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3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861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4.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3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3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3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3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3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3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3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3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3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3 Word版含答案.docx

《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3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3 Word版含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3 Word版含答案.docx

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3Word版含答案

专题能力训练3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

一、选择题

                

1.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

“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

”从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2.《起居注》是职业史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

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

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了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

清朝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撰《起居注》。

这最能说明(  )

A.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

C.清代君主权力不再受到制约

D.记注官的设立削弱了相权

3.史料记载,1384年9月14—21日,皇宫收到奏章1000多件,共3000多件政务。

“庶务丛集……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

”于是皇帝下令(  )

A.立左右丞相辅佐全国政务

B.建中朝参与军国要务

C.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D.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共议

4.下图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

其撰拟者应是(  )

嘉庆二十一年七月初六日内阁奉上谕:

和世泰等奏,口英咭唎国贡使连日演习礼仪极为敬谨……即派苏楞额、广惠各载原品顶戴沿途伴送,钦此。

A.中书省

B.内阁

C.军机处

D.礼部

5.(2017课标全国Ⅰ,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

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

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6.太原王氏是明清著名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致富后大兴土木,其王家大院被誉为“中国民间故宫”。

这一现象(  )

A.妨碍了君主专制的加强

B.使手工业产品缺乏市场

C.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7.下图所示为清朝道光年间的一份官方文件(部分),由此可见当时(  )

A.思想封闭,观念落后

B.列强入侵,走私猖獗

C.五口通商,主权受损

D.取消“海禁”,鼓励贸易

8.思想家顾炎武主张:

文切世务,画写故实,学问当有益于天下。

他在绘画领域中痛责文人画的“任意师心,卤莽灭裂,动辄托之写意而止”的风气。

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顾炎武全面否定文人画

B.其绘画理论受西洋画风影响

C.反映了顾炎武经世致用的治学思想

D.强调文学艺术要为政治服务

9.世情小说《金瓶梅》假托宋代,反映的却是16世纪北方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广阔画面,它摆脱了英雄与神怪的传统题材,转而描写市井生活的悲欢离合,世态炎凉;其市民语言泼辣生动,对平常生活描写细致,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传统小说题材写作走向没落

B.手工业、商业繁荣,市民阶层扩大

C.封建专制统治空前加强的文化反映

D.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出现的结果

10.关羽的故事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在民间流传,但基本忠于历史原貌。

宋代正一派道士编造关公战蚩尤的故事,关羽成了道教的财神。

明代时《三国演义》不断传播,关羽的忠义勇武精神得到人们追捧。

关羽故事的流传(  )

A.还原了历史的细节,增加历史的真实

B.传播了道教的观念,反映思想的进步

C.丰富了正统史学观,扩充历史的内涵

D.折射了市民价值观,影响百姓的行为

11.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深刻反映现实的百科全书式巨著,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这两部“百科全书”的共同之处是(  )

A.属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

B.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C.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

D.反映当代人的精神创伤

12.清代文学家袁枚所著《随园诗话》中载:

“迨至(乾隆)五十五年,举行万寿,浙江盐务承办皇会,先大人(伍拉纳)命带三庆班入京。

自此继来者,又有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班。

”这则材料(  )

A.是徽班进京的最早记载

B.说明朝野对越剧的喜爱

C.体现传统戏剧种类繁多

D.是京剧的形成佐证之一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是印刷术普遍应用时期,也是中国学术史上的重要时期。

《十三经》和《十七史》的印行,地方史志的编纂,许多数学、工艺、医药和科技著作的问世,大型类书和丛书的编印,都在这一时期。

而学术的复兴又促进了学校和书院的兴盛,加之为准备各级考试,使得教本、史籍、韵书、字典等大量印行。

据方志记载,宋代进士姓名可考者有29000人,其中两浙、福建等五路约占82%;宋代印书有地可考者1500种,该五路即占80%。

反之,夔州路仅有进士103人,而所印之书只有2种。

——摘编自钱存训《印刷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1)依据材料一,归纳印刷术普遍应用所产生的作用,指出宋代各地印书种数与进士人数所呈现的关系。

 

材料二 明代以前,医学对于传染病学的认识都未超出“伤寒论”的范围。

明清两代医药学家,深入研究传染病等热性病发病原因和医疗方法,创立了温病学说,疗效显著。

如《震泽县志续》载,乾隆二十一年,“瘟疫遍行,家无不病,病无不危”,名医孙日琏施诊施药,“赖以全活者计千有余人”。

又如《相城小志》载,光绪十七年,“疫症盛行,呕泻螺疮起”,龚霞伯以四味中药“遍施之,病立愈,活人甚众”。

——摘编自余新忠《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等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明代以前中医治疗传染病的理论来源,明清时期有何新发展?

实践效果怎样?

 

(3)综上,谈谈科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14.学习历史,不仅要广泛阅读,更要感悟智慧,融会贯通。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87年“并无大事可叙”。

学者黄仁宇却从此年入手,剖析明中后期社会,写成《万历十五年》。

该著作涉及的重要人物有:

时年24岁的万历皇帝。

他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的“荒诞奇迹”;

已经去世5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

他生前虽然守住了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的底线,却把内阁政治演绎得有声有色;

在这年去世的名将戚继光。

他曾在浙闽粤沿海大败倭寇,保卫了东南海防;

在内地已成功定居4年多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

他从欧洲出发,经过葡萄牙占领的澳门,活跃于广东一带。

——据《万历十五年》编写

材料二 玉米、番薯等“种出西土”,在不少地方开始种植。

——据(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等

(1)阅读材料一,联系所学知识,简述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形态,并分析造成政治日益黑暗的重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试揭示明朝中后期在经济领域(含农业、手工业、商业等)中日益凸显出来的新气象和政府实行的老政策。

 

(3)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信息,以日本、西欧(葡萄牙)为切入点,简要叙述明朝中后期中外关系的基本内容以及明朝政府的政策。

 

答案与解析

专题能力训练3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

与迟滞——明清

1.C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进。

题干中梁启超的论述反映了专制皇权的削弱会导致国家分裂,之后通过战争实现国家统一,每统一一次专制制度就强化一次,中国的专制制度就是在这样周而复始的过程中不断被反复强化的,故正确答案为C项。

至于君主专制的条件、分裂动荡与专制权力的关系、武力夺取政权,虽是材料中论述主题所使用的证据,但并不是材料讨论的主题,A、B、D三项均错误。

2.B 解析:

中央集权反映的是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关系,题干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故A项错误;职业史官记录皇帝言行并传之后世,对皇帝日常行为有一定的约束作用,但是后来皇帝干涉《起居注》的编撰甚至停止编撰,这说明史官对皇帝的制约逐渐消失,皇权不断加强,故B项正确;C项只涉及清朝,没有反映汉朝到清朝整个发展趋势,没有完整地反映材料信息,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相权,故D项错误。

3.C 解析:

明朝废除丞相后,全国重大政务都由明太祖决断。

他每天要处理大量奏章,深感力不从心,于是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因此正确答案为C项。

A项发生于秦朝,B项发生于汉武帝时期,D项发生于清朝初年,都与题目时间不符合。

4.C 解析:

这段文字的意思是,嘉庆二十一年,英吉利使者来华,内阁奉上谕说,英吉利人反复演习礼仪,态度甚是“敬谨”,皇帝非常高兴,要求给英吉利人“原品顶戴”“沿途伴送”等待遇。

从“钦此”看,这是皇帝发布的圣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清朝雍正皇帝之后,圣谕的撰写者是军机处,而非中书省、内阁或礼部,故选C项。

5.B 解析:

本题考查明代经济发展的影响。

题干材料强调了明后期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都使用玉制器皿,这破坏了明前中期的等级规定。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经济发展冲击了等级秩序,故B项正确。

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君主专制逐渐加强,故排除A项。

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是朝廷的规定,并非传统的伦理,且材料信息没有指向市民阶层,故C项错误。

由题干材料不足以说明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D项错误。

6.C 解析:

晋商的出现和发展对于君主专制的加强没有直接的阻碍作用,故A项错误;影响手工业产品市场扩大的是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故B项错误;晋商致富后大兴土木,主要资金没有用来扩大再生产,这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故C项正确;晋商的出现和发展会促进农业经济的商品化,但此材料主要强调晋商致富后大兴土木,故D项错误。

7.A 解析:

本题考查“海禁”政策。

材料的关键信息包括:

“道光年间”“洋奸”“洋商”“吗呫”,据此可以判断该文件是在评价“海禁”政策下从事外贸活动的商人,从文件的用语可以看出,在当时政治环境下,清政府对从事对外贸易的商人持轻视态度,故A项符合题意;B、C两项与材料无关,D项与材料本意相反。

8.C 解析:

题干材料顾炎武只是“痛责文人画的‘任意师心,卤莽灭裂,动辄托之写意而止’的风气”,没有全面否定文人画,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顾炎武的绘画理论受到西洋画风的影响,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文切世务,画写故实,学问当有益于天下”可知材料体现出顾炎武的经世致用的治学思想,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文学艺术与政治的关系,更没有强调文学艺术要为政治服务,故D项错误。

9.B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

材料强调了《金瓶梅》艺术风格的变化,突出了对市民生活的描写,故B项正确;《金瓶梅》是世情小说兴起的标志,但并不能判断其他小说流派的没落,故A项错误;封建专制统治和思想活跃是世情小说产生的客观背景,但不是主要推动因素,故C、D两项错误。

10.D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

关羽的故事在传播过程中脱离了历史,故A、C两项不正确;道教的观念只反映了关羽故事的一个侧面,故B项不正确;关羽的故事在民间广为传播,“财神”和忠义勇武的形象符合市民阶层的需要,故D项正确。

11.B 解析:

《红楼梦》和《人间喜剧》都不属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故A项错误;《红楼梦》以封建贵族家庭的兴衰为线索批判封建社会,《人间喜剧》深刻展示了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尤其在揭露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方面可谓入木三分,这两部作品都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故B项正确;《红楼梦》和《人间喜剧》都没有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故C项错误;《红楼梦》为清朝曹雪芹的作品,《人间喜剧》反映了法国近代社会的情况,都与当代人的精神创伤无关,故D项错误。

12.D 解析:

题干材料不能判定为徽班进京的最早记载,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徽戏,不是越剧,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徽戏班进京,没有体现出传统戏剧种类繁多,故C项错误;京剧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形成的,材料反映的是清乾隆时期徽戏班进京,故D项正确。

13.参考答案:

(1)作用:

促进了学术的复兴;满足了教育的需要。

关系:

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

(2)来源:

张仲景的伤寒病理论。

新发展:

创立温病学说。

效果:

运用温病学说治疗传染病,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

(3)社会需要促进科技发展,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14.参考答案:

(1)政治形态:

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内阁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但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

原因:

皇帝离不开内阁,但又以司礼监太监予以牵制;宦官参政,妨碍阁权,甚至控制内阁。

(2)新气象:

蚕桑、棉花种植面积普遍扩大,美洲作物开始传入我国,出现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会馆频现,商帮势力强大。

(答对三点即可)老政策:

重农抑商。

(3)内容:

倭寇骚扰;葡萄牙占领我国澳门,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

政策:

明政府维护“朝贡”体制,实行“海禁”政策。

解析:

本题考查明朝中后期政治、经济、对外关系等方面的时代特征。

(1)问要求回答“政治形态”和政治黑暗的原因,侧重于政治方面。

材料一中可以提取到万历皇帝和张居正的相关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实行内阁制,君主专制加强,根据这两点概括其“政治形态”;联系君主与内阁的关系,并结合材料一的信息分析其原因。

(2)问要求回答“新气象”和“老政策”,题目限定了经济领域的范围。

根据材料二提供的“玉米”“番薯”的信息,可概括为“高产农作物”,再联系所学的明代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如工商业市镇兴起等,可得出答案。

第(3)问根据材料一提供的戚继光、利玛窦等信息,可知应从抗倭和朝贡贸易,中西文化交流和殖民势力东来等角度来概括,再联系教材中的“海禁”政策剖析“明朝政府的政策”。

予少家汉东,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贫无藏书。

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于尧辅颇好学。

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

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可爱。

是时天下学者杨、刘之作,号为时文,能者取科第,擅名声,以夸荣当世,未尝有道韩文者。

予亦方举进士,以礼部诗赋为事。

年十有七试于州,为有司所黜。

因取所藏韩氏之文复阅之,则喟然叹曰:

学者当至于是而止尔!

因怪时人之不道,而顾己亦未暇学,徒时时独念于予心,以谓方从进士干禄以养亲,苟得禄矣,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素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