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复合伤病人的急救护理.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305432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严重复合伤病人的急救护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严重复合伤病人的急救护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严重复合伤病人的急救护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严重复合伤病人的急救护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严重复合伤病人的急救护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严重复合伤病人的急救护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严重复合伤病人的急救护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严重复合伤病人的急救护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严重复合伤病人的急救护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严重复合伤病人的急救护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严重复合伤病人的急救护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严重复合伤病人的急救护理.docx

《严重复合伤病人的急救护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严重复合伤病人的急救护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严重复合伤病人的急救护理.docx

严重复合伤病人的急救护理

第一节严重复合伤病人的急救护理

l.根据病情采取适当的体位。

2.解除窒息,去除口鼻腔的积血、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氧气吸入,心跳呼吸停顿行心肺复术。

3.迅速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路,便于快速扩容或药物应用需要。

4.制止大出血,加压包扎或止血带止血,骨折病人行简单有效的固定。

5.配合医生对力性气胸减压或开放性气胸的伤口闭合,腹部脏器损伤的初步处理。

6.严密观察神志、血压、脉搏、呼吸、尿量变化,并作记录。

7.除去脏衣服、擦净血迹,初步清洁等生活护理及各项术前准备。

8.血压平稳或经初步处理病情允许后护送入院。

快速记忆程序:

一体位、二给氧、三通道、四配血、五置管、六皮试,七记录

第二节休克病人的急救护理

1.取休克体位头偏向一侧。

保持呼吸道通畅。

2.给予氧气吸入,流量2~4ml/min。

3.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双管输液。

4.根据病人情况进展病因治疗及处理,如:

外伤的包扎止血,过敏的抗过敏等处理.

5.严密观察病情、神志、生命体征变化,每15~30分钟测血压.脉搏一次,并记录。

6.注意保暖和病人平安,预防病人坠床。

7.记录出入量,观察尿量,必要时留置导尿管。

快速记忆程序:

一体位、二给氧、三双通道、四抗毒升压去病因、五保暖、六置管、七记录

第三节心肌堵塞病人的急救护理

1.病人取平卧位。

2.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流量3-4ml/min。

3.建立静脉通路,根据医嘱进展用药,注意滴速,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4.进展心电图、血压、呼吸的监测,发现心律失常如室颤时及时给予除颤。

5.尽快有效地控制胸痛,遵医嘱给予安定或杜冷丁注射。

6.做好心理护理,保持病人情绪稳定,以免加重病情。

7.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各项记录。

快速记忆程序:

一体位、二镇痛、三给氧、四通道、五监护、慰、七记录

第四节心跳呼吸停顿病人的急救护理

1.病人平卧于硬板床或地面。

2.解松衣扣,去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备好吸痰器。

3.胸外心脏按压,紧急气管插管,呼吸器助呼吸。

4.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双管输液),按医嘱进展各种药物治疗。

5.备好除颤器,准备除颤。

心电监护观察复情况.

6.根据病因进展相应的处理.

7.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

8.传染病人按传染病消毒隔离原那么处理。

快速记忆程序:

一体位与评估、二畅通呼吸、三按压、四插管辅助呼吸、五通道、六监护、七再评估记录

第五节脑卒中病人的急救护理

1.病人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抬高床头l5~30º。

2.去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氧气吸入。

3.迅速建立静脉通路,按医嘱应用脱水剂,利尿剂或其它抢救药物。

4.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肢体活动情况。

5.留置尿管,记录出入量。

6.注意平安、预防坠床。

快速记忆程序:

一体位、二给氧、三通道、四观察、五去病因、六置管、七记录

第六节重度有机磷中毒病人的急救护理

1.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

2.根据病情给予氧气吸入,流量2~4ml/min。

3.呼吸慢或停顿病人首先进展气管插管,呼吸囊辅助呼吸。

4.建立静脉通道,准确执行医嘱。

5.及时、有效、彻底洗胃,中毒原因不明者常规用温开水或淡盐水洗胃,必要时保存标本送检。

6.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及用药后的反响并做好记录。

7.注意保暖,除去被污染的衣物.

8.做好心理护理。

快速记忆程序:

一体位、二给氧、三通道、四置管、五洗胃、六观察记录、七抚慰

第七节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

1.保持安静,取头侧平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解开衣物和裤带。

2.惊厥患儿应就地抢救、吸氧,及时清理咽局部泌物及呕吐物,以免发生窒息。

3.用止惊药,开通静脉通,密切观察病情,防止因用药过量而抑制呼吸。

4.惊厥时可将纱布包裹的压舌板或开口器放于上下门齿之间,以防舌咬伤。

5.高热惊厥时应及时给予降温措施,如物理降温、酒精擦浴或药物降温,新生儿解开包裹降温。

6.对惊厥持续不止者,应密切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浅等,同时观察生命体征及瞳孔、囟门、神志的变化,防止脑水肿的发生。

7.惊厥发作时,禁食。

待惊厥停顿、神志清醒后根据病情适当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8.治疗和护理操作要尽量集中进展,动作轻柔敏捷,制止一切不必要的刺激。

快速记忆程序:

一体位、二给氧、三止惊、四通道、五防咬伤、六、降温观察、七禁食少刺激

7、门诊

管理要求

1)一般护理管理要求

1门诊护士为各科首先接触病人的工作人员,应态度和蔼、文明礼貌,耐心解答问题,尽量简化手续,有方案地安排病人就诊。

2开诊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检查及消毒各种器械,备齐各项诊疗用品,并按固定位置放好。

3安排病人候诊,根据病情于就诊前测量体温,必要时测量脉搏及呼吸,并记录于门诊病案上。

按挂号先后、病人病情,合理安排就诊。

复诊病人可根据需要预先借齐过去的住院病案与X线片等有关资料,以备诊疗时参考。

4随时观察候诊病人的病情,遇有高热、剧痛、出血、精神异常、呼吸困难、瘫痪、惊厥、发绀、心力衰竭及其他病情危重者,应安排提前诊治,护理人员应在旁陪同,必要时由医护人员陪送至急诊室处理。

老弱伤残、婴幼儿及来自远地病人,亦应酌情提前诊治。

5分诊要准确,如发现传染病病人,应立即送隔离室诊疗,并做好消毒和疫情报告。

6男女病人尽量安排分室诊疗。

检查肛门、乳房、耻区〔下腹部〕,应采取保护性遮挡。

护士经常巡视诊室,必要时配合医师进展检诊。

7诊查完毕,协助医师对病人进展个别指导,如手术前后考前须知,以及检查、治疗、复诊等有关事项,遇病人对诊疗方面有意见时,护士应主动协助医师进展解释及处理。

8对候诊病人,应进展卫生宣传教育工作,介绍卫生防病、方案生育和优生学知识,维护好候诊秩序。

2)科门诊护理管理要求

1按门诊一般护理常规施行。

2护士接到病案或诊疗手册后,按顺序向病人扼要了解病情,进展分诊。

在分专科的科门诊分诊时,应有所侧重,对一时不能确定科别者,由护士按病情分诊,接诊医师不得拒绝。

3在门诊进展的特殊检查,护士应按医嘱向病人交代清楚有关的考前须知。

4配合好定期的专科门诊。

需专科门诊会诊或邀主任会诊者,应予预约。

3)外科门诊护理管理要求

1按门诊一般护理工作常规施行。

2候诊室护士应做好门诊预诊、分诊工作,有方案地安排好定期的专科门诊,缩短候诊时间,使门诊工作有秩序地进展。

3治疗尚未完毕的复诊病人〔如换药、封闭等〕,可直接前往换药室、治疗室治疗,遇有问题应及时请医师复诊;

4换药室及治疗室管理:

a.换药室及无菌治疗室应有专人负责,经常保持室清洁整齐,物品、器械应固定放置。

定期进展彻底的清洁整顿及空气消毒。

b.换药室可进展感染创口的敷料更换、脓肿穿刺抽脓及表浅脓肿的切开引流等。

遇有结核、炭疽、气性坏疽、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病人应实行隔离,用过的敷料、器械应另行灭菌或燃烧等处理。

c.治疗室可进展无菌创口的拆线、封闭治疗、无菌病变及关节腔的穿刺注射等,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规程。

d.换药室与治疗室的敷料及器械不得混用。

e.如不能设立治疗室应按无菌操作原那么,分别处理无菌与感染创口。

无菌器械及污染器械必须严格分开放置,并明确标记,以免混用。

4)传染病科门诊护理管理要求:

1按门诊一般护理常规施行。

2除直接来科门诊的病人外,一般门诊病人,不可至传染病科就诊。

检诊时应特别注意我国近来新发现的传染病是否在当地出现。

3对直接来科门诊或由他科转来的传染病病人,均应扼要询问病史,测体温、脉搏与呼吸,必要时测血压,并观察有无皮疹、黄疽、发热、脱水、不安、意识障碍等。

4候诊室护士应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并合理安排诊疗护理工作发现重危病人,应即报告在班医师提前诊治或抢救。

5指定不同病种传染病病人在不同区域候诊,并到指定的接诊室就诊,勿让病人随意走动。

6酌情给病人填写检验申请单,送血、尿、便检查;必要时准备咽拭子、血涂片、皮疹涂片、脑脊液或肝功能等检查。

7接诊室接诊一种传染病后,应按规定消毒后才能接诊另一种传染病。

8有传染性的病人离去前,应协助医师介绍有关隔离、消毒、治疗的考前须知。

需要时介绍有关复诊、转科、转院的考前须知。

对护送工具如车辆、担架等,亦须消毒前方可离去。

9遇有传染病病人无床收容需要转院治疗时,应向转入医院门诊接诊室联系,得到同意前方可通知病人,并协助联系交通工具。

病情危重者,应设法护送。

5)儿科门诊护理管理要求

1按门诊一般护理常规施行。

2测体温时应指导家长保持患儿固定体位,扶持体温计,防止体温计滑脱、折断或坠入直肠等意外事故。

婴幼儿一般测肛温,年长儿可测腋温或口温,有条件可备用感应测温仪。

3测体温后按预检常规进展预检、分诊。

4加强候诊宣传教育,如婴幼儿的预防保健知识、育儿指导以及结合流行季节进展传染病的预防教育。

5加强候诊巡视,对高热、呼吸困难、剧痛、惊厥、体温不升,新生儿及其他重症患儿应提前诊治;必要时应协助医师立即进展急救或护送到急诊监护室急救监护。

6进展治疗时,必须严格查对,正规操作,严密消毒。

静脉、肌注射和骨髓穿刺或其他治疗后,应适当休息并观察5-30min,如无反响方可离去。

7给药或治疗后,应向家长详细交代考前须知或可能发生的副作用,必要时可给预约或嘱随时复诊。

6)皮肤科门诊护理管理要求

1按门诊一般护理常规施行。

2安排病人就诊秩序,年老体弱及重危病人应提前就诊,如有专家或专病门诊,应做好分诊工作及特殊检查和治疗的预约登记工作。

3门诊小手术或取活检标本,护士应主动密切配合,如准备器械、药品和敷料等必要时术后应观察,待病情稳定前方可让病人离去。

4各种治疗完毕,护士应清理用过的器械,疑有特殊真菌或细菌污染的器械和敷料应彻底消毒。

5门诊换药应认真细致,并向病人详细交代换药后的考前须知,换药后须清洗和消毒双手口。

6各治疗室必须定期进展紫外线消毒。

7)产科门诊护理管理要求

1按门诊一般护理常规施行。

2凡需作阴道检查者,护士应嘱病人先排尿。

3凡需查血型、血红蛋白、尿常规、胸部透视者,护士应安排送检。

4初、复诊孕妇均须测血压、体重,查尿蛋白。

5医师问诊后,护士迅速指导孕妇进展脱衣等准备,冷天注意保暖。

6凡妊娠36周以上需作阴道检查时,应先消毒外阴,检查用品均须无菌。

7每一孕妇检查后,应更换诊查床上的垫单。

8对HIV、梅毒孕妇应使用单独皮尺、一次性中单。

8)妇科门诊护理管理要求

1按门诊般护理常规施行。

2凡须作阴道检查或在门诊手术者,护士应嘱病人排空小便,须作尿检验者嘱同时留标本。

3阴道流血病人.检查前应先消毒外阴,检查用品均须无菌。

如系正常月经,一般不作检查。

4护士按医嘱进展治疗及配合特殊检查。

5每一病人检查后,立即更换垫单,以防穿插感染。

9)眼科门诊护理管理要求

1按门诊一般护理常规施行。

2初诊病人应在就诊前查远、近视力。

3遇婴幼患儿,应准备开睑钩,并协助医师固定患儿全身及头部。

4有方案地安排门诊手术、验光及特殊检查的预约及登记事宜。

5预约散瞳检查的病人,应按医嘱于开诊前30min或开诊时滴药散瞳。

如滴药后瞳孔不能完全散大,应随时报告医师,以便及早作进一步处理。

6暗室应注意通风、换气与防潮。

7眼药水应定期更换,防止污染变质,单人使用。

瓶签字迹要清楚,阿托品眼药水应用红字标签,无瓶签的眼药水不能使用。

8各种检查及治疗应注意分清左、右眼。

操作时先右后左,单眼传染性或严重眼病例外。

10)口腔科门诊护理管理要求

1按门诊一般护理常规施行。

2安排病人就诊次序,口腔急性出血、急性疼痛、口腔领面外伤及年老体弱病人可提前就诊。

发现传染性疾病如流行性腮腺炎、肝炎等应送隔离室或请传染病科会诊。

凡用于口腔或接触患部的器械〔包括牙钻、机头、托盘、印模胶等〕,均须严格消毒。

3治疗台上的各种常备药物,应定期检查,及时补充与更换。

围布须经常保持清洁,受唾液、血液等沾污者应及时更换。

4进展各项口腔治疗或手术前,应先用肥皂流水洗手,必要时加戴无菌手套或指套〔手术时必须戴无菌手套〕。

5进展各项口腔治疗或手术时,护士应主动密切配合,如准备器械、药品、敷料,及时调配充填材料等。

6应常备必要的急救药品,如芳香氨醋、尼可刹米、苯甲酸钠咖啡因、肾上腺素、硝酸甘油等。

7门诊所用设备器械,须经常检查、加油、保养,并定期清点,防止损坏或遗失。

11)门诊治疗室护理管理要求

1门诊部可根据具体条件,设立各科治疗室或综合性治疗室。

2工作人员入室前均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及口罩。

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治疗室。

3经常保持室整齐清洁,每日治疗前通风30min,用紫外线消毒。

清洁整顿应在治疗前后进展〔先拖后扫〕,治疗中不得进展。

4治疗室的各项物品均应有固定的放置地点,专人保管,用后归复原处,每日检查,随时补充保持完整。

5进展各项治疗操作时,须思想集中、严肃认真,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查对制度。

6注射药物〔动物血清、青霉素、碘剂等〕,应先询问病人有无过敏史。

注射动物血清制剂或青霉素应先作过敏试验。

凡青霉素皮试阳性者,应在门诊病案的封面上用红笔注明“青霉素皮试阳性〞;皮试阴性者方可注射。

注射后应密切观察反响,经15~30min后,无反响方可让病人离去。

治疗室应备有过敏反响急救药品。

如发生过敏反响立即进展抢救。

7严格无菌操作技术,用过的器械、物品应按消毒常规处理。

8、急诊科

管理要求

1〕注射室:

肝炎、性病病人应到专科门诊,由专职人员注射。

2〕治疗室:

①治疗室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严格分开放置,使用无菌物品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那么

②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③各种治疗注射应一人一针一管制〔含皮试〕;用后物品按医疗废物分类要求处置。

体温计应在有效消毒液中浸泡后,冲洗甩干备用。

④治疗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入病室的治疗车、换药车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

3〕抢救室:

①抢救室专为抢救病员设置其他任何情况不得占用。

②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均须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

急救物品、药品的准备适用于专科急救。

③所有抢救设施处于应急状态。

药品、器械用后均需及时清理、消毒,消耗局部应及时补充,放回原处,以备再用。

④每日核对一次急救物品,班班交接,做到帐物相符。

⑤急诊抢救器材应在消毒灭菌的有效期使用,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⑥抢救时抢救人员要按岗定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按各种疾病的抢救常规程序进展工作。

⑦每次抢救病员完毕后做好抢救记录和清理消毒工作。

8急诊抢救室及平车、轮椅、诊察床等应每日定时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及时消毒处理。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