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易错单元综合检测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308628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1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易错单元综合检测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易错单元综合检测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易错单元综合检测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易错单元综合检测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易错单元综合检测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易错单元综合检测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易错单元综合检测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易错单元综合检测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易错单元综合检测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易错单元综合检测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易错单元综合检测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易错单元综合检测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易错单元综合检测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易错单元综合检测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易错单元综合检测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易错单元综合检测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易错单元综合检测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易错单元综合检测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易错单元综合检测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易错单元综合检测题.docx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易错单元综合检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易错单元综合检测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易错单元综合检测题.docx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易错单元综合检测题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易错单元综合检测题

一、初中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选择题

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

B.电解水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负极产生的气体: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D.把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

铁钉表面附着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2.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的单质,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②化学性质相似,完全燃烧后都生成二氧化碳

③物理性质相似,硬度大④是同一种物质⑤用途有所不同⑥都是黑色固体

A.①②⑤B.③④⑤C.①④⑥D.①②④⑤

3.下列图示中物质的用途与相应的性质不相符的是(  )

A.

金属的导热性B.

燃气的可燃性

C.

氧气的氧化性D.

干冰的升华

4.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证明1体积水能溶解1体积CO2

证明CO2密度大于空气

证明通入的气体是CO2

证明CO2能灭火

A.AB.BC.CD.D

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不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氧气用于动植物的呼吸

B.盐酸用于除铁锈

C.木炭用作燃料

D.活性炭用于除去水中异味

6.化学上把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液氧和氧气B.CO和CO2C.金刚石和石墨D.冰和干冰

7.空气中含量最多,又可以作为焊接金属的保护气的是(  )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

8.吸烟有害身体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相结合的有毒气体是

A.CO2B.N2C.O2D.CO

9.化学反应C+H2O

H2+CO中的还原剂是

A.CB.H2OC.H2D.CO

10.在“一带一路”伟大战略实施中,代表中国智造的高铁走在了前列.高铁动车与电路连接的石墨电刷没有用到石墨的性质是(  )

A.稳定性B.滑腻感C.还原性D.导电性

11.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是(  )

A.岩石B.金刚石C.石墨D.铁

12.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不同的碳单质物理性质差异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H2O2和H2O化学性质差异大,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C.氢元素和氧元素化学性质差异大,是因为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D.钠元素和镁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中子数不同

13.有关金刚石、石墨、C60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金刚石、石墨、C60都具有还原性

B.石墨有导电性,可制作电极

C.C60是由碳原子构成

D.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14.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B.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

C.CO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

CO2用于做气体肥料、可以灭火

D.古代用墨汁书写的字画能保存至今,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15.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CO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任何条件下CO2能转化成CO

C.CO2有毒,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D.金刚石、石墨、C60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16.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B.C60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单质

C.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D.活性炭可用作冰箱除味剂

17.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的差异,其原因是()

A.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C.金刚石、石墨和C60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D.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18.下列有关“化学之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B.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C.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19.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石墨用作电池电极

20.下列生活经验中,错误的是

A.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所以提倡节能减排

B.利用干冰汽化时吸热降温,常用于人工降雨和制造人造云雾

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应先检验二氧化碳的含量,防止中毒

D.二氧化碳能用作灭火剂,是因为其密度比空气大,且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1.研究人员发现在镜片之间夹入石墨烯,具有“红外夜视”能力。

石墨烯可用石墨为原料来制备。

下列关于石墨烯的叙述错误的是()

A.石墨烯中碳原子之间存在间隔B.石墨烯中原子仍在不断运动

C.石墨烯与石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D.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22.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是碳的单质,而C60则是碳的化合物

B.二氧化碳是导致酸雨的气体之一

C.古代用墨书写或绘画经久不褪色,这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可使动物死亡,所以都具有毒性

2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用石墨做电极

B.用氢氧化钙改良酸性土壤

C.用石墨粉做润滑剂

D.用铁做成铁钉

24.下列碳单质的各种用途中,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A.做钻头B.做电极C.冶炼金属D.做冰箱除味剂

25.下列有关“化学之最”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B.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C.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是铝元素D.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26.C60的发现使人类了解到一个全新的碳世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足球由C60构成

B.C60这种物质由碳原子直接构成

C.C60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D.C60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

27.如图是CO与CuO反应的装置,下列关于图示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①说明CO具有还原性;②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③说明CO被还原后的产物是CO2;④既有效地防止了CO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⑤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分解反应

A.①③④B.①④⑤C.①②④D.全部正确

28.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称量NaOH

B.

CO2性质检验

C.

添加酒精

D.

制取CO2并验满

29.碳元素有金刚石、石墨和无定形等多种单质,下列关于碳单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黑色固体

B.碳原子的排列方式都相同

C.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D.都能使红墨水褪色

30.下列对一些事实的微观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金刚石坚硬而石墨质地很软

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B

冬天戴眼镜进入室内,眼镜片出现水雾

眼镜温度低,分子运动减慢,水蒸气液化

C

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

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D

刑侦人员牵着警犬寻找犯罪分子下落

分子不断运动且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A.AB.BC.CD.D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初中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选择题

1.D

【解析】

试题分析:

硫在氧气中燃烧:

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电解水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为正极会产生氧气;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故选D.

考点:

实验现象

2.A

【解析】

【详解】

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的单质,它们的碳原子的排列不同,化学性质相似,完全燃烧后都生成二氧化碳;但是它们的物理性质不相似,不是同一种物质,金刚石是无色的,由于物理性质不同,所以用途有所不同。

故选A。

3.A

【解析】

【详解】

A、作导线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良好,故A不正确;

B、可以作燃料是利用了燃气的可燃性,故B正确;

C、潜水是利用了氧气能供给呼吸,属于氧气的氧化性,故C正确;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故D正确。

故选A。

4.A

【解析】

【详解】

A、向盛有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中倒入水,能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但是不能证明1体积水能溶解1体积CO2,故A达不到目的;

B、向烧杯中燃着的阶梯蜡烛倾倒二氧化碳,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B能达到目的;

C、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通入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故C能达到目的;

D、将盐酸倒入小苏打中,盐酸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蜡烛熄灭,证明二氧化碳能灭火,故D能达到目的。

故选A。

5.D

【解析】

【详解】

A、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氧气用于动植物的呼吸,是因为氧气具有氧化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盐酸能和铁锈中的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木炭具有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6.C

【解析】

【分析】

同素异形体:

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

【详解】

A、液氧和氧气是同种物质,不是同素异形体,故A不正确;

B、CO和CO2是化合物,不是单质,则不是同素异形体,故B不正确;

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故C正确;

D、冰是固体的水,干冰是固体的二氧化碳,都是化合物,不是同素异形体,故D不正确。

故选C。

7.B

【解析】

【详解】

A、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物质,能与空气中多种物质发生反应,不能做保护气,故A不正确;

B、氮气在空气中含量较多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常作为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故B正确;

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仅占0.03%,题目中该气体在空气中含量较多,故C不正确;

D、一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很少,题目中该气体在空气中含量较多,故D不正确。

故选B。

8.D

【解析】烟草在燃烧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有害物质,如尼古丁、一氧化碳、烟焦油、尼古丁等,其中一氧化碳有毒,它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体内组织器官严重缺氧而死亡。

故选D。

9.A

【解析】

试题分析:

反应物中,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还原剂,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氧化剂。

在反应物中C的化合价是0价,生成物中是+2价,化合价升高,是还原剂,H2O中H元素的化合价是+1,生成物中是0价,化合价降低,是氧化剂,故选A

考点:

还原剂

10.C

【解析】

石墨电刷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电刷在运动的过程中为了减少摩擦,利用到滑腻感,同时互相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量,要求石墨的化学性质稳定,故选C。

11.B

【解析】

【详解】

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故选:

B。

【点睛】

掌握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D

【解析】

【详解】

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的差异是由于原子排列方式上的不同,故正确;

B、H2O是由水分子构成的,H2O2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存在差异,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故正确;

C、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氢元素和氧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故正确;

D、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而不是中子数不同,故错误。

故选D。

13.C

【解析】

【详解】

A、金刚石、石墨、C60均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均具有还原性,不符合题意;

B、石墨具有导电性,可制作电极,不符合题意;

C、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符合题意;

D、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A

【解析】

【分析】

根据碳的单质和碳的氧化物的组成、性质、用途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详解】

A、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但分子的构成不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

B、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CO具有还原性和可燃性,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

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且不可燃不助燃,用于做气体肥料、可以灭火,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古代用墨汁书写的字画能保存至今,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了解碳的单质和氧化物的组成、性质和用途的知识即可分析解答。

15.D

【解析】A.CO不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故A错误。

B.一定条件下CO2能转化成CO。

故B错误。

C.CO有毒,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故C错误。

D.金刚石、石墨、C60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故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

16.B

【解析】

【详解】

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故不符合题意;

B、C60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一个分子,故符合题意;

C、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故不符合题意;

D、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作冰箱除味剂,故不符合题意

17.A

【解析】

试题分析:

因为构成金刚石、石墨、C60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所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考点: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18.B

【解析】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正确;B、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错误;C、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正确;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正确。

故选B。

19.C

【解析】A、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充入灯泡中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的是物理性质,错误;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干冰吸热升华,不属于化学性质,错误;C、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熟石灰与土壤中的酸发生中和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性质,正确;D、石墨用作电池电极是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错误。

故选C。

点睛: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0.C

【解析】

二氧化碳是无毒的,但是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也会使人因缺氧而死,故选C。

21.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都存在间隔,石墨烯中碳原子之间也存在间隔,选项A正确;

B、构成物质的粒子都在不断运动,石墨烯中原子也在不断运动,选项B正确;

C、石墨烯与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化学性质相似,碳的单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选项C正确;

D、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是单质,不是化合物,选项D错误。

故选D。

22.C

【解析】

【详解】

A、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此选项错误;

B、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此选项错误;

C、古代用墨书写或绘画经久不褪色,这是应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此选项正确;

D、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可使动物死亡,是因为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一氧化碳有毒,此选项错误。

故选C。

23.B

【解析】

试题分析:

经化学变化表现的性质叫化学性质;不需要经化学变化表现的性质叫物理性质。

用氢氧化钙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了酸能和碱的中和反应,是由酸的化学性质决定的。

考点: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4.C

【解析】

【分析】

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的性质叫化学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的性质叫物理性质。

【详解】

A做钻头利用了金刚石硬度大的物理性质;

B.做电极利用了石墨有良好的导电性的物理性质;

C.冶炼金属,利用了碳的还原性,能和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金属单质,是化学性质;

D.做冰箱除味剂利用了碳的吸附性的物理性质。

故选C。

25.C

【解析】

A、甲烷的化学式为CH4,可见是结构中最简单的有机物,正确;B、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可见水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正确;C、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是氧元素,错误;D、金刚石硬度很大,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正确。

故选C。

26.D

【解析】

【详解】

A、C60的分子结构和足球相似,但是足球不是由C60构成的,错误;B、C60这种物质由分子构成的,C60分子是由碳原子构成的,错误;C、C60这种物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而不是化合物,错误;D、C60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正确。

故选D。

27.C

【解析】

【详解】

①氧化铜是黑色固体,铜是红色固体,玻璃管中的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则氧化铜被还原为铜,说明CO具有还原性,此说法正确;

②实验中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此说法正确;

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生成了二氧化碳,说明CO被氧化后的产物是CO2,此说法错误;

④该实验中的尾气处理,既有效地防止了CO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此说法正确;

⑤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

CuO+CO

Cu+CO2,由一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是分解反应,此说法错误。

故选C。

28.A

【解析】

【分析】

托盘天平使用原则是“左物右码”的,二氧化碳密度大且不支持燃烧,添加酒精的注意事项是灯内的酒精量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三分之二,且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详解】

A、托盘天平的使用遵循“左物右码”的使用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当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故A不正确;

B、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不支持燃烧,图示操作可以用于二氧化碳性质的检验,故B正确;

C、向灯内添加酒精要使用漏斗,灯内的酒精量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三分之二,且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故C正确;

D、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可以制取二氧化碳,因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并且不支持燃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来验满,若木条熄灭则二氧化碳集满,故D正确。

故选A。

【点睛】

向灯内添加酒精要使用漏斗,灯内的酒精量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三分之二,且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可以制取二氧化碳,因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并且不支持燃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来验满。

29.C

【解析】

A、金刚石是无色的,石墨是灰黑色的,无定形炭是黑色的,故A错误;

B、因为它们是不同的物质,所以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相同,故B错误;

C、因为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故C正确;

D、只有无定形炭具有吸附性,能使红墨水褪色,而金刚石、石墨不具有吸附性,不能使红墨水褪色,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各种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30.A

【解析】

A、金刚石坚硬而石墨质地很软,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错误;B、冬天戴眼镜进入室内,眼镜片出现水雾,是眼镜温度低,分子运动减慢,水蒸气液化,正确;C、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因为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正确;D、刑侦人员牵着警犬寻找犯罪分子下落,因为分子不断运动且同种分子性质相同,正确。

故选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