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安化茶马古道农业生态观光园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299691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安化茶马古道农业生态观光园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湖南省安化茶马古道农业生态观光园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湖南省安化茶马古道农业生态观光园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湖南省安化茶马古道农业生态观光园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湖南省安化茶马古道农业生态观光园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湖南省安化茶马古道农业生态观光园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湖南省安化茶马古道农业生态观光园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湖南省安化茶马古道农业生态观光园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湖南省安化茶马古道农业生态观光园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湖南省安化茶马古道农业生态观光园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湖南省安化茶马古道农业生态观光园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湖南省安化茶马古道农业生态观光园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湖南省安化茶马古道农业生态观光园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安化茶马古道农业生态观光园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

《湖南省安化茶马古道农业生态观光园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安化茶马古道农业生态观光园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南省安化茶马古道农业生态观光园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

湖南省安化茶马古道农业生态观光园建设项目建议书

湖南省安化茶马古道农业生态观光园

建设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概要

   该项目由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东坪镇黄波申报,并由江南镇林业站和江南镇谢家村组织实施。

农业生态观光园(安化谢家村农民公园)座落在江南镇谢家村,新扩建   亩,近期建设时间从2008年3月开始,于2009年3月结束,时限3年。

远期建设时间为2011年,整体建设时间为4年。

  通过建设,在观光区建设入口区、民俗体验区、农家乐休闲区、山林运动区、恬静养生区。

主体建设内容:

   1、鲜果采摘区新建   亩;

   2、集观赏和经营为一体的生态苗圃  亩;

   3、集骑马、射击、野营、丛林作战等为一体的野外活动区   亩;

   4、鲜花观赏基地建设花卉日光温室  栋,新奇花卉品种达到  余种;

   5、建设占地  亩的水上娱乐垂釣区,其中内置水车 座、内种荷莲 亩、内设划屋棚船  只;

   6、建设占地  的森林浴场一处;

   7、农事实践基地建设日光温室  栋;

   8、建设  亩茶园,建日光温室 栋,规划100亩,作为新品种实验基地和体验制茶的采摘区;

   9、建集制茶室、品茗室、茶品展览室为一体的茶艺展示记1栋;

   10、改建农家乐  栋;建竹艺、土菜馆展示房各1栋;

   11、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主要是园区建硬化路、水泥路、田间作业道、整治田间排水沟、引水上山、水电配套、绿化美化、沼汽污水处理池、通讯、医疗等工作;

12、水产、花卉、果树、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

13、入口门楼、停车坪建设;

   14、竹林山石小品 处、丝竹载音伞亭 处;

   该项目总投入资金   万元,其中业主投入   万元,农民投入   万元,招商引资  万元,村集体投入   万元,申请国家项目投入   万元。

   二、项目背景

   该园位于安化县中部,近距江南镇中心和县城东坪,邻近省道308线,有县道江高公路横贯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有资江一级支流麻溪纵流园区,并且谢家村有大小支流2条,水能充沛。

园区位于益阳市重要旅游名胜安化茶马古道旅游风景区的核心位置,园区内青山绿水,山水相映,既有深厚的梅山文化,又有多种安化特有的无公害小水果,可以说,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自然、人文景观,发展迅猛的无公害水果、蔬菜、花卉、水产品,为发展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奠定了坚定基础。

园区扩建后,在向世人展示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的同时,重点展示园艺型农业、示范性农业、观光型农业,特别是复古型农业。

该园区以农业旅游市场开发为主,与茶马古道旅游板块、益阳旅游业板块甚至湘中旅游板块对接,扩大园区知名度和影响力,使安化旅游业内容更加丰富。

   三、需求分析

   1、市场需求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都市农业的大力发展,园艺型农业、示范型农业、观光型农业将是今后农业发展的主导方向,果农、菜农、花农的科技水平逐渐提高,无公害水果、蔬菜、花卉、水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环节中的难题逐步得到解决,但是,无公害农业产品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有必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该园的建成,不仅可以解决局部无公害农产品的供需矛盾,而且在安化县域经济中发展生态农业取得导向性作用,特别是旅游产业渐成规模,有必要大力发展观光农业。

   2、社会需求

   随着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乡发展格局正逐步向“以城带乡,城中有乡,乡中有城,城郊一体化”的方向迈进,这就要求城郊农业要为市民提供旅游休闲娱乐场所;要为市民提供无污染、无公害的新鲜水果、蔬菜、花卉和特种鲜活或观赏用农产品;要为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提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供场地;要为城区建设提供合理的绿色空间,改善都市生态条件,美化都市环境;要为农民致富奔小康提供载体。

   3、生态需求

   该园区扩建完成后,植被状况良好,具有水资源涵养保护、调节气候、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达到山青水秀、环境优美的生态效果。

   4、经济需求

   园区扩建完成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将大幅度提高,科技示范辐射作用进一步增强,旅游产业的内容将更加丰富,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带动谢家村果农增加收入  万元;花农增加收入 万元;菜农增加收入 万元;为当地群众带来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收入  万元,将吸引社会闲置资金  万元投入到农业、旅游业发展中,带动其它相关产业增加产值  万元,进一步加速新农村建设步伐。

   四、条件分析

   该园区的建设,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地理条件优越。

安化地处湘中偏北,资水中游,雪峰山脉北端。

东靠益阳、长沙,南接娄底,西邻怀化,北抵常德。

总面积4950平方公里,县域面积列湖南省第三。

江南镇地处安化的中部,有省道308线、长江一级支流资水经过,水陆便利。

谢家村距江南镇区仅1公里,距县城仅17公里,交通方便,利于建设。

2、资源条件独特。

(1)自然资源适宜。

安化地貌多样,资源丰富。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土地肥沃,适宜各种作物生长。

年平均气温16.2°C,无霜期长275天,日照1335.8小时,降水1706.1毫米,具有求温和、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水集中、春温多变、严寒期短的特点。

盛产松、杉、竹、果、茶叶、油茶、油桐、棕、药材等,有林地30万公顷,年可供商品木材20万立方米、楠竹800万根。

拥有“世界茶王”之称的“安化千两茶”,并形成了安化“松针”、“银毫”、“春芽”、“银币”等知名品牌,有木本药材103科,1022种;钨、金、锑、钒等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藏有39种;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蓄积量150万千瓦。

园区所在的谢家村具有稻田面积  亩,山林面积 亩,主要品种为竹、松等四季常青的品种,土地和林木资源适应园区建设的需要。

园区东北侧山体主峰海拔337米,区内最低海拔84米,山体起伏较大,地形地貌丰富,便利生态种养业和生态旅游项目的科学布局。

(2)原材料供应充足。

安化是湖南省重要的小水果生产基地,品种丰富,品质优良,时间和空间的公布均衡,为园区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品种、品质支持。

谢家村现已初建生态苗圃 亩,品种达 种,特别是安化境内已建有高标准苗圃和苗木基地 个,每年可提供 个品种的苗木   万株,可完全适应园区建设的数量和质量的需要。

无公害蔬菜的生产已被广大干部和群众所接受,并越来越被重视,果农、花农、菜农群体大,技术含量逐年提高。

水泥等建材江南盛产,日光温室等基础建设材料可就地取材加工。

谢家村民居环境古朴、民风纯正,形成了比较原生态的自然村落,具备建设农业生态观光园的硬件条件。

(3)旅游环境优越。

安化是益阳市重要的旅游县,全国两条茶马古道之一的发源地地处江南镇。

谢家村地处茶马古道旅游风景区的中心位置,距高城核心景区23公里,距洞市老街景点19公里,距陶澍陵园景点15公里,距唐市老街景点5公里,与雪峰湖地质公园27公里,和国家级森林公园新化大熊山风景区、湘西旅游板块、益阳城市旅游板块对接成旅游环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前景更加可观。

   (4)政策环境较好。

目前,益阳市正在全力打造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益阳市旅游的重点在安化,安化旅游的重点在江南镇。

为了高标准建设好安化茶马古道风景区,市县已将该景区的建设把到了一把手工程,将该景区的建设列入了全市旅游的一号工程和安化的十大重点工程,并已招商引资香港笔克公司投资开发建设沿线旅游。

为了推进该景区建设,安化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的优惠政策并向沿线包括谢家村在内的17个村派出了副科级第一支部书记,由市直19单位和县直22个单位对口支持相关项目。

   五、方案设计

1、建设目标。

把园区建设成一个以精致农业、产业与休闲度假相结合的新型观光旅游园区,以茶叶种殖、加工、苗木种植、花卉栽培应用等为基本内容;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健身参与融于其中;突出休闲、健康、参与。

使之成为一个具有生产、旅览、服务、休闲度假等功能的综合性园区。

2、建设思路。

由于本项目的特殊性以及资金筹集情况,同时为同步配合茶马古道旅游风景区的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分期进行。

在布局上,既考虑生产、观光和休闲度假之间的分隔,又注重他们之间的融合。

紧扣“观光农业”和“农民公园”的主题,所有生产、观光和休闲度假和“田园风光”相关连。

增加水体,解决灌溉和消防用水问题。

建筑风格注得特色民居和古朴风情,布局顺应自然和地势。

在满足功能接受提下,强调人与自然的交融,给人以清新雅致、轻松自然、亲切细致的感觉。

   3、建设范围。

谢家村域内东至沿寨王坪(山体)一线,南至基地内水沟位置,西至江洞公路,北至普子界(山体)一线。

4、建设面积。

前期规划面积249亩(不包括道路、建设用地)。

其中农田面积97亩,山地152亩。

预计开发茶园150亩,苗木69亩,水域30亩。

通过后期建设之后,茶园建设面积达到1500亩,苗圃建设面积达到500亩,水上活动面积达到50亩。

4、用地布局。

(1)茶园区。

总建设面积1500亩,前期开发150亩,主要布局在园区东部山丘群上。

以进行茶叶生产、销售、制茶、茶品展览、茶果复合经营、果品采收为主要活动内容,辅以茶叶知识介绍。

建设中考虑应用果树、色叶植物与茶树复合,提高茶叶质量,在景观上营造整体的绿色基调及丰富的景观变化,创造宜人的景观环境。

(2)苗圃区。

总建设面积500亩,前期开发69亩,主要布局在江洞公路一线。

苗圃内分林木种植区、科研育苗区。

区内整齐式田块为种植方式,向园区和园外供应苗木,为进一步发展整合更大的空间。

(3)鱼塘。

总建设面积50亩,前期开发30亩,布局在谢家村入口位置。

主要进行鱼类、虾类等水产养殖,提供食品资源,为旅游者提供大型的垂钓、观赏环境。

其中内置水车、内种莲藕、内设划屋棚船,增加休闲内涵,为旅游者提供优雅情调。

   (4)竹林。

总建设面积 亩,全部为前期开发。

主要建设内容是在主要观赏面上加入色叶树种与竹林混交,进一步为园区发展旅游创造环境。

(5)果树种植区。

建设面积为 亩,种植区主要集中在村民生活比较集中的中心位置,主要品种为桃、蜜釉、板栗、南方蜜橘、石榴等,保障游客进行采摘等旅游活动的开展。

(6)山林区。

增加树种和覆盖率,一方面便于特色野生动物繁殖、觅食和休息,另一方面便于优化布局野外体验项目。

(7)入口区。

搭建跨溪流的木质平台,形成较为宽敞的入口集散空间,形象上配以水车、牌楼等制造出古朴的农家气氛。

平台上对溪流进行截流,并用水带动水车动转。

(8)停车区。

园区内建设3个停车场,分别设入口、旅游村中心和主体农家乐休闲区,其中入口停车位30个,另规划旅游村中心和主体农家乐休闲区建临时停车位5至8个。

(9)道路区。

在原有道路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上山车道、拉通山顶环游道、半山观光旅游道,使路系多元化,形成大小环线,科学分流游客。

(10)其他用地。

为居民提供活动空间和发展预留用地。

5、建设项目

(1)广场入口 平方米;

(2)入口水车1座;

(3)仿古门楼1处;

(4)跌水坝1座;

(5)入口景观灯柱1个;

(6)停车场3处共  平方米(入口、主体农家乐区、旅游中心区各1处);

(7)入口商店1处  平方米;

(8)荷花池3座 亩;

(9)主体农家乐1栋  平方米;

(10)主体农家乐厨房1栋  平方米;

(11)竹音小道   米(卵石铺设);

(12)管理用房1栋  平方米(含购物商店);

(13)休闲广场  平方米;

(14)农具展示房1栋  平方米;

(15)美味阁风味小吃点5处  平方米;

(16)茶叶园150亩;

(17)茶工艺展示房1栋 平方米;

(18)竹工艺展示房1栋 平方米;

(19)土菜馆展示房1栋 平方米;

(20)果园管理房1栋 平方米(含购物商店);

(21)果园建设 亩;

(22)特色景观柱3个(设苗木区、观景台和果园);

(23)园区管理办公室1栋 平方米;

(24)房外烧烤管理房1栋 平方米(含购物商店);

(25)野外烧烤台1处10台   平方米;

(26)镭射野战房1栋 平方米;

(27)野战场1处 平方米;

(28)民俗村房屋2栋 平方米、表演场1处 平方米;

(29)厅洞探险1处长度  米;

(30)石林赏竹亭1处 平方米;

(31)竹海建设  亩;

(32)静水池(含消防用水)占地 平方米,蓄水 立方米;

(32)山间小憩木屋1栋 平方米;

(33)山顶茶园品茶台4个;

(34)山顶观景台1处;

(35)古茶亭1处 平方米;

(36)果茶复合种植区 亩;

(37)茶间小憩亭1处 平方米;

(38)苗木园 亩(含花卉大棚 个 亩);

(39)区内行车道 米、消防通道 米、步行游道 米、骑马游道 米。

(40)在入口区、民俗体验区、农家乐休闲区、山林运动区、恬静养生区各建公共厕所1处,总面积 平方米;

(41)在入口区、民俗体验区、农家乐休闲区、山林运动区、恬静养生区各建公共电话亭1个;

(42)在民俗体验区和恬静养生区各建住宿区1处;

(43)在入口处设洗车点1处;

(44)将园区生活用水铺设下水管道集中建沼汽池1个,容量为 立方米;

(45)田间和山顶给排水系统建设;

(46)园区消防系统建设;

(47)园区路灯系统建设;

(48)景区个性化标识建设;

(49)其他旅游小品建设;

(50)宣传推介建设。

   6、实施计划

   

(1)近期园区建设从2008年3月—2009年3月。

完成近期建设中的茶园、鱼塘、苗圃建设任务和其他旅游建设项目,基本建成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达到正式开园营业的目的。

   

(2)远期园区建设从2009年3月至1010年3月。

完成所有茶园、鱼塘、苗圃建设任务,进一步优化旅游项目建设,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提高综合服务水平,提升园区旅游品质,达到创造湖南最具特色农民公园的目的。

   6、组织落实

   园区成立项目领导小组,由商请专业人员管理。

聘请专家为技术顾问,成立专家科技指导组。

商请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施工设计,所争国家投资的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实行公开招标。

六、投资概算

   本项目共需投资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流动资金   万元,具体概算如下:

(1)广场入口 平方米,计  万元;

(2)入口水车1座,计  万元;

(3)仿古门楼1处,计 万元;

(4)跌水坝1座,计 万元;

(5)入口景观灯柱1个,计 万元;

(6)停车场3处共  平方米(入口、主体农家乐区、旅游中心区各1处),计 万元

(7)入口商店1处  平方米,计 万元;

(8)荷花池3座 亩,计 万元;

(9)主体农家乐1栋  平方米,计 万元;

(10)主体农家乐厨房1栋  平方米,计 万元;

(11)竹音小道   米(卵石铺设),计 万元;

(12)管理用房1栋  平方米(含购物商店),计 万元;

(13)休闲广场  平方米,计 万元;

(14)农具展示房1栋  平方米,计 万元;

(15)美味阁风味小吃点5处  平方米,计 万元;

(16)茶叶园150亩,计 万元;

(17)茶工艺展示房1栋 平方米,计 万元;

(18)竹工艺展示房1栋 平方米,计 万元;

(19)土菜馆展示房1栋 平方米,计 万元;

(20)果园管理房1栋 平方米(含购物商店),计 万元;

(21)果园建设 亩,计 万元;

(22)特色景观柱3个(设苗木区、观景台和果园),计 万元;

(23)园区管理办公室1栋 平方米,计 万元;

(24)房外烧烤管理房1栋 平方米(含购物商店),计 万元;

(25)野外烧烤台1处10台   平方米,计 万元;

(26)镭射野战房1栋 平方米,计 万元;

(27)野战场1处 平方米,计 万元;

(28)民俗村房屋2栋 平方米、表演场1处 平方米,计 万元;

(29)厅洞探险1处长度  米,计 万元;

(30)石林赏竹亭1处 平方米,计 万元;

(31)竹海建设  亩,计 万元;

(32)静水池(含消防用水)占地 平方米,蓄水 立方米,计 万元;

(32)山间小憩木屋1栋 平方米,计 万元;

(33)山顶茶园品茶台4个,计 万元;

(34)山顶观景台1处,计 万元;

(35)古茶亭1处 平方米,计 万元;

(36)果茶复合种植区 亩,计 万元;

(37)茶间小憩亭1处 平方米,计 万元;

(38)苗木园 亩(含花卉大棚 个 亩),计 万元;

(39)区内行车道 米,计 万元;消防通道 米,计万元;步行游道 米,计 万元;骑马游道 米,计 万元;小计 万元;

(40)在入口区、民俗体验区、农家乐休闲区、山林运动区、恬静养生区各建公共厕所1处,总面积 平方米,计 万元;

(41)在入口区、民俗体验区、农家乐休闲区、山林运动区、恬静养生区各建公共电话亭1个,计 万元;

(42)在民俗体验区和恬静养生区各建住宿区1处,计 万元;

(43)在入口处设洗车点1处,计 万元;

(44)将园区生活用水铺设下水管道集中建沼汽池1个,容量为 立方米,计 万元;

(45)田间和山顶给排水系统建设,计 万元;

(46)园区消防系统建设,计 万元;

(47)园区路灯系统建设,计 万元;

(48)景区个性化标识建设,计 万元;

(49)其他旅游小品建设,计 万元;

(50)宣传推介建设,计 万元;

(51)相关土地租赁资金 万元;

(51)不可预计费  万元;

(52)经营流动资金  万元;

(52)建设期利息 万元;

   七、效益分析

1、年收入情况

(1)按年均接待游客  万人次、每年个接待日计算,门票收入为 万元;

(1)按年均接待游客  万人次、人均消费 元、每年个接待日计算,旅游收入为  万元;

(2)苗圃年收入 万元;

(3)鱼池收入 万元;

(4)经营性场所经营权有偿出让费年收入 万元;

(5)茶园收入 万元;

(6)其他收入 万元;

(7)年总收入 万元。

   2、成本效益分析

   项目投入运行后年总生产成本概貌算为  万元。

   3、产品利润销售税金

   项目投产后,年增加收入  万元,年上缴税金  万元,税后利润  万元。

   4、财务效益分析

   

(1)投资回收期限

   静态投资回收期 年,动态投资回收期  年(含建设期)。

   

(2)投资的利润率   %

   5、社会效益分析

   

(1)项目扩建投产后,可带动农民发展花卉生产    亩,水果 亩,无公害蔬菜 亩,水产品养殖水面 亩,农民增收  万元。

   

(2)就业效果。

直接、间接解决 个农民就业,同时可带动 人发展同类产业。

   (3)农民增收。

项目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加  元。

   八、项目资金筹措(单位:

万元)

1、开发者自行投入 万元;

2、股份制融资 万元;

3、申请银行贷款 万元;

4、争取相关项目建设资金 万元。

5、其他资金投入 万元。

   九、结论

   根据以上研究成果,项目投产后,年增加收入 ,并通过示范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引导和带动周边农民发展花卉、果树、水产养殖和无公害蔬菜生产,可有力地推动我市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项目区位于江南镇近效,距县中心 公里,项目投产后,在发展水果、蔬菜、水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的同时,还可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旅游观光服务项目,随着安化对外开放工作的进一步发展,项目在旅游观光服务方面将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项目总投资  万元,根据财务评价结果,项目静态投资回收期 年,动态投资回收期  年,表明项目具有较好的资金回收能力;投资利润率  %,均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表明项目具有财务上的可行性。

根据国民经济评价结论,项目投产后,可带动农民发展花卉生产    亩,水果 亩,无公害蔬菜 亩,水产品养殖水面 亩,农民增收  万元,财政收入增加  万元,项目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和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因此项目具有经济上的可行性。

   项目投产后,不但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因此投资该项目是可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