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神经内科医师经验教训大总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62326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6.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神经内科医师经验教训大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浅论神经内科医师经验教训大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浅论神经内科医师经验教训大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浅论神经内科医师经验教训大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浅论神经内科医师经验教训大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浅论神经内科医师经验教训大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浅论神经内科医师经验教训大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浅论神经内科医师经验教训大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浅论神经内科医师经验教训大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浅论神经内科医师经验教训大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浅论神经内科医师经验教训大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浅论神经内科医师经验教训大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浅论神经内科医师经验教训大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浅论神经内科医师经验教训大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浅论神经内科医师经验教训大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浅论神经内科医师经验教训大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浅论神经内科医师经验教训大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浅论神经内科医师经验教训大总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浅论神经内科医师经验教训大总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浅论神经内科医师经验教训大总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论神经内科医师经验教训大总结.docx

《浅论神经内科医师经验教训大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神经内科医师经验教训大总结.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论神经内科医师经验教训大总结.docx

浅论神经内科医师经验教训大总结

简介:

1.老年女性,主因心悸、胸闷、气短1个月入院,追问病史消瘦、周身乏力1年余,发现血糖增高病史1年,神经科查体未见阳性体征,请大内科会诊不除外反应性低血糖,不典型心绞痛,恶性肿瘤,甲状腺疾病,我院化验检查指标异常都会有

正文:

1.老年女性,主因心悸、胸闷、气短1个月入院,追问病史消瘦、周身乏力1年余,发现血糖增高病史1年,神经科查体未见阳性体征,请大内科会诊不除外反应性低血糖,不典型心绞痛,恶性肿瘤,甲状腺疾病,我院化验检查指标异常都会有标记,无独有偶,血甲状腺系列指标未标,本人疏忽大意,没有及时发现异常,结果甲亢未发现,病人临床体征无好转,碰巧被科主任发现后狠批了一顿。

总结教训:

及时追各项检查结果,仔细查看各种检查指标,不能只看箭头异常,不然会出大错,(要把每个病人当成有医疗纠纷来看待,仔细、仔细再仔细)。

2.有一次接诊一个患者,反复后枕部头痛多年,加重一个月,多次做头ct没见异常,神经科查体无阳性体征,患者不想做头ct就没做,对症治疗。

第二天管床医生做头ct提示慢性硬膜下血肿,追问也没脑外伤病史。

通过此例病例提示我们及时复查头ct有时是非常必要的。

3.我曾经有次上晚夜班,凌晨两三点从另外一个医院转来一个病人,理由是那个医院停电了,所以把病人转到我们医院。

病人神志不清,身边的朋友说是喝醉酒啦,没有转来之前是按酒精中毒治疗的,用了纳洛酮病人还是没有醒过来,其他的情况比如有没有跌倒摔倒都不清楚,检查也没有发现头部有外伤,但是两个瞳孔感觉还是有点不等大,(不是很明显,毕竟凌晨两点多,被护士叫醒,自己都有点迷糊),但是还是和陪人谈话,要做头部CT扫描,不同意就签字。

经过劝说陪人,还是同意扫描,我也陪着去,扫描结果是硬膜外血肿,直接收到神经外科,手术忙到第二天上午九点多,神经外科医生说病人再晚点可能就难救啦。

幸好我做了扫描,如果就按酒精中毒治疗,凌晨开完医嘱就去睡觉,病人死了真难推脱责任呀,后来再去问了一下,病人刚升职,请同事喝酒,还去唱歌啦,后来在唱歌的地方叫不醒就送到医院啦,如果那医院没有停电,医生就按酒精中毒治疗,病人说不定在那个医院也会死掉。

现在我一般碰见喝醉酒叫不醒的病人都去做头部CT扫描,家属不同意就签字,另外就查淀粉酶。

---

看到这个病例有同感:

多年以前值急诊班,上半夜来了个酒精中毒老年男性病人,家人称患者中午喝了很多白酒,醉酒后一直未醒。

查体时发现患者身上仍是酒味很大,但是似乎是潮式呼吸,双侧瞳孔光反应也差,故给予纳洛酮静滴后嘱做CT检查,约10分钟后患者做完CT回来,发现呈叹息样呼吸,还没等CT报告出来呼吸就停了,于是一阵儿手忙脚乱的抢救。

家属很激动,说医院耽误治疗。

病人死了,CT片和报告也出来了,结果都大吃一惊,为大量出血(忘了是硬膜外还是硬膜下)。

这时家属才承认,患者酒后撒酒疯,与家人打架,被其儿子抓住头发反复往墙上撞击。

撞击后患者就老实了,渐渐睡去

4.

头颅CT的必要性:

值班时,来一病号,老年男性,神志清楚,伸舌左偏,颈软无抵抗,左侧肢体肌力0级,左巴氏征阳性,无恶心呕吐,无头痛头晕,门诊大夫考虑脑梗,常规查个CT示右侧尾状核区出血。

提示我们对于老年病号鉴别脑血管病的最好方法就是头颅CT。

5.遇到一个80岁老年人,男性,烦躁不安,睡眠颠倒,胡言乱语半个月,认知功能明显下降。

因为病人不能提供病史(无法医患沟通)。

且住老人院,子女不在身边。

门诊以老年性痴呆收治。

后来详细问家属,认知功能下降才1个多月,以前完全正常,这样就排除了AD。

且发病后从未脑CT。

让其赶紧做CT。

结果是慢性硬膜下血肿。

脑外手术了。

谵妄的病人要时刻警惕硬膜下血肿。

6.今日科里来一病人,中年女性,左侧M2段复杂动脉瘤,瘤上加瘤那种,病人一般状态很好和正常人一样,第二天做DSA检查,过程中患者不爱说话但是没引起注意,DSA见患者全身血管都有异常,主动脉弓是相反方向的,做完后患者出现左侧偏瘫,肌力0级,左侧面瘫,但能够说话,急诊复查CT未见异常(除动脉瘤),隔天早晨,复查CT见左侧大面积脑梗,大脑前大脑中闭塞,当时主任就急了停了科里2台择期手术,急诊做这个病人,去骨瓣减压,大隐静脉与颈外静脉端端吻合,与大脑中动脉M2段端侧吻合,闭塞同侧颈内动脉,框置动脉瘤,回来后患者神志清楚,仍然偏瘫面瘫,能言语,正在恢复中。

教训:

怀疑脑梗的病人要及时做MRI,因为CT最早也要3小时才能显示出梗塞灶。

但是MRI能及时准确的现实梗塞灶。

7.曾经一个做了手术的病人,术后突然心跳和呼吸都停止,经过抢救,心跳恢复了,但是自主呼吸没有恢复。

经医院大会诊,考虑可能是脑血管意外,在人工呼吸的情况下给患者进行了头部CT扫描,最后是SAH,最后家属也没有再闹了,把病人抬走了。

8.

警惕运动元神经病和颈椎病共病!

门诊一患者,外院各种MRI都做过

主要问题患者反应双手无力,变细,麻木

颈椎MRIC3-6椎间盘明显突出,颈椎管狭窄明显,压迫神经根明显

查体有明显的上肢感觉减退

豪不犹豫的交给外科开刀去

后来入院开刀前常规查了肌电图结果考虑有前角的损害,又叫神内会诊,仔细查体发现

下肢也有肌力的减退和病理症,这是颈椎神经根受压时无法解释的

多节段(包括胸锁)结果MND,要是开了刀打官司吧(所以有时候有感觉的异常不能绝对排除运动神经元病,留个心多查些体)

43岁,男,以SAH入院,头CT的确可以看到出血影像(Fish1),给予常规的处理。

患者为昏迷,考虑有其它原因。

详细询问患者家属,发现患者吸毒,最近两日吸食大量冰毒,立即给予相应处理。

一个小时后血液检查结果汇报:

血糖2.3,给予高糖。

第二天患者仍处于昏迷状态,头CT复查:

全脑缺血表现。

传染病检查梅毒阳性活动期。

结论:

问病史要详细,影像结果和临床表现是否符合要考虑,昏迷病人要考虑多种原因:

中毒,出血,低血糖等,还要对特殊职业和行为不当的人加小心(从他们朋友判断),被传染了不值。

10.

半年前,下午轮上出门诊。

中午快下班时来了一位75岁的白发老人,说有点头痛,但无恶心,呕吐,血压正常,神经系统体征阴性。

心想给点药算了,老人说用做CT吗?

我迟疑了一下说做一个。

结果是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出了一身虚汗,马上收住院让李大夫主管。

三天后去住院部得知白发老人逝了,又出了一身虚汗!

11.有一次上夜班去急诊科会诊,为一外地病人,讲话听不太清楚。

表现是发作性晕厥,我考虑是急性脑血管疾病如TIA之类,让去做脑CT,途中再次发作。

返回急症科后做心电图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原来病人是心源性晕厥。

12.

去外科会诊经常会碰到,术后突发偏瘫,失语,意识不清的。

既往无DM病史,急查血糖常小于2MMOL/L,急升血糖后症状体征完全缓解。

外科腹部手术后3升袋加胰岛素,过量时常导致低血糖昏迷。

同样,高血糖也是需要注意的,特别是急诊住院,科里有一例,家属肯定就是神经症,在门诊也以此诊断治疗了很久,住院前几天跟家人吵架,进食少,全身没劲,言语流利,住院后4个多小时呼吸差,呈叹气样。

急查GLU79.赶紧降糖,脱水,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高病危,呼吸机辅助,入重症监护室,几个小时后死亡。

类似这样的很多,所以,现在对于急诊入院,节假日及长时间未体检,有相关病史的,一般状况较差的病人常规急查血糖,电解质,碰到农村来的,全身皮肤较黑及住院前几天进食差的肾功也急查,防漏掉肾前性急性肾功衰竭,漏掉太可惜了。

13.某日值班,科内有一右侧大面积脑梗的中年男性患者,脑梗后6天,6天来一直嗜睡,能唤醒,家属发现患者右手不停的乱动,遂向我反应,过去一看,呼之不应,压眶无反应,瞳孔尚等大等圆,考虑昏迷了,但当时没想到脑疝,遂慢悠悠的向主任报告,主任考虑其昏睡,再去一看,结果瞳孔不等大了,急请脑外会诊,五分钟后,脑外看完,结果病人的呼吸一下就变的很不好,几乎要停了,家属很急,立即给予甘露醇,速尿,大约20分钟后,病人挺了过来,瞳孔恢复等大等圆,对光反射也好了,呼吸也变的有力起来,争取到了手术时机

经验和教训:

1.大面积脑梗的病人,成其是年轻患者,最好及早行去骨瓣减压手术,2.遇到脑疝的病人,要立即给予甘露醇,速尿,一下都不能等,这个病人,如果晚一点给给予甘露醇,速尿,我想他就挂了

14.记号一下。

昨天在门诊,来了一个21岁男生,诉头痛伴恶心,已在急诊查血常规WBC一万四并输液三天治疗,仍未明显好转,神志清,精神可,四肢活动正常,当时正是高温天气39度呢,所以考虑上感直接把他转到呼吸科了,半小时后呼吸科门诊医生拿着CT临时报告找我会诊,天呢,左枕部血肿44ML。

自己检讨了几天。

15.遇到一昏迷病人,开始一直没查出原因,问家属否认服用过药物。

后来病人醒了才知道自己偷偷服用了过量药物,可能想不开。

教训:

昏迷病人需注意药物中毒(特别是长期服用安眠药的病人,有时家属不一定了解情况)

16.曾经科室碰见一例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病人(不是我的病人)。

在急诊科呼吸都没有了,是主任亲自捏皮球送到抢救室的,经抢救后患者好转。

但是第2天晚上病情突然加重,再次昏迷无呼吸,上呼吸机,再次问病史,说喝农药前曾遭丈夫毒打,头部受到碰击,但是体格检查没有发现头部有伤口,CT扫描颅内血肿,最后家属放弃治疗了。

17.曾经一个有糖尿病史的病人,以TIA的形式发作四肢无力,反应迟钝,未补糖及吃饭情况下发作缓解,且发作时无大汗等交感亢进表现.做CT未见异常,遗憾的是未急查血糖,结果我给她用了支巴曲酶,病人症状缓解,12小时后再次发作,未作特殊处理,结果第二天查血糖1点多,崩溃,补糖后,病人渐饮食可,未发作,完全恢复,最后诊断,低血糖反应.

我的教训是:

凡有糖尿病史病人,卒中样发病,即使症状典型,也应即时查血糖,好在这病人没出现继发出血.

18.大家可能也碰见过这样的问题,脑血管意外的昏迷病人血压突然升高(或者伴有烦躁不安),用降压药无效,仔细检查发现是导尿管的问题,或者是引流带接导尿管的那个接头盖子没有拿掉就接上了,尿潴留,所以血压高,降不下来。

19.曾收一例血管性头痛的四十来岁的女性患者,CT,MRI未见异常,TCD示,左大脑中动脉痉挛.给予对症处理一周后缓解,上午出院.出院前上厕所一会家属发现昏倒在厕所旁,马上处理.行CT检查发现SAH.转给神经外科DSA示,左侧后交通动脉动脉溜行栓塞并脱水和腰穿后恢复出院

教训是既然做MRI就应该MRA一起做,或许能发现问题

20.今年2月份值班时,内科请我们会诊一14岁男孩,反复少量呕吐,非喷射性,伴轻度憋胀样头痛,以前额为著,发病前一天有着凉史,查体颈抵抗不明显,余神经系统及内科系统无阳性体征,行腹部超声未见异常,家属拒绝做头颅CT,要先等化验结果出来,后我的上级医生再次要求其行CT检查,结果汇报右侧脑室巨大占位性改变!

神外会诊后建议急诊手术,家属拒绝,次日,据另外一家医院同学说,该患者因左侧偏瘫于其院行急诊手术!

教训:

对于有神经科体征的病人,哪怕是一点可疑,也不可轻易放过,必须先做CT,一定先家属反复强调病情发展的危险性!

家属拒绝要签字,事后回想,很害怕,那要真让我耽误了,我就无法与各位前辈学习了

21.主诉头痛的病人我们要还注意眼科疾病,特别是青光眼,我曾经就碰见几例病人,看神经科说头痛,最后诊断是青光眼

22.

曾经遇到一位患者60岁男性,说话不清,吞咽困难入院,CTMRI显示脑多发性梗塞,四肢活动好,肌张力正常,在外院诊段为球麻痹,按脑梗治疗后忽然呼吸停止,后转入我院现考虑为MG危象发作。

查相关抗体结果支持按MG危象处理后,病人总算是救回来了。

另一例患者为女性,最初表现只有说话不清。

查CT没有任何异常,教授说做个新斯的明实验,怀疑MG,那一套抗体查了。

果然又是的…所以有说话不清就诊患者,除了考虑球麻痹,还需考虑肌病,如MG)

MG分三型:

一、眼肌型最常见,可表现为两侧眼肌交替下垂,一般伴有眼肌麻痹(复视常见)

二、全身型D.D重点为GBS的鉴别:

后者常表现为完全无力,而MG休息后好转,此型需注意肌无力危象。

三、球性:

以球麻痹为主要表现,可有呼吸停止。

也易发生危象。

注意眼肌型的鉴别诊断:

1GRAVE氏眼病:

多局限于一眼,睑下垂多见,眼球活动不好,可突出。

不一定有甲亢,无瞳孔改变,(与动眼神经麻痹鉴别)查眼部CT,可见眼外肌改变。

2甲亢性肌病:

常引起双侧眼睑下垂,活动受限。

晚期眼球固定,突出,但瞳孔一般是正常的,抗胆碱酯酶药治疗效果不好。

23.

病例一:

一次去急诊科会诊,患者女,19岁,头痛发热半月伴抽搐一次,查体神清精神差,双眼外展不能,颈强3指,克氏征(+),简单查体考虑颅内感染正准备收入院,患者的母亲偷偷的告诉我说她有性病说是梅毒,我吓一跳,赶紧追问病史患者在深圳打工3年没回家,这次病了才回来,具体也不祥。

还是收进来了,第二天查性病全套HIV强(+),结核抗体(+),乙肝大3阳,再次问病史,她父亲说在其他医院已经确诊有尖锐湿疣了,我非常的吃惊赶紧请示上级医生让她转院了。

后来确诊艾滋病。

病例二,女30岁未婚,说有一个男朋友,以意识障碍收入,血常规三系减少,肝功能损害严重,一直在查原因,后来贫血严重输血,输血时发现HIV(+)让她赶紧转院了。

这个病人也是在浙江那边打工,具体不详。

所以遇到打工的青年人要查HIV。

病例三:

昨天门诊看一个病人,男59岁,头痛头昏7天伴左侧肢体无力4天,查体神清,左侧中枢性面舌瘫,左侧肢体肌力4级,颈软,当时怀疑脑梗塞或者出血,收住院,后来急查脑CT报脑梗塞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量还是比较大。

所以说CT对我们科室是非常重要的。

24.

曾经为一个颅内感染患者各种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

行鞘内注射后,患者突发急性左心衰,抢救无效死亡,考虑鞘内注射药量过大。

鞘内注射这一治疗颅内感染方法,还需进一步探讨其治疗效果。

25.患者女,47,以头昏头痛伴后颈部僵硬5天入院,入院查体:

神清,语晰,颈部稍抵抗,克氏征(-),余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

这个病人既往有经常头昏头痛病史,有颈椎病史。

入院也没有做脑Ct,只做了个颈椎CT提示颈椎病。

入院诊断:

头昏头痛待查: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给予改善循环护脑等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入院第5天患者突然发生癫痫大发作一次,持续约5分钟。

上级医生建议做个脑电图,在做脑电图回来的路上再次发作癫痫,脑电图回示正常。

又立即做个脑Ct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我出一身冷汗,当时入院时患者一再强调自己有颈椎病,这次与以前颈椎病复发相识,就没有想太多,形成了思维定势。

后来这个病人联系脑DSA,结果显示大脑后交通动脉瘤。

血的教训啊,如果这个病人再破裂估计肯定没命,很后悔当初没有做个脑CT啊。

教训:

以后只要有头痛的病人全部做脑CT,不然容易犯大错,吃官司的。

以后一定要警惕颈椎病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鉴别,有时候习惯思维容易误诊

26以前有个病人,腰椎MR见骶尾段长T1长T2信号,有增强,肿胀挺明显,考虑瘤样脱髓鞘或肿瘤,这个患者腰穿还特难做,我一针就搞定了,还挺得意的,做完后脱了瓶甘露醇!

做腰穿后第二天患者就全瘫了。

后来主任查房时告诉我,脊髓肿的很厉害做腰穿一定要小心,否则上段压力高,下段压力低,做完腰穿一压下来!

就惨了!

还好这个病人最后查了是肿瘤,瘫是迟早的事,没闹大。

27

前几天在急诊内科病房会诊的一个病号,本来去看别的病号,那里的大夫说顺便看一个病号,老年女性病人,有头晕病史,突发意识模糊,双侧病理征阳性,头颅CT未发现异常,但病人烦躁不安,大体看了一下,诊断脑干梗塞,烦躁给予鲁米那肌注,结果第二天碰见那个大夫说那个病号查的血糖低,是低血糖,当时没有想这么多,以后要记住当时该查个微量血糖!

28.上周和总住院去耳鼻喉科一个鼻咽管瘤的术后病人做了一个腰穿,第一针有明显的突破感,就是不见脑脊液出来,后来总住院换了三个椎间隙做了一个多小时也不见脑脊液,家属也烦了,要求不做了。

弄得我们很郁闷,因为打击实在太大了,腰穿以前是信手拈来的。

过了几天才知道,那个病人做了手术后,一直存在脑脊液鼻漏,且复查头部CT可见颅内多发的积气灶,不久就病情加重。

想来还心有余悸,腰穿简单,但是要严格掌握它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的,盲目是不行的。

29.1、教训一:

几年前的某一天晚上值夜班,接到本院心外科主任的电话,说他有一朋友老爸病了,像是神经科的问题,要我帮忙看看。

不久来了一个70几岁的老伯,具体症状不太记得了,反正很轻,就几天的时间,类似于腔隙性脑梗塞之类的,体征也不多。

急查头颅CT就是硬膜下血肿。

看到CT片后吓了一身冷汗。

因为老人家没有头部外伤病史,也没有头痛、头晕症状。

而且在病人和家属去做检查的时候我就把处方开好了,都是些活血化瘀的药,有口服的,也有静点的。

我差点就把处方提前给了家属。

2、教训二:

有一次,受了一个老伯,症状很想脑梗塞,比如血压不太高,无头痛、头晕,肢体瘫痪不严重、神志清楚等,住院前没做CT,住院后按脑梗塞治疗了几天才做了磁共振,结果发现是基底节区脑出血,立马把扩血管及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全部停掉,幸亏患者症状无加重,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以后凡是怀疑脑梗塞收住院,门诊或者急诊没有做CT的,不论是什么时间,一律做了CT再开处方。

之后还是发现了几例当脑梗塞收住院的脑出血或者硬膜外/硬膜下出血病人。

30

我科一周围性肺癌,脑转移的病人,逐渐出现反应迟钝,面部表情少,听诊左肺可闻及明显干湿性罗音。

静点液体,病人突发左心衰,科主任意见大了。

经验教训;老年人单位时间内液体量一定要控制。

否则极易发生心衰。

31

我曾经有个失语病人,一直烦躁不安,当时还在用心电监护,心率140次/分,血压180/100mmHg,二线看过后考虑急查心电图,让心内科急会诊,心电图除了心率快也没有发生其他的问题,心内科看过后,说没有他们的情况,可以加用一些利尿药物,正在准备加药的时候,护士发现尿管关了,打开以后患者就不再烦躁了,这样的病人我遇到好几个了,希望以后我们要注意烦躁的病人,看一下膀胱。

32向你隆重推荐神内医生的吉祥三宝---血糖检测心电检查脑CT扫描.

331.突然偏瘫的病人不要忘了检查血糖

2.对于急性意识障碍病人,无论有无糖尿病史,应急查血糖,排除低血糖昏迷,以免造成脑细胞不可逆性损害

3.急性四肢无力的病人要查检查血糖

4.昏迷病人可能的十种原因--脑间解毒尿,滴滴心肝肺

脑-脑病

间-癫痫

解-电解质紊乱

毒-中毒

尿-尿毒症

滴-低血糖

滴-低血压

心-心脏病

肝-肝昏迷

肺-肺性脑病

5.对中老年昏厥患者,优先考虑心源性晕厥冠脉或恶性心律失常),不管既往有无类似发作情况

6.头晕头痛病人无论血压高低均应检头CT,排除血压正常的脑血管病者

7.对一个反复诉说头痛的病人,如果影像学检查的结果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千万别轻易就放过,毕竟缺血性脑血管意外的病人比较少出现头痛,更罕见以头痛为主要症状的

8.抽搐的病人应注意检查电解质,可能是低钙引起的

9.头痛,呕吐的病人如果CT未发现问题,要行腰穿排除SAH10.以小脑体征头晕,恶心,呕吐入院,行头颅CT后,尽量完成头颅MRI检查,头颅CT对颅后窝的病变还是不清晰

11.如果你诊断的多发性硬化患者年龄大于50岁,请考虑其他诊断;

12.40岁以下的帕金森病患者需检查肝功能,需考虑Wilson病可能;

13.发作性或复发性意识障碍需考虑肝性脑病,考虑肝性脑病及肝性脊髓病应查血氨,血氨不高不能诊断;

14.头晕与头部体位变化密切相关,需要排除良性特发性位置性眩晕可能;

15.晕厥患者要排除肺栓塞的可能,查D-二聚体以排除;

16.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治疗中,如果出现双下肢迟缓性瘫痪,除考虑低血钾、异烟肼所致周围神经炎,还要考虑格林-巴利综合征和胸/腰椎结核

17.一侧眼球固定,充血,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除了考虑海绵窦血栓,还要请眼科会诊排除青光眼、、

18.对心原性栓塞的病人,一定要与家属交代随时有以下可能:

1)梗塞部位再出血;

2)、肺栓塞;

3)、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4)、下肢深静脉栓塞。

31

前几天接诊一个女患者55岁,10年之内反复脑出血4次。

这一次以为突发眩晕、恶心、呕吐;当地做头CT检查显示小脑出血,破入脑室。

在当地给予脱水降颅压治疗,病人出现躁动,并消化道出血,给予安定静注后,病人出现意识不清。

当地认为系出血破入脑室,脑脊液循环受阻,导致脑积水引发昏迷(二次复查脑CT确实发现脑室较上一次有轻度扩张)。

要给患者做侧脑室引流手术,家属没有同意。

转来我院,当时常规给予对症治疗后,病人下午转醒了(估计是安定代谢掉了),避免了一场导致危机的手术,再次复查CT,出血量并没有增加,脑积水也没有加重。

治疗10天后好转出院。

临床静注安定时一定要慎重。

小心不要把简单的疾病搞复杂了。

32

上个星期收一个病人,主任的熟人,言语减少,智能减低五天入院,外院(县中医院MRI头颅示:

双侧基底节区脑梗塞),自费病人,主任让考虑考虑,结果其他检查没有作,治疗五天后症状加重,后来作双侧颈动脉彩超:

左侧狭窄95%,右侧75%,病人家属有意见,以后熟人,自费的一定要作检查,当症状体征与客观检查不符合时,一定不能考虑病人的经济问题,该做的检查一定要做.

33

几种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

无动性缄默症:

又称睁眼昏迷。

为脑干上部或丘脑的网状激活系统有损害所致。

患者能注视周围事物,貌似觉醒,但不能言语和活动,肌肉松弛,大小便失禁。

闭锁综合征:

又称去传出状态。

是桥脑基底部受损所致。

患者表现为桥脑以下脑神经及四肢瘫痪。

但神智清楚,能以眼球活动表达意志。

但身体不能动,不能言语,常被误认为昏迷。

昏迷昏迷是由于各种病因造成脑的缺血、缺氧、能量代谢障碍或神经递质代谢紊乱等,损害了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不能维持大脑皮层的正常兴奋状态,或者大脑皮层遭受广泛损害,或者二者均存在。

昏迷病因

一、颅内疾病

颅内感染性疾病;

脑血管病:

脑出血、大面积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动脉瘤破裂;

颅内占位性疾病;

闭合性颅脑外伤:

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血肿;

颅内压增高综合征;

癫痫。

二、全身性疾病

全身急性感染性疾病:

流行性出血热、败血症;

内分泌及代谢障碍性疾病: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甲亢危象、垂体危象、低血糖。

肝性脑病、肺性脑病、尿毒症性脑病等;

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稀释性低钠血症、低氯血症性碱中毒、高氯血症性酸中毒。

钠↓→细胞外渗透压→水进入细胞内→导致细胞水肿(脑水肿)

急剧出现的低钠血症可出现明显的神经系统体征:

125mmol/l:

恶心、呕吐;

115~120mmol/l:

乏力、头疼、感觉迟钝;

115mmol/l:

抽搐、昏迷。

低氯血症性碱中毒:

①胃内容物丢失:

正常胃壁碳酸酐酶→CO2+H2O→H++HCO3-,H+经质子泵泵入胃腔,形成HCl。

在幽门梗阻或放置胃管引流时H+和Cl-大量丢失,形成代谢性碱中毒;②使用利尿剂;③高碳酸血症性碱中毒:

呼酸时肾脏排H+增加,使HCO3-产生过多。

碱中毒可使中枢神经系统血流量下降,出现神志模糊、瞻望、昏迷等。

中毒性疾病:

CO、有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