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推断题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309231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42.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推断题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推断题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推断题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推断题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推断题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推断题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推断题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推断题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推断题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推断题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推断题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推断题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推断题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推断题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推断题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推断题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推断题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推断题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推断题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推断题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推断题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docx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推断题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推断题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推断题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docx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推断题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

1.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其中A为金属氧化物,E、F为金属单质,且F为紫红色,化学反应②和③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

请按要求填空:

(1)物质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F和氢由强到弱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H2OFe+CuSO4=FeSO4+Cu置换反应E氢F

【解析】

【分析】

【详解】

(1)A为金属氧化物,那么B为酸,可以是硫酸,因为D可以和金属单质E反应生成紫红色的金属单质F,所以可以判断C为水,根据金属单质F的颜色可以判断F为铜,所以D就是硫酸铜,故本题答案为:

H2O。

(2)根据

(1)的分析可知E可以把铜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E是比铜活泼的金属,我们可以定为铁,故本题答案为:

Fe+CuSO4=FeSO4+Cu。

(3)反应③是酸与铁等活泼金属的反应,故属于置换反应,故本题答案为:

置换反应。

(4)F为铜,E的活动性比铜强,并且能够和酸反应,所以应该在氢前,故本题答案为:

E氢F。

2.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CaCO3、CaO、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为确定其组成,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假设实验过程无损耗)。

请回答:

(1)根据实验可以确定白色沉淀是________;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它的可能组成有____________种。

(2)若实验取固体粉末20g,生成白色沉淀10g,最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5.85%的X溶液200g(只含一种溶质),则X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____g,固体粉末由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组成,其中质量小于10g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aCO3(或“碳酸钙”)Na2CO3(或“碳酸钠”)311.7CaCO3、CaO、Na2CO3CaCO3、CaO

【解析】

【分析】

把固体粉末加入水中,得到白色沉淀,根据题给的物质可以判断该白色沉淀为碳酸钙,得到无色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可以判断在无色溶液中含有碳酸钠,而无色气体为二氧化碳,那么X就可能是氯化钠的溶液。

【详解】

(1)在白色粉末中能产生白色沉淀,可知该白色沉淀应该为碳酸钙,又得到的无色溶液能够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可以知道在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它可能的组合为:

①碳酸钠,氧化钙;②碳酸钠,碳酸钙;③碳酸钠,氧化钙,碳酸钙等三种可能的组成;

(2)根据

(1)的解答可知X溶液为氯化钠溶液其质量为:

200g×5.85%=11.7g,根据题意结合化学方程式,可以求出与盐酸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10.6g,进而可以判断出该固体粉末的组成为:

CaCO3、CaO、Na2CO3,进而可以判断若白色沉淀质量小于10g,则原混合物的组成为氧化钙和碳酸钙,计算过程如下:

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

=

x=10.6g

这里我们求得的只是和盐酸反应的碳酸钠,总质量为20g,所以假如白色沉淀是固体粉末中的,则只有20g-10.6g=9.4g,而题目中得到的白色沉淀的质量是10g,也就是说白色沉淀并不是完全来自于原固体粉末中,而是有一部分是反应中生成的,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钙,而氢氧化钙又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从而可以判断在混合物中含有氧化钙.

故本题答案为:

(1)CaCO3(或“碳酸钙”);Na2CO3(或“碳酸钠”);3;

(2)11.7;CaCO3、CaO、Na2CO3;CaCO3、CaO.

3.已知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C、E、F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G溶液呈黄色,A与C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微溶物不列为沉淀),它们相互间发生反应或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

(1)A、F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

(2)B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其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G→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A→D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_.

【答案】Ba(OH)2Fe2O3Fe+CuSO4=FeSO4+Cu置换反应FeCl3+3NaOH=Fe(OH)3↓+3NaCl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解析】

【分析】

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C、E、F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G溶液呈黄色,A与C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所以G中含有铁离子,F会转化成G,所以F可以是氧化铁,F也会转化成E,所以E是铁,铁会与B反应,所以B可以是硫酸铜,C可以是硫酸,A是氢氧化钡,D是氢氧化铁,所以G可以是氯化铁,F氧化铁会转化成氯化铁、铁,会与硫酸反应,铁、氢氧化钡会与硫酸铜反应,硫酸会转化成硫酸铜,会与氢氧化钡、氢氧化铁反应,氢氧化钡、氯化铁都会转化成氢氧化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详解】

(1)根据分析A是Ba(OH)2,F是Fe2O3;

(2)B与E的反应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FeSO4+Cu,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G→D的反应是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FeCl3+3NaOH=Fe(OH)3↓+3NaCl;

(3)A→D的反应是氢氧化钡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钡,实验现象为:

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4.A~H和X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其中A、D是无色气体,B、E是红色固体,F为白色沉淀,H为红褐色沉淀,她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化学式:

A_______,H__________,X________。

(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

【答案】COFe(OH)3CuSO4或CuCl2或Cu(NO3)2CO2+Ca(OH)2=CaCO3↓+H2OH2SO4+Fe2O3=Fe2(SO4)3+3H2O复分解反应

【解析】

试题分析:

依据H为红褐色沉淀为突破口,H为氢氧化铁、G为硫酸铁、B为氧化铁、A为一氧化碳、C为铁、D为二氧化碳、E为铜、F为碳酸钙、x的为硫酸铜,故

(1)A的化学式为CO;H的化学式为Fe(OH)3X的化学式CuSO4

(2).写出反应③的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3).写出反应④的方程式Fe2O3+3H2SO4=Fe2(SO4)3+3H2O;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考点:

物质的推断

 

5.现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由氯化钾、氢氧化钠、硝酸钠和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组成。

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甲同学通过观察颜色,认为该粉末中不含硫酸铜,他是根据物质的____性质得出该结论的。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方法不能确定该粉末中不含硫酸铜。

(2)他们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已知Ag2SO4微溶于水)

①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通过以上实验,不能确定白色粉末中是否含有______。

③加入过量Ba(NO3)2溶液和稀硝酸的目的是_________。

【答案】物理;2NaOH+CuSO4=Cu(OH)2↓+Na2SO4;NaNO3或硝酸钠;排除SO42-的干扰(合理答案即可)

【解析】

(1)根据硫酸铜溶液显蓝色,属于物理性质解答;

(2)①根据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解答;②根据框图中发生的反应和现象分析解答;③根据Ba2+与SO42-不能共存分析解答。

(1)甲同学通过观察颜色,认为该粉末中不含硫酸铜,他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得出该结论的;

(2)①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Cu(OH)2↓+Na2SO4;②由白色粉末加足量水,过滤得到蓝色沉淀滤液A可知,原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向滤液A中加过量Ba(NO3)2溶液和稀硝酸得到白色沉淀和滤液B可知,将硫酸根离子反应完;再向滤液B中加AgNO3溶液得到白色沉淀可知,原白色固体中含有氯化钾。

故通过以上实验,不能确定白色粉末中是否含有NaNO3(或硝酸钠);③加入过量Ba(NO3)2溶液和稀硝酸的目的是排除SO42-的干扰。

点睛:

完成此类题目,关键是找准解题突破口,直接得出结论,然后利用顺向或逆向或两边向中间推,逐一导出其它结论。

6.归纳总结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

(1)甲+HCl→NaCl+H2O,甲物质可以是、(填两种不同类别物质的化学式).上述转化中,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乙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请写出符合条件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3)A、B、C、D、E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D、E均为氧化物,常温下B为固态,D为液态,E为气态;A、B、C中均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略去).

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B→C:

C→A:

【答案】

(1)NaOH,Na2O,NaOH+HCl=NaCl+H2O

(2)CH4+2O2

CO2+2H2O

(3)CaO+H2O=Ca(OH)2;Ca(OH)2+CO2=CaCO3↓+H2O.

【解析】

试题分析:

(1)盐酸能与氢氧化钠或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填:

NaOH,Na2O,NaOH+HCl=NaCl+H2O;

(2)含有碳氢元素的物质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例如甲烷,故填:

CH4+2O2

CO2+2H2O;

(3)A高温能分解生成固体B,则A可能是碳酸钙,生成的B为氧化钙;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水是液态,故D是水,C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E是气体,故E是二氧化碳,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B是氧化钙,D是水,C是氢氧化钙,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填:

CaO+H2O=Ca(OH)2;C是氢氧化钙,E是二氧化碳,A是碳酸钙,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填:

Ca(OH)2+CO2=CaCO3↓+H2O.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点评:

本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题,关键是找准解题突破口,直接得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然后根据物质的性质结合框图推断得出其他物质的化学式.

7.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为黑色固体单质,G为紫红色固体单质,B为红棕色粉末,H为蓝色的硫酸盐溶液。

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H中溶质的化学式。

(2)反应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反应①~③中为置换反应的是(填序号)。

(4)写出稀盐酸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1)Fe2O3CuO

(2)Fe+CuSO4═Cu+FeSO4

(3)①、③

(4)Fe2O3+6HCl═2FeCl3+3H2O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A为黑色固体单质,而B为红棕色粉末,所以可以判断A为碳单质,而B为氧化铁粉末,它们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而C可以和A在高温下反应,所以可以判断C为二氧化碳,D为铁,那么E为一氧化碳,G为紫红色固体单质,所以可以知道G为铜,而F为氧化铜,D可以和H反应生成G,所以可以判断H为铜盐的溶液,例如硫酸铜,带入验证,符合题意;

(1)根据分析,B的化学式Fe2O3,H中溶质的化学式CuSO4。

(2)反应③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溶液,故其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

(3)根据

(1)的解答可以知道,反应①为氧化铁和碳的反应,为置换反应;而反应②为二氧化碳和碳的反应,为化合反应;③为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反应①~③中为置换反应的是①、③。

(4)稀盐酸与B反应,即稀盐酸与氧化铁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置换反应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8.A~E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他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一”表示相连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C、D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且A和X反应的现象是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黑色,则A为____,B为____,D与E发生的化学反应_____(填“是”或“不是”)置换反应.

(2)若A、B、C、D、E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且A、B、C、D是不同类别的物质,A和X反应的现象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则D为_____,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氧化铁,碳,不是;

(2)二氧化碳,Ca(OH)2+2HCl=CaCl2+2H2O。

【解析】

试题分析:

已知“A~E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结合图框,则:

(1)若C、D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则推测可能为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且A和X反应的现象是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黑色,则推测A为氧化铁,B为碳,而D与E发生的化学反应,即一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高温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单+化=单+化”,故不是置换反应;

(2)若A、B、C、D、E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且A、B、C、D是不同类别的物质,A和X反应的现象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则推测A可能为氢氧化钙、B为稀盐酸、C为碳酸钙、D为二氧化碳、E为水,代入检验,符合题意.则A﹣B反应,即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其化学方程式Ca(OH)2+2HCl=CaCl2+2H2O。

考点:

考查物质的鉴别、推断;置换反应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

9.已知:

①金属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与水反应生成氧氧化钠和氢气;②难溶于水的碱受热分解生成相应的氧化物和水。

A、B、C、D、E、F、G、H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甲、乙、丙是三种金属。

其中甲最活泼,乙是红色金属,丙能被磁铁吸引。

各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E、G的化学式:

A_____,E_____,G_____。

(2)操作X的名称是______。

(3)①无色溶液D与蓝色溶液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金属甲与无色液体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______;

③蓝色沉淀H受热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无色气体C在点燃或加热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答案】H2OCuOFeSO4过滤2NaOH+CuSO4=Na2SO4+Cu(OH)2↓2Na+2H2O=2NaOH+H2↑置换反应

甲丙乙检验气体的纯度或验纯

【解析】

【分析】

乙是红色金属,丙能被磁铁吸引,说明乙是金属铜,丙是金属铁;金属甲和无色液体A反应生成无色气体C和无色溶液D,而且溶液D还能够和蓝色溶液F即硫酸铜溶液反应,因此无色溶液D为碱溶液即氢氧化钠溶液,则金属甲为钠,无色液体A为水,无色气体C为氢气,则蓝色沉淀就为氢氧化铜,由于难溶于水的碱受热分解生成相应的氧化物和水,则黑色粉末为氧化铜;由于水在通电条件可以生成氧气和氢气,则无色气体B就是氧气.

【详解】

(1)根据一种无色液体可以分解得到两种气体,可推出A是水,进而可以顺推出E是氧化铜,而G是浅绿色溶液,且是由硫酸铜反应所得,因此G应为硫酸亚铁溶液,故答案为H2O,CuO,FeSO4

(2)由于操作X把沉淀和溶液分开,因此该操作是过滤,故答案为过滤

(3)①由于D是氢氧化钠溶液,蓝色溶液F是硫酸铜溶液,故答案为2NaOH+CuSO4=Na2SO4+Cu(OH)2↓

②由于甲是金属钠,无色液体A是水,而且两者发生的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故答案为2Na+2H2O=2NaOH+H2↑,置换反应

③由于难溶性碱加热分解生成金属氧化物和水,故答案为

(4)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越靠前的金属化学性质越活泼,因此甲(钠)、乙(铜)、丙(铁)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甲>丙>乙;由于氢气具有可燃性,因此在点燃或加热前必须要验纯。

故答案为甲、丙、乙,检验气体的纯度或验纯。

10.学习化学需要熟悉物质的性质、用途及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下图A一H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G是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一种碱的溶液,F是铁锈的主要成分。

(“一”表示物质间能转化,“一”表示相连的物质能发生反应;图中部分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已省略。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该反应过程中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热。

(2)反应②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反应。

【答案】CaO+H2O═Ca(OH)2放出复分解

【解析】

根据“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可知A是碳酸钙;根据“G是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一种碱的溶液”,可知G是氢氧化钙;根据“F是铁锈的主要成分”,可知F是氧化铁;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B是二氧化碳,D是一氧化碳,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E为铁;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氧化铁和酸反应生成盐和铁,故H为水。

带入检验,推断正确。

所以

(1)反应①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是:

CaO+H2O═Ca(OH)2,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2)反应②为酸碱中和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11.某化学兴趣小组用铁、硫酸、氢氧化钡、硫酸铜和碳酸钠五种物质玩化学拼图游戏

如图

,游戏规则要求图中相邻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其中C物质的溶液呈蓝色,A与E反应产生的气体是光合作用的原理之一。

A物质的俗称是______,E物质的用途是______;

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E与D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

按游戏规则,下列能替代B物质的是______

填序号

氯化铁

氯化钡

氧化铜

【答案】纯碱或苏打;金属除锈;

;置换反应;

【解析】

【分析】

C物质的溶液呈蓝色,因此C是硫酸铜;A与反应产生的气体是光合作用的原理之一,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氢氧化钡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钡白色沉淀,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和二氧化碳,硫酸能与三种物质反应,因此E是硫酸,A是碳酸钠,B是氢氧化钡,D是铁。

【详解】

(1)A是碳酸钠,俗名纯碱或苏打,E是硫酸,E物质的用途是:

金属除锈、做化工原料等;

(2)氢氧化钡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钡白色沉淀,反应方程式为

;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

(3)按游戏规则,下列能替代B物质的是氯化钡,它能与碳酸钠、硫酸铜、硫酸反应;故答选③;

12.经过一年的学习,同学们认识了很多化学物质,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或者相互反应。

如图所示,A~H是初中化学所学的八种不同物质。

“﹣”表示相连两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

(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

(1)已知A物质俗称纯碱,它的另一个俗称是_____。

(2)已知H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Fe3O4,F是黑色固体,则F是__,G→H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__。

(3)D是_____。

(4)写出B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5)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答案】苏打CuO化合反应H2ONaOH+HCl=NaCl+H2ONa2CO3+Ca(OH)2=CaCO3↓+2NaOH

【解析】

【分析】

H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Fe3O4,F是黑色固体,G会转化成四氧化三铁和F,所以G是氧气,F是氧化铜。

A物质俗称纯碱,所以A是碳酸钠,由框图可知,碳酸钠与B之间可相互转化,所以B是氢氧化钠。

转化成的E会转化成D,氧气也会转化成D,所以D是水,E是二氧化碳,C是可以是盐酸,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详解】

(1)A物质俗称纯碱,所以A是碳酸钠,还俗称苏打。

(2)H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Fe3O4,F是黑色固体,F是CuO,G→H的反应是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所以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3)D是H2O;

(4)B和C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NaOH+HCl=NaCl+H2O;

(5)A→B的反应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a(OH)2=CaCO3↓+2NaOH。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二、中考初中化学流程图

13.工业上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来制取绿矾(FeSO4·7H2O),实现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

简易流程如下:

(1)反应①和反应③都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用NaOH溶液控制pH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过滤Fe+H2SO4=FeSO4+H2↑Fe+Fe2(SO4)3=3FeSO4使Al3+完全转化为Al(OH)3沉淀

【解析】

(1)反应①和反应③后都是生成难溶性物质和可溶性物质,所以要进行过滤操作,以便将两者分离开来;

(2)由于前面加入的硫酸是过量的,且和矿石反应生成了硫酸铝和硫酸铁,铁能够和剩余的硫酸以及生成的硫酸铁反应都生成硫酸亚铁。

所以反应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和Fe+Fe2(SO4)3=3FeSO4;(3)由于溶液中既有亚铁离子也有铝离子,这两者遇到氢氧根离子都会反应生成沉淀,所以要通过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控制溶液的pH来实现只让铝离子沉淀,而不让亚铁离子沉淀。

14.硫铁矿烧渣(主要成份Fe2O3、Fe3O4、FeO、SiO2等,铁的氧化物均能与盐酸反应,SiO2不与酸反应)是工业生产硫酸的废渣,利用硫铁矿烧渣制备铁红(Fe2O3)等产品的部分流程如图所示:

(1)焙烧时C与O2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气体都能将铁的多种氧化物还原成铁。

试写出该气体与Fe3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酸浸、过滤后滤液中的溶质主要是__________。

(填化学式)

(3)在空气中煅烧FeCO3即FeCO3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Fe2O3和CO2,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