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 《比例》导学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314179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62.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 《比例》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六年级下册 《比例》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六年级下册 《比例》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六年级下册 《比例》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六年级下册 《比例》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六年级下册 《比例》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六年级下册 《比例》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六年级下册 《比例》导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六年级下册 《比例》导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六年级下册 《比例》导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六年级下册 《比例》导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六年级下册 《比例》导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六年级下册 《比例》导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六年级下册 《比例》导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六年级下册 《比例》导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六年级下册 《比例》导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六年级下册 《比例》导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六年级下册 《比例》导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六年级下册 《比例》导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六年级下册 《比例》导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 《比例》导学案.docx

《六年级下册 《比例》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 《比例》导学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下册 《比例》导学案.docx

六年级下册《比例》导学案

第四单元:

比例

课题1:

比例的意义

教学内容:

比例的意义P40的内容

学习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

2.通过观察、比较、计算、交流探索新知。

3.在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发现数学规律的乐趣。

学习重点:

正确计算比的比值和比例的意义。

学习难点:

找出相等的比组成比例。

学习过程:

X|k|B|1.c|O|m

一、知识回顾

1、什么是比?

(两个数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1)一辆汽车5小时行驶300千米,写出路程与时间的比,并化简。

(2)小明身高米,小张身高米,写出小明与小张身高的比。

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2:

16=

=:

=10:

6=

二、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展示交流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40页的内容。

(1)写出它们的长和宽的比,求出比的比值,你有什么发现?

操场上的国旗:

=

教室里的国旗:

=

小结:

我们看到这两面国旗的长与宽的比的比值都相等,所以这两个比也是相等的,我们把它们用等号连起来。

=:

?

 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

  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

  

(2)在上面图中的三面国旗的尺寸中,你还能找出哪些比可以组成比例?

=:

?

=:

?

(二)合作讨论

1.什么叫做比例?

2.组成比例要具备什么条件?

3.如何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三)展示交流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比例是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的。

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时,关键是看这两个比是不是相等。

如果不能一眼看出两个比是不是相等,可以先分别把两个比化简以后再看。

 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

三、达标检测

1.做一做。

完成课本第40页的“做一做”。

2.完成课本第43页的练习八第1题。

3.把能组成比例的写出来。

和15:

87:

和20:

2和2: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练习六P36第2、3题 

六、拓展练习

写比例

用、、7、35四个数组成不同的比例,你能写几个?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比例的基本性质P41的内容

学习目标:

1.认识比例的“项”以及“内项”和“外项”。

2.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通过自主学习,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重点:

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难点:

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说说什么是比例?

2、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7∶4和5∶380∶2和200∶5

二、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展示交流

(一)自主学习。

自学教科书41页的内容。

1.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

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

例如:

=60:

40(标出内项和外项)

两个外项的积是×40=

两个内项的积是×60=

如果把比例改成分数的形式,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所得的积有什么关系?

=

×40○×60

我发现:

两个外项的积()两个内项的积。

(填大于或等于)

2.归纳总结: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

(二)合作讨论,展示交流

1.讨论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用2、4、8和16组成不同的比例。

(有多少写多少)

3.小结: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要看两个外项的积是否()两个内项的积,如果相等,则能组成();如果不相等,则不能组成()。

三、达标检测

1.填空。

(1)12:

9比值是(),

的比值是(),把这两个比写成比例为()

(2)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是

则两个外项的积是()

(3)根据×4=×8,可以写成比例

=

(4)

a=

b,则b:

a=():

()

页做一做和43页第6、7题

四、课堂总结

本堂课你学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疑问?

五、课堂作业

P43第4、5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解比例P42

学习目标

1.理解解比例的意义.

2.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重点、难点: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改写成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即已学过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解下列方程.

χ=

×

2.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把组成的比例写出。

  6∶10和9∶155∶1和6∶2

二、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展示交流

(一)自主学习。

1.自学第42页。

(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 )。

(2)学习例2理解题意.

根据题意可知“模型的高度:

原塔高度=1:

10”,已知原塔的高度为320m,如果设模型的高χ米,则可列出比例式为(  ):

320=1:

10

(3)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χ与10相乘的积(   )两内项320与1的积。

(填等或不等):

(4)列式解答

  解:

(5)例3为什么=×6,依据是什么?

(二)合作讨论、展示交流

1.讨论:

同学们,你在解比例时有什么发现?

汇报:

解比例也是解方程

2.合作交流完成。

解比例

=

*

=

*3.将4、5、6再配上一个数组成比例,这个数可以是()或()。

三、达标测评

1、做一做。

2.补充:

判断题。

(1)含有未知项的比例也是方程. ()

(2)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同一个数,比值不变。

()

(3)比例的两个内项的积减去两个外项的积,差是0。

 (  )

解比例

x=

:

=

:

=

:

x

=2:

5

四、课堂总结

(1)说一说解比例的方法。

(2)你有什么不懂之处,与同学交流。

五、课堂作业:

P44第8、9题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解比例的练习课P44第10——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熟练地解比例。

2、会根据题意列出比例,再解比例

教学重点;解比例

教学难点:

当比例中的两个比是分数比时,如何解。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什么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什么是解比例?

2、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各组比能否组成比例

6:

3和8:

5:

和4:

50

5

先让学生自己说说,然后计算判断

():

4=20:

1615:

()=6:

8

已知

=

那么()×9=()×()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解比例,出示课题,明确目标

二、导学达标

1、解下面的比例

X:

2=9:

3:

X=:

925:

15=X:

24

学生独立练习,老师巡视,照顾学困生,指名板书

2、当出现

=

2=

学生审题,哪些是比例的外项,哪些是比例的内项

如何解比例

让学生讨论,小组合作

汇报交流,指名板书

3、列出比例,再解比例

4和12的比等于16和X的比X和

的比等于

的比

让学生根据题意列出比例,老师点拨

强调:

比的各个数的位置必须固定,不能随便搞乱。

4、应用

配制一种农药,药粉和水的比是1:

500,现有水6000千克,配制置这种农药,需要多少千克的药粉?

学生审清楚题意,如果用未知数X表示药粉的质量,就可以列出比例进行解答

学生尝试解答

集体讲评

三、达标练习

P44第11、13、14、15题

四、全课总结

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P44第10题和第12题

 

2.正比例和反比例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成正比例的量P45-46

【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的量。

2.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图像。

3、渗透函数思想,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难点:

能在方格纸上画正比例的图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根据要求写出下面各数量之间的关系.

(1)已知路程和时间,怎样求速度?

        

(2)已知路程和时间,怎样求单价?

(3)已知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怎样求工作效率?

   (4)已知圆周长和直径,怎样求圆周长?

  小结:

我知道像路程和时间、路程和时间、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等,这样两种有关系的量称作(    )。

二、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展示交流

1.自学例1:

观察主题图完成表格

同学们观察P45的情景图你发现了什么?

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讨论交流

3.引导学生回答:

(1)表中的两个量是数量和总价。

(2)数量增加,总价就增加;数量减少,总价就减少。

(3)每两个相对应的数的比值都是

想一想:

体积的数量和高是两种相关系的量吗?

为什么?

议一议:

两种量的变换有什么规律?

(随着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比值一定)

教师提问:

这个25实际上就是什么?

(板书:

底面积一定)

教师指着板书提问:

底面积、高和体积,怎样用式子表示它们的关系?

(教师板书:

总价÷数量=单价)

(4)我发现:

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   ),另一种量也随着(   ),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   )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   )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成(  )关系。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为:

 

=k()

(5)想想,生活中还有那些成正比例的量?

三、达标练习

完成46页做一做

四、课堂总结

本堂课你学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疑问?

五、课堂作业

P49第1、2题

六、课后练习

第3、4、5、6、7题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成反比例的量P47—48

【学习目标】

1.理解反比例的意义,掌握成反比例的量的变化规律。

2.能找出生活中成反比例的实例。

3、提高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和学习方法的迁移能力,渗透函数思想。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难点:

找出成反比例的两种量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

一、轻松热身。

1、判断下面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为什么?

(1)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

(2)工作时间一定,工作总量和工作效率。

二、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展示交流

1.自学例2,思考:

(1)表中有哪两种量?

(2)水的高度是怎样随着杯子底面积的大小变化而变化的?

(3)相对应的杯子的底面积与水的高度的乘积分别是多少?

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回答:

(1)表中的两个量是底面积和高。

(2)底面积的数量扩大,高反而缩小;底面积的数量缩小,高反而扩大。

(3)每两个相对应的数的乘积都是300

教师适时点拨:

想一想:

底面积的数量和高是两种相关系的量吗?

为什么?

议一议:

两种量的变换有什么规律?

(随着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积一定)

教师提问:

这个300实际上就是什么?

(板书:

体积一定)

教师指着板书提问:

底面积、高和体积,怎样用式子表示它们的关系?

(教师板书:

底面积×高=体积)

我发现:

像上面的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这两种量就叫做(),它们的关系叫做()用字母可以表示为()x()=k()。

(4)想想,生活中还有那些成反比例的量?

三、达标练习

1.完成做一做

2.判断

(1)被除数一定,除数和商成反比例。

()

(2)王芳做完10道题,做完的和没做完的题成反比例。

()

(3)小美从学校走到家,走路的速度和所需的时间成反比例。

()

(4)三角形面积一定,底和高成反比例。

()

四、课堂总结

本堂课你学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疑问?

五、课堂作业

P51第11题

六、课后练习

第8、9、10、12、13、14、15、16题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

判断两个量成什么比例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比例。

2、使学生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练习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填一填,说一说

(1)、每箱木瓜的个数一定,运来木瓜的箱数和木瓜的总个数如下表:

箱数

4

8

16

32

总个数

32

64

①、把表格填完整,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②、箱数和总个数的变化情况

③、这里哪一个量不变

④、箱数和总个数成什么比例?

(2)、木瓜的总个数一定,每箱木瓜的个数与所装的箱数如下表:

每箱个数

4

8

10

20

箱数

50

25

①、把表格填完整,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②、箱数和每箱个数的变化情况

③、这里哪一个量不变

④、箱数和每箱个数成什么比例?

2、正、反比例的意义

提问:

你是怎样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正比例和反比例有什么不同?

相同: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不同点:

正比例:

两种量的比值一定

反比例:

两种量的乘积一定

二、综合练习

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1、每袋面粉的质量一定,面粉的总质量和袋数()

2、一个人的年龄和体重()

3、长方形的长一定,面积和宽()

4、三角形的高一定,面积和底()

5、圆的面积和半径()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

你有怎样的收获?

四、布置作业

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1、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

2、每箱苹果的个数一定,运来的箱数和苹果的总个数()

3、一个班的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

4、房屋地面的面积一定,每块地砖的面积和铺地砖的块数()

5、每块地砖的面积一定,铺地面积与所需地砖的块数()

 

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较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弄清它们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掌握正、反比例的变化规律。

2、使学生能正确判断正、反比例。

3、发展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能判断正、反比例。

教学难点:

正反比例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判断:

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成什么关系?

1、单价一定,数量和总价。

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3、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

4、时间一定,工效和工作总量。

二、出示课题: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较明确目标

三、导学达标

1、教学补充例题

出示表1

路程(千米)

90

180

270

360

450

时间(小时)

1

2

3

4

5

表2

速度(千米)

90

45

30

18

时间(小时)

1

2

3

5

分组讨论、交流:

说一说怎样想的,同时填空。

引导学生讨论回答。

总结路程、速度、时间三个量中每两个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速度×时间=路程=速度=时间判断:

(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什么比例?

(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什么比例?

(3)时间一定,路程和速度成什么比例?

3、比较正比例、反比例的关系

正反比例的相同点:

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变化。

不同点:

正比例使变化相同,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也扩大或缩小。

相对应的每两个数的比值(商)一定,反比例是变化相反,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反而缩小(扩大)相对应的每两个量的积一定。

三、达标测评

1、做一做

判断单价、数量和总价中的一种量一定,另外两种量成什么关系。

为什么?

单价一定,数量和总价—总价一定,数量和单价—数量一定,总价和单价—

2.判断下面一些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

为什么?

(1)除数一定,()和()成()比例。

被除数—定,()和()成()比例。

(2)前项一定,()和()成()比例。

(3)后项一定,()和()成()比例。

(4)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三种量,如果长是一定的,宽和面积成正例关系。

这三种量再什么条件下还能组成比例关系,是哪种比例关系。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有怎样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

3.比例的应用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比例尺P53

学习目标:

1、认识比例尺,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2、会计算比例尺.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难点:

会计算比例尺.

教学过程:

一、轻松热身

1.填空.

30米=( )厘米 300厘米=( )分米

15千米=( )厘米 5000毫米=()米

2.解比例.

=

x=

二、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展示交流

知识点一:

比例尺的意义

1.在绘制地图和平面图的时候,都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缩小(或扩大),再画在图纸上.这时,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叫做这幅图的()。

即: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

=()

2.比例尺=1:

0中,图上的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的()厘米。

也表示图上距离是()的

实际距离是()的()倍。

3.讨论:

比例尺是一把尺子吗?

什么?

交流:

我发现:

比例尺是一个比,它表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倍比关系,因此不能带有计量单位。

知识点二:

比例尺的分类  

1.用数字形式表现的比例尺,叫做()比例尺;

2.在图上附有一条注有数量的线段来表示和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离,这样的比例尺叫做()比例尺

试一试:

把下面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

比例尺

080米

知识点三:

怎样求比例尺

求比例尺的步骤是怎样的?

三、达标练习

1判断

(1)比例尺的前项都是1。

()

(2)一幅图的比例尺是1:

500米。

()

2.让学生完成第53页的“做一做”。

页第1、3题

四、课堂总结

本堂课你学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疑问?

五、课堂作业

P56第2、4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根据比例尺求实际距离。

P54的例2

学习目标

应用比例知识,根据比例尺求实际距离.

重点:

能根据比例尺正确求出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难点:

设未知数时长度单位的使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说说下列各比例尺表示的具体意义。

(1)比例尺1:

4500000.

(2)比例尺80:

1。

(3)比例尺0  20  40km 

2、北京到天津的实际距离是12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地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二、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展示交流

1、自学例2后完成下题

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南京到北京的距离是15厘米.南京到北京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分析:

根据

=比例尺,可以列方程为(),再把结果的单位厘米化成()

 解:

南京到北京的实际距离大约是x千米。

算术解:

合作交流:

1.讨论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观察主题图:

如果在图上量得地铁一号线的甲乙相距厘米,图上的比例尺为1:

500000。

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我发现:

根据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要求实际距离可以用解比例的方法来求。

三、达标练习

1、比例尺=()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

2.米=()厘米米=()厘米

350000厘米=()千米千米=()厘米

3.独立完成P54做一做

4.完成练习八P57的第5、6题。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如何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五、布置作业

1.在一幅比例尺是1:

45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20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2.在一张图纸上,量得学校操场的长12厘米,宽8厘米,这张图纸的比例尺1:

200,计算这个操场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

P55的例3

学习目标

应用比例知识,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重点、难点

重点:

能根据比例尺正确求出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难点:

设未知数时长度单位的使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什么叫做比例尺?

():

()=()

=()

2.量得北京到天津的距离约是5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

1000000的地图上,它的实际距离是多少?

二、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展示交流

1.自学例3

分析:

要画出他们三家和学校的位置平面图,先要求出()。

2.尝试解答

3.在书上动手画一画

4.我发现:

求图上距离的方法是:

()

三、达标练习

1.完成55页的做一做

2、完成57页第8、9、10、12题

四、课堂总结

本堂课你学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疑问?

五、课堂作业:

57页第11题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P59_60

学习目标

1、认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现象,体会图形的相似。

2、掌握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3、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重点:

认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现象,体会图形的相似。

难点:

能按一定的比例将图形放大或缩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填空

保持图形原来的形状而使图形变小,叫做图形的();保持图形原来的形状而使图形变大,叫做图形的()。

2、认真观察课本59页的四幅图

思考:

这些现象中,哪些是把物体放大?

哪些是把物体缩小?

二、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展示交流

1.自学例4、按2:

1画出课本第60页三个图形放大后的图形。

(1)理解“按2:

1放大”是什么意思?

“按2:

1放大”也就是各边放大到原来的()倍。

如原来的长方形的长为6格,放大后的长方形的长为()格;原来的长方形的宽为3格,放大后的长方形的宽为()格。

(2)观察一下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内角、边长、周长什么变了?

什么没变?

(3)“按1:

3缩小”就是把每个图形的格边都缩小到原来的()。

如:

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缩小为6×

=2(格),12x()=4(格)

(4)如果把放大后的三个图形的各边按1:

3缩小,图形发生了什么变化?

画画看

(5)你又发现了什么?

合作交流

1.讨论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思考讨论:

放大获得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有什么相同地方?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把一个长3cn,宽2cm的长方形的各边长缩小到原长度的

后,画出的新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三、达标练习

1.做一做页第1、2题

四、课堂总结

本堂课你学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疑问?

五、课堂作业

1.把一个长3cm,宽1cm的长方形的各边扩大到原来的3倍,它的面积和周长各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