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技术监督概论要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73114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1.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技术监督概论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质量技术监督概论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质量技术监督概论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质量技术监督概论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质量技术监督概论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质量技术监督概论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质量技术监督概论要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质量技术监督概论要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质量技术监督概论要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质量技术监督概论要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质量技术监督概论要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质量技术监督概论要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质量技术监督概论要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质量技术监督概论要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质量技术监督概论要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质量技术监督概论要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质量技术监督概论要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质量技术监督概论要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质量技术监督概论要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质量技术监督概论要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量技术监督概论要点.docx

《质量技术监督概论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技术监督概论要点.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质量技术监督概论要点.docx

质量技术监督概论要点

总则

质量技术监督的含义:

以法律法规为准绳、以标准为依据,以技术检验和计量检测为手段,对质量进行规范和监督管理的行为活动。

质量技术监督的基本特征:

1.以质量为中心;2.以技术为依托;3.履行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两大职能;4.监督与服务相结合。

工作原则:

1.统一管理与分级、分工管理相结合的体制;2.科学公正监督的原则;3.突出重点的原则;4.扶优治劣的原则;5.监督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

工作内容:

1.负责质量技术监督工作;2.承担产品质量诚信体系建设责任;3.负责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工作;4.负责统一管理计量工作;5.承担国内食品、食品相关产品生产加工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责任;6.承担综合管理和综合协调全国认证认可工作;8.统一管理全国标准化工作。

质监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是实现社会化、集约化生产的重要技术基础;二是加快技术进步、技术创新、加强企业科学管理的重要保证;三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联结国内外市场的重要手段。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贸易的国际化、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质量技术监督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1.为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化管理提供技术基础;2.为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提供技术保障;3.为市场经济创造公平竞争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合法权益;4.为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及健康提供安全保障;5.为促进国际贸易搭建桥梁,推动国际标准的发展和应用。

第一章标准化

标准:

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标准的对象:

重复性概念和重复性事物。

标准的本质:

反映的是需求的扩大和统一。

标准的核心内容:

包括技术指标、技术要求、检测方法、规则以及实现形式等。

标准化:

为使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标准化的主要形式:

简化、统一化、系列化、通用化、组合化。

标准化对象:

(分为2类)一类是标准化的具体对象,即需要制定标准的具体事物;另一类是总体对象,即各种具体对象的总和所构成的整体,通过它可以研究各种具体对象的共同属性、本质和普遍规律。

标准化管理体制:

统一管理、分工负责。

制定标准的基本原则:

1.充分考虑使用要求,并兼顾全社会的综合效益。

2.有利于保障安全和人民的身体健康,保护消费者利益,保护环境。

3.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家资源,推广科学技术成果,提高经济效益,并符合使用要求,有利于产品达通用和互换,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

4.有利于相关标准的协调配套,有利于标准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

5.有利于促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发展对外贸易,有利于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并有利于我国标准化与国际接轨。

6.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科学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企业的作用。

7.适时制定,适时复审。

编写标准的要求:

(一)基本要求:

1.内容完整;2.清楚、准确、相互协调;3.充分考虑最新技术水平;4.为未来技术发展提供框架;5.能被未参加标准编制的专业人员所理解。

(二)统一性;(三)标准之间的协调性;(四)适用性;(五)计划性;(六)专利的处理。

标准的构成相关内容:

名称、范围、术语和定义、符号和缩略语、规范性引用文件等。

(第三节)企业标准化

企业标准化:

是指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以搞好生产、管理、技术和经销等各项工作为主要内容,制定、贯彻实施和管理维护标准的一种有组织活动。

企业标准化工作的指导原则:

1.增强法制观念;2.自主管理的观念;3.适应市场竞争的观念;4.与企业各项工作相融合的观念;5.主动服务的观念。

企业标准化的基本任务:

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制定和实施企业标准,并对标准的实施进行检查。

企业标准化工作内容:

企业标准化规划、计划、编制企业标准体系表,信息管理与服务,宣传培训等。

标准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一)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进入国际市场的有利手段。

1.标准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以企业获得最佳经济效益为最终目标;2.标准化是企业市场应变能力的体现;3.标准是企业竞争的前提与支撑。

(二)标准化促进了产品质量的提高与企业技术进步。

1.企业标准化首要的任务是为企业的产品开发、生产、营销提供标准和信息,为提高企业产品开发能力和产品质量服务;2.产品开发设计的标准化,有利于优化产品结构,发展产品品种、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3.生产过程的标准化,有利于保证产品制造质量,提高生产率和制造技术水平,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三)标准化是企业实现管理科学化的基础。

1.标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是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2.标准实施及企业内部的标准实施监督与自我约束机制的建立是提高企业素质的有效措施;3.标准化为企业应用计算机、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创造条件。

(四)标准化是企业提供经济效益的技术手段。

编制企业标准体系的原则(三项):

系统原则;实践原则;发展原则。

标准的实施:

是指在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的实践中,为实现标准规定的内容进行的全部活动,是把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

标准只有在实践中实施后才能体现其作用的效果。

(第四节)农业标准化

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2.不能适应农产品市场竞争的需要;3.不能适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的需要;4.标准技术水平普遍偏低;5.缺少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监控标准;6.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限量标准体系不健全,相关检测方法标准少;7.植物检疫标准体系不健全;8.采用国际标准的比例低。

农业标准化工作实现的5项目标和任务:

1.建立结构合理的农业标准体系;2.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3.强化流通领域标准化管理;4.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种植(养殖)的标准化生产;5.培养一支8万人的具备专业技术和标准化知识的农业标准化推广队伍,建立农业标准化信息服务体系。

(第五节)服务标准化

服务标准化:

规定服务应满足的要求以确保其适用性的标准。

范围涉及服务业的各个领域。

服务标准化的内容:

即对服务组织的质量管理、服务提供能力、人员资格、服务行为以及围绕服务提供的设施、服务交付的硬件环境要求等方面制定标准。

(第六节)代码与编码

意义:

对单位法人实行组织机构代码,是国家整个经济和社会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基本制度,尽快建立这一制度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推动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且具有紧迫性。

代码的特性:

唯一性;完整性;统一性;准确性;无含义性;终身不变性。

第二章、质量管理

一、质量管理发展的四个阶段:

传统质量管理阶段、质量检验管理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1、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经理菲根堡姆;我国自1987年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1987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总结各国全面质量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

2、质量:

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在质量管理中通常将质量分为狭义质量和广义质量两类;狭义质量通常是指产品和服务,广义质量通常指产品(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之和。

3、工作质量:

是企业或组织的管理技术能力的总和,它是产品(服务)质量的保证。

4、质量管理:

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5、质量管理的主要活动通常包括:

a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b进行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6、质量体系:

是为了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

7、质量控制:

是为了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其目的在于监视过程并排除整个质量管理活动中导致不满意的原因,以取得好的经济效益。

8、质量保证:

是为了提供足够的信任以表明实体满足质量要求,而在质量体系中实施并根据需要进行证实的全部计划、有系统的活动。

质量保证核心是提供信任。

9、质量改进:

是为了向本企业(组织)及顾客提供更多的收益,在整个企业(组织)内所采取的旨在提供活动和过程效益、效率的各种措施

10、今后世界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的特点:

(1)以高层领导为主导的质量管理新时代已到来

(2)迎接无缺陷挑战,使产品质量无缺陷,并达到世界最先进水平(3)强调参与质量管理(4)质量改进向隐蔽工厂挑战(5)开发软件管理,迎接新的挑战(6)质量文化的兴起和塑造

11、美国近年在质量管理方面提出两个较有影响的理论:

其一是费根保姆博士的全面质量管理,其二是参与质量管理。

12、隐蔽工厂:

是指在实际活动中,由于运行实效而不得不为消除缺陷客观存在着的、不被管理者所察觉的损失,这种活动或过程即称“隐蔽工厂”。

13、软件管理

是把整个质量管理看作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并通过设计一种软件过程和目标管理来体现这一过程,从而形成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软件系统。

14、质量文化是质量管理的基础,质量文化是通过价值观和信念的确立而得到巩固和发展。

二、常用的质量管理方法:

1、质量管理中的统计方法2、全面质量管理3、质量管理小组活动4、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方法5、卓越绩效准则

1、质量管理中的统计方法a常用的统计管理方法:

主要包括控制图、因果图、相关图、排列图、直方图等所谓的“QC七种工具”b中级统计管理方法c高级统计管理方法

2、全面质量管理:

所谓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收益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特点:

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

指导思想:

预防为主;为用户服务;用事实和数据说话;持续改进。

工作程序:

指PDCA循环即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处理。

3、质量管理小组活动(QC小组)是“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

QC小组是企业中全员参与质量管理活动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最早现在日本出现。

*1978年9月,北京内燃机总厂在学习日本全面质量管理经验时,诞生了我国第一个QC小组,并于当年12月召开了第一次QC小组成果发表会。

4、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方法:

六西格玛意为“6倍标准差”,在质量上表示每百万坏品率少于3.4。

*六西格玛模式由摩托罗拉公司于1993年率先开发。

*六西格玛管理是获得和保持企业在经营上的成功并将其经营业绩最大化的综合管理体系和发展战略,是使企业获得快速增长的经营方式.经营业绩的改善包括:

市场占有率的增加;成本降低;周期降低;缺陷率降低;产品/服务开发加快;企业文化改变。

*六西格玛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革新方法。

可以采用由定义、度量、分析、改进、控制(DMAIC)构成的改进流程。

*典型的六西格玛管理模式解决方案以DMAIC流程为核心,它涵盖了六西格玛管理的策划、组织、人力资源准备与培训、实施过程与评价、相关技术方法的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使用等方面。

5、卓越绩效准则:

“卓越绩效模式”指的是由国际上著名的三大质量奖(美国的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欧洲质量奖、日本的戴明奖)的评奖准则所体现的一套综合的系统化的管理方式。

*近年来国际上质量管理有两大趋势:

一是许多国家通过国家质量奖计划来提升本国企业管理的水准和产业的竞争;二是各种组织(企业、机构)对照国家质量奖准则,对自身的绩效进行自我评估,以实现持续改进和卓越绩效。

*卓越绩效:

通过综合的组织绩效管理方法,使组织和个人得到进步和发展,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和能力,为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创造价值,并使组孩子持续获得成功。

*卓越绩效准则的特点:

(1)强调大质量的概念

(2)准则注重经营结果:

卓越绩效准则评估的重点是组织的绩效,但组织的绩效不仅只是利润和销售额,还包括顾客、产品和服务、财务和市场、人力资源、组织有效性和社会责任6个方面。

(3)准则是非规定性的、可适应的(4)准则支持组织目标校准的系统思路。

(5)准则体现了学习循环和持续改进。

(6)准则支持基于目标的诊断。

*卓越绩效准则的核心价值观和概念:

(1)前瞻性的领导

(2)顾客驱动的卓越(3)组织的和个人的学习(4)重视员工和合作伙伴(5)敏捷性(6)注重未来(7)促进创新的管理(8)基于事实的管理(9)社会责任(10)注重结果和创造价值(11)系统的视野

*卓越绩效准则的构成:

11条核心价值观体现在7个类目:

(1)领导

(2)战略策划(3)以顾客和市场为中心(4)测量、分析与知识管理(5)以人为本(6)过程管理(7)经营结果

三、我国名牌产品的基本情况:

1996年国务院颁布的《质量振兴纲要》提出:

“实施名牌发展战略、振兴民族工业”。

2001年由国家质检总局牵头成立了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

2002年开始,各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授权成立省级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根据各省制定的《省名牌产品管理办法》开展名牌产品的评比。

*名牌产品根据评价主体和产品范围认定的不同分为中国名牌和省级名牌两类

1、中国名牌产品:

是指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居行业前列、用户满意程度高、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由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依据《中国名牌产品管理办法》认定的产品。

2、省级名牌产品:

是指实物质量达到国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在省内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居行业前列、用户满意度高,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由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依据《省名牌产品管理办法》认定的产品。

3、名牌产品的特点:

(1)名牌产品是由市场决定的、由消费者公认的

(2)真正的名牌不是靠宣传打造出来的,是以产品的高质量作为基础的(3)名牌是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统一的结晶(4)名牌是有时效性的(中国名牌产品和河北省名牌产品有效期为三年)

4、实施名牌战略在我国的意义:

(1)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发展的需要

(2)名牌战略的实施为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的竞争力、完善企业三大基础管理体系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3)名牌产品对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起到带动作用(4)名牌产品为用户及消费者提供了相当信誉度的消费指南

5、名牌产品的评价原则:

名牌产品评价工作建立以市场评价为基础,以社会中介机构为主体,以政府积极推动、引导、监督为保证,以用户(顾客)满意为宗旨的总体推进机制。

评价工作坚持企业自愿申请,科学、公正、公平、公开,不搞终身制,不向企业收费、不增加企业负担的原则。

6、申报名牌产品应具备的条件:

(1)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的规定

(2)实物质量在同类产品中处于国内(省内)领先地位,并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市场占有率、出口创汇率、品牌知名度居国内(省内)同类产品前列(3)年销售额、实现利税、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贡献率居本行业前列(4)企业具有先进可靠的生产技术和技术装备,技术创新、产品开发能力居行业前列(5)产品按照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我国标准组织生产(6)企业具有完善的计量检测体系和计量保证能力(7)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健全并有效运行,未出现重大质量责任事故(8)企业具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顾客满意程度高

*名牌产品评价工作要建立以市场评价、质量评价、效益评价和发展评价为主要评价内容的指标体系

7、如何做好名牌产品的培育工作:

(1)加强政府推动引导作用,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

(2)积极引导企业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做大做强,提高企业竞争能力(3)加强科研开发,创立技术创新的名牌产品(4)完善名牌评价工作,加强名牌产品动态管理(5)建立名牌产品的保护机制,创造良好的名牌发展氛围(6)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7)加强广告公关宣传工作

四、2005年7月15日国家质检总局颁布实施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取代了原国家技术监督局1999年制定的《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原产地域产品重新命名为地理标志产品

1、地理标志产品:

是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

地理标志产品包括:

(1)来自本地区的种植、养殖产品

(2)原材料全部来自本地区或部分来自其他地区,并在本地区按照特定工艺生产和加工的产品

2、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意义:

(1)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之后,假冒产品受到查处,公平了市场竞争环境。

A地理名称被淡化,成为同类产品的通用名称和标志,使传统久负盛名的真正的地理标志产品被混同、假冒如绍兴酒B许多地理标志产品名称被产地内的某一企业、甚至被产地外的企业以普通商标注册,使得原属产地内众多经营者所共有的地理名称权被个别单位所垄断,这直接剥夺了原产地其他生产者使用地理标志产品名称的正当权利,损害了原产地广大权利人的利益。

如金华火腿C我国的一些企业,因不知情或缺乏法制意识而使用国外的原产地名称,从而引发国际间的知识产权纠纷如香槟名称的使用。

(2)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有利于提高地方经济的发展

3、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和监督:

(1)各地质检机构依法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实施保护。

对于擅自使用或伪造地理标志名称及专用标志的;不符合地理标志产品标准和管理规范要求而使用该地理标志产品的名称的;或者使用与专用标志相近、易产生误解的名称或标识及可能误导消费者的文字或图案标志,使消费者将该产品误认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行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将依法进行查处。

(2)各地质检机构对地理标志产品的产地范围,产品名称,原材料,生产技术工艺。

质量特色,质量等级、数量、包装、标识,产品专用标志的印刷、发放、数量、使用情况,产品生产环境、生产设备,产品的标准复符合性等方面进行日常监督管理(3)获准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资格的生产者,未按相应标准和管理规范组织生产的,或者在2年内未在受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上使用专用标志的,国家质检总局将注销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注册登记,停止其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并对外公告。

五、质量兴市(县)的基本情况:

为提高我国企业和产品竞争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水平和效益,国务院制定实施了《质量振兴纲要》,全国广泛开展了以质量振兴为主要内容的质量兴市、质量兴区、质量兴县、质量兴镇和质量兴企活动。

1、质量兴市(县)的主要意义:

(1)质量兴市是实现质量振兴的重要措施

(2)质量兴市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的有力措施(3)质量兴市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4)质量兴市是对人民日益增长的质量需求的积极反应。

*质量兴市(县)活动必须在当地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统一认识、共同支持的基础上,由当地党委、政府作出决定。

六、质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

1、合格评定:

对产品、过程或服务满足规定要求的程度所进行系统检查和确认活动。

2、认证:

由第三方对产品、过程或服务满足规定要求给出书面证明的程序。

3、认可:

由权威机构(指法律或特定政府机构依法授权的机构)对有能力执行特定任务的机构或个人给予正式承认的程序。

4、供方声明:

由供方对产品、过程或服务满足规定要求给出书面保证的程序。

5、认证与合格评定的区分:

认证与合格评定均属于评价活动。

合格评定源于认证,是认证概念的发展与扩大。

有时人们习惯于将合格评定俗称为认证。

认证是第三方的行为,合格评定以第三方的认证活动为基础,辅以第一方的自我声明和对认证、检验、检验机构的认可活动

6、认证与认可区分:

认证与认可均属合格评定的范畴。

认证的对象是供方的产品、过程或服务;认可的对象是实施认证、检验和检查的机构或人员。

认证机构为所有具备能力的机构,大多数国家认证机构之间存在竞争关系;认可机构应为权威机构或授权机构,认可机构一般为政府机构本身或政府指定代表政府的机构,认可机构具有唯一性。

7、认证机构:

从事认证活动的机构。

认证机构可以自己进行测试和检验活动,或监督由其他机构代表其进行的这些活动。

8、认可机构:

实施和管理认可体系并授予认可的机构。

9、认可体系:

具备实施认可的有其自身的程序和管理规则的体系。

10、质量认证的基本原则:

(1)公正性原。

,认证机构应由处于第三方公正地位的的法人实体承担;认证过程中咨询机构与检查评审机构应分开

(2)透明原则。

认证的规则、程序、依据、内容与方法均应公开。

(3)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原则。

(4)自愿申请、严格监督原则(5)不断促进质量体系有效运行原则(6)消除贸易技术壁垒原则。

11、我国质量认证认可制度的发展历程:

我国认证认可工作的发展经历了起步、发展壮大、国家认可制度的建立和启动、认可制度加入国际多边互认协议、国家对认证认可工作实行统一监督管理五个阶段。

*1981年4月,经国家标准局批准,中国电子元器件质量认证委员会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质量认证工作开始起步

*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1年8月正式成立。

2003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公布实施,创设了国家对认证认可工作实行统一监督管理的制度。

七、体系认证:

ISO9000体系认证、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主要是HACCP认证)和绿色市场认证。

1、管理体系:

是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2、2008版ISO9000标准由核心标准和其他支持性标准和文件组成。

标准的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1)以顾客为焦点

(2)领导作用(3)全员参与(4)(4)过程方法(5)管理的系统方法(6)持续改进(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3、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目的:

(1)识别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确保本组织的环境方针、指标符合环境法规的要求

(2)识别组织内部重要的环境因素,确定并控制有关的环境影响(3)规定具体的权责任务,确定改善环境所需的资源(4)根据以前的环境保护方面的承诺,评价该组织在环境方面的表现,并使整个环境管理体系不断地进行改善。

4、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意义:

(1)有利于系统地减少控制废料,从而提高原材料的使用率

(2)有利于提高生产线的流畅性以减少能源的利用(3)有利于采用有效的废料管理以减少能源的利用(4)符合当地环境法规的要求,降低因违章而受罚的风险(5)提高公众形象及公信力,以致增加市场占有率及改善竞争力(6)满足投资者要求,并能有效加强长远发展的能力(7)改善及增加内部沟通,激励员工士气(8)通过执行环境管理体系文件,改善环境体系的管理及控制(9)有利于获取国际贸易的“绿色通行证”

5、实施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目的:

(1)实施OHSAS18000为企业提高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提供了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

(2)实施OHSAS18000有助于推动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制度的贯彻执行(3)使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由被动强制行为转变为主动自愿行为,提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水平(4)有助于消除贸易壁垒,成为国际市场竞争的必备条件之一(5)对企业产生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

6、实施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作用:

(1)消除或减少员工工作时的风险,提高职业健康与安全保障,降低保险费用,减少因事故和病假带来的停产时间

(2)建立符合承包方/投资者以及劳务主管部门提议的FIU(安全管理)准则要求的标准,令相关方确信组织符合其职业健康及安全方针(3)消除或减少其他相关方与组织活动有关的职业健康及安全风险,提升形象及全球性的竞争力。

10、国家认监委和商务部于2003年10月联合发布了《绿色市场认证管理办法》,对中国农产品、食品批发和零售市场按照国家标准开展认证提供了证据。

八、产品认证:

是指由第三方机构依据特定标准和规范,按照一定的程序对特定产品是否满足规定要求而给出书面证明的活动。

1、依据产品质量认证标准的属性,可分为合格认证和安全认证。

2、合格认证:

主要依据是产品标准,它是由处于第三方的产品质量认证机构证实某一产品具备认证标准(包括产品标准和质量体系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