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深度复习讲义.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57643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3.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数学深度复习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中考数学深度复习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中考数学深度复习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中考数学深度复习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中考数学深度复习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中考数学深度复习讲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中考数学深度复习讲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中考数学深度复习讲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中考数学深度复习讲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中考数学深度复习讲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中考数学深度复习讲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中考数学深度复习讲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中考数学深度复习讲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中考数学深度复习讲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中考数学深度复习讲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中考数学深度复习讲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中考数学深度复习讲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中考数学深度复习讲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中考数学深度复习讲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中考数学深度复习讲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数学深度复习讲义.docx

《中考数学深度复习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数学深度复习讲义.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数学深度复习讲义.docx

中考数学深度复习讲义

2012年中考数学深度复习讲义(教案+中考真题+模拟试题+单元测试)梯形

◆考点聚焦

1.了解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的概念.

2.掌握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并能进行计算和证明.

3.通过作辅助线灵活地解决与梯形有关的问题.

4.掌握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和梯形面积公式,了解梯形中位线定理.

◆备考兵法

1.本节内容在考试中主要涉及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三角形与梯形中位线定理.考查的形式有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有时也会出现开放题和探索题.主要以计算和证明为主,图形的变换和运动、面积类问题也容易和梯形挂上钩.

2.解答时需要添加一些较明显的辅助线,将梯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矩形或平行四边形来解决,体会转化的思想.

◆识记巩固

1.梯形:

一组对边______,另一组对边_______的四边形叫梯形.

等腰梯形:

两腰_______的梯形叫等腰梯形.

直角梯形:

有一个角_________的梯形叫直角梯形.

2.等腰梯形的特征:

(1)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_______.

(2)等腰梯形的对角线_______.

(3)等腰梯形是_______对称图形,其对称轴是_________.

3.等腰梯形的判定:

(1)_____________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定义)

(2)_________________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3)_______________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4.三角形和梯形的中位线定理:

(1)三角形的中位线________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_______.

(2)梯形的中位线_______于两底且等于两底和的_______.

5.梯形的面积:

如图所示,S梯形ABCD=(AB+CD)•DE=________(用L表示中位线,h表示高).

在该梯形中,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识记巩固参考答案:

1.平行不平行相等直角2.

(1)相等

(2)相等(3)轴过两底中点的直线3.

(1)两腰相等

(2)同一底上的两角相等(3)对角线相等4.

(1)平行一半

(2)平行一半5.ch

(1)S=S

(2)S=S(3)S=S

◆典例解析

例1(2011安徽芜湖,21,8分)如图,在梯形ABCD中,DC‖AB,AD=BC,BD平分过点D作,过点C作,垂足分别为E、F,连接EF,求证:

为等边三角形. 

【答案】

证明:

因为DC‖AB,,所以.

又因为平分,所以………………2分

因为DC‖AB,所以,所以所以4分

因为,所以F为BD中点,又因为,所以……6分

由,得,所以为等边三角形.………………8分

例2(2011山东泰安,27,10分)已知,在梯形ABCD中,AD∥BC,∠ABC=900,BC=2AD,E是BC的中点,连接AE、AC.

(1)点F是DC上一点,连接EF,交AC于点O(如图①),求证:

△AOE∽△COF

(2)若点F是DC的中点,连接BD,交AE于点G(如图②),求证:

四边形EFDG是菱形。

 

【答案】证明:

∵点E是BC的中点,BC=2AD

∴EC=BE=12BC=AD

又∵AD∥EC

∴四边形AECD为平行四边形

∴AE∥DC

∴∠AEO=∠CFO,∠EAO=∠FCO

∴△AOE∽△COF

(2)证明:

连接DE

∵AD∥BE,AD=BE

∴四边形ABED是平行四边形

又∠ABE=900

∴□ABED是矩形

∴GE=GA=GB=GD=12BD=12AE

∵E、F分别是BC、CD的中点

∴EF、GE是△CBD的两条中位线

∴EF=12BD=GD,GE=12CD=DF

又GE=GD∴EF=GD=GE=DF

则四边形EFDG是菱形

例3(2008,四川广安)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E为CD中点,连结AE并延长A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

(1)求证:

CF=AD;

(2)若AD=2,AB=8,当BC为多少时,点B在线段AF的垂直平分线上?

为什么?

解析

(1)证明:

∵AD∥BC,∴∠F=∠DAE.

又∵∠FEC=∠AED,CE=DE,

∴△FEC≌△AED,

CF=AD.

(2)当BC=6时,点B在线段AF的垂直平分线上.

∵BC=6,AD=2,AB=8,

∴AB=BC+AD.

又∵CF=AD,BC+CF=BF,

∴AB=BF.

∴点B在AF的垂直平分线上.

点评在

(2)中要证点B在线段AF的垂直平分线上,其实是依据到AF的两端点A,F距离相等的点在AF的垂直平分线上来证的,即只需从证明AB=BF出发倒推即可.

拓展变式1在梯形ABCD中,AD∥BC,AD+BC=CD,E是AB的中点,则∠CED=_____度.

答案90

拓展变式2如图,直角梯形ABCD的中位线EF的长为a,垂直于底的腰AB的长为b,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_______.

答案:

ab

2011年中考真题

一、选择题

1.(2011江苏扬州,7,3分)已知下列命题:

①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④内错角相等。

其中假命题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答案】B

2.(2011山东滨州,12,3分)如图,在一张△ABC纸片中,∠C=90°,∠B=60°,DE是中位线,现把纸片沿中位线DE剪开,计划拼出以下四个图形:

①邻边不等的矩形;②等腰梯形;③有一个角为锐角的菱形;④正方形.那么以上图形一定能被拼成的个数为()

A.1B.2C.3D.4

 

【答案】C

3.(2011山东烟台,6,4分)如图,梯形ABCD中,AB∥CD,点E、F、G分别是BD、AC、DC的中点.已知两底差是6,两腰和是12,则△EFG的周长是()

A.8B.9C.10D.12

 

【答案】B

4.(2011浙江台州,7,4分)如图,在梯形ABCCD中,AD∥BC,∠ABC=90º,对角线BD、AC相交于点O。

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是()

 

A.∠1=∠4B.∠1=∠3C.∠2=∠3D.OB2+OC2=BC2

【答案】B

5.(2011台湾台北,15)图(五)为梯形纸片ABCD,E点在上,且,=3,=9,=8。

若以为折线,将C折至上,使得与交于F点,则长度为何?

 

A.4.5B。

5C。

5.5D.6

【答案】B

6.(2011山东潍坊,11,3分)已知直角梯形ABCD中,AD∥BC,∠BCD=90°,BC=CD=2AD,E、F分别是BC、CD边的中点,连接BF、DE交于点P,连接CP并延长交AB于点Q,连接AF,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CP平分∠BCD

B.四边形ABED为平行四边形

C.CQ将直角梯形ABCD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D.△ABF为等腰三角形

 

【答案】C

7.(2011山东临沂,12,3分)如图,梯形ABCD中,AD∥BC,AB=CD,AD=2,BC=6,∠B=60°,则梯形ABCD的周长是()

 

A.12B.14C.16D.18

【答案】C

8.(2011四川绵阳11,3)如图,在等腰梯形站ABCD中,AB//CD,对角线AC、BD相交于O,∠ABD=30°,AC⊥BC,AB=8cm,则△COD的面积为

 

A.B. 

C.D. 

【答案】A

9.(2011湖北武汉市,7,3分)如图,在梯形ABCD中,AB∥DC,AD=DC=CB,若∠ABD=25°,则∠BAD的大小是

A.40°.  B.45°.C.50°.   D.60°.

 

【答案】C

10.(2011湖北宜昌,12,3分)如图,在梯形ABCD中,AB∥CD,AD=BC,点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HGF=∠GHEB.∠GHE=∠HEF

C.∠HEF=∠EFGD.∠HGF=∠HEF

 

(第12题图)

【答案】D

11.

12.

二、填空题

1.(2011福建福州,13,4分)如图4,直角梯形中,∥,,则度.

 

【答案】 

2.(2011浙江湖州,14,4)如图,已知梯形ABCD,AD∥BC,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OD与△BOC的面积之比为1:

9,若AD=1,则BC的长是.

 

【答案】3

3.(2011湖南邵阳,16,3分)如图(六)所示,在等腰梯形ABCD中,AB∥CD,AD=BC,AC⊥BC,∠B=60°,BC=2cm,则上底DC的长是_______cm。

 

【答案】2.提示:

∠CAB=90°-60°=30°,

又∵等腰梯形ABCD中,∠BAD=∠B=60°,

∴∠CAD=∠BAD-∠BAC=30°。

又∵CD∥AB,∴∠DCA=∠CAB=30°=∠DAC。

∴CD=AD=BC=2cm。

4.(2011江苏连云港,16,3分)一等腰梯形两组对边中点连线段的平方和为8,则这个等腰梯形的对角线长为_______.

【答案】 

5.(2011江苏宿迁,15,3分)如图,在梯形ABCD中,AB∥DC,∠ADC的平分线与∠BDC的平分线的交点E恰在AB上.若AD=7cm,BC=8cm,则AB的长度是▲cm.

 

【答案】15

6.(2011重庆江津,13,4分)在梯形ABCD中,AD∥BC,中位线长为5,高为6,则它的面积是___________.

【答案】30•

7..(2011江苏南京,10,2分)等腰梯形的腰长为5㎝,它的周长是22㎝,则它的中位线长为___________㎝.

【答案】6

8.(2011山东临沂,19,3分)如图,上面各图都是用全等的等边三角形拼成的一组图形,则在第10个这样的图形中,共有个等腰梯形.

 

⑴⑵⑶

【答案】100

9.(2011湖北襄阳,17,3分)如图4,在梯形ABCD中,AD∥BC,AD=6,BC=16,E是BC的中点.点P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A出发,沿AD向点D运动;点Q同时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C出发,沿CB向点B运动.点P停止运动时,点Q也随之停止运动.当运动时间t=秒时,以点P,Q,E,D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答案】2或 

10.(2011江苏盐城,15,3分)将两个形状相同的三角板放置在一张矩形纸片上,按图示画线得到四边形ABCD,则四边形ABCD的形状是▲.

 

【答案】等腰梯形

11.

12.

三、解答题

1.(2011安徽芜湖,21,8分)如图,在梯形ABCD中,DC‖AB,AD=BC,BD平分过点D作,过点C作,垂足分别为E、F,连接EF,求证:

为等边三角形. 

【答案】

证明:

因为DC‖AB,,所以.

又因为平分,所以………………2分

因为DC‖AB,所以,所以所以4分

因为,所以F为BD中点,又因为,所以……6分

由,得,所以为等边三角形.………………8分

2.(2011山东菏泽,17

(2),7分)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B=90°,∠C=45°,AD=1,BC=4,E为AB中点,EF∥DC交BC于点F,求EF的长.

 

 【答案】解:

过点A作AG∥DC,∵AD∥BC,

∴四边形AGCD是平行四边形,

∴GC=AD,

∴BG=BC-AD=4-1=3,

在Rt△ABG中,

AG= ,

∵EF∥DC∥AG,

∴,

∴EF= .

3.(2011山东泰安,27,10分)已知,在梯形ABCD中,AD∥BC,∠ABC=900,BC=2AD,E是BC的中点,连接AE、AC.

(1)点F是DC上一点,连接EF,交AC于点O(如图①),求证:

△AOE∽△COF

(2)若点F是DC的中点,连接BD,交AE于点G(如图②),求证:

四边形EFDG是菱形。

 

【答案】证明:

∵点E是BC的中点,BC=2AD

∴EC=BE=12BC=AD

又∵AD∥EC

∴四边形AECD为平行四边形

∴AE∥DC

∴∠AEO=∠CFO,∠EAO=∠FCO

∴△AOE∽△COF

(2)证明:

连接DE

∵AD∥BE,AD=BE

∴四边形ABED是平行四边形

又∠ABE=900

∴□ABED是矩形

∴GE=GA=GB=GD=12BD=12AE

∵E、F分别是BC、CD的中点

∴EF、GE是△CBD的两条中位线

∴EF=12BD=GD,GE=12CD=DF

又GE=GD∴EF=GD=GE=DF

则四边形EFDG是菱形

4.(2011四川南充市,17,6分)如图,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AD∥BC,点E,F在BC上,且BE=CF,连接DE,AF.

求证:

DE=AF.

 

【答案】证明:

∵BE=FC

∴BE+EF=FC+EF,即BF=CE

∵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

∴AB=DC∠B=∠C

在⊿DCE和⊿ABF中,

DC=AB

∠B=∠C

CE=BF

∴⊿DCE≌⊿ABF(SAS)

∴DE=AF

5.(2011四川南充市,21,8分)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AD=AB=CD=2,∠C=600,M是BC的中点。

(1)求证:

⊿MDC是等边三角形;

(2)将⊿MDC绕点M旋转,当MD(即MD′)与AB交于一点E,MC即MC′)同时与AD交于一点F时,点E,F和点A构成⊿AEF.试探究⊿AEF的周长是否存在最小值。

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如果存在,请计算出⊿AEF周长的最小值.

 

【答案】

(1)证明:

过点D作DP⊥BC,于点P,过点A作AQ⊥BC于点Q,

∵∠C=∠B=600

∴CP=BQ=AB,CP+BQ=AB

又∵ADPQ是矩形,AD=PQ,故BC=2AD,

由已知,点M是BC的中点,

BM=CM=AD=AB=CD,

即⊿MDC中,CM=CD,∠C=600,故⊿MDC是等边三角形.

 

(2)解:

⊿AEF的周长存在最小值,理由如下:

连接AM,由

(1)平行四边形ABMD是菱形,⊿MAB,⊿MAD和⊿MC′D′是等边三角形,

∠BMA=∠BME+∠AME=600,∠EMF=∠AMF+∠AME=600

∴∠BME=∠AMF)

在⊿BME与⊿AMF中,BM=AM,∠EBM=∠FAM=600

∴⊿BME≌⊿AMF(ASA)

∴BE=AF,ME=MF,AE+AF=AE+BE=AB

∵∠EMF=∠DMC=600,故⊿EMF是等边三角形,EF=MF.

∵MF的最小值为点M到AD的距离,即EF的最小值是.

⊿AEF的周长=AE+AF+EF=AB+EF,

⊿AEF的周长的最小值为2+.

6.(2011浙江杭州,22,10)在直角梯形ABCD中,AB∥CD,∠ABC=90°,AB=2BC=2CD,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线段OA,OB的中点分别为点E,F.

(1)求证:

△FOE≌△DOC;

(2)求sin∠OEF的值;

(3)若直线EF与线段AD,BC分别相交于点G,H,求的值.

 

【答案】

(1)证明:

∵E,F分别为线段OA,OB的中点,∴EF∥AB,AB=2EF,∵AB=2CD,∴EF=CD,∵AB∥CD,∴EF∥CD,∴∠OEF=∠OCD,∠OFE=∠ODC,∴△FOE≌△DOC;,

(2)在△ABC中,∵∠ABC=90°,∴,.∵EF∥AB,∴∠OEF=∠CAB,∴ 

(3)∵△FOE≌△DOC,∴OE=OC,∵AE=OE,AE=OE=OC,∴.∵EF∥AB,∴△CEH∽△CAB,∴,∴,∵EF=CD,∴ 

 ,同理,∴,∴ 

7.(2011浙江温州,18,8分)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B∥CD,点M是AB的中点.

求证:

△ADM≌△BCM.

 

【答案】证明:

在等腰梯形ABCD中,AB∥CD,

∴AD=BC,∠A=∠B,

∵点M是AB的中点,

∴MA=MB,

∴△ADM≌△BCM

8.(2011四川重庆,24,10分)如图,梯形ABCD中,AD∥BC,∠DCB=45°,CD=2,BD⊥CD.过点C作CE⊥AB于E,交对角线BD于F.点G为BC中点,连结EG、AF.

(1)求EG的长;

(2)求证:

CF=AB+AF.

 

【答案】

(1)解∵BD⊥CD,∠DCB=45°,∴∠DBC=∠DCB=45°,

∴CD=DB=2,∴CB=DB2+CD2=22,

∵CE⊥AB于E,点G为BC中点,∴EG=12CB=2.

 

(2)证明:

证法一:

延长BA、CD交于点H,∵BD⊥CD,∴∠CDF=∠BDH=90°,

∴∠DBH+∠H=90°,∵CE⊥AB于E,∴∠DCF+∠H=90°,

∴∠DBH=∠DCF,又CD=BD,∠CDF=∠BDH,∴△CDF≌△BDH(ASA),

DF=DH,CF=BH=BA+AH,∵AD∥BC,∴∠DBC=∠ADF=45°,

∠HDA=∠DCB=45°,∴∠ADF=∠HAD,又DF=DH,DA=DA,

∴△ADF≌△ADH(SAS),∴AF=AH,

又CF=BH=BA+AH,∴CF=AB+AF.

证法二:

在线段DH上截取CH=CA,连结DH.

 

∵BD⊥CD,BE⊥CE,∴∠EBF+∠EFB=90°,∠DCF+∠DFC=90°.

又∠EFB=∠DFC,∴∠EBF=∠DCF.

又BD=CD,BA=CH,∴△ABD≌△HCD.

∴AD=HD,∠ADB=∠HDC.

又AD∥BC,∴∠ADB=∠DBC=45°.

∴∠HDC=45°.∴∠HDB=∠BDC-∠HDC=45°.

∴∠ADB=∠HDB.

又AD=HD,DF=DF,∴△ADF≌△HDF,∴AF=HF.

∴CF=CH+HF=AB+AF.

9.(2011湖南邵阳,19,8分)在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顺次连结EF,FG,GH,HE。

(1)请判断四边形EFGH的形状,并给予证明;

(2)试添加一个条件,使四边形EFGH是菱形。

(写出你所添加的条件,不要求证明)

 

 【答案】解:

(1)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如下:

连结AC,BD,由E,F,G,H分别是所在边的中点,

知EF∥AC,且EF=AC,GH∥AC,且GH=AC,

∴GH∥EF,且GH=EF,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10.(2011湖南益阳,15,6分)如图6,在梯形ABCD中,AB∥CD,AD=DC,

求证:

AC是∠DAB的平分线.

 

【答案】解:

∵,∴.

∵,∴.

∴,即是的角平分线.

11.(2011湖南益阳,21,12分)图10是小红设计的钻石形商标,△ABC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四边形ACDE是等腰梯形,AC∥ED,∠EAC=60°,AE=1.

(1)证明:

△ABE≌△CBD;

(2)图中存在多对相似三角形,请你找出一对进行证明,并求出其相似比(不添加辅助线,不找全等的相似三角形);

(3)小红发现AM=MN=NC,请证明此结论;

(4)求线段BD的长.

 

【答案】⑴证明:

   ,. 

 ,

 ,

 ,.  

在  . 

⑵答案不唯一.如.

证明:

,,

 .

 其相似比为:

⑶由

(2)得,. 

 

同理.

 .

⑷作,

 ,.

 ,,,

 . 

 ,,  

 .

12.(2011江苏苏州,23,6分)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是梯形,AD∥BC,∠A=90°,BC=BD,CE⊥BD,垂足为E.

(1)求证:

△ABD≌△ECB;

(2)若∠DBC=50°,求∠DCE的度数.

 

【答案】证明:

(1)∵AD∥BC,∴∠ADB=∠EBC.

又∵CE⊥BD,∠A=90°,∴∠A=∠CEB.

在△ABD和△ECB中,

 

 ∴△ABD≌△ECB.

(2)解法一:

∵∠DBC=50°,BC=BD,∴∠EDC=65°.

又∵CE⊥BD,∴∠CED=90°.

∴∠DCE=90°-∠EDC=25°.

解法二:

∵∠DBC=50°,BC=BD,∴∠BCD=65°.

又∵∠BEC=90°,∴∠BCE=40°.

∴∠DCE=∠BCD-∠BCE=25°.

13.(2011湖北黄石,19,7分)如图(6),在中,AD∥BC,AB=DC,E是BC的中点,连接AE,DE,求证:

AE=DE

 

【答案】证明:

∵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

∴∠B=∠C

∵E是BC的中点

∴BE=EC

在△ABE的△DCE中

AB=DC

∠B=∠C

BE=EC

∴△ABE≌△DCE

∴AE=DE

14.(2011广东茂名,22,8分)如图,在等腰△ABC中,点D、E分别是两腰AC、BC上的点,连接AE、BD相交于点O,∠1=∠2.

(1)求证:

OD=OE;                      (3分)

(2)求证:

四边形ABED是等腰梯形;                (3分)

(3)若AB=3DE,△DCE的面积为2,求四边形ABED的面积.      (2分)

 

【答案】

(1)证明:

如图,∵△ABC是等腰三角形,∴AC=BC,∴∠BAD=∠ABE,

又∵AB=BA、∠2=∠1,∴△ABD≌△BAE(ASA),

∴BD=AE,又∵∠1=∠2,∴OA=OB,

∴BD-OB=AE-OA,即:

OD=OE.•

 

(2)证明:

(1)知:

OD=OE,∴∠OED=∠ODE,

∴∠OED=-∠DOE),

同理:

∠1=-∠AOB),

又∵∠DOE=∠AOB,∴∠1=∠OED,∴DE∥AB,

∵AD、BE是等腰三角形两腰所在的线段,∴AD与BE不平行,

∴四边形ABED是梯形, 又由

(1)知∴△ABD≌△BAE,∴AD=BE

∴梯形ABED是等腰梯形.

(3)解:

(2)可知:

DE∥AB,∴△DCE∽△ACB,

∴,即:

∴△ACB的面积=18,

∴四边形ABED的面积=△ACB的面积-△DCE的面积=18-2=16.

15.(2011山东东营,19,8分)(本题满分8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DB平分∠ADC,∠ABC=120°,∠C=60°,∠BDC=;延长CD到点E,连接AE,使得∠E=∠C。

 

(1)求证:

四边形ABDE是平行四边形;

(2)若DC=12,求AD的长。

【答案】

(1)证明:

∵∠ABC=120°,∠C=60°,∴∠ABC+∠BCD=180°

∴AB∥DC。

即AB∥ED。

又∵∠C=60°,∠E=∠C,∠BDC=30°

∴∠E=∠BDC=30°∴AE∥BD所以四边形ABDE是平行四边形

(2)解:

由第

(1)问,AB∥DC。

∴四边形ABCD是梯形。

∵DB平分∠ADC,∠BDC=30°∴∠ADC=∠BCD=60°

∴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BC=AD

∵在△BCD中,∠C=60°,∠BDC=30°∴∠DBC=90°。

又已知DC=12

∴AD=BC=DC=6

16.(2011重庆市潼南,24,10分)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B∥CD,AD⊥DC,AB=BC,且AE⊥BC.

⑴求证:

AD=AE;

⑵若AD=8,DC=4,求AB的长.

【答案】解:

(1)连接AC-------------------------------1分

∵AB∥CD

∴∠ACD=∠BAC

∵AB=BC

∴∠ACB=∠BAC

∴∠ACD=∠AC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