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点知识一题多变解题技巧和复习训练精品.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950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625.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点知识一题多变解题技巧和复习训练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点知识一题多变解题技巧和复习训练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点知识一题多变解题技巧和复习训练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点知识一题多变解题技巧和复习训练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点知识一题多变解题技巧和复习训练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点知识一题多变解题技巧和复习训练精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点知识一题多变解题技巧和复习训练精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点知识一题多变解题技巧和复习训练精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点知识一题多变解题技巧和复习训练精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点知识一题多变解题技巧和复习训练精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点知识一题多变解题技巧和复习训练精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点知识一题多变解题技巧和复习训练精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点知识一题多变解题技巧和复习训练精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点知识一题多变解题技巧和复习训练精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点知识一题多变解题技巧和复习训练精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点知识一题多变解题技巧和复习训练精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点知识一题多变解题技巧和复习训练精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点知识一题多变解题技巧和复习训练精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点知识一题多变解题技巧和复习训练精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点知识一题多变解题技巧和复习训练精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点知识一题多变解题技巧和复习训练精品.docx

《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点知识一题多变解题技巧和复习训练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点知识一题多变解题技巧和复习训练精品.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点知识一题多变解题技巧和复习训练精品.docx

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点知识一题多变解题技巧和复习训练精品

一题多变

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与切割:

1.基因工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便于重组和筛选。

已知限制酶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一,限制酶I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一↓GATC一。

根据图示,判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质粒用限制酶I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II切割

B.质粒用限制酶II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I切割

C.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I切割

D.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II切割

2.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能使大肠杆菌产生人的胰岛素。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人工合成的胰岛素基因与天然的胰岛素基因碱基序列不一定相同

B.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不一定能表达

C.DNA连接酶和限制性内切酶都是构建重组质粒必需的工具酶

D.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处理目的基因和质粒产生的黏性末端一定不能互补配对

3.下面是5种限制性内切酶对DNA分子的识别序列和剪切位点图(↓表示剪切点、切出的断面为黏性末端):

限制酶1:

——↓GATC——;限制酶2:

——CATG↓——;

限制酶3:

——G↓GATCC——;限制酶4:

——CCGC↓GG——;

限制酶5:

——↓CCAGG——。

请指出下列哪组表达正确

A.限制酶2和4识别的序列都包含4个碱基对

B.限制酶3和5识别的序列都包含5个碱基对

C.限制酶1和3剪出的黏性末端相同

D.限制酶1和2剪出的黏性末端相同

4.限制酶是一种核酸切割酶,可辨识并切割DNA分子上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下图为四种限制酶BamHI,EcoRI,HindⅢ以及BglⅡ的辨识序列。

箭头表示每一种限制酶的特定切割部位,其中哪两种限制酶所切割出来的DNA片段末端可以互补黏合?

其正确的末端互补序列为何?

 

A.BamHI和EcoRI;末端互补序列一AATT一

B.BamHI和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GATC—

C.EcoRI和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AATT—

D.BamHI和BglⅡ;末端互补序列一GATC—

限制性内切酶的切割片断计算:

1.现有一长度为3000碱基对(bp)的线性DNA分子,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后,进行凝胶电泳,使降解产物分开。

用酶H单独酶切,结果如图1。

用酶B单独酶切,结果如图2。

用酶H和酶B同时酶切,结果如图3。

该DNA分子的结构及其酶切图谱是

2.已知某种限制性内切酶在一线性DNA分子上有3个酶切位点,如图中箭头所指,如果该线性DNA分子在3个酶切位点上都被该酶切断,则会产生a、b、c、d四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

现有多个上述线性DNA分子,若在每个DNA分子上至少有一个酶切位点被该酶切断,则理论上讲,经该酶酶切后,这些线性DNA分子最多能产生长度不同的DNA片段种类数是:

A.3B.4C.9D.12

 

3.在DNA测序工作中,需要将某些限制性内切酶的限制位点在DNA上定位,使其成为DNA分子中的物理参照点。

这项工作叫做“限制酶图谱的构建”。

假设有以下一项实验:

用限制酶HindⅢ,BamHI和二者的混合物分别降解一个4kb(1kb即1千个碱基对)大小的线性DNA分子,降解产物分别进行凝胶电泳,在电场的作用下,降解产物分开,如下图所示:

据此分析,这两种限制性内切酶在该DNA分子上的限制位点数目是以下哪一组?

A、HindⅢl个,BamHI2个B、HindⅢ2个,BamHI3个

C、HindⅢ2个,BamHI1个D、HindIII和BamHI各有2个

4.现有一长度为1000碱基对(by)的DNA分子,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1酶切后得到的DNA分子仍是1000by,用Kpn1单独酶切得到400by和600by两种长度的DNA分子,用EcoRI,Kpnl同时酶切后得到200by和600by两种长度的DNA分子。

该DNA分子的酶切图谱正确的是

5.(6分)为了解基因结构,通常选取一特定长度的线性DNA分子,先用一种限制酶切割,通过电泳技术将单酶水解片段分离,计算相对大小;然后再用另一种酶对单酶水解片段进行降解,分析片断大小。

下表是某小组进行的相关实验。

已知一线性DNA序列共有5000bp(bp为碱基对)

第一步水解

产物

(单位bp)

第二步水解

产物

(单位bp)

A酶切割 

2100

将第一步水解产物分离后,分别用B酶切割

1900200

1400

800600

1000

1000

500

500

B酶切割 

2500

将第一步水解产物分离后,分别用A酶切割

1900600

1300

800500

1200

1000200

经A酶和B酶同时切割

19001000800600500200

(1)该实验设计主要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原则。

(2)由实验可知,在这段已知序列上,A酶与B酶的识别序列分别为______个和_____个。

(3)根据表中数据,请在下图中标出相应限制性酶的酶切位点并注明相关片断的大小。

(4)

已知BamHⅠ与BglⅡ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如右图所示,用这两种酶和DNA连接酶对一段含有数个BamHⅠ和BglⅡ识别序列的DNA分子进行反复的切割、连接操作,若干循环后“AGATCC//TCTAGG”和______________序列明显增多,该过程中DNA连接酶催化_________键的形成。

答案:

(6分)

(1)对照(单一变量) 

(2)32

(3)

 

(4)GGATCT//CCTAGA  磷酸二酯键

正负反馈调节:

1.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

后期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

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早期不属于负反馈,后期属于负反馈B.早期属于负反馈,后期不属于负反馈

C.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D.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

2.下列调节过程不属于负反馈调节作用的是

A.人体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B.大量猎杀草原食肉动物,导致食草动物的数量先升后降

C.在酶促反应中,反应终产物过量致使酶的活性下降

D.湖泊受污染后鱼类数量减少,鱼体死亡腐烂进一步加重污染

3.下列生理过程中,不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

  A.排尿反射  B.排便反射 C.血液疑固  D.减压反射E.分娩

4.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有赖于正、负反馈调节。

从总体来说,由正反馈调节完成的生理活动是

A.体温的维持B.血糖浓度的稳定

C.水盐平衡的调节D.凝血过程

光合作用O2的产生与水的关系

1.用18O标记的水(10%)和未标记的水(90%)参与光合作用,则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含放射性的氧气所占的比例为

A.10%   B.15%   C.19%    D.90%

2.在光合作用实验里,如果用的水中有0.20%的水分子含18O,CO2中有0.68%的氧含18O,那么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中,含18O的比例为

A.0.20%     B.0.44%     C.0.64%      D.0.88%

3.在光照充足的环境里,将黑藻放入含有18O的水中,过一段时间后,分析180放射性标志,最有可能的是

A.在植物体内的葡萄糖中发现B.在植物体内的淀粉中发现

C.在植物体内的脂肪、蛋白质和淀粉中均可发现D.在植物体周围的空气中发现

4.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A.有氧呼吸过程的第三阶段既有水的合成又有水的分解

B.用H218O浇花草,在花草周围空气的水、O2、CO2中会出现18O

C.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水

D.当人饮水不足时,会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从而减少了尿的排出,保留了体内的水分

关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计算:

1.以下关于最多或最少的计算不正确的是

A.显微镜下观察同等直径的单行排列细胞,如果放大50倍时最多可看到20个完整的细胞,放大100倍时,最多可看到10个完整细胞。

B.控制合成一个由65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的基因中,碱基数量最少应是396个。

C.n个碱基组成的DNA分子片段,其种类最多可达2n种。

D.通常情况下,分子式C63H103045N17S2的多肽化合物中最多含有肽键62个。

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X、物镜为10X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

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X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A.2个  B.4个  C.16个  D.32个

3.显微镜目镜为10X,物镜为10X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

若物镜转换为40X后,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A.2个  B.4个  C.8个  D.16个

关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计算

1.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下表所示。

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氧浓度(%)

a

b

c

d

产生CO2的量

9mol

12.5mol

15mol

30mol

产生酒精的量

9mol

6.5mol

6mol

0mol

 A.a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等于无氧呼吸速率

 B.b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大于无氧呼吸速率

 C.c浓度时有50%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

 D.d浓度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未进行无氧呼吸

2.下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储藏该植物器官

B.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

量是有

氧呼吸的3倍

C.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强度最弱

D.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

吸强度相等

关于信息和信号的问题

1.下图表示人体内化学物质传输信息的3种方式。

神经递质和性激素的传输方式依次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①

2.一个细胞产生相应的反应。

细胞间的通讯对于多细胞生物调节生命活动是必需的。

下图是几种细胞通讯的实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图中a是胰岛素,肝细胞上的受体与a结合后,可引起糖元的合成速率加快

B.乙图中的b是细胞表面受体,其化学本质是糖蛋白

C.丙图中的抗体是由游离于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合成,内质网运输,高尔基体再加工后经胞吐方式分泌的。

D.丙图中生理过程产生抗体与抗体的释放都需要消耗能量

3.若右图中甲、乙两图均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则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多选)

A.细胞2、细胞4依靠细胞表面的糖蛋白识别信息

B.信息从细胞3传递到细胞4的速度比从细胞1传

递到细胞2快

C.若细胞1为下丘脑中的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作

用于细胞2,则细胞2是甲状腺细胞

D.人体对寒冷的反应与乙图所示调节有关,也与甲

图所示的调节有关

4.下图表示人体或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如果该图中的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e的增加会直接导致a分泌

的d量减少。

B.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孤,则其中的信息都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

C.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则d过程代表DNA的复制。

D.如果该图表示体温调节反射弧,则b代表的是体温调节的中枢一下丘脑。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

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

2.下列信息传递的实例中,属于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的是

A.莴苣在适宜波长的光下才能萌发生长

 B.昆虫散发性外激素传递信息

C.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信息

  D.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

3.关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多选)

A.物理信息的来源可以是无机环境,也可以是生物 

B.蜜蜂跳舞及雄鸟的“求偶炫耀”是典型的生物信息

C.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D.化学防治利用的是生物的化学信息

4.下列信息传递的类型中,属于物理信息的是

A.牛膝草分泌蜕皮激素类似物加速采食害虫的蜕皮

B.意大利蜂找到蜜源时的即兴舞蹈

C.雄黏虫根据雌黏虫释放的性外激素很快前来交尾

D.海豚借助超声波确定方位

关于DNA复制

1.用15N同位素标记细菌的DNA分子,再将它们放入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4代,a、b、c为三种DNA分子:

a只含15N,b同时含15N和14N,c只含14N。

下图中这三种DNA分子的比例正确的是

ABCD

2.假设某大肠杆菌含14N的DN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若将其长期培养在含15N的培养基中便得到含15N的DNA,相对分子量为b。

现将含15N的DNA大肠杆菌再培养在14N的培养基中,子二代DNA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为  (   )

A.(a+b)/2B.(3a+b)/4C.(2a+3b)/2D.(a+3b)/4

3.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

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其结果可能是  (   )

A.含有14N的DNA占7/8

B.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8

C.复制过程中需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

D.子代DNA中嘌呤与嘧啶之比是2:

3

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计算

1.在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室内各放置一盆长势相似的甲、乙两种植物幼苗,在充足的水分、光照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下,用红外线测量仪定时测量玻璃室内的CO2含量,结果如下表(假设实验期间光照、水分和温度等条件恒定不变)。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记录时间(min)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甲种植物(mg/L)

150

113

83

58

50

48

48

48

48

48

乙种植物(mg/L)

150

110

75

50

30

18

8

8

8

8

A.在0~25min期间,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CO2浓度

B.上表数据说明,甲植物比乙植物固定CO2的能力强

C.在0~25min期间,甲和乙两种植物光合速率都逐渐减小

D.在30~45min期间,甲、乙两种植物仍然在进行光合作用

2.某实验小组将玉米幼苗置于一密闭容器内,测定温度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影响(用容器内CO2的变化量表示)。

实验结果如下(“+”表示增加,“-”表示减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适宜光照

-12

-17

-23

-26

-35

-26

-24

-15

黑暗

+6

+11

+18

+25

+35

+40

+32

+20

A.由表中数据可知,光合作用酶和细胞呼吸酶的最适温度相同

B.在适宜光照下,35℃时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

C.由表可知,在适宜光照下,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温度是30℃

D.在黑暗情况下,叶肉细胞内无ATP的形成

3.某研究小组从当地一湖泊的某一深度取得一桶水样,分装于六对黑白瓶中,剩余的水样测得原初溶解氧的含量为10mg/L,白瓶为透明玻璃瓶,黑瓶为黑布置住的玻璃瓶。

将它们分别置于六种不同的光照条件下,24小时后,实测获得六对黑白瓶中溶解氧的含量,记录数据如下:

光照强度(klx)

0

a

b

c

d

e

白瓶溶氧量mg/L

3

10

16

24

30

30

黑瓶溶氧量mg/L

3

3

3

3

3

3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1若只考虑光照强度,该深度湖水中所有生物在晚上8h内呼吸消耗O2的量7/3mg②光照强度为aklx时,该水层生物产氧量与生物耗氧量可维持动态平衡③当该水层中的溶氧量达到30mg/L时,光照强度将不再成为限制溶氧量增加的主要因素④若将eklx光照下的白瓶置于bklx光照下,瓶中光合生物细胞的C3含量会增加,C5含量会减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将状况相同的某种绿叶分成相同的四组,在不同温度下先暗处理1小时,再用相同适宜的光照射1小时,测其重量变化(假设在有光和黑暗条件下,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相同),得到如下表的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温度/℃

27

28

29

30

暗处理前后重量变化/mg

-1

-2

-3

-1

光照前后重量变化/mg

+4

+5

+6

+2

A.27℃时该绿叶在整个实验期间积累的有机物是2mg

B.28℃时该绿叶光照后比暗处理前重量增加3mg

C.29℃是该绿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

D.30℃时该绿叶经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总量是3mg/h

5.(10分)某研究小组从当地一湖泊的某一深度取得一桶水样,分装于六对黑白瓶中,剩余的水样测得原初溶解氧的含量为10mg/L,白瓶为透明玻璃瓶,黑瓶为黑布罩住的玻璃瓶。

将它们分别置于六种不同的光照条件下(由a→e逐渐加强),24小时后,实测获得六对黑白瓶中溶解氧的含量,记录数据如下:

光照强度(klx)

0(黑暗)

a

b

c

d

e

白瓶溶氧量mg/L

3

10

16

24

30

30

黑瓶溶氧量mg/L

3

3

3

3

3

3

(1)黑瓶中溶解氧的含量降低为3mg/L的原因是;该瓶中所有生物细胞在24h内呼吸消耗的O2量为mg/L。

(2)当水层光照强度为c时,在24h内白瓶中植物产生的氧气量为mg/L。

光照强度至少为(填字母)时,该水层产氧量才能维持生物正常生活耗氧量所需。

当光照强度为(填字母)时,再增加光照强度,瓶中溶解氧的含量也不会增加。

(3)若将a光照下的白瓶移至d光照下,则瓶中植物细胞的光合作用速率,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还原后的C3经一系列变化可形成______________。

答案.(10分)

(1)黑瓶中的生物呼吸消耗氧气,没有光照,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2分)7

(2)21ad

(3)加快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增多糖类、C5(2分)

温度(℃)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适宜光照

-12

-17

-23

-26

-35

-26

-24

-15

黑暗

+6

+11

+18

+25

+35

+40

+32

+20

6.某实验小组将玉米幼苗置于一密闭容器内,测定温度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影响(用容器内CO2的变化量表示)。

实验结果如下(“+”表示增加,“-”表示减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由表中数据可知,光合作用酶和细胞呼吸酶的最适温度相同

B.在适宜光照下,35℃时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

C.由表可知,在适宜光照下,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温度是30℃

D.在黑暗情况下,叶肉细胞内无ATP的形成

7.对某植物测得如下表数据,若该植物处于白天均温30℃,晚上均温15℃,有效日照15小时的环境下,那么该植物1天中积累的葡萄糖为(提示:

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可表示为6CO2+12H2O→C6H12O6+6O2+6H2O) 

30℃

15℃

一定光照10小时

黑暗下5小时

黑暗5小时

释放O2640mg

释放CO2220mg

释放CO2110mg

A.765mgB.1485mgC.315mgD.540mg

8.以下曲线图显示一片绿叶在正常情况下一天中的气体交换情况,该绿叶的呼吸速率保持不变。

请判断在12:

00时,该叶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分别放出和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柱型图

1.右图表示不同的生物或成分,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若M表示植物细胞中A、B、C、D四种化学元素的质量相对含量,则代表氧元素的为B

   B.若M表示遗传多样性,A、B、C、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在生存斗争中最容易被淘汰的是A  

   C.若M表示一个自然生态系统中A、B、C、D四个不同物种的数量,则B很可能是生产者

   D.若M表示A、B、C、D四种野生生物的种群密度,其中D是科学家在某原始森林中发现的一个新物种,则该种群年龄组成应该为增长型

 

2.下图表示不同的生物或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a~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不容易被淘汰的可能是b

B.若M表示物种丰富度,a~d表示四个不同的演替阶段,则从光裸的岩地演替成森林的顺序依次为a→c→d→b

C.若M表示生物所含的能量,则森林生态系统的a~d四个种群中,a所处的营养级最高

D.若M表示种群密度,则a~d四种野生生物的种内斗争最激烈的一定是b种群

实验材料

1.(9分)科学家在研究黑腹果蝇时发现,刚毛基因(B)对截刚毛基因(b)为显性。

若这对等位基因存在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则刚毛雄果蝇可表示为XBYB或XBYb或XbYB;若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只能表示为XBY。

现有各种纯种果蝇若干,可利用一次杂交实验来推断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

⑴请完成推断过程:

①实验方法:

首先选用纯种果蝇作亲本进行杂交,雌雄两亲本的表现型分别为。

②预测结果:

若子代雄果蝇表现为,则此对基因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若子代雄果蝇表现为,则此对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

⑵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遗传学中常选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果蝇的优点是、

(答出两点即可)。

②果蝇的刚毛基因和截刚毛基因的遗传遵循定律。

答案:

(9分)

⑴①截刚毛、刚毛(2分)②刚毛(2分)截刚毛(2分)

⑵①相对性状易于区分、雌雄异体、易于培养、个体小、易操作、一只雌果蝇可产生为数众多的后代、繁殖速度快、染色体数目少等(要求答出两点,2分)②基因的分离

2.豌豆具有适于研究杂交实验的特点,例如,豌豆严格自花受粉,而且是闭花授粉,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这样确保了通过杂交实验可以获得真正的杂种;豌豆花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豌豆具有稳定的可以区分的性状,易于区分、统计实验结果。

3.玉米作为遗传试验材料的优点1生长期较短,繁殖速度快.节约时间。

具有多对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

一次产生的后代多,产生的籽粒均在果穗上,容易准确统计。

雌雄异花,便于人工授粉,进行杂交实验

4.细菌和病毒作为实验材料,具有的优点是:

(1)个体很小,结构简单,容易看出因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核酸和蛋白质外壳。

(2)繁殖快。

细菌20~30min就可繁殖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