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电子地图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61344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1.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航电子地图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导航电子地图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导航电子地图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导航电子地图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导航电子地图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导航电子地图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8页
导航电子地图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8页
导航电子地图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8页
导航电子地图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8页
导航电子地图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8页
导航电子地图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8页
导航电子地图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8页
导航电子地图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8页
导航电子地图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8页
导航电子地图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8页
导航电子地图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8页
导航电子地图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8页
导航电子地图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8页
导航电子地图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8页
导航电子地图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导航电子地图行业分析报告.docx

《导航电子地图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航电子地图行业分析报告.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导航电子地图行业分析报告.docx

导航电子地图行业分析报告

 

导航电子地图行业

分析报告

一、导航电子地图产业链

在整个导航电子地图产业链上主要有地图测绘和POI信息采集商、导航电子地图制作商、导航电子地图软件和系统方案解决商、GPS芯片等零件生产商、终端设备制造商和最终消费者。

在整个产业链上,导航电子地图是导航产业的基础和支撑。

二、全球定位系统GPS基本情况

全球定位系统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的新一代空间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其主要是为了陆、海、空三大领域提供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并用于情报收集、核爆炸监测和应急通讯等一些军事目的。

经过20余年的研究实验,耗资300亿美元,到1994年3月,全球覆盖率高达98%的24颗GPS卫星星座己布设完成。

最初GPS只限于军事用途,民用受到人为限制。

直到2000年5月美国政府取消民用限制后,大大地促进了民用普遍化。

卫星导航产业现已逐步演变为世界性高技术产业,成为目前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信息产业之一。

除美国的GPS外,目前世界上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还有俄罗斯的“格洛纳斯”、欧洲“伽利略”以及我国的“北斗”。

其中,GPS系统在民用领域的应用最为成熟、广泛,是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卫星导航产业的核心。

三、行业细分市场情况

根据导航电子地图应用领域的不同,导航电子地图市场可以细分为车载导航市场、消费电子导航市场和电子地图服务市场。

1、车载导航市场

汽车产业是最早采用GPS导航技术的行业,是导航产业发展的源动力,车载导航电子地图的主要客户是汽车生产商及其导航系统提供商。

车载导航系统是汽车厂商建于车内的嵌入式导航系统,通过车上的屏幕来显示相关导航信息,完成GPS导航的设备。

车载导航设备通过GPS专用地图卫星信号准确定位,

并能结合电子地图自动规划行驶路线,最终引导驾驶员到达目的地。

丰田汽车在2002年推出中国第一款装载导航系统的导航车型威驰,之后众多国际主流厂商纷纷在国内推出导航车型。

2、消费电子导航市场

消费电子导航设备包括PND和GPS手机两大类。

PND屏幕尺寸一般为4英寸左右,体积较小,可安装在驾驶仪表上方或者其他方便看到的位置,并且不需要与车内其他电子系统链接,携带方便、安装简车载导航系统

单、选择多样和价格低廉。

国际知名的PND品牌包括Garmin、TomTom、Mio等。

近年来主流手机厂商逐渐在自己的平台上集成GPS功能,推出了GPS手机,比如Nokia在国际上推出了N95、6110等系列GPS手机,引爆了GPS手机热潮。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推广,GPS导航功能在手机上的应用将更为普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3、电子地图服务市场

(1)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LBS服务

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LBS服务最大特点是其通过无线方式获得导航信息服务,是在线式导航,导航的计算主要在服务器端完成。

LBS服务主要包括两种定位方式,一是通过手机内置的GPS芯片获得位置信息通过无线网络传递给服务器端并从服务器端获得返

回结果进行导航及位置应用;第二种是通过移动运营商的网络基站进行定位,目前主要的基站定位技术是Cell-ID和A-GPS。

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LBS服务是一种移动通信与导航融合的服务形式,这类服务一般都具备非常强的位置相关性。

目前,LBS定位不仅能够提供基本的位置信息查询服务,还能够提供良好的导航服务。

例如滕瑞万里公司推出的“导航犬”手机导航业务,能够在手机终端实现良好的导航服务。

“导航犬”GPS手机导航服务基于CDMA1X网络,利用GPSOne技术,通过CDMA手机,为用户提供从当前位置到目的地的实时语音图像导航服务。

(2)互联网地图服务

互联网地图服务是指地图服务方根据用户提出的地理信息需求,通过自动搜索、人工查询、在线交流等方式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准确的地图信息、周边景物场所信息及出行

交通指引资讯的在线信息服务。

该服务将用户所需的本地信息、搜索结果直接在地图上呈现,同时提供地图浏览、公交路线、行车路线以及对目标地点的简介等常用功能。

目前互联网地图服务的提供商主要有三类:

一是专业的互联网地图服务提供商,如Mapbar、Go2Map等提供专业地图搜索的网站;第二种是专业搜索引擎厂商提供的地图搜索服务频道,如Baidu提供的地图搜索频道;第三种是政府机关提供的公益性电子地图查询服务。

(3)动态交通信息服务

动态交通信息服务由采集系统、处理系统、发布系统和接收系统等部分组成。

采集系统主要完成包括车流量、速度、交通事件、气象、停车位等动态信息和其他交通设施等静态信息数据的采集。

处理系统对采集到的各类信息进行融合和处理。

发布系统主要是对信息进行各种方式的发布,发布方式包括FM广播、移动通信网络、卫星网络等方式。

接收系统直接面向最终用户服务,包含移动终端用户、车载导航用户、消费电子导航用户等广大受众。

动态交通信息服务通过发布处理后的与导航电子地图所匹配的交通信息流为用户提供实时的道路拥堵状况,提高了驾驶者避免路面拥堵的能力,节省了用户旅行时间。

国际上比较成熟的动态交通服务系统包括日本的VICS系统和欧美的RDS-TMC系统,而国内动态交通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公司子公司世纪高通是目前国内唯一推出商业化运营服务的公司,已在Mio的C320t导航产品上实现商业化应用。

四、行业监管体制

1、行业主管部门及自律性组织

行业的主管部门为国家测绘局。

国家测绘局是国土资源部管理的主管全国测绘事业的行政机构,其主要职责包括:

拟定测绘行政法规、规章,制订测绘事业发展规划、测绘行业管理政策、技术标准并依法监督实施;组织并管理基础测绘、国界线测绘、行政区域界线测绘、地籍测绘和其他全国性或重大测绘项目、重大测绘科技项目;管理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组织指导基础地理信息社会化服务;管理国家测绘基准和测量控制系统;制订地籍测绘的规划和技术标准,管理审定地籍测绘资格,确认地籍测绘成果;拟定测绘单位资格审查认证管理办法;依法管理地图编制工作,审查向社会出版、展示的地图等。

行业自律性组织主要包括中国测绘学会、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等。

2、政府部门的监管体制

本行业业务属测绘行业范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规定,国家对从事测绘活动的单位实行测绘资质管理制度。

国家测绘主管部门对导航电子地图的监管贯穿于地图的开发、生产以及出版的全过程。

首先,国家测绘主管部门对从事导航电子地图开发和生产采取设立行业准入资质的方式进行管理,即相关从业单位应依法取得由国家测绘局颁发的包括导航电子地图制作业务范围在内的甲级测绘资质,并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地图编制出版管理条例》、《导航电子地图制作资质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方可从事测绘活动。

其次,从事测绘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条件,测绘人员进行测绘时,应当持有测绘作业证件上岗。

再次,导航电子地图在公开出版前须经过加密和审查环节。

导航电子地图的加密工作由国家测绘局授权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受理,受理单位对加密后的地图数据出具“地图数据保密技术处理证明”;导航电子地图的审查工作由国家测绘局、地图审查中心负责,对导航地图数据合法性、保密、技术等专业方面进行审查,经审查认定合格后由国家测绘局颁发审图号;此外,导航电子地图的出版需经新闻出版署批准的有相关资质的出版社从地图出版物的角度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后颁发出版号,产品方可成为印刷公开出版物。

五、行业主要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国家针对导航及电子地图行业的主要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主要包括:

1、1995年7月,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编制出版管理条例》,对在我国进行地图编制和出版做出相应规定。

2、2002年8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对在我国进行测绘活动进行了相应的规定。

3、2003年12月,国家测绘局、国家保密局联合发布《测绘管理工作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对测绘管理工作中的国家秘密范围做了明确规定。

4、2004年2月,国家测绘局发布《测绘资质分级标准》(下简称《标准》),《标准》根据测绘单位的不同资历将其分为甲级、乙级、丙级和丁级四类。

5、2004年2月,国家测绘局发布《测绘资质管理规定》,规定“在我国从事测绘活动的单位必须取得《测绘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测绘活动”。

6、2004年12月,国家测绘局发布《导航电子地图制作资质标准(试行)》,对我国从事导航电子地图制作企业所需要满足的条件做出具体的规定,比如注册资金、设备和人员。

7、2006年5月,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条例》,规定测绘成果的汇总、保管、利用必须经过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核。

8、2006年6月,国土资源部发布《地图审核管理规定》,规定地图出版、引进、展示、登载以及附加地图图形必须经过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审核。

9、2006年8月,信息产业部发布的《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中将“卫星导航地面系统及接收机、用户终端及新一代导航技术和产品的关键技术、导航、监测基础性产品的关键技术、导航、测控技术与其他专业技术融合的关键技术”列为发展重点。

10、2007年1月,国家改革与发展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商务部、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发布《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卫星导航应用服务系统列入了当前我国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

11、2007年3月,国家测绘局发布《导航电子地图安全处理技术基本要求》,规范导航电子地图数据采集、存储、交换和可视化表达全过程,构成了国家在国家导航电子地图开发生产方面的系列标准。

12、2007年4月,国家发改委颁布《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列示“加速卫星定位导航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13、2007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国家测绘行业的发展重点,并明确表示将“通过政府采购和项目带动等方式,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地理信息开发利用和增值服务,促进智能交通、现代物流、车载导航、手机定位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

14、2007年10月,国家发改委与商务部联合发布《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将“大地测量、海洋测绘、测绘航空摄影、行政区域界线测绘、地图编制中的地形图编制、普通地图编制的导航电子地图编制”列入禁止类。

15、2007年11月,国家测绘局发布《关于导航电子地图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对导航电子地图的数据采集、编制、出版、展示做出具体的规定。

16、2008年2月,国家测绘局、外交部、公安部、信息产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保密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互联网地图和地理信息服务网站监管意见》,对互联网地图和地理信息服务活动的市场准入、监管等做出明确规定。

17、2008年11月,国家测绘局局根据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印发了《关于为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做好测绘保障服务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对工程测量、地籍测绘、房产测量和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等测绘活动实行适度宽松的市场准入政策”。

18、2009年3月,国家测绘局对《测绘资质分级标准》进行了修订,原2004年2月发布的标准同时作废。

19、2009年12月,国家测绘局下发《关于加强互联网地图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互联网地图服务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互联网地图服务测绘资质,并在资质许可的范围内提供互联网地图服务”、“互联网地图的编制(包括编辑加工、格式转换、质量测评)更新等活动,必须由取得相应电子地图编制或者导航电子地图制作专业范围测绘资质的单位承担”等要求,加强了对互联网地图市场的监管。

六、全球导航电子地图市场情况

1、全球导航电子地图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

从全球角度看,西欧、北美、日本三个地区的导航电子地图行业起步比较早,历经十几年发展,市场正逐步成熟。

按照收入排名,目前世界前三的导航电子地图生产企业为NAVTEQ、TeleAtlas和Zenrin,其中NAVTEQ、TeleAtlas主要市场在欧美,Zenrin主要市场在日本。

(1)导航电子地图行业的特点

从欧、美、日导航产业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导航电子地图行业存在以下特点:

①市场集中度高

日本从1992年开始发展导航电子地图产业,由于企业对导航产业前景看好,同时日本政府没有为导航电子地图生产设置市场准入限制,在最初的几年内有十多家企业进行导航电子地图生产。

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到2001年只剩下Zenrin、ToyotaMapMaster和IPC三家企业。

欧美市场在发展的初期同样经历过多家导航地图企业并存的局面,但经过市场的洗礼,最后只剩下NAVTEQ和TeleAtlas两家企业。

②规模效应导致先入企业优势明显

由于导航电子地图开发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先入企业往往具有先发优势。

以NAVTEQ和TeleAtlas为例,NAVTEQ作为市场先发者,在2002年就实现财务盈利,而其竞争对手TeleAtlas直到2007年才初次实现财务盈利。

从三家国际领先的导航电子地图提供商的收入和利润状况可以看出,欧美的导航电子地图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期,而日本市场则处于相对成熟期。

要详细了解导航地图市场就必须从其下游应用行业入手,以下从车载导航、消费电子导航、电子地图服务三大应用市场对国际三大市场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2)车载导航市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车载导航市场是带动导航产业发展的龙头,从世界范围看,导航市场的发展都是从车载导航开始的,然后新车的导航系统装配率逐渐提高,最终绝大部分汽车厂商都会将导航系统作为汽车的标准配置。

日本的车载导航市场始于1992年,新车中装配车载导航仪的比例,即新车装配率,由1992年的0.4%,提高到1996年的12.2%,2001年达到36%,到2007年则达到79%。

继日本之后,欧洲市场于1998年启动,美国市场则于2000年启动。

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西欧车载导航系统的销售量达到218万台,按当年新车销量1674万辆计算,新车装配率为13%;同期北美车载导航系统的销售量为181万台,新车销量1772万辆,新车装配率为10.2%。

车载导航系统市场的集中度比较高。

在欧美市场上,车载导航系统供应商基本集中在BOSCH、西门子VDO、电装等几家企业;日本市场则是由先锋、电装、松下、阿尔派等所占据。

导航电子地图企业可以向这些导航系统供应商销售地图数据,也可以直接向汽车厂商直接销售。

不管通过何种方式销售,导航电子地图作为汽车的零部件,均受到汽车厂商严格的质量控制测试等要求,进入门槛非常高,合作也非常紧密。

(3)消费电子导航市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消费电子导航市场在欧美和日本的发展情况有所不同。

日本于1992年就开始车载导航系统的开发与销售,而且车载导航的快速发展与日本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基本同步,所以车载导航系统普及程度很高,压缩了消费电子导航市场在日本的发展空间,PND等产品的销量较小。

相比之下,消费电子导航市场在欧美发展却非常迅猛,增长速度惊人,西欧市场上消费电子导航设备销量从2002年的11万台猛增到2007年的1800万台,美国市场也从2002年的8万台增加到2007年的1200万台。

这主要是由于消费电子导航产品在欧美出现的时间与车载导航应用的时间较为接近,而欧美庞大的汽车保有量为消费电子导航产品提供了足够的市场空间。

据全球知名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统计,2008年全球PND出货量较2007年增长18%,达到4100万台,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单一市场。

在欧美消费电子导航市场,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呈现出高度集中的市场格局。

在PND市场,根据Canalys的报告,2007年Garmin一家就占有美国市场47%的份额,前三名厂商合计占有83%的份额;在欧洲,TomTom占有38%的市场份额,前三名厂商合计占有69%的市场份额。

近年来Garmin和TomTom在全球的市场份额逐年增加,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进一步加快了行业的整合力度,两家公司在全球市场的份额由2005年的不足50%增长到2008年的63%。

2005年以来,GPS手机逐渐成为消费电子导航市场的重要力量。

这一方面是由于美国的E911法案、欧洲的E112法案和日本自2007年4月开始执行“新生产的3G手机必须支持GPS功能”的相关政府安全法规的促进;另一方面是由于GPS集成芯片技术的发展,使得体积较小的手机也能够便宜地集成和使用GPS芯片。

目前,全球各大主流手机制造商都已经将目光瞄准了GPS手机市场。

瑞典市场调研公司BergInsight在2009年4月发布的一份报告称,2008年全球具有GPS全球定位功能的GSM/WCDMA手机的出货量较2007年猛涨178.6%,至7800万部;预计到5年后的2014年,出货量可达7.7亿部。

(4)车载导航系统和消费电子导航设备的市场区划

目前,汽车导航市场分化为两大细分市场,即高级车载导航系统和相对低价的消费电子导航设备。

随着市场的成熟,两者的市场区划越来越明显。

车载导航系统作为一种特殊的汽车电子产品,在系统配置、产品质量、检验标准、销售模式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消费电子导航设备则具有价格低廉、携带方便、样式更新较快等鲜明的消费品特征。

具体来讲,车载导航系统相对于消费电子导航设备主要有以下优势:

①车载导航系统具有一般消费电子导航设备难以比拟的用户体验,它一般配备了防止GPS信号消失情况下的惯性导航系统,能够实现持续定位导航,同时易于与汽车本身速度、倒车、音响、温控、油耗及其他电子控制单元连接,实现舒适、安全、经济、环保的驾乘体验;

②车载导航系统与一般消费电子导航设备相比,具有更强的数据存储与处理能力,更大的屏幕显示,所以配备在车载导航系统中的电子地图会更加丰富、精细,能够实现更丰富的应用功能;

③车载导航系统作为汽车工业产品的一种,必须符合汽车工业质量检测和采购标准,能够在各种环境下稳定、可靠、持续地工作,而一般消费电子导航设备不可能达到如此高的标准。

综上所述,由于与车载导航之间存在明确的市场区划,消费电子导航市场的迅猛发展不会对车载导航市场的增长构成威胁。

随着人们对汽车导航系统多功能性、安全性等方面要求的提升和汽车厂商之间竞争的加剧,汽车厂商仍将不断提高在新车中加装车载导航系统的比重。

(5)电子地图服务市场现状及趋势

①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LBS服务市场现状及趋势

伴随全球3G热潮,LBS以其鲜明的移动性、实用性、及时性和认证性,成为移动增值服务新的亮点,在移动通信运营商的重视和推广下,LBS成为移动通信领域增长潜力最大的新业务之一。

美国是最早开展LBS服务的国家之一,从1996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要求移动通信技术为手机用户提供E911(紧急救援)服务之后,LBS得到了快速发展,主要运营商如SprintPCS和VoiceStream等都在积极开辟LBS服务在交通、安全等领域的应用。

与美国相比,欧洲LBS服务也取得了长足进展,其应用更偏重于实用城市生活信息服务。

②互联网地图服务市场现状及趋势

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和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升级,互联网地图服务市场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

根据美国互联网调查机构PewInternet&AmericanLifeProject的调查显示,全球87%的互联网用户都有通过互联网来查找地图或驾驶路线的经历。

考察互联网地图服务市场规模的重要指标是本地搜索广告营收,因为本地搜索广告是互联网地图服务目前最主要的盈利渠道。

例如,Google向饭店、酒店或其他公司拍卖它的地图服务上的广告空间,后者的名字会出现在用户搜索的相关地区地图上;而雅虎则可让用户在地图上按不同种类的场所搜索,其中地图上会列出一些合作伙伴的名字,其他客户的名字则显示在网页的下方,而不是在地图上。

目前,这些提供地图搜索服务的门户网站开始寻求与旅游、招聘、汽车和房地产开发商等企业合作。

③动态交通信息服务市场现状及趋势

随着城市的发展,交通拥挤、阻塞现象日趋严重,交通污染与事故的发生率明显提升,路网的通行能力越来越不能满足交通量的增长。

同时,人们逐渐意识到单纯地进行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交通问题,从而逐渐把注意力从修建更多道路、扩大路网规模转移到利用高新技术来改造现有交通系统及管理体系。

目前,世界上动态交通服务比较发达的地区是日本和欧美,日本的交通信息通信系统VICS从1996年开始投入市场,到2008年装载VICS系统的导航仪保有量达到2381万台。

欧洲的RDS-TMC交通信息服务至今已覆盖欧洲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向用户提供公益性和收费的交通信息服务,大部分车载导航系统和PND都能加以使用。

在北美,NAVTEQ通过T向用户提供交通信息服务。

T公司是NAVTEQ在2006年11月以1.87亿美元收购的美国领先的动态交通信息服务提供商。

此外,NAVTEQ还于2008年11月收购了德国的交通信息服务提供商T-SystemsTrafficGmbH,将其触角伸向了欧洲市场。

NAVTEQ的高价、积极收购,表明导航电子地图提供商对动态交通信息服务未来市场潜力的认可。

市场调研机构ABIResearch认为,随着基础导航产品和服务在发达国家的普及,更加丰富的位置信息服务将走向前台,而首当其冲的便是动态交通信息服务,到2012年全球将有超过8300万的用户使用该服务。

2、全球导航电子地图行业的产业结构特点

从全球范围来看,导航电子地图行业存在较强的自然垄断特征。

以日本市场为例,经过20多年的发展,日本导航电子地图行业由最初的十多家企业演变成由Zenrin、ToyotaMapMaster和IPC三家企业垄断;从欧美市场来看,其导航电子地图市场也由美国的NAVTEQ和荷兰的TeleAtlas两家公司垄断。

导航电子地图行业自然垄断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地图数据库建设周期长,投入资金大,而且需要大量依赖地图制作企业长期发展积累起来的KNOW-HOW技术,这一特点使先发企业具有明显的优势;二是导航电子地图产品属于信息产品范畴,具有信息产品所具有的边际成本很低的特点,因此,如果产品的质量和规模相近,生产技术相近,年销售十万张和年销售十张的总成本几乎一样。

这一特点决定了如果有一家企业的市场份额大于50%时,其他企业几乎很难有赢利的能力;三是导航电子地图的主要客户如汽车制造厂商等的导航系统设计周期很长、认证复杂,更换电子地图供应商比较困难,先入的地图供应商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3、全球主要导航电子地图数据提供商介绍

美国NAVTEQ、欧洲TeleAtlas、日本Zenrin、ToyotaMapMaster和IPC五大导航电子地图专业制造公司已垄断了95%左右的全球市场份额。

这五大公司中,NAVTEQ、TeleAtlas和Zenrin均有20年以上的导航电子地图制作历史。

(1)NAVTEQ

总部设在美国芝加哥的NAVTEQ创立于1985年,是全球最大的导航电子地图企业,2008年7月被全球最大的手机制造商Nokia公司以81亿美元收购。

该公司提供的电子地图广泛应用于车载导航系统、移动导航设备以及互联网服务。

NAVTEQ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