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期末A卷 基础过关检测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高考地区专用解析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300009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69.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期末A卷 基础过关检测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高考地区专用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期末A卷 基础过关检测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高考地区专用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期末A卷 基础过关检测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高考地区专用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期末A卷 基础过关检测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高考地区专用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期末A卷 基础过关检测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高考地区专用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期末A卷 基础过关检测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高考地区专用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期末A卷 基础过关检测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高考地区专用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期末A卷 基础过关检测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高考地区专用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期末A卷 基础过关检测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高考地区专用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期末A卷 基础过关检测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高考地区专用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期末A卷 基础过关检测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高考地区专用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期末A卷 基础过关检测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高考地区专用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期末A卷 基础过关检测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高考地区专用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期末A卷 基础过关检测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高考地区专用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期末A卷 基础过关检测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高考地区专用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期末A卷 基础过关检测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高考地区专用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期末A卷 基础过关检测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高考地区专用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期末A卷 基础过关检测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高考地区专用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期末A卷 基础过关检测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高考地区专用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期末A卷 基础过关检测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高考地区专用解析版.docx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期末A卷 基础过关检测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高考地区专用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期末A卷 基础过关检测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高考地区专用解析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期末A卷 基础过关检测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高考地区专用解析版.docx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期末A卷基础过关检测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高考地区专用解析版

A卷基础过关检查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3分,共60分)

1.下图表示机体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吞噬细胞也参与图示免疫过程

B.过程Ⅰ属于体液免疫,过程Ⅱ属于细胞免疫

C.细胞a只能为B淋巴细胞,细胞b只能为细胞毒性T细胞

D.细胞c只能为浆细胞,细胞d只能为细胞毒性T细胞

【答案】C

【解析】据图分析,过程Ⅰ通过抗体发挥免疫效应,属于体液免疫,其中细胞c为浆细胞,细胞a为B细胞或记忆细胞;过程Ⅱ通过效应T细胞作用于靶细胞发挥免疫效应,属于细胞免疫,其中细胞d为效应T细胞,细胞b为T细胞或记忆细胞。

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示为细胞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两个过程都有吞噬细胞的参与,A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过程Ⅰ属于体液免疫,过程Ⅱ属于细胞免疫,B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细胞a为B细胞或记忆细胞,细胞b为T细胞或记忆细胞,C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细胞c为浆细胞,细胞d为效应T细胞,D正确。

故选C。

2.下列有关植物生长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B.在太空中,植物的根不会表现出向地弯曲生长的特性

C.如果将琼脂块放置去尖端的胚芽鞘正中间,并给予单侧光照射,生长素会在琼脂块中进行横向运输

D.在存在呼吸抑制剂的条件下,极性运输会受到抑制

【答案】C

【解析】在植物的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A正确;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横向运输,根失去向地生长的特征,但能进行极性运输,B正确;植物体内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生长素进入琼脂块是扩散,生长素不会在琼脂块中进行横向运输,C错误。

极性运输以主动运输形式进行。

在缺氧或有呼吸抑制剂存在的条件下,主动运输会受到抑制,D正确。

故选C。

3.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甲图中,③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传入神经

B.若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b为未兴奋部位

C.甲图的⑥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D.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之间,因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①是感受器,②是效应器,③是传入神经,④是神经中枢,⑤是传出神经,⑥是突触。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

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在甲图中,③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传入神经,A正确;若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b处内正外负,表示兴奋部位;a、c处内负外正,表示未兴奋部位,B错误;⑥是突触,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正确;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因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D正确。

故选B。

4.下列有关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植物激素具有相似的生理效应

B.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

C.植物生长调节剂作用效果更稳定,时效更长

D.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不当可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答案】B

【解析】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

施用生长调节剂时,要综合考虑施用的目的、药物效果、药物毒性、药物残留、价格和施用是否方便等因素,在施用时,还要考虑施用时间、处理部位、施用方式等。

由分析可知:

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植物激素具有相似的生理效应,A正确;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不是植物激素,B错误;由分析可知:

植物生长调节剂作用效果更稳定,时效更长,C正确;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若使用不当可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D正确。

故选B。

5.选体重相近、发育正常的四只雄性小狗,甲狗不做任何处理,乙、丙、丁分别做不同手术处理。

几个月后,测得四只狗血液中的三种激素的含量(μg/mL)如表所示,

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

甲状腺激素

3

0.1

3.8

3

雄激素

4

3.8

3.6

0.8

生长激素

6

5.8

0.1

5.6

分析:

乙、丙、丁三只小狗分别被切除的内分泌腺依次是

A.甲状腺、垂体、睾丸B.甲状腺、睾丸、垂体

C.垂体、甲状腺、睾丸D.睾丸、甲状腺、垂体

【答案】A

【解析】甲状腺激素是甲状腺产生,雄激素是由睾丸产生,生长激素是由垂体产生;由表可知,乙缺少甲状腺激素,可能被切除甲状腺;丙缺少生长激素,可能被切除垂体;丁缺少雄激素,可能被切除睾丸;故选A。

6.达尔文父子研究植物的向光性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①②两组实验,可得出尖端与植物的向光弯曲生长有关

B.通过③④⑤三组实验,可得出感光部位在尖端

C.通过该实验能得出有某种化学物质从苗尖端传递到了下面的结论

D.该植物的弯曲部位在苗尖端下面

【答案】C

【解析】据图分析:

在单侧光照射下,顶端的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背光侧生长较快,苗向光弯曲生长;去顶的苗,不产生生长素,苗不生长;顶上加不透明的帽,顶端的生长素不发生横向运输,苗直立生长;顶上加透明的帽,顶端的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背光侧生长较快,苗向光弯曲生长;用不透明的帽将基部遮住,顶端的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背光侧生长较快,苗向光弯曲生长。

第②组去掉顶端,苗尖端不弯曲也不生长,说明尖端与植物的向光弯曲生长有关,A正确;第③组尖端不能接受到光,尖端以下能接受光,第④组尖端能接受到光,尖端以下能接受光,第⑤组尖端能接受到光,尖端以下不能接受光,第③组胚芽鞘直立生长,第④组和第⑤组都向光弯曲生长,由此可知感光部位在尖端,B正确;通过该试验不能得出有某种化学物质能从幼苗尖端传递到尖端下部的结论,C错误;通过该实验,可知该植物的弯曲部位在尖端下面的伸长区,D正确。

故选C。

7.下丘脑是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中的重要器官。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下丘脑既能接受神经信号也能接受激素信号的刺激

B.进食后,神经和激素共同调节血糖含量的稳定

C.寒冷剌激下,激素Ⅱ含量上升受下丘脑和垂体的分级调节

D.饮水过多时,调节肾小管、集合管活动的激素Ⅲ含量上升

【答案】D

【解析】据图分析,下丘脑受大脑皮层的控制,同时还受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因此下丘脑既能接受神经信号也能接受激素信号的刺激,A正确;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通过神经和激素共同调节血糖含量的稳定,B正确;据图分析,激素Ⅱ是甲状腺激素,其含量上升受下丘脑和垂体的分级调节,C正确;据图分析,激素Ⅲ是抗利尿激素,饮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则抗利尿激素的含量降低,D错误。

8.如图,神经元a、b与痛觉传入有关,神经元c能释放脑啡肽,脑啡肽具有镇痛作用。

下列相关判断不合理的是

A.a神经元的神经递质释放受a、c两个神经元控制

B.乙酰胆碱会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

C.脑啡肽的释放会引起乙酰胆碱释放量减少

D.a、c神经元均通过胞吐方式释放神经递质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A神经元的递质释放受a、c两个神经元控制,A正确;神经元a、b与痛觉传入有关,神经元c能释放脑啡肽,脑啡肽具有镇痛作用,说明乙酰胆碱属于兴奋性递质,B错误。

脑啡肽的作用是减少乙酰胆碱的释放,减弱对下一个神经元的刺激作用从而起到阵痛的作用,C正确;递质以胞吐的方式排放到突触间隙,D正确。

9.为研究动物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人员利用脊蛙(剪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

用1%硫酸溶液刺激左侧后肢趾部皮肤,左侧后肢出现屈腿反射;

实验二:

去除左侧后肢趾部皮肤,重复实验一,实验左侧后肢不出现屈腿反射;

实验三:

破坏脊蛙的脊髓,重复实验,左侧后肢不出现屈腿反射。

关于本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一中反射活动的完成需要完整的反射弧

B.实验二不出现屈腿反射的原因是感受器被破坏

C.若实验前不剪除脑将观察不到蛙的屈腿反射

D.该实验表明脊髓可以不依赖于大脑,完成某些反射

【答案】C

【解析】反射弧完整是出现反射活动的必要条件,A正确;皮肤中有感受外界刺激的感受器,实验二去除皮肤后,不出现屈腿反射的原因是感受器被破坏,B正确;屈腿反射中枢在脊髓,所以即使实验前不剪除脑也能观察到蛙的屈腿反射,C错误;根据实验一与实验三的对照可知,屈腿反射中枢在脊髓,不需要大脑的参与,D正确;答案选C。

10.甲图表示燕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状况;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图示都说明了植物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

B.乙图中四个点中只有a点是抑制作用

C.丙图A段产生生长素,向B段运输时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D.用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插条,都能生根,则最适浓度在这两种浓度之间

【答案】D

【解析】图甲中根在生长素浓度小于10-8mol/L表现为促进,大于该浓度表现为抑制,芽在生长素浓度小于10-6mol/L表现为促进,大于该浓度表现为抑制,图乙中受重力影响,生长素向地运输,b点生长素浓度小于a点,远地一侧促进根生长,近地一侧浓度过高抑制根的生长,故甲、乙图都体现了两重性,A正确;乙图中由于重力作用,生长素向地运输,b、d侧浓度低,a、c侧生长素浓度高,根的远地一侧b生长快,近地一侧a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芽的近地一侧c促进作用强,生长快,远地一侧d促进作用弱,生长慢,故只有a点是抑制作用,B正确;丙图A段为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向B段运输为极性运输,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C正确;用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插条,都能生根,说明这两种浓度都具有促进作用,但最适浓度不一定在这两种浓度之间,有可能小于这两种浓度,也有可能大于这两种浓度,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D。

11.分析下列各图,正确的是()

A.图甲由于单侧光照的影响,胚芽鞘将向光弯曲生长

B.图乙茎卷须中生长素含量外侧比内侧少,所以外侧生长得快

C.图丙中若固定光源,暗箱及植株整个装置匀速旋转段时间,幼苗将弯向小窗

D.图丁中放M的胚芽鞘向一侧弯曲,而放N的不弯曲

【答案】C

【解析】胚芽鞘的感光部位是尖端,图甲中没有尖端,对光不发生反应,故不会向光弯曲生长,而是向右弯曲生长,故A错误。

图乙茎卷须中生长素含量外侧比内侧多,故B错误。

固定光源,暗箱(连同植株)匀速旋转,相当于光照一直是从小窗进入的,故应弯向小窗生长,故C正确。

图丁中放M和N的胚芽鞘都直立生长,故D错误。

12.为探究生长素与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人员用一系列浓度梯度的生长素溶液分别处理等长、生理状态相同的黄化豌豆幼苗切段,一段时间后检测发现培养液中的乙烯浓度随生长素浓度升高而升高,且培养液中乙烯浓度越高,切段生长所受抑制越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该探究活动需要设置空白对照实验,以增强说服力

B.高浓度的生长素会抑制生长是因为能促进乙烯的合成

C.该实验可说明植物的生长是多种植物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D.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浓度和乙烯浓度

【答案】D

【解析】据题意分析,实验自变量是生长素溶液的浓度,因变量是培养液中乙烯的浓度和切段的生长情况,故实验需设置一系列浓度梯度,并设置生长素浓度为0的组作为空白对照。

该探究活动需要设置空白对照实验,即生长素浓度为0的一组,以增强说服力,A正确;根据题意,培养液中的乙烯浓度随生长素浓度升高而升高,且培养液中乙烯浓度越高,切段生长所受抑制越强,说明高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乙烯的合成从而抑制生长,B正确;该实验可说明生长素与乙烯共同调节切段细胞的伸长,植物的生长是多种植物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C正确;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浓度,D错误。

13.如图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电流计A1和A2的两极a、c、d、e分别接在神经纤维外膜上,在b、f两点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ab=bc),则电流计的偏转情况为()

A.在b点与f点刺激时,A1、A2各偏转两次,且方向相反

B.刺激b点时,A1偏转两次,A2偏转一次;刺激f点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

C.刺激b点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刺激f点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

D.刺激b点时,A1不偏转,A2偏转两次;刺激f点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

【答案】D

【解析】题图分析,图示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电流计A1和A2的两极a、c、d、e分别接在神经纤维外膜上,刺激b点时,兴奋可以双向传导,由于ab=bc,因此同时到达a和c处,故电流表A1不偏转;当兴奋向右传递时,先到达d处,电流表A2发生一次偏转,而后通过突触到达e处,再发生一次相反方向的偏转。

因为兴奋在神经元上可以双向传导,而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因此刺激f点时,兴奋能传导到e处,但不能传递到a、c和d处,故电流表电流表A2发生一次偏转,电流表A1不发生偏转。

结合分析可知,在b点刺激时,兴奋同时到达a和c处,因此A1不偏转;当兴奋继续向右传递时,先到达d处,后到达e处,因此A2偏转两次,且方向相反(先向左偏转,后向右偏转);在f点刺激时,兴奋能传导到e处,但不能传递到a、c和d处,因此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向右偏转)。

即D正确。

故选D。

14.下列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对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行反馈调节

B.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既能分泌激素同时也能传导神经冲动

C.下丘脑内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并能够合成抗利尿激素

D.下丘脑既是体温调节的中枢,也是温度感觉的中枢

【答案】D

【解析】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对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行负反馈调节,A正确;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既能分泌激素同时也能传导神经冲动,B正确;下丘脑内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并能够合成抗利尿激素,C正确;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而温度感觉的中枢在大脑皮层,D错误。

15.某同学以玉米胚芽鞘为实验材料探究了“α-萘乙酸(N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所得实验数据见表:

培养皿编号

1

2

3

4

5

6

NAA溶液浓度(mol/L)

0(蒸馏水)

10-12

10-10

10-8

10-6

10-4

胚芽鞘增长度(mm/d)

+2.6

+3.2

+3.9

+5.1

+3.1

+1.8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说明NAA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B.浓度为10-4mol/L的NAA溶液也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

C.1号培养皿为对照组,其余培养皿为实验组

D.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NAA浓度在10-8mol/L左右

【答案】B

【解析】根据表格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NAA溶液浓度,因变量是胚芽鞘增长度。

与对照组相比,随着NAA溶液浓度的增加,胚芽鞘增长度先增加后降低,且最终小于对照组,说明NAA对胚芽鞘增长度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根据以上分析已知,NAA对胚芽鞘增长度的作用具有两重性,A正确;表格中第6号培养皿的胚芽鞘增长度小于对照组,说明浓度为10-4mol/L的NAA溶液抑制了胚芽鞘的生长,B错误;表格中1号培养皿为蒸馏水组,为空白对照组,其余培养皿为实验组,C正确;表格中第4号培养皿的胚芽鞘增长度最大,说明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NAA浓度在10-8mol/L左右,D正确。

故选B。

16.在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对实验结果预测正确的是()

A.上述四组实验中最先发育为侧枝的是侧芽4

B.上述四组实验中最先发育为侧枝的是侧芽3

C.主枝仍能直立生长的只有丙

D.能弯向光源生长的只有丁

【答案】D

【解析】上述四组实验中最先发育为侧枝的是侧芽2,AB错误;主枝仍能直立生长的是甲、丙,C错误;丁给以单侧光照,植物会弯向光源生长,甲虽然具有尖端,但是不能接受单侧光照,乙、丙无尖端,因此甲、乙、丙不能向光弯曲,D正确。

17.下图①是对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处理,一段时间后,接着进行②、③、④所示的实验,则②、③、④中燕麦的生长情况依次是(  )

A.向B侧弯曲 向A侧弯曲 向A侧弯曲

B.向B侧弯曲 向B侧弯曲 向B侧弯曲

C.向A侧弯曲 直立生长 向A侧弯曲

D.向B侧弯曲 直立生长 向B侧弯曲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由于单侧光的照射,使燕麦胚芽鞘尖端生长素向背光一侧横向运输,导致①中琼脂块A中的生长素比B中的多。

由于琼脂块A中的生长素比B中的多,所以②中左侧生长素多于右侧,胚芽鞘将向B侧弯曲生长;由于琼脂块A和B之间的生长素不横向运输,所以③转动不影响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因此胚芽鞘③也向B侧弯曲生长;由于胚芽鞘的尖端部位能感受单侧光的刺激,而琼脂块不能感受单侧光的刺激,又琼脂块A中的生长素比B中的多,所以胚芽鞘④将向B侧弯曲生长;综上所述,B正确。

故选B。

18.在植物的抗冷胁迫过程中,脱落酸(ABA)起到关键的作用。

为探究一定浓度范围内的ABA对不同品系番茄幼苗叶片在抗冷胁迫中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的相关实验结果如图。

(注:

相对电导率可反映细胞膜受损程度,细胞膜受损越大,相对电导率越大。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利用脱落酸氧化分解增加产热,从而提高抗寒能力

B.本实验的自变量是脱落酸浓度和温度,因变量是相对电导率

C.因番茄品系710最低相对电导率低于品系704,故其对ABA反应敏感性更大

D.图中ABA浓度对番茄幼苗叶片的抗冷胁迫具有促进作用

【答案】D

【解析】脱落酸是植物激素,起调节作用,不作为能源物质供能,A错误;本实验的自变量是脱落酸浓度和番茄品系,B错误;因番茄品系710在较低ABA浓度时电导率(细胞膜受损程度)就开始快速下降,所以对ABA反应更敏感,C错误;图中ABA浓度对应电导率(细胞受损程度)都低于0浓度对应的电导率(细胞受损程度),所以对番茄幼苗叶片的抗冷胁迫具有促进作用,D正确。

19.茶树经过整型修剪,去掉顶芽,侧芽在细胞分裂素作用下发育成枝条。

研究表明,外源多胺能抑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需要消耗细胞释放的能量

B.生长素主要在顶芽合成,细胞分裂素主要在侧芽合成

C.施用适宜浓度的外源多胺能促进侧芽发育

D.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都会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

【答案】B

【解析】生长素的运输属于主动运输,因此需要消耗能量,A正确;细胞分裂素主要在根尖合成,B错误;从题干中“外源多胺能抑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和“去掉顶芽,侧芽在细胞分裂素作用下发育成枝条”的信息,可推知多胺具有解除顶端优势的作用,因而多胺有利于侧芽发育,C正确;茶树发芽与季节变化相关,即与光照、温度有关,而发芽与激素有关,D正确;故选B。

20.某研究小组对胚芽鞘尖端进行不同条件的实验处理示意图如下。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用相同厚度无色透明的玻璃片替代云母片,实验结论不同

B.光照对生长素合成的影响较小,但可影响生长素分布

C.向光侧的生长素在单侧光照射下大部分运输到背光侧

D.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尖端向光弯曲生长

【答案】B

【解析】玻璃片和云母片均不透水,因此若用相同厚度无色透明的玻璃片替代云母片,实验结论不变,A错误;由甲和乙可知,光照对生长素合成的影响比较小。

由丙和丁可知,单侧光会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B正确;由丙和丁可知,在单侧光照射下,向光侧产生的生长素大部分留在向光侧,小部分运输到背光侧,C错误;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尖端以下的一段向光弯曲生长,D错误。

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21.(12分)图甲表示燕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图乙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状况。

请回答:

(1)由图甲可知,对于不同的器官来说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________;对于同一器官来说,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a侧生长素浓度大于________mol/L,b侧生长素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

(3)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2,4D溶液浓度对月季枝条生根的影响,首先按照步骤配制了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然后选择插条、分组编号、浸泡枝条、适宜条件培养,得到实验结果如丙图所示。

由图可确定促进月季枝条生根的最适2,4D溶液浓度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体现两重性。

【答案】不同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超过这一范围则抑制生长10-8促进10-11~10-10mol/L能

【解析】分析甲图,图示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生长的影响,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最敏感、芽其次,生长素促进根、芽生长的最适宜浓度分别是10-10mol/L、10-8mol/L。

分析乙图,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由于受到重力因素的影响,故a点的生长素浓度高于b点。

分析丙图,丙图为探究2,4-D溶液浓度对月季枝条生根的影响结果图示,据图可知,2,4-D溶液浓度在10-12mol/L~10-9mol/L之间时,对月季枝条生根都是促进作用,2,4-D溶液浓度在10-8mol/L时为抑制作用,据此分析。

(1)由图甲可知,生长素促进根、芽生长的最适宜浓度分别是10-10mol/L、10-8mol/L,故对于不同的器官来说,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不同;对于同一器官来说,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生长素促进生长,超过这一范围则抑制生长。

(2)由于受到重力作用,乙图中b侧生长素浓度小于a侧,a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根的生长,结合甲图可知,a侧生长素浓度大于10-8mol/L,b侧生长素对根生长的效应是促进作用。

(3)由图可知,2,4-D溶液浓度在10-11mol/L~10-10mol/L之间促进生根效果最好,所以促进月季枝条生根的最适2,4-D溶液浓度的范围是10-11mol/L~10-10mol/L;当2,4-D溶液浓度在10-12mol/L~10-9mol/L之间时促进生根,2,4-D溶液浓度在10-8mol/L时抑制生根,所以该试验结果能体现两重性。

22.(14分)为研究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切取菟丝子茎顶端2.5cm长的部分(茎芽),置于培养液中无菌培养。

实验分为A、B、C三组,分别培养至第1、8、15天,每组再用适宜浓度的激素处理30天,测量茎芽长度,结果见图2。

(1)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_________的分子。

(2)本实验中,试管用滤膜封口是为了在不影响___________通过的情况下,起到_________的作用。

用激素处理时应将IAA加在_________(填“培养液中”或“茎芽顶端”)

(3)图2数据显示,GA3和IAA对离体茎芽的伸长生长都表现出___________的作用,GA3的这种作用更为显著。

(4)植物伸长生长可能是细胞数量和/或___________增加的结果。

当加入药物完全抑制DNA复制后,GA3诱导的茎芽生长生长被抑制了54%,说明GA3影茎芽生长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图2中B组(或C组)的数据可知,两种激素联合处理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是GA3单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