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县金鸡沙旅游区绿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815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7.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靖边县金鸡沙旅游区绿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靖边县金鸡沙旅游区绿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靖边县金鸡沙旅游区绿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靖边县金鸡沙旅游区绿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靖边县金鸡沙旅游区绿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靖边县金鸡沙旅游区绿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靖边县金鸡沙旅游区绿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靖边县金鸡沙旅游区绿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靖边县金鸡沙旅游区绿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靖边县金鸡沙旅游区绿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靖边县金鸡沙旅游区绿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靖边县金鸡沙旅游区绿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靖边县金鸡沙旅游区绿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靖边县金鸡沙旅游区绿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靖边县金鸡沙旅游区绿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靖边县金鸡沙旅游区绿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靖边县金鸡沙旅游区绿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靖边县金鸡沙旅游区绿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靖边县金鸡沙旅游区绿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靖边县金鸡沙旅游区绿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靖边县金鸡沙旅游区绿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

《靖边县金鸡沙旅游区绿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靖边县金鸡沙旅游区绿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靖边县金鸡沙旅游区绿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

靖边县金鸡沙旅游区绿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靖边县金鸡沙旅游区绿化工程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建设项目名称:

靖边县金鸡沙旅游风景区绿化工程项目

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项目备案单位:

靖边县发改局

项目主管单位:

靖边县林业局

项目申报单位:

靖边县金鸡沙双鑫旅游公司

项目实施人:

双迪

项目备案时间: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名称

金鸡沙旅游区绿化工程项目

二、建设性质

新建

三、建设地点

靖边县金鸡沙旅游风景区

四、建设内容

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种植樟子松、垂柳、小白杨、紫穗槐、苹果等生态林、经济林1500亩,新建管理房5间,新打深井一眼,架设变压线路1公里,新建设喷灌设施5套。

五、建设单位及负责人

靖边县金鸡沙双鑫旅游公司双迪

六、可研报告编制的原则

l、贯彻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总方针,严格遵守各项设计规范、标准及国家和有关部门颁发的法规。

2、采用成熟、先进的栽植技术,选用节能节水设备喷灌设施,使之成为靖边县最具节水灌溉的项目基地之一。

3、科学规划原则。

坚持集中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统一完善水、电、防护林等生产条件,尽最大可能降低投入成本。

4、注重绿色有机化原则,产品必须达到国家绿色有机标准。

5、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

主要考虑气候、土壤、地下

水位、地形、污染、交通等条件,首先考虑气候条件,尤其是

温度因子对项目区小气候的影响,科学规划,为获得早产、丰

产、优质,低耗、高效奠定基础。

6、可行性原则。

接合资源条件、经济条件进行合理规划布

局。

7、效益目标原则。

坚持以科技为先导效益为中心,围绕提

高设施林业的生态、生产效益为目标进行各项生产工作。

8、综合开发,保护生态原则。

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

护,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七、投资总额与资金来源

投资总额为人民币1216万元,资金由投资人自筹解决716万元,政府解决500万元。

八、项目实施时间

项目实施时间为2012年12月—2013年12月,该项目建设

工期为12个月。

项目前期工作将于2013年3月底完成,樟子松、垂柳、小白杨、紫穗槐、苹果等生态林、经济林种植将于2013年10月底完工,管理房及平整土地将于2013年11月底竣工,后续相关工作将于12月完工。

九、编制依据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靖边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五年规划纲要》

✧《靖边县林业第十二五年规划》

✧《靖边县东坑镇第十二五年规划》

✧《靖边县东坑镇金鸡沙村三年发展规划》

✧《林业设计规范》

✧《中、低产林改造技术试行规程》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建设项目方有关资料及数据

十、研究范围

✧本项目与靖边县规划协调一致性研究

✧项目建设环境与发展潜力的研究。

✧项目建设条件与场址的研究。

✧项目建设方案的研究。

✧项目组织与管理的研究。

✧项目建设投资与资金筹措的研究。

✧项目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研究。

重点研究问题是项目建设是否符合靖边县林业规划,以及建设环境与发展潜力预测;对建设条件与场址的选定,推荐建设方案;研究建设投资与资金筹措的情况,以及项目建设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十一、结论

项目的建设能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环境的战略部署,能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生态立县”战略,响应全民绿化行动。

项目所在地交通方便,利于经营,基础设施齐全,利于项目的建设。

从经济效益分析,项目盈利状况良好,抗风险能力较强,这一基地的建成必将为我县改善生态环境,绿化我们的家园,提高我县林木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

 

第二章项目区域背景

一、地理位置

项目所在地的靖边县位于陕西省北部偏西,榆林市西南部,总土地面积5088平方公里,包茂高速、青银高速横贯靖边东西南北。

靖边县按地形地貌分为北部风沙滩区、中部黄土梁峁涧区、南部丘陵沟壑区,分别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地势南高北低,海拔介于1123-1823米之间。

境内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丰富。

全县共辖9个镇,13个乡、1个国营农场(新桥农场)。

有214个行政村,1676个自然村,6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33.8万,其中农业人口29万人。

项目所在地东坑镇位于靖边县城西22公里处,地处毛乌素大沙漠南缘,307国道、银太高速公路和太中银铁路横贯东西。

全镇总土地面积522.5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202个村民小组,有11000户、5.2万人,是靖边县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农业大镇。

东坑镇金鸡沙村位于东坑镇西北7公里处,属典型的风沙水滩地区,全村总占地面积约40平方公里,其中水地15000亩,旱地2000亩,林地40000亩,全村638户,2435人。

2011年人均纯收入达9800元。

金鸡沙景区位于陕西省靖边县东坑镇金鸡沙村,景区总占地面积135.3公顷,其中水库面积43.3公顷,现由金鸡沙双鑫旅游公司进行管理。

如今,金鸡沙凭借“蓝天、碧水、金沙”的天然生态环境,并通过金鸡沙双鑫旅游公司几年的精心开发,已逐渐开发成为靖边一处集吃、住、游、娱于一体的休闲娱乐度假胜地。

二、土壤

项目区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系统脆弱。

是毛乌素沙漠地与黄土高原交接地,以风沙地貌为主,土壤类型是风沙土和沙绵土,特点是腐殖质积累作用弱,钙化作用强烈,并伴有一定程度的盐分积累,土壤整体养分水平较低。

受小地域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的影响,目前地带性土壤残留面积比较小和零星,绝大部分为松散贫瘠的风沙土。

三、生物植被

项目区属于干旱草原型植被,以沙生、盐生植物为主,有蒙古艾、黑沙蒿、黄蒿、沙米、沙蓬、苦豆子、苦花子、白草、冰草、甘草、沙柳、踏郎等组成沙生、半沙生植物群落,有盐蒿、骆驼蓬、席芨、红柳、白刺、沙枣等组成盐生植物群落;西北部则有沙生针茅、戈壁针茅、白刺、甘草等组成荒漠草植物群落。

由于受自然、气候、土壤

诸多因子的影响,植被生长不良。

四、气候条件

该建设项目所在地属于干旱内陆型气候,主要气候特点是冬长夏短,春秋不明显,昼夜温差大,无霜期短,春季多风沙、雨季主要集中在七、八、九3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区内蒸发强烈,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在1200-2000mm之间,干旱指数为3.08。

1971年-2000年各气象要素统计表

气象要素

单位

地名

靖边县

平均气压

hpa

867.9

气温

年平均

8.2

极端最高

36.4

极端最低

-28.5

平均相对湿度

%

54

年平均降水量

mm

377.1

年平均蒸发量

mm

1935.5

风速

平均

m/s

2.6

最大

m/s

24

最多风向

 

S

地面温度

平均

10.4

极端最高

68.4

极端最低

-37.1

日照时数

2698.3

大风日数

5.8

雷暴日数

25.3

霜日数

51.9

最大积雪深度

cm

13

冻土深度

标准冻深

cm

80.9

最大冻深

cm

113

五、水文条件

靖边县境内有芦河、大理河、红柳河、黑河、杏子河、周河六条河流。

拟建项目位于红柳河两岸。

红柳河,系无定河一级支流。

红柳河水系自上世纪60年代始,兴修中小型水库50多座,用于农田灌溉、水产养殖等。

据上世纪60年代末红柳河断流前黄河水利委员会靖边水文站多年资料统计,平均流时为0.75m3/s,最大流量8.56m3/s,最小流量0.16m3/s,年径流模数0.81公升/s·km2;红柳河年输沙量为913万m3,年侵蚀模数为0.995万t/a·km2。

地下水为第四条孔隙水与下白垩系洛河砂孔隙裂隙水,水质良好,属HC03—Ca水,矿化度小于1g/L。

六、工程建设环境概况

该建设项目规划区内水、电、路、通讯等都已通畅,四至界限明确,其它相邻地块没有纠纷,建设环境良好。

七、金鸡沙风景区概况

靖边县金鸡沙双鑫旅游公司,从2007年开始,多方面筹集资金7000多万元,用于旅游开发及库区基础设施建设,现已完成景区服务区、水上娱乐区、沙漠娱乐区、蒙古风情餐饮区等项目建设,同时完成了部分绿化、完善了道路等基础设施。

现在的金鸡沙不仅吸引了当地村民,还吸引了许多外地游客。

金鸡沙景区自2008年7月试营业以来,已接待游客10万多人次。

昔日荒凉的金鸡沙水库如今已成为都市人放飞心灵、回归自然的极佳场所。

经过几年的开发打造‘省,市,县政府大力扶持资金,连连评奖;2008年;11份评为陕西省乡村旅游先进单位;2009年评为榆林市旅游先进单位,2010年评为陕西省AAA景区,2011年评为评为陕西省水利风景区;2012年评为陕西省水利风景区工作管理先进单位,

金鸡沙景区内风景迷人,拥有各具特色的三大景区,分别是水上乐园、沙漠娱乐区和蒙古风情餐饮区。

水上乐园全长12公里,水质清澈见底,各类水产密集丰富。

在湖面上,芦苇荡漾,水鸟众多,水面蜿蜒,绿树环湖,湖心有大小岛屿十多座,形态各异。

河流、绿洲与周边的沙漠融为一体,形成一幅鱼水相依、沙林互衬、碧水蓝天、金沙碧浪的天然画卷。

同时,湖中游艇驰过,大型豪华游船、水上自行车、摩托艇、快艇来往穿梭,激起碧波千层。

水上娱乐区让游客尽情享受浮光猎影的美艳。

水库西岸为沙漠娱乐区。

滑沙、沙漠峡谷探险、沙海冲浪、跑马、骑骆驼、徒步穿越以及大型沙地探险车等各种旅游活动项目,都让人无比兴奋和刺激,都可让每个游客的旅行充满无限惊喜,勇气和胆量也在这里经受考验。

如果你再登上观光亭或瞭望塔,那毛乌素沙漠的沧桑与壮阔便一收眼底。

蒙古风情餐饮区的特色小吃以及纯正的蒙古套餐奶茶、现酿酸奶、大块炖羊肉、湖中鲜鱼、农家炖土鸡等美味佳肴,定会让你垂涎三尺;晚间的篝火晚会和扭秧歌、跑驴的等民间文化活动更会让您流连忘返。

在金鸡沙,你可以欣赏美景、享受大自然带给人们的释然,也可以体验沙漠与碧水带给人们的轻松与激情。

更能在这有沙、有水、有树、有人的北方浑厚景观中,感慨到水的弥足珍贵与生命的坚韧顽强,领悟到生态文明与现代文明之间要和谐共处的真谛。

独步塞外、沙林互衬、碧波红岛、湿地漾绿……绿叶黄沙的夺目交织,是古今文明的全新演绎,也是历史之河生态文明的弘扬,金鸡沙从历史的辉煌和悲怆中走了出来,令游客徜徉在金鸡沙海的神秘之中,感受一场人类浪漫与古典的情怀,成就一次铁骑硬汉的铭心体验之旅,得到更多的心灵烛照和思想启迪

 

第三章项目建设必要性

一、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及行政规划的需要

西部大开发战略、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陕西省现代农业产业靖定示范园区规划等相关战略规划的出台,给靖边县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应该深刻认识到,新阶段、新形势下的农业结构调整与以往的数次结构调整有着根本的不同,不是简单的农产品数量增减和原有生产能力的扩张,而是全面优化品农产品品种质量;不是局部地区的封闭式调整,而是发挥比较优势,优化区域布局,形成区域特色经济。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

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就是效益。

而在特色农业中林业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是,由于靖边相对偏僻,经济不是很发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使其具有明显竞争力的产品不能尽快的实现其价值。

本项目主要是依托于陕西靖边地区以及其周边地区苹果种植的发展状况,通过规模种植优良品种,提高该地区农户的收入,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靖边县林业建设的需要

靖边县位于陕西省北部偏西,毛乌素沙漠的南缘,历史上的靖边县南部是“山秃穷而陡,水声恶似虎狼吼”的丘陵沟壑区,北部是“荒沙滚滚漫无边,风起飞沙不见天”的风沙滩区。

农业生产条件十分恶劣,农民生活贫困。

靖边县素有植树造林的传统美德,建国60年来,靖边人民经过艰辛努力,与天斗,与地斗,坚持南治土、北治沙的战略,植树造林,农业生产条件达到了明显改善,初步实现了基本不向黄河输送泥沙,由沙进人退向人进沙退的转变,为靖边的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我县的生态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善,生态体系还很脆弱,存在树龄老化,树种单一,经济效益低,许多防护林枯死衰竭等严重问题,榆林市是国家重点生态环境治理建设区,靖边县又是全市生态环境重点治理县之一,加大植树造林,加快低产劣质林地改造进度,提高林木质量,增强防护效益,避免土地二次沙化迫在眉睫。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提出了“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按照“调整、巩固、提高”的原则,积极实施林业项目建设工程,在发展乡土树种的同时,引进优良经济林品种,发展常绿树种,采用最新技术,引进先进设备,增加科技含量,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及社会力量,进行造林、育林、护林,力争到2015年合全林林草覆盖率由目前的45.2%提高到48%,要达到上述目标,就要实施林业建设工程,所以新建苹果经济林很有必要。

三是增加农民收入,调整产业结构的需要

改善生态环境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造福千秋万代的公益性宏伟事业,我县干旱缺水,水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严重,是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区,近年来,我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但林业结构还不太合理,最突出表现在灌木林比重过高于乔木林,群众的积极性难以调动起来。

为此,我县坚持改革创新,健全机制。

按照“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思路制定了“谁造谁有,允许继承和转让”的政策措施,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开展“四荒”拍卖,积极推行承包造林,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等模式,走林业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双赢之路。

鼓励各种民营主体造林,大力发展民营林业。

同时积极搞活机制,推行合同制造林。

推行治理项目和造林项目招投标,以合同的形式明确管理者和治理者的责、权、利,变计划管理为全程质量和结果管理,极大地调动了治理者的积极性。

我县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给我县林业经济开发带来了大好机遇。

就景区实际情况来看,造林一方面使100公顷灌木林地变为林地,将有力地调整该林地的林分结构,提高林地的综合效益,在维护生态平衡中,具有举足轻重和难于量化的作用,另一方面发展特色经济林可为农民找到新的持久的经济增长点,能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进步,有利于社会的稳定,调动农户的积极性,增加服务“三农”、服务社会的能力,使农民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从而带动靖边县域经济的发展。

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金鸡沙景区自然条件优越,物种资源比较丰富,以科学技术为支撑,走出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林业发展路子,大力发展以樟子松、垂柳、小白杨、苹果等为主的特色林,可为实现社会新农村建设和建设绿色经济强县战略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综上所述,为了积极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生态立县”战略,响应全民绿化行动,靖边县金鸡沙双鑫旅游公司经过多年的酝酿,决定在金鸡沙景区种植1500亩以樟子松、垂柳、小白杨、苹果等为主生态旅游经济林,该地块四至无争议,权属清楚,这一基地的建成必将为我县改善生态环境,绿化我们的家园,提高我县林木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

 

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

项目区位于县城西45公里处,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势明显,是理想的生态林种植区。

一、建设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大力恢复和扩大林草植被为出发点,以培育森林、提高林分质量为重点,以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制度创新为动力,以科学技术为支撑,合理组织生产要素,优化林种、树种结构,实现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达到自然生态和景区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设计原则

●坚持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森林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的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集中治理,重点突破,合理配置和利用土地资源的原则;

●坚持适地适树,多树种配置,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原则;

●坚持营造生态公益林,混交林与森林管护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生态效益优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时兼顾的原则;

●坚持以科技为支撑,完善工程管理程序和机制,势力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生态工程项目的原则。

三、设计依据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国家林业局LY/Tl607-2003;

●《全国造林技术规程》、《陕西省造林技术标准》、《造林作业设计办法》;

四、造林区划

造林区划,采用作业区(组)、小班二级区划系列。

由靖边县金鸡沙双鑫旅游公司统一组织专业队伍,统一负责施工。

(一)造林作业区选择

1、造林作业区选择的基本条件是:

●交通方便;

●立地条件较好,宜林地面积大,相对集中。

●群众造林积极性高。

2、造林作业区(林班):

作为一级统计单位。

以自然地形即小地形为基础进行区划,作业区大小不能超过24x37cm(有效范围)图幅为A3纸(29.7x4cm)。

3、小班区划(主要指宜林地小班):

小班是调查设计和组织施工的基本单位,主要依地类、地形、造林地立地条件等因素区划小班。

按照《造林作业设计办法》及当地自然、社会经济和宜林地资源分布状况,本着交通方便、相对集中、立地条件较好的原则选择作业区。

经现场调查,造林设计4个作业区,13个造林小班。

作业区总面积1500亩。

(二)人工造林设计

立地类型划分与造林模式设计

立地类型划分

根据造林作业区立地条件与宜林地资源分布特点以及影响树木生长的主导因子划分立地类型。

作业区立地条件基本相近,划分了半固定、固定沙丘沙地1个立地类型。

造林模式设计

根据造林项目区立地条件和造林树木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结合工程公益林建设技术要求,本着“适地适树”和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原则设计造林摸式。

本次设计樟子松与紫槐生态林,垂柳与苹果生态经济林,小白杨三个造林横式。

●造林模式1:

樟子松x紫穗槐生态林

——适宜地段:

不同换向的半固定、固定沙地

——混交方式:

行间混交

——配置规格:

樟子松株行距4x5m,33株/亩;紫穗槐株行距1x2m,正方形配置。

两行樟子松之间配置两行紫穗槐。

——整地方式:

穴状整地,规格30x30x30cm.造林前一季进行,做到拣净植树穴(坑)内石砾、植根,疏松土壤。

——苗木规格:

樟子松3年生以上I-Ⅱ级扦插苗,紫穗槐1年生Ⅰ-Ⅱ级播种苗,无病虫害、枯梢、根系完整和机械损伤。

——造林方式:

人工植苗造林,樟子松1株/穴,紫穗槐2株/穴,栽时分层寝土,保持根系舒展。

——幼林抚育:

造林后实行封护,严禁牲畜进入造林区。

造林后三年内连续抚育5次,以2-2-1为序进行。

作业项目包括:

穴内除草,松土,培土,病、虫、鼠、兔害防治等。

陕北冬季干旱,苗木易失水死亡,造林后冬季覆土可以保护幼树安全越冬。

造林模式2:

垂柳x紫穗槐生态经济林

——适宜地段:

不同坡向半固定、固定沙地

——混交方式:

行间混交

——配置规格:

垂柳株行距4x5m,33穴/亩;紫穗槐株行距1x2m,正方形配置。

两行垂柳之间配置两行紫穗槐。

——整地方式:

紫穗槐穴状整地,规格30x30x30cm。

垂柳60x60x60cm造林前一年或前一季进行,做到拣净植树穴(坑)内石砾、植根,疏松土壤。

——苗木规格:

紫穗槐1年生Ⅰ-Ⅱ级播种苗,无病虫害、枯梢、根系完整和机械损伤;垂柳2年生以上Ⅰ-Ⅱ级播种苗。

——造林方式:

紫穗槐植苗造林,2株/穴。

垂柳1株/穴。

栽植时保持根系舒展,填土践实;冬季栽植后培上土堆防止冻害。

——幼林抚育:

造林后实行全面封护,严禁人畜进入造林区。

造林后三年内连续抚育5次,以2-2-1为序进行。

作业项目包括:

松土除草,培土,病、虫、鼠、免害防治等,促进幼苗生长。

造林模式3:

小白杨生态林

——适宜地段:

不同坡向半固定、固定沙地

——混交方式:

带状栽植

——配置规格:

3x3m,74株/亩。

——整地方式:

小白杨穴状整地,规格60x60x60cm。

造林前一季进行,做到拣净植树穴(坑)内石砾、植根,疏松土壤。

——苗木规格:

小白杨2年生以上Ⅰ-Ⅱ级播种苗,无病虫害、枯梢、根系完整和机械损伤。

——造林方式:

人工植苗造林,1株/穴。

——造林方式:

造林后三年内连续抚育5次,以2-2-1为序进行。

作业项目包括:

松土除草,培土,病、虫、鼠、免害防治等,适时浇水保墒,促进幼苗生长。

造林面积设计

人工造林设计面积1500亩,均为靖边县金鸡沙双鑫旅游公司承包地。

林种树种设计

(1)林种设计

林种设计分为:

生态林,生态经济林和经济林两种。

(2)树种设计

选择设计的主要造林树种有:

樟子松、杨树、紫穗槐、苹果等。

其中樟子松500亩,占33%,紫穗槐、苹果500亩,占总面积的33%,垂柳、杨树500亩,占总面积的33%。

主要造林技术措施

(1)整地

整地方法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主要采用穴状整地,整地时要执行造林模式中的整地规格,对造林地中的原生植被进行必要保护(特别是造林地现有幼苗幼树),以防止造成新的风蚀沙化。

(2)栽植

造林采用植苗造林方式。

杨树、樟子松、紫穗槐全采用裸根苗。

造林时对造林地上的天然更新的幼苗幼树及以前人工造林失败后保存下来的幼树进行适当的抚育.造林时间从秋末开始,至土壤冻结前结束。

栽植时根系舒展,不可窝根或露根,覆土高度稍高于苗木根颈5cm为宜,分层覆土踩实,保留10-l5cm左右深的坑,以利于蓄水保墒。

栽植要严格按照“三埋、二踩、一提苗”的程序要求进行认真栽植。

(3)种苗

造林用苗必须采用林木种苗管理部门组织供应或经其检验的具有“两证一签”(即检疫证、合格证、标签)的I-Ⅱ级优良苗木,优先使用当地苗木。

苗木标准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6000一一1999)。

(4)初植密度

根据《陕西省造林技术标准》,结合造林作业区立地条件确定造林初植密度,紫穗槐222穴/亩,杨树33穴/亩;根据当地樟子松的苗木资源状况,采用2年生以上苗木栽植,33穴/亩。

(5)种植点配置

种植点一般采用正方形配置。

地形破碎、地形变化复杂的地方种植点的位置应灵活掌握,应不拘于株行距的规定,但必须保证单位面积上种植点的数量。

种植点亦可采用破碎地形的布置方式,但实际造林穴数不应低于初植密度的80%。

(6)成活率、保存率的调查与补植

成活率调查应在造林后经过一个生长季节后进行。

调查方法是在当年造林小班内选设具有代表性的标准地或标准行,分别计数成活与死亡株数。

调查结果分别按成活率85%以上、41—84%、40%以下三级统计。

成活率在40%以下的〔造林失败地)必须重新造林,成活率在41—84%的按初植密度进行及时补植〔补植量按初植密度的15%计算),成活85%以上为合格面积。

(7)幼林抚育

幼林抚育是在造林后至郁闭前这一段时间里所进行的各种技术措施。

新造幼林一般要经历缓苗、扎根、生长并逐步进入速生的过程,对以后林木快速生长影响极大。

幼林抚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为幼苗、幼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以满足幼树对水、肥、气、光、热的需求。

造林后3年内进行5次抚育〔以2-2-1为序),抚育的主要内容是松土、除草、除萌、砍灌、扩穴、培土、整枝等工序。

松土除草要做到“三不伤、二干净、一培土”,即不伤根、不伤皮、不伤树梢;杂草除干净、石块捡干净;把疏松的土培到根际,并把除掉的杂草覆盖到树根附近,以减少水分蒸发和增加有机质。

松土

深度要适当,做到里浅外深,造林后第一年浅,以后逐年加深。

(8)幼林管护

项目区大多处于人为活动频繁,牛羊容易进入地段。

因此,项目涉及的林场要对当地农民和过往行人进行封禁、护林防火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

要有护林员,严禁牛羊进入造林地块,严禁在造林项目区附近烧荒。

护林员要常年看护,确保新造林及时郁闭成林。

种苗需要量及苗木来源

项目人工造林共需各类苗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