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小学数学课题研究工作报告word范文 14页.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66490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文档小学数学课题研究工作报告word范文 14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精品文档小学数学课题研究工作报告word范文 14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精品文档小学数学课题研究工作报告word范文 14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精品文档小学数学课题研究工作报告word范文 14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精品文档小学数学课题研究工作报告word范文 14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精品文档小学数学课题研究工作报告word范文 14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精品文档小学数学课题研究工作报告word范文 14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精品文档小学数学课题研究工作报告word范文 14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精品文档小学数学课题研究工作报告word范文 14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精品文档小学数学课题研究工作报告word范文 14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精品文档小学数学课题研究工作报告word范文 14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精品文档小学数学课题研究工作报告word范文 14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精品文档小学数学课题研究工作报告word范文 14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精品文档小学数学课题研究工作报告word范文 14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精品文档小学数学课题研究工作报告word范文 14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精品文档小学数学课题研究工作报告word范文 14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文档小学数学课题研究工作报告word范文 14页.docx

《精品文档小学数学课题研究工作报告word范文 14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文档小学数学课题研究工作报告word范文 14页.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品文档小学数学课题研究工作报告word范文 14页.docx

精品文档小学数学课题研究工作报告word范文1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篇一: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选题参考题目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选题参考题目

  一、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研究

  1、什么是学生的学习起点,在数学教学中学习起点有哪些不同的类型?

  2、如何寻找与有效运用学生的学习起点?

  3、对数学概念掌握、计算技能或或问题解决能力较弱的学习困难学生的个案研究。

  4、如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5、关于"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6、关于学习困难的系统研究

  7、小学数学课前基础调查的作业设计研究

  二、教学资源研究

  1、什么是数学课堂中可利用的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有哪些不同类型?

  2、如何利用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

  3、如何合理运用教材,如教材中的主题图和练习题?

  4、如何对有困惑的教材进行创造性的重组并提出新的见解?

  5、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相关知识背景研究

  6、应用题与问题解决的关系研究

  7、各年级可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梳理与分析

  8、计算教学如何体现数学化思想?

  9、如何发挥学具的作用?

  10、关于人教版"数学广角"内容的解读

  11、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研究

  三、教学设计研究

  1、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一般策略与关键因素

  2、关于"算""用"结合教学策略的研究

  3、问题解决教学的一般策略与关键因素

  4、练习课的设计策略

  5、练习题的开发与运用

  6、关于应用题教学中数量关系教学的研究

  7、关于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的研究

  8、关于数学欣赏课的研究

  9、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口算教学的研究

  四、教学过程研究

  1、如何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与价值?

  2、如何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

  3、如何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

  4、如何提高课堂反馈的实效性?

  5、关于课堂上学生独立作业时间的研究

  6、如何提高数学教师的课堂导入技能?

  7、投入和提高数学教师的课堂讲解技能?

  8、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预设与课堂调控的研究

  9、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如何处理好策略多样化与基本方法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评价研究

  1、小学数学命题改革的趋势与策略研究

  2、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评价内容与方式的研究

  3、学生视角中的"好"数学教师标准的调查与研究

  4、学生视角中的"好"数学课标准的调查与研究

  六、其他问题或课题

  1、数学教师所需要哪些更高层次的知识?

  2、小学数学中若干数学背景知识的梳理

  3、提高数学教师解题能力的研究

  4、数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研究

  5、数学教师校本教研中的一些不足与对策研究

  6、数学教师校本教研的形式研究

  7、如何让数学教师工作既"确保目标实现,又减轻工作负担"?

  8、数学教师数学观的调查与分析

  9、如何在校本教研中增强教师的本体性知识?

  10、课堂教学常规研究

  11、如何提高新手教师研读教材的能力?

  一、教材内容分析研究

  1.教材总体特色与修订建议研究

  2.教材中内容设计与传统内容对比研究

  3.教材中课堂活动、习题设计特色与分析研究

  4.教材的主题图的设计与功能研究

  5.小学数学中的数学文化研究

  二、与新数学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1.关于教师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2.自主、合作、探索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研究

  3.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

  4.改善课堂活动与作业的研究

  5.数与计算内容设计特点与教学方法的研究

  6.空间与图形内容设计特点与教学方法研究

  7.实践活动设计特点与教学方法研究

  8.统计与概率内容设计特点与教学方法研究

  9.小学数学的教具和学具的研究

  10.与新教材配套的小学数学教学的课件研究

  11.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研究

  三、与教材相适应的评价方法研究

  1.培养学生自评和自我反思能力的研究

  2.在小学数学学科中评价学生创新思维的研究

  3.关于评价数学学习中的兴趣、方法和习惯的研究

  4.评价手段多元化的研究

  5.使用"学生成长记录袋"实验研究

  6.数学测评内容与成绩记载方法的研究

  四、实施数学课程的管理研究

  1.改善备课方式、教研方式的研究

  2.通过使用新教材促进教师成长的研究

  3.新课程标准的数学课堂评价研究

  4.使用新教材的组织管理方法研究

  篇二: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它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所占的比重很大。

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和符号意识,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模型思想。

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准确、迅速、灵活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石。

而良好的计算能力更是学生今后生活、学习和参加社会活动所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所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将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学习数学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研究的理论

  1.建构主义理论。

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

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学习过程要增进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使其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完善对事物的理解。

  2.心理学理论依据。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材里的知识是客观存在的东西,而学生的认知结构是知识结构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

学生是能动的主体,他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吸收、同化新知识,充实、完善原有的认知结构,组成新旧知识统一的、新的认知结构。

“注重学生已有的经验,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方法”由于重视了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充实原有的认知结构,学生不仅学会了自己去“发现”知识,而且还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能力。

  3.现代教育学理论依据。

现代教育理论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师主导的作用很重要。

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否积极参加,对于教学效果有极大的影响。

在计算教学中,教师绝不能满足于把计算法则,公式讲清楚,而应善于启发,引导学生,

  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真正理解算理,熟练掌握计算能力。

  三、研究的必要性

  1、计算在生活、学习、科学研究和实际中的作用

  数与计算是人们生活、学习、科学研究和实际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数学方法。

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计算充分体现出其基础性和工具性。

因此,在小学阶段学好计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对学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2、计算的学习对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作用

  计算是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充分体现了人类思维发展的过程,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有效的计算教学,能很好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3、培养小学生数学计算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智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之一,也是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它对于对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全民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迫切需要。

  四、研究目标

  1、探索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方法、技巧以及学生计算训练的方式方法,切实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

  2、激发学生在计算上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计算的灵活性,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校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3、培养学生专心、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和认真审题、细心计算、规范书写、自觉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特别是在计算课的教学中,注重计算与应用的有机结合,努力营造学生喜欢的数学计算课堂,在创造性的开发学习资源、设计情境及探究的过程中,实现教师专业的自我成长。

  五、研究原则

  1、主体性原则: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探索一种比较有效的计算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计

  算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要从学生的数学学习出发,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调适契合,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

  2、开放性原则:

开放教学空间、开放教学过程、开放教学内容,努力形成“大数学”、“大课堂”的格局。

把学生学习的视野、活动的空间引向广阔的大千世界和社会生活,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升境界。

  3、发展性原则:

在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用发展的战略眼光对待课题研究,注重学生数学活动中的理解、体验、表达、实践、评价等,让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4、平等性原则:

研究者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在学习上取得成功,都有潜质有待开发,都是值得尊重和关怀的,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

  5、实践性原则: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

  去发现和理解算理,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推理能力,并能运用新学的计算知识与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发现,促进学生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发展。

  六、研究内容

  1.小学数学课中情境教学资源的开发

  

(1)、在课堂中该为学生提供怎样的具体活动情境和学习资料

  

(2)、在数学计算课中如何把教学内容和情境有机结合起来

  2.小学数学计算课中的方法多样化教学

  

(1)、怎样给足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去理解算理、研究算法

  

(2)、怎样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算理进行数学计算,找到多样化的算法

  (3)、怎样引导学生去比较、验证,发现最优化的方法

  3.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1)创设情境,提取信息

(2)提出问题,尝试列式

  (3)组内交流,探究算法(4)组间交流,理解算法

  (5)归纳小结,明晰算法(6)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4.加强学生计算训练方式方法的研究。

探究怎样训练提高学生的口算、笔算、估算能力,并达到一定的速度。

  5.计算教学中有效练习的设计。

  七、研究措施

  1.对小学数学计算课上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

  

(1)总结在计算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对在计算课堂中实施“创设情境,提取信息——提出问题,尝试列式——组内交流,探究算法——组间交流,理解算法——归纳小结,明晰算法——巩固练习,应用拓展”教学的可行性进行估测。

  2.小学数学计算课上教学资源的开发

  

(1)、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场景资源的开发。

  A、创设具体的生活情景。

  B、创设有趣的活动情景。

  C、创设积极的游戏情景。

  D、创设有趣的故事情景。

  E、创设良好的探究情景。

  

(2)、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资料

  A、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资料。

  B、为学生提供实践应用的学习资料。

  C、为学生提供小组合作的资料。

  3、在实施计算教学后的学生调查和案例分析

  对实验学校数学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计算状况进行调查,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如何提高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具体有效的教学方法。

  4、计算教学在课堂实施后的反思与总结

  结合课题研究,在计算课上实施“创设情境,提取信息——提出问题,尝试列式——组内交流,探究算法——组间交流,理解算法——归纳小结,明晰算法——巩固练习,应用拓展”的研究。

教学后对某一课例,某一教学阶段进行反思和总结,边实践,边总结,边完善,边提高。

  八、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各种途经查阅、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关注国内外计算教学的历史成果和最新动态。

  2、调查研究法。

通过访谈、问卷等方式了解当地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现状,进行归因分析。

  3、个案研究法。

根据老师在计算教学中的某一个教学设计、某一个课例、某一个教学片段或学生的学习状况等进行个案研究,最终提炼出共性的结论。

  4、经验总结法。

对收集、积累的资料进行全面的整理、归纳、分析,总结出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

  九、研究步骤

  1、第一阶段(201X年3月——201X年5月):

  建立课题组,收集有关文献资料、报刊杂志作为课题实施的参考资料,制订课题研究方案。

在计算课堂中实施“创设情境,提取信息——提出问题,尝试列式——组内交流,探究算法——组间交流,理解算法——归纳小结,明晰算法——巩固练习,应用拓展”教学的可行性进行估测。

  2、第二阶段(201X年6月——201X年1月)

  课题组教师按照实验方案进行课题研究。

组织课题组成员集中备课、上课、并探索“创设情境,提取信息——提出问题,尝试列式——组内交流,探究算法——组间交流,理解算法——归纳小结,明晰算法——巩固练习,应用拓展”教学模式的可操作性与实效性。

在实施阶段边实践,边教研,边总结,及时整理研究数据和资料,写出教学心得及相关论文、案例。

组内成员经常交流研究情况,优化研究过程。

  篇三: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

  (201X年秋季学期)金能小学张青才

  

(一)课题产生背景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应该说教学质量要比以往更好才是。

然而,在近几年的期末统考中,数学总体成绩不大理想;尽管教师们花了更大的力气教学,可以说教得很辛苦,学生也学得很吃力,但教学质量依然没有教大的改观,学生的学习效率仍有待于提高。

导致目前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什么?

或许是一直以来,我们偏重于研究怎么教,而对学生怎样学缺乏足够的认识、探讨和研究,致使学生没有学会学习,缺乏学习能力,也就是“习得无助”。

所以,我们必须走进学习,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研究数学学习的规律和方法,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为提高数学学习效率探寻一条可行之路。

  

(二)课题实施意义

  1、激发学习积极性。

学生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因会学而乐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促进自主学习。

学生只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谈得上“学会学习”,才有可能进行自主学习。

  3、培养学习能力。

学生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熟练运用,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学习能力。

  4、体现学习的主体性。

研究学习方法是教学改革一个重要的部分,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以学定教,更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小学数学学习方法的内容。

(培养什么?

  在小学阶段,数学学习方法一般指学生接受和巩固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解决数学问题的途径与程序。

数学学习方法的内容包括:

  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学习习惯。

如:

倾听的习惯、书写的习惯、表达的习惯;没有学科特征的学习的一般方法。

如:

记忆的方法、预习的方法、复习的方法、应考的方法;具有数学学科特性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如:

集合思想、极限思想、转化思想、分析归类法、比较类推法、分析应用题的方法、估算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这些数学学习方法的内涵和运用的程序。

  2、数学学习方法指导与培养的策略。

(怎样培养?

  怎样进行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培养?

这是本课题研究的另一个主要内容。

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不仅仅是简单的传授,应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把学法融于具体的学习情境之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已领悟,然后及时引导学生总结学习的规律,形成方法。

学习方法的掌握,不是老师讲会的,需要学生自己不断的反思和调整原有的认识,内化归纳入已有知识体系,才能加以运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培养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可操作性原则。

学习方法的指导要具体、形象、生动,可操作性要强。

不管是教师传授还是学生自己总结,学习方法的习得要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进行。

  

(2)针对性原则。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指导,主要是进行学习技能的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次是针对学生学习差异进行指导,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指导的侧重点不同。

  (3)实践性原则。

进行方法训练,使之达到自动化、技巧化,养成良好的习惯。

  (4)实用性原则。

以常用的学习方法为重点,指导时多讲怎么做,少讲为什么,力求深入浅出,语言要通俗易懂,富有儿童情趣,以便于学生接受。

  (5)循序渐进原则。

学习方法的使用需要一个认识、理解、掌握和运用的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要小步子递进,先慢后快,持之以恒。

  3、小学数学学习方法的评价。

(如何评价?

  数学学习方法的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方法没有最优,只有合理。

合理化的方法不是唯一的,而是多样的,不同的人认同的观点不同,只要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它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合理的。

因此,评价学习方法时,关注点应放在方法的获得、内化、运用上,宜采用激性的语言鼓励学生自己探究、发现、总结学习方法。

  (四)具体方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是提供学生发问的前提条件,是培养提问题能力和养成提问习惯的有效措施。

培养问题意识是培养学会创新的切入点。

如何创设较好的问题情境,激发探索的兴趣呢?

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实物、实例入手,采用故事、游戏、儿歌、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把抽象的数学知识(教材内容)与生活的实际内容(直观情景)紧密联系起来,把握最近发展区,营造学生认知心理上的悬念,让学生有问题可提,激活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心态。

例如:

我在教一年级上册的《有几瓶牛奶》时,我就以笑笑数完牛奶遇到了难题,需要孩子们的帮助做为导入,让孩子们根据画面的内容提出问题:

“左边有5瓶牛奶,右边有9瓶牛奶,一共有多少瓶牛奶的问题?

”从而导出课题,这样的导入方式新颖,孩子们不知不觉就被带入新课内容的学习中去了。

又如元仙妹老师上的《9的乘法口诀》,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

屏幕显示校园,接着又看到一辆汽车运来了许多花卉。

师:

看到这些花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经思考提出了:

这些花有什么用?

有几种品种?

买来多少盆花?

学生一旦有了疑问,就会引起好奇心,开启思维,引发探索,为下面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架起了桥梁。

  二、教给质疑方法,防范于未然提问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学生如果有疑问,就会引起悬念,就会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思维之弦。

因此,教学中不仅要创设情境,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引发质疑,使学生感到有问题要解决,而且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充分地调动他们不断探索真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会质疑,进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1、让学生掌握结构,明确质疑方向

  教师要在领会教材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地处理教材,从教材结构入手,把握知识之间联系,以此作为指导学生质疑的重点,做好示范提问,教给质疑的方法,为今后学生学法迁移,独立质疑做好铺垫。

例如:

“乘数是两、三位数的乘法”中的笔算部分的教学,这部分内容有五个知识点:

乘数是两位数积不进位的乘法;乘数是两位数积有进位的乘法;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乘数

  末尾有“0”的乘法,教师在教“乘数是两数积的进位的乘法”时,就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例题的特征、运算顺序、部分积的定位、计算结果等方面进行质疑,为后面学习多位数乘法质疑做好铺垫。

在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法”时就可以对照“乘法是两、三位数乘法的质疑方法进行类推,从而懂得从例题的特征、计算顺序、商的定位、怎样试商、被除数中间不够除怎么办、被除数末尾不够除怎么办等方面提问。

  2、让学生把握要点,提高质疑水平

  学生明确质疑方向,通过正确迁移,已具备了一定质疑能力,并不意味着每个问题都能问在重点处、点子上或问得恰到好处。

因此,还要让学生把握知识的要点。

一是从自己不明白、不理解、认为值得怀疑的地方发现问题,提出质疑;二是已经理解的学生可以提问,考考教师和同学;三是在知识的“生长点”上,即在从旧知到新知的迁移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四是在知识的“结合点”上质疑,即在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比较上发现问题,提出质疑;五是在“认知冲突”中找疑点,即新知识同自身原有认知结构矛盾冲突的地方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六是大胆猜想、联想、多角度、多层次地发现问题,提出质疑;七是从课题、知识的意义、性质、特征、定律和公式上发现问题,提出质疑。

这样一来就为学生提供发展潜在能力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人机会得到锻炼,从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长此以往,学生在这样民主和谐氛围的课堂里,就会为提出一个高质量的问题而自豪,学习的积极性势必倍增。

  3、在数学课堂中设计出学生混淆的题型,以错误形式出现,这样既可以加深印象有可以防范于未然。

  三、引导、类推、迁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质疑和释疑的关系。

质疑是一种手段,释疑才是目的。

学生有了质疑的能力后,还要让学生知道知识生成的过程,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步骤,才能逐渐独立地策划学习活动,自己学习同类知识,从而真正地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

例如:

在面积公式的推导方面,当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除要求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矩形知识,懂得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面积外,还要让学生知道运用化归的思想,动手把平行四边形割补成已学过的长方形,找到新图形(长方形)与原平行四边形各部分间的相应等长关系,从而推导出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学生一旦有了化归的思想,在学习三角形面积计算时,就会主动地提出能不能也把三角形割补成已学过的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面积来计算。

另外还要让学生大胆地进行操作实验,探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又能拼出已学过的什么图形?

从而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梯形面积计算时,学生就会利用类推、迁移、化归的方法,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已学过的图形,用一个梯形可割补成已学会的图形,从而懂得可用多种方法推导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一旦学生整体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同时学会数学的学习方法,形成数学学习能力,那么在此后学习类似的圆面积、圆柱体体积等等的计算时,他们就能自己主动地、有的放矢地探索,化圆为方,推导出圆面积、圆柱体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公式。

  小学数学教材中在类同关系的内容很多,如“10以内数的加减法”、“20以内进位加法”、“表内乘法”、“多位数的读法”、“多位数的加减法”等等,都可

  以这样举一反三,找出规律,高效率地学习,解决问题,而当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后,就会信心百倍地投入数学学习中去。

  四、交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

  现在的学生普遍成在懒动脑。

对于问题的出现他(她)们不知道如何下手,远远不能跟新课标接轨。

再加上老师们只注重数学知识而忽略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只注重方法而忽略数学思想,从而导致学生只能按方法解题而不能按思想解一类题。

我在教学中注重数学思想的教学,交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

一是由已知条件入手去分析问题;二是由问题入手去分析问题。

特别是二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大多数数学老师忽略了。

  五、加强实践活动

  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经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

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尽量多让学生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经历体验数学的发生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