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期末测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89283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25.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地理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期末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初中地理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期末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初中地理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期末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初中地理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期末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初中地理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期末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初中地理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期末测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初中地理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期末测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初中地理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期末测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初中地理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期末测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初中地理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期末测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初中地理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期末测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初中地理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期末测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初中地理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期末测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初中地理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期末测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初中地理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期末测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初中地理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期末测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初中地理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期末测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初中地理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期末测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初中地理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期末测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初中地理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期末测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地理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期末测试题.docx

《初中地理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期末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期末测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地理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期末测试题.docx

初中地理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期末测试题

2017-2018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qi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地理位置一般分为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下列关于东北地区地理位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东北地区濒临渤海和黄海,有俄罗斯、朝鲜和蒙古三个陆上邻国

B.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大部分位于中温带

C.东北地区位于黑龙江以南,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以西

D.东北地区有中国的最东端和最北端,黑龙江省是我国一天中最早见到日出的省份

 

2.某同学到辽宁省区旅游时,观看了当地的民族风俗表演。

下列能够体现当地民族风俗的是()

 

3.下列属于北京历史名胜古迹的是()

①明清故宫②八达岭长城③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④北京胡同⑤中华世纪坛⑥香山

A.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⑥

 

4.北京古城城址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B.气候C.河流D.经济

 

5.下面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能反映北京地区的是()

 

6.三北防护林最重要的生态效益是:

A.增加林地面积B.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C.营造风景秀丽的北方D.防风固沙,防止沙漠化

 

7.读“黄土高原环境问题成因示意图”。

图中①②两个自然原因是

A.土质疏松,过度放牧B.降水集中,过度垦荒

C.土质疏松,降水集中D.植被破坏,垦荒造田

 

8.“山坡坡栽树涯畔畔青,黄土高原有了好风景;狂沙那个不起尘少见,林果绕村绿满山”,歌曲展示了黄土高原人民改造大自然的结果。

下列有关黄土高原的治理措施不可取的是()

A.坡脚建挡土坝、护坡B.退耕还林、还草

C.开荒种田,增加耕地面积D.缓坡地修建梯田

 

9.下列四幅图分别反映了不同地区的气温、降水情况,其中代表我国北方地区的是()

10.南方旧式民居屋顶坡度较大,这样建筑的目的是为了()

A.便于接受更多阳光B.便于空气流通C.便于更快散热D.便于雨水下泻

11.西北地区地表植被,由东向西大体为()

A.荒漠草原荒漠草原B.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C.草原荒漠荒漠草原D.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12.关于我国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多水田,以种植水稻和油菜为主B.多水田,以种植水稻和甜菜为主

C.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D.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熟

 

13.台湾民族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主要是()

A.傣族B.黎族C.高山族D.侗族

 

14.台湾岛大部分地方位于五带中的()

A.亚热带B.北寒带C.热带D.北温带

 

15.下列有关台湾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短小,水能资源缺乏B.地处板块交界处,是地震多发区

C.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丰富D.地势东高西低,地形以平原为主

 

16.香港和澳门“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陆),是因为

A.建筑水平高B.资金充足C.人多地少D.目光长远

17.关于香港的土地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山地少,平地多B.山地多,平地少C.基本没有绿地D.保留大片绿地

 

18.关于珠江三角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祖国的“南大门”,是全国著名的“侨乡”B.资源缺乏、市场狭小

C.现已形成规模庞大的加工制造业体系,吸引了大量外来劳动力

D.毗邻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地理位置优越

 

19.长江中下游地区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自然灾害是()

A.泥石流B.洪涝C.寒潮D.酸雨

 

20.由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在修建青藏铁路时将遇到的困难有

A.高寒、缺氧、冻土B.太阳辐射、地震C气压高、盐碱化D.云雾多滑坡

 

二、综合题

2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地带,根据中央部署,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行政中心是_____________.“丝绸之路”起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工业地带沿陇海线和______________分布。

工业地带及“丝绸之路”都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图12,产业结构比重中,新疆大于江苏的是第__________产业。

(3)新疆地形类型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新疆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___________________(举1例),

可为江苏经济发展提供支持;而江苏对新疆可以提供的支持

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两方面,2分)

 

22.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所在盆地被称为“干旱的宝地”,资源丰富,为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问题,国家实施了________________工程。

一线工程西起轮南,东至上海,上海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2)B所在省区的居民在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发明了______________这种引水工程,并长期为绿洲居民利用。

(3)图中A山脉以西的大部分地区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地区。

该区域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形成这种自然特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海陆位置、地形因素、纬度位置)。

(4)被称为“黑土地”的是___(A、B、甲、乙)所在的地区,本区气候冷湿,冬季雪期长,受其影响,本地区的传统民居屋顶____坡度。

(5)理解分析表中信息,图中信息______是造成东北三省成为因素之一。

东北三省

其他省份

人口比例

8.16%

91.84%

粮食产量比例

15.83%

84.17%

A、我国最大重工业基地B、“林海雪原”、“白山黑水”

C、提供商品粮最多的地区D、“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2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图民居的名称是________,这种特有的民居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

(2)建造这种民居主要是利用()

A.风俗习惯B.地表形态C.土壤性质D.降水特点

(3)该地区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造成这种环境问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治理该地区环境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继长江、珠江三角洲经济快速发展后,我国又一工业密集区环渤海经济圈已形成,它将带动北方地区经济迅速发展。

(1)A是______工业基地,B是_______市,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的赛区。

(5)______资源短缺是制约该区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缓解这一问题的重要工程是_____。

(3)利用图中信息从交通和资源方面分析天津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1分)

(4)图中经过我们德州的主要铁路干线是____和石德线,德州的主要地形为_____,我们饮用的黄河水(自来水)主要来自德州最大的水库丁东水库。

25.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为青海省的发展绘就了蓝图。

读图9“青海省资料图”,完成下列要求。

(1)青海省地形以和________为主,气候最显著的特征是___________。

(2)湟水谷地是青海省主要的种植业区,该谷地发展种植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年来山东青岛等地把盐化工产业转移到青海的柴达木盆地,原因是该地发展盐化工产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地附近建设水电站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地理上期末测试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地理位置一般分为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下列关于东北地区地理位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东北地区濒临渤海和黄海,有俄罗斯、朝鲜和蒙古三个陆上邻国

B.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大部分位于中温带

C.东北地区位于黑龙江以南,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以西

D.东北地区有中国的最东端和最北端,黑龙江省是我国一天中最早见到日出的省份

答案:

A

解析:

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黑龙江以南,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以西,濒临渤海,不临黄海,有俄罗斯、朝鲜和蒙古三个陆上邻国;从热量带上来看,大部分位于中温带地区;我国的最东端和最北端都位于黑龙江省,这里是我国一天中最早见到日出的省份,故本题选A。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2.某同学到辽宁省区旅游时,观看了当地的民族风俗表演。

下列能够体现当地民族风俗的是()

答案:

D

解析:

辽宁省的少数民族主要是朝鲜族和满族,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蒙古族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傣族主要生活在云南省,故选D。

考点:

本题考查少数民族的分布区。

3.下列属于北京历史名胜古迹的是()

①明清故宫②八达岭长城③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④北京胡同⑤中华世纪坛⑥香山

A.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⑥

解析:

北京是我国著名的古都,有许多历史文化古迹,但不包括中华世纪坛和香山。

中华世纪坛是为了迎接新千年而建,属于现代建筑;香山属于自然风光类景点。

答案:

B

4.北京古城城址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B.气候C.河流D.经济

答案:

解析:

北京旧城城址的不断变化与水源有密切关系。

中国古代的都城建设首先要保证宫廷苑林的用水,其次要保证漕粮运输的水道便利。

正是这两点,使得水源成为北京城市建设和变迁的关键因素。

无论城址如何变迁,都要始终保证城市附近有丰富的水源,为城市提供充足的生产和生活用水。

答案:

C

5.下面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能反映北京地区的是()

解析:

北京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征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与A图所示气温和降水特点相吻合。

答案:

A

6.三北防护林最重要的生态效益是:

A.增加林地面积B.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C.营造风景秀丽的北方D.防风固沙,防止沙漠化

答案:

D

解析:

三北防护林最重要的生态效益是防风固沙,防止沙漠化。

故本题选D。

7.读“黄土高原环境问题成因示意图”。

图中①②两个自然原因是

A.土质疏松,过度放牧B.降水集中,过度垦荒

C.土质疏松,降水集中D.植被破坏,垦荒造田

答案:

C

解析:

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原因:

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②地表植被稀少,③黄土土质疏松。

(2)人为原因:

①植被的破坏,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③开矿。

治理的措施:

①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②植树造林;③小流域综合治理等。

8.“山坡坡栽树涯畔畔青,黄土高原有了好风景;狂沙那个不起尘少见,林果绕村绿满山”,歌曲展示了黄土高原人民改造大自然的结果。

下列有关黄土高原的治理措施不可取的是()

A.坡脚建挡土坝、护坡B.退耕还林、还草

C.开荒种田,增加耕地面积D.缓坡地修建梯田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黄土高原环境建设的主要措施。

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们已经认识到,要想使社会、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并且当地人们已经摸索出许多成功经验。

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对于黄土高原来说,既不能过分强调经济发展,也不能只求水土保持,要因地制宜发展生产。

而在黄土高原开荒种田,增加耕地面积,会引起更严重的水土流失。

答案:

C

9.下列四幅图分别反映了不同地区的气温、降水情况,其中代表我国北方地区的是()

答案:

A

解析:

我国北方地区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从A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看出是温带季风气候;从B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看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从C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看出是该地气候呈现雨热不同期的特征,为地中海气候;从D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看出是热带雨林气候,故本题选A。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0.南方旧式民居屋顶坡度较大,这样建筑的目的是为了()

A.便于接受更多阳光B.便于空气流通C.便于更快散热D.便于雨水下泻

答案:

D

解析:

我国南方地区因纬度较北方低,气温较高,离海近,年降水量是我国最多的区域,因降水丰富,在建筑物上,一定要考虑到最大程度地排水,所以南方的房屋屋顶设计得坡度大,为了便于雨水下泻。

所以选D。

考点:

本题考查南方房屋坡度大的原因。

11.西北地区地表植被,由东向西大体为()

A.荒漠草原荒漠草原B.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C.草原荒漠荒漠草原D.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答案:

解析:

西北地区的降水自东向西西逐渐减少,所以出现的地表植被也是从草原到荒漠草原再到荒漠,故选D。

考点:

本题考查西北地区的地表植被.

12.关于我国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多水田,以种植水稻和油菜为主B.多水田,以种植水稻和甜菜为主

C.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D.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熟

答案:

解析:

我国南方地区,气温较高,降水丰富,所以多水田,同时适合水稻和油菜的生长,甜菜适合在北方生长,尤其是东北平原,而南方的农作物是一年两熟,少数热带地区是一年三熟,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是指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地区,一年一熟是指是指东北平原地区,故选A。

考点:

本题考查我国南方地区的叙述.

13.台湾民族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主要是()

A.傣族B.黎族C.高山族D.侗族

答案:

C

解析:

台湾省居民以汉族为主,大多祖籍是福建、广东一带;主要的少数民族高山族。

考点:

该题考查台湾的少数民族。

14.台湾岛大部分地方位于五带中的()

A.亚热带B.北寒带C.热带D.北温带

答案:

A

解析:

北回归线横穿台湾中南部,受纬度因素的影响,台湾省大部分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只有南部沿海地区属于热带气候。

考点:

该题考查台湾省的地理位置。

15.下列有关台湾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短小,水能资源缺乏B.地处板块交界处,是地震多发区

C.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丰富D.地势东高西低,地形以平原为主

答案:

B

解析:

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北濒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有台湾岛及其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及许多小岛组成.台湾岛的地形以山地为主,台湾山脉主要分布在岛屿的东部和中部,因此台湾的人口、农业、城市都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

考点:

该题考查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和地域组成。

16.香港和澳门“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陆),是因为

A.建筑水平高B.资金充足C.人多地少D.目光长远

答案:

C

解析:

香港和澳门人多地少,而且山地多平原少,可供城市发展的土地有限,为了解决城市建设与土地紧缺之间的矛盾,只能“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陆)。

故选C。

考点:

香港和奥门概况。

点评:

香港人多地狭,资源缺乏,工业原料、燃料绝大部分靠进口,并且主要靠祖国内地供应。

所以说强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是香港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

17.关于香港的土地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山地少,平地多B.山地多,平地少C.基本没有绿地D.保留大片绿地

答案:

B

解析:

香港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平原仅占香港土地总面积的l/6,为了弥补城市建设用地的严重不足,长期以来,香港一直大规模地填海造地。

考点:

该题考查香港的地形。

18.关于珠江三角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祖国的“南大门”,是全国著名的“侨乡”B.资源缺乏、市场狭小

C.现已形成规模庞大的加工制造业体系,吸引了大量外来劳动力

D.毗邻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地理位置优越

答案:

B

解析: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该地区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政策的优惠及人文因素的优势,重点发展了外向型经济,珠江三角洲有许多的地区是侨乡,但因矿产等自然资源贫乏,所以着重发展了以轻工业为主的制造工业。

考点:

该题考查珠江三角洲的特点。

19.长江中下游地区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自然灾害是()

A.泥石流B.洪涝C.寒潮D.酸雨

答案:

B

解析:

长江中下游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且夏季多暴雨;地形多平原,地势低平,不利于泻洪;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洪涝灾害最为集中,最为严重,最为频繁的地区.根据题意,故选B.

考点:

本题考查旱、涝、寒潮、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

20.由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在修建青藏铁路时将遇到的困难有

A.高寒、缺氧、冻土B.太阳辐射、地震C气压高、盐碱化D.云雾多滑坡

答案:

A

解析:

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建设者要挑战生命极限,破解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技术难题,在雪域高原上创造了无数奇迹,故选A。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二、综合题

2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地带,根据中央部署,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行政中心是。

“丝绸之路”起点长安,即现西安,位于省。

(2)图中工业地带沿陇海线和A(铁路线)分布。

工业地带及“丝绸之路”都通过B山脉北麓的河西走廊。

(3)读图12,产业结构比重中,新疆大于江苏的是第产业。

(4)新疆地形类型以山地、为主,江苏省以平原为主。

(5)新疆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举1例),可为江苏经济发展提供支持;而江苏对新疆可以提供的支持有:

(至少两方面,2分)

答案:

(1)乌鲁木齐陕西

(2)兰新线祁连(3)一(4)盆地

(5)石油资金技术

解析: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行政中心是乌鲁木齐,“丝绸之路”起点长安,即现西安,位于陕西省.

(2)新亚欧大陆桥是连接亚洲与欧洲的铁路大动脉,中国境内由陇海、A兰新、北疆铁路组成,也是新疆工业发达的地带.工业地带及“丝绸之路”都通过B祁连山脉北麓的河西走廊.

(3)从图中可以看出: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新疆大于江苏.第二、三产业比重江苏大于新疆.

(4)新疆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自北向南依次是阿尔泰山脉、准噶尔盆地、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和昆仑山脉,构成“三山夹两盆”的地形大势.

(5)江苏和新疆相互协作,江苏经济发达,为新疆提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并使新疆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得到开发,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缓解了江苏资源紧张局面.

考点:

本题考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2.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所在盆地被称为“干旱的宝地”,资源丰富,为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问题,国家实施了工程。

一线工程西起轮南,东至上海,上海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作用。

(2)B所在省区的居民在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发明了这种引水工程,并长期为绿洲居民利用。

(3)图中A山脉以西的大部分地区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地区。

该区域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形成这种自然特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海陆位置、地形因素、纬度位置)。

(4)被称为“黑土地”的是(A、B、甲、乙)所在的地区,本区气候冷湿,冬季雪期长,受其影响,本地区的传统民居屋顶坡度。

(5)理解分析表中信息,图中信息是造成东北三省成为因素之一。

东北三省

其他省份

人口比例

8.16%

91.84%

粮食产量比例

15.83%

84.17%

A、我国最大重工业基地B、“林海雪原”、“白山黑水”

C、提供商品粮最多的地区D、“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答案:

(1)油气西气东输辐射带动

(2)坎儿井(3)西北海陆位置

(4)甲陡/斜(5)C

解析:

(1)据图可知乙所在盆地是我国的塔里木盆地,因为距海遥远,降水少,但资源丰富,被称为“干旱的宝地”,该地油气资源丰富,但经济落后,需求量小,而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源缺乏,为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问题,国家实施了西气东输工程。

该工程分为二期,一线工程西起轮南,东至上海,上海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2)图中B为我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该地农业生产中水资源短缺,因此该地的居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发明了“坎儿井”这种引水工程,减少了水分的蒸发。

(3)据图可知,图中A山脉为我国的大兴安岭,该山脉以西的大部分地区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西北地区。

该区域由于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但蒸发强烈,干旱是其突出的自然特征。

(4)黑土地是是一种肥力高的土壤。

全世界仅有三大块黑土区:

一、是分布在乌克兰大平原;二、是分布在北美洲密西西比河流域;三、是分布于中国松辽流域的东北黑土区,故我国被称为“黑土地”的是甲所在的地区,本区气候冷湿,冬季雪期长,为了减小冰雪对房屋的压力,故本地区的传统民居屋顶坡度较陡。

(5)通过分析上表,可知该地地广人稀,粮食产量大,故该地粮食的消费量小,商品率高,是提供商品粮最多的地区。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图民居的名称是________,这种特有的民居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

(2)建造这种民居主要是利用()

A.风俗习惯B.地表形态C.土壤性质D.降水特点

(3)该地区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造成这种环境问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治理该地区环境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