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整理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91272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44.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整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精品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整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精品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整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精品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整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精品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整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精品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整理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6页
精品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整理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6页
精品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整理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6页
精品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整理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6页
精品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整理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6页
精品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整理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6页
精品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整理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6页
精品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整理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6页
精品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整理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6页
精品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整理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6页
精品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整理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6页
精品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整理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6页
精品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整理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6页
精品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整理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6页
精品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整理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整理版.docx

《精品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整理版.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品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整理版.docx

精品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整理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19、诚实和信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

读通课文。

教学难点:

学着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同学们,小时侯你们一定听过狼来了这个故事吧?

谁来讲给大家听一听。

2、从这个故事你体会到了什么?

是啊,这个牧童不诚实,得不到大家的信任,只有诚实,才能得到信任。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诚实和信任的课文。

板书课题:

 诚实与信任

4、学生读题。

二、初读课文

1、提自学要求:

(1)借助课文注音把课文读正确,尤其是长句子和带生字的句子要反复多读几遍。

(2)把生字词画出来多读几遍,看清生字字形,读准生字字音,尝试理解,不懂的词可做上记号。

(3)标出段落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词,说说自己理解了哪些词语。

(2)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三、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四、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1)指读课文。

引导概括自然段的意思。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认真听读,说说各自然段的意思。

(3)指名说说课文的大意。

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写"我"深夜驱车撞坏小红车的反光镜,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主动留下字条承担责任,感动了车主。

说明"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4)疏通课文,引导分段。

引导思考:

课文是分几部分?

可分成几段?

(5)交流:

第一段(1-3)"我"深夜驱车发生事故,留下字条主动承担责任。

第二段(4-10)小红车主人对"我"的诚实和信任深受感动。

第三段(11)小红车主人的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五、指导写字

1、师讲解字形。

障:

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右边的“章”字上边扁一些,与“早”字要搭配协调。

2、学生描红、仿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

2、指导学生通过文章中具体的语言材料,认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教学重点:

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诚实和信任是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

1、学习1—3节

(1)提问:

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碰碎别人车上的反光镜的?

事情发生后,他是怎么做的?

(2)学生读书,回答问题。

(3)从这一段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我”的“诚实”?

(4)学生回答。

引导学生理解“能见度”。

在这样的情况下,出这样的事是很正常的,作者是如何处理的呢?

(5)学生回答。

引导学生理解“环顾”。

在看不到一个人的情况下,作者可以一走了之,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留下纸条,主动承担责任。

他为什么这样做?

学生讨论、回答。

2、学习4—10节。

(1)指名分角色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从这一段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诚实”?

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信任”?

(3)出示句子:

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4)指名读--齐读。

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

(5)分角色读课文。

3、学习11节。

(1)齐读课文。

(2)说说作者为什么后悔?

(3)为什么小红车车主的话“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三、讨论:

课文为什么用“诚实和信任”作题目?

还可以用什么作题目?

教学反思:

16、李时珍夜宿古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查字典学会文中的生字,结合课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读顺课文,查字典学会文中的生字,结合课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揭示课题

1、讲故事:

“漏篮子和虎掌的故事”,突出药店老板把“虎掌”替代“漏篮子”发给病人家了。

老板的根据:

药物书上明明写着——“漏篮子又名虎掌。

问题关键:

旧的药物书害人不浅。

2、李时珍决心重新编写一本比较完善的药物书。

3.由此揭示课题:

李时珍夜宿古寺。

板书课题,读题。

4、释题。

二、初读课文

1、讲清自读课文要求: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

(2)划出不理解得字词,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

(3)田园指什么?

它有哪些诗情画意?

理清课文大意。

2、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3、检查自读效果

(1)指名读课文,要读准字音。

(注意前后鼻音、平翘舌音)师正音。

(2)说说自己理解哪些字词的意思,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将以哪种方式解释。

(3)指名说说课文的大意,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提示:

注意一些易错字的正确写法。

2、学生练习描红仿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1-4节)

(1)学生读文,说一说李时珍为什么要“夜宿”古寺?

学生交流:

“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

引导学生理解“一心”是什么意思?

(2)李时珍为什么这样“一心”赶路?

(3)徒弟发现了房屋轮廓。

“隐隐约约”是什么意思?

“走近一看”怎么样?

(4)李时珍“夜宿”的古寺是怎样的?

这是一座破败的古寺。

“破败”的意思是什么?

文中怎样描写“破败”的?

到处是“灰尘”;长满了“青苔”;连神像都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这说明了什么?

(古寺没有人来,十分荒凉)

(5)李时珍就在古寺“夜宿”,这表现了李时珍的什么精神?

2、学习第二段(5-7节)

(1)李时珍是怎样在古寺里过夜的,学生读第二段。

(2交流:

生火、烧水、啃干粮。

(3)分角色朗读师徒对话。

(4)组织朗读,体验人物感情。

(5)指导互评读对话的得失。

“笑”的探究:

庞宪对师傅的敬佩。

李时珍的崇高精神。

3、学习第三段(8-13节)

(1)学生朗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写了些什么?

(李时珍趁着大好月色记下寻访所得。

(2)引导学生理解“端详”的意思?

(3)“生嚼”怎么理解?

两个省略号各有什么作用?

(4)从中可以看出李时珍的什么精神?

(5)讨论交流:

作者是怎样表现“夜宿”中的时间推移的?

“太阳渐渐下山,飞鸟归林”。

(将要入夜)

“夜幕渐渐降临”。

(天色渐黑)

“皎洁的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照进房子里”。

(入夜之后,月亮升起,月色光明)

“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

(夜已深了)

(6)这与李时珍的精神品格有什么关联?

(李时珍抓紧时间,夜以继日,多么难能可贵的敬业精神!

三、总结全文

1、指名朗读课文。

2、说说从李时珍身上学到了什么?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复述课文。

2、复习巩固旧知觉。

教学重点:

能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复述课文时,尽量用书上的语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提默生字词。

2、说说李时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二、指导香述

1、引导学生理出复述提纲:

投宿荒凉的古寺--啃食干粮-借月光记载草药-冒险品尝草药

2、学生练习复述。

5、指名复述。

三、巩固练习

1、抄写词语。

2、完成课后练习4。

教学反思:

    

       

17、维生素C的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会本课的生字及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清段落层次。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清段落层次。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7、维生素C的故事

1、板书课题:

2、引导读题并质疑。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学课文,自学要求:

(1)自由轻声读课文,圈划出文中生字,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其意。

(3)读通顺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学生带着问题,按照要求读课文。

2、检查自读效果。

(1)出示生字词:

(2)指名读,读准字音并正音。

(3)说说自己理解了哪些字词的意思。

(4)指读分自然段读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师正音,评读。

(5)指名说说课文的大意,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提示:

注意一些易错字的正确写法。

2、学生练习描红仿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清段落层次。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清段落层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

1、引出“突破点”,提问:

那些留在荒岛上的生病船员,在回答了哥伦布的“怎么活下来的”问题之后,哥伦布的脑海里产生了什么样的疑问?

2、再读课文,质疑(课件出示自读提示)

抓住“海上凶神”一词做文章

1、说说这个词读了你有什么感受?

读课文,说说它是如何伤害船员的,读出你体会的感受。

师:

海上凶神这个名字给你什么感觉?

生:

很可怕,很恐怖。

生:

这是海上独有的疾病,来势很猛,很凶狠。

生:

它来的很神秘,像是死神的代言人。

来的很迅速,无法阻挡。

师:

这样一种海上独有的,在船员们没有意思到,就如死神般降临的疾病,是怎样夺取船员的生命的,请你们自己读一读。

师:

谁来将这可怕的“海上凶神”来临的情景,读给大家听听。

指生读

2、到底什么是“海上凶神”?

师:

这样可怕的疾病到底什么病呢?

请你们在默读课文,然后用书中的语言说给大家听听。

生读出课文的最后一段,简介是维生素c缺乏症“坏血病”就是“海上凶神”

教师介绍关于维生素c的科学资料

3、为什么会出现维生素c缺乏的情况,读课文用书上的语言说一说。

(1)海上生活不仅……而且……

(2)人们发现野果子和其他一些水果、蔬菜都含有一种名叫维生素c的物质。

因为海上生活很艰苦,船员只是吃鱼和黑面包,没有水果和蔬菜吃。

而蔬菜和水果中才含有维生素c,所以他们就出现了被称为“海上凶神”的“坏血病”。

结合这两点就能说清楚。

4、在发现维生素c能治愈“海上凶神”的过程中,哥伦布的情感出现了那些变化,请你们自己再默读课文找出来,然后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生找出:

哥伦布心情十分沉重,噙着眼泪、又惊又喜

说说哥伦布心情沉重,噙着眼泪(悲伤)的原由?

讨论:

哥伦布将生病的船员留在荒岛上,这样的做对吗?

要求小组在课文字里行间中找到证据说明自己的观念。

简介哥伦布的航海伟大事迹。

再读表达哥伦布心情的句子,将哥伦布矛盾的心理读出来。

教师过渡到又惊又喜

将这种惊喜的对话情景读出来。

5、很多发现都是很偶然的,请学生说说哪些发现是很偶然的?

病重的船员是怎么对哥伦布说的?

他们为什么要这么说?

病重的船员为什么在荒岛上能转危为安?

“海上凶神”这种怪病的原因是什么?

病重的船员在荒岛上是靠什么维持生命的?

3、疏理学生质疑,布置学习活动:

①动笔读书:

读读找找,自己解疑。

②真情播音员:

文中有许多感人的话,请你找出你觉得好的地方,

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再有感情的朗读一下。

4、交流。

(课件展示相关内容:

哥伦布简介、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等)

三、总结延伸

课件出示有关维生素的小知识。

教学反思:

18、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跟人们密切的关系,了解天火之谜的谜底。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文字的准确、生动。

情感与态度:

凭借语言材料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学校网络,来了解奇妙地国际互联网,并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其奇妙。

一、古诗激趣,直奔主旨。

1、同学们,我们来对诗好吗?

老师说上半句,你说下半句。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京。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出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是唐朝诗人王勃的名句,意思是说,四海之内,如果我们是知心朋友的话,那即使你远在天涯我也会觉得你就在我的身边。

当然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朝还不能真正做到“天涯若比邻”。

然而历史在进步,科技在发展,21世纪的我们却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出示)“虽然对方远在天涯,但是却让人感觉近在咫尺。

二、理解句义,启发质疑。

1、齐读

2、你能找到意思相反的词语吗?

天涯,比喻距离(远);咫尺,比喻距离(近)。

3、这句话中还有一组关联词,你发现了吗?

(虽然……但是)这是组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谁能读好这句话呢?

指名读。

(如果后半句再强调一下,意思就更明确了。

4、全班齐读。

5、同学们,那到底是什么东西那么奇妙,能让远在天涯的人觉得近在咫尺呢?

板书:

国际互联网

6、你想了解国际互联网吗?

你想到网上去漫游吗?

那就让我们再次读读课题,读出你的好奇,读出你的向往。

三、自学解疑。

1、那你最想了解国际互联网哪些方面的知识呢?

2、样子、工作、作用。

(学生交流)同学们可真会提问题,其实这篇课文就是从这三个方面去介绍的。

谁来读。

3、电脑出示:

4、这些知识是听老师讲呢,还是自己去学习、去探究呢?

5、真是好样的。

请同学们看探究导航:

电脑出示:

读:

读读课文,找出与这三个问题有关的语段。

悟:

读读这些语段,体会体会,自己读懂了什么。

问: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6、明确了吗?

那我们就先自己探究吧。

7、同学们,把你找到的语段读给小组同学听一听,把你的体会与同学交流交流,一定会有新的收获,新的启示。

下面我们就小组学习吧。

四、交流共享。

(一)同学们,愿意把你们的学习成果与大家分享吗?

1、我们先来交流第一个问题国际互联网是什么样子的?

电脑出示:

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只巨型的蜘蛛织成了一张团团包住整个地球的“大网”……起来的。

指名读文中的那段话。

齐读

2、你读懂了什么?

要点:

国际互联网真大。

你从哪些词语里体会到它的大?

相机点击。

还有哪些词语也能让我们感到它的大呢?

3、国际互联网那么大。

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它表现出来吗?

(朗读指导)

4、国际互联网看不见,摸不着,团团包住整个地球,是多么神奇啊。

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朗读,一边想象这张巨大而神奇的网。

5、(电脑出示:

蜘蛛网的形象)同学们,这是一张蜘蛛网。

国际互联网看不见,摸不着,想象中它就像一张巨型的蜘蛛网。

这张网好大呀,它能把地球团团包住。

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一定会读得更好。

(二)交流第二个问题。

1、这个问题有点难度,请同学们看屏幕:

国际互联网是靠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来传递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的。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4、同学们,你们学得真棒。

能用学到的知识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吗?

好,请看。

5、电脑出示:

小明想与一位美国朋友联系,请你帮助他想出尽可能多的联系方式(打电话、拍电报、寄信,手机短信、网上聊天、网上发电子邮件、网上通电话、发送传真)你会建议小明采用哪种联系方式呢?

为什么?

(板书:

快捷方便)

6、正因为国际互联网快捷方便,所以课文中说(国际互联网似乎把一个庞大的地球都缩小了,我们生活的世界真像一个地球村。

(三)交流作用。

1、国际互联网是如此快捷方便,它又有什么作用呢?

2、指名读。

3、电脑出示:

国际互联网上的内容

(1)一起来读。

(2)你读懂了什么?

(3)作用很多。

内容丰富(板书)它和我们息息相关。

(4)这么多的作用作者是从几个方面来写的呢?

(;可以)

(5)这五个方面在朗读的时候语气一样吗?

语气加重。

(可以可以可以还可以甚至可以)(自由读)

(6)齐读。

(7)难道国际互联网就这五个方面的作用吗?

那作者不就写了这五个方面吗?

(省略号)

你还知道哪些方面的作用呢?

网络的潜能是无穷无尽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研究、开发、创新,老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你们中间也会出现举世瞩目的比尔盖茨。

(8)引导学生质疑。

五、网上漫游:

逛“网上商场”,学校网站感受互联网的奇妙。

六、谈收获。

我们研究了国际互联网,学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收获和感想啊。

总结:

科学的发展是迅猛的,网络的潜能是无尽的,同学们,我们从小要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将来为人类的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

七、课后实践。

1、用“奇妙”“甚至”造句。

2、你把你的作业发送到老师的电子信箱,老师将在网上批改你的作业。

习作5

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小闹钟》和《小溪流的自述》中的片断,从中学到利用拟人化手法来介绍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的方法。

并领悟到这样写的好处。

2、领会本次习作的要求,采用“某某的自述”的醒狮,用拟人的手法来写熟悉的事物,并且要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写的具体、生动。

教学过程:

1初读例文,感知写法。

自由读读两则例文片断,并思考:

这两篇习作分别写的什么内容?

你觉得两篇习作在写作上最值得学习的是什么?

2互相交流

两篇习作片断最值得学习的是让被介绍的事物开口说话,自己介绍自己,也就是用自述的方法来介绍熟悉的事物,是文章生动、有趣;

3再读例文,学习写法

在齐读例文,并思考:

在自述时,可以写那些内容呢?

读后同座、小组交流

在用自述的形式介绍自己熟悉的事物的时候,可以从事物的形状、色彩、结构、功能以及心理、愿望等方面来写。

4明确要求,完成习作。

再读读例文芊的阅读提示和例文后习作提示,进一步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

用自述的形式,选自己熟悉的事物,借助拟人、比喻等手法,将习作写的具体、生动、有趣。

5自己确定写作素材

教科书小书包课桌电视机电冰箱等等

6生习作师巡视指导

7互相交流,修改习作

完成习作以后,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修改自己的习作

班级中交流

教学反思:

练习五

【教学目的】

1、认真读这篇童话故事,能按要求完成文后作业;

2、懂得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学会谦让,不要骄傲自满。

3、读读背背成语和两句名言,初步了解这些成语和名言的意思;

4、练习在课外收集自己喜欢的名言。

5、能根据具体情况,帮助同学出出主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6、懂得人多智慧多的道理,培养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

7、通过口语交际训练,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能根据短文内容把故事补充完整、读读背背八个成语和两句名言

【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教时

一、明确题意,完成作业

1、自由读题,明确要求。

2、投影出示:

(1)题目《争功》是什么意思?

你从文中看出是哪些人在争功吗?

(2)假如你是小主人,你会对它们说些什么?

(3)你认为文中画线的部分能用什么成语来替换?

换上之后读一读。

3、组织讨论:

学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想法?

二、总结谈话

1、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处处有故事,你能把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事情编写成小故事吗?

一定要注意说明了什么道理哟!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自由说写,可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完成。

第二课时

一、明确学习目标

二、教学读读背背

1.复习。

背诵学过的成语。

2.指导。

(1)学生自由地读,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2)指名一学生读,及时正音,集体齐读。

(3)教师范读。

(让学生边听边体会每排两条成语之间有什么关系。

(4)学生分组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

可查字典。

(5)学生说说这些成语的意思。

以下词义供参考:

学富五车:

形容读书多,学问渊博。

满腹经纶:

一肚子学问和才能,形容人饱学而有理大事的才能。

学贯中西:

有关中西方的学问都通晓。

形容人学问渊博。

博古通今:

对古代的事知道很多,又通晓现代的事情。

功成名就:

功业建立了名声也就有了。

著作等身:

著述之多,等于身体一样高。

形容著作极富。

温文尔雅:

态度温和,举止文雅端庄。

文质彬彬:

形容人举止文雅,态度端庄,从容。

3.练习。

(1)自由地读,边读边思考,如何记忆。

(2)同座位的同学互相练背,交流记忆方法。

4.反馈。

(1)指名试背,说说记忆的经验。

(2)集体背诵。

第三课时

三、教学第六题

1.审题。

(1)指名读练习要求。

(2)让学生说说该项练习的要求是什么。

2.指导。

(1)让学生自读两句名言,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2)指名试读,正音。

(3)邻近同学讨论两句名言的含意。

(4)交流讨论结果,教师相机点拨。

鲁迅的话是针对别人说他是天才讲的,意思是:

我不是什么天才,我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是因为我抒别人休息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

(5)集体齐读。

3.练习。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练读。

(2)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同座互背。

4.反馈。

(1)指名试背。

(2)集体背诵。

(3)课外延伸。

课后请同学们搜集鲁迅的名言,互相交流。

第四教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你有没有拿不定主意的时候?

最后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2、俗话说: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当我们的小伙伴在遇到难题,或拿不定主意时,如果我们大家都能帮他出出点子,想想办法,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大家想不想试着为小伙伴解决难题呢?

二、创设情境,激发交际

1、故事一:

小明在上学路上拾到一元钱,他想把钱交给老师,可是又怕大家说他是“假雷锋”,更何况这一元钱还可以用来买枝冰棍儿呢。

小明有点左右为难,你能帮他想想办法,出出主意吗?

2、指导学习课文,在三个问题中选择一个,和小组的同学把它编成小故事来演一演。

3、各组交流。

4、在大家的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困难,你能把自己的问题提出来,让大家帮你拿主意吗?

同学们可以自由组合,还可以用讲故事、演小剧等多种形式来表现。

教师巡视指导,对学生讲或演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

5、交流汇报。

三、总结谈话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讨论,你有些什么收获?

2、教师小结。

课后反思:

19、诚实和信任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指导学生通过文章中具体的语言材料,认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认知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掌握生字词。

能力目标:

带着问题自读课文,扫除阅读障碍,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

初步体会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人间真情。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同学们,小时候你们一定听大人讲过《狼来了》这个故事,那个牧童站在山坡上焦急地呼救为何山坡下的人不去救助呢?

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

2、是呀,这个牧童不诚实,就得不到大家的信任。

只有诚实,才能得到信任。

(板书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诚实和信任的课文。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自由轻声读三遍课文。

第一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看看课后的生字表。

第二遍,边读课文边思考:

课文围绕诚实与信任写了一件什么事?

第三遍,读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2、交流自学情况

指名读课文

引导说出课文大意

引导思考:

课文是分几部分?

可分成几段?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