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316027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docx

《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docx

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

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

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的住院患儿。

一、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西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ICD-10:

J2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1中医诊断:

参照1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咳嗽》(ZY/T001.1~001.9-94)。

1.2西医诊断:

参照第八版《儿科学》

发病年龄小(<2岁),发病初期即出现明显

喘憋,体检两肺闻及哮鸣音及细湿罗音;胸片提示肺纹理增粗或

肺气肿或肺不张或小片状阴影。

1.2.1病史:

多见于2岁以内,尤其以6个月左右婴儿最为多见。

大多数有接触呼吸道感染病人的病史。

1.2.2症状:

初始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多表现为低热、流

涕、鼻塞、咳嗽,部分可有高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

2-3天

出现下呼吸道症状,症状轻重不等,咳嗽明显加重,并有喘息发

作,重者出现发作性喘憋及紫绀。

1.2.3体征:

大多数婴儿有发热,体温高低不一。

喘憋发作时呼

吸加速,呻吟并伴呼气延长和呼气性喘憋。

胸部检查可见胸廓饱

满,叩诊呈鼓音(或过清音),听诊可闻及哮鸣音。

当喘憋缓解时,

可有细湿罗音、中湿罗音。

部分患儿可有明显呼吸困难,出现烦

燥不安、鼻翼扇动、三凹征及口唇发绀。

1.2.4外周血象:

外周血白细胞多偏低或常,合并细菌感染时

多增高。

1.2.5胸部X线:

表现不均一,大部分病例变现为全肺程度不等

的阻塞性肺气肿,约半数表现为肺纹理增厚,可出现小点片阴影,

小部分病例出现肺不张。

1.2.6肺功能:

患儿急性期小气道存在阻塞,在恢复期,小气道

阻塞缓解。

1.2.7呼吸道病原学检测:

本病可由不同病原所致,呼吸道合胞

病毒(RSV)最常见,其次为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

1.2.8血气分析:

血气分析显示PaO2不同程度下降,PaCO2常

或增高,pH值与疾病严重性相关,病情较重的患儿可有代谢性酸

中毒,可发生I型或II型呼吸衰竭。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小儿急性咳嗽病(毛细支气管炎)临床常见证候:

2.1风寒袭肺证:

咳嗽频作,声重,咽痒,痰白清稀,鼻塞流涕,恶寒无汗,发热头痛,全身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指纹浮红。

2.2风热犯肺证:

咳痰不爽,痰黄粘稠,发热头痛,恶风微汗出,鼻流清涕,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数或指纹浮紫。

2.3痰热壅肺证:

咳嗽痰多,色黄粘稠,难以咳出,甚者喉间痰鸣,发热口渴,烦躁不宁,尿少色黄,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指纹紫。

2.4痰湿蕴肺证:

咳嗽重浊,痰多雍盛,色白而稀,喉间痰声辘辘,闷纳呆,神乏困倦,舌质红,苔白腻,脉滑。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中医治疗方案:

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小儿急性咳嗽病(毛细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小儿急性咳嗽病(毛细支气管炎)。

2、患儿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且其家长或监护人同意者。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咳嗽病(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

2、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合并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需要同时治疗者,不能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指纹)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

1.2C反应蛋白(CRP)

1.3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检测

1.4胸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

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沉、PPD试验、心电图、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血清IgE、过敏原检测等。

(八)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1风寒袭肺证

治法: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剂:

金沸草散加减。

金沸草,前胡,荆芥,细辛,半夏,茯苓,甘草,生姜,大枣。

寒邪较重加炙麻黄辛温宣肺;咳重加杏仁、桔梗、枇杷叶宣肺止咳;痰多加陈皮、茯苓化痰理气。

风寒夹热证,方用杏苏散加大青叶、黄芩清肺热。

1.2风热犯肺证

治法:

疏风解热,宣肺止咳

方剂:

桑菊饮加减。

杏仁、连翘、薄荷、桑叶、菊花、苦桔梗、甘草、苇根。

肺热重加金银花、黄芩清宣肺热;咽红肿痛加土牛膝根、玄参利咽消肿;咳重加枇杷叶、前胡清肺止咳;痰多加浙贝母、瓜蒌皮化痰止咳。

风热夹湿证,加薏苡仁、半夏、橘皮宣肺燥湿。

1.3痰热壅肺证

治法:

清热化痰,肃肺止咳

方剂:

清金化痰汤加减:

黄芩、栀子、桑白皮、知母、瓜蒌皮、贝母、麦冬、桔梗、甘草、橘红、茯苓。

痰多色黄,粘稠难咳加瓜蒌皮、胆南星、葶苈子清肺化痰;咳重,胸胁疼痛加郁金、青皮理气通络;心烦口渴加石膏、竹叶清心除烦;大便秘结加瓜蒌仁、制大黄润肠通便。

1.4痰湿蕴肺证

治法:

燥湿化痰,宣肺止咳

方剂:

三拗汤合二陈汤加减。

炙麻黄、杏仁、白前、陈皮、半夏、茯苓、甘草。

痰延雍盛加苏子、莱菔子、白芥子利气化痰;湿盛加苍术、厚朴燥湿健脾,宽胸利气;咳嗽重加款冬花、百部、枇杷叶宣肺化痰;纳呆者加焦神曲、麦芽、焦山楂醒脾消食。

2.中成药:

二陈糖浆、小儿咳喘灵颗粒、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三拗片等。

3、外治法

3.1药物穴位敷贴疗法

选用自制止咳平喘方,定穴双肺腧、膻中、天突等穴,以达到止咳平喘、温阳化痰之功。

“三九”“三伏”帖:

3.1.1选穴:

定喘、风门、肺俞、天突穴等;

3.1.2时间:

最佳时间为每年"头九”、"二九"、"三九"及"头伏”、"二伏"、"三伏"的每一九或每一伏期间选择一天来进行贴敷治疗,每次贴敷最好间隔7-10天,一次是贴6至8个穴位,连续贴敷3年至5年,病情重、病程长者,可终身贴敷;

3.1.3药物:

延胡索:

白芥子:

甘遂:

细辛按照4:

4:

1:

1比例研成细粉,用生姜汁调和成糊状,做成lcm×lcm×lcm的药饼,每贴含生药1.5g。

(2周岁内小儿不做冬病夏治)。

适用于各种证型咳嗽。

3.1.4辨证穴位敷贴

风寒咳喘敷贴方

药物:

地龙炙麻黄白芥子玄胡川椒胆南星等

功效:

疏风散寒止咳平喘。

适应证:

外感风寒所致咳嗽、恶寒、痰白清稀、气喘,舌淡、苔白、脉浮紧。

风热咳喘敷贴方

药物:

地龙白芥子玄胡甘遂细辛胆南星等

功效:

:

疏风清热止咳平喘。

适应证:

外感风热、痰湿蕴肺所致咳嗽、气喘、痰多而粘、面黄胸闷,舌淡、苔黄、脉浮数、弦滑。

痰喘咳嗽敷贴方

药物:

麻黄甘草五味子朱砂细辛等

功效:

化痰平喘止咳法。

适应证:

外邪袭肺所致咳痰、咳嗽、气喘、胸闷、气急气逆、咳痰不爽、痰粘、喘促、舌淡、苔白腻、脉弦滑等。

体虚咳喘敷贴方

药物:

党参北沙参炒白术徐长卿炒白术白芥子等

功效:

益气养阴止咳平喘。

适应证:

体虚外感所致咳嗽、气喘、痰多而粘、面黄胸闷,舌淡、苔白、脉浮、弦滑。

3.2物理降温

3.3雾化吸入疗法

风寒咳嗽:

麻黄细辛半夏冬花马兜铃荆芥等

风热咳嗽:

菊花杏仁半夏黄芩葶苈子金银花连翘等

体虚咳喘:

党参北沙参炒白术徐长卿炒白术白芥子等

3.4小儿发热推拿。

以达到解表除烦之功,轻(37.5℃-38℃)清肺平肝,天河水重(38.5℃-40℃)清肺平肝,六腑,提捏大椎或揉大椎加减;无汗拿列缺,头痛鼻塞加阳池,呕吐纳呆加清胃,咳嗽加八卦,烦恼发惊加小天心

3.5振动排痰(不算中医操作)

3.6中药肺部离子导入(6个月以下小儿禁用)

3.7小儿咳嗽推拿:

清肺平肝10分钟、清天河水10分钟、清胃15分钟等手法,减轻病症。

3.8耳穴贴压,选穴肺、气管、交感、神门等以助止咳平喘,减轻症状。

3.9捏脊疗法(提捏背部的督脉、足太阳膀胱经,以达到调理脏腑,增强体质)

4院内制剂

4.1膏方

4.1.1麻杏宣肺止咳膏

药物:

炙麻黄杏仁苏子桔梗防风荆芥等

功效:

辛温宣肺散寒化痰

主治:

寒邪闭肺,咳嗽,痰多,气急,喉中痰鸣,或流清涕,舌淡白,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滑紧或小儿指纹淡红而青。

4.1.2贝草清肺止咳膏

药物:

川贝鱼腥草百部地骨皮桑白皮罗汉果知母等

功效:

清肺泄肺化痰平喘

主治:

热邪闭肺证:

高热壮热,咳嗽气急,喘促痰黄而稠、咽痛、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指纹紫。

4.1.3参冬润肺止咳膏

药物:

南沙参麦冬天冬百合北沙参杏仁川贝等

功效:

养阴清肺润燥止咳

主治:

阴虚肺热证:

低热干咳无痰,面色潮红,舌淡、苔光、脉数。

4.2丸方

4.2.1风寒恋肺

麻杏止咳丸

组成:

炙麻黄防风荆芥杏仁紫苑冬花蝉衣等

功效:

祛风散寒宣肺止咳

主治:

风寒袭肺咳嗽,咯痰稀薄,鼻塞,流清涕,恶寒,发热,无汗,舌淡,苔白,脉浮紧.

4.2.2风热郁肺

桑花止咳丸

组成:

桑叶菊花杏仁金银花连翘牛子薄荷桑白皮等

功效:

祛风清热,清肺止咳

主治:

风热郁肺:

咳嗽气粗,咽干而痛,痰粘而黄,鼻流黄涕,口渴,身热等表证,苔薄黄,舌红,脉浮数。

4.2.3痰湿蕴肺

苏芥止咳丸

组成:

苏子梗白芥子法半夏化橘红茯苓莱菔子细辛干姜等

功效:

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主治:

痰湿蕴肺:

咳嗽,咯吐白粘痰,咳声重浊,胸闷脘痞痰多而粘,苔白腻,脉濡滑.

4.2.4痰热蕴肺

桑地止咳丸

组成:

桑白皮地骨皮黄芩百部山栀百合贝母鱼腥草等

功效:

清肺化痰,润燥止咳

主治:

痰热蕴肺咳嗽气息粗促,痰多质黄粘,咯吐不爽,或吐热腥味、血痰,口干欲饮,舌红,苔薄黄,脉滑数。

5、西医治疗方法:

参照第八版《儿科学》

5.1一般治疗;

5.2控制感染:

由于病原体多为病毒,一般不使用抗生素。

并发有细菌感染者则可用青霉素类,如系支原体感染,则应予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5.3对症治疗:

根据病情选择化痰止咳(复方甘草合剂、急支糖浆或沐舒坦等)、止喘(氨茶碱、糖皮质激素等)、抗过敏药物(富马酸酮替芬、马来酸氯苯吡胺(扑尔敏)和盐酸异丙嗪(非那根)等)。

6、护理:

6.1健康宣教,疾病相关知识及预防保健指导;

6.2清淡饮食,避免油腻、辛辣刺激及海腥发物;

6.3病室温湿度适宜,空气流通,避免烟尘刺激;

6.4观察体温、咳嗽、咯痰等症状,辨证施护;

6.5遵医嘱完成各项中医外治疗法,落实护理措施。

(九)出院标准

1、,体温正常,咳嗽、咯痰等症状好转或消失,其它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2、两肺听诊未闻及干、湿性罗音。

3、没有需要治疗的并发症。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治疗时间,增加治疗费用。

2、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或出现严重其他系统并发症,退出本路径。

3.因患儿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二、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小儿急性咳嗽病(毛细支气管炎)(?

,ICD-10:

J21)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

年月日

标准住院日:

≤10天实际住院日:

日期

年月日

(第1天)

年月日

(第2天)

年月日

(第3-9天)

年月日

(第10天)

口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口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口完成病历书写和病程记录

口初步拟定诊疗方案

口完善辅助检查

口与监护人沟通,向其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项,并完成首次谈话签字

口完成医患双方不送和不收“红包”协议书

口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口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口完成病历书写和病程记录

口完善辅助检查,及时查看各项检查结果

口上级医师查房:

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或补充诊疗方案

口再次与监护人沟通,告知其患儿病情及注意事项,必要时签第二次谈话记录

口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口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口防治并发症

口完成病历书写和病程记录

口上级医师查房:

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或补充诊疗方案

□根据病情完善相关检查并复查异常检查

口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口符合出院标准者,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和随访方案,完成出院前常规签字

口指导出院后康复,预约复诊日期

口通知出院

口完成出院前的有关记录

口健康宣教

长期医嘱

口儿科护理常规

口分级护理

口按不同年龄选择喂养方式

口吸氧、吸痰(必要时)

口辨证施治

口内服中药汤剂、中药颗粒剂

口中成药

口特色疗法(选择2-3种)

口中药敷胸

口药物穴位帖敷疗法

口肺炎贴经皮治疗

口雾化吸入疗法

口中药敷脐

口拔罐疗法

口振动排痰

口小儿推拿疗法

□头孢类(酌情选一种,必要时可两种联用,如过敏可改用大环内酯类)

□头孢他定12.5-25mg/kgq6h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40-80mg/kg

□头孢噻肟钠50-100mg/kg

□头孢曲松钠(罗氏芬)20-80mg/kg

□大环内酯类(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头孢内过敏史选用)

□阿奇霉素5-10mg/kg

长期医嘱

口儿科护理常规

口分级护理

口按不同年龄选择喂养方式

口吸氧、吸痰(必要时)

口辨证施治

口内服中药汤剂、中药颗粒剂

口中成药

口特色疗法(选择2-3种)

口中药敷胸

口药物穴位帖敷疗法

口肺炎贴经皮治疗

口雾化吸入疗法

口中药敷脐

口拔罐疗法

口振动排痰

口小儿推拿疗法

□头孢类(酌情选一种,必要时可两种联用,如过敏可改用大环内酯类)

□头孢他定12.5-25mg/kgq6h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40-80mg/kg

□头孢噻肟钠50-100mg/kg

□头孢曲松钠(罗氏芬)20-80mg/kg

□大环内酯类(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头孢内过敏史选用)

□阿奇霉素5-10mg/kg

□红霉素20-30mg/kg

长期医嘱

口儿科护理常规

口分级护理

□按不同年龄选择喂养方式

口吸氧、吸痰(必要时))

口辨证施治

口内服中药汤剂、中药颗粒

口中成药

口特色疗法(选择2-3种)

口中药敷胸

口药物穴位帖敷疗法

口肺炎贴经皮治疗

口雾化吸入疗法

口中药敷脐

口拔罐疗法

口振动排痰

口小儿推拿疗法

□头孢类(酌情选一种,必要时可两种联用,如过敏可改用大环内酯类)

□头孢他定12.5-25mg/kgq6h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40-80mg/kg

□头孢噻肟钠50-100mg/kg

□头孢曲松钠(罗氏芬)20-80mg/kg

□大环内酯类(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头孢内过敏史选用)

□阿奇霉素5-10mg/kg

□红霉素20-30mg/kg

出院医嘱

口开具出院医嘱

口出院带药

口门诊随诊

□红霉素20-30mg/kg

□抗病毒治疗(可选一种)

□利巴韦林10-15mg/kg

□祛痰剂

□氨溴索7.5~30mg

□雾化吸入

□沐舒坦雾化吸入

□令舒气泵雾化吸入

□特布他林+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

□解痉药

□硫酸镁0.2mg/kg泵入

□减轻气道炎性反应

□琥珀酸氢化可的松5-10mg/kg

□甲强龙2-4mg/kg

□平喘药

□氨茶碱2-4mg/kg

□其他用药

□赛庚啶0.5-2mgbid

□沙丁胺醇0.5-2.4mgbid

□氯雷他定片5-10mgqd

□酮替芬0.5-1mgbid

□高热等对症处理

□口服止咳化痰药物

临时医嘱

口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

□抗病毒治疗(可选一种)

□利巴韦林10-15mg/kg

□祛痰剂

□氨溴索7.5~30mg

□雾化吸入

□沐舒坦雾化吸入

□令舒气泵雾化吸入

□特布他林+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

□解痉药

□硫酸镁0.2mg/kg泵入

□减轻气道炎性反应

□琥珀酸氢化可的松5-10mg/kg

□甲强龙2-4mg/kg

□平喘药

□氨茶碱2-4mg/kg

□其他用药

□赛庚啶0.5-2mgbid

□沙丁胺醇0.5-2.4mgbid

□氯雷他定片5-10mgqd

□酮替芬0.5-1mgbid

□高热等对症处理

□口服止咳化痰药物

□心肌酶谱异常保护心肌治疗

□肝功能异常保肝治疗

临时医嘱

口继续完善入院检查

口对症处理

□抗病毒治疗(可选一种)

□利巴韦林10-15mg/kg

□祛痰剂

□氨溴索7.5~30mg

□雾化吸入

□沐舒坦雾化吸入

□令舒气泵雾化吸入

□特布他林+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

□解痉药

□硫酸镁0.2mg/kg泵入

□减轻气道炎性反应

□琥珀酸氢化可的松5-10mg/kg

□甲强龙2-4mg/kg

□平喘药

□氨茶碱2-4mg/kg

□其他用药

□赛庚啶0.5-2mgbid

□沙丁胺醇0.5-2.4mgbid

□氯雷他定片5-10mgqd

□酮替芬0.5-1mgbid

□高热等对症处理

□口服止咳化痰药物

□心肌酶谱异常保护心肌治疗

□肝功能异常保肝治疗

临时医嘱

口继续完善相关检查,并复查异常检查

口对症处理

口C反应蛋白(CRP)

口肺炎支原体或衣原体检测

口胸片

口必要时肝肾功能、心电图、血气分析、胸部CT,血培养或痰培养及药敏,B超,D-二聚体

主要

护理

工作

口入院须知宣教

口检查项目、注意事项

口饮食指导、安全指导、用药指导、心理指导

口对症护理指导

□疾病相关知识

□根据患者病情和危险性分层指导患者的喂养和锻炼

□观察咳嗽程度、痰液变化,保持呼吸道畅通

口观察药物副作用

口治疗性操作的注意事项

口中医操作注意事项

□口生活起居指导

□疾病相关知识宣教

□根据病情和危险性分层指导患者的喂养和锻炼

□观察咳嗽程度、痰液性状,保持呼吸道畅通

口观察药物副作用

口治疗性操作的注意事项

口特殊检查目的、注意事项

口生活起居指导

口复诊指导

口用药指导

口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口出院指导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