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处理资格考试初级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3032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故处理资格考试初级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事故处理资格考试初级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事故处理资格考试初级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事故处理资格考试初级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事故处理资格考试初级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事故处理资格考试初级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事故处理资格考试初级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事故处理资格考试初级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事故处理资格考试初级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事故处理资格考试初级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事故处理资格考试初级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事故处理资格考试初级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事故处理资格考试初级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事故处理资格考试初级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事故处理资格考试初级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事故处理资格考试初级试题.docx

《事故处理资格考试初级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故处理资格考试初级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事故处理资格考试初级试题.docx

事故处理资格考试初级试题

2012年交通事故处理资格考试(初级)试题

(总分120分,考试时间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根据《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绘制》GA49—2009的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勘查员、绘图员、当事人或见证人应当签字;

B、现场记录图应在交通事故现场测绘完成;

C、动态痕迹的长度按比例绘制;

D、动态痕迹的宽度按比例绘制。

2、交通事故现场图的绘制中,图形中的尺寸以(A)为单位时可以不标注计量单位。

A、厘米B、分米C、毫米D、微米

3、在高速公路上,张三驾驶大货车(核载5吨,实载25吨)以50KM/H的行驶速度与前方同向同车道行驶的大客车(核载26人,实载30人)的间距为50米。

张三发现大客车刹车尾灯点亮,判断大客车紧急制动,李某随即紧急制动,但还是与大客车发生追尾事故。

下列认定正确的是(C)

A、张三驾车与大客车保持了必要的安全距离,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不应当承担事故责任。

B、张三驾车超载行为,加重了交通事故的损害后果,应当承担事故责任。

C、张三超载直接引发了交通事故,应当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

D、客车超载这一行为,加大了事故损害后果,应当承担事故责任。

4、在局部照片处围画框形线,用箭头指向照片中的具体位置,框形线距局部边缘2mm的照片的标示方法是(B)

A、直线标示法B、框形标示法

C、箭头标示法D、符号表示法

5、交通事故现场图因当事人受伤被送走抢救无法签名的,执法队员应当(C)

A、找到当地村民或村社负责人签字

B、去医院找到当事人补签

C、在现场图上注明情况

D、拦截过往车辆找人签字

6、关于事故勘验中测量误差的叙述,正确的是(C)

A、距离小于50cm时,最大误差允许为1cm

B、距离为50cm至10m时,最大误差不得超过2%

C、距离超过10m时,最大误差不得超过10cm

D、距离超过10m时,最大误差不得超过20cm

7、交通事故勘查照相中错误的做法是(D)

A、在现场客观条件限制的,可以在客观条件限制消除后及时补照

B、可以使用数码照相机固定证据

C、照相内容与现场勘查笔录一致

D、在特殊部位可以采取特殊照相技术进行修饰处理

8、交通事故现场(D)是指在较近距离拍摄交通事故现场中心、重要局部、痕迹的位置及其有关物体之间的联系的专门照相。

A、方位照相B、细目照相

C、概览照相D、中心照相

9、关于轮胎痕迹那个叙述是错误的(C)

A、地面轮胎痕迹是地面和轮胎作用产生在地面的印迹

B、滚印与拖印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能显示胎面花纹

C、由于地面比轮胎硬,所以只能产生轮胎物质在地面的印痕,而不能产生地面物质在轮胎上的附着痕迹

D、侧滑痕不显示胎面花纹

10、交通事故车体(D)是由于车体表面与其他车辆或物体相接触,在车体表面形成的凹陷、撕裂等立体痕迹。

A、断裂痕B、分离痕C、刮擦痕D、撞击痕

11、交通事故当事人无正当理由不参加调解或者调解过程中放弃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B)

A、中止调解B、终止调解

C、终结调解D、不予调解

12、对事故处理人员职责界定,你认为哪种说法比较符合高速公路管理实际(C)

A、事故处理人员主要职责是处理好每起交通事故

B、事故处理人员主要职责是不断提高办案技术

C、事故处理人员主要职责是通过办案分析事故规律,找到事故对策

D、事故处理人员主要职责是指导其他人员办案,尽快达到全员高素质综合执法

13、张三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致一人死亡,构成交通肇事罪,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其驾驶证,且(D)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A、两年B、三年C、五年D、终生

14、在制作勘查笔录中,下面哪段描述是正确的(D)

A、甲车后挡板被乙车撞击产生凹痕

B、甲车后挡板被撞击产生凹痕

C、甲车后挡板有撞痕

D、甲车后挡板有凹痕

15、路面上的痕迹被尘土、散落物覆盖时(C):

A、可立即清除

B、该痕迹不能成为证据

C、在不妨碍其他项目勘验的前提下,可照相后清除

D、在不妨碍其他项目勘验的前提下,可清除后照相

16、下列哪种情形不属于交通事故(C)。

A、某甲驾驶轿车在某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突然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使其无法看清前方路况而撞在了护栏上

B、某小孩在人行天桥上欲向桥下车辆扔石块,导致一驾驶人因惧怕被砸中而急转方向,使车辆发生侧滑后侧翻

C、张某与其妻不和,一日,驾车发现其妻横过马路,顿生歹意,遂加大油门冲向其妻,当快撞上前,他突然打消此念头,踩刹车,但还是将其撞死

D、李某驾车在道路上行驶,当行至一高边坡处时,被边坡上掉落的石头砸中,导致车辆受损,李某受伤

17、某车在高速公路(平直的沥青砼路面)发生交通事故,现场留有该车的侧滑印,该侧滑印长23米。

如测得其弦长15米,弦高为0.18米,横向摩擦系数0.7。

该车在发生侧滑时的临界速度与下列哪个速度最接近(C)

A、126公里/小时B、145公里/小时

C、118公里/小时D、114公里/小时

18、《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

这表明(B)

A、交通事故可以私了,以求逃避处罚

B、这是保障道路安全畅通的手段之一

C、交通执法部门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可以依赖自行协商来降低管理成本

D、当事双方可以无论使用任何手段达到自行协商目的

19、《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中规定,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B)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

A、两日B、三日C、五日D、十日

20、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

A、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B、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三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C、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D、饮酒后或者醉酒后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21、当事人未在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报警,事后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

(C)

A、予以受理

B、先行进行调查,在确定案件确实存在的予以受理

C、予以记录,并在三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D、予以立案调查

22、案件管辖发生转移的,处理时限从(C)之日起计算。

A、现场勘查结束B、调查询问结束

C、移送案件D、检验鉴定完成

23、拍摄痕迹时,应当在被摄物体一侧同一平面放置比例尺。

比例尺的长度一般为(D)MM。

A、20B、30C、40D、50

24、《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笔录》中填写时间用24小时制填写,应该精确到(C)。

A、月B、日C、分D、秒

25、关于交通事故处理的时限,正确的说法有(ABCD)

A、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自勘查现场之日起十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B、造成财产损失的交通事故,调解损害赔偿的期限从事故发生之日起开始的十日内

C、逃逸交通事故尚未侦破,受害一方当事人要求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接到当事人书面申请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并送达受害一方当事人

D、案件管辖发生转移的,处理时限从移送案件之日起计算

26、下列图形符号与名称对应错误的是(D)

A、

客车平面B、

货车侧面

C、

施工路段D、

27、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种类不包括(D)

A、警告B、行政拘留

C、罚款D、追究刑事责任

28、《刑法》第133条规定,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C)以上有期徒刑。

A、三年B、五年C、七年D、十年

29、当事人于2012年2月24日(星期五)收到《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那么当事人申请调解的最后期限是(D)

A、3月4日B、3月5日

C、3月8日D、3月9日

30、当事人未在交通事故现场报警,时候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当事人应当在提出请求后(D)内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供交通事故证据。

A、5日B、10日C、15日D、20日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少选得1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道路交通事故认定应当做到(ABD)

A、程序合法

B、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C、尽快办理

D、适用法律正确、责任划分公正

2、根据《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绘制》GA49—2009的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CD)

A、现场图种类包括:

现场记录图、现场比例图、现场断面图、现场立面图、现场分析图。

其中后面四种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绘制,但适用简易程序处理的交通事故,必须绘制现场记录图

B、现场断面图、现场立面图以正投影俯视图形形式表示

C、绘制比例图时可以不按比例绘制的图形符号包括:

人体,交通安全设施,动态痕迹的长度、宽。

D、尺寸界线一般从被测物体、痕迹的固定点引出。

尺寸界线必须与尺寸线垂直

3、根据支队与公交分局刑警支队相关会议纪要,下列(ABC)案件需要公交分局提前介入。

A、有市委市府或市公安局有明确批示的

B、肇事驾驶员是外地人员,可能逃跑,不及时采取强制措施今后难以归案的

C、死亡二人以上的交通事;

D、社会影响大且舆论关注的

4、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制作的事故认定书中,应当载明(AD)

A、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等基本情况

B、对当事人的处罚决定

C、损害赔偿调解的结果

D、当事人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及责任或者意外原因

5、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有下列哪些情形,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当事人的复核申请不予受理,并书面通知当事人。

(ABCD)

A、任何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经法院受理的

B、人民检察院对交通肇事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的

C、适用简易程序处理的道路交通事故

D、车辆在道路以外通行时发生的事故

6、道路交通事故有下列哪些情形的,当事人应当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ABCD)

A、造成人员死亡、受伤的

B、机动车无号牌、无检验合格标志、无保险标志的

C、驾驶人无有效机动车驾驶证的

D、当事人不能自行移动车辆的

7、交通事故调解参加人包括:

(ABC)

A、交通事故当事人及其代理人

B、交通事故车辆所有人或者管理人

C、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认为有必要参加的其他人员

D、交通事故当事人的直系亲属

8、在我国,法律责任根据行为违反的法律规范的不同可以分为(BCD)。

A、赔偿责任B、民事责任

C、刑事责任D、行政责任

9、行车错觉包括(ABCD)

A、距离错觉B、速度错觉

C、光线错觉D、坡度错觉

10、下列哪些情形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处理(AB)

A、驾驶人无有效机动车驾驶证,并且只有财产损失的交通事故

B、仅造成人员轻微伤的交通事故

C、造成人员死亡的交通事故

D、碰撞建筑物、公共设施或者其他设施的交通事故,当事人有交通肇事的嫌疑

11、下列关于调解开始日期的叙述,正确的有(BCD)

A、造成人员死亡的,从遗体火化之日起

B、造成人员受伤的,从治疗终结之日起

C、因伤致残的,从定残之日起

D、造成财产损失的,从确定损失之日起

12、现场定位是在事故现场临近的地方,选择一个具有永久性质的固定点,作为确定现场方位的基准点。

下列是关于基准点选择的原则正确的有(ABC)

A、基准点要距离肇事车辆和重要痕迹较近,便于丈量和绘图

B、基准点应不易移动和消失,以便在较长时期内能作为恢复现场的基准标志

C、要选择物体的突出的棱角,如公里桩、隧道口等为基准点,以保证现场位置的准确性

D、高速公路上的标志牌不能作为基准点

13、下列关于基准点和基准线的说法错误的是(ABD)

A、基准点和基准线只能各一个(条)

B、基准点和基准线可以多个(条)

C、基准点可以多个,但基准线只能一条

D、基准点只能一个,但基准线可多条

14、据《交通事故案卷文书标准》(GA40-2004)规定,以下哪些情形案卷应永久保存(ACD)

A、对交通肇事逃逸人员吊销驾驶证处罚的

B、死亡2人的重大交通事故

C、死亡3人以上的交通事故

D、使(领)馆官员发生死亡1人以上的交通事故

15、据《交通事故案卷文书标准》(GA40-2004)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

A、适用一般程序处理的交通事故案卷分正卷与副卷

B、交通事故案卷正卷是指原始案卷,副卷是指复印案卷

C、某大队处理的一起一般程序伤人交通事故(驾驶人未逃逸),于2012年1月结案,应保管到2017年12月底

D、销毁的案卷必须经过审批,并保留审批件及案卷索引目录

16、下面一些文字选自一些《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笔录》中的内容,其中表述不规范的有(ABCD)

A、交通事故天气情况:

小雨

B、甲车轮胎花纹宽度为35公分

C、乙车前面不远处,有一锥形反光标志

D、丙车箱内有强烈的酒精挥发气味,同时发现两个破损的酒瓶,驾驶员可能有饮酒驾驶的嫌疑

17、对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笔录,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BD):

A、是对勘验过程本身的文字记录

B、是对勘验方法和结果的客观表述

C、是对现场情况的文字分析记录

D、是对现场图和照片中无法反映情况的补充完善

18、关于轮胎压印的特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CD)

A、胎面花纹痕迹在车辆行进方向有所延长,宽度与胎面宽度基本一致

B、为带状,不显示轮胎花纹,宽度与胎面宽度基本一致

C、印迹宽度一般大于轮胎胎面宽度,不显示轮胎花纹

D、能清晰地反映轮胎胎面花纹形态、花纹组合形态、胎面磨损和机械损伤等

19、对夜间货车单方事故的调查重点是(BCD):

A、驾驶人的资质情况

B、驾驶人的精神状态、驾驶时间和行驶路线

C、车辆装载情况

D、车辆的技术状况

20、擦挂痕迹的测量点(ABC)

A、直条状的,取其长轴两端为测量点,两端形状不规则的,取其中点为测量点,端点不明显的取其中点为测量点

B、弧状的和不规则条状的,均匀分布若干部分,一般不少于4份,取其中点为测量点,不规则条状取其转变点为测量点

C、块状的取其中心为测量点,固定时还要取一外围端点

D、任取两点为测量点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

1、提取油脂、血迹、人体组织等,可以重复使用同一工具,但不得用手直接接触物证。

(错)

2、机动车肇事后逃逸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人身伤亡的丧葬费用、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

(对)

3、王甲就对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复核申请,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三日内作出是否受理决定。

(错)

4、机动车、非机动车图形符号应按比例绘制。

(对)

5、当事人申请道路交通事故复核可以口头申请。

(错)

6、道路交通事故复核以一次为限。

(对)

7、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三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错)

8、痕迹或者证据可能因时间、地点、气象等原因导致灭失的,交通警察应当及时固定、提取或者保全。

(对)

9、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与检验、鉴定机构约定检验、鉴定完成的期限,约定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

(错)

10、未查获交通肇事逃逸人和车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当事人要求出具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在接到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当事人的书面申请后十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对)

11、当事人未在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报警,事后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并在24小时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错)

12、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二日内作出决定,并通知申请人。

(对)

13、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的过错在交通事故中起全部作用的,在封闭道路上机动车不承担赔偿责任。

(错)

14、对精神病的医学鉴定,应当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进行。

(对)

15、交通事故勘查使用的照相机成像分辨率不得低于200万像素,摄像机应在100万像素以上。

(错)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简述交通事故分析的目的。

交通事故分析的目的在于,在繁多的个性特殊性之中,找出共性,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减少交通事故,提高交通安全水平。

通过对交通事故的大量分析,进行交通事故预测,得出规律性的结论,为采取决策提供依据。

同时,也可以对现行的政策进行研究和比较,即对所采取政策的有效程度和道路安全设施的投资效率等进行具体分析。

2、交通事故现场调查的内容有哪些?

(1)交通事故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2)车辆安全技术状况及装载情况;

(3)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

(4)当事人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及导致交通事故的过错或者意外情况;

(5)与交通事故有关的道路情况;

(6)其他与交通事故有关的事实。

3、已知有30米弦长和6米弦高的规则弧形,求该弧的转弯半径。

19.25米(需列出公式计算)

五、论述分析题(20分)

1、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

 

(一)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构成要件:

  

(1)交通事故当事人驾驶车辆已知道或应当知道发生了交通事故。

(2)交通事故当事人具有逃避刑事责任、行政责任或民事责任追究的主观故意。

(3)交通事故当事人客观上具有驾驶车辆或弃车逃离现场行为的发生。

(二)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驶车辆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事故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驾车、无证驾驶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4)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5)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6)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在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7)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当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8)发生交通事故后,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的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强行离开现场的。

 (三)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1)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故事实无争议,撤离现场自行协商解决,达成协议,并留下真实姓名、联系方式。

其后一方反悔,并报案的。

(2)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为及时抢救事故伤者,标明车辆和伤者位置后驾车驶离现场,并及时报案的。

(3)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将伤者送到医院后,确因筹措伤者医疗费用需暂时离开医院,经伤者或伤者家属同意,留下本人真实信息,并在商定时间内返回的。

(4)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受伤需到医院救治等原因离开现场,未能及时报案的。

(5)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驶离现场,有证据证明其不知道或不能发现事故发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