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研.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41454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研.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研.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研.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研.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研.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研.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研.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研.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研.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研.docx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研.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研.docx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研

2012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研究

随着2011年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后简称新课标)的出生和推行,人民教育出版社为之配套的新教材也应运而生。

其实相比当年大变身的2001年版地理教材,2011年版不能算新教材,就和地理课标一样,是实验稿和修改稿的差别。

新课标有不少改动,而教材的编写依照课标的基本精神,直接体现课标提倡的要求,只有认识教材的新变化,才能更透彻理解新课标,才能切实用好新教材。

2001年版教材用了11个年头,课改也取得了不少经验,2012年版教材在原版的先进的编写理念、鲜明的教材特色等基础上,推陈出新,实现了新的跨越,给老师们新的思考。

笔者仔细的逐页对比了两本教材,现把两教材的变化及其笔者的一些感触以表格形式进行阐述,方便老师对比与使用。

内容

2001年版

2012年版

优缺点

绪论

 

与同学们谈地理

一、生活离不开地理

1.用反映地理事物的短语来说明与地理有关的内容

 

2.四个例子(只表述地理现象)说明地理与生活的关系

 

例1沙特阿拉伯的床铺在屋顶,例3来自东非高原的选手取得中长跑好成绩

小结: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二、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

1.尊重自然规律

2.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3.综合分析问题

4.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总结:

……感受到祖国的伟大,激发建设祖国的热情……

一、地理课学习些什么?

1.为什么形式的地理问题

小结:

地理研究内容广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二、学习地理有什么用?

1.四个例子(每个例子都有完整的因果关系)说明人地应和谐相处。

改为例3云南的梯田,例4威尼斯的水道和船

2.全球意识、环境意识

3.分析地理问题的眼光和技能

 

三、怎样学好地理?

1.要善于观察,发现问题。

2.要会读图表,熟练运用。

3.要联系实际,勤于实践。

4.要放开手脚,拓宽视野

 

总结:

……学会与地球进行终生的“谈话”,这对于我们未来成为活跃的、有责任感的公民来说,是终身受用的。

表述更清晰,更易激发好奇心,更符合学生心理和绪论的特点。

 

 

 

更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突出地理教学的三维目标

从衣食住行四方面突出地理与生活的关系。

但图片有些不清楚,建议图片大些,鲜艳些,并列图间隔小些

 

文字、图表都简洁清晰,符合新生的思维特点。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思考,层层剖析

 

 

 

少了口号性的说教,结合2011版课标,突出地理课程的价值功能,增加了时代感和前瞻性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三、纬线和经线

1.地球仪上的点和线的描述。

阅读材料:

本初子午线和赤道纪念碑。

活动:

经纬线和经纬度(图中经纬度缺少字母尾巴,不严谨);南北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四、利用经纬度定位

地球经纬网图中只有度数,没有字母尾巴

 

活动1.2考察正确利用经纬网定位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删除“天如斗笠,地如覆盆”,增加“太阳和月亮”

2.删除活动:

地球是球形的证据(看船,月食),增加比较感受地球的大小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增加图“地球仪上的点和线”,修改表述“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叫北极,它是地球上最北点……”

 

三、纬线和纬度

图1.6纬线和纬度,

增加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活动:

南北半球的划分

四、经线和经度

图1.9经线和经度,增加180°经线所在的半球图

增加经线圈等的表述

活动:

东西半球的划分

 

五、利用经纬网定位

地球经纬网(经纬度齐全准确)

增加“横纬竖经”的常规图

删除旧版活动1和2,改为2.“查阅近一个月来的报刊杂志,看看世界或我国发生了哪些事件,利用经纬网找出这些事件发生的地点,说出大致的经纬度”

 

更加直观,更加科学(看船只能证明地球有弧度,不能证明是球体),降低难度。

在每个活动前都用简洁的语句说明考察的知识点或技能。

 

排版更科学紧凑,表述与高中接轨

 

 

 

纬线和纬度结合,经线和经度结合,增加低中高纬度的划分,使知识体系感更强,内容过渡自然,符合思维习惯。

图文紧密结合,图中各线经纬度清晰准确,阅读材料更具体,有利于学生自学

0°经线和180°经线所在的两幅图对比,有利于学生更立体、更透彻地理解经度的划分。

 

经纬网种类更全面

活动更关注时事热点,但可操作性不够。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自转的定义、方向、周期,

昼夜的产生,时间差异的产生

 

 

阅读材料“是天转还是地转”

 

活动1“用手轻轻拨动地球仪,准确演示地球的自转”

 

 

 

 

二、地球的公转

 

图1.19地球公转示意

图中文字标注二分二至点的太阳直射等情况

 

 

 

地球五带的划分依据

 

 

“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

 

图1.20地球上的五带

 

 

“太阳总在地平线以下”

“这里正午的太阳总是照在头顶上”

 

活动

一、地球的自转

增加首句“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昼夜也随着交替,这种自然现象是地球造成的”

最后句“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也就出现了时间的差异”,增加了“经度”一词。

图1.14中,昼夜对比更强烈,增加晨昏线。

阅读材料“是天转还是地转”删除“但是没有被承认”一句

活动:

两图片更直观,清晰。

换为新版活动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一天中,人们的作息时间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二、地球的公转

增加以北半球为例,四季的形成

图1.18,图名强调“图中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图中太阳直射点、地球中的五条主要纬线清晰明了,删除无关的海陆分布。

增加阅读材料“回归线和极圈”

 

地球五带的划分,文字增加“一年之中,不同纬度的地带获得的太阳光热有多有少”

改为“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图1.19地球上的五带,图中标注的首句强调所处温度带。

 

改为“太阳终日不出”;

改为“这里正午的太阳高高悬在空中”

 

活动2按照分总的形式提出问题,增加“此时,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是什么季节”

 

首尾呼应,突出难点

 

叙述更严谨

 

顺理成章,增加高中内容,积累丰富的地理表象,却丝毫不觉其难

旧版表述欠准确“被谁承认”

 

 

活动3的图文让学生费解:

纽约在傍晚,姨妈站在自己的场景应该说“晚上好”,北京是白天,畅畅站在自己的场景应该说“上午好”。

让学生找出她们问候中存在的问题,这样处理会更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

另建议在图的夜半球也标上自转方向,形成一个明显的逆时针,有助学生理解。

 

更加突出重难点

结合太阳直射情况,说明回归线和极圈名称的由来,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有利于理解记忆,自主学习

 

逻辑性更强,表述更简单,更准确,有利于学生自学

 

 

形成完整的一段话,因果关系明显,方便学生自学

 

减少专业术语,减少歧义,表述更简明准确

 

 

问题更清晰完整,有利于学生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

“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图1.22右图为台湾的分层设色地形图

在地图上辨方向

图1.23有经纬网的地图——日本地图

一些常用图例

活动1,读1.23B日本图…

活动2,读某地区平面图…

活动3,观察航空照片,补图

二、地形图的判读

海拔的计算

等高线示意,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示意,

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素描图

活动1,五大地形的对比

活动2,自制等高线模型

活动3,绘制地形剖面图

 

三、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不同类型地图的选择,不同比例尺地图的选择,现代高科技地图的应用

阅读材料:

地图家族一览

活动

一、学会阅读地图

改为“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是地图的‘语言’,阅读地图应当明确这些‘语言’的含义”

图1.22右图为台湾的铁路、水系、主要城市分布图

在三种地图上辨方向

图1.24经纬网地图——加拿大地图

 

一些常用图例

活动1,读山东省地图…

活动2,参照例图,绘制你所在学校的平面图

 

二、选择适用的地图

不同类型地图的选择,不同比例尺地图的选择,现代高科技地图的应用

阅读材料:

地图家族一览

活动2:

去云南旅游,如何让选用不同的地图

 

减少专业术语,用简明语言

 

 

更简单明了,符合初学地图的学生,体现层层递进的教学理念。

选图更具代表性,突出主题

 

 

图更清晰,活动设计更有针对性更简单,操作性强,更贴合生活,

 

 

 

把旧版的第二板块内容“地形图的判读”单独列为第四节,使教材结构更合理,各节的篇幅、重难点都大致相当,活动更有针对性,有利于教与学,还大大突出了地形图的重要。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放在第三节中讲述

一、等高线地形图

海拔的计算

等高线示意和等高线地形图的形成

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删减鞍部)

 

活动:

制作地形模型,并认识不同部位。

 

 

二、分层设色地形图

五大基本地形的各自特点

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素描图的对比,素描图中增加了地形名称。

活动:

在地形图上识别地形类型

三、地形剖面图

活动:

绘制地形剖面图

新版图1.36在四个山体部位下面加注明确的文字说明,使教材可读性更强。

但25页的局部航空照片不清晰,无法看出山体的四个不同部分。

建议用素描图代替,并直接在等高线大图里面文字标注出山顶、山脊、山谷、陡崖的名称。

旧版的四个山体部位结合局部素描图,更清晰明了。

 

 

图文结合好,

直观图(素描图)和抽象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对比明显,有利学生理解分析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一、地球?

水球?

活动:

谈谈你对地球名称的看法。

图2.3删除男生的回答“我还是习惯叫它‘地球’,因为我们生活在陆地上”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图2.6标注出格陵兰岛

增加东西半球主要分布的大洲,亚非欧的分界线,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并说明洲界线的划分原因。

增加苏伊士和巴拿马运河的照片

增加图2.10四大洋的形状和大小

活动:

把旧版的图2.8“剥橘子”一样的圆锥投影图改为图2.11简单的七大洲轮廓图。

 

不出现答案,不禁锢学生思维

 

 

 

把旧版活动中的知识点转移到正文中,把大洲与洲界线,海与洋防在一起,使教材更系统,重点更突出,活动的针对性也更强。

 

 

降低难度

建议删除两孩子的对话“大陆的形状多是三角形的啊”“大洲还一南一北的成对称分布呢”。

因为大陆形状是变化的,多是不规则形状,南极洲独居南极,所以此说较牵强,意义也不明确,易给教学带来困惑。

活动4问“为什么这副图里南极洲比大洋洲大好多倍”偏难,建议图2.11换为圆柱投影图,有利于学生完成此问。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一、沧海桑田

“人类活动,例如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阅读材料:

《偶然的发现 伟大的假说》

 

 

三、板块的运动

“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图2.19“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活动1,张裂形成红海

活动2,碰撞挤压地中海缩小,形成山脉

一、沧海桑田

改为“人类活动也会造成海陆的变化,例如填海造陆”

活动:

海陆变迁的三个实例分析

 

 

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阅读材料:

《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删除所有的“偶然”两字,增加“依据前人的研究和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考察…”

三、板块的运动

改为“20世纪60年代,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科学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图2.22“六大板块分布示意”把纳兹卡板块单独出来,但没标名称

增加图2.23“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及主要山系的分布”

增加“在板块的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一段。

活动:

整合旧版图2.20和2.22,删除2.21;整合图2.23和2.24,删除喜马拉雅山的电子影像图。

 

减少复句,表述更清晰

 

活动图2.13采用照片,图名放照片中,与后两图不配套,易让学生忽视。

建议用回旧版图2.10.

40页的地图轮廓不够旧版清晰,颜色太淡

更符合科学史的实况,弱化了科学的偶然和直觉,突出了科学的严谨

 

 

 

表述更严谨

 

 

对比旧版分离图2.22,2.23,更凸显2012课标新提出“增强防范自然灾害”意识的要求

 

 

 

 

斜放的喜马拉雅山的电子影像图能很好地看出印度大陆和亚洲大陆等,与周围四幅小示意图形成对比,建议保留该图。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一、天气及其影响

图3.1

描述天气的词语

天气的两个特点

 

 

 

活动1,A图法国大雪阻塞交通

 

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图3.3“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图3.4报纸天气预报

包括降水概率、阴天晴天,温度是大气冷热的程度,风向风力等

阅读材料《世界上第一张天气图的诞生》

活动1认识卫星云图

活动2常用天气符号

活动3模拟播报天气预报

活动4在气象网站获得更多的知识

三、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一、天气及其影响

图3.1天气与生活

增加“如果讲某一地区的气候…“一段

删除天气的两个重要特点的提法和“第二,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增加活动1,分辨天气和气候

A图改为武汉大雨,道路积水图,删除E

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删除“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改为图3.3电视天气预报,删除其他项,之保留风向和风力的说明,并修改为风力共分为18级,北风8级,东风(删除7级)

删除阅读材料

 

增加认识卫星云图和常用天气符号

活动:

记录天气状况和模拟播报天气预报

 

 

三、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由旧版轻度污染细分为轻微污染和轻度污染;中度污染细分为中度污染和中度重污染

 

文字说明更简练,突出天气。

把天气和气候放在一起讲解,有利于学生对比,理解。

 

 

 

 

选用身边的例子,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紧跟时代,更新数据,删除有歧义的数据

 

 

 

 

把活动内容放入正文,增加正文的系统性和活动的针对性

 

 

 

与时俱进,修改划分标准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一、气温与生活

日均温等的计算

阅读材料:

气温的观测

活动:

资料说明气温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

二、气温的变化

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活动:

读和画气温曲线图

三、气温的分布

学会看等温线图

“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活动:

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一、气温的变化

日均温等的计算

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阅读材料:

气温的观测

活动:

绘制和阅读气温曲线图

 

 

 

二、气温的分布

学会看等温线图

改为“…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增加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活动:

阅图认识1月和7月世界气温分布差异

 

 

 

 

给出详细的画图步骤和画图的网格,方便学生完成

 

 

 

 

增加世界1月和7月平均气温图,有利于学生认识冬、夏季海陆气温的差异,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伏笔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一、降水与生活

降水的定义、形式等

阅读材料:

降水量的测量

活动:

降水给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二、降水的季节变化

A、B降水量柱状图

活动:

读和画降水量柱状图

三、降水的分布

纬度、海陆分布、地形影响降水分布

一、降水的变化

降水的定义、形式等

阅读材料:

降水量的测量

删除活动

 

 

A、B降水量柱状图

活动:

绘制和阅读降水量柱状图

二、降水的分布

纬度、海陆分布影响降水分布

删除“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增加阅读材料“世界的雨极和干极”

 

 

 

 

A、B两图的横纵坐标刻度统一,让学生更直观的对比两地降水差异

给出详细的画图步骤和画图的网格,方便学生完成

 

更加遵循读图原则,表述严谨,因为在“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里看不出地形影响降水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一、气候的地区差异

气候及气候的特点

图3.22口语化的表述

图3.23世界气候分布

活动:

气候的两要素,区分天气和气候

读图找出气候类型填表

 

 

 

 

 

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只点出影响因素

 

四、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气候的地区差异

明确气候的两大要素,描述各地的气候差异

增加阅读材料《柯本和他的气候分类法》,增加活动“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一般方法”

二、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图3.27不同气候类型的自然景观

图3.28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活动:

读图,认识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详细叙述三大因素是如何影响气候的。

四、气候与人类活动

增加了最新实例,

增加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删除活动“冬季,北京人和大白菜”

 

 

表述更完整,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教材对学习的指导作用明显

 

 

选图更典型更全面,图解更科学,

突出了气候类型分布的规律性和差异性

 

 

 

注重知识的横向联系,语言简练,符合学生身心特点

 

突出生活性

辩证地全面地分析问题

删除过旧材料,突出时代性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一、世界人口的增长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删除人口密度的计算

三、人口问题

 

 

 

 

四、不同的人种

 

一、世界人口的增长

数据更新,人口增长除以单纯时间分段,加入工业革命、二战等

删除“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示意图”,直接用简明的公式

增加图4.2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删除人口密度的计算

三、人口问题

删除人口城市化及其原因示意图

把阅读材料“不同的人口政策”移到正文“解决人口问题的办法”一段。

删除“增加人口的计算”等活动

四、不同的人种

删除活动“黑人被贩卖至美洲”

 

更准确,增加人文性

第二节

 

一、世界的语言

 

 

二、世界三大宗教

一、世界的语言

把“世界主要语言分布图”从活动移到正文

二、世界三大宗教

 

第三节

一、乡村和城市

二、聚落与环境

一、聚落与环境

并入“乡村和城市”的相关内容

增加“团块状聚落”和“条带状聚落”

把“西亚和东南亚的民居”移入活动,并增加“气温和降水量图”

二、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内容更紧凑全面,排版更有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