径:

虚指,指千万条路。

3)人踪:

人的脚印。

4)孤:

孤零零。

5)蓑笠(suōlì

蓑衣和斗笠。

6)独:

独自。

群山中的鸟儿飞得不见踪影,所有的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

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渔翁寒江独钓图,表达了诗人虽处境孤独,但仍傲岸不屈的性格。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1)宿:

住,过夜。

2)危楼:

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

3)危:

高。

4)百尺:

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

5)星辰:

天上的星星统称。

6)语:

说话。

7)恐:

唯恐,害怕。

8)惊:

惊动。

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

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这是一首写景诗,描绘了山寺的高耸,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庙宇工程艺术的惊叹以及对神仙般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之情。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1)川:

平川、平原。

2)阴山:

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3)穹庐(qió

nglú

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4)笼盖四野(yǎ):

笼盖草原的四面八方。

5)苍苍:

青色。

苍,青,天苍苍,天蓝蓝的。

6)茫茫:

辽阔无边的样子。

7)见(xià

同“现”,显露。

辽阔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阴山脚下。

天空像个巨大的帐篷,笼盖着整个原野。

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碧绿的原野茫茫不尽。

一阵风吹过,牧草低伏,露出一群群正在吃草的牛羊。

这首民歌歌咏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了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部编版二年级(下)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村居:

住在农村。

2)拂堤杨柳:

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3)醉:

迷醉,陶醉。

4)春烟:

春天水泽、草木等蒸发出来的雾气。

5)散学:

放学。

6)纸鸢:

风筝。

鸢,老鹰。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

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

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

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这首诗描写了一群活泼的儿童放风筝的动人画面,整首诗洋溢着欢声笑语的氛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碧玉:

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2)妆:

装饰,打扮。

3)一树:

满树。

4)绦(tāo):

用丝编成的绳带。

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5)裁:

裁剪。

6)似:

如同,好像。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

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歌咏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离离:

青草茂盛的样子。

2)枯:

枯萎。

3)荣:

茂盛。

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4)远芳:

草香远播。

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

5)侵:

侵占,长满。

6)晴翠:

草原明丽翠绿。

7)王孙:

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远方的友人。

8)萋萋:

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

古原上长满茂盛的青草,年年岁岁枯萎了又昌荣。

原野上的大火无法烧尽,春风一吹它又遍地滋生。

远处的春草侵占了古道,阳光下的绿色连着荒城。

我又在这里送友人远去,萋萋芳草尽是离别之情。

这是一曲野草颂,更是一首生命的颂歌。

写出了野草旺盛的生命力,表达了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毕竟:

到底,言外有名不虚传的意味。

2)四时:

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3)同:

相同。

4)接天:

像与天空相接。

5)无穷碧:

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边无际的碧绿。

6)别样红:

红得特别出色。

别样,宋代俗语,特别,不一样。

六月里的西子湖啊,到底特殊,秀丽的风光和其他时节迥然不同。

碧绿的莲叶连接天际,浩渺无尽,红日与荷花相映,色彩分外鲜艳娇红。

这首诗通过描写六月西湖的美丽景色,传达出诗人对友人林子方的眷恋之情。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黄鹂:

黄莺,鸣声悦耳。

2)白鹭:

鹭鸶,羽毛纯白,能高飞。

3)窗含:

谓由窗往外望西岭,好似嵌在窗框中,故曰窗含。

4)西岭:

即成都西南的岷山,其雪常年不化,故云千秋雪。

这是想象之词。

5)东吴:

指长江下游的江苏一带。

成都水路通长江,故云东吴万里船。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间鸣叫,一行白鹭向湛蓝的高空里飞翔。

西岭雪山的景色仿佛嵌在窗里,往来东吴的航船就停泊在门旁。

这首诗描写了早春的景象,四句诗描绘了四幅画面,表达了诗人内心愉悦的心情。

悯农(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悯:

怜悯。

这里有同情的意思。

2)粟:

泛指谷类。

3)子:

指粮食颗粒。

4)四海:

指全国。

5)闲田:

没有耕种的田。

6)犹:

仍然。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这首诗反映了古代农民的悲惨生活,借此批判当时社会的不公平,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疾苦的同情。

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1)舟夜书所见:

夜晚在船上记下所看见的景象

2)书,记、写。

2

3)渔灯:

渔船上的灯火。

3

4)孤光:

孤零零的灯光。

5)萤:

萤火虫,比喻灯光像萤火虫一样微弱。

6)风簇浪:

风吹起了波浪。

簇,聚集,簇拥。

漆黑之夜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像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

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像撒落无数的星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优美的河上夜景,体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细微的观察力。

三年级

部编版三年级(上)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牧童:

放牧牛羊的小孩。

这里是指放牛的娃娃。

2..黄牛:

牛的一种。

3.振:

振荡;

回荡。

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4.林樾(yuè

指道旁成阴的树林。

樾,树荫。

5.意欲:

6.鸣蝉:

鸣叫的知了。

7.闭口:

闭上嘴巴,不发出声音的意思。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这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诗歌,诗中描绘牧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表达诗人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山行:

在山中行走。

2.远上:

登上远处的。

3.寒山:

深秋季节的山。

4.石径:

石子铺成的小路

5.坐:

6.枫林晚:

傍晚时的枫树林。

7.霜叶:

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8.于:

比。

弯曲的石头小路远远地伸至深秋的山巅,在白云升腾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停下马车来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霜染后枫叶那鲜艳的红色胜过二月春花。

这是一首秋景诗,既描绘了绚丽多彩的秋天景色,又赞美了枫叶高洁的品质,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荷尽:

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2.擎:

举,向上托。

3.雨盖:

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4.菊残:

菊花凋谢。

5.犹:

6.傲霜:

不怕霜冻寒冷,坚强不屈。

7.君:

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

8.须记:

一定要记住。

9.橙黄橘绿时:

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这是一首送给好友的勉励诗。

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胸襟以及对朋友的鼓励、支持。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萧萧:

风声。

2.客情:

旅客思乡之情。

3.挑:

用细长的东西拨动。

4.促织:

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

5.篱落:

篱笆。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这首诗是诗人旅居异乡触景生情写下的,抒发了诗人旅居在外的思乡之情。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中断:

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

2.楚江:

长江流经旧楚地的一段。

3.开:

劈开,断开。

4.至此:

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

5.回:

回漩,回转。

6.两岸青山:

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

7.出:

突出,出现。

8.日边来:

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这是一首山水诗,诗人描绘了长江波澜壮阔、天门山雄奇秀丽的自然风光,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赞美之情。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潋滟:

水波荡漾、波光闪动的样子。

2.方好:

正显得美。

3.空濛:

细雨迷濛的样子。

4.亦:

也。

5.奇:

奇妙。

6.欲:

可以;

如果。

7.西子:

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8.总相宜:

总是很合适,十分自然。

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

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描绘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出的独特魅力,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湖光:

湖面的波光。

2.两:

指湖光和秋月。

3.和:

和谐。

指水色与月光交相辉映。

4.潭面:

指湖面。

5.镜未磨:

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此句意思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

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6.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7.白银盘:

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8.青螺:

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这是一首山水诗,诗人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

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发:

启程。

2.一日还:

一天就可以到达。

3.还:

归;

返回。

4.猿:

猿猴。

5.啼:

鸣、叫。

7.住:

停息。

8.万重山:

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清晨告别白云之间的白帝城,千里外的江陵一日就能到达。

江两岸的猿在不停地啼叫着,轻快的小舟已驶过万重青山。

这首诗描写了长江三峡水流湍急,轻舟飞驰的壮丽景象,抒发了诗人在流放后,重获自由的轻松喜悦之情。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罗裙:

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

2.一色裁:

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

3.芙蓉:

指荷花。

4.看不见:

指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