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马克思考试复习详细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77183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扬州大学马克思考试复习详细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扬州大学马克思考试复习详细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扬州大学马克思考试复习详细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扬州大学马克思考试复习详细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扬州大学马克思考试复习详细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扬州大学马克思考试复习详细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扬州大学马克思考试复习详细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扬州大学马克思考试复习详细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扬州大学马克思考试复习详细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扬州大学马克思考试复习详细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扬州大学马克思考试复习详细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扬州大学马克思考试复习详细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扬州大学马克思考试复习详细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扬州大学马克思考试复习详细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扬州大学马克思考试复习详细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扬州大学马克思考试复习详细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扬州大学马克思考试复习详细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扬州大学马克思考试复习详细资料.docx

《扬州大学马克思考试复习详细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扬州大学马克思考试复习详细资料.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扬州大学马克思考试复习详细资料.docx

扬州大学马克思考试复习详细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

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三个直接理论来源。

 

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三个来源是: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3.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哪两方面内容?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4.哲学的基本派别及其历史形态

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及其历史形态。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

历史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辨证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及其基本形式。

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坚持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基本形式:

主观的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人的主观精神)客观的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种超人类超自然的客观精神)

5、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可以被人们所认识,物质范畴具有深刻的辩证性质体现了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6、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及其辩证关系

客观规律性的含义:

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特点:

(1)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的联系

(2)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3)规律是事物的稳定的联系 (4)规律是客观的

主观能动性过的含义:

指人类所持有的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意识的能动作用)

辩证统一:

(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2)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7、简述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相互渗透、依赖、包含。

8、实践的概念、基本特征及基本形式。

(1)概念: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2)特征:

①客观物质性②自觉能动性③社会历史性

(3)实践的基本形式:

①物质生产实践②处理社会关系实践(社会政治实践)③科学试验(科学文化实践)

9、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1)物质都是运动的,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2)凡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不是物质的运动是没有的,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10、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的含义、特点;发展的的含义、实质) 

联系:

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特点:

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 

发展的含义:

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发展的方向:

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到有序

发展的实质:

新事物的不断产生和旧事物的不断灭亡  

新事物的含义(为什么说新事物必然战胜(优越于)旧事物?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和强大生命力的东西,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第一 新事物有新的结构和功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第二 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第三 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11、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根本分歧。

(1)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2)发展观点和静止观点的对立(3)全面观点和片面观点的对立(4)承认矛盾观点和否认矛盾观点的对立,这是最根本的对立,是二者对立的焦点,也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12、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揭示了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③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④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和斗争焦点

1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

普遍性:

其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简言之:

处处有矛盾,矛盾无处不在。

其二:

每一事物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简言之:

时时有矛盾,矛盾无时不有。

特殊性: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其它的每一个侧面都各有其特点

辩证关系:

①共性(普遍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特殊性)来表现,共性离不开个性

②个性包含共性

③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14、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辩证关系

同一性:

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斗争性:

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1)相互区别①矛盾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②矛盾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相互联结①一方面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不是完全的等同,不是绝对的同一,同中有异②另一方面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对立不是绝对的对立,异中有同。

15、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量变:

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

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辩证关系: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④质变引起新的量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16、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③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④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

  

17、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8、认识的本质及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本质:

认识的本质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基本规律:

认识是不断深化、无限发展的

辩证过程:

(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第一次飞跃)

1.感性认识:

(1)含义:

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对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

(2)形式:

①感觉②直觉③表象

(3)特点:

①直接性②形象性③表面性

2.理性认识:

(1)含义:

理性的认识是人们在感性认识基础上对事物的本质,规律和内部联系的反映

(2)形式:

①概念: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②判断:

判断是对事物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思维形式③推理:

推理是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

由以后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3)特点:

①间接性②抽象性③深刻性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①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

这是由认识的顺序和理性认识的本质决定的②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为理性认识这是由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和认识的任务决定的

4.割裂感性认识的理性认识的关系会导致:

①理论上的唯物论和经验论 经验论:

夸大感性认识贬低理性认识唯物论:

夸大理性认识贬低感性认识②实践中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教条主义:

夸大理论轻视实践 经验主义:

夸大实践轻视理论

5.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①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掌握十分丰富并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②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改造制作

(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第二次飞跃)

(1)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①实践是检验理论性认识的标准②实践是理性认识的目的

(2)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飞跃的条件

①指导实践的理论是正确的②坚持一般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③理论必须化为群众的自觉经历④形成具体的实践方案

19、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

①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 (这是由认识的顺序和理性认识的本质决定的②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为理性认识 (这是由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和认识的任务决定的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没有纯粹的感应认识和理性认识。

20、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真理的绝对性(也称绝对真理):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具有无条件性,无限性

第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第二.从人类认识的本性看,最终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

真理的相对性(也称相对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具有其一定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第一.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仅仅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的某一部分,某一领域,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向前拓展

第二.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仅仅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发展的某一层次,某一阶段,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真理相对性和真理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向具有绝对性的真理转化--真理是发展的。

2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决定的(正确性)

(1)检验的标准,不能在主观认识领域内寻找,思想理论不能成为检验自身是否符合主观实际的标准

(2)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是认识的对象,也不能直接回答认识是否与其符合

(3)检验真理的标准,必须是能够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实践

2.这是由实践的特点决定的(直接现实性)

(1)实践是唯一能够把主观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

(2)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符合

(二)实践标准的正确性(也称实践标准的绝对性)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实践可以对一切认识的真理性做出最终检验

2.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也称实践标准的相对性)

(1)一定具体条件下的实践只能对部分认识的真理性作出检验

(2)即使被实践检验证明是正确的认识还要接受新的实践检验

2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

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社会意识:

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精神条件的总和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a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b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3)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3、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及其表现

含义: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表现: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A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B落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2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的含义: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它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

生产关系:

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物质利益关系,它反映人和人的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a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b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a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b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5、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2)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

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1)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对经济基础起巩固作用

(2)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对经济基础起瓦解作用

26、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及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1)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之一。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主要表现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④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①历史事件的当事者、发起者

②历史使命的倡导者、组织者

③历史进程的影响者(加速或延缓)(历史人物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进程)

27、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作用:

(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2)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3)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4)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28、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群众观点:

(1)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3)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4)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29、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和商品的二因素。

二重性: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二因素:

使用价值和价值

30、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2)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

3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原因: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①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②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③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32、货币的本质及职能。

  

本质:

 货币的本质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职能: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两种基本职能 

33、价值规律的内容、作用形式、作用及其局限性

内容:

①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②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表现形式:

商品受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作用:

①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②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局限性:

①可能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②可能导致垄断阻碍技术进步③可能导致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34、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特殊使用价值。

价值:

(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2)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特殊使用价值:

(1)劳动力商品的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 不仅能创造劳动力的价值,而且能创造剩余价值

(2)资本家所以购买劳动力是因为劳动力是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

35、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1)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 a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b 劳动商品为资本家所有

(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价值增殖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职过程 (价值增殖过程就是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

36、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含义、划分依据及其划分的意义

(一)资本的本质: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依据:

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的含义:

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c)

可变资本的含义:

是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v)

划分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的意义:

①它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可变资本创造

②它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37、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m/可变资本v=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38、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生产方法。

(1)绝对剩余价值------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延长工作时间的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

39、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及基本形式。

(1)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2)工资的基本形式

A 计时工资 B计件工资

40、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及其源泉。

特征:

扩大再生产不是简单再生产

源泉:

资本积累即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41、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及其社会后果。

(1)是指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字资本的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的价值构成(c:

v或c/v)

(2)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意味着在资本中不变资本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可变资本所占的比率越来越小6:

4 7:

3 8:

2 9:

1

(3)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导致人口相对过剩

42、个别资本增大的两种方式。

(1)资本积聚

(2)资本集中

43、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三种职能形式。

三个阶段:

①购买阶段②生产阶段③售卖阶段    

三种职能形式:

①货币资本循环②生产资本循环③商品资本循环 

44、产业资本循环正常进行必须具备的条件。

条件:

(1)空间上的并存性

(2)时间上的继起性

45、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周转时间(购买时间+生产时间+销售时间)

46、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核心问题及理论前提。

出发点---社会总产品

核心问题: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理论前提

(1)从实物形态上把社会总产品的生产分为两大部类

第一部类:

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第二部类:

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

(2)从价值形态上把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不变资本的价值(c)第二部分:

可变资本的价值(v)第三部分:

剩余价值(m)

4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及周期性的爆发的物质基础。

实质:

生产相对过剩 根源: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的进一步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周期性爆发的物质基础-----固定资本的更新

48、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资本家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把资本从利润低的部门转移到利润率高的部门使其个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率                                                

49、剩余价值分割的具体形态。

(1)银行利润

(2)工业利润(3)农业利润(4)商业利润(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50、垄断及其垄断形成的原因。

 

含义:

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产生的原因:

①生产高度集中②企业规模巨大③竞争两败俱伤

51、垄断和竞争的关系。

(1)垄断没有消除竞争与竞争并存

(2)垄断使竞争更加复杂和剧烈

52、金融资本及其对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统治。

(1)金融资本是垄断的工业资本和垄断的银行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2)金融寡头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3)金融寡头的统治:

(1)经济上的统治----“参与制”

(2)政治上的统治----“个人联合制”

5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含义及其基本形式。

含义:

 某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基本形式:

(1)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

(2)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的企业(3)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4)宏观调控和微观调控

  

5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与实质。

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

55、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动因及后果。

表现:

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

动因:

(1)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2)跨国公司的发展(3)各国经济体质的变革

结果:

(1)资源配置进一步国际化

(2)社会分工进一步国际化(3)生产力的发展进一步国际化

56、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政治制度的变化

原因:

(1)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根本推动力量)

(2)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的斗争(推动变化的重要力量)

(3)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产生一定影响)

(4)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发挥重要作用)

实质:

(1)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

(2)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3)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性

57、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基本特征的认识在实践中深化和发展

本质: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基本特征:

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②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③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其能、按劳分配‘’制度。

④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并巩固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

⑤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⑥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58、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为什么说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①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实现共产主义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

②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③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

59、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第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不同国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

第三、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